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临沧市城区大气PM_(2.5)组分特征及受境外生物质燃烧传输的影响 |
史建武
吴小彤
韩新宇
赵平伟
赵安楠
王剑敏
杨晓曦
谢海涛
|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2
|
保定市不同天气型下PM_(2.5)和O_(3)复合污染防治策略 |
付兴宇
程水源
王传达
|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2020—2022年山东省臭氧污染事件发生规律研究 |
龚安保
于阳春
李皎
杜雨飞
沈楠驰
张坤
解欢
陈姝芮
吴彤
管旭
李莉
|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北京市春节前和春节期间非甲烷烃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
佟胜睿
徐言勇
李方杰
张海亮
葛茂发
|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2015—2020年川南地区大气PM_(2.5)和O_(3)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影响因素及输送特征 |
郭梦瑶
韩琳
黄小娟
李博
|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6
|
阳泉市COVID-19期间主要大气污染物的传输及来源分布 |
任皓
|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黄山顶夏季气溶胶数浓度特征及其输送潜在源区 |
王爱平
朱彬
银燕
金莲姬
张磊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1
|
|
8
|
石家庄市冬季PM_(2.5)污染特征、成因及潜在源区分析 |
陈飞
张小华
于洪霞
张慧
高吉喜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9
|
临安本底站2010~2015年PM_(10)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岳毅
李金娟
马千里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10
|
舟山本岛大气污染输送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
方利江
傅贤康
谢立峰
廖维敏
于姜梅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6
|
|
11
|
舟山市PM_(2.5)的输送路径和潜在来源分析 |
黄仲文
彭成辉
杨梦蓉
何萌萌
佟磊
唐剑锋
肖航
|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8
|
|
12
|
重庆典型城区PM_(2.5)生物标志物组分特征及源指示 |
冯婷
王锋文
卢培利
刘莉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13
|
2011~2020年华北平原气溶胶光学厚度时空分布特征及潜在源分析 |
王利
徐翠玲
徐甫
高琦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14
|
2017年10月海南省一次臭氧污染特征及输送路径与潜在源区分析 |
符传博
丹利
唐家翔
佟金鹤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2
|
|
15
|
天津PM_(10)和NO_2输送路径及潜在源区研究 |
王郭臣
王珏
信玉洁
陈莉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5
|
|
16
|
太原市大气PM2.5季节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分析 |
任浦慧
解静芳
姜洪进
王淑楠
刘瑞卿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48
|
|
17
|
泰山顶PM2.5及其二次组分的输送路径与潜在源 |
王露
刘保双
毕晓辉
梅如波
吴建会
隋本会
冯银厂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8
|
蚌埠市PM2.5输送路径和潜在源贡献分析 |
沈素婷
易明建
戴海夏
汪家权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0 |
5
|
|
19
|
京津冀地区典型城市秋冬季PM_(2.5)输送特征研究 |
张智答
王晓琦
张晗宇
关攀博
王传达
唐贵谦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4
|
|
20
|
典型西南工业城市春冬季PM2.5来源与潜在源区分析——以柳州市为例 |
曾鹏
辛存林
于奭
朱海燕
刘齐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