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浆喷涂制备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工艺研究
1
作者 孙明涛 孙俊才 季世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91-93,共3页
采用泥浆喷涂工艺制备SOFC用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首先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NiO-YSZ阳极基底,通过优化泥浆制备工艺条件及喷涂条件,在NiO-YSZ阳极基底上喷涂均匀平整的YSZ电解质涂层,进一步采用共烧结工艺使YSZ电解质层致密。通过在... 采用泥浆喷涂工艺制备SOFC用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首先采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NiO-YSZ阳极基底,通过优化泥浆制备工艺条件及喷涂条件,在NiO-YSZ阳极基底上喷涂均匀平整的YSZ电解质涂层,进一步采用共烧结工艺使YSZ电解质层致密。通过在基底中添加碳粉造孔剂,调节阳极基底的烧结收缩率与电解质层烧结收缩率一致,避免电解质涂层的开裂和变形。阳极基底中加入5wt%含量的碳粉,阳极与电解质层烧结收缩率一致。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解质涂层表面形貌表明,球磨24h的泥浆喷涂的YSZ涂层较好,阳极基底与电解质膜在1400℃烧结2h,电解质膜层致密,表明通过泥浆喷涂工艺可以制备出致密电解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喷涂 阳极 烧结收缩率 YSZ 工艺 造孔剂 电解质薄膜 电解质膜 SO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支撑YSZ电解质薄膜的浆料旋涂法制备
2
作者 易芬云 陈红雨 +1 位作者 李核 肖冠杰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48-1150,共3页
用干压-预烧结法制备阳极支撑体,在阳极支撑体上用浆料旋涂-共烧结法制备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薄膜。实验考察了不同淀粉含量和不同预烧结温度对阳极支撑体预烧结效果的影响以及旋涂层数和浆料配比对YSZ电解质膜致密性的影响... 用干压-预烧结法制备阳极支撑体,在阳极支撑体上用浆料旋涂-共烧结法制备了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电解质薄膜。实验考察了不同淀粉含量和不同预烧结温度对阳极支撑体预烧结效果的影响以及旋涂层数和浆料配比对YSZ电解质膜致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阳极支撑体的预烧结温度为1 200℃,阳极支撑体中淀粉含量为15%,电解质的旋涂层数控制在5层或5层以下,旋涂浆料中YSZ的含量为45%时,制备的电解质薄膜致密性较好。对制备样品出现的缺陷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阳极支撑 YSZ电解质薄膜 浆料旋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甲醇为燃料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毕忠合 程谟杰 +2 位作者 吴合进 董永来 衣宝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10-1113,共4页
制备了阳极负载型LDC-LSGM双层电解质薄膜电池.考察了单电池在分别使用甲醇和氢气两种燃料时,不同温度下的I~V性能.以甲醇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时,800℃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07W/cm2,而使用氢气为燃料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54W/... 制备了阳极负载型LDC-LSGM双层电解质薄膜电池.考察了单电池在分别使用甲醇和氢气两种燃料时,不同温度下的I~V性能.以甲醇为燃料,以空气为氧化剂时,800℃下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07W/cm2,而使用氢气为燃料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1.54W/cm2.通过交流阻抗研究了造成甲醇性能降低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以甲醇作为燃料时,单电池性能较氢气作为燃料时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 阳极负载型 双层电解质薄膜 直接甲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_x-Cu浸渍复合阳极支撑的抗硫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坤 屠恒勇 +2 位作者 符显珠 骆静利 余晴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1期970-973,976,共5页
用流延法制备钇稳定氧化锆(YSZ)多孔体素坯,在流延素坯上丝网印刷沉积10Sc1CeSZ电解质,经共烧结得到多孔YSZ支撑致密10Sc1CeSZ薄膜电解质的约为5cm×5cm较大面积的双层膜。在电解质薄膜上依次印刷阻挡层Ce0.8Gd0.2O2(CGO)和阴极La0.... 用流延法制备钇稳定氧化锆(YSZ)多孔体素坯,在流延素坯上丝网印刷沉积10Sc1CeSZ电解质,经共烧结得到多孔YSZ支撑致密10Sc1CeSZ薄膜电解质的约为5cm×5cm较大面积的双层膜。在电解质薄膜上依次印刷阻挡层Ce0.8Gd0.2O2(CGO)和阴极La0.6Sr0.4CoO3(LSC)。向多孔YSZ支撑体内浸渍偏钒酸铵、草酸的混合溶液和硝酸铜溶液多次后经低温煅烧后得到V2O5-CuO-YSZ复合阳极。用SEM对双层薄膜结构浸渍前后进行显微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流延法制备的多孔YSZ孔洞连通,丝网印刷制备的电解质层致密,电解质厚度约为7μm;浸渍后,催化剂均匀地分布在YSZ孔隙间。在800℃,分别以湿H2和含5.2×10-3体积分数的H2S湿合成气(40%H2,60%CO)为燃料进行电化学测试,开路电压分别为1.07和1.08V,最大功率密度均为37mW/cm2。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阳极具有抗硫化氢毒化和抗碳沉积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合成气 抗硫复合阳极 多孔电解质支撑致密电解质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支撑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永川 宋世栋 韩敏芳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32,共6页
随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向中低温发展,使得金属材料用于SOFC的关键组件成为可能。金属支撑型SOFC(MS-SOFC)是以金属或合金作为燃料电池支撑体的结构。相对于其他支撑型SOFC,MS-SOFC具有更好的导电能力和导热能力、较高的机械强度... 随着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向中低温发展,使得金属材料用于SOFC的关键组件成为可能。金属支撑型SOFC(MS-SOFC)是以金属或合金作为燃料电池支撑体的结构。相对于其他支撑型SOFC,MS-SOFC具有更好的导电能力和导热能力、较高的机械强度以及较低的成本,所以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MS-SOFC的结构呈多样化发展,支撑体、电极和电解质的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也不尽相同。本文介绍了不同结构的MS-SOFC的研究现状,评述了它们各自的制备工艺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目前MS-SOFC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金属支撑型SOFC 薄膜电解质 热循环 快速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