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合多工况功率谱密度函数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舒洪 康杰 +1 位作者 孙嘉宝 罗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9-189,共11页
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FDD)方法是开展环境激励下结构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的常用方法。但是,现有的FDD方法存在一些不足:①无法剔除非白激励及谐波激励引起的虚假模态;②无法区分结构密集... 频域分解(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FDD)方法是开展环境激励下结构工作模态分析(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OMA)的常用方法。但是,现有的FDD方法存在一些不足:①无法剔除非白激励及谐波激励引起的虚假模态;②无法区分结构密集模态与不相关非白激励产生的虚假模态。通过研究发现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矩阵的秩是FDD方法性能的决定性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工作模态识别OMA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不同激励工况下的响应PSD函数矩阵,并分别对单个激励工况下的响应PSD矩阵与多工况下的增广响应PSD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通过对比单工况PSD矩阵与增广PSD矩阵在奇异值峰值处秩的变化,识别出包括密集模态在内的结构模态参数,并消除由非白激励产生的虚假模态。采用桁架结构仿真算例和广州塔的工程数据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模态分析(OMA) 非白噪声激励 密集模态 功率谱密度(P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结构-混联Ⅱ型惯容阻尼耗能体系减震性分析
2
作者 王晓琳 王善库 +1 位作者 葛新广 王昌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87,共12页
针对高层结构中设置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组成耗能体系的随机响应分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结构位移及阻尼器阻尼力响应的封闭解,并基于所获得的封闭解探究了实模态振型数对分析精度的影响和在原结构层间位移超限楼层设置阻尼器能有效减震的... 针对高层结构中设置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组成耗能体系的随机响应分析复杂的问题,提出了结构位移及阻尼器阻尼力响应的封闭解,并基于所获得的封闭解探究了实模态振型数对分析精度的影响和在原结构层间位移超限楼层设置阻尼器能有效减震的布置策略。首先,根据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力学构造图及设置方式,建立阻尼器阻尼力与结构节点水平位移的微分型本构关系进而重构耗能体系的地震动方程。其次,利用实模态解耦法获得高层结构简明等效的动力学参数,运用功率谱二次式分解法推导出结构节点相对于地面的绝对位移、竖向构件层间位移及阻尼器阻尼力等响应的功率谱精确二次式解进而推导出耗能体系基于双过滤白噪声激励下系列响应的0~2阶谱矩简明封闭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封闭解的正确性;研究了实模态振型数对系列响应谱矩分析精度的影响和阻尼器设置位置对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多自由度结构响应分析时,建议采用原结构自由振动分析时质量参与系数累计达100%时所对应的振型数,可获得稳定的精度和提高大型复杂结构设置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的响应的分析效率;通过在原结构层间位移超限楼层或连续多层层间位移超限的楼层中间隔一层设置参数合适的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动响应,所提惯容阻尼器设置策略具有较好的经济性。所提解析解和惯容系统在高层结构的设置策略可为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供有益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联Ⅱ型惯容阻尼器 功率谱二次式分解法 封闭解 实模态振型数 阻尼器设置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悬挑屋盖脉动风模态力谱与位移谱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本才 齐辉 陈勇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2-626,共5页
以风洞实验的脉动风压实测记录为基础 ,运用模态分析法研究了越南国家体育场大悬挑屋盖脉动风的模态力谱、模态位移自谱和互谱 ,互谱包括实部和虚部 ,分析了它们的特性和规律性 ,为屋盖模态位移、多模态和交叉项几何动位移影响的研究提... 以风洞实验的脉动风压实测记录为基础 ,运用模态分析法研究了越南国家体育场大悬挑屋盖脉动风的模态力谱、模态位移自谱和互谱 ,互谱包括实部和虚部 ,分析了它们的特性和规律性 ,为屋盖模态位移、多模态和交叉项几何动位移影响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也为在频域内进一步研究和提出抗风实用分析方法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悬挑屋盖 模态力谱 模态位移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经验模态分解在动平衡信号提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秦鹏 蔡萍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在变频结构干扰和强噪声背景下,传统方法从原始振动信号中提取动平衡信号的精度不高。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可以根据实时振动信号的局部特征时间尺度,将其自适应分解为有限多个由高频到低频排列的、正交的本征模态函数;同时利用自回归... 在变频结构干扰和强噪声背景下,传统方法从原始振动信号中提取动平衡信号的精度不高。本文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可以根据实时振动信号的局部特征时间尺度,将其自适应分解为有限多个由高频到低频排列的、正交的本征模态函数;同时利用自回归预测模型延拓信号端点,以消除分解过程的边界效应对低频动平衡信号的影响;最后,根据功率谱密度可以快速、有效地判断出代表基频信号的本征模态函数。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高精度提取动平衡信号,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能够获得较高的一次不平衡量降低率和较好的重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平衡 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函数 自回归模型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禀模态特征能量法煤油机爆震特征提取 被引量:5
5
作者 盛敬 魏民祥 +2 位作者 刘国满 杨海青 许善珍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62-468,共7页
为解决电控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爆震特征提取的问题,根据内禀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正交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内禀模态函数特征能量法的爆震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电控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缸内压力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 为解决电控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爆震特征提取的问题,根据内禀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正交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内禀模态函数特征能量法的爆震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对电控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缸内压力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emposition,EMD),得到若干IMF分量,利用内禀模态函数能量法获取信号能量占主导地位的IMF分量,作为爆震信号的主导模式分析对象,对该IMF分量进行功率谱密度分析,得到了电控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的爆震特征频率。通过仿真计算以及爆震信号分析,结果表明内禀模态函数特征能量法在电控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爆震特征频率提取过程中实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禀模态特征能量法 功率谱密度估计 经验模态分解 电控二冲程煤油发动机 爆震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减量的运行模态频域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琴 王彤 张海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0-773,共4页
以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难以进行人工激励的大型复杂结构为对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随机减量技术和复模态指示因子函数法的新型频域运行状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由随机运行响应估计随机减量函数,然后通过时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半功率谱... 以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难以进行人工激励的大型复杂结构为对象,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随机减量技术和复模态指示因子函数法的新型频域运行状态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由随机运行响应估计随机减量函数,然后通过时频域变换得到频域的半功率谱密度函数,并用复模态指示因子函数法从半功率谱密度函数中识别结构模态参数。最后对1个三维空间结构模型进行算法验证,得到相应的各阶模态参数,证明了将随机减量技术和复模态指示因子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大型结构模态参数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模态分析 随机减量技术 复模态指示因子 半功率谱密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小波基下的结构位移反应动力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肖梅玲 叶燎原 高春涛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2002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本文从二种不同小波即:修正的Meyer小彼,littlewood-Paley小波,谐波小波的基本概念出发,得出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地震输入瞬时功率谱,并求出在地震作用下各自的结构位移反应瞬时功率谱,同时定量给出了在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多自由度体系结构... 本文从二种不同小波即:修正的Meyer小彼,littlewood-Paley小波,谐波小波的基本概念出发,得出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地震输入瞬时功率谱,并求出在地震作用下各自的结构位移反应瞬时功率谱,同时定量给出了在这三种小波基下的多自由度体系结构位移反应的动力可靠度时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功率谱 结构位移反应 动力可靠度时程 小波分析 谐波小波 地震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碟式光热太阳能聚光器风致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颜健 彭佑多 +3 位作者 龙东平 何轶 马俊 曾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65-1671,共7页
以25 kW碟式光热太阳能发电系统聚光器为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基于谐波叠加理论编制Matlab程序得到的脉动风载荷时程开展聚光器风振响应研究。得到了聚光器不同工况下关键节点的统计特征和位移风振系数,给出了部分节点的响应时程数据... 以25 kW碟式光热太阳能发电系统聚光器为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基于谐波叠加理论编制Matlab程序得到的脉动风载荷时程开展聚光器风振响应研究。得到了聚光器不同工况下关键节点的统计特征和位移风振系数,给出了部分节点的响应时程数据且对位移时程进行了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聚光器在极限风载荷的作用下以强迫振动为主,且在基频处有轻微的共振;聚光器最不利的工况为90°-60°,安全避风工况为-90°-90°,最不利工况下各关键节点的整体位移风振系数为2.4;聚光器结构在极限风载荷作用下处于弹性变形阶段,但曲面固镜壳振动强烈,对于反射镜面的安全性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式聚光器 太阳能 风振响应 位移风振系数 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粘滞阻尼器减震结构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夏楠 张令心 +1 位作者 陈永祁 朱柏洁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03-1209,共7页
为了弥补现有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针对将功率谱密度函数应用于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及可靠度分析提出了实用方法。根据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的原理,结合结构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概率估计的方法,采用SAP2000建立了附加... 为了弥补现有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不足,本文针对将功率谱密度函数应用于消能减震结构地震反应及可靠度分析提出了实用方法。根据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的原理,结合结构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概率估计的方法,采用SAP2000建立了附加液体粘滞阻尼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分别用传统方法和基于功率谱密度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结构的地震反应及可靠度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由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得到的附加液体粘滞阻尼器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结果与时程分析法更为接近;用功率谱密度分析方法可以方便地对结构地震作用下最大反应的概率做出估计,可用于结构地震可靠度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液体粘滞阻尼器 功率谱密度分析法 功率谱密度函数 滞回阻尼 时程分析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结构地震可靠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线性化的非线性随机振动虚拟激励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晓峰 项贻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62,共6页
传统的虚拟激励法成功地解决了结构线性随机地震响应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却无法将非线性因素考虑在内。以统计线性化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结构非线性的改进的绝对位移直接求解的虚拟激励法,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对一座单塔双... 传统的虚拟激励法成功地解决了结构线性随机地震响应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却无法将非线性因素考虑在内。以统计线性化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可以考虑结构非线性的改进的绝对位移直接求解的虚拟激励法,采用不同的抗震分析方法,对一座单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进行位移、速度、加速度功率谱密度以及位移、轴力响应值的计算,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改进的虚拟激励法不仅可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而且精确、高效,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桥梁工程的抗震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统计线性化 虚拟激励法 绝对位移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模态与虚拟激励下的汽车随机振动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玉英 陈湦林 +1 位作者 涂俊波 赵庆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65,共5页
基于复模态理论和虚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在汽车随机振动分析方面应用很少,应用复模态理论给出振动结构在复谐激励下的响应,由虚拟激励法构造具有复谐激励特点的路面虚拟激励。以载货汽车七自由度模型为研究对象,联合复模态理论和虚拟激... 基于复模态理论和虚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在汽车随机振动分析方面应用很少,应用复模态理论给出振动结构在复谐激励下的响应,由虚拟激励法构造具有复谐激励特点的路面虚拟激励。以载货汽车七自由度模型为研究对象,联合复模态理论和虚拟激励法,由汽车虚拟振动响应量给出真实振动响应量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联合复模态理论和虚拟激励法进行汽车随机振动分析,方法简单可行,为汽车随机振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振动 复模态分析 虚拟激励 功率谱密度 复谐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高地隙喷雾机喷杆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磊 杜岳峰 +2 位作者 娄秀华 毛恩荣 李茂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7-35,共9页
目前针对大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在田间作业时,受到喷雾机车身摆动影响而产生振荡、摇摆和翻滚等有害运动的问题,结合现有喷杆悬架系统和功能,设计了一种具有地面仿形功能的双连杆梯形喷杆悬架,并对喷杆悬架的升降机构、喷杆的折叠机构、... 目前针对大型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在田间作业时,受到喷雾机车身摆动影响而产生振荡、摇摆和翻滚等有害运动的问题,结合现有喷杆悬架系统和功能,设计了一种具有地面仿形功能的双连杆梯形喷杆悬架,并对喷杆悬架的升降机构、喷杆的折叠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和防撞回弹机构进行了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建立了三维模型。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各因素对喷杆质量和第1阶固有频率的交互影响,并应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当1号方钢管壁厚、2号方钢管壁厚、矩形钢管壁厚和四边形钢管壁厚分别为5、3、4.5、3.5mm时,质量最小,为1146.8kg,对应的第1阶固有频率为5.17Hz,有效避开了路面激励频率。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以位移功率谱密度(PSD)函数为激励,对优化前后的喷雾机喷杆模型分别进行随机振动仿真,结果表明:喷杆尺寸优化后垂直方向振动位移响应量并没有显著变化。研究结果为喷雾机喷杆振动特性分析和疲劳特性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杆喷雾机 喷杆 正交试验 位移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EMD-PSD算法的变电站控制电缆故障定位方法 被引量:20
13
作者 温才权 韦鑫 +3 位作者 王杰 周凯 李轩毅 龚薇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89,共10页
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FDR)是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的有效办法,但尚未应用于控制电缆,且现有FDR法存在频域泄露严重、灵敏度低等问题,导致故障定位误差较大。该文提出了采用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 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FDR)是电力电缆故障定位的有效办法,但尚未应用于控制电缆,且现有FDR法存在频域泄露严重、灵敏度低等问题,导致故障定位误差较大。该文提出了采用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omplementary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与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PSD)联合算法,实现了变电站控制电缆精准定位。首先通过CEEMD对首端反射系数谱实部进行分解,然后对模态分量进行加努塔尔-布莱克曼混合卷积窗(nutall-blackman window)处理;最后对加窗后的模态分量进行PSD分析,获得故障电缆的定位曲线。该文搭建了控制电缆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并选取总长为100 m,在50 m存在故障的ZR-KVVP2-22 4×4型控缆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FDR定位方法相比,该文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频谱泄露,提升故障识别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反射法 电缆故障定位 频谱泄露 功率谱分析 补充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半互功率谱密度及响应面法的干气密封系统工作模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蕴 刘全兴 +1 位作者 殷鸣 殷国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208-217,共10页
干气密封装置的动态特性会直接影响密封的可靠性,针对具有复杂结构的干气密封装置,实现对其工作模态的研究。基于多参考点最小二乘复频域法(PolyLSCF),分别采用互功率谱函数(Cross Power Spectra)和半互功率谱密度函数(Cross Half PSD)... 干气密封装置的动态特性会直接影响密封的可靠性,针对具有复杂结构的干气密封装置,实现对其工作模态的研究。基于多参考点最小二乘复频域法(PolyLSCF),分别采用互功率谱函数(Cross Power Spectra)和半互功率谱密度函数(Cross Half PSD)实现对装置系统的工况模态分析及识别,并通过数学指标:模态置信度(MAC)、平均相位偏差(MPD)、模态相位线性度(MPC)、模态复杂性(MOV)以及模态指示函数(MIF)对两个函数的模态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半互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模态分析结果好于互功率谱函数,半互功率谱密度函数更适用于此类复杂结构系统的工作模态分析;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模态结果表明:转速对于系统模态的影响大于介质压力;同时建立了一种基于响应面方法的时变模态参数识别模型,以不同的操作条件(介质压力与转速)、方向和模态阶数为响应面变量,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选取合适的变量样本点,建立系统模态参数的完整二次多项式工作模态响应面模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为实现时变模态的辨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功率谱函数 半互功率谱密度函数 数学指标 模态验证 响应面模型 时变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PSD的OLTC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徐艳 陈冰冰 +3 位作者 马宏忠 许洪华 王梁 王春宁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0,共8页
在有载分接开关(OLTC)故障案例中机械故障占很大的比例,为确保OLTC可靠运行,提出一种基于EMD-PSD的OLTC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模拟OLTC机械故障,采集振动信号,并根据奇异熵确定奇异值分解(SVD)的降噪阶次进行小波包-SVD降噪;其次... 在有载分接开关(OLTC)故障案例中机械故障占很大的比例,为确保OLTC可靠运行,提出一种基于EMD-PSD的OLTC振动信号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模拟OLTC机械故障,采集振动信号,并根据奇异熵确定奇异值分解(SVD)的降噪阶次进行小波包-SVD降噪;其次,对降噪后的信号进行经验模态分解(EMD),并求其功率谱密度(PSD);最后,运用功率谱密度能量构造特征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奇异熵选择SVD降噪阶次,可以提高振动信号的信噪比,并且将EMD和PSD算法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取OLTC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载分接开关 经验模态分解 功率谱密度 奇异值分解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扩频无损吸收的共模EMI抑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樊玮丰 李国进 陈延明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4-392,共9页
针对高频开关电源电磁干扰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损吸收与混沌扩频结合的共模传导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方法。无损吸收电路把吸收电容的能量回馈电源或者传送给负载,提高变换电路的效率,并且其吸收电容的取... 针对高频开关电源电磁干扰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无损吸收与混沌扩频结合的共模传导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抑制方法。无损吸收电路把吸收电容的能量回馈电源或者传送给负载,提高变换电路的效率,并且其吸收电容的取值可以比常规的吸收电容更大,可以更好地抑制d u/d t;混沌扩频技术可以使EMI频谱均匀化,减小噪声峰值,是进一步抑制共模EMI的重要和有效的手段。采用Boost功率因数校正(power factor correction,PFC)变换器作为分析对象,研究混沌扩频无损吸收的共模EMI抑制效果,首先建立无损吸收PFC变换器的共模EMI等效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混沌扩频调制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并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搭建了实验样机,进行相关的EMI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混沌扩频无损吸收能有效降低PFC变换器的共模E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无损吸收 混沌扩频 共模噪声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功率谱法进行电磁阀线圈松动非线性模态仿真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云龙 吴佩沛 尤罡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6期31-37,共7页
提出了一种时域瞬态动力学仿真与频域功率谱密度分析结合的非线性模态仿真方法,仿真过程为:首先,应用周期图法与概率统计对随机试验条件进行时域拟合与验证,获取拟合时域条件并证明有效性;然后,将其作为输入条件对阀门结构进行瞬态动力... 提出了一种时域瞬态动力学仿真与频域功率谱密度分析结合的非线性模态仿真方法,仿真过程为:首先,应用周期图法与概率统计对随机试验条件进行时域拟合与验证,获取拟合时域条件并证明有效性;然后,将其作为输入条件对阀门结构进行瞬态动力学仿真,对时域加速度结果曲线进行功率谱转换;最后,由功率谱密度分析获得结构非线性模态频率。不同于传统线性特征值模态仿真原理,非线性模态仿真方法通过频域功率谱条件时域拟合时域仿真频域分析多个过程完成非线性模态分析,在时域仿真步骤中引入接触非线性影响。某电磁阀线圈螺纹松动模型采用保守边界所得线性模态仿真结果与试验偏差为8.96,而进行摩擦因数标定后,考虑接触非线性影响的非线性模态频率仿真结果与试验偏为0.69,优于线性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模态 功率谱密度 随机振动 瞬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变功率谱密度传递比与工作应变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世东 任伟新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6-813,共8页
选取一个应变响应测点作为参考点,定义了响应应变功率谱密度传递比(Strain Power Spectrum Density Transmissibility,SPSDT),从理论上证明了SPSDT在系统的极点处为应变振型系数之比。利用这一性质,选取一系列不同的参考点构造响应应变... 选取一个应变响应测点作为参考点,定义了响应应变功率谱密度传递比(Strain Power Spectrum Density Transmissibility,SPSDT),从理论上证明了SPSDT在系统的极点处为应变振型系数之比。利用这一性质,选取一系列不同的参考点构造响应应变功率谱密度传递比矩阵,在系统的极点处对该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分解所得左奇异矩阵的第一列向量即为应变振型,从而实现结构工作应变模态参数的识别。与传统的工作模态分析方法相比,SPSDT方法不需要对激励做白噪声假定,不需要多种激励类型,仅在一种激励下即可识别出结构的工作应变模态参数。通过数值模拟算例和实验室模型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并与传统的频域分解法和随机子空间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提出方法是有效的。最后分析了采样时长对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仅用1min时长数据即可达到稳定的识别精度,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工作应变模态分析 传递比 功率谱密度传递比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脑控系统的一种去噪脑电疲劳检测方法
19
作者 俞康 陶庆 +1 位作者 殷润生 方婧瑶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疲劳易引发注意力下降,导致稳态视觉诱发脑控系统稳定差、可靠性低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去噪疲劳脑电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函数(IMF);利用降趋脉动分析法计算每个IMF分量的Hurst... 疲劳易引发注意力下降,导致稳态视觉诱发脑控系统稳定差、可靠性低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一种去噪疲劳脑电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经验模态分解将预处理后的脑电信号分解为多个本征模函数(IMF);利用降趋脉动分析法计算每个IMF分量的Hurst指数,从而判断其有效性,无效的IMF分量经过小波阈值降噪后与有效的本征模函数重构成新的脑电信号。然后采用功率谱分析法求出各节律的功率谱密度,组成特征矩阵向量输入支持向量机进行疲劳分类。文中以4名受试者额叶区的脑电信号作为研究对象,得到分类模型准确率为96.07%。实验结果表明,疲劳检测方法更能保留信号中的疲劳成分,其分类效果优于其他分类模型。所提方法在脑控假手系统的在线验证中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态视觉诱发 疲劳脑电检测 去噪 经验模态分解 降趋脉动分析 小波阈值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