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CR基因指纹用于变形链球菌传播株与非传播株的筛选 被引量:4
1
作者 李颂 刘天佳 +3 位作者 庄姮 杨锦波 杨德琴 刘昭慧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2-395,共4页
目的 应用AP_PCR基因指纹筛选变形链球菌 (mutansstreptococci,MS)的传播株 (transmittedstrains)与非传播株 (nontransmittedstrains) ,探讨影响MS传播的因素。方法 选取 2 0对口腔中已定居有MS的儿童 (3~ 4岁 )与他们的母亲 ,取牙... 目的 应用AP_PCR基因指纹筛选变形链球菌 (mutansstreptococci,MS)的传播株 (transmittedstrains)与非传播株 (nontransmittedstrains) ,探讨影响MS传播的因素。方法 选取 2 0对口腔中已定居有MS的儿童 (3~ 4岁 )与他们的母亲 ,取牙面菌斑样本涂于轻唾—杆菌肽培养基。每人随机挑取 4 5株分离株 ,提取染色体DNA ,AP_PCR基因指纹检测。结果 ①从 2 0 0个分离株中共分辨出 4 5个不同的基因型 ,其中 10位 (5 0 % )母亲和 15位 (75 % )儿童分别带有 1种类型 ,另 5位 (2 5 % )儿童带 2种类型 ,另 10位 (5 0 % )母亲带有 2种或 2种以上类型 (2位母亲带有 5种型 ) ,表明人群口腔中定居的MS存在基因多态性 ;②比较母亲与其子女MS基因型的相似性发现 ,2 0对母子中16对 (80 % )有相似基因型出现 ,提示MS在此人群中的高传播现象 ;③对有传播现象的 16位母亲的S.mutans进行传播株与非传播株的筛选发现 ,10 (5 0 % )位母亲口腔中传播株与非传播株共存 ,表明并非所有基因型的S .mutans都能传播。结论 ①AP_PCR基因指纹能清晰地分辨出S.mutans的传播株和非传播株 ;②在S .mutans的母婴传播过程中某一型菌株的优先传播是普遍存在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CR 基因指纹 变形链球菌 传播株 非传播株 筛选 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托儿童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邹静 尚冉 +1 位作者 凌均棨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8-39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幼儿园全托儿童之间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研究,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4名3~4岁全托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和有龋组各12名.采用无菌牙签采集牙面菌斑,厌氧培养48 h,根据变形链球菌的典型形态挑取单个... 目的通过对幼儿园全托儿童之间口腔变形链球菌水平传播的研究,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择24名3~4岁全托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无龋组和有龋组各12名.采用无菌牙签采集牙面菌斑,厌氧培养48 h,根据变形链球菌的典型形态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次代纯培养,经形态学和微量生化鉴定后将分离的菌株行AP-PCR扩增,对来自不同个体基因型相似的菌株再进行DNA指纹分析.结果 24名受检儿童中,变形链球菌检出率为66.7%,无龋组和有龋组检出率分别为58.3%和75.0%.经AP-PCR扩增,24名儿童口腔中检测出29个不同基因型的变形链球菌,其中携带2个以上基因型儿童占45.8%.经DNA指纹分析,有2种基因型在11名全托儿童口腔中有重复检出.结论变形链球菌在全托儿童口腔中可能存在水平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基因型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 DNA指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儿童变形链球菌群细菌母子传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晓芳 刘淑杰 许学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沈阳地区儿童变形链球菌群细菌 (Mutansstreptococci,MS)的母子传播情况。方法 :选取 16对母子的唾液 ,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MS的菌落数量 ,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arbitrarilyprim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 ,AP_P... 目的 :研究中国沈阳地区儿童变形链球菌群细菌 (Mutansstreptococci,MS)的母子传播情况。方法 :选取 16对母子的唾液 ,在选择培养基上培养后计数MS的菌落数量 ,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arbitrarilyprimedpolymerasechainreaction ,AP_PCR)鉴定其基因型。结果 :儿童口腔中 5 6 5 %的MS基因型与母亲一致 ;而且母亲与儿童唾液MS计数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沈阳地区儿童口腔MS主要来源于母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阳地区 变形链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母子传播 龋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4
作者 熊薇 王洪波 涂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了解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住院患者分离的160株MRSA的耐药性;采用随机引物(AP)-PCR法对其中的36株MRSA作同源性分析。结果160株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 目的了解MRSA的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住院患者分离的160株MRSA的耐药性;采用随机引物(AP)-PCR法对其中的36株MRSA作同源性分析。结果160株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敏感率分别为100%、100%和95%;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7.5%、87%和59%;左氧氟沙星的中介率为26%。36株MRSA的AP-PCR图谱有10种类型(A~J型),主要型别为A型12株、B型7株及C型6株,ICU的25株,分别为A型10株、B型6株、C型3株、D型3株及F、I、J各1株。结论医院获得性MRSA是多重耐药菌,ICU的MRSA菌株主要基因型为A、B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水平与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艳 吴振村 +1 位作者 唐玉红 贾天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sHLA-E)水平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228例健康对照人群HLA-...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可溶性HLA-E(sHLA-E)水平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中国张家口地区200例乳腺癌患者和228例健康对照人群HLA-E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同时用ELISA检测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sHLA-E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检出2种等位基因:HLA-E*0101和HLA-E*0103;3种基因型:HLA-E*0101/HLA-E*0101、HLA-E*0101/HLA-E*0103和HLA-E*0103/HLA-E*0103。其中HLA-E*0103等位基因和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在乳腺癌患者组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携带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的个体乳腺癌发病风险明显增加;血浆sHLA-E水平在乳腺癌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布无明显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携带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患者血浆sHLA-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HLA-E基因多态性及血浆sHLA-E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LA-E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遗传易患性相关;HLA-E*0103/HLA-E*0103基因型可能是中国张家口地区汉族女性乳腺癌的易感基因;而血浆sHLA-E水平可能与乳腺癌的遗传易患性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E 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 乳腺癌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子口腔中变形链球菌基因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晓燕 李颂 梅陵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9-442,共4页
目的:分析高龋、无龋儿童及其母亲口腔中变形链球菌(S.mutans)菌株的基因型,探讨S.mutans基因型与致龋活性的关系。方法:试剂盒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对20名儿童(高龋组10名,无龋组10名)及其母亲的共800株S.mutans临床分离株进行AP-PCR... 目的:分析高龋、无龋儿童及其母亲口腔中变形链球菌(S.mutans)菌株的基因型,探讨S.mutans基因型与致龋活性的关系。方法:试剂盒法提取细菌染色体DNA,对20名儿童(高龋组10名,无龋组10名)及其母亲的共800株S.mutans临床分离株进行AP-PCR基因型分析。结果:高龋儿童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多于无龋儿童(P<0.05),高龋儿童的母亲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显著多于无龋儿童的母亲(P<0.01),高龋儿童母亲的DMFT值显著高于无龋儿童母亲(P<0.01),高龋组和无龋组的共有基因型数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龋个体比无龋个体携带更多的S.mutans基因型,个体携带的S.mutans基因型数目与其致龋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基因型 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PO-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11
7
作者 徐义刚 李丹丹 +2 位作者 崔丽春 刘忠梅 李苏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0-164,共5页
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根据DPO引物设计原则,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DPO引物,经... 利用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dual-priming oligonucleotide,DPO)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根据DPO引物设计原则,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DPO引物,经过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DPO-PCR检测方法,其检测灵敏度约为94 CFU/mL。与常规PCR方法相比,所建立的DPO-PCR方法对退火温度不敏感,在引物设计和实验过程中不需要对引物及其退火温度反复优化,同时基于DPO引物的特殊结构又增强了其特异性。DPO-PCR方法设计简易、特异性强,为致病性微生物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基因 双启动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