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足迹视角下黄河流域可再生能源制氢节水潜力研究
1
作者 李慧 姚西龙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3-1362,共10页
科学量化并分析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水足迹及其节水潜力,对于黄河流域各省(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自下而上”的制氢技术水足迹评价模型,分析比较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煤制氢的水... 科学量化并分析可再生能源制氢的水足迹及其节水潜力,对于黄河流域各省(区)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自下而上”的制氢技术水足迹评价模型,分析比较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煤制氢的水足迹及其构成。聚焦于黄河流域各省(区),研究不同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节水强度,同时,结合各省(区)电力结构的差异和水资源稀缺足迹的不同,利用可用水剩余量指标探究各省(区)可再生能源制氢替代煤制氢的节水潜力。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北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制氢水资源稀缺足迹最大,尤其是西北地区,其中内蒙古光伏制氢和风电制氢的水资源稀缺足迹最大,分别为1167.7×10^(6) m^(3)和637.73×10^(6) m^(3)。(2)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节水强度表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特征,光伏制氢替代煤制氢和风电制氢替代煤制氢的平均节水强度分别为1.04 L·kg^(-1)和31.29 L·kg^(-1)。(3)内蒙古风电制氢节水潜力最大,其次是青海、甘肃和山西。青海光伏制氢节水潜力最大,其次是甘肃和四川。研究结果不仅为提升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筑牢了根基,还为黄河流域各省(区)氢能产业的科学规划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氢能 水足迹 节水潜力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潜力与生态网络特征分析
2
作者 陈银花 姜丰 +1 位作者 王赛鸽 陈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0-295,共16页
为应对再生水利用的潜在风险,有必要对再生水利用与再生水系统网络稳定性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展开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0年再生水需求、供给、利用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再生水供需模型,揭示了2020—2... 为应对再生水利用的潜在风险,有必要对再生水利用与再生水系统网络稳定性之间的不确定性关系展开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5—2020年再生水需求、供给、利用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再生水供需模型,揭示了2020—2050年再生水供需变化特征,并确定了7种工业再生水使用情景下的生态环境、生活、工业、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部门间用水变化。此外,基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再生水系统网络系统代谢效率、冗余和部门关系特征,揭示了再生水系统鲁棒性水平和互惠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再生水系统模拟值与现实值的误差小于10%,所构建再生水系统动力学模型能准确反馈再生水各变量间因果关系。经模拟发现,北京市2015—2050年再生水供给量增幅(2.55%)远低于再生水需求量增幅(2.82%)。(2)2020—2050年各情景下再生水系统平均鲁棒性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在工业再生水比例为0.45时,再生水系统平均鲁棒性指数达到最大值0.28。此时再生水大量流入工业部门,形成工业对再生水的依赖,从而大大减少工业用水压力。通过结合系统动力学与生态网络方法,明晰了工业再生水潜力,为北京市工业部门节约用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利用 再生水利用潜力 再生水网络 工业再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区节水贡献率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凯 沈建强 +5 位作者 刘敏昊 杨开静 白明皓 雷波 徐立荣 翟林鹏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4-240,254,共8页
为挖掘灌区节水目标实现路径,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研究分析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对节水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以江苏省为例,选取6个典型灌区,收集了2015-2022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渠系工程、田间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并据此... 为挖掘灌区节水目标实现路径,提高灌区用水效率,研究分析了大中型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护对节水战略目标的贡献程度。以江苏省为例,选取6个典型灌区,收集了2015-2022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渠系工程、田间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并据此计算灌区总节水潜力。以水利工程投入、劳动力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作为自变量,灌区总节水潜力作为因变量,利用改进C-D生产函数来构建“双对数模型”。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运用步进法剔除无关变量后建立最优方程,通过弹性系数测算不同变量对节水目标的贡献率大小。结果表明,在灌区总节水潜力组成中,渠系工程节水占比最大,田间工程节水占比最小;水利工程投入、土地投入、技术进步对节水目标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5.5%、30.4%、5.2%,但技术进步贡献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水利工程收入贡献率先减小后增大。大型灌区水利工程对灌区节水的贡献率高于中型灌区。该研究将C-D生产函数模型运用到节水评价当中,结果较为合理可靠,可为大中型灌区节水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节水潜力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及节水减排潜力
4
作者 薛宝琪 范红艳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144,共7页
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DEA模型测算2015—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20个城市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各市节水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受水区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呈现以京津冀、郑州两大都市圈为核心向外围逐... 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DEA模型测算2015—2021年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20个城市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探究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分析各市节水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受水区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呈现以京津冀、郑州两大都市圈为核心向外围逐渐递减的“核心-外围”空间结构模式以及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京津、河南、河北的空间分异规律;2015—2021年受水区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仅实现了最优效率的70%~85%;不同城市节水减排潜力差异显著,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DEA模型 全要素水资源绿色效率 节水潜力 减排潜力 南水北调中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用水定额评估方法及应用
5
作者 张欣 张保祥 吴振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4-198,共5页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建立由覆盖性评估、规范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先进性评估和实用性评估构成的用水定额评估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用水定额评估模型,采用五元减法集...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建立由覆盖性评估、规范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先进性评估和实用性评估构成的用水定额评估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用水定额评估模型,采用五元减法集对势识别出较差的单指标。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华北缺水地区典型工业行业用水定额评估中,结果表明,山东省医药制造业重点工业产品用水定额总体评估结果为“宽松”,行业类别覆盖比例等7个指标的集对势处于反势或偏反势,可作为用水定额修订需要重点完善的内容。基于集对分析的用水定额评估方法系统实用,克服了评估指标覆盖不全面的缺陷,可以给出用水定额合理客观的评估结论,对于确保用水定额始终满足节水管理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工业行业 用水定额评估 评估指标体系 集对分析 五元减法集对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quaCrop模型的塔额盆地夏玉米节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任聪哲 范文波 +3 位作者 乔长录 王世威 李顺顺 刘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9,209,共11页
以AquaCrop模型为基础,结合2021—2022年塔额盆地夏玉米实测数据,对模型部分保守参数和产量模块的标准水分生产力(WP*)和参考收获指数(HI 0)进行校准与验证,通过设置起始灌水时间、灌溉定额和灌水周期三因素交叉试验,对夏玉米进行产量模... 以AquaCrop模型为基础,结合2021—2022年塔额盆地夏玉米实测数据,对模型部分保守参数和产量模块的标准水分生产力(WP*)和参考收获指数(HI 0)进行校准与验证,通过设置起始灌水时间、灌溉定额和灌水周期三因素交叉试验,对夏玉米进行产量模拟,分析其产量与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受灌溉定额和起始灌水时间的影响程度,在产量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均为较高值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灌溉方案。以实际夏玉米播种面积为参考值,模拟并预测2022年及未来4年在不同灌溉方案下的夏玉米产量和节水总量,并依此分析塔额盆地夏玉米节水潜力。结果表明:(1)对AquaCrop模型作物生长模块主要参数、土壤水分胁迫参数和产量模块参数WP*和HI 0进行参数率定,最终产量模块参数选择WP*=35 g·m^(-2)、HI 0=43%,2021年和2022年产量模拟相对误差值分别为1.26%和1.07%。(2)结合模型模拟得出最优灌溉方案如下:起始灌水时间5月20日,灌溉定额470 mm,灌水周期7 d,灌水11次,作物水分利用效率2.005 kg·m^(-3),产量9.423 t·hm^(-2)。(3)以2022年为现状水平年,最优灌溉方案下,现状水平年和未来水平年(2022—2025年)可分别实现节水量2.1338×10^(5)、2.1826×10^(5)、2.1992×10^(5) m^(3)和2.2306×10^(5)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节水潜力 AquaCrop模型 塔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典型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及节水潜力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亚苗 陈浩楠 +3 位作者 王芳 南雄雄 陈红翔 李文慧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5-2016,共12页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粮菜产能显著提升,但其作为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省份之一,评估农业生产水足迹及其节水潜力有助于推进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5种典型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为对象,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探究2006—202...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夏)粮菜产能显著提升,但其作为全国水资源最匮乏省份之一,评估农业生产水足迹及其节水潜力有助于推进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5种典型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为对象,结合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探究2006—2020年该区域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时空演变趋势,利用节水潜力模型进一步揭示作物节水潜力。结果表明:(1)近15a宁夏典型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固原市作物生产水足迹下降了42.97%,粮食作物生产蓝绿水足迹总体呈波动变化趋势。(2)各作物生产蓝水和灰水足迹均呈下降趋势。同一作物生产绿水足迹在市际间存在较大差异,大豆对生产绿水足迹贡献率最大。(3)典型年作物生产工程节水潜力、蓝水和绿水真实节水潜力分别可达44.81%、46.43%和45.10%。研究结果可为宁夏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产水足迹 时空演变 节水潜力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的策略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杰 杨金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2-640,共9页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推进节水产业发展,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结合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发展节水产业的内生动力不够强、行业竞争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偏弱等突出问题进行原因剖析,认为节水产业...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地推进节水产业发展,推动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结合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围绕发展节水产业的内生动力不够强、行业竞争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偏弱等突出问题进行原因剖析,认为节水产业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来推动,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节水产业来提供水资源保障。为全面推进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包括技术、业态模式、管理和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这一判断,提出新时期我国节水产业发展的建议和策略,即通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政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链创新推动我国节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节水产业 水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区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及节水减排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阁 雍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73,共6页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西北干旱区34个地级市的水资源绿色效率,利用自然断点法探究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北干旱区各地级市的节水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1—2020年西北干旱... 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西北干旱区34个地级市的水资源绿色效率,利用自然断点法探究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西北干旱区各地级市的节水减排潜力。结果表明:2011—2020年西北干旱区34个地级市有88.2%的市水资源绿色效率未达到生产前沿面;水资源绿色效率总体呈现出南部、中部、北部逐渐递增的空间分布态势;城市之间的节水减排潜力差异显著,区域之间呈现“中部>南部>北部”的发展格局;从节水减排技术、产业结构、水资源管理等角度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推动西北干旱区各城市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绿色效率 SBM模型 节水减排潜力 西北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模式协同秸秆管理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余婷 翟壮 +1 位作者 高镜清 蔡文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04-1512,共9页
在浙江省嘉善县选取1.3 hm^(2)稻田,设置节水旱管+秸秆还田/不还田与普通淹灌+秸秆还田/不还田2种种植模式4个处理组(以下简称节水还田、节水不还田、普通还田、普通不还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获取28批次336个稻田甲烷(CH_(4))和氧... 在浙江省嘉善县选取1.3 hm^(2)稻田,设置节水旱管+秸秆还田/不还田与普通淹灌+秸秆还田/不还田2种种植模式4个处理组(以下简称节水还田、节水不还田、普通还田、普通不还田),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获取28批次336个稻田甲烷(CH_(4))和氧化亚氮(N_(2)O)排放数据,同时结合土壤颗粒有机碳(POC)等6个环境因子12个样品分析结果,探究种植模式协同秸秆管理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1)CH_(4)累计排放量依次为普通还田>普通不还田>节水还田>节水不还田,N_(2)O累计排放量为普通还田>节水不还田>节水还田>普通不还田。全球增温潜势(GWP)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普通还田最高,分别为7696.03 kg/hm^(2)(以CO_(2)计,全文同)、0.97 kg/kg;节水不还田最低,分别为2110.12 kg/hm^(2)、0.21 kg/kg。2)最小显著差异法分析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之间CH_(4)累计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CH_(4)累计排放量与P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微生物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N_(2)O累计排放量则与硝态氮(NO_(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GWP、GHGI与P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种植模式与秸秆管理均对CH_(4)累计排放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二者交互作用对CH_(4)累计排放量、N_(2)O累计排放量有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水稻节水旱管种植协同秸秆还田措施是一种气候友好型的高产经济种植模式,既可保证粮食安全,降低秸秆离田成本,对于减缓全球温室效应也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旱管 秸秆还田 稻田温室气体 全球增温潜势(GWP)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绿洲安全和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节水潜力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翻 杨鹏年 +4 位作者 汪昌树 张林海 杨一飞 徐杰 王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74,共5页
为确保用水总量控制下绿洲安全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新疆开孔河流域为例,提出基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安全等约束条件的干旱区灌溉节水潜力计算新方法。结果表明:1)开孔河流域现状年(2020年)地下水开采量为12.97亿m^(3)... 为确保用水总量控制下绿洲安全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新疆开孔河流域为例,提出基于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地下水安全等约束条件的干旱区灌溉节水潜力计算新方法。结果表明:1)开孔河流域现状年(2020年)地下水开采量为12.97亿m^(3),灌溉用水总量为34.85亿m^(3);传统节水模式下,流域中期规划年(2030年)节水潜力为0.74亿m^(3),远期规划年(2050年)节水潜力为5.02亿m^(3)。2)在节水潜力新内涵下,开孔河流域中期规划年没有节水潜力,且需要休耕18667 hm^(2),远期规划年节水潜力为1.77亿m^(3)。3)为防止干旱区次生盐渍化,实现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在节水后应控制绿洲地下水位在3.5~4.0 m之间。对于水土不均衡的干旱区灌区而言,传统节水思路对绿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节水潜力评价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潜力 灌区节水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干旱区 开孔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城市节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律文 郭刘超 +2 位作者 房凯 刘亮军 杨航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7-122,140,共7页
为满足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要求,有效保障城市农业、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全,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开展不同规划年各来水条件情景下的节水潜力分析。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标准,在节水潜力计算过程中,基于节水目标与强... 为满足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的要求,有效保障城市农业、生活及生产用水安全,以江苏省宿迁市为例开展不同规划年各来水条件情景下的节水潜力分析。用水总量控制管理是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的重要标准,在节水潜力计算过程中,基于节水目标与强度设定了“基本方案”与“节水方案”,以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约束,构建了基于目标控制的节水潜力模型,从农业、第二第三产业、生活3个模块分析规划年宿迁市可节水量。结果表明:采用“节水方案”后,宿迁市基本能够满足水资源供需平衡,在P=95%的来水频率下,仅沭阳县处于轻度缺水状态;在P=50%来水频率下,发展至2025年及2030年,宿迁市全市节水潜力分别可达7.5069亿m^(3)和6.9293亿m^(3);在宿迁市两区三县中,沭阳县可节水量最大,未来应合理规划,充分挖掘地区节水潜力。研究成果可为区域节水潜力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潜力 水资源刚性约束 供需平衡 用水总量控制指标 宿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生产水资源消耗特征及节约潜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慧 王颖 张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412-9422,共11页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刚性约束。基于水足迹范式,以代表性露地和设施蔬菜为研究对象,在省际尺度上量化和分析了蔬菜作物生产的耗水强度及产生的水资源压力,运用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探讨了蔬菜耗水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并...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刚性约束。基于水足迹范式,以代表性露地和设施蔬菜为研究对象,在省际尺度上量化和分析了蔬菜作物生产的耗水强度及产生的水资源压力,运用全局和局部Moran′s I指数探讨了蔬菜耗水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格局,并在分析蔬菜耗水强度可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情景分析揭示了蔬菜生产的节水路径和潜力。结果表明:(1)蔬菜生产耗水强度明显受生产方式和地理位置的影响。露地蔬菜生产的平均耗水强度为72.60 m^(3)/t,是设施蔬菜的2.24倍。此外,设施蔬菜耗水强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显著高于东北地区。(2)蔬菜生产水资源压力较大的省份多集中于华北地区,且设施蔬菜耗水强度呈现显著的全局空间聚集。(3)文盲率、灌溉率与露地蔬菜耗水强度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其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人均蔬菜消费、蔬菜生产者价格指数、农机补贴、产业聚集水平、单产水平及节水灌溉面积均与设施蔬菜耗水强度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4)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改善单产水平、发展设施蔬菜并改善空间上呈现高-高聚集区域的蔬菜耗水强度可减少21.69%的水消耗。研究可为蔬菜生产耗水相关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对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地蔬菜 设施蔬菜 耗水强度 空间聚集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水农业技术应用视角的江淮丘陵地区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14
作者 陆保国 胡芹远 陈俊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6期141-144,共4页
从自然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类型和蓄水保水能力、农田宜机化改造与种植业用水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江淮丘陵地区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从节水农业技术应用的角度,立足该区域水资源特征,提出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推行适... 从自然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特征、土壤类型和蓄水保水能力、农田宜机化改造与种植业用水空间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江淮丘陵地区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从节水农业技术应用的角度,立足该区域水资源特征,提出通过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推行适水种植,推广节水农艺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运用综合治理措施、提升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注重创新驱动、推进测墒灌溉技术应用,完善水利设施建设、保障充足灌溉水源等措施,以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丘陵地区 种植业 节水农业技术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用水结构发展态势与节水对策分析 被引量:87
15
作者 吴普特 冯浩 +5 位作者 牛文全 高建恩 蒋定生 汪有科 范兴科 戚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在分析中国用水结构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进一步剖析了中国用水现状与节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此提出了在中国必须实施综合节水的战略构思 ,并就如何实施综合节水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近期我国年供水量将基... 在分析中国用水结构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进一步剖析了中国用水现状与节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此提出了在中国必须实施综合节水的战略构思 ,并就如何实施综合节水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1近期我国年供水量将基本维持在 5 60 0亿 m3,不会有过大的增长 ;我国农业年用水量将基本控制在 40 0 0亿 m3左右 ,但必须满足 16亿人口的食物安全需要。 2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比重在近期内将基本维持在 7∶ 2∶ 1的水平 ,其发展态势为农业用水的比重逐渐降低 ,而工业、生活用水比重逐渐增加 ,2 0 3 0年农业用水比重有可能降低到 60 %。 3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并重 ,实施综合节水战略 ;农业节水属战略性节水 ,国家应给予一定扶持 ,不必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但需建立符合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和配套的政策体系 ;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属效益节水 ,应以降低万元产值用水量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为目标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水价政策调控与法律法规手段强制实施 ,并努力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4科技节水、产业节水、政策节水实质性溶合 ,以科技节水为引导和支撑 ,以产业节水为主要内容 ,以政策节水作为保障条件 ,建立节水型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态势 中国 用水结构 农业用水 工业用水 生活用水 综合节水 节水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用水现状与节水潜力分析 被引量:37
16
作者 白玉华 张兴华 +1 位作者 章小军 庞保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9-634,共6页
为了适应北京市水资源日趋减少,而需水量又逐渐增加的局面,作为北京市高校,需要进一步分析开发大学校园的节水潜力,加强节水设施建设并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根据北京市有关节水用水要求,高校应高度重视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开创高校节水工... 为了适应北京市水资源日趋减少,而需水量又逐渐增加的局面,作为北京市高校,需要进一步分析开发大学校园的节水潜力,加强节水设施建设并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根据北京市有关节水用水要求,高校应高度重视节水工作的重要性,开创高校节水工作的新局面,同时从技术、管理和教育3方面大力节水,从而为北京市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水现状 节水潜力 水资源危机 节水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耦合对水稻地上部分生长与生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7
17
作者 周明耀 赵瑞龙 +2 位作者 顾玉芬 张凤翔 徐华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38-43,共6页
该文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耦合对水稻地上部分生长与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处理的水稻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相应的淹水灌溉处理,但株高小于淹水灌溉处理;低氮处理的叶水势低于高氮处理,但地上部植株干物... 该文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水肥耦合对水稻地上部分生长与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处理的水稻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相应的淹水灌溉处理,但株高小于淹水灌溉处理;低氮处理的叶水势低于高氮处理,但地上部植株干物质重相对较小,产量相对较高;低施氮条件下,节水灌溉处理的水稻产量均高于淹水灌溉处理,增产幅度分别为6.01%和11.68%。氮肥施用量较高时,水稻地上部植株干物质重虽然增加,但产量增加幅度较小,说明施用较高的氮肥,并不利于节水灌溉条件下水稻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节水灌溉 水肥耦合 生理性状 叶面积指数 叶水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潜力与配置方案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洪禄 吴文勇 +2 位作者 师彦武 郝仲勇 刘雪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89-291,共3页
开展再生水利用潜力与配置研究将促进再生水的安全利用。再生水的科学配置应以区域水资源配置为基础,应当优先利用于农业,其次是工业和城市河湖。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潜力为14.04亿m^3,其中,中心城再生水利用潜力为8.44亿m^3,郊区再生水... 开展再生水利用潜力与配置研究将促进再生水的安全利用。再生水的科学配置应以区域水资源配置为基础,应当优先利用于农业,其次是工业和城市河湖。北京市再生水利用潜力为14.04亿m^3,其中,中心城再生水利用潜力为8.44亿m^3,郊区再生水灌溉利用潜力为5.6亿m^3。提出北京市再生水资源配置方案到2010年全市利用再生水6亿m^3,其中市政用水、工业用水、河湖用水、农业灌溉再生水配置量分别为0.3234、1.6516、1.025、3亿m^3,以污水处理级别来分,三级处理出水和二级处理出水利用量分别为1.09和4.91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利用潜力 配置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潜力的估算 被引量:33
19
作者 傅国斌 李丽娟 +1 位作者 于静洁 刘昌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8,共5页
从作物需水量出发 ,考虑经济需水量、有效降水补给、生育期作物地下水利用量、输水损失、田间损失、无效蒸腾、非充分灌溉系数等因素后 ,建立了一个节水潜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继而利用一个调节因子 ,求得实际节水潜力。利用此方法对内蒙... 从作物需水量出发 ,考虑经济需水量、有效降水补给、生育期作物地下水利用量、输水损失、田间损失、无效蒸腾、非充分灌溉系数等因素后 ,建立了一个节水潜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继而利用一个调节因子 ,求得实际节水潜力。利用此方法对内蒙古河套灌区近、中、远期的节水潜力进行了估算 ,结果表明 ,河套灌区远期的节水潜力 (灌溉面积 10 0 %达到目前的节水灌溉标准 ,这在今后 2 5~ 3 0年时间里完全可以实现 ) ,在不考虑压盐用水的情况下 ,可达 2 0 .0 2亿 m3,约为现状用水量的 4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需水量 节水潜力 内蒙古河套灌区 估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农业灌溉节水潜力估算理论与方法 被引量:48
20
作者 雷波 刘钰 许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14,共5页
为了估算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提出了基于灌区尺度的农业节水潜力估算理论和方法,将不同节水措施实现的灌溉节水量分为"毛节水量"和"净节水量",用于区分目前关于"工程节水量"和"真实节水量"的... 为了估算农业灌溉的节水潜力,提出了基于灌区尺度的农业节水潜力估算理论和方法,将不同节水措施实现的灌溉节水量分为"毛节水量"和"净节水量",用于区分目前关于"工程节水量"和"真实节水量"的争论。毛节水量指由于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渗漏损失和田间蒸发等而少引的灌溉水量。净节水量指采取节水措施后减少的无效消耗水量和无效流失水量之和。案例分析在徒骇马颊河流域现有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基础上分别估算了节水灌溉率提高20%和40%两种场景的节水量。估算结果表明,节水灌溉工程措施的节水潜力很大,但主要是毛节水量,即减少了从水源取用的水量,而净节水量的节水潜力不大。这是由于大多数工程措施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减少渗漏损失,而减少的耗水量相对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指标 估算 节水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