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9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stabilization approach fo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of power system with time-varying delay 被引量:4
1
作者 杨波 孙元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522-3527,共6页
Small signal instability may cause severe accidents for power system if it can not be dear correctly and timely. How to maintain power system stable unde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is a big challenge for power system o... Small signal instability may cause severe accidents for power system if it can not be dear correctly and timely. How to maintain power system stable under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is a big challenge for power system operators and dispatchers. Time delay existing in signal transmission process makes the problem more complex. Conventional eigenvalue analysis method neglects time delay influence and can not precisely describe power system dynamic behaviors. In this work, a modified small signal stability model considering time varying delay influence was constructed and a new time delay controller was proposed to stabilize power system under disturbance. By Lyapunov-Krasovskii function, the control law in the form of non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NLMI) was derived. Considering synthesis method limitation for time delay controller at present, both parameter adjustment method by using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LMI) solver and iteration searching method by solving nonlinear minimization problem were suggested to design the controller. Simulation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synchronous-machine infinite-bus power system. Satisfactory test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abilization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system stability small signal disturbance time-varying delay power system stabiliz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Localized Phase Compensation Method to Design a Stabilizer in a Multi-machine Power System 被引量:4
2
作者 DU Wenjuan WANG Haifeng CAO Ju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10-I0010,16,共1页
为了演示和验证稳定器设计的就地相位补偿法在多机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在多机电力系统中,就地补偿设计稳定器的2个应用实例。第1个实例是在多机电力系统中就地补偿设计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阻尼电力系统局... 为了演示和验证稳定器设计的就地相位补偿法在多机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介绍在多机电力系统中,就地补偿设计稳定器的2个应用实例。第1个实例是在多机电力系统中就地补偿设计电力系统稳定器(power system stabilizer,PSS),阻尼电力系统局部模振荡。第2个实例是就地补偿设计附加在静态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上的稳定器,抑制多机电力系统中的区域模振荡,并给出在一个16机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计算和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剂 相位补偿法 多机系统 设计 应用 多机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稳定器 STATC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并网系统控制/运行参数小干扰稳定域快速构建方法
3
作者 李晨 林涛 +3 位作者 叶畅 林政阳 李君 徐遐龄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6-163,共8页
由于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变化频繁、不同工况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差异较大,面向当前运行工况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在线评估和预警,有必要研究高效的控制/运行参数稳定域快速构建方法。基于新能源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及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 由于新型电力系统运行工况变化频繁、不同工况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差异较大,面向当前运行工况下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在线评估和预警,有必要研究高效的控制/运行参数稳定域快速构建方法。基于新能源并网系统的阻抗模型及广义奈奎斯特稳定判据,结合盖尔圆盘定理对含控制/运行参数的回率矩阵的特征根轨迹分布范围进行估计并将其作为约束,提出通过反演快速构建控制/运行参数稳定域的方法,从而提高稳定域构建效率,以适应在线应用需求。在求得基本稳定域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最优相似变换对盖尔圆盘的尺寸进行优化,扩展稳定域范围,降低其保守性。算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快速确定控制/运行参数的稳定域并降低其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 阻抗分析法 控制/运行参数稳定域 盖尔圆盘定理 最优相似变换 新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的多变流器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
4
作者 刘欣 邓昊 +2 位作者 贾焦心 王利桐 孙海峰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722-4739,共18页
高比例新能源经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并网容易诱发系统不稳定,近年来针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为简化分析过程,该文将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统一表示为诺顿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含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 高比例新能源经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并网容易诱发系统不稳定,近年来针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已成为研究热点。为简化分析过程,该文将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统一表示为诺顿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含构网型与跟网型逆变器的多机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判据,该判据适用于任意网络结构,且考虑了变流器序阻抗的频率耦合效应,具有很好的普适性。依据所提出的稳定性判据,给出系统稳定性分析步骤,该方法简单易行且有助于分析各变流器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同时,通过详细分析虚拟同步发电机(VSG)输出序阻抗矩阵行列式在50 Hz频点处的频率特性,提出其Nyquist曲线在50 Hz处的补线原则,实现了VSG输出序导纳矩阵行列式右半平面极点数量的准确获取;最后,结合算例对多变流器系统进行了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并将临界稳定下系统的时域仿真结果、硬件在环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定量验证了所提出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流器系统 构网型逆变器 跟网型逆变器 小干扰稳定性 硬件在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冲函数和阻尼切换的构网型储能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
5
作者 崔杨 马搏余 +2 位作者 戴汉扬 马鑫 赵钰婷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7-86,共10页
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下,新能源并网采用构网型控制技术虽改善了系统因惯量和阻尼不足带来的稳定性问题,但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动态调节性能。文中提出基于缓冲函数和稳态/暂态阻尼切换的构网型储能参... 新型电力系统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发展趋势下,新能源并网采用构网型控制技术虽改善了系统因惯量和阻尼不足带来的稳定性问题,但同时也降低了系统动态调节性能。文中提出基于缓冲函数和稳态/暂态阻尼切换的构网型储能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以改善系统动态调节性能。首先,在惯量调整中使用缓冲函数增加系统的调节平滑度。其次,在阻尼调整中引入稳态/暂态阻尼切换环节,减少频率下降时有功功率输出稳态误差。然后,通过模糊控制为惯量和阻尼引入修正量并对所提方法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对提高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和功率响应动态性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储能 构网型控制 转动惯量 阻尼系数 缓冲函数 自适应调整方法 小干扰稳定 模糊控制 动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交互作用对并联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方正 黄云辉 +4 位作者 严文博 王栋 唐金锐 谢长君 周克亮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跟网型变流器具有电流源特性,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两者并联接入交流电网时控制特性更加复杂,会引起新的稳定性问题。为探究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并联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建立了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 跟网型变流器具有电流源特性,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两者并联接入交流电网时控制特性更加复杂,会引起新的稳定性问题。为探究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并联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建立了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并联系统接入弱电网的稳定性分析模型和交互作用分析模型,并定义了自影响分量和互影响分量来量化表征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结合伯德图和模态分析法,通过研究不同运行点和不同控制参数下互影响分量幅频特性和系统主导模态变化轨迹,来分析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弱电网下构网型与跟网型变流器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提升将有利于增强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相互作用 稳定性分析 小信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滞风电系统的小信号多连通稳定区域划分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晓阳 赵阳俊 +3 位作者 梁锦文 肖先勇 万雨恒 汪颖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81,共11页
在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中,由时滞导致的非线性分岔现象对于系统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时滞的引入会使风电系统转变为无限维动力系统,难以直接用分岔理论刻画系统的稳定区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Lyapunov-Schmidt约化的时滞风电系统稳定域划分方... 在含风电的电力系统中,由时滞导致的非线性分岔现象对于系统稳定性有重要影响。时滞的引入会使风电系统转变为无限维动力系统,难以直接用分岔理论刻画系统的稳定区域。因此,提出一种基于Lyapunov-Schmidt约化的时滞风电系统稳定域划分方法,实现时滞风电系统的分岔分析与小信号稳定域的划分。首先,建立系统的非线性微分-代数方程模型,基于延拓法定位各类分岔点,并以此为边界划分参数平面中的小信号稳定域。其次,考虑时滞的影响,建立修改后的风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Lyapunov-Schmidt约化对无限维多时滞风电系统进行降维。接着,通过求解降维后的有限维分岔映射,得到时滞影响下分岔点的分布情况,进而对时滞空间中的小信号多连通稳定区域进行划分。最后,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时滞空间中稳定域划分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 分岔 稳定域划分 时滞 Lyapunov-Schmidt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母线级联的海底直流供电系统阻抗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浩杰 李杨 +1 位作者 帅智康 吴向阳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随着海底观测网规模的扩大,其大功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关注。基于此,建立了海底供电系统关键部件的阻抗模型,针对海底直流供电系统高电力电子渗透率、多母线级联且邻级母线交互耦合的特点,采用逐级分析法探究海底直流供电系统稳... 随着海底观测网规模的扩大,其大功率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受到关注。基于此,建立了海底供电系统关键部件的阻抗模型,针对海底直流供电系统高电力电子渗透率、多母线级联且邻级母线交互耦合的特点,采用逐级分析法探究海底直流供电系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控制器积分参数是Buck变换器失稳的主导参数,控制器比例参数是接驳盒子系统失稳的主导参数,光电复合海缆电阻参数的增大及电感参数的减小均可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基于PLECS仿真软件的仿真结果验证了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观测网 直流供电系统 阻抗建模 小信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调速系统稳定性分析及参数优化
9
作者 栾一航 孙建军 +3 位作者 庄凯勋 张远志 查晓明 丁理杰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99-1608,I0009,I0010,共12页
功率优先控制下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调速器与变流器响应速度的较大差异使其面临转速反调、振荡乃至失稳的潜在风险。为此,建立了功率优先控制下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线性化模型,提取了机组转速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推导了机组出力... 功率优先控制下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调速器与变流器响应速度的较大差异使其面临转速反调、振荡乃至失稳的潜在风险。为此,建立了功率优先控制下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线性化模型,提取了机组转速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并据此推导了机组出力调节过程中以调速器控制参数为自变量的转速稳定域解析表达式,相较常规稳定域计算方法,该表达式在保证准确性的同时极大降低了计算量。基于所提稳定判据,分析了机组工作水头对机组稳定域的影响及调速器参数对机组转速特性的影响,并提出了实时计算调速器控制参数较优取值的简便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机组出力调节过程中的转速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变速抽蓄机组 功率优先控制 小信号建模 稳定性分析 调速系统 控制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的跟网型与构网型并联系统稳定性优化
10
作者 何佐仁 黄云辉 +3 位作者 王栋 唐金锐 谢长君 周克亮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27,共9页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混合系统容量失配引发的失稳问题,提出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策略以提升系统稳定性。首先,构建含2种变流器的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根分析发现,低阻抗电网下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容量升高会导致系统稳定性减弱甚... 针对跟网型与构网型变流器混合系统容量失配引发的失稳问题,提出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策略以提升系统稳定性。首先,构建含2种变流器的并网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根分析发现,低阻抗电网下构网型变流器有功容量升高会导致系统稳定性减弱甚至失稳。其次,采用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策略,通过调整电网电压跟踪位置等效调节电网阻抗,改善系统稳定性,并分析根轨迹变化规律,探讨控制参数对混合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混合模型,开展时域仿真及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虚拟母线电压控制的混合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跟网型变流器 容量配比 小信号稳定性 特征根分析 虚拟母线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虚拟同步发电机主导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提高措施综述
11
作者 胡秦然 巫绍辉 +5 位作者 韩汝帅 张旺 钱涛 全相军 侯凯 吴在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30,共20页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不断增加,其转动惯量的缺失以及与电网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特别是几乎全电力电子化的微电网系统面临严峻的频率安全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为电网提供了有效的... 电网中电力电子设备的占比不断增加,其转动惯量的缺失以及与电网复杂的交互作用导致电力系统,特别是几乎全电力电子化的微电网系统面临严峻的频率安全挑战。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技术通过模拟传统同步发电机的外特性,为电网提供了有效的虚拟惯性支撑,未来将出现多VSG协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场景。确保VSG技术引入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该技术能否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故需要重点研究VSG技术的稳定性问题。文中首先综述了主配电网中的VSG稳定性研究进展,介绍了VSG技术原理,梳理了电流源型VSG和电压源型VSG的拓扑结构和特性。接着,针对VSG单机本体到多机协同,详细介绍了小信号稳定和暂态稳定的主流分析方法和稳定性提升措施。然后,聚焦于微电网应用中VSG技术的稳定性问题,从微电网初建阶段到常态化调度阶段,从设备层面到系统层面,全时序多层次分析了VSG技术在其中面临的稳定性难点。最后,给出了VSG技术稳定性研究后续发展的设想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虚拟同步发电机 小信号稳定性 暂态稳定性 微电网 黑启动 集群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汇集型风电系统阻抗建模与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李小龙 樊艳芳 +2 位作者 侯俊杰 卢俊龙 玄东旭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32-1644,I0011-I0015,共18页
与交流汇集型风电系统相比,直流汇集方式通过高变比大容量直流变换器对直流输出型风电机组进行升压汇集,可减小系统损耗并促进远距离直流输电。该系统中电力电子装备数量较多,亟需开展阻抗建模及振荡特性分析。为此,首先提出输入并联输... 与交流汇集型风电系统相比,直流汇集方式通过高变比大容量直流变换器对直流输出型风电机组进行升压汇集,可减小系统损耗并促进远距离直流输电。该系统中电力电子装备数量较多,亟需开展阻抗建模及振荡特性分析。为此,首先提出输入并联输出串联型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二端口阻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串并联汇集拓扑的风电场送出端口阻抗模型,并采用多谐波线性化法建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直流侧输入阻抗模型。根据小信号模型的频率特性对直流汇集型风电系统进行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系统时域仿真模型,验证了所建立阻抗模型及系统稳定性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汇集 风电 Boost全桥隔离变换器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阻抗建模 小干扰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陈永康 黄云辉 +3 位作者 方正 王栋 唐金锐 周克亮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接入电网的小信号模型,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与耦合机理。其次,通过特征根轨迹和参与因子分析,研究不同电网强度和控制参数下系统的主导振荡模态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时域仿真验证了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网强度增大、有功降低、下垂系数减小以及联络阻抗减小,均会削弱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稳定性,其中功率环和电压环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导控制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低阻抗电网 小信号建模 特征根轨迹 主导振荡模态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源和无源阻尼协同控制的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谐振抑制
14
作者 潘鹏程 韩文舜 郭雪丽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30,共11页
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中,DC/DC换流器内部LC电路与开关电路因阻抗匹配而产生谐振问题,从而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甚至崩溃。针对换流器因阻抗匹配产生的谐振问题,提出了有源和无源阻尼协同控制以消除谐振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在不同工况下... 光伏直流升压汇集系统中,DC/DC换流器内部LC电路与开关电路因阻抗匹配而产生谐振问题,从而导致系统稳定性变差甚至崩溃。针对换流器因阻抗匹配产生的谐振问题,提出了有源和无源阻尼协同控制以消除谐振的方法。首先,建立了在不同工况下的换流器运行小信号阻抗模型。其次,利用阻抗比判据对比分析系统稳定性差异,并讨论了不同虚拟电阻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将产生谐振峰值处的角频率点与其相邻正常角频率点的等效阻抗幅值之比限定为[0.95,1.15],将阻尼电阻值在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控制下换流器的闭环输出阻抗幅值提高了约1.5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仅采用有源或无源阻尼法,所提协同控制策略使得产生谐振处的幅值由–15 dB增加到40.5 dB,提高约4倍,且系统具有较大的幅值和相角裕度,可有效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直流升压汇集 小信号阻抗建模 有源和无源阻尼 谐振抑制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样本弱依赖多项式混沌展开式的电网小干扰概率分析
15
作者 齐宗强 窦晓波 +2 位作者 卜强生 吕朋蓬 徐晓春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7-164,共8页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高渗透接入,电网的随机性逐步增强,对其进行概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多项式混沌展开式等方法能够获取精确的概率分析结果,但其样本需求量和计算成本随着随机变量数的增长呈指数增长。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弱依... 随着光伏等新能源高渗透接入,电网的随机性逐步增强,对其进行概率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多项式混沌展开式等方法能够获取精确的概率分析结果,但其样本需求量和计算成本随着随机变量数的增长呈指数增长。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样本弱依赖多项式混沌展开式的电网小干扰概率分析方法。该方法在少量仿真样本的基础上构建张量补全模型,采用基于改进生成对抗网络的张量补全算法提取已有样本分布特征并扩张样本数量,从而降低多项式混沌展开式对样本数量的依赖性。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基础上,大幅减少了所需样本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分析 小干扰 稳定性 多项式混沌展开式 张量补全 生成对抗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dlebrook的舰船电力电子化推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
16
作者 徐成虎 李维波 +2 位作者 张浩 彭智明 方华亮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2-240,共9页
[目的]针对电力电子化装置占比增长的舰船直流推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Middlebrook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iddlebrook阻抗比稳定性判据,通过系统模型简化、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处理以及三相交流系统d... [目的]针对电力电子化装置占比增长的舰船直流推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提出基于Middlebrook的稳定性分析和控制器参数优化方法。[方法]首先,基于Middlebrook阻抗比稳定性判据,通过系统模型简化、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处理以及三相交流系统dq变换等,推演建立直流母线小信号输出阻抗、逆变器与电机的小信号输入阻抗模型;然后,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在确保系统稳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支撑电容取值;最后,搭建舰船直流推进系统仿真模型,开展支撑电容与直流母线的等效电阻和等效电感对系统稳定性影响的仿真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粒子群算法优化控制器参数之后,明显提高了系统稳定裕度,进而降低了支撑电容取值,这将有利于缩减舰船直流推进系统变流器整体尺寸。[结论]研究成果可为电力电子化占比增长的综合电力系统电压振荡及其抑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化装置 舰船直流推进 稳定性分析 Middlebrook判据 小信号模型 支撑电容 粒子群算法 船舶推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经不控整流直流并网系统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17
作者 郑敏嘉 俞晨欣 +4 位作者 余浩 陈鸿琳 左郑敏 姚雨蔚 孙海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58-171,共14页
海上风电场经二极管不控整流(diode rectifier unit,DRU)直流送出系统整流侧DRU不具备控制功能,需要风电机组构网控制实现功率平衡和电压控制。首先建立了采用P-U/Q-θ的构网型直驱风电以及DRU-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 海上风电场经二极管不控整流(diode rectifier unit,DRU)直流送出系统整流侧DRU不具备控制功能,需要风电机组构网控制实现功率平衡和电压控制。首先建立了采用P-U/Q-θ的构网型直驱风电以及DRU-MMC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利用阶跃小扰动时域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分别推导了各自相应的离散状态空间模型。以三风电场经DRU直流输电系统为例,采用离散状态空间建模分析方法构建了全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特征模式分析研究了海上风电经DRU直流并网系统的特征振荡模态及其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海上风电经DRU直流并网系统具有分别由系统电气主回路参数主导、风电机侧控制主导、风电场网侧控制与DRU侧耦合作用以及受端MMC控制主导的宽频段特征模式,特别地,多风电场间存在次超同步和低频段控制相互作用模态,其稳定性受相关控制环节参数影响,存在振荡失稳场景。该研究可为认识海上风电场经DRU直流送出系统动态特性,指导海上风电接入电网规划和运行提供分析模型和方法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直流输电 二极管不控整流 特征值分析 小信号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场与电气化铁路共同接入电网的谐波不稳定分析
18
作者 刘静伟 吴思奇 +2 位作者 张乔 刘志刚 王浩宇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6-698,I0088-I0090,共16页
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与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部分地区出现风电场与电气化铁路共同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的情况,将会引发一系列谐波不稳定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对风电场与多车接入牵引网耦合系统进行... 随着我国风电装机容量与高速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部分地区出现风电场与电气化铁路共同接入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 of common coupling,PCC)的情况,将会引发一系列谐波不稳定问题。针对此类问题,对风电场与多车接入牵引网耦合系统进行稳定性研究(为便于阐述,将牵引变电所、接触网与列车视为一个整体,称为牵引供电系统),建立了电网-牵引供电系统-风电场耦合系统导纳模型,并结合阻抗扫频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接着分析了传输线路长度对电网-牵引供电系统-风电场耦合系统谐波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风电场、牵引供电系统的导纳Bode图进一步揭示了风电场和牵引供电系统交互影响的产生机理,并探究了耦合系统临界稳定时机车数量与风机数量比例条件。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和Starsim/HIL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验证了所建模型对电网-牵引供电系统-风电场耦合系统谐波不稳定现象研究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牵引供电系统-风电场耦合系统 高速铁路车网系统 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谐波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
19
作者 徐文林 肖湘晨 +3 位作者 张璨辉 徐慧婷 卜龙敏 肖英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为了避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因动、静态负荷引起的动态问题,影响系统稳定性,提出1种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延拓法追踪电力系统平衡解流形,采用小扰动分析法计算电压功角状态矩阵,对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进行判... 为了避免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因动、静态负荷引起的动态问题,影响系统稳定性,提出1种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建模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延拓法追踪电力系统平衡解流形,采用小扰动分析法计算电压功角状态矩阵,对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进行判断;然后采用电力系统稳定模式判别方法,对失稳状态中电压功角状态变量关联情况进行分析,判定系统失稳类别,实现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负荷模型直接关系着电子化环境下电力系统动态失稳类型,静态负荷模型易造成功角失稳,动态负荷模型易造成电压失稳,时域仿真结果与状态变量参与因子判别结果相吻合;通过功角失稳与电压失稳的测试对发电机角度与节点电压情况进行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在电压功角动态稳定性分析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对电力系统工程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拓法 电压功角 动态稳定性 平衡解流形 小扰动分析法 失稳类别判定 稳定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跟网型混合多变流器系统小干扰稳定分析与参数优化研究
20
作者 于琳琳 丁咚 +4 位作者 毛玉宾 程昱明 费思媛 徐晋 汪可友 《全球能源互联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55,共11页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电力系统动态特性日益复杂。针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这种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研究,传统建模分析方法依赖于特定工作平衡点,工况变化时需重复计算分析,凭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仅能提供单次定性分析结果。同时,...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的提升,电力系统动态特性日益复杂。针对多变流器并网系统这种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研究,传统建模分析方法依赖于特定工作平衡点,工况变化时需重复计算分析,凭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仅能提供单次定性分析结果。同时,作为稳定性分析的前提,系统建模难以兼顾精度与效率,而等值聚合模型难以评估并准确识别每个变流器对系统稳定性的具体影响。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保留变流器并网端口节点的系统模型,整个建模与分析过程均位于离散域框架中,通过计算系统模态并进行灵敏度量化分析,可为稳定性优化方案的设计提供直观的参考依据。搭建了多机并网系统算例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系统主导模态,为系统的稳定性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该方法在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优化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分析 离散状态空间模型 参数灵敏度 多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