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f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emodin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products by HPLC-DAD 被引量:1
1
作者 卢红梅 梁逸曾 +1 位作者 倪网东 满瑞林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6期658-662,共5页
A uniform experimental design procedu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me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the extraction of emodin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products. Variables tested were volume rati... A uniform experimental design procedu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ome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the extraction of emodin from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products. Variables tested were volume ratio of material to solvent, size of material, extrac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and composition of extraction solvent (mixtures of acetone-water). Each variable was tested at seven levels; 7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random order. Analyses of the extracts were perform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detection(HPLC-DAD). Analytical responses were processed by using a forward regression analysis, in order to find polynomial function describ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and responses. For all the analyte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for providing the highest extraction yield inside the experimental domain considered were found. Finally, a simple, rapid and accurate analytical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emodin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separation is achieved within 25 rain on an ODS column using methanol and water as gradient mobiles. Emodin can be quantified by using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detecting at 436 nm. Good linearity is obtained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exceeding 0.9986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and the quantification limit are 1.53 and 3.23 mg/L respectively. This method shows good reproducibility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emodin with intra-day and inter-da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less than 2.3% and 5.6% respectively. Under optimized extraction conditions, the recovery of the standard is 96.5%. The validated method i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quantify the emodin in seven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products, which provided an idea for the pre-treatment of determination of active compound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EMODIN HPLC-DAD EXTRACTION quantification Uniform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对湿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徐媛颖 孔稳稳 +5 位作者 尹宏萍 张会会 蔡兴华 徐碧林 沙雯君 雷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96-2600,共5页
目的探讨虎杖对湿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杖颗粒,疗程8周。检测体质量、BMI、血糖指标(FBG、2 h PG、HbA_(1C)、GA)、血脂指标(TC... 目的探讨虎杖对湿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虎杖颗粒,疗程8周。检测体质量、BMI、血糖指标(FBG、2 h PG、HbA_(1C)、GA)、血脂指标(TC、TG、HDL-C、LDL-C、ApoA-I、ApoB、ApoA、ApoE、sdLDL-C)、肝功能指标(ALT、AST)、脂肪肝程度、TyG、HSI、中医证候评分和疗效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程度更轻(P<0.01)。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BMI、FBG、GA、TG、ApoE、TyG、HSI、ALT、中医证候评分降低(P<0.05,P<0.01),并且2 h PG、TyG、HSI、ALT、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虎杖可改善湿热证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常规治疗 2型糖尿病 湿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虎杖种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培 欧阳友香 +2 位作者 周军 周明 张泽志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07-109,共3页
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生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二年生苗在5 cm×5 cm种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生虎杖幼苗茎粗有影响,对茎分枝数无显著影响。二年生虎杖种... 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生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二年生苗在5 cm×5 cm种植密度下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一年生虎杖幼苗茎粗有影响,对茎分枝数无显著影响。二年生虎杖种苗在5 cm×5 cm的种植密度下根系多、主根长、地上茎高、芽头数多,且茎粗≥(0.74±0.15)mm,芽头≥2个。这可能是虎杖种子种苗在生长过程中,种植密度、年限与虎杖种苗地下根茎长度、茎粗生长呈正相关,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 zucc.) 种植密度 种苗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49
4
作者 向海艳 周春山 +1 位作者 陈龙胜 雷启福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77-80,共4页
 采用纤维素酶解法新工艺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即在乙醇提取前,先用纤维素酶处理虎杖粗粉。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酶解pH值5.0,酶解时间90min,纤维素酶与虎杖粗粉配比为1∶500。与传统醇提工艺相比,提取率提...  采用纤维素酶解法新工艺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即在乙醇提取前,先用纤维素酶处理虎杖粗粉。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酶解pH值5.0,酶解时间90min,纤维素酶与虎杖粗粉配比为1∶500。与传统醇提工艺相比,提取率提高了近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酶处理 白藜芦醇 虎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同时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的含量 被引量:25
5
作者 俸灵林 郑昕 +1 位作者 包文芳 廖矛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34-538,共5页
建立了国内首次用RP HPLC同时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的方法 ,并详细考察了 2个指标成分的稳定性。对不同产地的虎杖药材、不同采收期的虎杖根及根茎以及虎杖的不同部位共 2 5个样品中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进行了含量测... 建立了国内首次用RP HPLC同时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含量的方法 ,并详细考察了 2个指标成分的稳定性。对不同产地的虎杖药材、不同采收期的虎杖根及根茎以及虎杖的不同部位共 2 5个样品中的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苷进行了含量测定 ,考察了两种活性成分的含量与产地、采收期及部位的关系 ,为虎杖资源的合理采收利用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苷 含量 RP-HPLC法 不同产地 首次 指标成分 采收期 根茎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柱层析法分离白藜芦醇的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苏文强 杨磊 +2 位作者 朱明华 陈启凡 刘文彬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9-42,共4页
 对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中的白藜芦醇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液浓度、浸提时间和次数、料液比等5个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的影响,确立了白藜芦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液体积分数为95%,浸提温度6...  对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中的白藜芦醇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考察了浸提温度、浸提液浓度、浸提时间和次数、料液比等5个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的影响,确立了白藜芦醇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提液体积分数为95%,浸提温度60℃,料液比11∶1,回流提取3次,每次60min。采用中压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白藜芦醇,产物经重结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含量达99.28%。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制备及分离纯化工艺可用于白藜芦醇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提取 分离 中压柱层析 虎杖 含量测定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中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的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提纯及其分析 被引量:67
7
作者 陈雷 杨福全 +2 位作者 张天佑 韩雅珊 陈尚武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0-62,共3页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提纯中药虎杖中的活性多酚成分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确定了样品前处理方法 ,选择了逆流色谱流动相体系 ,经高效液相色谱检验纯度 ,1HNMR及质谱判定结构 ,证实所得样品为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 ,得率分别为2.1...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分离提纯中药虎杖中的活性多酚成分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确定了样品前处理方法 ,选择了逆流色谱流动相体系 ,经高效液相色谱检验纯度 ,1HNMR及质谱判定结构 ,证实所得样品为白藜芦醇和白藜芦醇甙 ,得率分别为2.18 %和1.0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甙 色谱 虎杖 分离提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合成及其对中药虎杖提取液活性成分的分离 被引量:50
8
作者 向海艳 周春山 +1 位作者 钟世安 雷启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9-743,共5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合成了对天然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具有较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以及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白藜芦醇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EGDMA为交联剂,合成了对天然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具有较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以及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能。结果表明,该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2类不同的结合位点。计算了离解常数分别为9.9×10-5mol/L,1.7×10-3mol/L。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相应非印迹聚合物相比,白藜芦醇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白藜芦醇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将该印迹聚合物用于分离中药虎杖提取液中的白藜芦醇,得到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白藜芦醇 虎杖 结合能力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8
9
作者 向海艳 周春山 +1 位作者 钟世安 陈龙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65-969,共5页
采用HPLC法,以白藜芦醇的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HPLC法的色谱分析条件为:YWG ODS色谱柱(长×直径为250mm×4.6mm,粒径为5μm),以φ甲醇∶φ水=45∶55为流动相,流... 采用HPLC法,以白藜芦醇的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确定了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HPLC法的色谱分析条件为:YWG ODS色谱柱(长×直径为250mm×4.6mm,粒径为5μm),以φ甲醇∶φ水=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0.5mL/min,检测波长为303nm。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液固比为14∶1,在50℃下提取2次,每次提取2h,从虎杖中提取的白藜芦醇质量分数可达0.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晓青 孙娟 +1 位作者 刘茜 童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6-691,共6页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并以白藜芦醇苷的提取率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对微波辅助提取法(MAE)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最佳工艺进行研究。HPLC法的色谱分析条件为:ODS-C18色谱柱(长度×...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白藜芦醇苷的含量,并以白藜芦醇苷的提取率为参考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方法对微波辅助提取法(MAE)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最佳工艺进行研究。HPLC法的色谱分析条件为:ODS-C18色谱柱(长度×直径为200 mm×4.6 mm),以40%(体积分数)的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03 nm。研究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白藜芦醇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0.000 g虎杖粗粉(2-3 mm)浸泡2 h,用70%(体积分数)乙醇水溶液提取2次,料液比为1-8,在功率650 W下微波辐射100 s,白藜芦醇苷的提取率达到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苷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鉴定中药虎杖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被引量:44
11
作者 董静 王弘 +2 位作者 万乐人 端裕树 陈世忠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5-430,共6页
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中药虎杖中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IT-TOFMS)对蒽醌类以及羟基二苯乙烯类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虎杖苷进行了... 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中药虎杖中化学成分的液相色谱-质谱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IT-TOFMS)对蒽醌类以及羟基二苯乙烯类对照品,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和虎杖苷进行了分析,总结其多级裂解规律。建立了虎杖甲醇提取物的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及质谱检测条件,根据负离子模式下获得的各组分多级质谱数据,对比对照品碎裂特征并参考文献,对主要色谱峰进行指认,共鉴别了10个化合物,包括白藜芦醇-4′-O-葡萄糖苷、虎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白藜芦醇、决明松-8-O-葡萄糖苷、大黄素-1-O-葡萄糖苷、决明松-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和大黄素,其中决明松-8-O-(6′-乙酰基)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8-O-(6′-乙酰基)葡萄糖苷为虎杖中新发现的成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药化学成分研究工作中,采用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可提高中药化学成分的分析效率并有利于新化合物的发现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 主要成分 鉴定 虎杖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朱立贤 金征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78,共2页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 ,即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次数进行了优化 ;同时 ,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与有机溶剂萃取法富集分离提取液中白藜芦醇的效果。结果表明 :以料液比 1∶2 0 ,加...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条件 ,即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次数进行了优化 ;同时 ,比较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与有机溶剂萃取法富集分离提取液中白藜芦醇的效果。结果表明 :以料液比 1∶2 0 ,加入浓度 80 %的乙醇 ,在 60℃下提取 5h为最佳提取条件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法富集分离白藜芦醇 ,产品收率和纯度均高于常用的有机溶剂萃取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提取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S/天然虎杖提取物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洁 延小雨 +2 位作者 张敏 许小玲 马晓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7,68,共6页
将天然虎杖提取物(PCSZ)与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复合,为了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提取物进行预处理,通过分子模拟阐明了PCSZ,KH–550与PBS间的界面作用,探讨了界面作用对PBS/PCSZ,PBS/KH–550改性PC... 将天然虎杖提取物(PCSZ)与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酯(PBS)复合,为了提高两者之间的相容性,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提取物进行预处理,通过分子模拟阐明了PCSZ,KH–550与PBS间的界面作用,探讨了界面作用对PBS/PCSZ,PBS/KH–550改性PCSZ(PCSZ+K)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SZ只与PBS进行了共混,偶联剂对提取物进行预处理时,其乙氧基发生了水解。分子模拟表明提取物与PBS能够形成C=O…H—O;而偶联剂与提取物之间首先形成H—O…H—O,再通过偶联剂有机官能团—NH2与PBS形成静电吸附,同时未与偶联剂作用的提取物仍可与PBS形成C=O…H—O,增强了界面结合强度。PBS/PCSZ+K复合材料的混合能和Huggins参数相对于PBS/PCSZ复合材料更低,其相容性更好,使得PBS/PCSZ+K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拉伸性能、疏水性均较PBS/PCSZ复合材料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提取物 聚丁二酸丁二酯 硅烷偶联剂 复合材料 界面作用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胶柱层析分离虎杖中白藜芦醇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凌燕 郭晋隆 +4 位作者 叶冰莹 张华 许莉萍 陈如凯 陈由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04-107,139,共5页
本论文初步探讨了虎杖中白藜芦醇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比较了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流速洗脱条件下白藜芦醇样品在LH-20凝胶层析柱上的分离效果,以及虎杖的乙醇提取液通过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凝胶柱层析分离后的成分变化,实验表明,当... 本论文初步探讨了虎杖中白藜芦醇分离纯化的工艺条件,比较了不同溶剂、不同浓度、不同流速洗脱条件下白藜芦醇样品在LH-20凝胶层析柱上的分离效果,以及虎杖的乙醇提取液通过氯仿、乙酸乙酯萃取,凝胶柱层析分离后的成分变化,实验表明,当以甲醇为洗脱液,浓度为60%,流速为0.5mL/min时,白藜芦醇样品的分离效果最好。采用中压液相色谱检测收集到的白藜芦醇纯度(以白藜芦醇峰面积占总峰面积计算)可达80.34%,回收率达86.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LH-20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对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应用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向海艳 戴开金 罗奇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00-704,共5页
在酶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过程中,对原料经酶解处理后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体积分数为40%乙醇,以液固比20:1,在40℃提取40min,提取次数为1次。与原料未经酶解处理的直接醇提法的提取工艺条件比较... 在酶法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过程中,对原料经酶解处理后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体积分数为40%乙醇,以液固比20:1,在40℃提取40min,提取次数为1次。与原料未经酶解处理的直接醇提法的提取工艺条件比较,原料经酶解处理后,可以在较低的乙醇浓度、较低的温度下,提取较短的时间即可达到较好的提取效果。经HPLC分析,从虎杖中提取白藜芦醇的得率达13.85mg/g,粗提物中白藜芦醇纯度达2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处理 提取工艺 白藜芦醇 虎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虎杖提取物抗菌材料的界面作用及性能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洁 张敏 +1 位作者 许小玲 马晓燕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80,共7页
对具有抗菌作用的植物虎杖进行提取,并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制备了PBS/虎杖提取物(PBS/PCSZ)抗菌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性、亲水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通过分子模拟揭示了复... 对具有抗菌作用的植物虎杖进行提取,并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复合制备了PBS/虎杖提取物(PBS/PCSZ)抗菌材料。采用红外光谱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性、亲水性、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抗菌性能,通过分子模拟揭示了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结果表明,虎杖提取物赋予了PBS美丽的色彩,但对PBS的晶型没有影响。其作为成核剂参与了PBS的结晶过程,且使得复合材料亲水性增强。红外光谱得出提取物与PBS发生了分子间作用,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的变化证明了该作用的存在。分子模拟显示虎杖提取物与PBS形成C=O…H-O,增强了二者间的界面结合力。不同比例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PBS/PCSZ 9%具有强抗细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提取物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复合材料 分子模拟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兔NOS系统的在体干预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俭 陈运贞 +1 位作者 周岐新 倪银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501-504,524,共5页
目的:研究虎杖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兔NOS系统的在体干预。方法:36只雌雄各半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C组)、高脂组(HC组)和虎杖加三种不同剂量组,剂量由小到大依次为SHZ组、MHZ组、LHZ组及高脂加阳性对照L-精氨酸组(Arg... 目的:研究虎杖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兔NOS系统的在体干预。方法:36只雌雄各半的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NC组)、高脂组(HC组)和虎杖加三种不同剂量组,剂量由小到大依次为SHZ组、MHZ组、LHZ组及高脂加阳性对照L-精氨酸组(Arg组)。于喂养不同时间测定血浆NO、ET水平和NOS活性;在体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EDD);胸主动脉AS斑块面积;腹主动脉NOS活性及eNOS mRNAi、NOS mRNA表达。结果:HC组于第1周EDD已经明显减退,而NEDD则自第6周才开始减退;血清NO、NOS和ET明显增高;各例AS斑块明显;腹主动脉壁中层细胞NOS活性和iNOS mRNA表达均明显增强,内皮细胞NOS组化染色及eNOS mRNA表达均明显减弱;除NEDD外,虎杖呈剂量依赖性改善紊乱的NOS系统功能并减轻AS病变,以LHZ组效应最明显。结论:虎杖可呈剂量依赖性改善AS紊乱的NOS系统功能,并可减轻AS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动脉粥样硬化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对虎杖中白藜芦醇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朱立贤 金征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5-78,共4页
本文研究了多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藜芦醇的吸附与脱附性能,从中选出H103树脂具有较大吸附量和解吸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提取液浓度、pH、流速对H103树脂吸附量的影响,适合的上柱浓度为0.7157mg/ml,上柱液的pH为4.10,上柱液流速为2BV/h... 本文研究了多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白藜芦醇的吸附与脱附性能,从中选出H103树脂具有较大吸附量和解吸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提取液浓度、pH、流速对H103树脂吸附量的影响,适合的上柱浓度为0.7157mg/ml,上柱液的pH为4.10,上柱液流速为2BV/h。4倍树脂床体积的80%乙醇以1BV/h的流速进行洗脱即可基本将白藜芦醇完全从H103树脂上解吸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虎杖 白藜芦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荧光检测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新方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敏 曹庸 +2 位作者 于华忠 龚竹琼 李贵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3-66,共4页
建立了一种同步荧光检测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检测条件对白藜芦醇荧光强度的影响,以及实验的准确性、重现性、回收率.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8.90x+3.129 8,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1.68×10-5mol/L的范围... 建立了一种同步荧光检测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的新方法,系统地研究了检测条件对白藜芦醇荧光强度的影响,以及实验的准确性、重现性、回收率.该方法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8.90x+3.129 8,荧光强度与浓度在0~1.68×10-5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839×10-10mol/L.研究表明,该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可行、成本低,检测结果较为准确,能满足科研和工业生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析法 白藜芦醇 虎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树脂对虎杖白藜芦醇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燕 刘军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2-86,共5页
选择18种大孔树脂,比较其对虎杖白藜芦醇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较优的4种大孔树脂,通过研究其静态吸附动力学特性,进一步筛选出适合分离虎杖白藜芦醇的理想树脂,并考察洗脱剂浓度对其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PD400、HPD600、HPD720、... 选择18种大孔树脂,比较其对虎杖白藜芦醇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较优的4种大孔树脂,通过研究其静态吸附动力学特性,进一步筛选出适合分离虎杖白藜芦醇的理想树脂,并考察洗脱剂浓度对其解吸率的影响。结果表明,HPD400、HPD600、HPD720、HPD722树脂有较大的吸附容量和较高的解吸率,其中HPD722树脂显著优于另外3种,其最大吸附量为48.31 mg/g树脂,吸附平衡常数为0.619 1h-1,具有良好的静态动力学特性;用80%乙醇溶液洗脱吸附饱和的HPD722树脂,其解吸率可达8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 大孔树脂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