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增容剂对聚酰胺1010/聚丙烯共混物的增容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风霞 王雪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6-40,共5页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3种增容剂增容的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烯-丙... 采用熔体共混的方法制备了3种增容剂增容的聚酰胺1010/聚丙烯(PA1010/PP)共混物,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对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乙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PTW)对PA1010/PP共混物的增容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和非增容体系相比,PP-g-MAH、POE-g-MAH和PTW的拉伸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25%、89%和94%,冲击强度分别是非增容体系的140%、200%和200%,PTW具有较好的增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1010 聚丙烯 共混物 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乙烯-丙烯酸丁 酯一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 增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VC/PP-g-(St-co-MMA)的形态结构
2
作者 刁建志 宋晓红 +2 位作者 彭政 杨惠芳 李更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6,共4页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PP-g-(St-co-MMA)]为相容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PP/PVC/PP-g-(St-co-MMA)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由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 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PP-g-(St-co-MMA)]为相容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PP/PVC/PP-g-(St-co-MMA)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由X射线能谱微区分析得到了共混物中氯元素面分布图,对氯元素面分布进行了粒径统计。结果表明,在PP/PVC中加入PP-g-(St-co-MMA)相容剂,共混物亚微观相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PP-g-(St-co-MMA)能够明显降低PP/PVC共混物中PVC分散相的分散尺寸,提高共混物两相之间的相容性。改变相容剂的用量和共混物的组成,都对体系的形态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氯乙烯 苯乙烯一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接枝聚丙烯 共混 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固相接枝双单体共聚物的等温结晶行为
3
作者 彭华龙 洪浩群 +1 位作者 何慧 贾德民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9,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Avrami方程研究了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双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用Arrhenius公式分析了接枝支链对PP结晶活化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接枝支链引起PP的结晶成核和结晶生长方式发生变化,既起...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结合Avrami方程研究了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双单体固相接枝物的等温结晶行为;用Arrhenius公式分析了接枝支链对PP结晶活化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接枝支链引起PP的结晶成核和结晶生长方式发生变化,既起到异相成核作用,又阻碍了分子链的运动,降低了晶体生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马来酸酐 甲基丙烯酸甲酯 固相接枝共聚物 等温结晶 结晶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BC-g-GMA对回收PP/PE共混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萍 李迎春 +3 位作者 王文生 赵今 张天誉 董红岭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141,152,共7页
以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OBC(OBC-g-GMA)为增容剂,在回收聚丙烯(rPP)/回收聚乙烯(rPE)(质量比为50/50)共混物中分别加入rPP和rPE总质量15%的OBC,OBC-g-GMA,制备rPP/rPE/OBC,rPP/rPE/OBC-g-GMA复合材... 以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OBC(OBC-g-GMA)为增容剂,在回收聚丙烯(rPP)/回收聚乙烯(rPE)(质量比为50/50)共混物中分别加入rPP和rPE总质量15%的OBC,OBC-g-GMA,制备rPP/rPE/OBC,rPP/rPE/OBC-g-GMA复合材料,分析了OBC和OBC-g-GMA对rPP/rPE共混物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接触角分析表明,rPP和rPE产生了极性较大的羧基基团,向rPP/rPE共混物中加入OBC-g-GMA后,GMA中存在的环氧基团与羧基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极性较小的酯类聚合物;熔体流动速率(MFR)和流变性能分析表明,向rPP/rPE共混物中添加OBC-g-GMA后,rPP/rPE/OBC-g-GMA的MFR减小,复合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在OBC的物理增容和GMA环氧基化学反应增容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升;OBC-g-GMA作为rPP/rPE共混物的增容剂,提高了rPP与rPE间的相容性,使得rPP/rPE/OBC-g-GMA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显著提高,分别达到39.9 kJ/m^(2)和640.3%,较rPP/rPE分别提高639%和406%,较rPP/rPE/OBC分别提高55.3%和31%,但拉伸强度有所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收聚丙烯 回收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 熔融共混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单体接枝法制备功能化PPB
5
作者 程巧换 吕占霞 +3 位作者 张留成 李杨 李连鹏 茹阁英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20,共4页
采用中介物法与多单体接枝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将丙烯与丁二烯在Ziegler-Natta且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合,然后在二甲苯溶液中将丙烯/丁二烯共聚物与2种或3种单体反应得到含多种官能团的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作为共... 采用中介物法与多单体接枝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将丙烯与丁二烯在Ziegler-Natta且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合,然后在二甲苯溶液中将丙烯/丁二烯共聚物与2种或3种单体反应得到含多种官能团的接枝共聚物。考察了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别作为共单体对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证明了三单体接枝共聚物的生成。凝胶渗透色谱研究发现,接枝前后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变化不大,表明接枝前后共聚物无明显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马来酸酐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溶液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E-g-GMA对PLA/PP共混体系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尚 谢永健 +3 位作者 陈鑫亮 杨利 樊炳宇 王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1,共7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得到的POE-g-GMA作为相容剂引入到聚乳酸(PLA)/聚丙烯(PP)共混体系中,利用FTIR,DSC,SEM等方法研究了POE-g-GMA对PLA/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POE-g-GMA的增容机理。实验结... 采用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得到的POE-g-GMA作为相容剂引入到聚乳酸(PLA)/聚丙烯(PP)共混体系中,利用FTIR,DSC,SEM等方法研究了POE-g-GMA对PLA/PP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POE-g-GMA的增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OE-g-GMA改善了PLA与PP的相互作用,当POE-g-GMA的含量低于6%(w)时,主要起增塑作用,活化PLA分子链的运动能力,提高PLA的结晶度;当含量高于6%(w)时,可降低PLA的结晶能力,诱导共混体系向连续相结构转变;当含量为6%(w)时,PLA/POE-g-GMA/PP的拉伸强度为29.2 MPa,断裂伸长率提高至25%,材料刚韧平衡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 熔融共混 微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