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0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for 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
1
作者 YANG Bo SHINOHARA Naoki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共14页
The microwa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for 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 are a crucial field i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ector,where various countries are competing in its development.This paper surveys th... The microwa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for 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 are a crucial field i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ector,where various countries are competing in its development.This paper surveys the research experiments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related to 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s and microwa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 worldwide.The objective is to assess the progress and current state of this technological foundation,determine the necessary focus for developing high-power microwa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technology,and provide clarity on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se areas.Finally,a distributed 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 plan that is immediately feasible i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 space solar power station wireless power transfer microwave transmitter phased array rectenna arr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 analysis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hybrid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system 被引量:2
2
作者 Guoyan Li Youguang Zhang Wang K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5期661-670,共10页
The symbol-error-rate(SER)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hybrid cooperative(HC)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investigated.Closed-form SER expression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moment generating function(MGF)-based approach.H... The symbol-error-rate(SER) and power allocation for hybrid cooperative(HC) transmission system are investigated.Closed-form SER expression is derived by using the moment generating function(MGF)-based approach.However,the resultant SER contains an MGF of the harmonic mean of two independent random variables(RVs),which is not tractable in SER analysis.We present a simple MGF expression of the harmonic mean of two independent RVs which avoids the hypergeometric functions used commonly in previous studies.Using the simple MGF,closed-form SER for HC system with M-ary phase shift keying(M-PSK) signals is provided.Further,an approximation as well as an upper bound of the SER is presented.It is shown that the SER approximation is asymptotically tight.Based on the tight SER approximation,the power allocation of the HC system is investigated.It is shown that the optimal power allocation does not depend on the fading parameters of the source-destination(SD) channel and it only depends on the source-relay(SR) and relay-destination(RD) channels.Moreover,the performance gain of the power allocation depends on the ratio of the channel quality between RD and SR.With the increase of this ratio,more performance gain can be acqui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perative transmission relaying protocols hybrid cooperation symbol-error-rate(SER) power allo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sic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Study of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 for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被引量:72
3
作者 LIMing HAN Xueshan +1 位作者 YANG Ming GUO Zhiho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I0004-I0004,6,共1页
状态检修背景下,为解决电网运行整体与输变电设备个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电网状态检修的概念,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过程中,给出电网故障风险和电网检修风险的定义以及相应的量化表达式。依据设备状态预测,... 状态检修背景下,为解决电网运行整体与输变电设备个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电网状态检修的概念,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决策过程中,给出电网故障风险和电网检修风险的定义以及相应的量化表达式。依据设备状态预测,以电网故障风险和电网检修风险的和最小为目标,将设备检修、运行以及电网整体性能在概率引导下相互牵制,形成电网状态检修的数学模型,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最后,为验证该理论研究的可行性,分别以可靠性测试系统RBTS-BUS6和IEEE-RTS79系统为例,对各种情况进行分析,体现了预期的效果,并期望为电网检修与运行协调决策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内容介绍 编辑工作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Method of Power Loss and Electric Field Calculations of HVAC Transmission Lines
4
作者 DU Zhiye RUAN Jiangjun JIN Shuo HUANG Guodong ZHU Lin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365-2371,共7页
An improv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corona power loss and the ground-level electric field on HVAC transmission lines induced by corona is proposed.Based on a charge simul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a method of succe... An improv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corona power loss and the ground-level electric field on HVAC transmission lines induced by corona is proposed.Based on a charge simulation method combined with a method of successive images,the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number and location of the simulated charges not arbitrary.When the surface electric field of a conductor exceeds the onset value,charges are emitted from corona into the space around,and the space ions and the surface charges on each sub-conductor are simulated by using the images of the other sub-conductors.The displacements of the space ions are calculated at every time step during corona periods in both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 half cycles.Several examples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and the calculated electric field at the ground level and the corona power loss agree well with previous measurem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simulating 12 charges in each conductor during 600 time steps in one cycle takes less time while guarantees the accuracy.The corona discharge from a 220 kV transmission line enhances slightly(less than 2%) the electric field at the ground level,but this effect is little from a 500 kV line.The improved method is a good compromise between the time cost and the accuracy of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计算 表面电场 功率损耗 输电线路 HVAC 模拟电荷法 500千伏线路 电晕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nimum Load-curtailment in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Considering Integrated Wind Farms 被引量:14
5
作者 CHEN Yan WEN Jinyu CHENG Shijie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I0003-I0003,5,共1页
提出应用鲁棒线性优化理论来研究电网规划中含多个风电场的最小切负荷量计算问题,为含多个风电场的系统安全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根据Seng-Cheol Kang提出的鲁棒线性优化理论,建立电网规划中考虑风电场影响的最小切负荷量模型。... 提出应用鲁棒线性优化理论来研究电网规划中含多个风电场的最小切负荷量计算问题,为含多个风电场的系统安全性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根据Seng-Cheol Kang提出的鲁棒线性优化理论,建立电网规划中考虑风电场影响的最小切负荷量模型。该模型以出力上下限和出力期望值来描述风电场的出力,最终转化为一确定性的线性规划问题并进行求解。在计及或不计及发电机调整的情况下,该模型均能够给出最安全的切负荷方案,除此以外还能给出更多介于最可靠与最经济之间的切负荷方案,实现灵活决策;在计及发电机出力可调的情况下,该模型能够给出相应的发电机出力方案;该模型能够初步给出各种切负荷方案下电网规划方案的可靠程度。基于修正的Garver’s 6节点系统和修正的巴西南部46节点系统算例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内容介绍 编辑工作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改进遗传算法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阳 章治 +2 位作者 吴雪钰 曹嘉亿 郑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04,共12页
针对高阶补偿拓扑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谐振参数较多且相互关联,从而导致系统设计时各个元件具体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一次侧LCC、二次侧LC串联拓扑(LCC-S)的WPT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WPT... 针对高阶补偿拓扑的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的谐振参数较多且相互关联,从而导致系统设计时各个元件具体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一次侧LCC、二次侧LC串联拓扑(LCC-S)的WPT系统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WPT系统仿真平台并进行理论分析,评估了谐振参数、耦合系数和等效负载对该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选择影响程度最复杂的变量作为决策变量,构建系统非线性优化模型;以提高WPT系统的传输效率为目标,在遗传算法基础上加入非线性优化策略,并设计新的突变函数,利用改进后的遗传算法(IGA)给出了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IGA使系统传输效率达到98.34%,相较遗传算法提高了2.52%,且收敛速度显著提高。搭建WPT系统实验平台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以97.98%的传输效率保持300 W的功率输出;当负载电阻处于6~46Ω时,系统传输效率能够维持在9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LCC-S型WPT系统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LCC-S型 拓扑结构 改进遗传算法 谐振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电混合-机液复合动力传动系统模式切换协调控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朱镇 张勤博 +2 位作者 张宏伟 王德海 陈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5-197,共13页
针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中平稳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油电混合-机液复合动力传动系统,将电机和发动机集成作为双动力源,通过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实现高效动力传递。研究从构型设计和动力传动模式分析入手,分别建立动力系... 针对车辆动力传动系统模式切换过程中平稳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一款油电混合-机液复合动力传动系统,将电机和发动机集成作为双动力源,通过机械-液压复合传动装置实现高效动力传递。研究从构型设计和动力传动模式分析入手,分别建立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切换元件及整车动力传动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以电机低档切换至混合动力转矩耦合这一复杂过程为典型研究对象,建立物理模型,设计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以调节电机转速,结合正交试验法优化切换元件的切换时序,实现电机与切换元件的复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显著改善了模式切换的平稳性,输出轴的最大冲击度由11.4188m/s^(3)降低至8.1127m/s^(3),转矩波动系数由4.771减小至3.874,转速波动幅度由17.1186%降低至2.3500%,切换时间由1.5s缩短至0.7s。硬件在环(HIL)测试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控制策略在不同模式切换及复杂工况条件下均能表现出良好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传动系统 切换元件 模式切换 模糊PID控制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精细化建模的配电网优化运行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帅 李华强 +2 位作者 武姝凝 游祥 陆杨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4-2034,I0068-I0070,共14页
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使配电网产生大量灵活性需求,随之带来的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探究配电网的灵活性资源传输原理,构建计及配电网潮流的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 清洁能源大规模并网使配电网产生大量灵活性需求,随之带来的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亟待解决。针对此问题,该文通过探究配电网的灵活性资源传输原理,构建计及配电网潮流的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并基于此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束的配电网日前优化运行方法。首先,综合考虑节点灵活性与网络灵活性构建配电网灵活性分析框架;然后分别构建配电网各节点的灵活性需求与资源模型;随后,结合虚拟潮流精细化构建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模型,以描述灵活性资源传输与配电网潮流的耦合关系,体现节点电压与线路传输容量在灵活性资源传输过程中的限制作用,从而量化配电网实际运行中对灵活性资源的传输能力;最后,提出一种考虑灵活性资源传输约束的配电网日前优化运行方法。算例表明,该文所提的灵活性分析方法符合配电网的运行特点,能够有效减少实际运行中灵活性资源传输阻塞问题带来的影响,并降低配电网的运行成本,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灵活性 网络传输灵活性资源 虚拟潮流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功率流的变速器行星轮系效率分析
9
作者 吴石 赵成睿 +2 位作者 于广滨 周熠阳 徐田恬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197,共9页
基于行星轮系作为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s,简称AT)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在传动效率、传动比范围和承载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提出了基于循环功率流的变速器行星轮系效率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超图理论和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图,... 基于行星轮系作为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s,简称AT)动力传递的核心部件,在传动效率、传动比范围和承载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提出了基于循环功率流的变速器行星轮系效率分析方法。首先,基于超图理论和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图,建立4排行星轮系的三角形超图;其次,基于行星轮系自旋转理论,建立齿轮啮合摩擦损失和轴承摩擦损失模型,以及变速器2挡位的转速、转矩矩阵;最后,分析了在无损失和考虑2种损失状态下2挡位节点功率和传动比以及其他挡位的循环功率和效率,并对9挡位自动变速器(nine-speed AT,简称9AT)的输出行星排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考虑2种损失状态下,3挡位行星轮系的动力传递齿圈输出功率损失最大,约占该齿圈总输出功率的16%;4挡位的循环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增加最大,增大了4%;不同转速和转矩下效率的最大误差为4.62%。可见,采用所提出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得到变速器工作时的功率损失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挡位自动变速器 行星齿轮系 功率流 循环功率 传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LCC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参数优化策略
10
作者 王继强 孙小鹏 +1 位作者 刘春喜 常洪赫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23,共5页
针对双LCC型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有较多的谐振元件且相互影响,导致系统参数计算步骤繁琐,进而影响系统传输效率。提出一种适用于双LCC型WPT系统参数优化策略。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双LCC拓扑恒流及零相角特性,推导谐振网络参数、线圈耦... 针对双LCC型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有较多的谐振元件且相互影响,导致系统参数计算步骤繁琐,进而影响系统传输效率。提出一种适用于双LCC型WPT系统参数优化策略。首先,通过理论分析双LCC拓扑恒流及零相角特性,推导谐振网络参数、线圈耦合系数及负载阻抗对系统输出特性的影响。然后,以传输效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在非线性约束条件下,通过所提改进粒子群优化(APSO)算法对系统相关参数寻优,动态调整惯性权重和自适应学习因子提升算法性能,并与遗传算法及标准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进行多维度性能对比测试,证明所提算法在收敛速率和全局寻优能力方面有显著优势。最后,搭建实验样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传输效率达94%左右,验证了所提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 输出功率 无线电能传输 传输效率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architecture with engineering consideration
11
作者 DONG Shiwei SHINOHARA Naoki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2025年第4期114-122,共9页
In the last decade,space solar power satellites(SSPSs)have been conceived to support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 and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Electric energy is transmitted to the ground via a microwave pow... In the last decade,space solar power satellites(SSPSs)have been conceived to support net-zero carbon emissions and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Electric energy is transmitted to the ground via a microwave power beam,a technology known as 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MPT).Due to the vast transmission distance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kilometers,the power transmitting antenna array must span up to 1 kilometer in diameter.At the same time,the size of the rectifying array on the ground should extend over a few kilometers.This makes the MPT system of SSPS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e existing aerospace engineering system.To design and operate a rational MPT system,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is required.Taking the space MPT system engineering into consideration,a novel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unction is proposed and further analyzed.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modeled mathematically.Beam collection efficiency(BCE)is the primary factor,followed by the thermal management capability.Some tapers,designed to solve the conflict between BCE and the thermal problem,are reviewed.In addition to these two factors,rectenna design complexity is included as a functional factor in the optimization objective.Weight coefficients are assigned to these factors to prioritize them.Radiating planar arrays with different aperture illumination fields are studied,and their performances are compared using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unction.Transmitting array size,rectifying array size,transmission distance,and transmitted power remaine constant in various cases,ensuring fair comparisons.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optimization function is effective in optimizing and selecting the MPT system architecture.It is also noted that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unction can be expanded to include other factors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ce solar power satellite(SSPS) 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MPT) multi-objective function beam collection efficiency(BCE) system enginee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省间电力交易输电费用的区域电网现货市场出清定价模型
12
作者 顾慧杰 董成 +3 位作者 何锡祺 胡荣 张洪略 文兆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8-220,共13页
在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中,通常用物理联络线通道的输电价格和传输电量的乘积计算省间输电电量费用,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应对省间电力交易对应不同输电价格的情况.为此,首先分析省间电力交易对区域电力现货出清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对应的省间电... 在区域电力现货市场中,通常用物理联络线通道的输电价格和传输电量的乘积计算省间输电电量费用,但该方法不能有效应对省间电力交易对应不同输电价格的情况.为此,首先分析省间电力交易对区域电力现货出清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对应的省间电力交易优化机制、省间电力交易网损处理机制、省间电力交易输电费用处理机制、省间电力交易与物理联络线通道潮流匹配方法、点对网电力交易匹配机制.以此为基础,结合区域电力现货出清标准化模型,提出考虑省间电力交易输电费用的区域电网现货出清定价模型,并推导出不同省级电网系统边际价格存在的数学关系.采用所提出清定价模型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同时,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合理竞价.最后,利用具体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间电力交易 输电费用 区域现货 出清定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纳作用的输电可变成本计算
13
作者 鲍海 宋唯溢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199,共7页
科学准确地计算输电可变成本对于电力市场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潮流追踪发现电源向电纳元件传输功率的过程也会产生有功损耗,进而影响最终的输电可变成本。因此,计算输电可变成本时需要考虑电纳元件的物理、经济特性。文中首先对... 科学准确地计算输电可变成本对于电力市场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潮流追踪发现电源向电纳元件传输功率的过程也会产生有功损耗,进而影响最终的输电可变成本。因此,计算输电可变成本时需要考虑电纳元件的物理、经济特性。文中首先对有功负荷及电纳等无功负荷建立满足自身功率平衡的模型;然后,借助费用守恒原则得到符合经济特性的费用计算模型。采用所提出的模型计算得到的输电可变成本能够提供丰富和准确的经济信息。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计算模型与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可变成本 电纳 潮流 费用守恒 无功输电费用 电力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屏蔽极板全双工通信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14
作者 叶宗彬 高晨潇 刘旭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770-3786,共17页
随着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和频率的提升,为了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相关行业对电能传输的控制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在无线电能传输的功率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实时高频的数据交互,该文提出一种兼具低成本与高鲁棒性的同步... 随着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功率和频率的提升,为了提高系统的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相关行业对电能传输的控制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因此需要在无线电能传输的功率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实时高频的数据交互,该文提出一种兼具低成本与高鲁棒性的同步无线电能与信号传输(SWPDT)的实现方法。基于传统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WPT)系统结构,利用磁耦合线圈外侧的两块金属屏蔽极板为数据传输提供了独立的电容通道,在考虑线圈寄生电容的情况下构建六板电容耦合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通过4个阻波网络和补偿结构,构建四阶谐振网络,用以实现信号的全双工通信;该系统能够在不额外增加信号传输通道的情况下实现电能信号同步传输,显著降低了WPT系统的整体成本和尺寸大小;最后,搭建50 W功率传输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在线圈距离17 cm的条件下电能传输效率达到80%,在常用串行通信比特率240~800 kbit/s范围内实现电能与信号的全双工并行传输,误码率均可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在横向漂移比达到87.72%的极板偏移情况下,系统的信号传输效率衰减比仅为22.66%,在极端工况下信号传输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验证了该文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WPT) 同步无线电能与信号传输(SWPDT) 电容屏蔽极板 全双工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
15
作者 杨清海 廖成龙 +5 位作者 贾德利 祝英俊 于川 孔令维 于洋 杜凯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6,共13页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 针对现有分层采油工艺技术存在的不适应检泵作业、有效工作寿命短、通讯可靠性差等问题,提出了电磁耦合智能分层采油技术,研制了核心工具及配套工具,并开展了现场试验。采用生产和配产管柱分离的丢手管柱结构,当两管柱在井下对接后,利用电磁耦合原理实现管柱间电能与信号的近距离无线传输,为井下多个智能配产器供电,并实现双向通讯。研制了适应井下复杂工况的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智能配产器、地面控制器等核心工具,以及大通径丢手锚定器、油井过电缆封隔器等配套工具,实现了技术定型。在大庆油田完成10口井现场试验,两管柱井下对接快捷、可靠,电磁耦合传能与通讯装置工作稳定,实现了井下分层流量、压力、温度的实时监测和分层产液量调控,提高了储层认识程度,取得了增油、降含水的生产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采油 电磁耦合 电能无线传输 信号无线传输 井下实时监测 注采协同调控 降水增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集合预测网络的输变电设备故障知识图谱构建方法
16
作者 阎光伟 张云馨 +1 位作者 符哲源 焦润海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976-4987,共12页
输变电系统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知识图谱通过存储结构化的领域知识,已成为辅助电力领域专业人员进行故障分析与决策的有力工具。实体关系抽取是知识图谱构建中的关键步骤,现有实体关系抽... 输变电系统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不可预计的损失。知识图谱通过存储结构化的领域知识,已成为辅助电力领域专业人员进行故障分析与决策的有力工具。实体关系抽取是知识图谱构建中的关键步骤,现有实体关系抽取方法通常忽略了三元组之间的依赖,且存在文本表征能力弱、实体定位模糊及长尾关系分类精确率不高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集合预测网络的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该模型基于集合预测网络结构对三元组进行整体建模,首先利用无监督对比学习方式增强输入文本表征,为后续实体关系抽取提供更有效的语义特征;其次利用边界回归算法对实体边界的偏移量进行建模,在网络预测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偏移量来修正实体边界,提高实体的识别准确率;最后在关系分类阶段引入代价敏感学习来平衡不同类型三元组的损失,使模型在长尾分布及高错分代价约束下有效地学习长尾关系的特征,降低长尾关系分类的错误率,并且在实际输变电设备故障数据集上进行验证,进而以此构建输变电设备故障知识图谱。在实体关系抽取实验中,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相较于基线模型分别提升了3.9、5.3、4.6个百分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模型在输变电设备故障数据上能够实现有效的实体关系抽取。此外,该文利用Neo4j图数据库对构建的知识图谱进行存储和可视化,构建的知识图谱能够为后续故障分析和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设备 知识图谱 联合抽取 对比学习 边界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副边恒压控制的复合型高效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17
作者 程江洲 吕奥博 +1 位作者 李振华 李黄强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0-96,共7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过程中负载动态变化时,引起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DC-DC变换器技术的自切换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首先,分别对双边LCC和S-S型补偿进行拓扑分析,得出适用于两种补偿的开关频...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充电过程中负载动态变化时,引起系统传输效率和输出电压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DC-DC变换器技术的自切换恒压复合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首先,分别对双边LCC和S-S型补偿进行拓扑分析,得出适用于两种补偿的开关频率;然后,提出了基于副边Boost电路控制的恒压策略,并建立了仿真模型证明策略的合理性;最后,构建试验台架,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仿真及实验证明在负载变化下,该系统能保持稳压输出,且系统整体传输效率更加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负载变化 输出电压 DC-DC变换器 传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DC/DC变换器的功率与信号同步传输策略
18
作者 昝小舒 池宇洋 +3 位作者 于书韵 渠卫东 徐瑞东 卫紫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200,共7页
DC/DC变换器是直流供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多变换器供电网络的供电效率和灵活性,并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传输,研究了一种功率与信号同步传输策略。针对Buck变换器级联电路,提出一种跳频扩谱信号传输策略。通过对级联变换器进行... DC/DC变换器是直流供电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多变换器供电网络的供电效率和灵活性,并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传输,研究了一种功率与信号同步传输策略。针对Buck变换器级联电路,提出一种跳频扩谱信号传输策略。通过对级联变换器进行小信号和动力学建模,确定系统的控制回路参数和信号响应特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功率与信号同步传输策略是可行的。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运行原理,激发创新思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电力电子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频扩谱 频移键控 功率与信号同步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的多级无线供电系统设计与一体化绝缘子装置研制
19
作者 张民 张鑫 +3 位作者 刘野然 李勇 何正友 吴宁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4-843,I0115,共11页
感应取电+多中继无线供电为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且安全稳定的新型供电方式。然而,目前多中继无线供电技术还缺少完整的系统设计和高压环境下的运行验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套面向35kV电压等级的多中继无线... 感应取电+多中继无线供电为高压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提供了一种不受天气影响且安全稳定的新型供电方式。然而,目前多中继无线供电技术还缺少完整的系统设计和高压环境下的运行验证。为此,该文提出了一套面向35kV电压等级的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方案,并研制了具有无线电能传输功能的一体化绝缘子装置。首先,基于系统电路模型,以实现恒压输出和零相角输入为目标,设计了五线圈-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补偿电容参数,并给出了功率变换电路设计方案;其次,给出了多中继线圈与环氧树脂绝缘子的一体化封装方案和封装流程,并制作了一套一体化绝缘子装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多中继无线供电系统的恒压特性,并且通过高压实验验证了融合多中继线圈的一体化绝缘子的绝缘性能以及在高压环境下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整套设备输出功率达到44.38W,传输效率达84.5%,一体化绝缘子装置满足35kV电压等级绝缘耐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杆塔在线监测设备 多中继无线供电 一体化绝缘子 恒压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使能的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系统安全传输方案
20
作者 季薇 刘子卿 +3 位作者 李飞 李汀 梁彦 宋云超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5-314,共10页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RIS)因能提供额外的无源波束增益被视为一项颇具前景的技术。考虑到未来大型物联网中不同用户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该文面向协作无线携能同传-非正交多址接入(SWIPT-NOMA)系统,提出一种RIS使能的安全传输方案。通过合理部署RIS的位置,将其同时作用于直接传输阶段和协作传输阶段。在满足非正交多址接入(NOMA)弱用户信息速率需求、NOMA强用户能量收集需求和基站最小发射功率的条件下,通过联合优化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RIS的相移矩阵、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来最大化强用户的保密速率。为解决所提的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该文基于交替迭代优化算法,对基站的有源波束成形、直接传输阶段的RIS无源波束相移矩阵、协作传输阶段的RIS有源波束相移矩阵以及强用户的功率分割系数等进行了多次交替迭代优化,直至算法收敛。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算法的收敛性,且与其它基准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强用户的保密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智能超表面 无线携能同传 非正交多址接入 安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