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同化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业桂 张斌 +4 位作者 李娟 蔡其发 兰伟仁 郭贤鹏 王广杰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1-914,共14页
本文基于T799L91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构建了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的同化流程,并以2019年7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同化预报试验。对东亚区域、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同化预报结果评估表明:在全球数值天... 本文基于T799L91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构建了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的同化流程,并以2019年7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同化预报试验。对东亚区域、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同化预报结果评估表明:在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同化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能够有效提高预报场的准确性,提高的幅度随着预报时效和预报日数的增加逐渐增大;在更长时效的72 h、120 h、168 h预报中,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与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掩星探测资料的同化效果在中前期相当,在中后期,同化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逐渐优于GPS掩星探测资料;随着预报日数的增加,联合同化云海-2掩星探测资料和GPS掩星探测资料的优势逐步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海-2掩星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同化 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均方根误差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合病机理论指导下温滋解毒法的构建 被引量:5
2
作者 袁伟琛 周红光 +2 位作者 庄育培 周洪立 吴勉华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3-549,共7页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 基于恶性肿瘤的复合病机,将正邪、阴阳和中气等理论与癌毒理论相整合,指出正虚邪盛为肿瘤的发病基础。阴阳俱损、气机郁滞、癌毒深伏为肿瘤的病机特点。认为阴阳俱损多起于脾肾,气机郁滞首先责之于脾胃,癌毒深伏常兼夹多种邪气。基于此提出以温滋解毒法为恶性肿瘤的基本治法。温滋解毒法是温法、滋法、解毒法三法并用或次第应用,共同发挥温滋并用,调和阴阳;行气解郁,调畅情志;消癌解毒,破兼夹之邪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复合病机 正虚邪盛 阴阳俱损 气机郁滞 癌毒深伏 温滋解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沿海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6
3
作者 骆敬新 王慧 +4 位作者 王爱梅 范文静 全梦媛 张建立 王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1-158,共8页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强降水事件通常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是引发洪涝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滨海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降水的变化特征对于科学应对...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随着全球变暖,强降水事件通常会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暴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是引发洪涝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滨海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了解降水的变化特征对于科学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结果显示,1966-2020年中国沿海降水量和暴雨及以上级别降水日数(日降水量≥50 mm的日数)总体均呈增多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显著;降水日数(日降水量≥0.1 mm的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且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和暴雨及以上级别降水日数在长江口至福建北部沿海和海南沿海增加趋势明显,山东省及以北沿海、广东省东部沿海呈减少趋势;降水日数除在长江口附近呈增多趋势外,其他沿海地区均以减少为主。降水日数总体减少,降水量总体增多,表明降水过程中降水强度有增加趋势。中国沿海总体暴雨及以上级别强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出现频率占全年81.7%。多地出现最大日降水量超过250 mm情况,局部最大日降水量超过500 mm。强降水过程期间往往伴随高海平面,影响滨海城市行洪排涝,增加淹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暖 中国沿海 降水 高海平面 洪涝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邻体间的正相互作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张炜平 王根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5371-5380,共10页
植物间的正负相互作用是构建植被群落的重要因素,也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近20a来,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综述了正相互作用的定义,不同植物群落中的直接、间接正相互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正相互作用研究的实验... 植物间的正负相互作用是构建植被群落的重要因素,也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近20a来,植物间正相互作用的研究得到快速发展。综述了正相互作用的定义,不同植物群落中的直接、间接正相互作用及其发生机制,正相互作用研究的实验和模型方法,正负相互作用随胁迫梯度的变化及正相互作用对群落构建的影响。探讨了正相互作用研究前景:(1)进一步理解正负相互作用的平衡及其对群落构建的影响;(2)加深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正相互作用的认识;(3)需把正相互作用研究同进化联系起来;(4)充分发挥正相互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推动力作用,把正相互作用应用到生态恢复中,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邻体 正相互作用 胁迫梯度 群落构建 全球变暖 进化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型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物质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吕淑芳 苗芳 白龙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7-122,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型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灌浆期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积累规律的差异,为不同温度型小麦的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个冷型小麦品种"RB6"、"陕229"、"...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型小麦强势和弱势籽粒灌浆期干物质、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积累规律的差异,为不同温度型小麦的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个冷型小麦品种"RB6"、"陕229"、"小偃6号"和3个暖型小麦品种"9430"、"偃师9号"、"NR9405",从扬花3d开始到灌浆后期,取6个小麦品种的强势和弱势籽粒,分别测定干质量、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比较不同温度型小麦籽粒物质积累规律的差异。【结果】在小麦扬花-灌浆后期,冷型与暖型小麦强、弱势籽粒的干质量呈增长趋势,且冷型小麦强、弱势籽粒的干质量在灌浆期均较暖型小麦增长快;冷型与暖型小麦强、弱势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曲线一致,均呈单峰曲线,扬花后7d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21d以后趋于平稳,最终二者可溶性糖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冷型与暖型小麦强、弱势籽粒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增长趋势,从灌浆初期开始,冷型小麦各个品种籽粒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暖型小麦。【结论】灌浆期冷型小麦强、弱势籽粒物质积累速度较暖型小麦强、弱势籽粒快,最终积累量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型小麦 暖型小麦 粒位 可溶性糖 淀粉 可溶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风温化燥”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优化应用无创正压通气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游 杜莹 +6 位作者 方璐 郑一 张欢 赵宏月 倪菲 关雪峰 于睿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0,共4页
己亥岁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突发,并向全球迅速蔓延。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势头已被遏制,但境外发病人数不断上升。目前对重症型新冠肺炎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在探索前行。无创正压通气是应用... 己亥岁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我国突发,并向全球迅速蔓延。通过一系列防治措施,我国境内疫情上升势头已被遏制,但境外发病人数不断上升。目前对重症型新冠肺炎患者尚无特效治疗,无论西医还是中医都在探索前行。无创正压通气是应用于新冠肺炎重症型患者的主要呼吸支持手段之一,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呼吸道干燥、排痰困难、胃肠胀气、烦躁等反应。从中医角度分析"风温化燥"是造成以上不良反应的主要病机,可以通过"培土生金,润肺化痰"之法改善症状,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进而形成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治疗模式。此理念的提出对中医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更为精准的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创正压通气 “风温化燥”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MW机组给水泵暖泵方式的优化改造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正峰 皇晓军 任战宏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3-74,77,共3页
采用等效热降理论分别对电站给水泵正暖和倒暖两种暖泵方式造成的蒸汽做功损失进行了定量计算,比较了两种暖泵方式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正暖泵回水方式的改进方案,即将回水经扩容器进入凝汽器改接至4号低压加热器,热量得... 采用等效热降理论分别对电站给水泵正暖和倒暖两种暖泵方式造成的蒸汽做功损失进行了定量计算,比较了两种暖泵方式在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的特点,提出了正暖泵回水方式的改进方案,即将回水经扩容器进入凝汽器改接至4号低压加热器,热量得以充分利用,经济性得到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MW机组 等效热降 给水泵 正暖泵 倒暖泵 优化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雷暴云底部次正电荷区与暖云区厚度的关系
8
作者 邹迪可 郭凤霞 +4 位作者 张志伟 初雨 鲁鲜 刘舟 吴泽怡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81,共14页
为了弥补青藏高原雷暴观测个例的不足,从动力、微物理和起电过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来解释青藏高原雷暴云底部较大的次正电荷区(LPCC)和暖云区厚度(WCD)之间的关系,本文设置敏感性试验组,通过三种途径,改变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一次LPCC明显... 为了弥补青藏高原雷暴观测个例的不足,从动力、微物理和起电过程之间的密切联系来解释青藏高原雷暴云底部较大的次正电荷区(LPCC)和暖云区厚度(WCD)之间的关系,本文设置敏感性试验组,通过三种途径,改变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一次LPCC明显且对流较强的雷暴过程的探空初始场,得到10组具有不同WCD值的初始场算例,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模拟分析了WCD和LPCC之间的可能关系。结果表明,在青藏高原WCD并不是决定LPCC大小的唯一因素,明显的LPCC的形成需要较薄的WCD配合较强但不能太强的上升速度,即使WCD很薄,太强的上升气流也仅容易形成主正和主负电荷区非常强的一般型雷暴,太弱的上升气流,也仅能形成主正和主负电荷区很弱的一般型雷暴。雨滴的两个主要源项,即雨滴通过重力碰并收集云水和霰融化形成雨水,及霰的主要源项霰撞冻云水,这三个微物理过程的效率主要取决于对流强度。薄的WCD对暖云降水过程的抑制作用不及强的上升速度对暖云降水过程的增强作用。在对流强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WCD主要影响着冰粒子的分布高度,WCD越薄,向0℃层以上输送的云滴尺寸越小,数目越多,越利于低层冰粒子的生长,LPCC和主负电荷区越明显;WCD越厚,越利于较高高度冰粒子的生长,LPCC趋于减弱,而主负和主正电荷区趋于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底部次正电荷区 暖云区厚度 数值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的误区
9
作者 林金丹 《南方建筑》 2006年第9期47-49,共3页
夏热冬暖地区南区的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区,有观念上对建筑节能的误解,也有技术上为了应付节能审查而采取的对策,还有设计施工等各方面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本文试从六个方面探讨住宅建筑节能的误区,以期树立和坚持正... 夏热冬暖地区南区的建筑节能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误区,有观念上对建筑节能的误解,也有技术上为了应付节能审查而采取的对策,还有设计施工等各方面容易忽略的细节问题。本文试从六个方面探讨住宅建筑节能的误区,以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节能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热冬暖地区南区 节能住宅观念 住宅消费观念 规划和建筑设计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良性工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