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茂金属催化体系下煤制α-烯烃制备低黏度PAO基础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马跃锋 许健 +1 位作者 蒋海珍 李久盛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36,共5页
以茂金属为主催化剂、三异丁基铝和有机硼化物为助催化剂,煤制α-烯烃为原料,采用釜式聚合法合成了低黏度聚α-烯烃基础油(PAO)。通过考察主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煤制α-烯烃转化率以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确定最佳... 以茂金属为主催化剂、三异丁基铝和有机硼化物为助催化剂,煤制α-烯烃为原料,采用釜式聚合法合成了低黏度聚α-烯烃基础油(PAO)。通过考察主催化剂及助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煤制α-烯烃转化率以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主催化剂/煤制α-烯烃质量比为1×10^(-4),Al/Zr摩尔比为9,有机硼化物/茂金属质量比为2,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2.5h。在该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PAO基础油的运动黏度(100℃)为8.15mm^2/s,黏度指数158,倾点-54℃,闪点286℃,诺亚克蒸发损失为3.46%,是一种低黏度、高黏度指数、低倾点、高闪点、低蒸发损失的聚α-烯烃,产品主要由四聚体、五聚体和少量的三聚体、六聚体组成,该工艺具有较好的试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α-烯烃 pao基础油 茂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铜和微米氧化铅在合成油PAO10中的磨损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智宏 左晓亮 梁慧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4-77,90,共5页
采用热还原法和直接沉淀法分别制备纳米级铜粉与微米级β-PbO粉,考察其在合成润滑油PAO1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磨损机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加入2种粉体可明显提升PAO10的pB值,减小摩擦因数;纳米铜粉通过吸附与软化成膜等机制,氧化... 采用热还原法和直接沉淀法分别制备纳米级铜粉与微米级β-PbO粉,考察其在合成润滑油PAO1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摩擦磨损机制进行讨论。结果表明:加入2种粉体可明显提升PAO10的pB值,减小摩擦因数;纳米铜粉通过吸附与软化成膜等机制,氧化铅通过解理成膜机制,降低了钢球摩擦过程中的黏着磨损和磨粒磨损,达到减摩抗磨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PbO 聚α烯烃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O基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排放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田强 高深 +2 位作者 赵磊 王志宇 张武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7-1193,共7页
在增压中冷高速柴油机上,利用DMS500快速响应颗粒分析仪,比较研究了包括聚α-烯烃(PAO)基全合成润滑油在内的多种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数量排放性能的影响,在不同负荷与转速下进行考察,并重点分析了润滑油工作温度和灰分含量影响,从而概括... 在增压中冷高速柴油机上,利用DMS500快速响应颗粒分析仪,比较研究了包括聚α-烯烃(PAO)基全合成润滑油在内的多种润滑油对柴油机颗粒数量排放性能的影响,在不同负荷与转速下进行考察,并重点分析了润滑油工作温度和灰分含量影响,从而概括出PAO润滑油典型工况下的颗粒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发动机负荷增加,发动机颗粒数排放峰值降低;转速增加,颗粒数排放峰值升高.较高的工作温度有利于降低PAO润滑油的颗粒排放峰值;润滑油的灰分含量越低,颗粒排放量越少,尤其在小负荷工况下;润滑油的基础油成分对发动机颗粒排放影响显著,PAO基润滑油在高工作温度、高发动机负荷下的颗粒排放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全合成润滑油 聚α-烯烃(pao)基润滑油 颗粒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_3/乙酸催化1-癸烯合成低黏度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11
4
作者 褚洪岭 马克存 +3 位作者 王斯晗 徐显明 王力搏 霍宏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016-3020,共5页
开展了BF_3/乙酸络合物催化1-癸烯合成低黏度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催化剂回用工艺对反应产物组成和聚α-烯烃(PAO)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0℃、反应压力为0.2MPa... 开展了BF_3/乙酸络合物催化1-癸烯合成低黏度聚α-烯烃润滑油基础油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用量和催化剂回用工艺对反应产物组成和聚α-烯烃(PAO)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0℃、反应压力为0.2MPa、反应时间为2h、新鲜BF_3/乙酸络合物与1-癸烯的质量比为1∶100的条件下,1-癸烯转化率大于99.4%,PAO收率大于95.7%,产品的100℃运动黏度为4.33mm^2/s,黏度指数为134,倾点为–53℃;采用BF_3/乙酸络合物回用工艺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但回收络合物的催化活性有所下降,向催化体系补充部分新鲜络合物后,产物组成及PAO性能与采用新鲜络合物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癸烯 聚Α-烯烃 三氟化硼 聚合 催化剂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C_(12)烯烃齐聚制备高性能润滑油基础油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春胜 许云飞 +1 位作者 颜子龙 周晓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6-452,共7页
采用Et3NH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1-C12烯烃齐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齐聚反应的影响。用色谱-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并按照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测定了产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4... 采用Et3NH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剂催化1-C12烯烃齐聚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齐聚反应的影响。用色谱-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表征了产物的组成和结构,并按照石油和石油产品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测定了产物的性能。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为1~4h、温度为25~75℃的范围内,1-C12烯烃齐聚反应的产物主要是其三聚体、四聚体和五聚体,是具有长侧链的聚α-烯烃。该混合物具有高黏度(ν100为32.1~53.2mm2/s)、较高黏度指数(169~189)、低倾点(-33℃^-42℃)、适中相对分子质量(645~740)的特性,可作为高性能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pao) 齐聚反应 1-C12烯烃 Et3 NHCl-AlCl3离子液体催化剂 润滑油基础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饰的纳米铜粒子在聚α烯烃合成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任霞 夏延秋 +2 位作者 王小波 周峰 徐洮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7-78,83,共3页
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DDP)修饰的纳米铜粒子在聚α烯烃合成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斑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DDP修饰的纳米铜粒子作为添加剂提高了摩擦副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同... 采用SRV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二烃基二硫代磷酸盐(DDP)修饰的纳米铜粒子在聚α烯烃合成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斑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DDP修饰的纳米铜粒子作为添加剂提高了摩擦副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同时磨斑表面更加光滑平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纳米粒子 聚α烯烃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α-烯烃蜡的合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雨 陈盛 +1 位作者 李慧慧 郑义红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2-55,共4页
研究了以1-十六烯和1-十八烯为原料,采用实验室制备的Ziegler-Natta负载型催化剂及市售三乙基铝(TEAl)助催化剂,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在常压下制备低规整度的聚α-烯烃蜡。考察了主催化剂浓度、铝钛摩尔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以及加入... 研究了以1-十六烯和1-十八烯为原料,采用实验室制备的Ziegler-Natta负载型催化剂及市售三乙基铝(TEAl)助催化剂,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在常压下制备低规整度的聚α-烯烃蜡。考察了主催化剂浓度、铝钛摩尔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以及加入外给电子体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对共聚物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主催化剂浓度为1.5g/L、铝钛摩尔比3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90min的条件下,制备的聚α-烯烃蜡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滴熔点为58.2℃,闪点为240℃,运动粘度为4600mm2/s,吸油值为32.5g/100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α-烯烃蜡 长链Α-烯烃 pao共聚 本体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费托合成联产中烯烃的加工利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郭琳 李文英 +2 位作者 张宗森 褚绮 冯杰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9-313,共5页
对高、低温费托合成联产中烯烃的加工方案及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综述。优选了以润滑油、C4—C8直链α-烯烃、聚丙烯为烯烃下游产品的方案。分析了烯烃及后续产品加工方案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工艺,即直链α-烯烃和聚α-烯烃PAO(poly alpha-ol... 对高、低温费托合成联产中烯烃的加工方案及关键工艺进行了分析综述。优选了以润滑油、C4—C8直链α-烯烃、聚丙烯为烯烃下游产品的方案。分析了烯烃及后续产品加工方案中的两个关键技术工艺,即直链α-烯烃和聚α-烯烃PAO(poly alpha-olefin)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认为IFP公司的Alphaselect工艺是与高、低温费托合成联产匹配度最佳的乙烯齐聚制直链α-烯烃工艺,以C8—C12的直链α-烯烃为原料来生产PAO基础油是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联产 烯烃加工 Α-烯烃 p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