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ening Anti - corruption Mechanism
1
作者 Ding Huanxiang Xuliang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0-272,共13页
It needs the foundation of system and the guarantee of organizational system for anti-corruption,but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build and form an effective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so that the anti-corruption can be rea... It needs the foundation of system and the guarantee of organizational system for anti-corruption,but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build and form an effective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so that the anti-corruption can be really put into practice.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refers to a organic operation system of the interaction,interconnection and constraint between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parts) and elements of national anti-corruption,and as a system,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 aticness,comprehensiveness,transparency,legalization,public participation,scientific dynam ic,and internationalism. The construction of deepening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is the need for reconstructing the ruling legitimacy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 ent.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reating both root causes and symptoms is necessa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ti-corruption m echanism,com bating and punishing corrup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ti-corruption,and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orruption is the basic project of anti-corruption. Therefore,the construction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in the anti-corruption mechanism has a more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 - corrup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CONNOTATION and definition val-ue analy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CHA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执行的结构整合:数字化监督体系运行的逻辑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石桃 范赛果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33,共12页
数字化监督体系构建本质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内在逻辑可概括为“技术执行的结构整合”。通过剖析广发集团“大监督平台”案例发现,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嵌入可以实现对领导干部廉洁风险动态监督和对权力运行全过程... 数字化监督体系构建本质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其内在逻辑可概括为“技术执行的结构整合”。通过剖析广发集团“大监督平台”案例发现,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嵌入可以实现对领导干部廉洁风险动态监督和对权力运行全过程、实时监督。在实践上,消除信息壁垒、增加部门合力、强化主体责任是技术得以实施的前提;从基本结构看,技术嵌入监督治理推动信息整合、职能整合、制度整合;从内在逻辑看,信息共建共享是信息整合的必由之路,职责扩展是职能整合的关键环节,责任落实是制度整合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监督体系 国有企业权力监督 数字反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吴建雄 李春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7-45,共9页
现行国家反腐败机构体制存在职能分散、纪检与监察党政不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捕诉合一等弊端。在考察反腐败机构沿革和评析不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想,并对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置、权力范围和职能等进行了... 现行国家反腐败机构体制存在职能分散、纪检与监察党政不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捕诉合一等弊端。在考察反腐败机构沿革和评析不同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想,并对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置、权力范围和职能等进行了设计。这一反腐败机制体制将优化执政党和国家的职权关系,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利于增强反腐败斗争的整体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体制 国家监察体系 国家监督权 监察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监察体制之宪法史观察——兼论监察委员会制度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45
4
作者 朱福惠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5-35,共11页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下文简称试点决定)颁布实施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围绕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织、职权和体制等问题展开了学术...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下文简称试点决定)颁布实施以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围绕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织、职权和体制等问题展开了学术讨论和争鸣。由于监察体制是监察制度的核心,不同的监察体制形成不同的监察制度,因此,为了深入理解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职能和特征,有必要讨论监察委员会体制在我国监察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当下中国宪制的影响。本文从宪法史的角度观察我国近代以来特别是建国以来监察体制的变化和发展,认为我国的监察体制经历了从古代的监察御史体制到近代监察院体制再到建国以来的行政监察体制的演变,其主要特点是设置专门的监察机构纠举官员的违法失职和贪腐行为,形成世界法制史上独一无二的独立监察体制和监察文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国家监察委员会与以往监察机构的异同,认为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一种新型的独立监察体制,其宪法地位、组织架构和权力行使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权 行政监察体制 监察委员会 反腐败职能 宪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制约与协调——十七大以来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0
5
作者 任建明 《学术前沿》 2012年第14期52-64,共13页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一精神的意义十分重大,但还是一个理论模式,亟待进行实践转化,并在实践中予以发展。1995年以来在我国一些农村基层所进行的村...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一精神的意义十分重大,但还是一个理论模式,亟待进行实践转化,并在实践中予以发展。1995年以来在我国一些农村基层所进行的村级监督体制改革创新试验首次实现了监督权的分离。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从而成为十七大精神的首个实践样本是完全有可能的。基于十七大精神和相关理论原理,提出了深化村级监督体制改革创新的一些具体思路和方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约 权力监督 农村基层 腐败 反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真对待公民举报权的法理言说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宝刚 梁鸿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97,7,共8页
公民举报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充分和有效发挥对于制约国家权力及其治理腐败意义重大。但在我国公民举报权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有效保障,举报人信息被泄密及受到打击报复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要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理高度认真... 公民举报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充分和有效发挥对于制约国家权力及其治理腐败意义重大。但在我国公民举报权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和有效保障,举报人信息被泄密及受到打击报复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要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理高度认真对待公民的举报权,迈向权利反腐、强化法治反腐、锻造法治思维和创新激励机制是认真对待和有效保障公民举报权的重要基础和措施,以期引起官方和民间对公民举报权的重新认识和高度重视,进而充分和有效发挥公民举报权在我国反腐治权中的应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举报权 权利反腐 反腐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权力制衡理论与国家反腐败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袁祖望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5期60-62,共3页
西方权力制衡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人性恶论 ,要抑制人的贪欲 ,制度规范优于道德自律。在倡导建设政治文明的今天 ,我们应该正视国家权力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要从制度上保证纪检、监督、司法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在人、财、物诸方面割断对地方... 西方权力制衡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人性恶论 ,要抑制人的贪欲 ,制度规范优于道德自律。在倡导建设政治文明的今天 ,我们应该正视国家权力理论基础的局限性 ,要从制度上保证纪检、监督、司法系统的相对独立性 ,在人、财、物诸方面割断对地方党政的依赖性 ,建立中央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系 ,通过权力分解以制约权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制衡理论 国家反腐败机制 垂直领导 人性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天国干王的反腐治吏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栗献忠 青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51,共4页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立法制喧谕》等著作中提出了一整套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措施,形成了对官员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惩治的全程式监督和控制。洪仁开的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思想虽未能挽救太平天国的衰... 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在《资政新篇》、《立法制喧谕》等著作中提出了一整套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措施,形成了对官员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惩治的全程式监督和控制。洪仁开的整顿吏治、反对官员腐败的思想虽未能挽救太平天国的衰亡之运,但如果我们剔除其封建主义的成分,却能为我们今天的反腐败工作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仁开 反腐治吏 权力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门地区廉政公署与内地监察委员会比较研究——兼论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廉政协同合作 被引量:4
9
作者 邹平学 覃源 《行政管理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25,共9页
澳门廉政公署是负责澳门特区反腐倡廉的机构,内地的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产物,后者将内地反贪腐资源全面整合,行使国家监察权。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两地廉政机关应加强廉政协同合作,共同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本文从廉政... 澳门廉政公署是负责澳门特区反腐倡廉的机构,内地的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产物,后者将内地反贪腐资源全面整合,行使国家监察权。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两地廉政机关应加强廉政协同合作,共同打击贪污贿赂犯罪。本文从廉政公署与监察委员会的性质、职能、运作、监督制约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为更有效地打击跨境贪腐、搭建畅通的合作桥梁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廉政公署 监察委员会 反贪倡廉 监察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的中国需要法治的政治文化——基于民众对十八大以来强力反腐反应的视角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荣华 贺瑞虎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5-40,共6页
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腐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社会民众的反应所折射出来的政治文化却与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法治中国不相匹配。为此,当下中国应根据法治原则和民本原则,抓住强力反腐构建法治中国这个大好契机,营造一个全体人民都信仰法治崇... 十八大以来中央强力反腐取得了明显效果,但社会民众的反应所折射出来的政治文化却与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法治中国不相匹配。为此,当下中国应根据法治原则和民本原则,抓住强力反腐构建法治中国这个大好契机,营造一个全体人民都信仰法治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培育与法治中国相匹配的法治的政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化 法治中国 强力反腐 官场文化 公民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权力腐败的价值和路径创新:防止利益冲突 被引量:2
11
作者 臧乃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8-32,共5页
本文所说的利益冲突,是指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公私利益冲突行为,它频发于权力与利益的共同界域,主要由于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相互作用、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相互交融所形成。公共性、正义性、制约性是防止利益冲突的权力基... 本文所说的利益冲突,是指发生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中的公私利益冲突行为,它频发于权力与利益的共同界域,主要由于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利的相互作用、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相互交融所形成。公共性、正义性、制约性是防止利益冲突的权力基本价值。当代中国防止利益冲突的公共权力制约的路径选择主要在于:基于存量政治资源,适当输入增量政治资源,建立以法制权、以权制权、以民制权、以德制权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冲突 公共权力 制约 反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监察管辖制度:生成逻辑与法治化发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阳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91,共14页
监察管辖制度关涉监察机关的权限及与其他机关的权力分工,并对被调查人的权利保障、监察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产生影响。该制度是立法者基于强化党对监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惩治腐败的战略优先性、实现监察全覆盖、权威高效... 监察管辖制度关涉监察机关的权限及与其他机关的权力分工,并对被调查人的权利保障、监察程序与刑事诉讼程序的衔接产生影响。该制度是立法者基于强化党对监察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持惩治腐败的战略优先性、实现监察全覆盖、权威高效反腐的多重逻辑创设的,凸显“监察优先性”特征。针对该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短板,为避免“监察优先性”陷入“监察中心主义”,应以法治化发展为导向,确立法定管辖原则、管辖能力匹配原则、有效衔接原则、权利保障原则。以此为基础,可先后通过提升监察管辖制度的法治化能力、修法消除影响监察管辖制度法治化发展的制度成因,逐步提升监察管辖制度的法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管辖制度 反腐败 监察机关 权力分工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制度建设思想梳理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唐任伍 刘立潇 《学术前沿》 CSSCI 2015年第3期66-72,共7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主要归功于这些年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变迁,但当前制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致使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情形时有发生。如何完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这主要归功于这些年的制度建设和制度变迁,但当前制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致使权力凌驾于制度之上的情形时有发生。如何完善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有力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度建设能够有效遏制腐败、保护人力资源、消除社会鸿沟、矫正"行政化"倾向、保障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只有合理制定、执行进行制度建设的办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权力 反腐 创新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权力视阈下法治型体育治理模式的法理论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俊杰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38,共6页
传统体育有运动型、组织型、制度型等反对腐败的治理模式,由政府权力作为内在动力引擎,学理上存在法治悖论。驱动体育治理模式历史变迁的是权力的更替,社会权力具备制衡体育行政权力、生成体育软法规范体系、培育新型体育社会组织等功能... 传统体育有运动型、组织型、制度型等反对腐败的治理模式,由政府权力作为内在动力引擎,学理上存在法治悖论。驱动体育治理模式历史变迁的是权力的更替,社会权力具备制衡体育行政权力、生成体育软法规范体系、培育新型体育社会组织等功能,可以成为治型体育治理模式的内在驱动力。法治型体育治理模式以体育良善治理作为价值导向,以体育社会组织为主导力量,以体育软法作为重要规则体系,以诱致性变迁作为主要路径,有效实现体育反腐的法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权力 历史变迁 体育治理模式 法治 体育反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几年来我国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楚向红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12,共6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通过分析近几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近几年来腐败现象的一些主要特点。腐败现象的产生与部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薄弱、权力运行制度上存在薄弱环节、纪律不严、法律约束力不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败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通过分析近几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近几年来腐败现象的一些主要特点。腐败现象的产生与部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薄弱、权力运行制度上存在薄弱环节、纪律不严、法律约束力不强、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今后的反腐倡廉工作中,要针对腐败的特点对症下药,要树立道德高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加大监督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败 反腐倡廉 权力监督与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除腐败赖品德——兼论法律作用的有限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祥民 《政法论丛》 CSSCI 2014年第1期15-22,共8页
腐败有掌权者腐败和机构腐败之分。掌权者腐败具有"行为的个别性"和"明显的不合理性"的特点。机构腐败也有两个显著特点:(1)它是机关行为或一定权力系统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责任人;(2)它的不合理性不十分明显,人们对... 腐败有掌权者腐败和机构腐败之分。掌权者腐败具有"行为的个别性"和"明显的不合理性"的特点。机构腐败也有两个显著特点:(1)它是机关行为或一定权力系统的行为,没有具体的责任人;(2)它的不合理性不十分明显,人们对它常常不能形成稳定一致的是非评价。由于腐败与执法的同源性、权力的不受惩罚性、反腐败的法令只能由不腐败的权力创制等原因,对腐败无法像对其他犯罪那样通过严格执法来实现治理目标。在民主政治下,根治腐败的根本出路是贯彻品德原则,建立对官员的品德评价系统。品德评价系统是依据品德标准对公职人员实施辞退、罢免、撤换的政治评价系统。这个系统由执法权自洁系统、监督系统和以公众为力量源泉的基础系统等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权者腐败 机构腐败 反腐败 政治品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宪政机制的反腐功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青林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7,共5页
宪政在其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践行着它的反腐败功能。其中 ,宪政民主创建反腐之公开环境 ,人权诠释反腐法理 ,法治给予反腐行为最终保障力量 ,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提供反腐前提。宪政的这些内容相互配合 ,构成反腐败的统一实践体系 ,为锻造... 宪政在其自身建设的同时也践行着它的反腐败功能。其中 ,宪政民主创建反腐之公开环境 ,人权诠释反腐法理 ,法治给予反腐行为最终保障力量 ,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提供反腐前提。宪政的这些内容相互配合 ,构成反腐败的统一实践体系 ,为锻造公正国家和廉洁政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政机制 反腐败 权力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大学反腐看大学
18
作者 张楚廷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0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波澜壮阔的反腐在大学兴起,其前提是波澜壮阔的腐败已经在大学兴起。官场上的、商场上的乃至于赌场上的东西,在大学都可看得到,大学丰富起来了。然而,在大学之为大学所必须的根本方面,它大大地贫乏了。出不了大师,做不了大学问,就来个... 波澜壮阔的反腐在大学兴起,其前提是波澜壮阔的腐败已经在大学兴起。官场上的、商场上的乃至于赌场上的东西,在大学都可看得到,大学丰富起来了。然而,在大学之为大学所必须的根本方面,它大大地贫乏了。出不了大师,做不了大学问,就来个大腐败和大反腐,这是不是堕落。在世界一流大学,繁荣的是学术,而非在教育部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反腐。中国的大学拥有只能在国家和政府中才应有的"官",便有了与之连在一起的权力,这就是腐败的源头。只有铲除源头,才能从源头上防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 权力 大学的根本 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扶贫“微腐败”:生成逻辑与治理路径——基于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框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廖金萍 廖晓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7-45,M0004,共10页
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微腐败"直接影响着扶贫成效乃至农民的获得感,成为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基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分析框架,在多重、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扶贫任务繁重的背景下,信息拥堵、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引发了... 扶贫工作中出现的基层"微腐败"直接影响着扶贫成效乃至农民的获得感,成为新时期反腐败工作的重点。基于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分析框架,在多重、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扶贫任务繁重的背景下,信息拥堵、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引发了政治交易成本,同时诱发了"微腐败"问题。要改变这种政治效率低下、"微腐败"高发的状态,就要找到降低政治交易成本的方法。研究表明,可以从建立承诺机制、引入差异化竞争激励机制、完善乡村治理规范体系以及建设大数据共享平台等四个方面解决基层扶贫"微腐败"问题,提高精准扶贫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腐败 “微腐败” 村干部 精准扶贫 交易成本政治学 权力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权力、信息公开与政府清廉度——基于韩国中央政府机关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倪星 许凤显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2-117,156,共17页
各国政治实践表明,作为公共权力代理人的政府拥有过大权力是诱发腐败的主要原因,而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使得腐败愈趋严重。本文以韩国李明博政府(2008—2012年)和朴槿惠政府(2013—2017年)执政期间的375个样本为对象,依托... 各国政治实践表明,作为公共权力代理人的政府拥有过大权力是诱发腐败的主要原因,而委托代理关系带来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使得腐败愈趋严重。本文以韩国李明博政府(2008—2012年)和朴槿惠政府(2013—2017年)执政期间的375个样本为对象,依托韩国政府机关权力指数和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等统计数据,采用面板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发现行政权力大小与政府清廉度显著负相关,信息公开程度与政府清廉度显著正相关。同时,信息公开程度发挥着调节作用,缓解了行政权力给清廉度所带来的负向影响。因此,在行政改革和廉政建设中,必须优先调整政府机关的职责类型,限制行政权力范围,规范权力运作,并积极推广运用信息公开制度,使之真正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权力 信息公开 反腐败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