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rheological parameters in all drag reduction regimes of turbulent channel flow with polymer additives
1
作者 李昌烽 赵作广 +1 位作者 吴桂芬 冯晓东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275-279,共5页
The influence of rheological parameters on vortex dynamics and the extent of drag reduction (DR) were deciphered via extensively analyzing the hi-fidelity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turbulent channel f... The influence of rheological parameters on vortex dynamics and the extent of drag reduction (DR) were deciphered via extensively analyzing the hi-fidelity dir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turbulent channel flow with polymer solutions.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in all drag reduction regimes from the onset of DR to maximum drag reduction (MDR) limit, the Deborah number is defined as the product of an effective Weissenberg number, 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streamwise vorticity fluctuation remains O(1) in the near wall region. The ratio of the average lifetime of axial vortices to the vortex rotating duration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R, and MDR is achieved when these time scales become nearly equal. Based on these observations a simple framework is proposed adequately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polymer additives on the extent of DR from onset to MDR as well as the universality of the MDR in flow systems with polymer additi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ag reduction DILUTE polymerIC solutions TURBULENT channel flows FENE-P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污水间歇断流下滴滤池效能维持及微生物胞外应激机制
2
作者 李亚娇 蒋小雨 +5 位作者 池玉蕾 张彬鸿 任武昂 丁晓倩 鞠恺 金鹏康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4-2442,共9页
间歇断流下微生物的适应恢复能力是滴滤池稳定运行的关键,该过程与微生物以EPS形式储存的活性物质紧密联系.基于此,对比分析滴滤池稳定运行周期内生物膜结构、EPS组分及其官能团的变化特征,探讨了EPS的应激机制同微生物活性维持与恢复... 间歇断流下微生物的适应恢复能力是滴滤池稳定运行的关键,该过程与微生物以EPS形式储存的活性物质紧密联系.基于此,对比分析滴滤池稳定运行周期内生物膜结构、EPS组分及其官能团的变化特征,探讨了EPS的应激机制同微生物活性维持与恢复的关联.结果表明,间歇断流下滴滤池的COD、NH_(4)^(+)-N去除率分别达95.56%±1.10%、87.06%±2.08%;受EPS影响,生物膜呈松散孔隙/紧密堆积的形貌结构;微生物在断流期转化SB-EPS内吸附的碳源与LB-EPS内储存的多糖为营养物质,并依靠EPS内疏水基团与架桥作用维护稳定结构,形成了EPS适应饥饿交替的应激机制,进而维持了滴滤池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滴滤池 间歇断流 生物膜结构 胞外聚合物 应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铝氧烷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艳焦 楼琳瑾 +3 位作者 樊茁钦 张浩淼 王靖岱 阳永荣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4-465,共12页
甲基铝氧烷(MAO)是多种烯烃聚合体系的重要助催化剂,但其生产难度大、经济性差,并且在脂肪烃溶剂中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因此,通过对MAO改性克服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针对MAO改性的主要技术路线,综述了水解法、非水解法及其他改性... 甲基铝氧烷(MAO)是多种烯烃聚合体系的重要助催化剂,但其生产难度大、经济性差,并且在脂肪烃溶剂中溶解度低、稳定性差,因此,通过对MAO改性克服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针对MAO改性的主要技术路线,综述了水解法、非水解法及其他改性策略,并重点介绍基于3D打印技术的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流动化学反应器设计和合成方法。该MMAO连续流合成平台包括异丁基铝氧烷(IBAO)合成模块、IBAO与三甲基铝(TMA)快速络合模块以及异丁基改性产品iBu-MMAO合成模块,通过有效降低固体堵塞和热失控的风险,实现安全、稳定、连续合成MMAO,收率最高可达80%,且该产品与市售产品的助催化活性相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MMAO的分析与检测手段,及其系列产品在聚合体系中的应用,为MMAO的合成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铝氧烷 流动化学 多相反应器 水解 合成 烯烃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opped-Flow技术应用于烯烃聚合的研究
4
作者 叶朝阳 王立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2年第1期45-49,共5页
对Stopped-Flow技术应用于MgCl_2负载Ziegler催化体系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该技术能够将烯烃聚合反应控制在极短时间内(约0.1s),并且对于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Stopped-flow技术 烯烃聚合 MgCl2负载 Ziegler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防聚剂对管输体系中水合物团聚的影响
5
作者 张书炜 徐加放 +3 位作者 潘振 王博闻 王健 陈杰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6-693,共8页
针对高含水率下防聚剂失效问题,研究了新型防聚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对不同含水率及初始流量的油水乳液体系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初始流量的增加均会使水合物颗粒平均粒径弦长减小,推迟水合物堵管时间。CAB... 针对高含水率下防聚剂失效问题,研究了新型防聚剂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35)对不同含水率及初始流量的油水乳液体系流动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和初始流量的增加均会使水合物颗粒平均粒径弦长减小,推迟水合物堵管时间。CAB-35在纯水中的抗凝聚效果也较好,它的椰油酰胺基为长烷基链,能降低颗粒间内聚力,通过影响气体水合物颗粒之间的液桥从而使水合物颗粒凝聚力失稳。在倾斜管道中CAB-35仍具有较好的抗凝聚作用。添加CAB-35可在第一次停输再启动后保证水合物浆液的流动时间延长,但第二次停输后仍不能通过再启动泵使流量恢复正常。研究结果为防聚剂选择、高含水率体系下的水合物抗凝聚及非常规管段停启系统中水合物浆液流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流动保障 防聚剂 倾斜管道 停输再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
6
作者 张永辉 葛腾杰 +4 位作者 牟祥升 窦洪鑫 闫冰 曹晨刚 姜涛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0,20,共5页
合成了一种用于乙烯与降冰片烯高温溶液共聚合的高活性耐高温茂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茂金属催化剂浓度、n(Al)∶n(Zr)、降冰片烯浓度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确定了制备乙烯-降冰片烯共... 合成了一种用于乙烯与降冰片烯高温溶液共聚合的高活性耐高温茂金属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茂金属催化剂浓度、n(Al)∶n(Zr)、降冰片烯浓度等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确定了制备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的高温溶液聚合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40℃时,催化剂活性高达6.7×10^(6)g/(mol·h),催化剂寿命达到30 min以上。最佳聚合条件:反应温度为140℃,茂金属催化剂浓度为6×10^(-5)mol/L,乙烯压力为1 MPa,n(Al)∶n(Zr)为250,n(B)∶n(Zr)为1.1,反应时间为30 min;最佳聚合条件下共聚物中的降冰片烯插入率达34.44%(y),密度约为0.98 g/cm^(3),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乙烯-降冰片烯共聚物 溶液聚合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熔体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学药剂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缓解效果与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帅峰 刘源 +2 位作者 张圣昊 张冰 时文歆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07-3718,共12页
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次氯酸钠(NaClO)和过氧化氢(H_(2)O_(2))对基质堵塞的缓解效果与机理,并分析其工程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3种化学药剂处理后,基质层渗透系数分别提高53.3%、27.5%、210.7%.此... 以水平潜流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探究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次氯酸钠(NaClO)和过氧化氢(H_(2)O_(2))对基质堵塞的缓解效果与机理,并分析其工程应用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3种化学药剂处理后,基质层渗透系数分别提高53.3%、27.5%、210.7%.此外,H_(2)O_(2)对反应器污染物去除效率影响最小,并提高了NH_(4)+-N及TP的去除效果.3种药剂的投加对植物造成轻微伤害,但这种负面影响短期内(14d)可弹性恢复(93.8%、84.4%、84.4%).在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化学药剂处理可以通过抑制生物膜形成细菌(如Pleomorphomonas属和norank_f__norank_o__Saccharimonadales属)的生长来缓解堵塞,并通过改善反应器厌氧环境促进脱氮除磷功能细菌(如反硝化细菌unclassified_f__Comamonadaceae)的生长来恢复反应器性能.结合堵塞缓解效果和工程应用可行性比较认为,3种药剂中H_(2)O_(2)为缓解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最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 基质堵塞 植物根系活力 胞外聚合物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流动的多尺度模拟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小华 欧阳洁 孔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897-1904,共8页
基于聚合物分子运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聚合物流体的多尺度方法。该方法在宏观尺度上应用无网格方法求解速度场,在微观尺度上应用随机模拟技术计算聚合物对应力的贡献,从而避免需要本构方程来封闭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对Hooke... 基于聚合物分子运动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聚合物流体的多尺度方法。该方法在宏观尺度上应用无网格方法求解速度场,在微观尺度上应用随机模拟技术计算聚合物对应力的贡献,从而避免需要本构方程来封闭连续性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对Hooke哑铃模型、FENE哑铃模型、FENE-P哑铃模型,模拟了突然起动平面Couette流动;对Hooke哑铃模型,模拟了方腔驱动流动。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网格方法 Brown动力学模拟 多尺度方法 聚合物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芳醚砜共聚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9
9
作者 高红军 章明秋 +3 位作者 曹民 代惊奇 姜苏俊 曾祥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以4,4’-二氯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砜和2,4-二羟基二苯砜为单体,通过缩聚合成一系列主链含异构体醚键单元的聚芳醚砜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对产物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比不同... 以4,4’-二氯二苯砜、4,4’-二羟基二苯砜和2,4-二羟基二苯砜为单体,通过缩聚合成一系列主链含异构体醚键单元的聚芳醚砜共聚物,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对产物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比不同产物的熔体黏度、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力学性能,发现随着共聚单元含量的增加,聚芳醚砜共聚物的流动性逐渐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降低,并且屈服点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均逐渐提高。这一结果对实际应用中提高聚芳醚砜树脂流动性和韧性、降低热加工温度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芳醚砜 缩聚 流动性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分子模型的Brown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方建农 范西俊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2-120,共9页
介绍了研究聚合物分子模拟流变性质的Brown动力学模拟方法,综述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将分子模型的数值模拟与求解流动守恒方程的数值解法相结合,便有可能用分子模型去代替连续介质力学的本构方程,来模拟聚合物流... 介绍了研究聚合物分子模拟流变性质的Brown动力学模拟方法,综述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将分子模型的数值模拟与求解流动守恒方程的数值解法相结合,便有可能用分子模型去代替连续介质力学的本构方程,来模拟聚合物流体的复杂流动.本文介绍了这一方法的产生背景、最新进展以及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型 动力学模拟 聚合物流动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流动分子水平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建农 范毓润 +1 位作者 范西俊 戴志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4-269,共6页
提出一种新的聚合物流动分子水平的模拟方法,即将流线有限元与分子模型的Brown动力学模拟相结合,求解聚合物复杂流动问题。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成功地对平行平板间的绕圆柱流进行了模拟。研究的流体介质为Oldroyd-B流体,该流体对应虎... 提出一种新的聚合物流动分子水平的模拟方法,即将流线有限元与分子模型的Brown动力学模拟相结合,求解聚合物复杂流动问题。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成功地对平行平板间的绕圆柱流进行了模拟。研究的流体介质为Oldroyd-B流体,该流体对应虎克哑铃分子模型的牛顿溶剂稀溶液。通过和采用本构方程的计算结果对比,对这一新方法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型 动力学 高聚物溶液 流体力学 数字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渗流毛细管原位柱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凌怡 平贵臣 +2 位作者 张丽华 张维冰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3-406,共4页
采用二元致孔剂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微电渗流毛细管原位柱。与三元致孔剂制柱方法相比 ,具有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好、能够方便地通过改变致孔剂配比来改变柱床的孔径和孔结构的特点。得到的毛细管柱内部结构均匀 ,通透性好。... 采用二元致孔剂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微电渗流毛细管原位柱。与三元致孔剂制柱方法相比 ,具有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好、能够方便地通过改变致孔剂配比来改变柱床的孔径和孔结构的特点。得到的毛细管柱内部结构均匀 ,通透性好。通过对改变不同致孔剂配比所制备的原位柱的孔结构特征及电渗流情况考察 ,及对柱长和柱径与电渗流的关系的探讨 ,发现制备的原位柱在较高 pH值和较高的有机改性剂浓度条件下 ,电渗流均能保持在较低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性能 原位聚合 微电渗流 毛细管原位柱 致孔剂 液相色谱 毛细管电泳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聚乙烯催化剂QCP-01聚合活性及产物熔体流动指数的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红 达建文 +1 位作者 严婕 王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15,共3页
考察了聚合条件以及催化剂配方和制备工艺条件对气相法铬系聚乙烯催化剂QCP-01的聚合活性及产物熔体流动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聚合反应温度、压力、铬含量,降低硅胶脱水温度和催化剂活化温度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熔体流... 考察了聚合条件以及催化剂配方和制备工艺条件对气相法铬系聚乙烯催化剂QCP-01的聚合活性及产物熔体流动指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聚合反应温度、压力、铬含量,降低硅胶脱水温度和催化剂活化温度有利于提高聚合物的熔体流动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催化剂 气相聚合 活性 熔体流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悬浮聚合物熔体中纤维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红平 欧阳洁 +1 位作者 刘德峰 郑素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094-2102,共9页
采用一种多尺度模型研究了纤维悬浮聚合物熔体的流动过程,通过宏观流体的流动状态、纤维所在尺度上的纤维取向表征和聚合物溶液大分子哑铃模型尺度上的哑铃概率分布三尺度信息,实现了纤维悬浮聚合物熔体流动控制方程和本构关系的三尺度... 采用一种多尺度模型研究了纤维悬浮聚合物熔体的流动过程,通过宏观流体的流动状态、纤维所在尺度上的纤维取向表征和聚合物溶液大分子哑铃模型尺度上的哑铃概率分布三尺度信息,实现了纤维悬浮聚合物熔体流动控制方程和本构关系的三尺度共同表征。使用SIMPLER-FDMS算法对多尺度控制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并通过4∶1等温平板收缩流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该多尺度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对纤维浓度、纤维间相互作用以及纤维长径比的分析,研究了纤维参数对聚合物基熔体悬浮体系及纤维取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模型 纤维取向 聚合物熔体 收缩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发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超众 冯连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4-1322,共9页
聚合过程强化技术是实现聚合过程效能最大化、聚合物产品结构可控化以及聚合过程和产品绿色化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国内外进展,从流动与混合强化、传热与传质强化、反应耦合过程强化、超临界流体强化、外场强... 聚合过程强化技术是实现聚合过程效能最大化、聚合物产品结构可控化以及聚合过程和产品绿色化的有效技术手段。本文综述了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国内外进展,从流动与混合强化、传热与传质强化、反应耦合过程强化、超临界流体强化、外场强化等方面重点分析了不同聚合过程强化技术的特点,并对聚合过程强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聚合过程强化应注重聚合动力学特性和设备特性的有效耦合,基于聚合反应特性的过程强化方法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过程强化 流动混合 传热传质 反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籽油微胶囊凝聚法工艺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承南 钟海雁 谢碧霞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28-31,共4页
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的凝聚法生产茶油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及条件如下 :5 %阿拉伯胶和 5 %明胶与一定量油茶籽油在 6 0℃下乳化 1min,在 p H4.4下凝聚 0 .5 h,10℃下固化 1h,经离心和真空干燥即可 .该法制备的微胶囊 ,有较高的含油率和... 以阿拉伯胶和明胶为壁材的凝聚法生产茶油微胶囊的工艺过程及条件如下 :5 %阿拉伯胶和 5 %明胶与一定量油茶籽油在 6 0℃下乳化 1min,在 p H4.4下凝聚 0 .5 h,10℃下固化 1h,经离心和真空干燥即可 .该法制备的微胶囊 ,有较高的含油率和包埋率 .其粒径与凝聚时的搅拌速度密切相关 ,但其水溶性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微胶囊 凝聚法 工艺技术 生产工艺 茶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浆乙烯聚合中造粒工段的树脂质量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舸裔 王靖岱 阳永荣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研究了淤浆法生产聚乙烯工艺中后续造粒过程及不同操作方式对聚乙烯产品质量的影响,建立了符合工艺特点的造粒机内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预测模型,并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优化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在并联切换和串联切换下,预测模型的产... 研究了淤浆法生产聚乙烯工艺中后续造粒过程及不同操作方式对聚乙烯产品质量的影响,建立了符合工艺特点的造粒机内产品的熔体流动速率预测模型,并用实际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优化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在并联切换和串联切换下,预测模型的产品熔体流动速率计算值和分析值间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8.3%,5.7%。该模型预测了淤浆工艺的最终树脂质量,准确度高于现有文献中提出的造粒后产品质量经验模型,有助于对淤浆聚合工艺的产品质量软测量及牌号切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淤浆聚合 熔体流动速率 质量模型 造粒机 操作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离子液体为添加剂的毛细管电泳法用于快速高效分离饮料中7种有机酸 被引量:21
18
作者 韩海峰 王庆 +1 位作者 刘霞 蒋生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38-542,共5页
用一种聚合离子液体(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为添加剂,以毛细管电泳法(CE)快速直接分离饮料中7种有机酸(丙二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反丁烯二酸、苯甲酸、山梨酸和柠檬酸)。详细考察了几种影响分离效果的条件,最佳背景电解质条件是1... 用一种聚合离子液体(聚1-乙烯基-3-丁基咪唑溴盐)为添加剂,以毛细管电泳法(CE)快速直接分离饮料中7种有机酸(丙二酸、酒石酸、抗坏血酸、反丁烯二酸、苯甲酸、山梨酸和柠檬酸)。详细考察了几种影响分离效果的条件,最佳背景电解质条件是125 mmol/L磷酸二氢钠缓冲液(pH 6.5)添加0.01 g/L聚合离子液体。7种分析物在4 min内能够快速高效分离(105 000~636 000塔板/m),迁移时间的标准偏差(n=3)都不大于0.021 3 min。7种分析物的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在0.001与0.05 g/L之间。这种方法被应用于一种美年达葡萄汁饮料中的有机酸检测。柠檬酸钠、苯甲酸和山梨酸被检测出,含量分别是2.64、0.10和0.08 g/L,其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7%和131.7%。该方法简单、快速、低廉,可以用作食品中有机酸添加剂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有机酸 饮料 聚合离子液体 阳极电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流体渗流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许元泽 朱坚亭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20-34,共15页
聚合物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研究是近年来有重大进展的领域。本文介绍从力学与物理方法进行渗流机理研究的思路、主要结果和当前活跃的研究课题。流体的非牛顿性对复杂边界条件下均匀流体力学效应的影响已得到了较好的定量处理;揭示... 聚合物流体在多孔介质中渗流的研究是近年来有重大进展的领域。本文介绍从力学与物理方法进行渗流机理研究的思路、主要结果和当前活跃的研究课题。流体的非牛顿性对复杂边界条件下均匀流体力学效应的影响已得到了较好的定量处理;揭示了拉伸流粘弹特性对渗流影响的机理,其定量描述则尚有待努力。进而讨论了石油工程中十分重要的非均一流体渗流的新进展,包括大分子效应与粘性指进效应及其分形描述。对于上述物理效应的综合考虑将使聚合物渗流力学研究进入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流体 渗流机理 非牛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膜与有机膜的材料特点与工艺性能对比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田岳林 刘桂中 +1 位作者 袁栋栋 李汝琪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18,共4页
概述了无机膜和有机膜的概念类别、制备方法、应用领域、膜性能参数和膜清洗方法,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无机膜在装填密度、制作成本及工业化应用等方面有待优化,但在膜耐污能力、运行稳定性和膜再生性能等方面更具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无机膜 有机膜 膜分离 错流过滤 膜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