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个抗小麦白粉病新基因的遗传分析与染色体定位 被引量:13
1
作者 马强 罗培高 +2 位作者 任正隆 蒋华仁 杨足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共8页
YU25是从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与小麦栽培品种川麦107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对白粉病免疫的小麦育种新材料。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MY11与YU25杂交和回交的后代F1、F2、BC1F1和BC2F1为材料,采用四川省当前流行的小麦白粉病优势生理小种人工接种... YU25是从八倍体小偃麦TAI7047与小麦栽培品种川麦107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对白粉病免疫的小麦育种新材料。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MY11与YU25杂交和回交的后代F1、F2、BC1F1和BC2F1为材料,采用四川省当前流行的小麦白粉病优势生理小种人工接种,对YU25的白粉病抗性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YU25含有2对表现免疫反应和高抗反应的显性抗病基因,暂命名为PmE(免疫)和PmYU25(高抗)。用294对小麦微卫星引物和221个F2植株,对这2个基因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小麦微卫星标记Xgwm-297-7B与PmE基因的遗传距离为13.0 cM,而Xgwm-210-2D与PmYU25基因的遗传距离为16.6 cM,因此将PmE和PmYU25分别定位在7BS和2DL上。根据系谱和基因位点分析,推断PmE和PmYU25均为起源于中间偃麦草、不同于已知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的2个新基因。小麦育种新材料YU25含有可能来源于小麦-中间偃麦草的染色体多重易位,其细胞学基础和在实际育种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抗性基因 SSR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TCTP基因的克隆及白粉菌诱导下的表达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刚 刘晓颖 +1 位作者 李学平 王振英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1-447,共7页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最初在鼠肿瘤细胞中被发现,研究表明TCT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用RT-PCR和RACE技术在抗白粉病栽培小麦Brock中克隆了一个TCTP基因,该... 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最初在鼠肿瘤细胞中被发现,研究表明TCTP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用RT-PCR和RACE技术在抗白粉病栽培小麦Brock中克隆了一个TCTP基因,该基因全长766bp,推测编码一个168个氨基酸的多肽。ScanProsite分析表明,该多肽链具有2个TCTP特征结构区(TCTP1和TCTP2)和7个可能的功能位点。表达半定量分析发现,该基因受华北地区流行的优势小种15号白粉菌诱导,且随着诱导时间的增加其表达量增加。本研究将可能在小麦白粉病抗性研究领域开辟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TP基因 白粉菌 表达半定量分析 抗白粉病栽培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白粉菌早期发育与初侵染行为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东维 李振岐 康振生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7-107,共1页
病菌孢子的萌发不受寄主专化抗性的影响,在叶面及玻片上均可正常进行;但有些抗源材料可抑制附着胞分瓣的正常分化;附着胞分瓣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接触刺激,否则将导致产生纤细附着胞;病菌附着胞的多分瓣现象是其多次入侵的表现;高抗... 病菌孢子的萌发不受寄主专化抗性的影响,在叶面及玻片上均可正常进行;但有些抗源材料可抑制附着胞分瓣的正常分化;附着胞分瓣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接触刺激,否则将导致产生纤细附着胞;病菌附着胞的多分瓣现象是其多次入侵的表现;高抗性小麦品种多在病菌吸器产生前发生过敏性坏死反应;乳突频率的高低与乳突抗性强弱无必然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抗病性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小麦强优势组合抗白粉病基因的定向导入与改良研究初报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红占 张改生 +9 位作者 兰红玉 张明珠 李莉 高春保 袁蕾 胡俊敏 位芳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5-420,共6页
为创制杂交小麦白粉病抗性定向改良育种新体系,以白粉病抗源材料N95175、N9134为抗病种质,以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和"西杂五号"的亲本为受体,以陕西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流行混合菌种为菌源,对供试材料亲... 为创制杂交小麦白粉病抗性定向改良育种新体系,以白粉病抗源材料N95175、N9134为抗病种质,以强优势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和"西杂五号"的亲本为受体,以陕西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流行混合菌种为菌源,对供试材料亲本、杂种F1代和回交后代材料进行了苗期和成株期抗性鉴定,并利用与抗白粉病基因Pm21共分离的SCAR标记、抗白粉病基因PmAS846紧密连锁的SSR标记作为抗病性定向选择分子标记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以N95175、N9134为亲本的杂种F1含有Pm21基因或PmAS846基因,苗期和成株期均表现为高抗,与抗病亲本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符合杂种优势表现显性假说,其抗病性主要由显性单基因控制。研究同时表明,仅凭借表型鉴定结果盲目性较大,表型鉴定和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白粉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小麦杂种一代白粉病抗性表现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丽丽 张改生 +3 位作者 牛娜 马守才 李红霞 徐开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924,共6页
为探讨杂交小麦杂种一代白粉病的抗性表现规律,以陕西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流行菌种做菌源,通过田间和苗期接种,对9份抗、感白粉病小麦亲本材料和9份大田感病品种及其杂交F1代进行抗病性鉴定,并结合SCAR和SSR分子标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为探讨杂交小麦杂种一代白粉病的抗性表现规律,以陕西不同地区小麦白粉病流行菌种做菌源,通过田间和苗期接种,对9份抗、感白粉病小麦亲本材料和9份大田感病品种及其杂交F1代进行抗病性鉴定,并结合SCAR和SSR分子标记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以N95175、N9209为亲本的杂交F1含有Pm21基因,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均很好,与抗病亲本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符合显性遗传,其抗病性主要由显性单基因控制。(2)以N9134、N9227A为亲本的杂交F1含有PmAS846基因,成株期抗病性较好,苗期大部分表现抗病;以N9227A为亲本的杂交F1中有40%的杂交组合表现中感,该抗性基因不完全符合单基因显性遗传,其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背景及环境的影响。(3)中国春为苗期感病、成株期抗病材料,其与抗病亲本杂交F1代的抗病性接近或略高于抗病亲本;与感病品种杂交F1代的抗病性介于双亲之间。(4)白粉病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正反交F1代苗期抗病性无明显差异,杂交种的抗病性与双亲相关。因此,在组配小麦强优势杂种组合时应尽量选用抗病的品种作为亲本之一,并考虑慢病性品种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白粉病 F1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约“农抗120”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6
作者 孔建 申效诚 +4 位作者 张桂芬 王文夕 祝洪海 刘庆元 张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12-117,共6页
研究了农药“农抗120”对枯萎病的作用方式,认为以浸种和灌根方法使药剂进入植物体,可显著降低枯萎病的发病率,并据此研究了防治瓜、菜枯萎病的关键技术.通过田间试验,提出了对果树腐烂病、作物叶部病害等不同类型病害的防治策略和技术.
关键词 农抗120 枯萎病 苹果树 腐烂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白粉病优质高产T1BL.1RS易位系的鉴定与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莉 郑有良 +3 位作者 魏育明 周永红 刘登才 兰秀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67-373, ,共7页
本文从创制的80 个新选系中鉴定出12 个抗白粉病品系,应用醇溶蛋白A- PAGE 检测发现其中9 个为1BL/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 PAGE 分析表明,有3 个含5 + 10 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评... 本文从创制的80 个新选系中鉴定出12 个抗白粉病品系,应用醇溶蛋白A- PAGE 检测发现其中9 个为1BL/1RS易位系。麦谷蛋白亚基SDS- PAGE 分析表明,有3 个含5 + 10 优质蛋白质亚基。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评定出98 -1236 和98- 1266 两个品系表现优异。进一步对籽粒主要品质性状检测表明,这两个品系均优于对照品种川麦28 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品质 产量 抗病品系 1BL/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系81-7241抗白粉病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隆业 黄元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49-52,共4页
81—7241在四川现在是一个高抗白粉病(Erysiphe gruminis f·sp·tritici)的小麦品系。它对小麦白粉菌411菌株的抗性是受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起作用。此对抗性基因可能不同于国际上己命名的Pm1、2、3a、3b... 81—7241在四川现在是一个高抗白粉病(Erysiphe gruminis f·sp·tritici)的小麦品系。它对小麦白粉菌411菌株的抗性是受一对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在幼苗期和成株期均起作用。此对抗性基因可能不同于国际上己命名的Pm1、2、3a、3b、3c、4、5、6、7、8、抗白粉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系81-7241 白粉病 抗性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种间杂交杂种分离特性和抗病性研究
9
作者 吴晓梅 肖建富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229-234,共6页
用普通小麦作母本与硬粒小麦杂交,18个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582%。F1表现中间型,抗白粉病表现偏向感病亲本。在F2中,分离出较多的具42条染色体的普通小麦类型的单株,均不抗白粉病。结果表明,远缘杂种的“疯狂”分离特... 用普通小麦作母本与硬粒小麦杂交,18个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582%。F1表现中间型,抗白粉病表现偏向感病亲本。在F2中,分离出较多的具42条染色体的普通小麦类型的单株,均不抗白粉病。结果表明,远缘杂种的“疯狂”分离特性通过选择,有望在杂种早代得到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硬粒小麦 种间杂交 白粉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