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lf-healed microcracks in 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 via thermoreversible covalent bond and hydrogen actions
1
作者 Yu-bin Li Xu Zhao +5 位作者 Ya-jun Luo Zhi-jian Yang Li-ping Pan Cheng-cheng Zeng Cong-mei Lin Xue Zheng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183-194,共12页
Polymeric materials used for the 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or other energetic composite materials(ECMs)that simultaneously posses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igh self-healing ability,convenient healing,an... Polymeric materials used for the 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or other energetic composite materials(ECMs)that simultaneously posses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high self-healing ability,convenient healing,and facile fabrication are always a huge challenge.Herein,self-healing linear polyurethane elastomers(PTMEG2000-IPDI-DAPU,denoted as 2I-DAPU)with high healing efficienc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facilely fabricated by constructing reversible covalent bonds and dynamic hard domains into polymer chains.Furthermore,a TATB-based PBX using as-prepared 2I-DAPU polymer as the binder was constructed,disclosing an excellent self-healing property to heal cracks generated during fabrication,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The damage healing manner of such a PBX sample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prefabricated damage through mechanical load,heal treatment via heating at high temperature,and CT-scanning the inner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y characterization via Brazilian test.The self-healing mechanism of internal damage in PBX was preliminarily explored.We propose that this 2I-DAPU binder with Diels-Alder bonds could generate plentiful active surface groups resulting from damage and drive self-healing at fitting temperature and increase the slightly packed hard phase via incorporating a small amount of hydrogen bonds.This work may offer a novel strategy for improving mechanical property and healing ability in the field of self-healing material which could help expand its applications with enhanced versatility in mechanical-enh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 Self-healing polymers Diels-alder(DA)bonds H-bo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re-inspired interface structure design of 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 toward significantly enhanced mechanical performance
2
作者 Peng Wang You-long Chen +6 位作者 Li Meng Yin-shuang Sun Yu Dai Xin Li Jie Chen Zhi-jian Yang Guan-song H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83-92,共10页
Realizing effective enhancement to the structure of interface region between explosive crystals and polymer binder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urrent 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PBXs)... Realizing effective enhancement to the structure of interface region between explosive crystals and polymer binder plays a key role in improv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urrent 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PBXs).Herein,inspired by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nacre which possesses outstanding mechanical performance,a kind of nacre-like structural layer is constructed in the interface region of PBXs composites,making use of two-dimensional graphene sheets and one-dimensional bio-macromolecules of cellulose as inorganic and organic building blocks,respectively.Our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nstructed nacre-like structural laye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terfacial strength and then endow the PBXs composites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volving of creep resistance,Brazilian strength and fracture toughness,demonstrating the obvious advantage of such bioinspired interface structure design strategy.In addition,the thermal conduction performance of PBXs composites also exhibits noticeable enhancement due to the remarkable phonon transport capability endowed by the asdesigned nacre-like structural layer.We believe this work provides a novel design route to conquer the issue of weak interfacial strength in PBXs composites and greatly increase the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for better meeting the higher requirements proposed to the explosive part of weapon equipment in new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 bonded explosives Nacre-like structural layer GRAPHENE CELLULOS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S-Ⅳ基PBX的冲击起爆点火增长模型参数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雅琦 杨沙 +5 位作者 曹威 郭伟 宋清官 段英良 黄兵 韩勇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了获得HNS-Ⅳ(Ⅳ型六硝基茋)基高聚物粘结炸药的冲击起爆点火增长模型参数,采用炸药平面波加载冲击波的方法,冲击波经隔板衰减后作用到被测炸药上,使用光学多普勒测速技术获得被测炸药与LiF窗口的界面粒子速度曲线。一发试验的隔板上... 为了获得HNS-Ⅳ(Ⅳ型六硝基茋)基高聚物粘结炸药的冲击起爆点火增长模型参数,采用炸药平面波加载冲击波的方法,冲击波经隔板衰减后作用到被测炸药上,使用光学多普勒测速技术获得被测炸药与LiF窗口的界面粒子速度曲线。一发试验的隔板上可同时放置多发不同厚度药片,通过调整隔板厚度改变输入压力,可以获得界面粒子速度的增长过程。同时,基于反向撞击法获得了被测炸药的未反应冲击绝热线,基于直径10 mm圆筒试验获得了圆筒膨胀速度时间曲线,采用遗传算法拟合试验结果分别获得了未反应炸药和爆轰产物JWL状态方程参数。最后,采用点火增长模型对不同厚度炸药与LiF窗口的界面粒子速度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未反应炸药和爆轰产物状态方程参数曲线拟合相关性较高,获得的点火增长模型参数很好地模拟了冲击起爆试验结果,可以满足起爆传爆序列设计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冲击起爆 点火增长 HNS-Ⅳ 状态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及其数值实现
4
作者 李辉 靳凡 +3 位作者 范志庚 李潘 黄鹏 郝志明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452,I0002,共10页
为了准确表征高聚物黏结炸药(PBX)在长时蠕变加卸载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以PBX9502炸药为例,采用两类传统蠕变模型中的两种典型模型(幂次模型和Burgers模型)分析了在预测蠕变卸载恢复性能时的有效性;基于Boltzmann叠加原理,提出了一... 为了准确表征高聚物黏结炸药(PBX)在长时蠕变加卸载过程中的非线性力学行为,以PBX9502炸药为例,采用两类传统蠕变模型中的两种典型模型(幂次模型和Burgers模型)分析了在预测蠕变卸载恢复性能时的有效性;基于Boltzmann叠加原理,提出了一种依赖于加载历史的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将其拓展为三维变载荷形式,并对其进行数值离散,推导了应力更新形式和Jacobian矩阵;通过编写用户材料子程序方法,实现了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的数值应用,完整模拟了PBX蠕变加卸载过程和松弛加卸载过程。结果表明,两类传统黏弹塑性模型无法预测PBX蠕变卸载恢复性能,而非线性蠕变本构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将PBX蠕变加卸载性能统一融合,能够描述PBX完整的加卸载响应特性,可推广应用于相关材料在变载荷下的蠕变和松弛性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高聚物黏结炸药 pbx 蠕变恢复 pbx9502炸药 蠕变本构模型 Boltzmann叠加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钝化HMX在PBX中应用的安全性
5
作者 段舒怡 许冰 +2 位作者 丁峰 祝青 李尚斌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9-686,I0004,共9页
通过逐级放大的方法获得了公斤级制备高效钝化HMX(HD-HMX)颗粒的能力,对不同放大级别制备获得的HD-HMX颗粒的理化性能和机械感度进行了测试,并对HD-HMX基PBX的爆轰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估;通过落锤撞击、枪击试验、反向撞击法、绝热加速量... 通过逐级放大的方法获得了公斤级制备高效钝化HMX(HD-HMX)颗粒的能力,对不同放大级别制备获得的HD-HMX颗粒的理化性能和机械感度进行了测试,并对HD-HMX基PBX的爆轰性能进行了测试评估;通过落锤撞击、枪击试验、反向撞击法、绝热加速量热法、慢烤试验等方式,对其安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D-HMX的摩擦感度、撞击感度均为0;HD-HMX基PBX的爆速为8551m/s、爆压为36.55GPa,相比于HMX基PBX没有明显降低,说明包覆引入的少量钝感剂并不会明显影响其爆轰性能;HD-HMX基PBX药片在落锤撞击下爆炸概率为0,12.7mm枪击反应等级为燃烧,慢速烤燃反应等级为燃烧。相比于未处理HMX基PBX药柱,HD-HMX基PBX药柱对机械刺激、冲击刺激、热刺激的反应剧烈程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化HMX 表面包覆 高聚物黏结炸药 pbx 爆轰性能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炸药热分解参数的预测模型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曹落霞 王浩 +3 位作者 周天宇 黄谦 吕子剑 周阳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4-391,共8页
为实现慢烤模型在炸药配方与装药行为全链条预测,并消除点火后温度场数值“奇点”问题,采用多组分参数拟合模型,对聚合物粘结炸药PBX⁃9501、PBX⁃9502及新型PBX⁃4的热分解响应与慢烤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构建组分参数驱动的全过程... 为实现慢烤模型在炸药配方与装药行为全链条预测,并消除点火后温度场数值“奇点”问题,采用多组分参数拟合模型,对聚合物粘结炸药PBX⁃9501、PBX⁃9502及新型PBX⁃4的热分解响应与慢烤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通过构建组分参数驱动的全过程模拟框架,建立基于Arrhenius反应动力学与JWL产物气体状态方程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实现从炸药热分解初态到壳体破裂终态的全过程数值表征。研究结果表明:PBX⁃9501和PBX⁃9502的点火时间模拟值与已有实验数据误差分别为3.4%和5.7%,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PBX⁃4的爆响时间预测值与验证实验均值误差仅为2.3%,验证了模型的泛化能力。通过动态调控产物气体状态参数,成功将爆炸温度稳定在3328~3502 K的合理区间,解决了已有纯固体烤燃模型中的点火后温度场“奇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粘结炸药(pbx) 烤燃实验 数值模拟 点火 产物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PB基浇注PBX替代材料固化度超声测量方法研究
7
作者 楼子豪 王克俭 +2 位作者 牛余雷 黄翰哲 马梓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1,196,共5页
为快速准确测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度,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HTPB基浇注PBX粘结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放热量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在固化过... 为快速准确测量端羟基聚丁二烯(HTPB)基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在固化过程中的固化度,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SC)法对HTPB基浇注PBX粘结剂体系在固化过程中的放热量进行测量,同时采用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在固化过程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进行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通过DSC法测得的不同固化时间下粘结剂体系的放热量逐渐减少,通过超声波纵波透射法测得超声波在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内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根据不同固化时间下放热量的数值可以计算出粘结剂体系在不同固化时间下的固化度,将DSC法与超声波纵波透射法对应,拟合得到超声波传播速度关于固化度的关系曲线,从而实现对浇注PBX替代材料试样固化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法) 固化度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共振混合过程中高黏态PBX特性演变规律
8
作者 崔富陞 李振新 +3 位作者 高美清 张跃平 曹昊星 安崇伟 《火炸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3-459,I0003,共8页
为获得声共振混合过程中高黏态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特性演变规律,采用声共振高效混合机、旋转流变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设备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NTO/HMX/Al基高黏态PBX物料形态、流变特性以及安全特性随混合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 为获得声共振混合过程中高黏态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特性演变规律,采用声共振高效混合机、旋转流变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等设备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NTO/HMX/Al基高黏态PBX物料形态、流变特性以及安全特性随混合时间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物料在声共振混合过程中经历了初始态、成球态、黏弹态和流化态4种主要形态;混合容器形状决定着高黏态PBX物料在声共振混合过程中的形态演变方式,而混合温度及混合加速度影响着物料在声共振混合过程中形态演变的难易程度;有利于提高混合效率的参数变化都会促使物料黏度更加迅速的下降;混合过程中物料温度及静电压随着成球态物料的成型达到顶峰,混合初期物料的热安全性及机械安全性较低,静电安全性随着黏结剂的混入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声共振混合 RAM 演变规律 高聚物黏结炸药(pbx) 工艺安全性 HM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结剂对FOX-7基PBX性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解莹颖 李小东 +2 位作者 胡双启 武文瑜 李美洁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9-326,共8页
为了研究粘结剂对FOX-7基PBX的影响,利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了以Estane、F2602、EVA为粘结剂的FOX-7基PBX复合粒子模型,计算了炸药体系与不同粘结剂体系间的结合能;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3种不同粘结剂的FOX-7基PBX,并对F... 为了研究粘结剂对FOX-7基PBX的影响,利用分子动力学(MD)模拟方法分别建立了以Estane、F2602、EVA为粘结剂的FOX-7基PBX复合粒子模型,计算了炸药体系与不同粘结剂体系间的结合能;采用溶液-水悬浮法制备了3种不同粘结剂的FOX-7基PBX,并对FOX-7及制得样品的晶体形貌、晶型结构、热性能和安全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Estane和EVA与FOX-7单质炸药的相容性优于F2602,前两者形成的PBX更稳定。体系以EVA作粘结剂时,PBX粒子形貌最佳。3种PBX的衍射峰均与原料α-FOX-7一致;3种PBX样品的热稳定性较原料均有提高,其中Estane粘结剂包覆的FOX-7基PBX样品活化能较FOX-7原料提高了64.7 kJ/mol,热爆炸临界温度也得到了提升,说明使用Estane有助于提高FOX-7基PBX的热稳定性。与原料相比,EVA包覆后的PBX机械感度降低最为明显,其撞击能量较原料提高了12.5 J,摩擦荷重增值96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7 MD模拟 溶液-水悬浮法 粘结剂 高聚物粘结炸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基PBX在高温条件下热损伤表征试验研究
10
作者 吴艳青 潘帅 江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1-897,共7页
炸药热损伤特征及演化行为对装药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高聚物黏结剂炸药(Polymer Binder Explosive,PBX)在不同温度载荷下的内部损伤和演化行为,对无约束状态下炸药进行烤燃试验,使用分析天平监测炸药的质量变化,并采用显微镜和... 炸药热损伤特征及演化行为对装药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高聚物黏结剂炸药(Polymer Binder Explosive,PBX)在不同温度载荷下的内部损伤和演化行为,对无约束状态下炸药进行烤燃试验,使用分析天平监测炸药的质量变化,并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炸药样品的表面和内部损伤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温度越高,炸药的质量损失越大且损失速率越快;加热过程中黏结剂先发生熔化,随着加热时间变长和温度升高,黏结剂熔化程度增大,流动性增强,气体从炸药表面孔洞内逸出,孔洞增多且尺寸变大;温度越高炸药内部出现的孔隙越多,孔隙尺寸越大,孔隙主要是由于气体从试样内部逸出形成;炸药内部比表面积变化趋势为上升—下降—上升,其变化趋势受到化学反应速率和黏结剂的流动及损失影响。黏结剂材料的热稳定性是影响炸药热损伤演化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聚物黏结剂炸药(pbx) 烤燃 热损伤 细观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图像建模的TATB基PBX超声检测仿真方法
11
作者 李智锋 林莉 +3 位作者 张伟斌 赵文瑕 马志远 李海宁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3-701,共9页
为突破TATB基PBX超声仿真精度的局限,实现结构与性能关联的超声无损检测与表征,提出基于CT图像建模的PBX超声仿真建模方法,利用CT图像中颗粒相与黏结剂相显著的灰度分布差异提取结构形态和特征,通过对CT图像切片降噪、二值化、边界优化... 为突破TATB基PBX超声仿真精度的局限,实现结构与性能关联的超声无损检测与表征,提出基于CT图像建模的PBX超声仿真建模方法,利用CT图像中颗粒相与黏结剂相显著的灰度分布差异提取结构形态和特征,通过对CT图像切片降噪、二值化、边界优化等处理,获得了包含造型粉颗粒及边界形态的二维几何结构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超声传播过程的有限元仿真,定量对比了基于CT图像的超声仿真模型与Voronoi模型仿真效果的差异。研究表明,基于CT图像模型可以实现TATB颗粒及边界形态随机复杂结构特征的有效刻画,使得超声仿真结果与实验更趋一致,声速、衰减、频域幅值和表观积分背散射系数的误差分别为0.32%、1.14%、0.92%和1.55%,均在2%以内,相较于Voronoi模型的误差(2.77%、35.93%、20.70%、13.68%)大幅降低,仿真准确性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黏结炸药(pbx) CT图像 超声检测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PBX替代材料的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及本构模型标定
12
作者 李思涵 王克俭 +2 位作者 牛余雷 黄翰哲 马梓煜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7,共11页
为研究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准静态压缩行为,对两种典型配方(含铝粉与否)的浇注PBX替代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进行单轴准静态压缩试验,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基于朱‑王‑唐(ZWT)模型提出一种新模型来描述材料的准静态压缩行为... 为研究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准静态压缩行为,对两种典型配方(含铝粉与否)的浇注PBX替代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进行单轴准静态压缩试验,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基于朱‑王‑唐(ZWT)模型提出一种新模型来描述材料的准静态压缩行为,通过遗传算法获取本构模型参数,并使用Fortran语言在Abaqus有限元软件的用户材料子程序(UMAT)接口中进行本构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浇注PBX替代材料的准静态压缩过程可分为弹性压缩、应力衰减以及失稳破坏3个阶段;准静态压缩力学行为与应变率有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应变率的提高,材料的有效压缩应变基本不变,而压缩模量、屈服强度和压缩强度的对数与应变率对数近似呈现出线性关系;铝粉的加入使浇注PBX替代材料压缩模量、屈服强度和压缩强度均有所提升。新构建的本构模型能较好描述浇注PBX替代材料的准静态压缩行为,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本构模型普适性进行验证,得到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间可决系数R^(2)均大于0.98,吻合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浇注高聚物粘结炸药(pbx)替代材料 准静态压缩 本构模型 UM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建模和Cohesive单元的PBX细观力学模型
13
作者 李云欣 朱晓燕 +2 位作者 袁洪魏 文乾乾 唐维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2-639,I0003,共9页
针对PBX的细观力学模型存在模型结构与真实PBX细观形貌不符、破坏行为描述不全面(仅考虑界面脱粘)、研究对象单一(大多针对PBX-9501)等问题,建立了基于Voronoi建模和Cohesive单元的PBX细观力学模型。首先,基于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观结构图... 针对PBX的细观力学模型存在模型结构与真实PBX细观形貌不符、破坏行为描述不全面(仅考虑界面脱粘)、研究对象单一(大多针对PBX-9501)等问题,建立了基于Voronoi建模和Cohesive单元的PBX细观力学模型。首先,基于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观结构图,采用Voronoi方法构建了更贴近实际形貌的PBX炸药细观模型;然后,采用内聚力有限元方法在炸药晶体内部、黏结剂内部及炸药颗粒/黏结剂界面处都引入了Cohesive单元,以在二维尺度上实现任意路径破坏行为的模拟;最后,针对某HMX基-F2311黏结剂炸药和某HMX基-F2313黏结剂炸药标定了模型参数,模拟了这两种炸药的准静态拉伸行为。结果表明,两种炸药数值模拟的拉伸变形曲线、破坏应力、破坏应变都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表明该模型不仅适用于不同PBX炸药材料(线弹性PBX、非线性PBX)的变形行为描述,还可以分析PBX炸药在拉伸破坏过程中的细观机理,刻画不同PBX炸药的裂纹萌生、扩展和贯穿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聚物黏结炸药 pbx 细观力学 拉伸强度 Voronoi建模 代表体积单元(RVE) Cohesive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加载下PBX界面对热点形成和安全性影响
14
作者 夏全志 吴艳青 +2 位作者 柴传国 杨昆 黄风雷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0-1853,共14页
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Bonded Explosive,PBX)界面结构对其热点形成和冲击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为研究冲击条件下PBX点火响应过程,通过图像数字化建模和矢量化技术,建立反映PBX真实细观结构特征的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内部摩擦生热、晶... 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Bonded Explosive,PBX)界面结构对其热点形成和冲击安全性有显著影响。为研究冲击条件下PBX点火响应过程,通过图像数字化建模和矢量化技术,建立反映PBX真实细观结构特征的有限元模型。考虑材料内部摩擦生热、晶体变形温升以及晶体放热反应过程,对PBX冲击载荷下热点形成进行数值仿真,并引入热点密度作为依据来判断材料是否点火,进一步研究晶体表面粗糙度和晶体包覆缺陷对材料点火感度与安全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冲击加载过程中,PBX内部热量前期主要来源于摩擦生热和晶体变形温升;当温度逐渐升高后,热量主要来源于晶体放热反应;材料发生点火的临界热点密度为0.68 mm-2,降低晶体表面粗糙度并提高晶体表面包覆质量,有助于抑制热点的形成,使材料降感,进而提升PBX安全性;研究结果可用于高能炸药的点火感度及安全性评估,并指导其生产加工与制备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 冲击点火 热点 界面结构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X内部裂纹水浸超声全聚焦成像方法研究
15
作者 甘仁杰 禹利达 +3 位作者 李海宁 张伟斌 李卫彬 杨占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3-359,共7页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内部裂纹检测对其使用安全性和结构完整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为了提高PBX内部裂纹缺陷的成像检测精度和图像质量,研究了曲面修正水浸超声全聚焦成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延迟乘和波束形成(...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内部裂纹检测对其使用安全性和结构完整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为了提高PBX内部裂纹缺陷的成像检测精度和图像质量,研究了曲面修正水浸超声全聚焦成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了延迟乘和波束形成(DMAS)技术,通过水浸法对Φ100.0 mm的半圆柱PBX的底部裂纹缺陷进行了超声成像检测研究,实现了对曲面构形PBX底部裂纹缺陷的高精度成像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传统全聚焦成像算法的裂纹缺陷高度测量误差为12.0%,图像信噪比为1.37 dB;曲面修正后的裂纹缺陷高度测量误差为3.6%,图像信噪比为2.13 dB;而曲面修正结合DMAS算法成像的裂纹缺陷高度测量误差仅为0.4%,图像信噪比为5.32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曲面修正成像算法 延迟乘和波束形成(DMAS)技术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纹长度对PBX代用材料表观断裂韧性Kc的影响
16
作者 单骏鹏 王山 +2 位作者 邓鹏飞 唐维 文乾乾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8-536,共9页
表观断裂韧性(Kc)是表征高聚物粘结炸药(PBX)抵抗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的重要材料性能,研究表观断裂韧性Kc的尺寸效应对预测不同尺度的PBX的起裂及失效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心裂纹巴西圆盘(CSTBD)试验,对PBX代用材料的表观断裂韧性Kc... 表观断裂韧性(Kc)是表征高聚物粘结炸药(PBX)抵抗裂纹萌生和裂纹扩展的重要材料性能,研究表观断裂韧性Kc的尺寸效应对预测不同尺度的PBX的起裂及失效行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中心裂纹巴西圆盘(CSTBD)试验,对PBX代用材料的表观断裂韧性Kc的尺寸效应特性进行研究,通过断裂试验研究了不同裂纹长度(2,4,6,8,10 mm)对CSTBD试样表观断裂韧性Kc的影响。并采用了传统的最大切应力(MTS)准则以及考虑Willimas级数高阶项系数和断裂扩展区(FPZ)长度预估模型的修正最大切应力(MMTS)准则,对PBX代用材料的表观断裂韧性Kc的尺寸效应解释。结果发现,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加,Kc从0.139 MPa·m0.5增长至0.251 MPa·m0.5,并且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加Kc趋于稳定。在使用A3项修正的FPZ长度预估模型下,相较于传统的MTS准则,使用MMTS准则能够很好地解释PBX代用材料表观断裂韧性Kc的尺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表观断裂韧性 断裂过程区 尺寸效应 修正最大切应力(MM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药量RDX基PBX的热爆炸特性及对大药量热安全性的预测
17
作者 柴悦 姜林 +3 位作者 李宓 马腾 吴星亮 徐森 《爆破器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5,共9页
为研究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热分解特性和热安全性,探究了2种小药量试验对PBX的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预测的准确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同时研究了一种典型RDX基PBX的热分解行为,分别计算了PBX的热动力学及... 为研究高聚物黏结炸药(PBX)的热分解特性和热安全性,探究了2种小药量试验对PBX的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预测的准确性。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同时研究了一种典型RDX基PBX的热分解行为,分别计算了PBX的热动力学及热安全性参数。基于Semenov理论,进一步计算得到2种热分析方法下PBX的SADT,并结合等温储存试验验证了结果的准确性。DSC分析得到,PBX的活化能为125.70 kJ/mol,热爆炸临界温度为460.08 K,10 g量级的不归还温度T_(NR)为417.22 K,SADT为405.72 K;ARC分析得到,10 g量级的PBX的T_(NR)为427.97 K,SADT为421.57 K。通过7 d恒温热爆炸试验,确定PBX的最小SADT为418.15 K,证明基于ARC的小药量试验预测大药量样品的热安全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解决炸药在储存、生产、运输和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黏结炸药(pbx) 热分解特性 热动力学 热安全性 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法与流变学法在测定HTPB基PBX代料固化动力学参数中的应用对比
18
作者 王泓 王天翔 尹艳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96-3607,共12页
为优化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制备工艺并深入理解其性能,探寻适用于研究PBX炸药固化动力学的最佳方法,分别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流变学等温法及流变学非等温法对H... 为优化高聚物黏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制备工艺并深入理解其性能,探寻适用于研究PBX炸药固化动力学的最佳方法,分别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法、流变学等温法及流变学非等温法对HTPB/TDI/Na_(2)SO_(4)/Al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深入研究,得到在这3种测试条件下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同时,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流变学非等温法进行合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HTPB与TDI间的固化反应遵循自催化模型;使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获得的固化反应活化能相近,二者相差不超过3%;PBX代料体系的恒温固化表现为起始温度423.29 K,峰值温度440.23 K,终止温度444.49 K;流变学研究固化动力学过程中,需考虑温度对储能模量的影响,不能仅用测量值表征固化度,需要对数据进行修正;DSC法与流变学法各有优劣,若仅需获得固化动力学参数,DSC法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欲了解固化过程中药浆内部结构变化,必须借助流变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黏结炸药 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 流变学法 固化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的先进分析表征技术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应梓剑 陈建波 +7 位作者 徐金江 于谦 何璇 赵雪燕 朱春华 黄石亮 杨希 李诗纯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101,共20页
分析表征技术是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科研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主要包括色谱、质谱、波谱、光谱、热分析、显微、散射与衍射等,通过分析表征技术的定性/定量分析可获得含能材料的化学结构、组分含量、微观形貌等信... 分析表征技术是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科研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主要包括色谱、质谱、波谱、光谱、热分析、显微、散射与衍射等,通过分析表征技术的定性/定量分析可获得含能材料的化学结构、组分含量、微观形貌等信息,进而为含能材料相关合成表征、质量控制、库存维护、公共安全、环境监测等场景提供重要的分析数据,极大推动了含能材料行业的发展。近年来,分析表征技术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展现出了明显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并逐步向自动化、智能化、原位在线、多尺度贯通、高时空分辨等方向发展。为了更加清晰、全面地掌握含能材料分析表征技术现状与趋势,研究系统综述了各主要分析手段的技术内涵、功能特点以及在含能材料领域的应用现状,并讨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含能材料化学领域相关分析表征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含能材料 分析表征技术 自动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B基PBX结合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3
20
作者 黄玉成 胡应杰 +2 位作者 肖继军 殷开梁 肖鹤鸣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计算了四种氟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氟橡胶(F2311)、氟树脂(F2314))与TATB(1,3,5鄄三氨基鄄2,4,6鄄三硝基苯)晶体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四种氟聚物与TATB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PVDF>...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计算了四种氟聚合物(聚偏二氟乙烯(PVDF)、聚三氟氯乙烯(PCTFE)、氟橡胶(F2311)、氟树脂(F2314))与TATB(1,3,5鄄三氨基鄄2,4,6鄄三硝基苯)晶体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四种氟聚物与TATB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PVDF>F2311>F2314>PCTFE,各氟聚物在TATB不同晶面上的结合能大小排序为(001)>(010)>(100),结合能主要由分子间氢键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TB 高聚物粘结炸药(pbx) 结合能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