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1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thermal Resources Potential Analyses of Tanggu Urban Area and the Vicinity,Tianjin
1
作者 Yongjiang Yang,Jiulong Liu,Baozhen Jin,Fei Liu Tianjin Geotherm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Designing Institute,Tianjin 300250,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9-10,共2页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ly developed green area, the Tanggu urban area as the core part of Binhai new area,needs more and more clean energy year by year. This area is abound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endowed by the g... In order to construct a newly developed green area, the Tanggu urban area as the core part of Binhai new area,needs more and more clean energy year by year. This area is abound in geothermal resources endowed by the grand Nature.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gying Formation GEOTHERMAL RESOURCES potent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Tanggu urban area and VICINITY of TIANJ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驻马店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综合信息探查和潜力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剑 王道成 +5 位作者 徐凌 刘蔷 冷济高 高阳 赵雅静 尹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豫北、豫中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高,目前已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但豫南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低,钻探资料有限,针对其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地热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尚难满足产业化、规模化开发需... 河南省地热资源丰富,豫北、豫中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高,目前已实现大规模开发利用,但豫南地区地热资源勘探程度较低,钻探资料有限,针对其构造特征、地层分布、地热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研究程度相对薄弱,尚难满足产业化、规模化开发需要。基于区域地质特征,结合二维地震解释成果,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开展了驻马店地区地热地质特征研究、资源评价和有利区预测。研究表明,驻马店构造位于周口坳陷西南部的舞阳凹陷、驻马店—淮滨凹陷、平舆凸起和长山隆起区、南襄盆地东部的泌阳凹陷5个二级构造单元;驻马店地区除正阳、确山位于长山隆起区地热地质条件较差外,其余地区均具有较好的地热资源开发条件;该区发育有新近系、古近系砂岩热储和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3套层状热储,总静态资源量约为115×10^(15) kJ。预测泌阳县城区、新蔡县城区和驿城区西部热储埋深适中、涌水量大、温度较高,为最具地热资源开发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资源 潜力分析 有利区预测 周口坳陷 泌阳凹陷 驻马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mod2组合模型下黄顶菊的潜在分布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朱秀红 刘宇凡 +2 位作者 孙合祥 武晓宇 茹广欣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53,共11页
[目的]黄顶菊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年生恶性杂草,近年来在中国定殖后区域发展较快,现已向南扩散至河南省境内。为明确黄顶菊在河南省的潜在分布及动态变化,探究影响其扩散的主要环境因素,以控制其向南扩散态势。[方法]于河南省内开展黄顶... [目的]黄顶菊是原产于南美洲的一年生恶性杂草,近年来在中国定殖后区域发展较快,现已向南扩散至河南省境内。为明确黄顶菊在河南省的潜在分布及动态变化,探究影响其扩散的主要环境因素,以控制其向南扩散态势。[方法]于河南省内开展黄顶菊实地踏查,使用获得的地理分布数据,并结合气候、地形、土壤、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等环境因素,运用Biomod2组合模型预测了黄顶菊在当前及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潜在适生区域和对关键环境变量的响应。[结果]Biomod2组合模型较单一模型显著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当前黄顶菊在河南省内集中分布在豫北地区,限制其分布的关键环境因子依次是年均降水量、人类足迹指数、最暖月份最高温度、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当前潜在发生面积约7.41×10^(4)km^(2),高适生性区域主要集中在安阳、濮阳、鹤壁、新乡、焦作等地。未来气候情景下,总发生面积连续增加,特别是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黄顶菊的高适生性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将以新乡地区为质心依靠人类活动持续向西南方向扩散。[结论]建议将郑州市这一全国交通枢纽作为遏制黄顶菊往西南方向扩散的关键防线,将有效阻遏黄顶菊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潜在扩散,为优化黄顶菊的防控资源配置,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od2模型 生物入侵 黄顶菊 气候变化 潜在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页岩热演化史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包汉勇 张莉 +2 位作者 舒逸 杨锐 余慧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页岩热演化史与油气生成过程、微观孔隙的形成演化以及油气的富集成藏密切相关,是准确评价页岩油气资源潜力、揭示成藏富集规律的关键参数。为了准确评价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页岩热演化史、含油气特征及其与海相页岩气... 页岩热演化史与油气生成过程、微观孔隙的形成演化以及油气的富集成藏密切相关,是准确评价页岩油气资源潜力、揭示成藏富集规律的关键参数。为了准确评价四川盆地东部复兴地区侏罗系东岳庙段页岩热演化史、含油气特征及其与海相页岩气的差异,结合研究区典型井地质、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利用BasinMod软件模拟了东岳庙段页岩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生烃史,探讨了页岩热演化与油气生成、孔隙演化、成藏富集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东岳庙段页岩在侏罗纪中期进入生烃门限,侏罗纪中晚期达到主生油高峰,并存在两个生烃高峰,分别为侏罗纪末期和白垩纪中期;(2)第一个生烃高峰期以生油为主,持续时间长且生烃速率较快,第二个生烃高峰期以生成凝析油和湿气为主,持续时间较短且生烃强度较低;(3)东岳庙段页岩的平均累计生油强度为9.5×10^(8)t/km^(2),平均累计生气强度为2.5×10^(8)m^(3)/km^(2);(4)东岳庙段页岩孔隙演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早期压实减孔阶段、液态烃滞留堵孔阶段、热裂解有机孔形成阶段和热裂解生湿气阶段;(5)压实作用和液态烃滞留堵孔是导致页岩原生孔隙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有机质(主要为固体沥青)与黏土混杂堆积形成的有机黏土复合体是东岳庙段页岩重要的储集空间。结论认为:(1)不同构造部位的埋藏史、热演化史和生烃史影响了页岩油气的生成、排放与滞留,决定了现今页岩油气的含量差异,抬升剥蚀厚度较小且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具有较高的油气滞留量,值得高度关注;(2)成果认识坚定了川东地区陆相页岩油气勘探开发信心,为其他类似地质情况的探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复兴地区 东岳庙段 生烃能力 热演化史 页岩油气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土壤锌硒锗富集靶区优选及健康潜力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峰 施泽明 +6 位作者 苗国文 许光 金戈 马风娟 姬丙艳 姚振 马瑛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2-352,共11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结构复杂,农畜产业集聚,是开展健康地质服务农畜生产的良好区块。通过地质手段查明典型健康元素Zn、Se和Ge的分布、富集特征及健康潜力,可为挖掘地域特色资源禀赋、优选生态健康靶区、开展健康地质研究和发展特色产...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结构复杂,农畜产业集聚,是开展健康地质服务农畜生产的良好区块。通过地质手段查明典型健康元素Zn、Se和Ge的分布、富集特征及健康潜力,可为挖掘地域特色资源禀赋、优选生态健康靶区、开展健康地质研究和发展特色产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采集研究区8273组表层土壤样品,分析测试pH及Zn、Se和Ge含量,选用地累积指数、标准比对、健康潜力指数和复合指数法多角度评价土壤Zn、Se和Ge的富集特征、规模和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整体呈低硒、低锗和高锌的背景,空间变异呈硒强、锗中和锌弱的特征。对照中国土壤背景值,研究区土壤Zn、Se和Ge的富集规模和强度依序递减;对照现行相关标准和中国土壤统计分级,研究区土壤整体呈富锌贫硒锗的特征,局部存在富硒和富锗区,具有一定的健康贡献和生态潜力;综合考虑富集程度和各指标健康贡献差异,研究区Zn和Se存在一定健康潜力,Ge具较低健康潜力,中度以上潜力区占比14.8%;对照健康元素组的复合指数,并以累计频率85%以上划定优势区,结合地质背景,土地利用、地貌景观和富集强弱规模等因素,选定优先利用靶区5处。靶区选定为快速推进青海健康地质的研究和应用深度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缘 健康元素 土壤锌、硒和锗 靶区优选 健康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壤硼地球化学异常特征与找矿远景区预测
6
作者 柳青青 王学求 +6 位作者 张必敏 周建 王玮 刘汉粮 刘东盛 周怡宁 常婵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硼是一种新兴战略矿产,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硼的需求持续上升,硼矿资源勘查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依托中国地球化学基准值计划所采集的3380件汇水域深层土壤数据,提供了全国B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特征。全国汇水域... 硼是一种新兴战略矿产,在现代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广泛。近年来,硼的需求持续上升,硼矿资源勘查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依托中国地球化学基准值计划所采集的3380件汇水域深层土壤数据,提供了全国B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异常特征。全国汇水域土壤深层样品B平均含量为46.4μg/g,B整体上具有南高北低、连片分布的特点,可划分为5个地球化学分区,分别为东北与内蒙古东部地区(Ⅰ)、西北部地区(Ⅱ)、华北地区(Ⅲ)、青藏地区(Ⅳ)和南方地区(Ⅴ)。以B含量70.9和52.4μg/g(累频85%)分别作为南北方异常下限,共圈定出37个B地球化学异常,在全国圈定10个地球化学省和9个小规模异常。根据B异常空间分布,结合地质背景和硼矿床分布,进一步划分出9个成矿远景区,建议加大盐湖型硼矿的找矿勘查力度,并将硬岩(海相沉积)型硼矿作为下一步勘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球化学基准 找矿远景区 深层土壤 地球化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崖子金矿集区拆离构造控矿特征及成矿前景分析
7
作者 王立功 智云宝 +2 位作者 王英鹏 董健 王巧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59-1369,共11页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崖子地区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南段,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区,近年来陆续探明蓬家夼、土堆-沙旺、西井口、辽上、西涝口、前垂柳等中型-大型金矿床,累计探获金资源量超过180 t。在地质填图、含矿构造调查、可控... 胶莱盆地东北缘郭城—崖子地区位于牟平-乳山金成矿带南段,是胶东地区重要的金成矿区,近年来陆续探明蓬家夼、土堆-沙旺、西井口、辽上、西涝口、前垂柳等中型-大型金矿床,累计探获金资源量超过180 t。在地质填图、含矿构造调查、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sounding, CSAMT)、钻探工程等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对矿体分布、物探特征、控矿构造和成矿规律进行分析,初步明确蓬家夼拆离断裂的西延位置,从西井口-辽上,向西延伸到郭城断裂,为蓬家夼、西井口、西涝口、前垂柳、辽上等金矿的控矿构造。鹊山变质核杂岩及其拆离断裂为该区金成矿作用的主要控矿构造及有利赋矿空间,是今后的勘查找矿工作中重要找矿靶区。该地区金矿集区的成矿深度主要为5.01~7.93 km,金矿床整体刚被剥蚀出来,深部及外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莱盆地东北缘 郭城-崖子地区 蓬家夼拆离断裂 鹊山变质核杂岩 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云南香料烟气候适生区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含文 张云贵 +5 位作者 李光西 李志宏 甄安忠 刘青丽 唐旭兵 王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目的】研究香料烟在云南的气候适生区,为其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ArcGIS将气候数据结合地形校正进行协同克里金插值,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香料烟分布的气象因子,最后使用ArcGIS对云南省香料... 【目的】研究香料烟在云南的气候适生区,为其合理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ArcGIS将气候数据结合地形校正进行协同克里金插值,利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Ent)模型筛选影响香料烟分布的气象因子,最后使用ArcGIS对云南省香料烟的气候适生区进行评价。【结果】MaxEnt模型的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993,可精准预测云南省香料烟的气候适生区。影响香料烟在云南省分布的气象因子为2月降雨量、1月日照时间、3月日照时间、3月平均气温、3月降雨量、4月降雨量、1月降雨量、2月日照时间和4月最高气温。香料烟在云南省的最适宜种植区(四级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保山、德宏和临沧;适宜种植区(三级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保山、德宏、临沧、玉溪、楚雄和大理。MaxEnt模型预测结果与香料烟种植区拟合度较高,其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四级和三级适生区,极少数分布在二级和一级适生区。【结论】云南省适合种植香料烟的地区主要在西南部,适宜种植区主要为沿怒江、澜沧江、黑惠江及其支流的干热河谷地区。2月降雨量、1月日照时间、3月日照时间和3月平均气温是影响香料烟在云南种植的主要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烟 最大熵模型(MaxEnt) 气候 适生区 潜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环县柠条锦鸡儿分布及土壤碳储量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双梅 周冬梅 +4 位作者 马静 朱小燕 张军 江晶 DONG Qinghan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2-824,共13页
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会对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造林可以增汇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作为中国西北地区大量栽植的灌木树种之一,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对造林区域的确定及固碳潜力评估具有重... 全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会对生态系统碳储量产生显著影响。造林可以增汇减排、改善生态环境,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作为中国西北地区大量栽植的灌木树种之一,预测其潜在适生区对造林区域的确定及固碳潜力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甘肃省庆阳市环县104条柠条锦鸡儿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运用优化后的MaxEnt模型预测了当代(2000s)及未来(2030s、2050s、2070s)其在环县的潜在分布格局,分析了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划分了优先且稳定的造林区域,估算了未来时期环县柠条锦鸡儿的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1)影响柠条锦鸡儿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生长季月均辐射、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高程、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等温性。(2)柠条锦鸡儿当代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环县西部及北部地区,总适生区面积约占环县面积的16.59%。(3)未来气候情景中,低等排放情景(SSP126)下柠条锦鸡儿潜在适生区增长较快,而高等排放情景(SSP585)下涨幅较慢。(4)未来气候情景中,柠条锦鸡儿潜在分布的保留区保持较稳定,为连续且集中的面状,增加区域从西部和北部向中部延伸,丧失区域破碎化、分布零散,增加区与丧失区的分布格局表现为交替收缩和扩张趋势。(5)中等排放情景(SSP370)下,柠条锦鸡儿土壤碳储量增加较快,至2070s增加1.017×10^(6)t,增长2.1倍,而低等排放情景(SSP126)和高等排放情景(SSP585)下增加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情景 最大熵模型 潜在适生区 土壤碳储量 柠条锦鸡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柏地理分布及随气候变化的分布格局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翁慧莹 刘益鹏 +5 位作者 杨黔越 叶兴状 毕远洋 张国防 陈世品 刘宝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有重要驱动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已经严重威胁到福建柏(Chamaecyparis hodginsii)的生存环境,野生资源日渐稀少,预测了末次间冰期以来福建柏地理分布格局变迁历史,探讨环境因子对其潜在分布... 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地理分布格局有重要驱动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已经严重威胁到福建柏(Chamaecyparis hodginsii)的生存环境,野生资源日渐稀少,预测了末次间冰期以来福建柏地理分布格局变迁历史,探讨环境因子对其潜在分布的影响机制,为福建柏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福建柏的160个现代分布点信息和10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并结合ArcGIS软件,预测福建柏在过去、现代和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并利用贡献率和置换重要值分析环境因子对其地理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1)福建柏当代高度适生分布区主要位于浙江南部、福建、湘赣交界处、湘粤接壤处以及湘桂交界处等;(2)未来4种气候变化情景下,福建柏总适宜分布区较当代分布范围呈收缩趋势,但其高度适生区分布面积除2090s⁃SSP126外,较当前时期均表现出扩增趋势;(3)平均昼夜温差(bio2)、最干月降水量(bio14)、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海拔(elev)、最冷月最低气温(bio6)是制约福建柏地理分布变迁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SSPs情景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枫香在中国的潜在地理分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康杰 邓海燕 邹文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8,共11页
【目的】枫香是我国优良速生落叶阔叶树种,也是荒山造林、混交造林的优良树种。研究枫香在未来气候变化下潜在的适生区分布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旨在探究环境变量如何影响枫香的潜在地理分布,以期为枫香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坚实且科... 【目的】枫香是我国优良速生落叶阔叶树种,也是荒山造林、混交造林的优良树种。研究枫香在未来气候变化下潜在的适生区分布和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旨在探究环境变量如何影响枫香的潜在地理分布,以期为枫香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坚实且科学的理论支撑。【方法】筛选19个气候因子和3个地形因子,通过MaxEnt模型分析枫香在当前气候情景下的分布情况,并预测在未来2个时期(2041—2060s、2081—2100s)和3种气候情景(SSP126、SSP245、SSP585)下枫香的潜在分布动态。【结果】1)MaxEnt模型模拟AUC值为0.915,模拟精度极高;2)对枫香分布起主导作用的5个因子分别是温度季节性变化(280~770℃)、平均温度日较差(4.8~8.0℃)、年平均降水量(1426~4017 mm)、降水量变异系数(23.8~62.5)和最干月降水量(36~216 mm);3)当前枫香适生区总面积为229.06万km^(2),占中国总面积的23.9%;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大小为SSP585>SSP245>SSP126>Current,同一气候情景下适生区面积大小为2090s>2050s>Current,适生区面积随着排放量和时间的增加而增加;4)枫香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台湾地区等地;未来3种气候情景下,枫香潜在适生区向北扩张,西部适生分布区缩减,扩张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北部、陕西中部、山东中部和辽宁南部,收缩区域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西藏南部和台湾地区等地;未来3种情景下,枫香在2050s、2090s时期的适生分布质心有整体向东北迁移的趋势。【结论】研究表明,温度和降水是影响枫香当前与未来气候情景下地理分布的主导因子。随着气候变暖,枫香能够适应未来高浓度的温室气体环境,适生区面积逐渐增加,在未来可以作为优良的阔叶造林树种,用于改造森林景观、营造混交林、改善林地生境和提高森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香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大金山地区综合信息找矿效果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学阳 杨言辰 +2 位作者 刘志宏 张继武 戴台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38,共14页
大金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北缘,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矿集区,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为揭示大金山地区找矿潜力,本文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大金山地区地质特征,对激电中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开... 大金山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板块北缘,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矿集区,该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进一步找矿的潜力。为揭示大金山地区找矿潜力,本文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大金山地区地质特征,对激电中梯、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成果开展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北西向断裂破碎带显示高阻高充电异常,而北西向断裂带控制了矿体的产出,因此高阻高充电异常可间接指导找矿;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圈定的10处综合异常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在高阻高充电异常及强烈Au异常的视电阻率异常R_(4)和R_(5)、视充电率异常M_(2)、综合异常HT-10的套合区域布设了2个钻孔,探获了3条铜矿体、3条硫铁矿体,取得了找矿突破。通过与区域内成矿特征相似的典型矿床(大岭岗金铜矿床、南门头铜矿床)进行对比,结合钻孔岩心原生晕分析,认为大金山地区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根据斑岩型铜金矿床的赋矿岩石、构造环境和深部探获的斑状二长花岗岩,认为大金山地区深部有盲矿体存在,且具有探获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信息 典型矿床 原生晕 深部找矿潜力 大金山地区 宁芜矿集区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斑岩型铜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典型高寒退化湿地与草甸土壤有机碳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仕芳 苟小林 +5 位作者 补春兰 杨廷勇 李森 罗海霞 涂卫国 罗雪梅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0-76,共7页
青藏高原湿地巨大的土壤碳库对区域碳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气候区退化的典型高寒湿地土壤有机碳损失现状研究相对缺乏。研究选择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的典型高寒湿地和草甸,分析退化后0~10 cm土壤层和>10~20 cm土壤层有机碳损失现状... 青藏高原湿地巨大的土壤碳库对区域碳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不同气候区退化的典型高寒湿地土壤有机碳损失现状研究相对缺乏。研究选择青藏高原不同气候区的典型高寒湿地和草甸,分析退化后0~10 cm土壤层和>10~20 cm土壤层有机碳损失现状,探讨土壤碳库恢复潜力与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半湿润区的长沙贡玛区域至半干旱区的青海湖流域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随着降水量与海拔降低而减小(P<0.05),长沙贡玛湿地至青海湖湿地土壤层(0~10 cm)有机碳含量分别由372.07 g/kg降低至64.41 g/kg,差异显著(P<0.05);严重的退化导致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湿地与草甸土壤中有机碳大量损失,长沙贡玛区域和若尔盖区域的退化湿地和草甸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损失率约90%,而青海湖流域的退化湿地和草甸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损失率超过50%。尽管高寒湿地和草甸进行生态恢复以重新构建土壤碳库的潜力较大,但现有研究并不能完全满足高寒湿地和草甸生态恢复的需求,未来建议从材料、生物等因子综合构建恢复措施,并且加强生态系统恢复与生态系统服务间的平衡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湿地 草甸 退化 土壤有机碳 恢复潜力 气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2014−2022年O_(3)污染的气象影响及潜在源区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雪玲 王启元 +3 位作者 王璐瑶 刘凡 李彩虹 徐戈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6,共11页
臭氧(O_(3))污染已成为西安市继细颗粒物(PM_(2.5))污染后的又一大环境难题,其污染成因复杂,攻坚治理任务重。结合2014−2022年O_(3)逐小时质量浓度和同期气象数据,利用HYSPLIT模型和MeteoInfo软件对西安市不同季节气团后向轨迹进行聚类... 臭氧(O_(3))污染已成为西安市继细颗粒物(PM_(2.5))污染后的又一大环境难题,其污染成因复杂,攻坚治理任务重。结合2014−2022年O_(3)逐小时质量浓度和同期气象数据,利用HYSPLIT模型和MeteoInfo软件对西安市不同季节气团后向轨迹进行聚类分析;通过计算潜在源贡献因子(potential 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F)、浓度权重轨迹(concentration weighted trajectory,CWT)对西安市O_(3)污染时空变化特征、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以及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2014−2022年西安市O_(3)浓度波动变化,2022年O_(3)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第90百分位数(MDA8 O_(3)_90^(th))(161μg/m^(3))较2014年增加22%。非工作日O_(3)小时浓度高值持续6 h(13:00−19:00),长于工作日的3 h(14:00−17:00),“周末效应”明显。②不同气象要素对O_(3)浓度的作用影响差异显著。O_(3)浓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气温高于30℃时,O_(3)小时(O_(3)-1 h)浓度均值为144μg/m^(3),O_(3)超标率显著上升。相对湿度为30%~40%时O_(3)超标率最高,相对湿度大于60%时O_(3)超标率显著下降。在云量(8分制云量)为0和7时,O_(3)小时浓度超标出现频率较高。③对应西安市O_(3)浓度高的气团轨迹为偏东向和西南向气团。随着春夏季更替,西安市O_(3)浓度的潜在源区由西南和偏东方向外来源区贡献转为西南本地源贡献。研究显示,西安市O_(3)污染受本地排放和外来输送的共同作用,在严格控制本地污染源排放的前提下,必须加强与其周边区域的联防联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浓度时空分布 气象因子 传输路径 潜在源区 西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情景下刺槐人工林潜在适生区变化及固碳潜力
15
作者 马云蕾 韩磊 +3 位作者 王娜娜 马军 王苑 马世杰 《水土保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0-268,共9页
[目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作为我国主要的水土保持造林树种,对改善生态和增加碳储量具有重要作用,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刺槐林适生区分布和碳储量时空变化,并分析其固碳潜力,为区域人工林发展规划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作为我国主要的水土保持造林树种,对改善生态和增加碳储量具有重要作用,预测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刺槐林适生区分布和碳储量时空变化,并分析其固碳潜力,为区域人工林发展规划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最大熵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刺槐的潜在地理分布,定量研究刺槐未来受威胁的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和面积,通过分析综合环境因子变量贡献率及置换重要性,明确制约刺槐人工林潜在地理分布的影响因子;采用蓄积量-林龄模型,结合材积源-生物量法,估算并分析2090s刺槐林碳储量空间分布。[结果] 1)温度因子是影响刺槐潜在适生区分布的最关键气候因素,贡献率达到64.4%,其次为降水量因子。2)在当前气候条件下,刺槐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及淮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地区,高适生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2%。未来气候变化下,SSP245和SSP370情景刺槐丧失区集中性增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扩张区主要分布于稳定区周边区域,呈分布破碎化特点。3)未来4种气候情景下刺槐林碳储量及碳密度增加,到2100年,SSP585情景下碳储量达到最大。[结论]在高排放情景下,碳储量中高值区向西北移动,集中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模型 潜在适生区 材积源-生物量法 固碳潜力 刺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MaxEnt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下刺槐在中国的空间分布
16
作者 高婉婷 胡晓创 +3 位作者 孙守家 张劲松 孟平 蔡金峰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6,共13页
【目的】探究全国尺度下刺槐分布与环境变量的关系以及未来适生区域变化,为刺槐造林规划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经R语言Kuenm包优化的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基于筛选后181条刺槐有效分布点数据和12个环境因子变量,探讨影响... 【目的】探究全国尺度下刺槐分布与环境变量的关系以及未来适生区域变化,为刺槐造林规划与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应用经R语言Kuenm包优化的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基于筛选后181条刺槐有效分布点数据和12个环境因子变量,探讨影响其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并预测当代和未来2030s、2050s和2070s 3种气候变化情景(ssp126、ssp245、ssp585)下刺槐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及其质心变化趋势。【结果】选用特征组合FC=linear+product(线性特征+乘积型特征)且调控倍频RM=0.5时,模型复杂度最低,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80,可用来预测刺槐适生区范围。最冷季平均气温、最暖季降水量和海拔是影响刺槐潜在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其适应范围分别为–5~6.5℃、335~1825 mm和–155~1725 m。当代气候条件下,刺槐在中国的总适生区面积为262.51×10^(4)km^(2),高适生区面积为37.86×10^(4)km^(2)。未来3种气候变化情景下,刺槐总适生区面积与当代总体一致,高适生区面积减少,但2070s中ssp126情景的高适生区面积增加。质心分析结果表明,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刺槐在中国的潜在总适生区向东北部偏移,高适生区向西南部偏移。【结论】优化后的MaxEnt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刺槐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温度、降水和海拔是影响刺槐地理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气候变化会引起未来刺槐在中国的潜在高适生区面积减少,潜在适生区发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刺槐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白尾地鸦在新疆南部的潜在适生区研究
17
作者 任军平 许丽 +3 位作者 高晓奇 张志伟 肖能文 吕绍旗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27,I0001,I0002,共10页
白尾地鸦(Podoces biddulphi)是新疆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区域,研究其潜在适生区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动态变化,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利用73个分布点和10个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模型,... 白尾地鸦(Podoces biddulphi)是新疆特有物种,仅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其周边区域,研究其潜在适生区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动态变化,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利用73个分布点和10个环境变量构建最大熵模型,研究影响白尾地鸦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及其在当前与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适生区变化。结果表明:(1)影响白尾地鸦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包括距道路的距离、距绿洲的距离、海拔和土壤类型,其中距道路的距离对白尾地鸦分布影响最大;(2)当前气候条件下,白尾地鸦的潜在适生区面积约为7.25万km^(2),主要分布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部和中部、阿克苏中部、喀什中部和西北部以及和田中部;(3)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白尾地鸦的潜在适生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扩张趋势,其中中高排放途径情景下,2081—2100年白尾地鸦的潜在适生区面积增长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地鸦 最大熵模型 气候 潜在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锂、铍地球化学分布特征与成矿远景区优选
18
作者 洪俊 Tahseenullah KHAN +8 位作者 李文渊 Yasir Shaheen KHALIL 马中平 张晶 王志华 张辉善 张海迪 刘畅 Asad Ali NAREJO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41,共15页
锂、铍金属是世界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在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用途。巴基斯坦位于欧亚、印度和阿拉伯三大板块汇聚部位,拥有优越的锂、铍成矿条件,但由于地质工作程度偏低,目前锂、铍金属资源潜力不明。低密度... 锂、铍金属是世界战略性关键金属资源,在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用途。巴基斯坦位于欧亚、印度和阿拉伯三大板块汇聚部位,拥有优越的锂、铍成矿条件,但由于地质工作程度偏低,目前锂、铍金属资源潜力不明。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是研究锂、铍元素空间分布和快速圈定成矿远景区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巴基斯坦1∶1000000低密度地球化学调查成果,阐述了巴基斯坦锂、铍元素地球化学背景,结合已有锂、铍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圈定了锂、铍成矿远景区,为锂、铍稀有金属找矿勘查提供依据。巴基斯坦全境基岩出露区水系沉积物中锂含量为1.56~118.20μg/g,平均值为20.06μg/g。铍含量为0.07~7.16μg/g,平均值为1.22μg/g。根据92%累频共圈定18个锂地球化学异常和12个铍地球化学异常,并优选找矿远景区。其中,喀喇昆仑地块和喜马拉雅造山带作为伟晶岩型锂矿的找矿远景区,查盖火山岩浆弧东作为盐湖卤水型锂矿的找矿远景区,喀喇昆仑地块是寻找伟晶岩型锂、铍矿床最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和铍 稀有金属 资源潜力 地球化学调查 远景区预测 巴基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粗皮桉蒸腾耗水特征及其预测模型构建
19
作者 刘宇升 杜阿朋 +4 位作者 曹昊阳 许宇星 竹万宽 黄润霞 王志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3-62,共10页
【目的】正确认识粗皮桉林分的蒸腾耗水特征,明确环境和林分结构变化对其蒸腾的影响,建立蒸腾多因素集成模型,为桉树产业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雷州半岛地区12年生的粗皮桉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探... 【目的】正确认识粗皮桉林分的蒸腾耗水特征,明确环境和林分结构变化对其蒸腾的影响,建立蒸腾多因素集成模型,为桉树产业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雷州半岛地区12年生的粗皮桉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扩散探针技术连续监测其液流速率,并通过尺度转换,探讨粗皮桉林分日蒸腾耗水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采用回归分析,明确潜在蒸散(ET_(P))、土壤含水量(C_(SW))和叶面积指数(I_(LA))与林分日蒸腾耗水量(Q_(d))的独立关系,并利用连乘方程形式构建了Q_(d)的多因素集成模型。【结果】①粗皮桉林分的年蒸腾耗水量为743.4 mm,Q_(d)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季节变化趋势,雨季(5-10月)蒸腾耗水量为456.5 mm,占年蒸腾耗水量的61.41%,但仅占同期降雨量的34.95%,旱季该比例增加到105.01%。②Q_(d)随ET_(P)呈凸抛物线函数增长,而随I_(LA)和C_(SW)均呈饱和指数函数增长,且均存在阈值效应。③Q_(d)与ET_(P)、C_(SW)和I_(LA)耦合得到的多因素集成模型可解释粗皮桉高度分散Q_(d)的87%以上,拟合精度较单因素显著提高。【结论】雨季虽是粗皮桉蒸腾耗水的主要时期,但旱季的林水矛盾更为突出,因此应加强粗皮桉旱季的水分管理;此外,粗皮桉的多因素集成模型不但拟合精度更高,还可用于预测因粗皮桉生长和林分管理措施引起的冠层结构变化后的蒸腾量,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粗皮桉林分蒸腾的影响,应用前景更为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皮桉 蒸腾耗水 潜在蒸散 土壤含水量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盐生植被的影响——以柽柳为例
20
作者 郭富印 刘晓煌 +10 位作者 赵晓峰 祖皮艳木·买买提 王玉刚 林涛 赵传燕 邢莉圆 王然 赵宏慧 王超 周致泺 许一波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5-1438,共14页
【研究目的】中国盐渍土分布广、成因复杂,深刻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盐渍化区域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典型盐生植被的分布特征,探索其潜在分布区对维护盐渍... 【研究目的】中国盐渍土分布广、成因复杂,深刻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进一步加剧了盐渍化区域生态系统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典型盐生植被的分布特征,探索其潜在分布区对维护盐渍化区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研究方法】本文以典型盐生植被柽柳为例,综合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物种分布模型和生态位模型等理论与技术,基于ENMeval包建立优化的MaxEnt模型,采用371条分布记录和13个环境变量模拟柽柳现代与未来不同气候情景潜在分布区,综合环境因子变量贡献度、刀切法评估制约现代柽柳潜在地理分布的重要因子,定量评估柽柳受威胁潜在地理分布区域和面积。【研究结果】(1)RM=1.5和FC=LQHPT是最优模型参数,AUC平均值为0.906±0.005,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高,环境因子影响下的现代柽柳潜在适生区的面积为32.69×10^(5) km^(2),人类活动影响下适生区面积28.48×10^(5) km^(2)。(2)柽柳现代高度适生区集中分布在新疆、甘肃东北部、内蒙古西部、宁夏北部、北京东南部、天津、河北东部和山东北部。年平均气温、气温季节性变动系数、碱化度、距河流距离、年均日照时数是制约柽柳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柽柳各个时期的地理分布范围存在差异,未来气候情景下柽柳分布的平均中心向东南移动,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青海北部、河北西部和山东北部是柽柳的稳定适生区。【结论】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人类活动持续增强,本研究对应对未来多种气候情景下的柽柳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柽柳 MAXENT 未来气候 地理分布 潜在适生区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