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三相线电压级联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器负载不均衡特性分析及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聪 刘霞 +2 位作者 程红 孔佳仪 陈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540,共16页
该文对一种由三个三相单开关整流器线电压级联构成的三相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器的负载不均衡特性和输出电压均衡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详细阐述此类整流器在三个直流侧负载不均衡时,交流输入端电流能自动保持均衡的独特特性及相应工... 该文对一种由三个三相单开关整流器线电压级联构成的三相单位功率因数整流器的负载不均衡特性和输出电压均衡控制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详细阐述此类整流器在三个直流侧负载不均衡时,交流输入端电流能自动保持均衡的独特特性及相应工作机理;然后研究系统整体分层控制策略。在传统的基于电压外环PI控制、电流内环PR控制的上层控制基础上,针对各整流模块参数不一致及负载功率不一致引起的各模块输出电压不均衡问题,通过加入偏差因子调制波补偿的底层控制,实现了对每个模块输出功率的独立调节,进而实现了各整流模块输出电压的均衡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研究拓扑结构的优越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电压级联 负载不均衡 功率自均衡 PR控制 电压均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PET级联整流SVPWM均压边界及拓展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顺 马兰 +3 位作者 朱磊磊 杨帆 谢锡锋 舒泽亮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35-1243,共9页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是交直流配电系统互联的重要接口设备,然而后级等效负载不平衡将造成前级整流器各模块的电压偏移。针对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空间矢量调制均压失效问题,推导出基于最优矢量选择均压策略... 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PET)是交直流配电系统互联的重要接口设备,然而后级等效负载不平衡将造成前级整流器各模块的电压偏移。针对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空间矢量调制均压失效问题,推导出基于最优矢量选择均压策略的边界计算方法。根据计算所得的负载不平衡度限制边界与级联模块数、调制度以及功率因数的关系,提出了变调制度和功率因数的控制策略以增加均压能力。该策略通过改变直流电压或降低功率因数来重建更宽的均压工作范围,确保原不平衡度均压极限的系统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三模块级联整流器的仿真与实验验证了该均压边界的正确性,以及所提均压拓展方法保障极端不平衡负载条件下均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压器 单相级联H桥整流器 直流电压均衡 均压边界 负载不平衡限制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瞬时故障时汽轮机汽门快控误动作原因分析 被引量:29
3
作者 张宝 杨涛 +4 位作者 项谨 樊印龙 顾正皓 徐峰 刘晓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28,34,共5页
介绍几起电网瞬时故障时汽轮机汽门快控误动作事件,结合电网故障时的录波数据,对几种不同型式的功率变送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输入信号快速变化时,某些功率变送器输出值会发生畸变,畸变的方向与幅值跟何相故障、故障时刻、功率变送器... 介绍几起电网瞬时故障时汽轮机汽门快控误动作事件,结合电网故障时的录波数据,对几种不同型式的功率变送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输入信号快速变化时,某些功率变送器输出值会发生畸变,畸变的方向与幅值跟何相故障、故障时刻、功率变送器接线型式与生产厂家有关,电网故障信息可能被放大,这是造成诸多机组汽门快控功能误动作的根本原因。根据测试结果,对功率变送器的选择和使用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汽门快控 KU功能 plu功能 功率变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不平衡负载三相逆变电源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进 宋聚明 +1 位作者 卢家林 苏彦民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3年第1期29-31,60,共4页
三相逆变电源一个最重要的性能是维持三相电压的对称输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不平衡负载三相逆变电源控制方法,其通过对逆变电源交流中性点的控制,使得主电路中三相电压可以独立控制。所提出的方案在1KW,400Hz的三相逆变电源实现,... 三相逆变电源一个最重要的性能是维持三相电压的对称输出。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不平衡负载三相逆变电源控制方法,其通过对逆变电源交流中性点的控制,使得主电路中三相电压可以独立控制。所提出的方案在1KW,400Hz的三相逆变电源实现,在不平衡负载下,逆变电源能够维持很好的对称输出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逆变电源 控制方法 不平衡负载 主电路结构 解耦控制 逆变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功和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序分量法补偿控制 被引量:47
5
作者 辛业春 李国庆 王朝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72-78,共7页
将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并入电网来补偿无功功率和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通过对称分量法和叠加原理,对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下正序、负序等效电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正、负序补偿电流叠加补... 将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Compensator,STATCOM)并入电网来补偿无功功率和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通过对称分量法和叠加原理,对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下正序、负序等效电路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正、负序补偿电流叠加补偿控制方法。正序控制环采用δ-θ控制,实现配电网无功功率补偿和保持STATCOM直流侧电压稳定;负序控制环采用φ-θ控制,实现STATCOM补偿三相负荷不平衡产生的负序电流,使电网侧三相负荷保持平衡。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补偿电网无功功率和三相负荷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无功补偿 静止同步补偿器 负荷不平衡 对称分量法 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荷功率的三相不平衡度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55
6
作者 同向前 王海燕 尹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0,共7页
三相不平衡度的估算是贯彻国家标准、提高电能质量的基础,故提出一种三相三线配电系统中由不对称负荷引起的三相不平衡度的实用计算方法。在引入了三相不对称负荷的序容量的概念之后,负荷电流不平衡度等于负荷负序容量与正序容量之比,... 三相不平衡度的估算是贯彻国家标准、提高电能质量的基础,故提出一种三相三线配电系统中由不对称负荷引起的三相不平衡度的实用计算方法。在引入了三相不对称负荷的序容量的概念之后,负荷电流不平衡度等于负荷负序容量与正序容量之比,由该不对称负荷在某公共连接点引起的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等于负荷负序容量与系统短路容量之比;建立了三相不对称负荷的序容量与负荷相间功率之间的函数关系,简化了三相不平衡度的计算过程。算例表明该方法简便易用。该方法适合于工业配电网在设计规划阶段对三相不平衡度的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负荷序容量 三相不平衡度 不对称负荷 电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不平衡负荷的D-STATCOM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 被引量:17
7
作者 段大鹏 江秀臣 +2 位作者 孙才新 宋强 田伟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04-1709,共6页
不平衡负荷无功补偿及分相控制的配电系统用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动态性能好、谐波含量小、功率密度大,可实现无功功率的实时、就地以及不平衡负荷平衡化补偿。为研究其特性和在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定义了二值逻辑开关函数,分别建立D... 不平衡负荷无功补偿及分相控制的配电系统用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动态性能好、谐波含量小、功率密度大,可实现无功功率的实时、就地以及不平衡负荷平衡化补偿。为研究其特性和在系统中的应用,首先定义了二值逻辑开关函数,分别建立D-STATCOM在abc三相坐标系下的微分方程与传递函数动态数学模型;然后根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建立了不平衡负荷指令电流检测系统与D-STATCOM的直接电流控制方式;最后分别基于数学模型及装置器件模型,应用不平衡负荷指令电流检测方法与直接电流控制建立D-STATCOM双闭环系统,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对D-STATCOM系统的静态、动态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以及指令电流检测系统和直接电流控制方式的有效性,表明用于不平衡负荷动态无功补偿的D-STATCOM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与静态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负荷 动态无功补偿 D-STATCOM 数学模型 直接电流控制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四臂对逆变电源控制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孙进 侯振义 苏彦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5,共5页
针对三相四臂对逆变电源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即在对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负序、零序控制器,消除了三相四臂对逆变电源中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三相相电压在不平衡负载下的对称输出,仿真结果验证了... 针对三相四臂对逆变电源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即在对三相输出电压不平衡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设计负序、零序控制器,消除了三相四臂对逆变电源中负序和零序分量的影响,从而保证三相相电压在不平衡负载下的对称输出,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平衡负载 逆变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负载的一种更加经济的补偿方法 被引量:31
9
作者 傅军栋 喻勇 黄来福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2,共7页
针对低压配电网不平衡负载降损的问题,会联想到电容补偿器,其在供电系统中起到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与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以及改善供电环境的作用。传统方法只需计算出负载所需要补偿的导纳值,然后配置相应的电... 针对低压配电网不平衡负载降损的问题,会联想到电容补偿器,其在供电系统中起到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与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以及改善供电环境的作用。传统方法只需计算出负载所需要补偿的导纳值,然后配置相应的电容器,比较新的一种导纳值计算方法如平衡分量法。提出一种"线路调整法"的降损补偿方法,进行负荷三相平衡线路调整,仅需对用户集表箱的接入相做调整。提出一种基于优化算法的智能换相策略,不需要增加额外投资,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因此,"线路调整法"是一种更简单、更经济的降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补偿 不平衡负载 线路调整法 三相不平衡度 负荷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网侧接入电源对负荷建模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王吉利 贺仁睦 马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2-26,40,共6页
研究了配网侧接入电源对负荷建模的影响。发现当配网侧电源的发电容量逐渐增大时,原有的感应电动机并联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ZIP)模型的负荷模型将不再能很好地反映该区域的负荷特性,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荷模型结构——异步发电机并... 研究了配网侧接入电源对负荷建模的影响。发现当配网侧电源的发电容量逐渐增大时,原有的感应电动机并联恒阻抗、恒电流、恒功率(ZIP)模型的负荷模型将不再能很好地反映该区域的负荷特性,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荷模型结构——异步发电机并联ZIP模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新负荷模型的有效性,并进一步统一了上述2种负荷模型,称为异步机并联ZIP负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建模 配网侧接入电源 感应电动机 异步发电机 异步机并联ZI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改进与参数设置 被引量:2
11
作者 艾东平 李应凯 +4 位作者 杨曦 王忠华 陶向宇 陈涛 王良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5-128,共4页
通过对国内汽轮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PLU保护)误动作的总结分析,指出依靠机械功率和电气功率不平衡量作为PLU保护动作判据过于单一,在电网侧故障时有误动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发电机高转速启动条件引入PLU保护并建立了稳定计算用仿... 通过对国内汽轮机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PLU保护)误动作的总结分析,指出依靠机械功率和电气功率不平衡量作为PLU保护动作判据过于单一,在电网侧故障时有误动风险。为解决这一问题,将发电机高转速启动条件引入PLU保护并建立了稳定计算用仿真模型,提出了高转速启动定值的配置原则。基于发电机组所在区域电网,采用典型故障方式配置并校核高转速启动定值,使高转速启动定值的设置有据可依。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防止电网侧故障引起PLU保护误动,对提高PLU保护动作可靠性、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涉网保护 功率负荷不平衡 建模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牵引负荷的三相不平衡度计算方法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叶润潮 贺建闽 高敬贝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0-133,共4页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是电力系统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计算标准。铁路牵引负荷是一个特殊的用电负荷-单相电力负荷,具有单相独立性和不对称性。文中针对实测的牵引负荷数据,用国内外不同的电压不平衡度计算标准对同...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是电力系统评估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计算标准。铁路牵引负荷是一个特殊的用电负荷-单相电力负荷,具有单相独立性和不对称性。文中针对实测的牵引负荷数据,用国内外不同的电压不平衡度计算标准对同一实测数据进行计算,得出5种不同计算标准下电铁电压不平衡度的区别和相关性,便于工程技术人员针对此特殊的供电负荷,选择合适的电压不平衡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牵引负荷 电压不平衡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网线路过载速减机组出力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洪宇 尹峰 +1 位作者 顾正皓 杨震力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64-68,共5页
长期以来的电网、电源投资和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电源的快速发展与电网建设的长期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首次提出了不同于RB(辅机故障减负荷)、FCB(快速甩负荷)技术的"电网线路过载速减机组出力"的概念及目标,并对速减负荷功... 长期以来的电网、电源投资和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电源的快速发展与电网建设的长期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首次提出了不同于RB(辅机故障减负荷)、FCB(快速甩负荷)技术的"电网线路过载速减机组出力"的概念及目标,并对速减负荷功能的难点,如速减过程中如何解决锅炉压力飞升、保证汽包水位稳定和高压缸压比安全余量,速减结束后如何控制机组各参数在安全稳定范围内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策略,设计了全新的基于电网线路过载而速减机组出力功能的控制逻辑,成功应用于舟山朗熹发电厂3号火电机组,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优化后,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窝电"状况,提高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电源 不平衡 线路过载 速减负荷 控制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化铁路同相储能供电技术 被引量:13
14
作者 黄小红 赵艺 +3 位作者 李群湛 廖勤宇 唐思达 王喜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6-864,共9页
为进一步优化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经济节能运行,提出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储能技术研究方案.该方案基于运行图和历史数据,以负荷削峰为控制目标,实时控制储能装置充放电,治理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同时,降低系统对设备容量要求,节... 为进一步优化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经济节能运行,提出了一种电气化铁路同相储能技术研究方案.该方案基于运行图和历史数据,以负荷削峰为控制目标,实时控制储能装置充放电,治理以负序为主的电能质量问题;同时,降低系统对设备容量要求,节省运行费用,并能有效利用列车再生制动能量.以京沪高铁实测数据分析了同相储能供电系统解决负序的有效性,并以飞轮作为储能装置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最后分析了同相储能供电系统的经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同相储能供电技术可取消50%电分相环节,治理负序的效果由储能装置功率决定,当储能装置功率为牵引负荷功率95%概率大值的10%时,可降低负序限值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供电 储能技术 削峰填谷 电压不平衡度 再生制动能量利用 飞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性能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林静然 彭启琮 +1 位作者 邵怀宗 居太亮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61-2166,共6页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 研究了最坏情况下的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它通过对角加载提高波束对方向矢量误差的鲁棒性.给出了其最优对角加载因子的近似解析达式,揭示了各种因素如何影响最优加载因子.在此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推导出了关于目标功率估计和信号干扰噪声比的近似表达式.计算机仿真验证了本文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方向矢量误差 最坏情况 最优加载因子 性能分析 目标功率估计 信号干扰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双负载模式的Vienna整流器调制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卫东 张庆岩 +2 位作者 刘圣宇 王金平 卢蒙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60-168,共9页
在工程应用中,Vienna整流器常处于双负载模式给串联电池组充电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此时,上、下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不再相等,矢量的合成变得非常复杂。文中从载波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注入零序电压实现了上、下直流侧输出功率的解... 在工程应用中,Vienna整流器常处于双负载模式给串联电池组充电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此时,上、下直流侧的输出电压和功率不再相等,矢量的合成变得非常复杂。文中从载波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注入零序电压实现了上、下直流侧输出功率的解耦和中点电压的主动控制,简化了计算过程。基于Vienna整流器拓扑的输出电平约束和调制约束分析了零序电压的约束条件,并基于上述约束条件给出了不同运行状态下Vienna整流器的上、下直流侧可输出的极限功率,为工程参数设计提供参考。此外,分析了双负载运行状态下Vienna整流器的电流过零畸变问题,提出了抑制电流过零畸变的方法,并直接给出了三相调制电压。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提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ENNA整流器 电池组充电 双负载模式 直流侧不平衡 功率解耦 电流过零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桥臂逆变器的微电网不平衡负载补偿策略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霄霄 余向阳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7,23,共6页
微电网中存在大量非线性及不平衡负载,因而系统电压不平衡度、总谐波畸变率不断增大对微电网电能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负载不平衡补偿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不平衡电流的补偿,提高独... 微电网中存在大量非线性及不平衡负载,因而系统电压不平衡度、总谐波畸变率不断增大对微电网电能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负载不平衡补偿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进行不平衡电流的补偿,提高独立微电网的电能质量。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含分布式电源的试验仿真模型,验证其有效性,包括光伏发电系统、柴油机发电系统、电池蓄能系统。通过带不平衡负载,研究了带有LUC微电网模型的功率潮流和系统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LUC有助于提高微电网的稳定性。所提出的基于三相四桥臂VSI的LUC及其控制算法可以充分应用到带有严重不平衡载荷的独立微电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分布式电源 电能质量 三相四桥臂逆变器 负载不平衡补偿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发电机组超速保护对机组热力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青 路唱 +1 位作者 罗宁 杜冬梅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6,共7页
利用仿真软件对某发电机组的超速保护系统进行建模,模拟机组甩负荷和转子超速后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和超速保护的动作特性,分析超速保护动作对机组热力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组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和转子超速保护动作时,快关高调阀和... 利用仿真软件对某发电机组的超速保护系统进行建模,模拟机组甩负荷和转子超速后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和超速保护的动作特性,分析超速保护动作对机组热力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组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和转子超速保护动作时,快关高调阀和中调阀,会导致阀前主蒸汽压力迅速升高,升至额定压力的1.1415倍,对机组阀门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甚至导致安全阀超压,影响锅炉燃烧.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存在的唯一优点在于机组超速时能早于超速保护动作,但两种情况对控制超速的效果相差不大,相比较而言,误动作带来的危害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发电机组 超速保护控制 动态分析 数字电液调控 功率负荷不平衡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艇新型平衡变压器及其应用
19
作者 孙盼 吴旭升 +2 位作者 曾海燕 蔡进 徐健超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7,共8页
针对舰船电力系统带单相负载运行引起的三相不平衡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舰艇电力系统的新型平衡变压器,给出了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并推导出其数学模型,分别建立了电磁关系和原副边电流关系,有限元仿真证明了所设计的平衡变压器能够... 针对舰船电力系统带单相负载运行引起的三相不平衡问题,首先设计了一种适用于舰艇电力系统的新型平衡变压器,给出了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并推导出其数学模型,分别建立了电磁关系和原副边电流关系,有限元仿真证明了所设计的平衡变压器能够实现两相对称系统到三相对称系统的转换,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平衡变压器的舰船单相负载供电方式,开展了MATLAB仿真,结果表明:应用平衡变压器后电网电流不平衡度更低,负序特性更好;最后,研制了1 kW实验样机,并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仿真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电力系统 单相负载 三相不平衡 平衡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不平衡下D-STATCOM控制策略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毛彦辉 夏明超 +1 位作者 李晓亮 肖伟栋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32-139,共8页
通过分析建立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在负载不平衡时各序等效电路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将反馈线性化同时应用于正序、负序模型的控制策略。针对三相三线制下负载不平衡时电流可分解为正、负序分量的特点,分别在正、负序同步旋... 通过分析建立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D-STATCOM)在负载不平衡时各序等效电路中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将反馈线性化同时应用于正序、负序模型的控制策略。针对三相三线制下负载不平衡时电流可分解为正、负序分量的特点,分别在正、负序同步旋转坐标下进行补偿。其中,正序控制使装置发出负载需要的无功电流,提高功率因数;负序控制用于补偿由于负载不平衡出现的负序电流,从而使电网侧电流平衡达到国标要求。最后在PSCAD中搭建了10 Mvar/10 kV D-STATCOM系统进行仿真验证,证明了该控制策略补偿负载不平衡的同时能发出满足要求的无功功率,并且在电网侧出现超过国标的不平衡时仍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显示出此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静止同步补偿器 负载不平衡 无功功率 正负序 反馈线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