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青稞发芽的影响
1
作者 吴拓 白玛曲珍 +2 位作者 刘磊 谢婉 扎西普赤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为了明确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青稞苗的影响,以9个青稞品种(系)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了在5%,10%,15%和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对照处理下(不含PEG-6000)培养8 d青稞发芽率及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CK到20%... 为了明确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青稞苗的影响,以9个青稞品种(系)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比较了在5%,10%,15%和2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和对照处理下(不含PEG-6000)培养8 d青稞发芽率及苗生长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CK到20%PEG-6000,各青稞的出苗率降低,发芽时间延长,茎长随着PEG-6000浓度增加而降低,青稞的苗茎鲜重和茎干重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PEG-6000浓度的增加,各青稞品种生长性降低,PEG-6000浓度的升高使青稞生长受干旱胁迫严重,在不含PEG-6000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聚乙二醇(peg-6000)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种子发芽期耐旱性鉴定的适宜PEG-6000浓度筛选 被引量:18
2
作者 舒英杰 周玉丽 +3 位作者 时侠清 胡能兵 邵庆勤 杜军利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59,共4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湘豆3号、Lee68和宁镇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20%、25%和30%)的PEG-6000模拟发芽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子叶苗膜脂过氧化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下的PEG-6... 以抗旱性不同的3个大豆品种(湘豆3号、Lee68和宁镇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5%、10%、15%、20%、25%和30%)的PEG-6000模拟发芽期干旱胁迫对大豆种子发芽、子叶苗膜脂过氧化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以下的PEG-6000能起引发作用,促进大豆种子的萌发,显著提高发芽势和发芽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大豆种子的发芽明显受抑制,当PEG-6000浓度大于25%时抑制更明显,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显著下降;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大豆子叶苗中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EG-6000浓度在15%-25%间增加幅度最大,PEG-6000浓度小于15%或大于25%时增加不明显。综合种子发芽、子叶苗的膜脂过氧化程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可初步确定室内采用PEG-6000浸种法模拟干旱胁迫鉴定大豆发芽期耐旱性的适宜浓度为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peg-6000 干旱胁迫 发芽期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胁迫对不同品系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郁飞燕 李保峰 +2 位作者 李巍 张联合 李友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51-53,共3页
干旱胁迫是贯穿小麦播种至收获的整个生育过程的主要非生物限制因子,抗旱性研究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基础。本项研究利用5%、10%、15%、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其对12个小麦品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处理能提高961... 干旱胁迫是贯穿小麦播种至收获的整个生育过程的主要非生物限制因子,抗旱性研究是提高小麦抗旱性的基础。本项研究利用5%、10%、15%、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探讨其对12个小麦品系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6000处理能提高9611、2003/22、501、偃4100和2003(73)的发芽率,而5%PEG-6000处理能降低051287、9612、00-482、9711、986、520和527发芽率;5%、10%PEG-6000处理促进了9611、2003/22、501、偃4100、2003(73)、9711、986和527的初生根和次生根伸长;PEG-6000浓度高于10%能抑制所有小麦品系胚芽的伸长。可见,不同小麦品系的种子萌发对PEG-6000处理存在明显的性状差异,利用这种差异可初步筛选对干旱胁迫非敏感品系,为小麦杂交育种提供候选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系 种子萌发 peg-6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常夏石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杨永志 闫海霞 +1 位作者 赵淑文 周瑶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14,20,共5页
为了解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在旱生条件下的萌发情况,进一步明确常夏石竹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潜力及抗旱能力,以常夏石竹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常夏石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 为了解常夏石竹(Dianthus plumarius)在旱生条件下的萌发情况,进一步明确常夏石竹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萌发潜力及抗旱能力,以常夏石竹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条件,测定常夏石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萌发指数、萌发胁迫指数、萌发抗旱指数及幼苗的胚轴胚根长。结果表明:1)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种子开始萌发的时间推迟,且萌发过程被延长;2)与对照相比而言,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常夏石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呈减小的趋势;3)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常夏石竹幼苗的胚轴和胚根受到显著的抑制,抑制作用也越强。综合分析表明,常夏石竹种子有较好的抗旱能力,在干旱区具有良好的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常夏石竹 聚乙二醇(peg-6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甘蓝型油菜的根系特性与抗旱性 被引量:55
5
作者 胡承伟 张学昆 +3 位作者 邹锡玲 程勇 曾柳 陆光远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采用砂培法,利用14%(m/V)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39份甘蓝型油菜发芽期根系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油菜根鲜重和侧根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根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相对侧根... 采用砂培法,利用14%(m/V)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39份甘蓝型油菜发芽期根系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油菜根鲜重和侧根数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根长和根冠比的影响较小。相关分析表明,相对侧根数与活力指数之间以及根长与活力指数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辅助指标。杂交种和常规种在根系性状上差别不显著,表明其抗旱能力相当。对油菜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发现,在欧式距离为60时39份材料可分为5个类群,其中A类抗旱性最强,平均相对侧根数77.9%,相对根长98.9%;E类抗旱性最差,平均相对侧根数69.3%,相对根长84.5%。筛选出发芽期抗旱性较强的3份材料:OR918、OR805和OR2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peg-6000) 砂培 根系 相对侧根数 相对根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不同品种叶片类黄酮含量和相关合成酶活性对PEG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7
6
作者 孙利 万勇善 +2 位作者 刘风珍 孙爱清 张昆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5,共8页
以花生品种花17、农大818、丰花5号和山花11号为试材,聚乙二醇(PEG)室内砂培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20%PEG胁迫下花生幼苗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合成酶活性的变化。20%PEG开始处理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幼苗叶中类黄酮含量逐步上升,在胁迫9h... 以花生品种花17、农大818、丰花5号和山花11号为试材,聚乙二醇(PEG)室内砂培法模拟干旱胁迫,研究20%PEG胁迫下花生幼苗叶片中类黄酮含量及相关合成酶活性的变化。20%PEG开始处理后,随胁迫时间延长,幼苗叶中类黄酮含量逐步上升,在胁迫9h达到高峰,之后逐步下降至对照水平,农大818、丰花5号和山花11号均在处理后72h降至对照水平,花17在36h降至对照水平。PEG开始处理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合成酶(CHS)、查尔酮异构酶(CHI)酶活性均逐渐提高,6h后CHS、CHI酶活性达到高峰,9h后PAL酶活性达到高峰,之后下降,4个品种趋势一致。分析表明PEG处理后山花11号和丰花5号的合成酶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积累速率是其类黄酮快速大量合成的原因,而农大818 CHS酶活性和PAL酶活性提高速率较低限制了其类黄酮的积累,3种酶的活性和积累速率均较低导致花17叶中类黄酮合成少,含量提高慢。相关分析表明PEG胁迫下PAL、CHS、CHI共同调控类黄酮的代谢,胁迫引起PAL、CHS、CHI酶活性改变是类黄酮含量变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peg6000胁迫 类黄酮 苯丙氨酸解氨酶 查尔酮合成酶 查尔酮异构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6000加入量对滑板涂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苗超林 王辉 +1 位作者 苗郁 陈改荣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7-429,共3页
为了提高滑板涂料黏度对温度的稳定性及其他性能,以质量分数分别为30%的鳞片石墨、5%的h-BN微粉+Si微粉、2%的正丁醇、2%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OP、61%的去离子水+聚乙二醇6000制成铝碳滑板用润滑涂料,主要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 为了提高滑板涂料黏度对温度的稳定性及其他性能,以质量分数分别为30%的鳞片石墨、5%的h-BN微粉+Si微粉、2%的正丁醇、2%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OP、61%的去离子水+聚乙二醇6000制成铝碳滑板用润滑涂料,主要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加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2%、3%、4%、5%)对涂料的黏度、耐磨性、抗氧化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6000加入量(w)为3%时,滑板涂料的黏度适中,黏度随温度变化较小,耐磨性和抗氧化性也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6000 滑板 涂料 黏度 抗氧化性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硅酸盐细菌对PEG模拟水分胁迫下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妙芳 王晓明 +2 位作者 周滢 胡秀芳 陈集双 《草业与畜牧》 2009年第8期7-10,共4页
高羊茅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冷季型草坪草。以高羊茅种子为材料,检测了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2种硅酸盐细菌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胁迫呈剂量效应地抑制高羊茅种子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高羊茅的发芽... 高羊茅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冷季型草坪草。以高羊茅种子为材料,检测了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水分胁迫条件下,2种硅酸盐细菌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PEG胁迫呈剂量效应地抑制高羊茅种子萌发,随着PEG浓度的增加,高羊茅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下降。在15%PEG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浓度硅酸盐细菌(胶质芽孢杆菌VKPM7519和土壤芽孢杆菌VKPM7517)浸种可提高高羊茅的萌发率,菌液浓度为105CFUml-1时效果最佳,其中VKPM7517在105CFUml-1浓度时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达到最大值,且差异显著,VKPM7519在105CFUml-1浓度时可提高高羊茅的平均发芽速度。可见,硅酸盐细菌浸种能促进水分胁迫条件下高羊茅种子的萌发,尤其土壤芽孢杆菌的效果最强,表现一定的抗旱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细菌 高羊茅 聚乙二醇(peg-6000) 水分胁迫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引发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萌芽研究初报 被引量:9
9
作者 卢荔 曹利霞 +5 位作者 乔洋洋 静景 戴思慧 马凌珂 黄智 孙小武 《中国瓜菜》 CAS 2011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探索一条能大批量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应用水势0、-0.2、-0.6和-1.2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进行3、6、9、12h引发处理,并与常规萌发条件下的种子萌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为了探索一条能大批量处理无籽西瓜种子,有效提高种子活力的途径,应用水势0、-0.2、-0.6和-1.2MPa的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进行3、6、9、12h引发处理,并与常规萌发条件下的种子萌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水势的PEG-6000溶液引发对无籽西瓜种子发芽各项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2)3h引发处理相对于其他引发时间处理,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发芽能力,在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上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常规生产上无籽西瓜浸种时间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西瓜 种子 聚乙二醇(peg-6000) 引发 萌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对尼莫地平溶解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圣荣 张芳 +2 位作者 张亚琼 郭丽 赵凤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2-315,共4页
测定了尼莫地平(nimodipine,NM)在聚乙二醇(PEG)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用熔融法制备了NM-PEG-6000固体分散体(SD);由差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增大,N... 测定了尼莫地平(nimodipine,NM)在聚乙二醇(PEG)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的溶解度;用熔融法制备了NM-PEG-6000固体分散体(SD);由差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鉴别药物在载体中的存在状态,并进行体外溶出度测定.结果表明,随PEG浓度增大,NM的溶解度增大;NM以微细结晶存在于PEG中;随着SD内PEG比例的增大,NM的释药速率明显增大,而且2h的累积溶出度也增大.因此,PEG对NM有增溶作用;NM-PEG-6000固体分散体和物理混合物可提高药物的溶出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聚乙二醇-6000 溶出度 固体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干旱胁迫下构树和桑树的生理特征比较 被引量:26
11
作者 吴沿友 梁铮 邢德科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的处理下,测定构树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性、光响应曲线、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等指标,比较它们的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1)构树的碳酸酐酶活力变化不显著,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力不同的PEG6000浓度间... 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的处理下,测定构树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性、光响应曲线、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等指标,比较它们的抗干旱能力。结果表明:(1)构树的碳酸酐酶活力变化不显著,而桑树的碳酸酐酶活力不同的PEG6000浓度间差异较大。(2)构树的净光合速率受PEG6000的影响较小,而桑树受到抑制较大。(3)构树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受到PEG影响不显著,而桑树则明显受到PEG的抑制。构树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实际光合效率ΦPSⅡ要比桑树高,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也明显高于桑树。稳定的碳酸酐酶、较强的光合能力是构树适应岩溶干旱环境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桑树 聚乙二醇 碳酸酐酶 叶绿素荧光 喀斯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春油麻藤等3种藤本植物抗旱性生理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柯 王小德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4-318,共5页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d后,测定常春油麻藤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并以中华常春藤He...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d后,测定常春油麻藤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指标,并以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和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为对比材料,比较分析常春油麻藤的抗旱性。研究表明,随着PEG 6000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3种藤本的叶片含水量和失水速率均呈下降趋势,而叶片水分饱和亏缺、细胞膜透性和游离脯氨酸指标数均显著上升,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重度胁迫下,常春油麻藤的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扶芳藤和常春藤,而细胞膜透性却上升幅度不大。3种被测藤本中抗旱性排序为:扶芳藤>常春油麻藤>中华常春藤。常春油麻藤主要通过提高体内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和保护酶活性来抵抗干旱胁迫,保护细胞膜结构,提高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抗旱性 聚乙二醇(peg6000) 生理指标 常春油麻藤 中华常春藤 扶芳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发芽期和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小玉 张兵 陈思岑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16,120,共6页
采用5%,10%,15%和20%等4种质量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处理9个甘蓝型油菜材料,研究芽期发芽率、发芽指数变化与幼苗期叶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后,发芽率和发芽... 采用5%,10%,15%和20%等4种质量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处理9个甘蓝型油菜材料,研究芽期发芽率、发芽指数变化与幼苗期叶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对照相比有明显下降;幼苗期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比对照极显著提高。采用隶属函数综合分析的方法,得出各油菜材料抗旱能力的强弱顺序为:96V44>08L332>08L350>08-183-1>08L343>08V11>08-195-1>08L345>08L3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干旱胁迫 聚乙二醇(peg-6000) 抗旱性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组培方法鉴定花生苗期抗旱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艳 姜晓静 +6 位作者 崔潇 李双铃 李磊 吴丽军 石延茂 尹亮 袁美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期42-45,共4页
为评价不同花生品种(系)苗期的抗旱性,本试验将聚乙二醇(PEG-6000)加入到MS0培养基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条件下12个花生品种(系)离体主茎的生根特性,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其苗期抗旱性。结果表明,45 g/L是评价花生品种(... 为评价不同花生品种(系)苗期的抗旱性,本试验将聚乙二醇(PEG-6000)加入到MS0培养基模拟干旱胁迫,测定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条件下12个花生品种(系)离体主茎的生根特性,应用隶属函数法评价其苗期抗旱性。结果表明,45 g/L是评价花生品种(系)苗期抗旱性的适宜PEG-6000浓度。根据隶属函数值,花育16号的抗旱性最强,花育19号和H1816为中等抗旱品种(系),弱抗旱品种(系)为C70532、花育46、花育9812、NP13、H2833、丰花1号和花育45号,不抗旱品种(系)为花育53号和花育2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苗期抗旱性 聚乙二醇(peg-6000)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下紫斑牡丹的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民贵 张继 +3 位作者 陈学林 张吉平 张玉芳 白永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9-186,共8页
【目的】探讨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抗旱性研究的最佳模拟条件,对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的抗旱性进行比较,并筛选出鉴定紫斑牡丹抗旱性的指标。【方法】以4年生的‘紫斑粉’、‘书生捧墨’、‘蓝海银波’、‘艳冠群芳’、‘紫楼闪金’和... 【目的】探讨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抗旱性研究的最佳模拟条件,对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的抗旱性进行比较,并筛选出鉴定紫斑牡丹抗旱性的指标。【方法】以4年生的‘紫斑粉’、‘书生捧墨’、‘蓝海银波’、‘艳冠群芳’、‘紫楼闪金’和‘鹤翎白’6个紫斑牡丹品种及在中原地区广泛栽培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为材料,用0,0.1,0.2,0.3kg/L的聚乙二醇(PEG-6000)浇灌供试植物盆栽幼苗,测定其叶片含水量、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等。用隶属函数法评价不同品种紫斑牡丹的抗旱性,用关联度分析法筛选评价紫斑牡丹抗旱性的指标。【结果】研究紫斑牡丹抗旱性的最佳模拟条件为,以0.2kg/L的PEG-6000胁迫8d。根据隶属函数平均值进行抗旱性评价,6个紫斑牡丹品种和牡丹的抗旱性排序为:‘紫斑粉’>‘蓝海银波’>‘书生捧墨’>‘艳冠群芳’>‘紫楼闪金’>‘鹤翎白’>牡丹。11个测试指标与隶属函数平均值的关联系数大小依次为:相对电导率>叶绿素a>游离脯氨酸>叶绿素总含量>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丙二醛>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b>叶片含水量。【结论】模拟干旱条件下,相对电导率、叶绿素a和游离脯氨酸对紫斑牡丹抗旱性影响较大,可作为评价紫斑牡丹抗旱性的候选指标,‘紫斑粉’抗旱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peg-6000) 紫斑牡丹 干旱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植物种子对干旱胁迫的萌发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葛芳红 王宁 +2 位作者 胡澍 周正朝 蒋平海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348-356,共9页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匮乏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而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制约是植物自然更新的关键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梯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的干旱胁迫条件,测定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6种主要植物...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匮乏是影响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而干旱胁迫对种子萌发的制约是植物自然更新的关键限制因子。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浓度梯度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不同的干旱胁迫条件,测定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16种主要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及抗旱性。结果表明,随PEG浓度的增加,16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种子的萌发时滞延长直至不萌发,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抗旱指数均呈下降趋势。而轻度的干旱胁迫(50 g·L-1)能促进部分种子的萌发,增加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采用隶属函数法对16种植物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和抗旱指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鬼针草(Bidens pilosa)、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种子萌发耐旱性最强,而大针茅(Stipa grandis)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g-6000 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黄土丘陵沟壑区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藜麦萌发期抗旱性差异分析及萌发进程模型拟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丽丽 张业猛 +1 位作者 张发玉 陈志国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7,共9页
为了鉴定不同类型藜麦萌发期耐旱性,利用不同浓度梯度(0(ck),5%,10%,15%,20%,25%和3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分析不同程度干旱条件下藜麦相关指标的变化。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反映干旱胁迫对藜麦萌发进程的影响,并对萌... 为了鉴定不同类型藜麦萌发期耐旱性,利用不同浓度梯度(0(ck),5%,10%,15%,20%,25%和30%)聚乙二醇(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分析不同程度干旱条件下藜麦相关指标的变化。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反映干旱胁迫对藜麦萌发进程的影响,并对萌发期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不同藜麦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低浓度的PEG-6000对藜麦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超过适宜浓度范围后起抑制作用;2)高浓度的PEG-6000降低藜麦种子萌发率,延长萌发所需时间;3)正常及干旱胁迫下,藜麦萌发率随时间的增加呈“S”型曲线变化,可以运用Logistic方程进行曲线拟合,且拟合效果较好;4)5个藜麦品种的抗氧化酶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干旱胁迫的增强而逐渐降低,过氧化氢酶(CAT)及与渗透调节有关的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和可溶性蛋白(SP)含量均随干旱胁迫的增强而先升高后降低;5)依据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3类藜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依次为:黑藜>白藜>红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聚乙二醇 萌发 LOGISTIC方程 生理特性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