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立式集热板式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艳 李洁浩 +1 位作者 李庆领 刘晓慧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30,35,共5页
介绍了立式集热板式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结构及原理,分析了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最大能量转换率。分析得出,当发电系统中烟囱的高度、宽度及太阳辐射强度增加时,均可使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能量转换率增加,其中烟囱高度的影响最... 介绍了立式集热板式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结构及原理,分析了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最大能量转换率。分析得出,当发电系统中烟囱的高度、宽度及太阳辐射强度增加时,均可使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和最大能量转换率增加,其中烟囱高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同时环境温度对系统功率也有一定影响。另外,系统规模受高层建筑规模的限制,最大能量转换率比原始结构的太阳能热气流电站小,但可为城市建筑节能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气流电站 立式集热板 输出功率 能量 转换效率 建筑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尾迹的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胡丹梅 田杰 杜朝辉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1-755,760,共6页
在水平轴风力机模型不同尖速比条件下,利用旋转单斜丝热线在风轮下游进行尾迹流场速度测量。采用周期性采样和锁相平均热线测量技术,获得了风轮下游尾迹三维流场的定量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风轮下游尾迹区内气流存在明显的三维性。尾迹... 在水平轴风力机模型不同尖速比条件下,利用旋转单斜丝热线在风轮下游进行尾迹流场速度测量。采用周期性采样和锁相平均热线测量技术,获得了风轮下游尾迹三维流场的定量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风轮下游尾迹区内气流存在明显的三维性。尾迹在向风轮下游的发展传播过程中,尾迹中心形成的运动轨迹是与风轮叶片旋转方向相反的螺旋线。尾迹区内在气流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尾迹速度亏损逐渐衰减,尾迹区的宽度不断扩大,并逐渐与主流掺混融合。在叶片的尾迹区内,流动的紊流强度大大高于周围的非尾迹区,其中径向、切向紊流强度分量较大,而轴向分量紊流强度最小,尾迹区内的紊流具有高度不均匀性。最后,利用CFD软件Fluent6.0对实验风力机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与数值模拟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风能 尾迹流场 热线测量 水平轴风力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高楼的新型太阳能热气流电站系统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艳 李洁浩 李庆领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6,9,共4页
为了扩大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设计了一种依托高楼的新型太阳能热气流电站。介绍了这种新型电站的结构,并分析了其通风量、能量转换效率、经济性及环保效益。分析表明,这种新型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从原理及结构上具有较... 为了扩大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的应用范围,设计了一种依托高楼的新型太阳能热气流电站。介绍了这种新型电站的结构,并分析了其通风量、能量转换效率、经济性及环保效益。分析表明,这种新型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从原理及结构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可提高高楼室内空气质量,减少高耗能设备的使用率,改善楼体周围微气候环境,做到能源的梯级利用,是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气流电站 能量转换 效率 能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非稳态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明廷臻 刘伟 +3 位作者 熊宴斌 管绪虎 许国良 潘垣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0,共4页
对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及蓄热层中的传热与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集热棚、烟囱以及蓄热层内部的传热流动数学模型,分析了太阳辐射对蓄热层蓄热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具有热惯性和较强的蓄热作用;蓄热层表面平均温度... 对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及蓄热层中的传热与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建立了集热棚、烟囱以及蓄热层内部的传热流动数学模型,分析了太阳辐射对蓄热层蓄热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具有热惯性和较强的蓄热作用;蓄热层表面平均温度和烟囱出口平均温度随时间有一个较大的波动,且蓄热层表面平均温度的波动幅度更显著;蓄热介质的平均温度及系统散热量随时间波动,采用双层玻璃或薄膜材料可减小集热棚顶棚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气流发电系统 集热棚 蓄热层 烟囱 传热 非稳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气流透平发电系统流动与传热特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时笑阳 明廷臻 +1 位作者 刘伟 周洲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9,共5页
建立了包含蓄热层和透平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流动与传热数学模型,分析了太阳辐射和透平压降对系统透平发电输出功率以及系统各部件能量损失的影响。对MW级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进行的二维稳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和透平... 建立了包含蓄热层和透平的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的流动与传热数学模型,分析了太阳辐射和透平压降对系统透平发电输出功率以及系统各部件能量损失的影响。对MW级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进行的二维稳态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太阳辐射和透平压降对系统输出功率以及系统出口参数的影响均非常显著;当太阳辐射高于400W/m2、透平压降高于300Pa时,系统输出功率可达1MW以上;大流量的流体流出烟囱是造成系统能量损失的主要因素,集热棚顶棚也会引起较高的能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气流发电 集热棚 蓄热层 烟囱 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产水与发电的太阳能烟囱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龚廷睿 黄晓明 +1 位作者 明廷臻 Renaud de_Richter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4-39,45,共7页
针对一种可从空气中得到淡水同时还可发电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建立了热湿空气在烟囱中沿程冷却析出凝结水并发电的一维可压缩流动与传热数学模型,分析了这种结合发电与产水功能的工程结构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烟囱高度对凝结水量的影响较... 针对一种可从空气中得到淡水同时还可发电的太阳能烟囱系统,建立了热湿空气在烟囱中沿程冷却析出凝结水并发电的一维可压缩流动与传热数学模型,分析了这种结合发电与产水功能的工程结构的输出性能。结果表明:烟囱高度对凝结水量的影响较大,在一定条件下提高烟囱高度可以获得更多的水;安装在烟囱底部的风力透平功率与水力透平功率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制约的关系;随风力透平压降因子的增加,系统总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在临界点取得最大值;但当烟囱高度较高时,水力透平的功率不容忽视,系统总功率取得最大值时的风力透平压降因子临界点会减小,表明此时水力透平转换出的电能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烟囱 产水 发电 风力透平 水力透平 热气流 凝结水 系统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