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destructive testing and pre-warning analysis on the quality of bolt support in deep roadways of mining districts 被引量:13
1
作者 Zhang Houquan Miao Xiexing +2 位作者 Zhang Guimin Wu Yu Chen Yanlo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6期989-998,共10页
The bolt support quality of coal roadway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coal production. By means of a self-developed technique and equipment of random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on... The bolt support quality of coal roadway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efficiency and security of coal production. By means of a self-developed technique and equipment of random non-destructive testing,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and pre-warning analysis on the quality of bolt support in deep roadways of mining districts were performed in a number of mining areas. The measured data were obtained in the detection instances of abnormal in-situ stress and support invalidation etc.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axial bolt load variation and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and stability was summarized in different mining service stages. Pre-warning technology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detection of axial bolt load. Meanwhile, pre-warning indicators of axial bolt load in different mining service stages are offered and some successful pre-warning cases are also illustrated.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nge rules of axial bolt load in different mining service stages are quite similar in different mining areas. The change of axial bolt load is in accord with the adjustment of surrounding rock stress, which can consequently reflect the deformation and stability state of roadway surrounding rock. Through the detection of axial bolt load in different sections of roadways, the status of real-time bolt support quality can be reflected; meanwhile, the rationality of bolt support design can be evaluate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bolting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roadways BOLT support QUALITY RANDOM NONDESTRUCTIVE testing SURROUNDING ROCK stability prediction and pre-w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gh-rise building fire pre-warning model based on th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立宁 张奇 安晶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15年第3期285-290,共6页
Aiming at reducing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fire pre-warning algorithms and the intelligent fire pre-warning algorithms such a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d the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ire prewarning fo... Aiming at reducing the deficiency of the traditional fire pre-warning algorithms and the intelligent fire pre-warning algorithms such a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d then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ire prewarning for high-rise buildings,a composite fire pre-warning controller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nonlinear,less historical data,many influence factors),also a high-rise building fire pre-warning model is set up based on th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SV R). Then the wood fire standard history data is applied to mak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liable decision support framework for high-rise building fire pre-war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rise buildings fire composite fire pre-warning systemdesign th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pre-warning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β-1高密度脂蛋白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凤芹 聂宏刚 刘友斌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5-8,12,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延缓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对于减少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通过参与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延缓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对于减少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通过参与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reverse cholesterol transport,RCT)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reβ-1高密度脂蛋白(prebeta-1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Preβ-1HDL)作为HDL的一种亚类,是外周细胞移出胆固醇的最初接受体,直接参与了RCT的起始步骤,并在随后的胆固醇酯化及转运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Preβ-1HDL的结构、代谢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β-1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逆转运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phi-AHP和加权集值统计的高校突发事件预警评估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荣喜 李守荣 +1 位作者 杨敏 邱菀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6-153,共8页
科学预防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对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本文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复杂性,提出一种预警评估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Delphi法建立预警评估的指标集,并将Delphi和AHP... 科学预防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对维护高校乃至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本文针对高校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复杂性,提出一种预警评估新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Delphi法建立预警评估的指标集,并将Delphi和AHP方法集成(Delphi AHP)来确定各指标权重;在预警评估阶段采用加权集值统计法(weighted set valued statistics,WSVS),避免了以往评价中采用点估计所带来的不准确性。最后,以学生公寓突发火灾事件为例表明,采用该模型确定预警等级并进行预警发布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决策 预警评估 DELPHI AHP 加权集值统计 高校突发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GPR与HBV preS1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曦 刘小静 +4 位作者 陈云茹 孔颖 杨雪亮 叶峰 蔺淑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2-297,共6页
目的验证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与乙肝病毒前S1蛋白(HBV preS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确认ASGPR作为乙肝病毒肝细胞膜受体在介导乙肝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哺乳动物双杂交及体外免疫共... 目的验证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ASGPR)与乙肝病毒前S1蛋白(HBV preS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确认ASGPR作为乙肝病毒肝细胞膜受体在介导乙肝病毒感染的分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用哺乳动物双杂交及体外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ASGPR与HBV preS1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操作方法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哺乳动物双杂交实验结果提示,ASGPR与HBV preS1蛋白在细胞环境中具有相互作用;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提示,ASGPR与HBV preS1蛋白在非细胞环境中具有相互作用。结论 ASGPR可能是介导HBV入侵的肝细胞膜受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preS1蛋白 ASGPR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哺乳动物双杂交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资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
6
作者 郝全明 罗业民 李亮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以实现矿区可持续性为目的,运用系统动力学(SD)原理,综合考虑矿区资源、经济和环境3个方面,建立矿区可持续发展预警模型,为进一步建立矿区资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MEECS)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做准备。
关键词 矿区资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漓江山洪灾害防御“四预”系统建设与实践
7
作者 赖河涛 杨晔 +1 位作者 周泽江 黄志刚 《广西水利水电》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针对漓江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存在的监测预报精度不足、预警响应提前期不长、预演仿真欠缺、预案执行低效等问题,本研究以漓江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为试点,按照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要求,构建了山洪灾害防御“四预”系统。该系统完善了... 针对漓江流域山洪灾害防御存在的监测预报精度不足、预警响应提前期不长、预演仿真欠缺、预案执行低效等问题,本研究以漓江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小流域为试点,按照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的要求,构建了山洪灾害防御“四预”系统。该系统完善了山洪灾害防御数据底板,研发了新安江模型、一/二维水动力模型等水利专业模型及管理技术,构建了精细化的山洪灾害防御孪生场景,实现了对山洪灾害的多源数据监测感知、多模型预报、多因素多尺度预警、多方案模拟演练及多情景预案智能创建等全流程的信息化支持。系统已在漓江流域5个试点小流域投入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山洪灾害防御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漓江流域 数字孪生“ 四预” 山洪灾害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预警方法研究及其应用--以济南市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福臻 曹升乐 +1 位作者 刘阳 陈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70,共6页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建立区域水资源预警机制尤为重要。以非汛期为例,提出了基于水量和基于水质水量耦合的警戒线与预警区的划定方法及对应的水资源预警方法。考虑到预警期长短,提出了点预警和过程预警;考虑预警期间降水对... 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建立区域水资源预警机制尤为重要。以非汛期为例,提出了基于水量和基于水质水量耦合的警戒线与预警区的划定方法及对应的水资源预警方法。考虑到预警期长短,提出了点预警和过程预警;考虑预警期间降水对预警级别的影响,提出了动态预警和静态预警,并以济南市东城区为例进行应用。应用中统筹考虑了水质与水量对预警级别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预警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戒线 预警区 质/量耦合 预警方案 非汛期 济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露转地开采岩体移动及安全防控研究进展
9
作者 陆大丞 邓云腾 +1 位作者 傅峥 付俊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5年第1期13-30,共18页
金属矿山构造活跃且成矿环境复杂,露天与地下开采的复合扰动效应诱发采场围岩变形、坍塌、露天边坡失稳以及地表塌陷等工程地质问题,给矿山生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金属矿山岩体移动研究技术及岩体移动理论方法经过不断的完善,在不同... 金属矿山构造活跃且成矿环境复杂,露天与地下开采的复合扰动效应诱发采场围岩变形、坍塌、露天边坡失稳以及地表塌陷等工程地质问题,给矿山生产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金属矿山岩体移动研究技术及岩体移动理论方法经过不断的完善,在不同的矿山进行推广应用,但矿山开采方式、开采设计,灾害分析、治理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支撑。本文总结金属矿山露转地数值仿真技术与模型试验研究的优劣,阐述矿山开采岩体移动的内在机制与动态发展过程,通过金属矿山岩体活化理论、颗粒介质侧压理论、边坡双滑面挠度破坏模型、悬臂梁力学模型,分析不同地质条件下边坡及采场围岩变形破坏特征和失稳机理,结合目前露天边坡先进的监测预警技术以及地下采场围岩支护与地压调控技术,总结金属矿山岩体移动安全防控措施。分析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研究的不足,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及研究趋势,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露天转地下开采 模拟试验 岩体移动 监测预警 安全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arkov模型的线缆温度预警系统设计
10
作者 王晶晶 汪鹏君 +1 位作者 崔毅 施一剑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1年第6期1091-1096,共6页
针对电力线缆分布情况复杂、缺乏全面有效预警手段等问题,提出基于灰色马尔科夫(GM-Markov)模型的线缆温度预警系统。首先分析温度预警系统设计总体结构以及数据通信方式,通过采用LoRa和GPRS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其次,通... 针对电力线缆分布情况复杂、缺乏全面有效预警手段等问题,提出基于灰色马尔科夫(GM-Markov)模型的线缆温度预警系统。首先分析温度预警系统设计总体结构以及数据通信方式,通过采用LoRa和GPRS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其次,通过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线缆温度,将预测结果用线缆温度预警模型进行故障判断,提高预警系统准确性;最后,通过实验验证线缆温度预警的可行性,并构建线缆温度分级预警平台,实现将各种故障信息及时推送给企业管理人员,达到实时预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马尔可夫模型 温度预警模型 预警平台 故障推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K-means算法的船舶密集区域识别模型研究与VTS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代楠 陈琼 《中国海事》 2022年第1期53-56,共4页
船舶交通管理(VTS)对覆盖区域内的船舶密集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并对区域内的船舶实施远程预警,可以提升通航效率,减少海上险情事故。通过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建立海上船舶密集区域识别模型,并设计VTS船舶密集区预警系统,结合AIS数据实验模... 船舶交通管理(VTS)对覆盖区域内的船舶密集区域进行有效识别,并对区域内的船舶实施远程预警,可以提升通航效率,减少海上险情事故。通过改进K-means聚类算法建立海上船舶密集区域识别模型,并设计VTS船舶密集区预警系统,结合AIS数据实验模拟,该算法对船舶密集区域的识别是有效且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MEANS 差分进化算法 VTS 海事 VTS远程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芦永华 李义芳 +1 位作者 黄芳 何文英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推动传染病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最新的研究成果,参考相关的传染病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了12名专家,筛...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推动传染病管理水平的提升。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最新的研究成果,参考相关的传染病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了12名专家,筛选出了三个一级指标,涉及流行前期指标、典型症状期指标、非典型症状期指标等,同时涉及7个二级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平均得分为8.27±0.24分,可获得性平均得分为7.74±0.34分。结论基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传染病预警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当地及时掌握传染病流行趋势,并进行调查指标分布趋势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预警方案,可为有效预防传染病提供相关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模型 传染病 预警体系 流行前期指标 典型症状期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数字孪生太浦河“四预”业务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戴甦 马媛 吴亚男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9期28-32,共5页
聚焦太湖流域多目标统筹调度特点,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汇聚太浦河各类涉水信息,构建符合平原感潮地区特点的太浦河高精度数据底板,优化流域水量水质模型算法,对太浦河防洪及供水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建成以事件为驱动的数字孪生太浦河“四预... 聚焦太湖流域多目标统筹调度特点,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汇聚太浦河各类涉水信息,构建符合平原感潮地区特点的太浦河高精度数据底板,优化流域水量水质模型算法,对太浦河防洪及供水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建成以事件为驱动的数字孪生太浦河“四预”业务系统。系统在“梅花”“杜苏芮”等台风防御中对太浦闸不同调度方式下洪水变化过程和淹涝情况进行了预演,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在上海市抗咸潮保供水工作中,滚动预报重要断面水量水质,强化补水水质安全预警,确保太浦河上游水源地持续稳定供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事件驱动 “四预”业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子探测的核临界报警技术和应急准备
14
作者 踪训成 代启东 +2 位作者 吴明昌 牛江 王璨辉 《核安全》 2024年第5期90-95,共6页
核临界安全是整个核燃料循环工艺阶段关注的特种安全问题。为限制核临界事故的发生,涉核营运单位在加强核安全培训、行政管理、临界受控参数约束的同时,还需要在可能发生核临界事故的工艺场所加装核临界监测报警设备,借助监测报警技术... 核临界安全是整个核燃料循环工艺阶段关注的特种安全问题。为限制核临界事故的发生,涉核营运单位在加强核安全培训、行政管理、临界受控参数约束的同时,还需要在可能发生核临界事故的工艺场所加装核临界监测报警设备,借助监测报警技术探知临界事故的发生,提醒工作人员应急响应或应急撤离,满足核安全监管的强制要求。本文探索了核临界事故前的预报警(警告性报警)技术和事故后的报警技术,以某核材料存储临界监测为例,经计算的最小临界事故报警阈值为3.95×10^(-6)Gy/min,在实际应用中,使临界报警仪设定阈值低于3.95×10^(-6)Gy/min,在临界事故发生前及时感知临界发展趋势,并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尽可能避免核临界事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核临界事故,就应该立即触发、执行有效的应急响应,其中应急准备是应急响应有效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条件,因此存在核事故风险的涉核营运单位都应该重视应急准备这一重要环节,未雨绸缪,积极准备,不断完善,才能保障公众和环境的辐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临界安全 预报警 应急响应 应急准备 辐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水网赋能多业务场景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范子武 刘国庆 +1 位作者 杨光 黎东洲 《水利发展研究》 2024年第9期59-66,共8页
目前,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数字孪生太湖地区典型水网工程项目作为江苏省4个先行先试项目之一,包括10个子项,各子项综合考虑太湖地区水网纲、目、结特征,以河、湖、库、城市、圩区为主要试点对象。围绕共建共... 目前,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先行先试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数字孪生太湖地区典型水网工程项目作为江苏省4个先行先试项目之一,包括10个子项,各子项综合考虑太湖地区水网纲、目、结特征,以河、湖、库、城市、圩区为主要试点对象。围绕共建共享的理念,文章从新形势、新思路、新标准、新平台4个方面阐述了数字孪生水网赋能多业务场景应用的方式,包括太湖流域“点—线—面”融合的多层级数据底板、江苏省太湖地区精细化河网模型及服务、“2+N”多场景“四预”业务应用,相关建设成果能够为江苏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提供经验,有效支撑未来我国智慧水利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水网 数据底板 模型服务 太湖地区 “四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震监测技术的煤矿底板突水预警研究
16
作者 牛俊伟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6期134-136,共3页
煤矿底板突水是矿山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其破坏性极大,因此,研究有效的突水预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董家河煤矿22517工作面为例,构建了微震监测系统,并对底板进行突水预警。监测数据显示,该煤矿的底板微震事件总共有191个,其中能量超... 煤矿底板突水是矿山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其破坏性极大,因此,研究有效的突水预警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以董家河煤矿22517工作面为例,构建了微震监测系统,并对底板进行突水预警。监测数据显示,该煤矿的底板微震事件总共有191个,其中能量超过1000 J的微震事件仅为18个,占全部微震事件的9.63%,同时,该系统检测到的底板破坏深度约为11.01 m,与底板钻孔声波仪测试计算的数据仅相差0.22 m。这些数据可以说明研究所提出的微震监测技术能够有效预测煤矿底板的突水事故,起到了良好的预警作用,为煤矿开采作业的水害风险防范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监测技术 煤矿开采 底板突水 事故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河湾流域城市洪涝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冷玉波 刘舒 +3 位作者 郑敬伟 张扬 刘训平 王峥 《人民珠江》 2024年第5期75-87,共13页
受强降雨频发和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双重影响,深圳市为提高遭遇强降雨时的预警预报和防汛应急决策能力,提升强降雨下的防汛处置前瞻性和准确性,以深圳河湾流域为试点片区,开展深圳河湾流域城市洪涝模型研究和应用。在此背景下,收集深圳河... 受强降雨频发和城镇化高度发展的双重影响,深圳市为提高遭遇强降雨时的预警预报和防汛应急决策能力,提升强降雨下的防汛处置前瞻性和准确性,以深圳河湾流域为试点片区,开展深圳河湾流域城市洪涝模型研究和应用。在此背景下,收集深圳河湾流域地形、管网、下垫面、河网、暴雨洪涝过程等资料,结合应用场景,构建了水文+河道的流域快速洪水预警调度模型及水文+河道+管网+地表的精细化城市洪涝模型。目前,深圳河湾流域洪涝模型基于流域不同时空尺度雨情、水(潮)情、工情等边界条件,已在“四预”、洪涝风险分析、应急事件分析、极端暴雨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高度城市化的洪涝风险精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洪涝模型 洪水预警调度 “四预” 应急事件分析 深圳河湾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地质构造区冲击地压时空监测预警技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正灿 石翔元 +3 位作者 申银朋 张晓雷 陈海龙 朱广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4,共8页
针对郭家河煤矿1309工作面复杂地质构造开采条件,根据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工作面开采期间矿震频次、能量变化及震源时空演化特征,获取工作面开采期间冲击地压危险前兆信息;针对性提出了将矿震时空演化中长期动态预警与冲击变形能短临时空... 针对郭家河煤矿1309工作面复杂地质构造开采条件,根据微震监测数据,分析工作面开采期间矿震频次、能量变化及震源时空演化特征,获取工作面开采期间冲击地压危险前兆信息;针对性提出了将矿震时空演化中长期动态预警与冲击变形能短临时空预警相结合的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法:通过矿震时空演化指标对工作面冲击危险做出周期性动态评价,预测下一时段的强矿震及动力显现位置,并进行后续卸压效果检验;冲击变形能指数在时序上实时反映监测区冲击危险状态,并实时预测工作面动力显现与强矿震发生时间,提供及时的冲击危险预警信息,指导现场采取相应防治对策,实现对郭家河煤矿深部地质构造应力集中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动态探测与(半)定量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集中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冲击变形能 动态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环境监测及预警系统研究
19
作者 许虎 杨泽辰 +1 位作者 万宏强 荣兴宇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7期51-56,共6页
果树等农作物极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对果树等农作物的保护十分重要,该文针对果园环境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展开研究。研发了一种果园环境监测及预警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作为主控芯片,搭载了多种传感器,能够实现多个环境数据实时采集... 果树等农作物极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对果树等农作物的保护十分重要,该文针对果园环境无法实时监测的问题展开研究。研发了一种果园环境监测及预警系统,该系统以STM32F103作为主控芯片,搭载了多种传感器,能够实现多个环境数据实时采集和显示以及数据异常时报警。经过样机调试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三种环境信息的反应时间均小于60 s,运行稳定。该系统可以获得相对精确的环境信息,适用于苹果等易受冰雹影响的种植物自动化防护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M32 极端天气 多传感器融合 灾害气候预警 果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医疗投诉纠纷处置和防范策略
20
作者 朱首伦 阮名琪 何志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6期182-185,共4页
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医疗投诉、信访和纠纷的现状,创新性提出“三用”“稳准快三字诀”等医疗投诉纠纷处置原则和分类处置措施,提高投诉纠纷处置能力。并进一步提出“三级四控”“本质安全人”“重点群体风险预警和管控”等防范方案,事前... 通过分析新形势下医疗投诉、信访和纠纷的现状,创新性提出“三用”“稳准快三字诀”等医疗投诉纠纷处置原则和分类处置措施,提高投诉纠纷处置能力。并进一步提出“三级四控”“本质安全人”“重点群体风险预警和管控”等防范方案,事前预警防控与事后联合处置并举,结合防范策略成效分析,多措并举,防范医疗投诉、信访和纠纷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诉纠纷 处置策略 事前预警防控 事后联合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