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虎奶菇多酚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
作者 傅志丰 王慧宾 +3 位作者 邓朝阳 韩晓丹 徐志勇 顾震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0-125,共6页
以虎奶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虎奶菇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提取时间56 min、乙醇体积分数44%... 以虎奶菇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溶液提取虎奶菇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300 W、提取时间56 min、乙醇体积分数44%、提取温度59℃,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得率为(1.022±0.013)mg/g。抗氧化试验测定发现,虎奶菇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2.010 mg/mL和0.43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提取 虎奶菇 多酚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
2
作者 刘文婷 贾伟萍 +3 位作者 李陈巧 孙鹏 王鹏 安俊健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6-172,共7页
目的设计一种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糖化酶对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酶解产物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进而计算出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含量。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 目的设计一种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选用糖化酶对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进行酶解,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对酶解产物葡萄糖含量进行测定,进而计算出烟用接装纸中的淀粉含量。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最佳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方法进行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的测试。结果得到了酶解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最佳条件,糖化酶用量为2.64 mg/mL,反应时间为35 min,反应温度为53℃,方法相关系数为0.999,淀粉检出限为1.1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1.02%,加标回收率为95.2%~1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适合于烟用接装纸中淀粉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用接装纸 淀粉含量 糖化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抑制亚硝化功能分析
3
作者 任平国 任逸飞 +2 位作者 徐启红 樊军浩 党卫红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121,共8页
研究旨在探讨刺梨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制亚硝化功能。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选择乙醇体积百分比、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液料比进行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参数,同时分析了不同浓度刺梨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 研究旨在探讨刺梨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分析其抑制亚硝化功能。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选择乙醇体积百分比、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液料比进行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参数,同时分析了不同浓度刺梨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及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情况。结果显示:优化后的刺梨多酚最优提取参数为乙醇体积百分比50%、超声提取时间39 min、提取温度49℃和液料比18∶1(mL∶g),以此条件提取刺梨多酚,得率为(4.23±0.04)%。在试验测定浓度范围内,刺梨多酚清除亚硝酸盐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值为(0.070±0.003)mg/mL,阻断亚硝胺合成的IC50值为(0.089±0.004)mg/mL。刺梨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参数可靠,所得刺梨多酚具有良好的抑制亚硝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多酚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亚硝酸盐 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蔓越莓多酚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研究
4
作者 唐文礼 王冰悦 +1 位作者 段成凤 王春花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试验旨在优化蔓越莓多酚提取工艺,探究蔓越莓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以蔓越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对蔓越莓中多酚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且通过超氧阴离子... 试验旨在优化蔓越莓多酚提取工艺,探究蔓越莓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以蔓越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对蔓越莓中多酚进行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研究,以多酚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且通过超氧阴离子、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评价其抗氧化能力。试验得出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45(g/mL),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40℃。在该条件下,多酚实际提取量平均值为1.4801 mg/g。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在0.1~0.5 mg/mL范围内,蔓越莓中多酚对超氧阴离子、DPPH、ABTS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其抗氧化能力随着多酚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越莓 多酚 响应面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胶蒲公英根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娜 刘丽 +2 位作者 李璐 吕京京 董益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0-208,共9页
以青胶蒲公英根为原料,选取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作为试验因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青胶蒲公英根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青胶蒲公英根多酚的体外抗氧化及降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以青胶蒲公英根为原料,选取液料比、超声功率、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作为试验因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青胶蒲公英根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的青胶蒲公英根多酚的体外抗氧化及降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青胶蒲公英根多酚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液料比33:1 mL/g,超声功率270 W,提取温度61℃,提取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青胶蒲公英根多酚得率为1.46%±0.03%。体外活性研究表明,青胶蒲公英根多酚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54.06和39.27μg/mL,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值分别为133.26和50.22μg/mL,这表明青胶蒲公英根多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和降糖能力。本研究可为青胶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胶蒲公英根 多酚 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 降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沙枣叶多酚提取工艺及体内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小庆 苏伟航 +1 位作者 孙芸 王忠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2,共8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新疆沙枣叶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沙枣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评价其抗氧...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新疆沙枣叶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沙枣叶多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小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影响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沙枣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0(g∶mL)、乙醇体积分数58%、提取时间21 min、提取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含量为36.45 mg·g^(-1);当浓度为0.20 mg·mL^(-1)时,沙枣叶多酚和VC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0.3%、96.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MD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SOD、GSH-Px、T-AOC的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且模型对照组的肾脏系数和肝脏系数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沙枣叶多酚高剂量组血清中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Px、T-AOC的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且肾脏系数和肝脏系数与模型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叶 多酚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总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辅助法优化金缕梅多酚提取工艺及其美白功效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樊远红 杨思敏 +4 位作者 李慧婷 秦小桐 吴发亮 彭效明 居瑞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42,共6页
为了优化金缕梅多酚提取工艺及美白功效,采用酶辅助法和响应面法优化金缕梅多酚提取工艺,并检测金缕梅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缕梅多酚提取最优工艺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5%、酶解温度为38℃、酶解时间为85 ... 为了优化金缕梅多酚提取工艺及美白功效,采用酶辅助法和响应面法优化金缕梅多酚提取工艺,并检测金缕梅多酚对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缕梅多酚提取最优工艺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5%、酶解温度为38℃、酶解时间为85 min、料液比为1∶21、乙醇体积分数为40%,该条件下金缕梅多酚提取率达到62.16 mg/g。金缕梅多酚具有良好的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生成的功效,具备潜在的美白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缕梅 多酚 酶辅助提取 响应面分析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花茶多酚制备、成分分析及其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许嘉文 孙庆 +4 位作者 阿丽娅·阿布杜热依木 唐伟 阮琳 孙秀岩 解军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5-214,共10页
为了探究金花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纯化后总多酚成分及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本研究以金花茶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筛选超声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料液比最佳提取参数。采用Lx-8型大孔树脂对提取物进... 为了探究金花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及纯化后总多酚成分及体内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本研究以金花茶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筛选超声功率、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和料液比最佳提取参数。采用Lx-8型大孔树脂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5种多酚单体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随后对提取物进行体内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90 W,提取温度35℃,乙醇浓度55%,料液比1:30 g/mL,在此条件下,金花茶多酚得率为3.53%,茶多酚纯度为63.73%。5种多酚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绿原酸、表儿茶素、芦丁、鞣花酸含量分别为0.47、11.18、59.03、18.34、16.41 mg/g。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金花茶花多酚能够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其IC50值分别为0.38、0.16、0.39 mg/mL。此外,金花茶多酚还能够通过显著提高线虫体内SOD酶活力及降低MDA含量,有效增强秀丽隐杆线虫对氧化损伤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多酚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成分分析 秀丽隐杆线虫 抗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共熔溶剂提取绿茶中茶多酚工艺优化及茶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子文 贾智彤 +4 位作者 王利晖 刘羽妍 谢子菁 刘洋 滕杰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30-1342,共13页
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无毒溶剂而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提取和化学制备领域。本研究拟采用DES提取绿茶中多酚类物质,首先合成5种不同类型的DES,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黏度值的物理表征,... 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s,DES)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无毒溶剂而被广泛应用在生物提取和化学制备领域。本研究拟采用DES提取绿茶中多酚类物质,首先合成5种不同类型的DES,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与黏度值的物理表征,并与以传统水溶液、70%甲醇作为溶剂所得茶多酚提取率进行比较,获得最佳DES类型。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响应面Box-Behnken设计试验优化用DES提取绿茶中茶多酚的工艺,并对提取前后的绿茶粉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在提取过程中,当氯化胆碱与乳酸(DES-2)的含水率为30%、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29 min、料液比为1 g∶35 mL时,茶多酚提取率达25.16%,与模型预测结果相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在提取过程中茶粉的晶体结构无明显变化,但DES使茶粉表面形貌发生改变,使褶皱面增多,从而使茶粉与溶剂有更多接触面积,有利于多酚类物质的溶出。此外,将DES提取法与常用的超声波乙醇提取法、微波水提取法、热回流水提取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DES提取法在茶多酚提取率、部分儿茶素组分提取率上均具有显著优势(P<0.05)。用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茶多酚提取液进行体外还原能力、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试验,发现不同方法所得茶多酚提取液均表现出抗氧化活性并且其抗氧化活性呈现剂量依赖关系,以DES法获得的茶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性最强,研究结果可为茶多酚提取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茶多酚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脱硫搅拌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逸 杨瑞 +4 位作者 向家伟 吴亮 谢明辉 周国忠 刘宝庆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14-321,共8页
针对脱硫搅拌设备含固率分布和搅拌功率优化问题,在无挡板方形搅拌槽内,采用单层双弧叶桨式搅拌器开展搅拌实验。以槽内近壁面不同高度测点的脱硫石膏体积分数与完全均匀悬浮下的体积分数的离散程度作为研究对象,以泰尔不等式系数(Theil... 针对脱硫搅拌设备含固率分布和搅拌功率优化问题,在无挡板方形搅拌槽内,采用单层双弧叶桨式搅拌器开展搅拌实验。以槽内近壁面不同高度测点的脱硫石膏体积分数与完全均匀悬浮下的体积分数的离散程度作为研究对象,以泰尔不等式系数(Theil's inequality coefficient,TIC)作为离散程度的指标,探究了不同搅拌器转速、搅拌器离底高度、桨叶直径、桨叶角度的单因素影响规律,并利用响应面进行搅拌功率优化。结果表明,在单因素实验中,当桨叶中心离底高度在液位高度的大约3/10时含固率最高,达到所期望的TIC(TIC≤0.1516)所需最小搅拌功率为20.42 W,通过响应面参数优化后,功率降低到了17.94 W,功率消耗降低了约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设备 含固率分布 泰尔不等式系数 功率消耗 响应面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酶苎麻脱胶:一种生产还原糖的新途径
11
作者 马世航 成莉凤 +4 位作者 冯湘沅 杨琦 席果果 彭正红 段盛文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5期291-297,共7页
为提高苎麻生物质利用效率,使用果胶酶对苎麻韧皮进行水解,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水解苎麻果胶工艺,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检测果胶水解液中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水解温度52℃,果胶酶浓度4.8%... 为提高苎麻生物质利用效率,使用果胶酶对苎麻韧皮进行水解,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水解苎麻果胶工艺,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检测果胶水解液中的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还原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水解温度52℃,果胶酶浓度4.8%,水解时间7 h。在该条件下,水解液中还原糖含量可达(10.32±0.47)mg/mL。该工艺适用于将苎麻韧皮中果胶组分转化为可溶性还原糖,为后续生物质资源再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果胶 响应面法 还原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金丝皇菊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君 高文彬 +1 位作者 陈新 张亚楠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84,共6页
以金丝皇菊为试验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多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金丝皇菊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考察其对ABTS^(+)·、·O_(2)^(-)、·OH和DPPH·的清除作用,评价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以金丝皇菊为试验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多酚。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金丝皇菊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考察其对ABTS^(+)·、·O_(2)^(-)、·OH和DPPH·的清除作用,评价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提取金丝皇菊多酚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0(g/mL)、乙醇体积分数85%、超声温度54℃,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9.34mg/g。自由基清除试验表明,金丝皇菊多酚的清除能力与其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对ABTS^(+)·、·O_(2)^(-)、DPPH·、和·OH的IC_(50)分别为0.796、0.354、0.574、0.768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金丝皇菊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涩石楠总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抗氧化活性评价及单体酚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维巍 吕琳琳 +3 位作者 孙丽阳 李铁纯 郭俊生 刁全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205,共7页
以黑涩石楠冻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涩石楠果实中总多酚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单体酚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涩石楠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4%、超声提取时间125 min、超声... 以黑涩石楠冻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黑涩石楠果实中总多酚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单体酚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涩石楠总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4%、超声提取时间125 min、超声提取温度46℃、料液比1∶40(g∶mL)、超声提取功率700 W,超声提取频率40 kHz。在此优化条件下,总多酚的提取量为(12.69±0.079)mg/g。黑涩石楠总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半抑制浓度(IC_(50))值分别为0.30 mg/mL、0.42 mg/mL和0.35 mg/mL。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黑涩石楠中含有原儿茶酸、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和槲皮素等单体酚,含量分别为0.24 mg/g、1.08 mg/g、2.22 mg/g、0.31 mg/g和0.3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涩石楠 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单体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因素结合响应面法优化茧丝多酚含量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娟亚 刘伟红 +2 位作者 陈朝宏 王振华 叶飞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61,共7页
茧丝中的多酚含量是进行茧丝身份溯源的重要依据。以茧丝多酚含量的定量测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由Folin酚比色法定量检测茧丝多酚含量的方法,同时考察了Folin酚试剂的用量、Na_(2)CO_(3)溶液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 茧丝中的多酚含量是进行茧丝身份溯源的重要依据。以茧丝多酚含量的定量测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响应面优化法建立了由Folin酚比色法定量检测茧丝多酚含量的方法,同时考察了Folin酚试剂的用量、Na_(2)CO_(3)溶液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检测波长对茧丝多酚含量测定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设计优化茧丝多酚的检测条件。结果表明:茧丝多酚的最适检测条件为1.1 mL的Folin酚溶液用量、0.65 mL的Na_(2)CO_(3)溶液用量、32 min的反应时长和760 nm的检测波长。文章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重现性,且稳定性高,准确可靠,成本低廉,可用于桑蚕茧和生丝产品中多酚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 多酚 单因素 Folin酚法 响应面优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梁木叶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佩珊 臧美琪 +3 位作者 张炜灵 陈俊戬 刘立轩 张庆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9-170,共12页
为探究黄梁木叶多酚(NCLP)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Box-Behnken Design试验优化NCLP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柱花草青贮试验设3个处理:无添加(对照,CK)、添加1%NCLP(NCLP1)和2%NCLP(NCL... 为探究黄梁木叶多酚(NCLP)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对柱花草青贮品质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中Box-Behnken Design试验优化NCLP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柱花草青贮试验设3个处理:无添加(对照,CK)、添加1%NCLP(NCLP1)和2%NCLP(NCLP2)。青贮30 d后,测定以上3个处理柱花草的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黄梁木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甲醇浓度71%、液料比30 mL·g^(-1)、提取时间37 min、超声功率250W。在该提取条件下获得的黄梁木叶多酚为136.82 mg GAE·g^(-1)DM。在柱花草青贮中添加NCLP可极显著降低pH值、氨态氮含量和干物质损失率(P<0.01),极显著增加乳酸菌数量、乳酸和乙酸含量(P<0.01)。此外,添加2%NCLP还能显著增加真蛋白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P<0.05)。综上,本研究获得了NCLP的最佳提取工艺,发现NCLP能改善柱花草的青贮品质,以2%NCLP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梁木叶多酚 响应面法 青贮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酒精醋发酵用营养盐配方
16
作者 宋来生 杨雅静 +2 位作者 陈阳 洪厚胜 郭会明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229,共8页
为提高酒精醋的酸度及发酵效率,该研究以总酸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酒精醋发酵用营养盐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无水硫酸镁、无水氯化钙、天冬氨酸(Asp)、脯氨酸(Pro)是影响酒精醋总酸含量的主要因素。... 为提高酒精醋的酸度及发酵效率,该研究以总酸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酒精醋发酵用营养盐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无水硫酸镁、无水氯化钙、天冬氨酸(Asp)、脯氨酸(Pro)是影响酒精醋总酸含量的主要因素。酒精醋发酵用营养盐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50 g/L、丙氨酸(Ala)0.15 g/L、Asp 0.44 g/L、Pro 0.18 g/L、柠檬酸铵0.15 g/L、无水氯化钙0.09 g/L、无水硫酸镁0.09 g/L、泛酸0.12 g/L。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醋的总酸含量为(53.85±0.22)g/L,相较优化前提升了12.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醋 总酸含量 响应面法 营养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率与静置时间下滩涂土壤流变特性试验
17
作者 梁喜凤 史延楠 +3 位作者 秦叶波 姚莹 张慧 王永维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190,共9页
为了研究贝类养殖的滩涂土壤的流变属性和结构稳定性,采用旋转流变仪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静置时间的滩涂土壤进行了流变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滩涂土壤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剪切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同时,通过Response ... 为了研究贝类养殖的滩涂土壤的流变属性和结构稳定性,采用旋转流变仪对不同含水率和不同静置时间的滩涂土壤进行了流变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因素对滩涂土壤流变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剪切过程中的变化机理。同时,通过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中的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试验建立了屈服应力与含水率和静置时间之间的数值模型,并比较了含水率和静置时间对屈服应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1)剪切过程中滩涂试样经过了弹塑性阶段、固液转化阶段和流体阶段,滩涂土壤表现出了静置时间越长,固液转化阶段就越长的性质,且剪切过程中表现出剪切稀化的性质。2)静置时间的增加会导致整体剪切应力和屈服应力同时增加,含水率的增加会导致整体剪切应力和屈服应力的降低,且滩涂土壤存在一个含水率分界点,此含水率分界点在64.5%~67.0%之间,当超过这个含水率分界点的试样的静置时间超过31 h时,试样的屈服应力基本不会再发生较大的波动,大小在2240~4380 Pa之间,此外,静置时间在0~53 h之间且含水率在62.0%~69.5%之间的试样的屈服应力在1870~5410 Pa之间。3)含水率对屈服应力的影响比静置时间的影响更加显著,模型的R^(2)为0.9534,并且在验证试验中,屈服应力的测量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在15.0%以内,都说明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定性和定量地表征了滩涂土壤的流变特性,为滩涂贝类采收机械的研发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 响应面试验 静置时间 滩涂土壤 流变特性 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福林酚法测定三叶木通果皮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艳辉 杨蕊西 +3 位作者 何靖怡 袁亚宏 岳田利 盛庆林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5期70-74,共5页
对比80%甲醇、60%乙醇、水3种溶剂提取的三叶木通果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80%甲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总抗氧化能力(20.51±0.02) mg/g,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28.33±0.12) mg/m L,对Fe^(2+)络合能力(23.11±0.14) mg ED... 对比80%甲醇、60%乙醇、水3种溶剂提取的三叶木通果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80%甲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总抗氧化能力(20.51±0.02) mg/g,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28.33±0.12) mg/m L,对Fe^(2+)络合能力(23.11±0.14) mg EDTA-2Na/g,对·OH引起的p BR322质粒DNA氧化损伤的保护能力。采用响应面优化福林酚法测定三叶木通果皮80%甲醇粗提粉的多酚含量,将福林酚稀释倍数设为2,将20%碳酸钠用量设为1 m L,将反应温度设定为27℃,将反应时间设定为110 min,所得80%甲醇提取物中多酚含量为(18.91±0.38)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八月瓜多酚 体外抗氧化能力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芩茎叶黄酮类成分提取工艺及其含量测定
19
作者 闫杰 张思访 +2 位作者 毛贤贤 许晨新 刘贝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黄芩茎叶中黄酮成分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HPLC法测定了17个黄芩茎叶中黄酮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芩茎叶中黄酮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 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黄芩茎叶中黄酮成分提取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HPLC法测定了17个黄芩茎叶中黄酮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芩茎叶中黄酮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5%、料液比1∶5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应用最佳提取工艺黄酮成分提取量为24.43 mg/g;不同产地黄芩茎叶中黄酮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含量范围为15.839~26.044 mg/g。响应面法优化黄芩茎叶中黄酮成分的提取工艺稳定、准确可靠,所建立的黄酮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黄芩茎叶的质量评价及深度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茎叶 黄酮类成分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含量测定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辣木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71
20
作者 裴斐 陶虹伶 +4 位作者 蔡丽娟 魏琛琛 袁一鸣 杨文建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4-30,共7页
为研究辣木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明确辣木叶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料液比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辣木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多酚提取工艺。此外,研究辣木叶多酚还原... 为研究辣木叶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明确辣木叶多酚体外抗氧化活性,选取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和料液比为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工艺参数对辣木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辣木叶多酚提取工艺。此外,研究辣木叶多酚还原力及其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辣木叶多酚最优工艺为:超声时间19.5 min、料液比1∶30(g/m L)、超声温度20.2℃、超声功率250 W。在此条件下,辣木叶多酚提取量为(25.14±0.46)mg/g。辣木叶多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还原力、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达到同等质量浓度VC的81.25%、94.15%和75.05%。该研究为辣木叶多酚等生物活性成分高效制备与抗氧化剂的深度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叶 多酚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