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杀虫剂对花蓟马卵和若虫的致死效果评估
1
作者 田厚军 余芸 +3 位作者 陈艺欣 林硕 杨锟 陈勇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8期48-54,共7页
为进一步寻找防控农作物重要害虫花蓟马的高效杀虫剂,延缓花蓟马种群抗药性,提高杀虫剂防治效果。通过测定3种化学杀虫剂(30%呋虫胺悬浮剂、14%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处理辣椒植株后对花蓟马... 为进一步寻找防控农作物重要害虫花蓟马的高效杀虫剂,延缓花蓟马种群抗药性,提高杀虫剂防治效果。通过测定3种化学杀虫剂(30%呋虫胺悬浮剂、14%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处理辣椒植株后对花蓟马卵和若虫的致死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施药3 d处理和施药5 d处理后,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卵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30%呋虫胺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处理组,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无一龄若虫孵出,其孵化率显著低于30%呋虫胺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处理组。辣椒叶片花蓟马一龄若虫接入杀虫剂5 d处理后第1 d,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处理组一龄若虫死亡率为17.78%,显著低于30%呋虫胺(31.11%)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31.1%)处理组;处理后第2 d和第3 d,3种杀虫剂处理组累积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组,但3种杀虫剂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除清水对照外,3种杀虫剂处理后的花蓟马卵和若虫均不能正常发育或发育至二龄若虫阶段死亡。30%氟啶虫酰胺·螺虫乙酯悬浮剂对花蓟马卵的致死效果最好,30%呋虫胺悬浮剂和14%螺虫乙酯·呋虫胺悬浮剂对花蓟马若虫的致死效果更好。研究明确了不同杀虫剂在花蓟马卵和若虫发育阶段的致死效果,以期减少蓟马幼虫和成虫取食阶段造成的农作物损失,为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蓟马 卵孵化率 若虫 死亡率 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神赋图》中的双鱼神兽考辨 被引量:1
2
作者 潘飚 纪华传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摩竭”作为佛教异兽,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而传入中国,长久以来摩竭纹学术界将《洛神赋图》中的双鱼神兽当成文鱼,并认为这两只文鱼的形象其实就是摩竭。但不管是从文献考察的进路,还是从图像考察的进路来看,摩竭与双鱼神兽都绝非同一... “摩竭”作为佛教异兽,随着印度佛教的东传而传入中国,长久以来摩竭纹学术界将《洛神赋图》中的双鱼神兽当成文鱼,并认为这两只文鱼的形象其实就是摩竭。但不管是从文献考察的进路,还是从图像考察的进路来看,摩竭与双鱼神兽都绝非同一物种。同时,双鱼神兽也与“文鱼”的形象存在巨大差异,根据“鲸鲵踊而夹毂”等描绘可以断定双鱼神兽实为“鲸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竭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双鱼神兽 鲸鲵 神话传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蝽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
3
作者 田旭 李金梦 +4 位作者 史彩华 汪汉成 高贵 孙智荣 李文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1,170,共7页
本文采用体视镜对益蝽Picromerus lewisi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益蝽卵粒为圆形或卵圆形,卵块呈长方形,卵壳表面具金属光泽,呈金黄色,假卵盖圆形,破卵器三角状,在假卵盖的外域成一环。1~2龄若虫暗红色,无翅芽;3龄若虫黑... 本文采用体视镜对益蝽Picromerus lewisi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益蝽卵粒为圆形或卵圆形,卵块呈长方形,卵壳表面具金属光泽,呈金黄色,假卵盖圆形,破卵器三角状,在假卵盖的外域成一环。1~2龄若虫暗红色,无翅芽;3龄若虫黑色,4龄若虫浅褐色;5龄若虫淡土黄色,翅芽黑褐色。成虫体黑褐色,前翅革片端半部及膜片基部淡黄色或黄白色;小盾片上部的粗刺顶端呈二分叉状;腹部气门淡黄褐色;足黑色,多细毛。雄虫腹部近三角形,雌虫腹部似卵圆形;雌成虫腹下第3~6节中央有4个黑斑,初呈小黑点,渐大至宝塔状大黑斑,雄成虫腹下第3~6节中央有4个黑斑,初呈小三角,渐大至摇铃状大黑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 若虫 成虫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常用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生长的影响
4
作者 刘馨桧 郭梅燕 +4 位作者 李洪亮 李前进 侯国望 李青燕 李成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2期133-136,166,共5页
[目的]了解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用5种常用农药分别处理东亚小花蝽卵。[结果]2%苦参碱水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30%噁霉灵水剂处理后的东亚小花蝽的卵,可以正常孵化、生长;10%虫螨腈悬浮剂处理后的东亚小... [目的]了解农药对东亚小花蝽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用5种常用农药分别处理东亚小花蝽卵。[结果]2%苦参碱水剂、4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30%噁霉灵水剂处理后的东亚小花蝽的卵,可以正常孵化、生长;10%虫螨腈悬浮剂处理后的东亚小花蝽的卵,虽然可以正常孵化,但孵化后48 h若虫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20%呋虫胺可溶粒剂处理后的东亚小花蝽的卵,孵化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和其他处理(P<0.05),卵孵化后48 h若虫存活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田间释放东亚小花蝽期间,要严格控制虫螨腈和呋虫胺的喷施,以免对其生长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东亚小花蝽 孵化率 5龄若虫获得率 成虫获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紫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对番茄烟粉虱若虫的毒力评价
5
作者 郝轩卉 刘守柱 《蔬菜》 2024年第12期46-51,共6页
为探究淡紫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选用市面上常见的淡紫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粉剂,以噻虫嗪作为对照药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种生防菌对番茄叶片上烟粉虱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各浓度均不能有效抑制烟粉虱... 为探究淡紫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若虫的防治效果,选用市面上常见的淡紫拟青霉和球孢白僵菌粉剂,以噻虫嗪作为对照药剂,采用浸渍法测定了2种生防菌对番茄叶片上烟粉虱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淡紫拟青霉各浓度均不能有效抑制烟粉虱若虫的羽化,若虫羽化率高,显示对烟粉虱若虫无致病力;药后1~3 d球孢白僵菌各浓度亦不能有效抑制烟粉虱若虫羽化,但4~5 d后用1×10^(9)个孢子/mL处理的烟粉虱若虫羽化率明显降低,若虫死亡且虫体体表生长出明显的白色菌丝,显示出明显的致病力;药后5 d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若虫表现出明显的致死效果,防治效果为58.85%,LC_(50)为7.72×10^(8)个孢子/mL。经方差分析,球孢白僵菌与对照药剂噻虫嗪药效相当。综上,淡紫拟青霉不能用于烟粉虱若虫的防治,球孢白僵菌可以用于烟粉虱若虫的防治,但需要较高的剂量,适宜的浓度为≥1×10^(9)个孢子/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球孢白僵菌 烟粉虱 若虫 毒力 防治效果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条件对锥腹蜻稚虫存活的影响
6
作者 黄静怡 郑凯迪 +3 位作者 谯佳佳 邱曼 韩香 冯波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41-646,共6页
蜻蜓是一类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昆虫资源,为了实现蜻蜓的室内大批量饲养,本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了饲养密度、水质、食物以及有无依附物对锥腹蜻稚虫存活率和开始死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饲养条件会加速锥腹蜻稚虫死亡,2只... 蜻蜓是一类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的昆虫资源,为了实现蜻蜓的室内大批量饲养,本研究采用控制变量法比较了饲养密度、水质、食物以及有无依附物对锥腹蜻稚虫存活率和开始死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饲养条件会加速锥腹蜻稚虫死亡,2只组的存活率显著高于4只组和8只组,8只组稚虫开始死亡时间显著早于4只组。每天换水组稚虫的存活率显著高于隔天换水组,稚虫开始死亡时间显著晚于隔天换水组。饲喂红虫能够减少锥腹蜻稚虫死亡,饲喂红虫组稚虫开始死亡时间均显著晚于饲喂蚊子组;饲养密度为8只时,饲喂红虫的稚虫存活率显著高于饲喂蚊子。放入依附物并不显著影响锥腹蜻稚虫的存活。表明饲养密度、水质、食物对锥腹蜻低龄稚虫的存活存在显著影响,锥腹蜻低龄稚虫的最佳饲养条件为:2只为一组,每天换水,用红虫作为食物。本研究结果将为锥腹蜻以及其他蜻蜓的人工饲养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腹蜻 稚虫 密度 水质 食物 存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农林有害蝽类昆虫高龄若虫龄期的区分 被引量:8
7
作者 崔新仪 李宁 +2 位作者 李向永 胡奇 卜文俊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8,共6页
对9种主要为害果树、林木、蔬菜、稻麦、烟草、药草等植物有害蝽类昆虫高龄若虫龄期区分进行了研究,各种类的1~5龄若虫及成虫标本均通过田间采集和室内饲养方法获取。通过对不同种类若虫进行形态特征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提供了3~5龄若虫... 对9种主要为害果树、林木、蔬菜、稻麦、烟草、药草等植物有害蝽类昆虫高龄若虫龄期区分进行了研究,各种类的1~5龄若虫及成虫标本均通过田间采集和室内饲养方法获取。通过对不同种类若虫进行形态特征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提供了3~5龄若虫间的鉴别特征。9种有害蝽象分别为:华麦蝽Aelia nasuta Wagner、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L.)、麻皮蝽Erthesina fullo(Thunberg)、菜蝽Eurydema dominulus(Scopoli)、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 Kolenati、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二星蝽Stollia guttiger(Thunberg)、红脊长蝽Tropidothorax elegans(Distant)、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Linnae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蝽类 龄期 若虫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常见8种有害蝽类若虫龄期的区分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向永 赵雪晴 +5 位作者 尹艳琼 谌爱东 卜文俊 焦克龙 李宁 胡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105,共6页
本文采集了田间常见的8种有害蝽类,华麦蝽(Aelia nasuta Wagner)、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Linn.)]、菜蝽[Eurydema dominulus(Scopoli)]、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 Kolenati)、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二星... 本文采集了田间常见的8种有害蝽类,华麦蝽(Aelia nasuta Wagner)、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Linn.)]、菜蝽[Eurydema dominulus(Scopoli)]、横纹菜蝽(Eurydema gebleri Kolenati)、茶翅蝽[Halyomorpha halys(Stl)]、二星蝽[Stollia guttiger(Thunberg)]、红脊长蝽[Tropidothorax elegans(Distant)]和瘤缘蝽[Acanthocoris scaber(Linn.)]。经过室内饲养获得其1~5龄若虫及成虫。通过对不同龄期若虫形态特征的比较形态学研究,确定了不同龄期若虫的鉴别特征,特别是低龄若虫的识别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蝽类 龄期 若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氏山蝉若虫在土壤中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孙丙寅 康克功 +2 位作者 亢菊侠 张中社 曹录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9-90,共2页
在同一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4块标准地,进行雅氏山蝉若虫分布的研究。通过对垂直、水平及不同方位上土壤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雅氏山蝉若虫在不同土壤深度、不同水平距离和不同方位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4块标准地的垂直、水平和不同方位... 在同一地区选择不同类型的4块标准地,进行雅氏山蝉若虫分布的研究。通过对垂直、水平及不同方位上土壤的抽样调查,分析了雅氏山蝉若虫在不同土壤深度、不同水平距离和不同方位上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4块标准地的垂直、水平和不同方位上的分布变化差异均不显著;若虫在土壤中分布表现为"聚表性"和"离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氏山蝉 若虫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樟颈曼盲蝽的生活史、生物学习性及若虫的形态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振 张万娜 +5 位作者 丁英娜 李成德 张岳峰 冯琛 吴广超 王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2-115,共4页
研究了上海市水源涵养林内樟颈曼盲蝽(Mansoniella cinnamomi(Zheng et Liu,1992))的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以及若虫的龄期划分和各龄若虫的形态特征。依据樟颈曼盲蝽若虫头宽值频次和形态特征,其若虫共分5龄,1~5龄若虫的头宽值分别为(0.... 研究了上海市水源涵养林内樟颈曼盲蝽(Mansoniella cinnamomi(Zheng et Liu,1992))的生活史和生物学习性,以及若虫的龄期划分和各龄若虫的形态特征。依据樟颈曼盲蝽若虫头宽值频次和形态特征,其若虫共分5龄,1~5龄若虫的头宽值分别为(0.23±0.03)、(0.34±0.02)、(0.47±0.03)、(0.57±0.02)、(0.68±0.03)mm,并详细描述了各龄若虫的形态特征。该虫在上海地区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叶柄、叶主脉及嫩梢皮层内越冬,具有明显的世代重叠现象。确定了樟颈曼盲蝽各世代的发生历期,编制了其在上海地区的生活史表,详细观察记录了成虫的羽化、交尾、产卵等习性和若虫的活动、取食及脱皮等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颈曼盲蝽 若虫 生活史 生物学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粉虱若虫在夏大豆植株上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礼凤 徐冉 +1 位作者 王彩洁 张贵春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对烟粉虱若虫在223份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植株上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若虫在夏大豆植株上的总体分布集中在中上部,占总数的83.1%,中部与上部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上烟粉虱若虫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有... 对烟粉虱若虫在223份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植株上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若虫在夏大豆植株上的总体分布集中在中上部,占总数的83.1%,中部与上部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上烟粉虱若虫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主要分布在上部,上4叶烟粉虱数占单株烟粉虱总数的57.7%;无限结荚习性品种主要分布在中上部,第11叶至第16叶上烟粉虱数占单株烟粉虱总数的53.1%;亚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中5叶烟粉虱数占单株烟粉虱总数的39.6%,上5叶烟粉虱数占单株烟粉虱总数的41.4%。由此可以看出,化学防治烟粉虱的重点部位是大豆植株的中上部叶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粉虱若虫 夏大豆 植株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绿盲蝽若虫人工饲料配方 被引量:12
12
作者 宋国晶 李国平 +2 位作者 封洪强 李海平 邱峰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6-99,107,共5页
采用10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影响绿盲蝽若虫总历期的人工饲料各因子顺序为:鸡蛋>啤酒酵母>小麦胚>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卵黄>利马豆粉>蜂蜜水>蔗糖>大豆粉;影响绿盲蝽若虫存活率的因子顺序为:鸡蛋>啤... 采用10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得出影响绿盲蝽若虫总历期的人工饲料各因子顺序为:鸡蛋>啤酒酵母>小麦胚>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卵黄>利马豆粉>蜂蜜水>蔗糖>大豆粉;影响绿盲蝽若虫存活率的因子顺序为:鸡蛋>啤酒酵母>利马豆粉>大豆卵磷脂、复合维生素>大豆粉>蔗糖>蜂蜜水>小麦胚>卵黄。综合两种结果,优选出绿盲蝽若虫人工饲料配方,其成分如下:蔗糖2.8 g、啤酒酵母粉0.25 g、50%蜂蜜水2.5 g、鸡蛋22.5 g、小麦胚10 g、利马豆粉30 g、大豆粉2.5 g、卵黄30 g、大豆卵磷脂1.5 g、复合维生素1.2 g、水164 g。此优化配方饲养绿盲蝽若虫存活率为80.57%,与四季豆饲养的若虫存活率71.13%没有显著差异;若虫总历期为11.80 d,较四季豆饲养的总历期10.4 d延长约1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若虫 人工饲料 正交试验 关键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亚洲小车蝗龄期气候预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庚山 庄立伟 郭安红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71-75,共5页
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牧试验站试验观测蝗虫生活史资料和环境要素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龄期与旬气温和>0℃积温的关系。同时,利用内蒙古地区115个台站1971-200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给出了内蒙古自治区33... 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牧试验站试验观测蝗虫生活史资料和环境要素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龄期与旬气温和>0℃积温的关系。同时,利用内蒙古地区115个台站1971-200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给出了内蒙古自治区33年(1971-2003年)气候平均状况下的亚洲小车蝗龄期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小车蝗 龄期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蚜脱皮对球孢白僵菌毒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银泉 张发成 刘树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1-446,共6页
室内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BSG870 2菌株对桃蚜Myzuspersicae若蚜的毒力 ,并分析了若蚜脱皮与白僵菌有效侵染之间的关系。在 2 1℃、 1× 10 6 mL孢子浓度下 ,1~ 4龄若蚜感菌后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 10 1%、 2 1%、 ... 室内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BBSG870 2菌株对桃蚜Myzuspersicae若蚜的毒力 ,并分析了若蚜脱皮与白僵菌有效侵染之间的关系。在 2 1℃、 1× 10 6 mL孢子浓度下 ,1~ 4龄若蚜感菌后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 10 1%、 2 1%、 3 1%和4 0 2 % ,明显低于同样条件下成蚜的感菌死亡率 (98 4 % )。在若蚜各龄感菌死亡的个体中 ,1~ 4龄中分别有 8 1%、5 0 0 %、 4 4 4 %和 98 0 %的若蚜在死亡前发育到成蚜 ,且都能产下正常发育的后代。若蚜的感菌死亡率与接菌后到第一次脱皮的时间密切相关 ,脱皮早则感菌死亡率低 ,反之亦然。但试验中也发现有部分若蚜特别是低龄若蚜感菌后未完成第一次脱皮便死亡。观察了桃蚜在 1、 4龄早期感染球孢白僵菌后的发育、存活和生殖情况 ,结果表明 :1、 4龄早期若蚜接菌后第一次脱皮的时间早于未接菌若蚜 ,但提前幅度少于 5 % ,在羽化为成蚜之前被致死的概率分别只有 4 1%和 0 ,在羽化为成蚜后 8天内的生殖率与未接菌蚜虫的无明显差异。这些结果表明 ,若蚜的脱皮 ,尤其当蚜虫在低龄若蚜时受感染后的多次脱皮 ,可有效地摆脱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的侵染 ,降低该菌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桃蚜 若蚜 脱皮 毒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履蚧大龄若虫防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柴立英 杜开书 +1 位作者 刘国勇 秦雪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90,共3页
采用6种杀虫剂对草履蚧大龄若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40%久效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涂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树干和树冠喷雾及3%呋喃丹颗粒剂150g/株根施杀虫效果明显。四者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5.0%,92.9%,76.0%和... 采用6种杀虫剂对草履蚧大龄若虫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筛选出40%久效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原液涂干、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树干和树冠喷雾及3%呋喃丹颗粒剂150g/株根施杀虫效果明显。四者药后7d校正防效分别达95.0%,92.9%,76.0%和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履蚧 大龄若虫 杀虫剂 校正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角血蜱若虫发育期20-羟基蜕皮酮含量变化与表皮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敬泽 李永良 姜在阶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50,共5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放射免疫分析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若虫发育期整体蜕皮激素 (2 0 E)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 ,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表皮结构及其发生进行了观察。 2 0 E存在于若虫整个发育期 ,饥饿、吸血和饱血后前 4天 ,激素... 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放射免疫分析对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longicornis若虫发育期整体蜕皮激素 (2 0 E)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 ,并用扫描电镜对其表皮结构及其发生进行了观察。 2 0 E存在于若虫整个发育期 ,饥饿、吸血和饱血后前 4天 ,激素水平低 (0 71~ 1 30ng/头 ) ;饱血后 6天明显增加 ,此时皮层溶离开始 ,蜕皮间隙形成 ;饱血后 7天继续增加 ;饱血后 8天 ,2 0 E含量达到高峰 (8 70ng/头 ) ,此时若虫开始沉积新的上表皮 ;高峰后 ,2 0 E含量急剧下降 ,直到蜕皮前保持低水平 ,此期内沉积新的原表皮 ,旧表皮被部分吸收。上述结果显示出 2 0 E含量急剧增加及其高峰分别与启动皮层溶离和新的上表皮沉积相吻合 ,2 0 E与新的原表皮沉积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解血蜱 若虫 20-羟基蜕皮酮 表皮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辐射处理对柑橘锈螨卵和若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利娟 胡美英 +3 位作者 黄继光 程东美 徐伟松 王文祥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柑橘锈螨的卵和若螨,结果表明:100 Gy处理即可造成柑橘锈螨卵的直接死亡,且未死亡的卵均不能孵化;100 Gy处理即可使第1龄若螨完全致死;150 Gy处理即可造成第2龄若螨完全不育;300 Gy处理即可使第2龄若螨完全致死。
关键词 ^60Coγ-射线辐射 柑橘锈螨 若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哒螨灵、吡蚜酮对B型烟粉虱的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学祥 王开运 +1 位作者 王杰 段海明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2-76,共5页
采用闪烁管药膜法和叶片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哒螨灵等药剂对B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杀螨剂哒螨灵对烟粉虱成虫有优异的触杀毒力,LC50为0.9517 mg/L,毒力效果好于阿维菌素,吡虫啉、灭多威、毒死蜱等防治烟粉虱的常用药剂作用... 采用闪烁管药膜法和叶片浸渍法分别测定了哒螨灵等药剂对B型烟粉虱成虫和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杀螨剂哒螨灵对烟粉虱成虫有优异的触杀毒力,LC50为0.9517 mg/L,毒力效果好于阿维菌素,吡虫啉、灭多威、毒死蜱等防治烟粉虱的常用药剂作用效果已不理想;若虫毒力效果显示吡蚜酮对烟粉虱3龄若虫的毒力效果最佳,LC50为0.9571 mg/L,新烟碱类杀虫剂效果好于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但均明显低于吡蚜酮;以哒螨灵与吡蚜酮的混配制剂模拟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其对B型烟粉虱有好的防效,是防治烟粉虱的良好替代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螨灵 吡蚜酮 烟粉虱成虫 若虫 毒力测定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处理西花蓟马若虫对其雌成虫寿命、繁殖力及后代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彬 陈露 +1 位作者 万方浩 郑长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7-92,共6页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高温逆境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可以有效控制温室害虫种群发展。为了探究高温处理西花蓟马若虫对其种群发展的影响,本试验用41℃和43℃两个温度分别处理西花蓟马初孵若虫2、6、12、24和36h后,...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素之一,高温逆境作为一种绿色防控手段可以有效控制温室害虫种群发展。为了探究高温处理西花蓟马若虫对其种群发展的影响,本试验用41℃和43℃两个温度分别处理西花蓟马初孵若虫2、6、12、24和36h后,观察并记录其雌成虫寿命、繁殖力及后代发育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两个高温处理后西花蓟马雌成虫寿命,子代若虫总数、成虫总数和总存活率(若虫发育到成虫的存活率)均显著下降,后代雌雄性比呈总体下降趋势。41℃处理后,性比从2.30∶1降低到2.13∶1;43℃处理后从2.25∶1降低到2.07∶1,均明显低于对照的2.69∶1。另外,两性生殖种群相比于孤雌生殖种群更易遭受高温处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花蓟马 若虫 高温 寿命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头堆砂白蚁补充型繁殖蚁形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群体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珍友 戴自荣 +5 位作者 何复梅 谢杏扬 夏传国 钱兴 杨瑞海 张瑞麟 《昆虫天敌》 CSCD 1997年第4期165-168,共4页
截头堆砂白蚁形成补充型繁殖蚁(以下简称补充型)的生物学特性主要为:1、补充型从若蚁中产生,一般都具有繁殖功能。2、补充型只能一雌一雄并存,对培养了三年的20个群体进行解剖,每个群体只存在一对补充型。3、补充型可以再续... 截头堆砂白蚁形成补充型繁殖蚁(以下简称补充型)的生物学特性主要为:1、补充型从若蚁中产生,一般都具有繁殖功能。2、补充型只能一雌一雄并存,对培养了三年的20个群体进行解剖,每个群体只存在一对补充型。3、补充型可以再续,人为除去第一个补充型以后,可以重新形成一对补充型。4、人为除去第一个补充型后,重新形成补充型的发育历期比自然形成的补充型历期平均长24天,其繁殖功能亦有一些差异。5、自然淘汰后形成的补充型的繁殖功能与自然形成的补充型的繁殖功能无差异,具有繁殖功能的群体占100%。补充型在群体中的作用为:1、担负繁殖子代的功能。2、在群体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害虫 截头堆砂白蚁 补充型 若蚁 幼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