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的PMMA有限宽板圆孔应力集中研究
1
作者 刘雯雯 王得志 +1 位作者 段琨煜 王志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4,101,共9页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以其为原材料的开孔构件会因孔边应力集中而导致结构的强度降低甚至失效。目前对于无限大板下圆孔应力集中的理论分析已经成熟,但对于有限宽板,由于自由边界... 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其优异的性能在许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以其为原材料的开孔构件会因孔边应力集中而导致结构的强度降低甚至失效。目前对于无限大板下圆孔应力集中的理论分析已经成熟,但对于有限宽板,由于自由边界和有限区域的存在,仍难以对圆孔孔边的应力分布进行精确计算。为了探究带孔PMMA有限宽板的孔边应力集中规律,针对PMMA材料,通过数字图像相关(DIC)对有限宽板下不同直径的圆孔孔边应力集中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固定板宽的情况下,随着孔径的增加,孔边最大应力集中系数提高,但圆孔远端应力低于板件所受平均应力,从而出现孔边应力趋于线性分布的现象。结合应力流原理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基于实验数据对有限宽板修正解进行验证,确定了有限宽板修正解的适用范围为:孔径/板宽之比Q≤0.3。考虑到离面位移对2D-DIC测量小变形的应变带来的误差,结合孔边区域应变电测法与2D-DIC对比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依据离面影响因数来确定取值范围的方法,从而获得准确的应变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应力集中 圆孔 有限宽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改性BN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性能
2
作者 郭玉呈 许蒙 +2 位作者 李建保 陈拥军 骆丽杰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采用一种改进的固相反应法,结合超声剥离法得到高纵横比的BN纳米管(BNNTs)和高比表面积的BN纳米片(BNNSs),并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BN进行氨基化改性。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通过添加改性的BNNTs和BNNSs,制备高热导率的P... 采用一种改进的固相反应法,结合超声剥离法得到高纵横比的BN纳米管(BNNTs)和高比表面积的BN纳米片(BNNSs),并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BN进行氨基化改性。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体,通过添加改性的BNNTs和BNNSs,制备高热导率的PMMA/改性BN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制备的BN纯度高,结晶度好,改性后仍然保持高结晶度,氨基基团接枝到BN表面,有效改善了BN与PMMA的相容性。当改性BN用量为20%(w)时,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70 W/(m·K),较纯PMMA提高了338%。此外,改性BN的加入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BNNTs/BNNSs良好的导热网络可以有效限制PMMA分子链的流动性,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从而利于其弹性模量的提高,改性BN用量为20%(w)时,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最大,为1.2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氮化硼纳米管 氮化硼纳米片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PDA增强PVDF/PMMA复合薄膜的介电与储能性能研究
3
作者 黄云龙 崔巍巍 +1 位作者 侯亚娟 董昊霖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42-251,共10页
本工作采用多巴胺(DA)在钛酸钡(BT)纳米颗粒表面自聚合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钛酸钡@聚多巴胺(BT@PDA)颗粒,分别将相同质量的BT和BT@PDA颗粒分散到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MMA)共混聚合物基质中,制得BT/PVDF/PMMA复合薄膜和BT@P... 本工作采用多巴胺(DA)在钛酸钡(BT)纳米颗粒表面自聚合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钛酸钡@聚多巴胺(BT@PDA)颗粒,分别将相同质量的BT和BT@PDA颗粒分散到聚偏氟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VDF/PMMA)共混聚合物基质中,制得BT/PVDF/PMMA复合薄膜和BT@PDA/PVDF/PMMA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PDA包覆层在提高介电常数、抑制介电损耗、提高击穿场强和改善力学性能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室温下BT@PDA/PVDF/PMMA复合薄膜在10~2Hz下介电常数达到10.9,与未加填料的PVDF/PMMA薄膜相比提升了67.7%;介电损耗为0.052,降低了32.4%;击穿场强达到606 kV/mm,提升了68.8%;放电能量密度达到10.3 J/cm^(3),提升了128.9%,并且充放电效率保持在58%以上。在高温(50~90℃)情况下,PDA包覆层在介电性能、储能性能方面仍然发挥了积极作用。70℃时,BT@PDA/PMMA/PVDF复合薄膜的储能密度为6.48 J/cm^(3),充放电效率仍然在5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密度 介电性能 聚偏氟乙烯(PV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BT@P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响应型PMMA非晶光子晶体-可生物降解膜的制备及在葡萄新鲜度指示中的应用
4
作者 杨雯雯 梁力生 +1 位作者 李梅 范小平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190,共9页
颜色通常分为结构色和色素色,但一些色素色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结构色具有环保、不易褪色的特点,将结构色与可生物降解膜结合,同时利用结构色的响应性能,可以制备出颜色鲜艳的智能响应包装。本研究首先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 颜色通常分为结构色和色素色,但一些色素色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结构色具有环保、不易褪色的特点,将结构色与可生物降解膜结合,同时利用结构色的响应性能,可以制备出颜色鲜艳的智能响应包装。本研究首先利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探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添加量、过硫酸钾(KPS)添加量和反应温度对PMMA微球粒径和分散性能的影响。当MMA添加量为8mL、过硫酸钾添加量为0.3g、温度为75℃时,可以制备出分散性能较好的PMMA微球。然后,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醇、柠檬酸制备可生物降解膜,进而将PMMA微球喷涂在其表面,得到PMMA非晶光子晶体-可生物降解膜(PMMA-降解膜),并探究PMMA-降解膜对乙醇气体的响应原理。最后,将PMMA-降解膜应用于葡萄的新鲜度可视化包装中。结果表明,葡萄变质产生的乙醇气体在10min内可使PMMA-降解膜由蓝色变为黄绿色,并且可以重复使用3次,该膜能够用于葡萄新鲜度的可视化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非晶光子晶体 可生物降解膜 乙醇气体响应 葡萄 新鲜度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聚醚基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PMMA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濉 陈兴锋 +2 位作者 张磊 严峰 张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39,49,共9页
为了探索同时具有聚氧异丙烯基团(PO)和聚氧乙烯基团(EO)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的润湿性调控机制,对5种具有PO基团和EO基团的阴离子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聚氧异丙烯)_(m)-(聚氧乙烯)_(n)-羧酸钠(C_(... 为了探索同时具有聚氧异丙烯基团(PO)和聚氧乙烯基团(EO)的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分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的润湿性调控机制,对5种具有PO基团和EO基团的阴离子延展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聚氧异丙烯)_(m)-(聚氧乙烯)_(n)-羧酸钠(C_(18)PO_(m)EO_(n)COONa,m=5、10、15和n=5、10、15)溶液在PMMA表面的润湿性进行测试分析,考察了PO基团、EO基团和表面活性剂浓度对表面张力(γ_(LV))和接触角(θ)的影响,并计算黏附张力(γ_(LV)cosθ)、黏附功(W_(A))和固液界面张力(γ_(SL))等吸附参数。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浓度小于临界胶束浓度(CMC)时,C_(18)PO_(m)EO_(n)COONa分子在溶液-空气界面和PMMA-溶液界面吸附,导致γLV降低,疏水烷基链朝向水相,导致γSL升高,两者共同作用导致θ不发生变化,维持在约75°;浓度大于CMC时,C_(18)PO_(m)EO_(n)COONa分子在溶液-空气和PMMA-溶液界面同时达到饱和吸附,吸附参数趋于稳定;进一步增大浓度,C_(18)PO_(m)EO_(n)COONa分子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在PMMA-溶液界面形成聚集体,亲水基团朝向水相,导致γSL迅速减小,θ急剧降低,C_(18)PO_(5)EO_(15)C的θ可降低至约43°。随着PO基团数量的增加,C_(18)PO_(m)EO_(n)COONa在CMC时的γLV和高浓度时的θ逐渐升高;而随着EO基团数量的增加,γLV和θ几乎不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聚氧异丙稀基团(PO) 聚氧乙烯基团(E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ASA合金材料改性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辉 郑富颢 +4 位作者 谷召辉 覃清钰 杨柳 李建亭 曹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9,共7页
为了满足薄壁化注塑需求,提出了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方法来对塑件进行改性及优化。首先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合金改性材料,并分析了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为了满足薄壁化注塑需求,提出了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方法来对塑件进行改性及优化。首先使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合金改性材料,并分析了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流动改性剂(ST-PA210)和纳米碳酸钙(nano-CaCO_(3))对PMMA/ASA合金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协同优化材料组分范围,再进行材料与工艺协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EMA-GMA可以改善PMMA/ASA合金的冲击强度,但会导致其他力学性能的下降,ST-PA210对PMMA/ASA合金的流动性能有显著提升且对力学性能无较大影响,添加2%~4%的nano-CaCO_(3)可以使PMMA/ASA合金力学性能和流动性能有小幅度提升,当其添加量超过6%时会使合金力学性能和流动性下降;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可增加满足塑件性能需求的组合,降低了塑件对材料性能的依赖,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最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EMA-GMA、ST-PA210和nano-CaCO_(3)改性PMMA/ASA合金机理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与工艺协同优化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合金 注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交联PMMA微球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贾慧灵 郭峰 +2 位作者 吴锦绣 谭心 李森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8,共6页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以二乙烯苯为交联剂,氯化钾为电解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过硫酸钾和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浓度对PMMA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功率、搅... 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以二乙烯苯为交联剂,氯化钾为电解质,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研究了过硫酸钾和氯化钾的物质的量浓度对PMMA微球的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性指数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功率、搅拌速度与PMMA微球形貌和粒径的关系。检测了不同pH值时PMMA乳液的电动(Zeta)电位,表明PMMA表面产生负电荷,使PMMA微球呈现稳定的分散状态。制备的PMMA呈现类球形,粒径为100~400 nm,在过硫酸钾物质的量浓度为5.69×10^(-3)mol/L及氯化钾物质的量浓度为1.03×10^(-2)mol/L时,微球的多分散性指数<0.1。原子力显微镜检测了最优工艺条件下,PMMA微球的力—位移曲线并分析了其弹性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波辐射 无皂乳液聚合 单分散 粒径 多分散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MMA树脂本体聚合反应及拉挤工艺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曾鑫志 师俊峰 +3 位作者 关静 刘佩佩 杨威 张彦飞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48,169,共8页
为了实现拉挤工艺成型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生产,采用了不同的助剂来调控PMMA聚合反应过程,改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本体聚合。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增塑剂,N,N-二甲基苯胺(DMA)和乙酸丁酯(BAC)作... 为了实现拉挤工艺成型纤维增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材料的生产,采用了不同的助剂来调控PMMA聚合反应过程,改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的本体聚合。其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增塑剂,N,N-二甲基苯胺(DMA)和乙酸丁酯(BAC)作为反应调整助剂,将各种助剂以一定比例混入树脂体系中进行聚合。首先将各树脂体系在60℃进行20 min预聚合得到预聚体,再对不同体系的预聚体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和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升温速率(β)下,加入DMA体系的反应起始温度都有所降低,DMA能够加快聚合初期的反应进程,而加入BAC则使得β为25℃/min时的反应温度区间从36.1℃提高到41.3℃。使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各体系反应的平均活化能(Ea),其中加入DMA使得体系Ea降低至40.71 kJ/mol,比未添加反应调整助剂的体系下降了16.9%。最终用各体系树脂进行拉挤实验,发现仅有添加了BAC的体系能够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在拉挤工艺生产纤维增强PMMA复合材料过程中,加入一定量BAC助剂能够减缓树脂聚合集中放热,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反应动力学 自由基聚合 本体聚合 拉挤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聚合PMMA基复合介质膜的储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博 赵月涛 +5 位作者 孟祥硕 周榆久 王礼坤 叶虎 潘齐凤 徐建华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27,共6页
目前有机薄膜电容器中的介质材料多为线性电介质,这类聚合物的介电常数通常较低,造成电容器储能密度普遍偏低,而新型高储能聚合物介质材料一般又存在介质损耗高的问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高储能含氟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好,常被用来... 目前有机薄膜电容器中的介质材料多为线性电介质,这类聚合物的介电常数通常较低,造成电容器储能密度普遍偏低,而新型高储能聚合物介质材料一般又存在介质损耗高的问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高储能含氟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好,常被用来改善后者的力学和击穿性能,但市售的PMMA存在本征介质损耗过高的问题。为了降低PMMA的介质损耗,本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苯乙烯(St)合成MMA-St共聚物(MS),将不同比例的MS掺入本体聚合的PMMA中形成复合体系,并研究复合体系的介电特性、储能特性及绝缘特性。结果表明:该复合体系可以显著降低PMMA的介质损耗,相较于PMMA更适合作为高储能聚合物的改性材料。其中复合10%MS的介质膜在5 500 kV/cm电场下获得了5 J/cm^(3)的放电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达到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介质损耗 储能 全有机复合介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长庆含蜡原油流变性的影响机理
10
作者 刘峻峰 石磊 +3 位作者 杨飞 闫锋 李其抚 聂超飞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20-1725,共6页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良好的有机相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将PMMA微球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8)降凝剂复合制备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以长庆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变实验评价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原油流变...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良好的有机相容性,通过熔融共混法将PMMA微球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28)降凝剂复合制备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以长庆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变实验评价了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对原油流变性的改善效果,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法考察了添加降凝剂前后原油的结晶特性和蜡晶形貌变化。结果表明:与纯EVA28降凝剂相比,加入质量分数20 mg/kg 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使长庆含蜡原油的凝点从8℃降低到5℃,5℃时的黏度从40.96 mPa·s减小到35.56 mPa·s,屈服值从0.527 Pa减小到0.224 Pa。EVA/PMMA杂化改性降凝剂可以进一步降低长庆含蜡原油的析蜡点,增溶石蜡的正向作用更加显著,利于改善原油的流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降凝剂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流变性 黏度 蜡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含量对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林明华 郑斌 +1 位作者 郭建兵 王华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153,共5页
为了提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综合性能并拓宽其在抗冲击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范围,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在SMA和AS... 为了提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综合性能并拓宽其在抗冲击和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范围,采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ASA)作为改性剂,通过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PMMA/ASA/SMA三元合金材料。在SMA和ASA总质量分数固定为30%的情况下,研究了SMA含量变化对合金材料力学性能、耐热性能以及组分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MA和ASA可显著提升PMMA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随着SMA含量的增加,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逐渐提升,断裂伸长率先升高后降低,当SMA质量分数为5%时达到最高,较未添加SMA的材料提高32.1%,缺口冲击强度下降,但仍远高于纯PMMA。此外,合金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与SMA含量成正相关关系,每增加质量分数1%的SMA,热变形温度约提高0.36℃,在SMA质量分数为20%时,热变形温度可提升至103.9℃。SMA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合金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未添加SMA的材料相比,添加质量分数20%SMA的合金材料的Tg从122.50℃提升至133.01℃,增幅达10.51℃。此外,合金材料的损耗因子呈现出单一峰值,表明PMMA/ASA/SMA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 合金材料 耐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辅助溶剂对PMMA微流控芯片模内键合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征 王继章 +2 位作者 杨铎 刘冲 王立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1-328,共8页
为了提高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键合效率,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为对象,以微型注塑机为平台,研究了聚合物模内键合方法。利用注塑机提供的合模力作为键合力,利用模温机提供键合温度,选择异丙醇作为辅助溶剂,借助溶剂溶解特性... 为了提高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的键合效率,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流控芯片为对象,以微型注塑机为平台,研究了聚合物模内键合方法。利用注塑机提供的合模力作为键合力,利用模温机提供键合温度,选择异丙醇作为辅助溶剂,借助溶剂溶解特性来降低模内键合中的键合温度和压力。在30~70℃,用测量显微镜和台阶仪测试分析了不同键合温度条件下,辅助溶剂对芯片的表面形貌和微通道结构的影响;利用辅助溶剂进行模内键合实验,用电子万能实验机测试了芯片的键合强度,对模内键合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异丙醇对键合质量的影响与键合温度、键合时间有关,在较高温度下会使芯片产生皲裂、微沟槽变形和堵塞;在键合温度为35℃,键合时间为5min时,芯片的表面质量和微沟槽形貌较完整,键合强度不小于2.64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内键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微流控芯片 异丙醇 微注塑 溶剂辅助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分散螺吡喃薄膜的微结构与光致变色行为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浪 龙世军 +3 位作者 张国栋 周兴平 贾殿赠 解孝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68-1873,共6页
通过溶液成膜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分散螺吡喃薄膜(SP-PMMA)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散螺吡喃薄膜(SP-PMMA-DOP),系统研究了微结构对薄膜力学性能和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P-PMMA和SP-PMMA-... 通过溶液成膜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分散螺吡喃薄膜(SP-PMMA)和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分散螺吡喃薄膜(SP-PMMA-DOP),系统研究了微结构对薄膜力学性能和光致变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SP-PMMA和SP-PMMA-DOP薄膜均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质,SP的"稀释效应"降低了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DOP的增容效应和增塑效应提高了SP在PMMA中的分散性,使PMMA的Tg进一步降低,薄膜韧性提高.SP-PMMA薄膜具有可逆的光致变色行为,DOP的加入显著提高了薄膜在常温下的光致变色和热褪色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致变色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螺吡喃 薄膜 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硅溅射的PMMA和PDMS亲水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雄英 李子尚 +1 位作者 冯金扬 马增帅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96-2102,共7页
为了提高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的微流体通道的浸润性,通过溅射SiO2对PMMA和PDMS进行了表面亲水改性处理。首先,对PMMA和PDMS进行氧等离子刻蚀,改变其表面形貌;然后,溅射SiO2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处理,由不... 为了提高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的微流体通道的浸润性,通过溅射SiO2对PMMA和PDMS进行了表面亲水改性处理。首先,对PMMA和PDMS进行氧等离子刻蚀,改变其表面形貌;然后,溅射SiO2进行表面亲水改性处理,由不同溅射时间得到不同厚度的SiO2薄膜。在亲水处理后一段时间之内对PMMA和PDMS表面分别进行接触角测量,评价不同条件下的改性效果,并对改性后的样片进行黏接性测试。结果表明:氧等离子刻蚀后,溅射时间10min以上的PMMA表面可在10天内保持极亲水的状态;溅射时间15min后的PMMA在35天之内接触角不超过10°;PDMS的亲水性可保持10天,接触角不超过60°;高温老化处理能延缓PDMS表面疏水性的恢复。实验结果显示:氧等离子刻蚀之后,溅射SiO2的方法可使PMMA和PDMS获得较长时间的表面亲水改性效果。另外,亲水改性处理后的PDMS之间仍可实现有效黏接,改性PMMA与未改性PDMS也能有效黏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 亲水改性 溅射 二氧化硅 等离子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断裂韧度尺寸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世明 汪洋 夏源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了研究断裂韧度的尺寸相关性,采用中心裂纹圆盘试件,在岛津材料试验机上对有机玻璃(PMMA)纯Ⅰ型、纯Ⅱ型准静态加载条件下的断裂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断裂韧度与试件的裂纹相对长度α相关,且在试验尺寸范围内I型断裂韧... 为了研究断裂韧度的尺寸相关性,采用中心裂纹圆盘试件,在岛津材料试验机上对有机玻璃(PMMA)纯Ⅰ型、纯Ⅱ型准静态加载条件下的断裂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PMMA的断裂韧度与试件的裂纹相对长度α相关,且在试验尺寸范围内I型断裂韧度KIc和Ⅱ型断裂韧度KⅡc均随α增加而降低;KIc受α的影响相对较大,而KⅡc受α的影响相对较小。PMMA的Ⅱ型断裂韧度KⅡc小于I型断裂韧度K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玻璃 中心裂纹圆盘 断裂韧度 尺寸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MMA/SEBS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相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韶云 程欢 +4 位作者 邹毅 张远方 刘学清 刘继延 胡成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0-124,共5页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苯乙烯(P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其增容体系的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拉伸强度、热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Mapping成像观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聚苯乙烯(PS)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及其增容体系的复合材料。通过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拉伸强度、热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Mapping成像观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苯乙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作为增容剂对PS/PMMA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以及界面结合的情况。结果表明,SEBS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PS/PMM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提升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增容剂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态高聚物PMMA的非线性粘弹-塑性本构方程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锡雄 朱国瑞 +1 位作者 黄旭昇 陈江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3-110,共8页
对航空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实验测定了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压缩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力促进热激活塑性变形的活化粘壶理论,提出由标准线性体或Maxwell体与考虑应变硬化效应的活化粘壶作串联耦合的粘弹-塑性本构... 对航空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实验测定了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压缩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讨论了应力促进热激活塑性变形的活化粘壶理论,提出由标准线性体或Maxwell体与考虑应变硬化效应的活化粘壶作串联耦合的粘弹-塑性本构模型,给出了完备的微分和积分形式的本构方程组,用于拟合实测加卸载循环的应力-应变曲线,获得良好吻合的结果。对应变软化效应提出一种新的起因于粘弹变形滞后效应的理论说明,并对屈服后加载应力-应变曲线的走向特征作了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ma 本构方程 粘弹性 变形 高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PMMA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形态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薇 苑会林 +2 位作者 王婧 王浩博 朱天戈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5-57,62,共4页
采用非晶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结晶型聚偏氟乙烯(PVDF)熔融共混,制备了PVDF/PMMA复合材料。利用Hilderbrand的溶解参数原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微分热重法(DTG)分析了PVDF/PMMA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热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 采用非晶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结晶型聚偏氟乙烯(PVDF)熔融共混,制备了PVDF/PMMA复合材料。利用Hilderbrand的溶解参数原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微分热重法(DTG)分析了PVDF/PMMA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热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共混片材的微观结构与形态。结果表明,PMMA与PVDF具有良好的相容性,PMMA的加人降低了PVDF的结晶能力和熔融温度;随着PMMA的含量增加,PVDF的分解温度降低;PVDF的结晶度降低,球晶尺寸增大。另外,PMMA的引入改变了PVDF的结晶结构,导致了β相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复合 结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在MMA/无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新强 蒋鹏 +3 位作者 郝晓丽 童婷 麻龑卓 万月萍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7,33,共6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无水乙醇混合溶剂溶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研究其溶解动力学。根据溶度参数相近原则确定MMA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采用阿贝折射仪测量PMMA的MMA/无水乙醇溶液的折射率,拟合出PMMA的MMA/无水乙醇溶液浓度与折...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无水乙醇混合溶剂溶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研究其溶解动力学。根据溶度参数相近原则确定MMA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采用阿贝折射仪测量PMMA的MMA/无水乙醇溶液的折射率,拟合出PMMA的MMA/无水乙醇溶液浓度与折射率的关系。采用针入度测试仪测定PMMA的溶胀厚度,确定出平均扩散系数方程和溶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式以及Uueberriter关系式,理论预测PMMA在MMA/无水乙醇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工艺,为溶剂溶解回收废PMMA提供了一条经济、环保,高附加值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混合溶剂 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包覆铝酸锶发光粉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峻峰 邱克辉 +1 位作者 赖雪飞 杨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4-45,91,共3页
采用乙二醇/水为分散介质,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AA/MMA聚合反应,制得PMMA包覆铝酸锶发光粉。采用IR、SEM、荧光光谱仪、酸度计等分析手段对包覆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MMA在发光粉表面形成包覆层,包覆层对发光粉发光特性的影... 采用乙二醇/水为分散介质,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AA/MMA聚合反应,制得PMMA包覆铝酸锶发光粉。采用IR、SEM、荧光光谱仪、酸度计等分析手段对包覆粉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PMMA在发光粉表面形成包覆层,包覆层对发光粉发光特性的影响较小,包覆后发光粉的耐水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铝酸锶 发光粉 包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