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能球磨过程中CNT对纳米TiO_(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粉末形貌及粒径的影响
1
作者 曹茗凯 刘崟 +5 位作者 昝宇宁 王东 王全兆 肖伯律 马宗义 王文广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95-200,共6页
本工作采用高能球磨,在球料比(15∶1)和转速(220 r/min)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球磨时间来制备4%TiO_(2)/Al、(4%TiO_(2)+1.5%CNT)/Al、(4%TiO_(2)+3%CNT)/Al三种粉末(本工作中TiO_(2)为质量分数,CNT为体积分数)。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 本工作采用高能球磨,在球料比(15∶1)和转速(220 r/min)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球磨时间来制备4%TiO_(2)/Al、(4%TiO_(2)+1.5%CNT)/Al、(4%TiO_(2)+3%CNT)/Al三种粉末(本工作中TiO_(2)为质量分数,CNT为体积分数)。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光粒度测试仪等分析测试手段,来观察球磨后三种粉末中增强相的分布情况以及三种粉末在形貌和粒径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高能球磨可以使增强相在铝基体中均匀分散,纳米尺寸的CNT可促使铝粉硬化并抑制其冷焊过程,从而显著加快球磨进程,促使粉末细化。在相同的球磨时间(7~9 h)下,4%TiO_(2)/Al粉末形貌呈现片状,(4%TiO_(2)+1.5%CNT)/Al、(4%TiO_(2)+3%CNT)/Al粉末形貌呈现颗粒状。可见,由纳米TiO_(2)和CNT两种增强相混杂得到的铝基复合材料粉末形貌比单一加入纳米TiO_(2)增强相的粉末圆整度更高、粒径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铝基复合材料 粉末形貌 球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增材制造铝系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进展
2
作者 甘雨禾 王骏 +1 位作者 雒晓涛 李长久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30,共12页
铝系金属间化合物以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高温氧化与腐蚀性能和低密度的特点,作为防护涂层和结构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室温脆性大的特点导致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在激光选区熔化或电子束熔化等高能束增材制造时,存在... 铝系金属间化合物以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高温氧化与腐蚀性能和低密度的特点,作为防护涂层和结构件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室温脆性大的特点导致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在激光选区熔化或电子束熔化等高能束增材制造时,存在缺陷多、易开裂等系列工艺难题。冷喷涂技术作为一种低温固态材料沉积技术,有望在较低的热输入条件下制备铝系金属间化合物,避免高能束增材制造中的开裂难题。对此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在冷喷涂技术制备铝系金属间化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包括采用直接金属间化合物粉末沉积、单质金属混合粉末冷喷涂与后热处理、机械球磨伪合金粉末与热处理等粉末设计与制备技术路线对冷喷涂沉积行为及沉积体性能的影响;归纳搅拌摩擦后处理与热等静压等后处理工艺对沉积体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不同技术路线的优点与局限性,以期为冷喷涂增材制造铝系金属间化合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系金属间化合物 冷喷涂 机械混合粉末 机械球磨伪合金粉末 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处理对芡实粉微观结构和糊化性质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汆 杨心怡 +2 位作者 石玉琪 陈娟 陆雅媚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芡实粉中淀粉颗粒微小,在胚乳中以球状聚合体形式存在。为了解不同球磨处理条件下,芡实粉粒径变化及聚合体结构和糊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粒度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X-衍射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芡实粉粒径分布、微观结构... 芡实粉中淀粉颗粒微小,在胚乳中以球状聚合体形式存在。为了解不同球磨处理条件下,芡实粉粒径变化及聚合体结构和糊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采用粒度分析仪、电子扫描显微镜、X-衍射和快速黏度分析等方法,分别对芡实粉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相对结晶度及糊化性质等进行表征。结果显示,球磨机转速和研磨时间对芡实粉的粒度分布、聚合体结构、相对结晶度以及糊化性质影响显著,相比之下,料/球比和研磨球直径的影响相对较小。在球磨机转速为200 r/min、料/球比1/20、研磨球直径4 mm下,研磨20 min,所得芡实超微粉平均粒径从原来的8.19μm降低至2.00μm,其中粒径0~1μm部分从7.84%(CK)增加到67.38%;此时,芡实粉糊化温度从83.60℃降低至63.65℃,其回生值从1969 mPa·s降低至704 mPa·s。表明适当的球磨处理,可显著改变芡实粉颗粒形态,降低样品的结晶度,增加淀粉糊的稳定性(P≤0.05)。作为一种物理加工方法,球磨处理可显著改善天然芡实粉难糊化、易老化的不足,可用于芡实微粉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处理 芡实粉 微观结构 糊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干粉灭火剂的制备工艺及灭火效能
4
作者 李铭凤 邢志祥 刘烨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22,共6页
为了探究球磨机工作过程中装料量、球磨机转速、球磨时间、球磨介质配比等工作参数对物料粉碎效果的影响,采用球磨法制备干粉灭火剂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铵,选定实验室环境下最优制备参数使球磨机达到最佳粉碎效果。通过对比不同类型溶剂对... 为了探究球磨机工作过程中装料量、球磨机转速、球磨时间、球磨介质配比等工作参数对物料粉碎效果的影响,采用球磨法制备干粉灭火剂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铵,选定实验室环境下最优制备参数使球磨机达到最佳粉碎效果。通过对比不同类型溶剂对粉体性能的影响,选择合适溶剂对所得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制得平均粒径17.20μm、比表面积2.1m^(2)/g的超细干粉。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仪对超细干粉进行表征,并在小型灭火实验平台上对灭火性能进行测试。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均表明,制得的超细干粉灭火剂能快速、有效地扑灭火灾,具有更快的降温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法 磷酸二氢铵 超细干粉灭火剂 灭火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amorphous nano-boron powder with high activity by combustion synthesis 被引量:2
5
作者 豆志河 张延安 +1 位作者 赫冀成 黄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900-903,共4页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morphous nanometer boron powders through combustion synthesi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reactant ratio, the heating agent and the milling rate on the activity and particle si...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amorphous nanometer boron powders through combustion synthesis was investigate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reactant ratio, the heating agent and the milling rate on the activity and particle size of amorphous boron powders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oron powders exist in the form of an amorphous phase which has the crystallinity lower than 30.4%, and the panicle size of boron powder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of the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rate. The purity of amorphous boron powder is 94.8% and panicle sizes are much smaller than 100 nm when the mass ratio of B2O3/Mg/KClO3 is 100:105:17 and the ball milling time is 20 min with the milling rate of 300 r/min. At the same time, the amorphous boron nano-fibers appear in the boron pow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rphous nano-boron powder high activity combustion synthesis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nano-grained W(Co, C) composite powder and its phase constitute 被引量:1
6
作者 曹顺华 蔡志勇 +2 位作者 周建华 李炯义 林信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603-607,共5页
A new process of WC-Co cemented carbide was developed by using nano-grained W(Co, C) composite powders as raw materials processed by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X-ray diffraetion(XR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 A new process of WC-Co cemented carbide was developed by using nano-grained W(Co, C) composite powders as raw materials processed by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X-ray diffraetion(XR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thermo-gravimetrie (TG) analysis and coercive forces of the sintered samples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itution, and the microstructures of sintered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s-milled powders are transformed into transitional phases W2C and η (Co3W3C or Co6W6C) during sintering, and finally transformed into WC and Co phases completely at 1 250℃ for 30 min, and a large number of fibrous WC grains with about 1.2μm in length and 100 nm in radial dimension are formed in the sintered body at 1 30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ed carbide phase transformation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fibrous WC gra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晶石墨取代炭黑作为橡胶补强剂应用研究
7
作者 胡爱平 黄飞 陈小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3-210,共8页
针对微晶石墨(MG)作为橡胶补强剂分散性差的问题,选用与石墨烯有相近表面张力的25%乙醇溶液作为球磨溶剂,通过球磨法制备出了中位粒径为1.209μm的MG超细粉,以其部分取代炭黑(CB)作为天然橡胶(NR)补强剂,得到了力学性能更优的NR/CB/MG... 针对微晶石墨(MG)作为橡胶补强剂分散性差的问题,选用与石墨烯有相近表面张力的25%乙醇溶液作为球磨溶剂,通过球磨法制备出了中位粒径为1.209μm的MG超细粉,以其部分取代炭黑(CB)作为天然橡胶(NR)补强剂,得到了力学性能更优的NR/CB/MG复合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表征了MG和CB在NR基体中的分散情况,研究了MG粒径和取代量对NR/CB/MG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适量的MG可促进CB在NR基体中的分散、缩短NR/CB/MG复合材料的正硫化时间;MG的粒径越细,NR/CB/MG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越好,与NR/CB复合材料相比,其拉伸强度、撕裂强度、100%定伸应力和300%定伸应力分别提高6.3%、7.5%、8.4%和6.4%,疲劳温升和永久变形率分别降低2.5%和4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法 微晶石墨超细粉 天然橡胶 分散性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铝粉球磨过程中形变的仿真和实验研究
8
作者 张昌松 张白亮 高晓阳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66,共9页
小粒径的铝粉在燃烧时易形成团聚,会严重影响铝粉的燃烧效率。铝(Al)与聚四氟乙烯(PTFE)通过基于机械活化原理的行星式球磨机工艺制备出的含能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团聚问题。本文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米级铝粉在球磨的过程... 小粒径的铝粉在燃烧时易形成团聚,会严重影响铝粉的燃烧效率。铝(Al)与聚四氟乙烯(PTFE)通过基于机械活化原理的行星式球磨机工艺制备出的含能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团聚问题。本文采用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米级铝粉在球磨的过程中破碎前的塑性变形以及破碎后的粒径变化。由于微米级粉体与磨球尺寸跨度过大,所以采用多尺度仿真,分别对磨球的相对速度分布、粉体应力能量分布以及粉体塑性变形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磨球相对速度的法向分量分布呈幂律分布,且77%的碰撞集中在低速区间;对比粉体的应力能量分布与塑性变形时的能量变化,可以得到粉体的形态变化以及不同状态下的粉体数量,塑性变形阶段的最高能量为1.102×10^(-9)J,且粉体应力能量在1.102×10^(-9)J以下的占比为48.75%;对球磨实验中粒径变化进行曲线拟合,其判定系数R^(2)为0.999 46,数值接近于1,具有较强的可预测性;结合破碎前的塑性变形,可以实现对球磨任意时间后的颗粒粒径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仿真 行星式球磨机 微米级铝粉 机械活化 形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式球磨工艺参数对SmCo_(5)粉体磁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奎 安士忠 +2 位作者 李邦振 赵金龙 任凤章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24-2229,共6页
纳米晶SmCo_(5)粉体具有高矫顽力和强磁耦合的优点,是制备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使用最广泛的硬磁材料之一。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球磨法制备SmCo_(5)微纳米片,采用行星式球磨机,系统研究了球磨时间、球料比和表面活性剂含量对SmCo_(5)粉体的... 纳米晶SmCo_(5)粉体具有高矫顽力和强磁耦合的优点,是制备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使用最广泛的硬磁材料之一。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球磨法制备SmCo_(5)微纳米片,采用行星式球磨机,系统研究了球磨时间、球料比和表面活性剂含量对SmCo_(5)粉体的形貌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和球料比的增加,SmCo_(5)粉末的粒径和厚度减小并转化为微、纳米片,当球磨时间和球料比大于4 h和12∶1后,SmCo_(5)粉末的粒径和厚度变化不明显。选用球料比16∶1、球磨时间2 h、表面活性剂含量30%参数,SmCo_(5)粉体具有最优的磁性能,剩磁(Mr)为45.9 Am^(2)/kg,矫顽力(Hc)为1.13×10^(6) 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行星式球磨 球磨工艺 SmCo_(5)粉体 形貌 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法制备芡实超微粉及其理化功能性质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汆 陈志宏 +1 位作者 刘洋 吴保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1-246,共6页
芡实淀粉属小颗粒淀粉,且以超聚合的复粒形式存在。为了解超微粉碎对淀粉复粒结构及其中功效组分溶出的影响,文中采用球磨法制备超微芡实粉,分析了不同球磨参数对芡实粉理化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显示,芡实粉的适宜球磨参数为:转速200 r/... 芡实淀粉属小颗粒淀粉,且以超聚合的复粒形式存在。为了解超微粉碎对淀粉复粒结构及其中功效组分溶出的影响,文中采用球磨法制备超微芡实粉,分析了不同球磨参数对芡实粉理化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显示,芡实粉的适宜球磨参数为:转速200 r/min,m(用料量)∶m(研磨球)=1∶30,研磨球直径4 mm,研磨时间30 min。与对照相比,所得超微芡实粉中超细粉末(粒径0~1μm)占比达到85.04%,其中总黄酮溶出量增加不显著,但总酚溶出量有明显增加(P≤0.05)。所得超微芡实粉吸水性和吸油性显著提高,分别达到3.88、2.46 g/g,分别增加了3.26、1.34倍。X-衍射图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超微芡实粉中淀粉的复粒结构发生碎裂,淀粉颗粒完整性及其晶体结构也被严重破坏,印证了超微芡实粉理化功能性质改变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球磨处理不仅改善了芡实粉的理化功能性质,也有利于其中功效组分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法 超微芡实粉 理化功能性质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余辉粉体的含量和分散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宋卫科 刘斌 王跃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167,共6页
将长余辉粉体(LAP)分散于树脂涂层制备的蓄能自发光涂层在安全标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AP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对涂层材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以球磨共混的方式在EP基体中加入不同含量的LAP用以制备EP/LAP自发光... 将长余辉粉体(LAP)分散于树脂涂层制备的蓄能自发光涂层在安全标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LAP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对涂层材料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以球磨共混的方式在EP基体中加入不同含量的LAP用以制备EP/LAP自发光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LAP含量及球磨工艺对复合材料结构、发光效果、摩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观察和分析了EP/LAP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和各组分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球磨有效改善了LAP在EP中的分散性,提升了材料发光均匀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降低了摩擦系数。LAP未对EP的化学固化反应过程产生影响,两者未发生化学反应,EP/LAP复合材料可以实现有效固化。LAP含量过高不利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在LAP添加量为5份时,经球磨制备的EP/LAP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摩擦系数降低至0.12,拉伸强度提升至28.77 MPa,同时发光均匀性得到有效提升。此外,EP/LAP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发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长余辉粉体 球磨 自发光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的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68
12
作者 朱心昆 林秋实 +2 位作者 陈铁力 程抱昌 曹建春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1-296,共6页
简述了机械合金化的应用,总结了机械合金化的理论研究及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介绍了近期主要的有关反应球磨的工作,着重叙述了反应球磨中的SHS现象。
关键词 机械合金化 粉末 反应球磨 S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粉体湿法球磨参数优化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学文 郑经堂 +3 位作者 李长海 吴明铂 李跃金 贾冬梅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77-781,共5页
为获取可用于陶瓷膜支撑体烧结的、粒径分布合理的原料粉体,实验中以粒径500 M的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索其湿法球磨最优条件。在不同球磨时间和球料比条件下进行球磨,对比球磨效果,测定球磨后粉体的粒径及分布并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后得出... 为获取可用于陶瓷膜支撑体烧结的、粒径分布合理的原料粉体,实验中以粒径500 M的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索其湿法球磨最优条件。在不同球磨时间和球料比条件下进行球磨,对比球磨效果,测定球磨后粉体的粒径及分布并综合考虑成本因素后得出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球料比(9~11)∶1、球磨时间9~10 h为最优球磨条件。后续实验则表明,在最优球磨参数下所得粉体粒径较均一,可直接用于烧结耐高温、高强度的陶瓷膜支撑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球磨 氧化铝粉体 球磨时间 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的制备 被引量:40
14
作者 范景莲 黄伯云 +1 位作者 曲选辉 李益民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9-93,共5页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 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制备W-Ni-Fe高比重合金纳米晶预合金粉,研究了不同的球磨介质(研磨球)包括硬质合金球、不锈钢球、钨球和球料比以及不同的保护气氛N2、Ar等对球磨后粉末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了粉末相变化、晶块尺寸和晶格畸变。采用SEM和EDX对球磨后粉末形貌和颗粒成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 预合金粉 球磨 高比重合金 钨基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制备纳米CeO_2/Al复合粉末 被引量:15
15
作者 骆心怡 朱正吼 +1 位作者 卢翔 李顺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 Ce O2 /Al复合粉末 ,并利用 X射线衍射 ( XRD)、场发射显微镜 ( FEM)、扫描电镜 ( SEM)以及能谱分析 ( EDS)等测试分析手段 ,对球磨过程中复合粉末相结构、组织形貌和成分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纳米 Ce O2 /Al复合粉末 ,并利用 X射线衍射 ( XRD)、场发射显微镜 ( FEM)、扫描电镜 ( SEM)以及能谱分析 ( EDS)等测试分析手段 ,对球磨过程中复合粉末相结构、组织形貌和成分分布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 ,纳米 Ce O2 团聚体逐渐进入 Al颗粒中 ,并被很好地分散开来 ,呈均匀弥散分布 ;Al晶粒尺寸不断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纳米复合粉末 CeO2粉末 分散 Al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CeO_2/Zn复合粉末的高能球磨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骆心怡 左敦稳 +3 位作者 王珉 李顺林 杨文涛 常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7,共5页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用于热浸镀锌的纳米C eO2/Zn复合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 lectron spectroscopy,XPS)、透射电镜(T ransm iss ion e lectron m 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 采用高能球磨法制备了用于热浸镀锌的纳米C eO2/Zn复合粉末,并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 iffraction,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 lectron spectroscopy,XPS)、透射电镜(T ransm iss ion e lectron m i-croscopy,TEM)、扫描电镜(Scann ing e lectron m icroscopy,SEM)以及能谱分析(X-ray energy d ispers ive spec-trum,EDS)等方法,对复合粉末的显微结构、表面成分、晶粒大小、微观形貌以及元素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纳米C eO2硬团聚体逐渐解聚,Zn晶粒不断细化,形成层片状复合粉末;球磨120 m in后纳米C eO2粒子分散良好,呈理想的单个均匀弥散分布状态包覆在Zn颗粒上形成近似球形的复合粒子,其粒径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粉末 高能球磨 分散 纳米CeO2粒子 Zn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介质对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锑粉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建林 郭强 +3 位作者 高威 康昭 席国强 张亮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探讨不同的球磨介质对球磨法制备纳米锑粉的影响,以250μm大小的锑粉为原料,采用干法机械球磨以及添加不同的球磨介质进行湿法机械球磨的方式制备出不同类型的锑基粉末。应用XRD、TEM及FT-IR对制备的锑基粉末的结构、形貌及粒径大小... 为探讨不同的球磨介质对球磨法制备纳米锑粉的影响,以250μm大小的锑粉为原料,采用干法机械球磨以及添加不同的球磨介质进行湿法机械球磨的方式制备出不同类型的锑基粉末。应用XRD、TEM及FT-IR对制备的锑基粉末的结构、形貌及粒径大小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球磨介质对机械球磨法制备纳米锑粉的作用是不同的。采用干法机械球磨制备出的锑粉会产生氧化现象,采用湿法球磨可制备出纳米锑粉。当球磨介质为蒸馏水时,可有效防止纳米锑粉的氧化,但锑粉的分散性不佳;当球磨介质为蒸馏水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时,可制备出分散均匀、粒径分布不均匀的纳米锑粉;当球磨介质为蒸馏水和OP-10时,可制备出分散均匀、粒径分布均匀纳米锑粉,锑粉的平均粒径约为2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纳米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过程中Mg_2Si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琦 刘建军 +2 位作者 臧树俊 马勤 易育强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4-26,共3页
探讨了用MA法制备Al/Mg2Si复合材料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并通过XRD对其物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球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Mg2Si的形成,但Mg2Si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孕育期;过程控制剂可防止粉末发生冷焊现象,但加入量过多又会降低球磨效率;... 探讨了用MA法制备Al/Mg2Si复合材料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并通过XRD对其物相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球磨时间越长、越有利于Mg2Si的形成,但Mg2Si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孕育期;过程控制剂可防止粉末发生冷焊现象,但加入量过多又会降低球磨效率;适当的球磨转速和球料比有利于合金化的进行,因为过大球料比会降低球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控制剂 球磨时间 球磨效率 转速 球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工艺参数对Cu-14Al-X粉末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路阳 金硪馨 +2 位作者 李文生 王亚青 李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0-33,共4页
研究了球磨工艺参数(球磨转速、球料比、球磨时间)对新型铝青铜Cu-14Al-X合金粉末形貌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球磨转速为重要影响因素,球磨转速150r/min、球料比10∶1、有效球磨时间4h为最佳球磨参数。
关键词 球磨 粉末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钨基高密度合金超细粉末的烧结 被引量:22
20
作者 范景莲 曲选辉 +2 位作者 李益民 刘绍军 黄伯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研究了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球磨后的97W-2Ni-1Fe(质量分数,%)高密度合金混合粉末的特性和烧结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球磨可以生成纳米晶粉末和W的超饱和固溶体,产生大量的缺陷,促进烧结致密化,在1250~1420... 研究了采用行星式高能球磨机球磨后的97W-2Ni-1Fe(质量分数,%)高密度合金混合粉末的特性和烧结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球磨可以生成纳米晶粉末和W的超饱和固溶体,产生大量的缺陷,促进烧结致密化,在1250~1420℃固相烧结时可以达到几乎全致密和得到非常细的晶粒.作者还对烧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 高密度合金 超细粉 烧结 合金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