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城市污水厂尾水反硝化MBBR深度脱氮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凯 王海燕 +4 位作者 马名杰 张传祥 苑泉 杭前宇 李春梅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7-886,共10页
为解决城市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时ρ(TN)高的问题,采用反硝化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城市污水厂尾水进行反硝化脱氮,并重点研究不同温度下分别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填料的反硝化MBBR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HRT(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 为解决城市污水厂尾水再生利用时ρ(TN)高的问题,采用反硝化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城市污水厂尾水进行反硝化脱氮,并重点研究不同温度下分别以聚乙烯和聚丙烯为填料的反硝化MBBR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HRT(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温度分别为13、19、25和30℃时,NO_3^--N去除率和反硝化能力变化不大,聚乙烯和聚丙烯反硝化MBBR的NO_3^--N去除率分别为80.1%~85.0%和78.2%~84.0%,二者的反硝化能力分别为6.7~7.1和6.5~7.0 mg/(L·h);较长的HRT弥补了低温时反硝化速率低的不足;随温度增加,生物量逐渐增加,但COD_(Cr)和DOM(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率变化不明显.三维荧光图谱表明,出水中主要的DOM(溶解性有机质)为类色氨酸和类富里酸,聚乙烯和聚丙烯反硝化MBBR对DOM总荧光强度的去除率分别为47.6%~52.5%和24.1%~35.8%.填料上的微生物以杆菌、丝状菌和球菌为主.综合考虑脱氮效能和有机物污染物去除效能,聚乙烯和聚丙烯反硝化MBBR深度脱氮的最佳温度均为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反硝化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聚乙烯和聚丙烯填料 污水厂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聚乙烯-聚丙烯共混平板疏水微孔膜的制备及其膜蒸馏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唐娜 蒋建伟 +2 位作者 袁丽娜 张蕾 韩怀远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52,共6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PE)-聚丙烯(PP)-豆油体系共混微孔疏水膜,膜的支撑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无纺布,研究了淬冷温度、PE和PP质量比、稀释剂萃取时间等制膜条件以及膜蒸馏操作条件对膜蒸馏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P... 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乙烯(PE)-聚丙烯(PP)-豆油体系共混微孔疏水膜,膜的支撑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无纺布,研究了淬冷温度、PE和PP质量比、稀释剂萃取时间等制膜条件以及膜蒸馏操作条件对膜蒸馏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PP共混膜最佳成膜条件为:铸膜液温度为220℃,铸膜液中PE-PP共混物质量分数为30%、PE和PP的质量比为1∶6,成核剂己二酸质量分数为0.3%、平均膜厚度为225μm、淬冷水温为45℃、正己烷萃取时间为24h.此条件下制备的平均孔径为0.16μm的PE-PP共混膜在真空度为0.095MPa、进料温度为348.15K、进料流量为35L/h的操作条件下膜蒸馏纯水通量可达10.68kg/(m2·h),截留率高于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相分离 聚乙烯 聚丙烯 共混膜 膜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十铃N系列轻型汽车空气滤清器进气消声器塑料壳体的开发与研究
3
作者 颜发清 王德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8-53,共6页
概述了题示塑料壳体的开发研究工作。介绍了引进技术中题示壳体材料及产品的技术条件的要求,国产化专用料的研制开发过程、吹塑工艺、性能检测及产品装车使用试验考核结果。分析了由此带来的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塑料壳体 消声器 进气消声器 汽车 空气滤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废塑料共热解初期反应特性的ReaxFF分子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贺兴处 陈德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6-356,共11页
利用反应力场分子模拟(ReaxFF MD)结合反应机理自分析(AutoRMA)工具,从动力学、热解产物及热解反应过程三方面在原子层面上,探究了典型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废塑料共热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E/PP/PS共热解的动力学... 利用反应力场分子模拟(ReaxFF MD)结合反应机理自分析(AutoRMA)工具,从动力学、热解产物及热解反应过程三方面在原子层面上,探究了典型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废塑料共热解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PE/PP/PS共热解的动力学参数可通过C-C键和C-H键断裂的活化能加权求和(即Char Bonds方法)获得,其活化能估计值与实验值的误差仅为±3.86%;因此可以由C-C键和C-H键的断裂来表征热解反应进程。对于PP-PE混合塑料热解体系,增加其中PP的含量可以提高油和可燃气的产率,而对于PP-PS体系,增加其中PS的含量可以提高炭和油产率。在PE-PPPS混合塑料热解体系中,高温有利于重油裂解为轻油,轻油相对含量从2400 K的44.77%升高到3000 K的56.18%;同时,高温也会促使烃类小分子进一步裂解生成更小分子产物,随热解温度升高,H_(2)和CH_(4)的产率明显上升,但C_(2)H_(4)和C_(3)H_(6)的产率先上升后降低。相比单独热解,混合热解体系开始反应时间有所延迟,但达到第一次平衡的总反应时间缩短,并且更倾向于生成较小分子的产物。PE和PP单独热解时,首先生成其单体,继而生成烷烃和小分子气体,但在共热解过程中,首先生成烷烃和小分子气体,而后生成其单体。PS在共热解体系中更倾向于提供·H自由基从而与PE和PP生成的自由基结合,形成小分子烷烃或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热解 废塑料 反应力场分子模拟(ReaxFF MD) 动力学 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酸蓄电池隔板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福昭 《电池》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36-239,共4页
隔板是铅酸蓄电池关键部件,本文论述了不同类型铅酸蓄电池对隔板的要求和几种新型隔板使用情况,讨论今后隔板发展方向。
关键词 铅酸蓄电池 超细玻棉隔板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