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8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基抗菌整理剂的制备及其在棉织物的应用
1
作者 高树珍 扈长方 +7 位作者 马天军 常江 韩梅 迟文锐 刘杰 隋智慧 于洪键 王则臻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67,共6页
为了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棉织物,采用酰胺化法制备季膦盐和三聚氯氰双改性壳聚糖抗菌整理剂,并将整理剂整理到棉织物上,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水溶性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整理剂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了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棉织物,采用酰胺化法制备季膦盐和三聚氯氰双改性壳聚糖抗菌整理剂,并将整理剂整理到棉织物上,通过红外光谱分析(FTIR)、水溶性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整理剂进行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整理前后的棉织物进行表征,系统评价其抗菌性能及耐久性。结果表明:整理剂水溶性较壳聚糖大幅提高,整理后的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抗菌率分别为99.99%和99.77%;整理后棉织物经15次水洗后,对2种菌种的抗菌率仍在90%以上,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和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季膦盐 棉织物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花用活性翠蓝的沾色性能
2
作者 高丽贤 王秀宝 +1 位作者 李志刚 乔学胜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2,60,共4页
纯棉织物采用活性翠蓝印花,通常会出现白地沾污现象,探讨了尿素用量、蒸化时间、蒸化温度、蒸汽湿度、水的硬度、碱剂、皂洗剂等因素对活性翠蓝上染和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翠蓝质量分数为30 g/kg时,尿素质量分数为100 g/kg,蒸... 纯棉织物采用活性翠蓝印花,通常会出现白地沾污现象,探讨了尿素用量、蒸化时间、蒸化温度、蒸汽湿度、水的硬度、碱剂、皂洗剂等因素对活性翠蓝上染和沾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翠蓝质量分数为30 g/kg时,尿素质量分数为100 g/kg,蒸化时间12 min,蒸汽湿度100%,蒸化温度102℃的条件下,活性翠蓝沾色较少;水洗时加防白地沾污的皂洗剂,防沾色等级可达3~4级,提高了活性翠蓝印花织物的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 活性翠蓝 沾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涤纶织物的溶剂萃取剥色及其对醇解的影响
3
作者 朱琳 王展鹏 +4 位作者 吴宝宅 汪少朋 刘一鸣 代成娜 陈标华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有色废旧涤纶织物乙二醇醇解回收过程中染料残留问题,利用溶剂萃取法进行醇解前剥色处理,进一步考察剥色对涤纶织物醇解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涤纶织物的剥色率及质量损失情况,从多种类型溶剂(单一有机溶剂、混合有机溶剂、低共熔溶... 针对有色废旧涤纶织物乙二醇醇解回收过程中染料残留问题,利用溶剂萃取法进行醇解前剥色处理,进一步考察剥色对涤纶织物醇解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涤纶织物的剥色率及质量损失情况,从多种类型溶剂(单一有机溶剂、混合有机溶剂、低共熔溶剂)中筛选出性能优异的乙酸和氯苯2种溶剂,系统探究了剥色温度、固液比和剥色时间等条件对织物剥色效果的影响,发现当剥色温度为130℃,固液比为1∶30,剥色时间为20 min时,乙酸和氯苯对9种市售涤纶织物都有较好的剥色效果,最佳剥色率分别为82.9%和88.4%。剥色前后对废旧涤纶织物进行乙二醇醇解实验,结果表明,乙酸和氯苯的使用能够普遍提高醇解产物的回收率,最高可使回收率分别增加11.44%和12.48%,且回收产物的纯度均高于90%,有助于废旧涤纶织物的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纺织品 涤纶织物 溶剂萃取 剥色 乙酸 氯苯 醇解 回收再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堆优化碱OSB-6在纯棉活性冷堆染色中的应用
4
作者 於琴 冒亚红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30,共4页
讨论了冷堆优化碱OSB-6在纯棉厚织物冷堆染色中的应用,优化了冷堆染色工艺条件。冷堆染色工艺染中、浅色时,优化碱OSB-6最佳的体积分数是20 mL/L;染深浓色时,优化碱OSB-6最佳的体积分数是30 mL/L;冷堆时间12 h或24 h。和常规轧染相比,... 讨论了冷堆优化碱OSB-6在纯棉厚织物冷堆染色中的应用,优化了冷堆染色工艺条件。冷堆染色工艺染中、浅色时,优化碱OSB-6最佳的体积分数是20 mL/L;染深浓色时,优化碱OSB-6最佳的体积分数是30 mL/L;冷堆时间12 h或24 h。和常规轧染相比,中、浅色冷堆染色深度比轧染浅,深浓色的染色深度和轧染接近;和常规冷堆工艺相比,中、深色染色深度接近,色牢度符合质量要求。染液与冷堆优化碱OSB-6混合的稳定性与传统混碱工艺相近,冷堆优化碱OSB-6用量低,化料方便,染样手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棉织物 活性染料 冷堆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硅复配协效阻燃棉织物制备及其性能
5
作者 廖喜林 曾媛 +3 位作者 刘淑萍 李亮 李淑静 刘让同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7,共7页
为实现棉织物的高效阻燃,以聚乙烯亚胺(PEI)、植酸(PA)、纳米二氧化硅(SiO_(2))为原料,构建磷/氮/硅复配协效阻燃体系。采用喷涂法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借助X射线能谱分析仪、垂直燃烧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极限氧指数测试仪、热重... 为实现棉织物的高效阻燃,以聚乙烯亚胺(PEI)、植酸(PA)、纳米二氧化硅(SiO_(2))为原料,构建磷/氮/硅复配协效阻燃体系。采用喷涂法对棉织物进行阻燃整理,借助X射线能谱分析仪、垂直燃烧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极限氧指数测试仪、热重分析仪、微型量热仪和烟密度测试等分析了阻燃棉织物的微观形貌表面形貌、燃烧性能、阻燃性能、热释放性能、热稳定性及其阻燃机制。结果表明:PEI、PA、SiO_(2)三者复配整理棉织物的阻燃效果最佳,整理后棉织物的极限氧指数(LOI)为30.3%,离火自熄,损毁长度降为7.2 cm;与预处理的棉织物相比,阻燃棉织物的热释放能力和总热释放量分别下降了85.0%和83.3%;PA先于棉织物吸热降解,抑制棉织物的初始热裂解;PEI、PA、SiO_(2)通过协同作用形成石墨化结构的炭化层,可提高其稳定性并阻隔氧气及热量的传递,有效改善了棉织物的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阻燃性能 喷涂法 复配协效 低温碳化 阻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毛/竹炭聚酯纤维混纺面料的开发
6
作者 张淑梅 杨子烨 +3 位作者 张艳 刘美娜 王文志 郭小云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共9页
针对纯毛纺织品易缩水、虫蛀、功能单一等问题,采用竹炭聚酯纤维与羊毛为原料,通过优化混纺比及生产工艺,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并测试相关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羊毛/竹炭聚酯纤维(70/30)混纺面料的起球等级4~5,经/纬向缩水率1.1%/0.... 针对纯毛纺织品易缩水、虫蛀、功能单一等问题,采用竹炭聚酯纤维与羊毛为原料,通过优化混纺比及生产工艺,开发功能型毛精纺面料,并测试相关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表明,羊毛/竹炭聚酯纤维(70/30)混纺面料的起球等级4~5,经/纬向缩水率1.1%/0.2%,异戊酸减少率达87%,负离子发生量达1 030个/cm^(3),远红外发射率达0.93%,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8%、76%、65%。该面料具有吸湿透气、抗菌除臭、远红外和负离子保健等多重功能,丰富了羊毛织物种类,满足了消费者对羊毛织物功能多样化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聚酯纤维 羊毛 混纺面料 吸附除臭 抗菌 吸湿透气 负离子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壳聚糖自组装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付承臣 赖璐 +2 位作者 周培茹 赖红静 曹机良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7-202,214,共7页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 首先,以乙二醛和壳聚糖(CS)对纯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了CS改性棉织物;然后,将CS改性棉织物经氧化石墨烯(GO)分散液浸渍;最后,将吸附沉积在棉织物上的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RGO/CS-棉织物。采用SEM、FTIR和Raman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CS质量分数、GO分散液质量浓度对RGO/CS-棉织物导电、抗紫外线和抑菌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耐洗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RGO/CS-棉织物表面沉积的GO已较充分还原为RGO,表面覆盖了一层连续的RGO/CS薄膜;RGO/CS-棉织物导电性随着GO分散液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经质量分数2.0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5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具有最佳的导电性,表面电阻为1.02 kΩ/cm;RGO与CS协同增强了RGO/CS-棉织物的抑菌性能,抑菌率最高达95%;经质量分数0.50%的CS溶液改性和质量浓度3 g/L的GO分散液处理并还原后的RGO/CS-棉织物经过30~50次皂洗洗涤后,导电、抑菌和抗紫外线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氧化石墨烯 棉织物 导电 自组装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八胺协同含氟聚丙烯酸酯制备功能棉织物
8
作者 张伟 樊理山 +2 位作者 徐闻雪 吴焕岭 蔡露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4-38,共5页
为赋予棉织物自修复、自清洁、耐久疏水等功能,采用浸涂法将十八胺和含氟聚丙烯酸酯共同修饰到棉织物表面,制备了具有多重功能的棉织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织物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同时考察了十八胺质量分数对功... 为赋予棉织物自修复、自清洁、耐久疏水等功能,采用浸涂法将十八胺和含氟聚丙烯酸酯共同修饰到棉织物表面,制备了具有多重功能的棉织物。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棉织物进行结构和形貌分析,同时考察了十八胺质量分数对功能棉织物疏水耐久性和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十八胺质量分数为5%时,制备的功能棉织物ODA/FPA-5@Cotton的表面接触角高达153.2°,并且展现出优良的疏水耐久性和自清洁效果。1 000次摩擦的功能棉织物在100℃自修复30 min后,其接触角恢复至152.5°,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含氟聚丙烯酸酯 十八胺 自修复 自清洁 耐久疏水性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铯钨青铜改性棉织物的制备及其辐射保暖性能
9
作者 黄钢 梅嘉怡 +3 位作者 李昇徽 赵振鸿 李晓华 李峥嵘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5,共5页
纯棉织物经铯钨青铜纳米颗粒处理,制备了一种具有高效光热转换性能的功能性织物。通过调控纳米铯钨青铜溶液的质量浓度,优化了织物的光吸收与反射特性。结果表明:当纳米铯钨青铜溶液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织物在紫外至近红外波段的平... 纯棉织物经铯钨青铜纳米颗粒处理,制备了一种具有高效光热转换性能的功能性织物。通过调控纳米铯钨青铜溶液的质量浓度,优化了织物的光吸收与反射特性。结果表明:当纳米铯钨青铜溶液质量浓度为2.0 mg/mL时,织物在紫外至近红外波段的平均反射率为8.76%,吸收率为87.98%;在模拟太阳光照强度为100 mW/cm^(2)的条件下,75 s织物表面温度升高16℃,展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性能。此外,该织物还具备良好的耐水洗性能,适用于开发冬季保暖服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保暖 光热转换 铯钨青铜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增强双网络水凝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诸葛承耀 黎顺洋 +1 位作者 吕汪洋 李楠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8,共12页
水凝胶和织物的复合可有效解决水凝胶力学性能差的问题,然而水凝胶和织物之间的弱界面强度,会影响其实际应用。本文利用聚丙烯酸(PAA)接枝弹性棉织物(PAFB)与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水凝胶制备得到界面强度增强的PAM-PVA-P... 水凝胶和织物的复合可有效解决水凝胶力学性能差的问题,然而水凝胶和织物之间的弱界面强度,会影响其实际应用。本文利用聚丙烯酸(PAA)接枝弹性棉织物(PAFB)与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双网络水凝胶制备得到界面强度增强的PAM-PVA-PAFB柔性传感器。测试结果表明,PAM-PVA-PAFB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含有的植酸(PA)和乙二醇(EG)使其具有优异的抗冻性;能够识别1%~100%的应变,可应用于人体关节运动和面部表情的检测;PAA的引入,使水凝胶和织物之间以共价键形式复合,有效提升了界面强度,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滑移。因此,PAM-PVA-PAFB应变传感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 棉织物 接枝 应变传感器 抗冻 界面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辐射冷却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珏昆 时一 +2 位作者 张佳文 蔡英 易玲敏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4,共9页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冷却方式,通常要求材料保持白色或银色的外观,不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下对色彩的要求。本文通过浸涂法和相分离技术制备了分级多孔聚合物涂层涤纶织物,并引入颜料彩色层赋予其彩色外观。通过优化颜料含量,平衡色彩与冷却性能之间的矛盾,最终制备得到了具有较优冷却性能的彩色辐射冷却织物。结果表明,黄色和红色辐射冷却织物的光谱特性相较于仅有颜料附着的彩色对比样有着明显的提升,并分别能实现低于箱体环境温度9.3℃和6.2℃的冷却效果。在开放的户外应用场景下,其仍分别具备相对彩色对比样4.7℃和3.3℃的冷却能力,同时表现出优异的色牢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日间辐射冷却 光谱特性 涤纶织物 分层多孔涂层 有机颜料 相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棉针织物前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单舟航 赵春磊 +1 位作者 余圆圆 王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1,共4页
考察了3种新型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助剂复配在棉针织物酶法精练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聚半乳糖醛酸酶S可用于棉织物精练加工,在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下,棉针织物的毛效12.0 cm,水滴润湿时间小于1 s,果胶去除率为96.20%,精练效果达到了常规处理... 考察了3种新型聚半乳糖醛酸酶及其助剂复配在棉针织物酶法精练中的效果。结果表明:聚半乳糖醛酸酶S可用于棉织物精练加工,在最佳工艺处理条件下,棉针织物的毛效12.0 cm,水滴润湿时间小于1 s,果胶去除率为96.20%,精练效果达到了常规处理的水平,且织物强力损伤小,质量损失率低。酶精练棉织物进一步漂白后的白度和润湿性优于漂白后的碱精练织物,且前者强力相比后者损失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练 聚半乳糖醛酸酶 棉针织物 工艺优化 润湿性 强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基ZnO/MXene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振乾 郑梦杰 +3 位作者 郭庆峰 毕曙光 陆朝阳 冉建华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16,21,共6页
为解决光催化降解技术中光催化剂降解效率低和难以回收利用等问题,以棉织物为基底,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性在棉织物表面包裹一层具有优异黏附性能的聚多巴胺薄膜,通过共沉淀法将ZnO和MXene一步负载到棉织物表面,制得织物基ZnO/MXene复合... 为解决光催化降解技术中光催化剂降解效率低和难以回收利用等问题,以棉织物为基底,利用多巴胺的自聚合性在棉织物表面包裹一层具有优异黏附性能的聚多巴胺薄膜,通过共沉淀法将ZnO和MXene一步负载到棉织物表面,制得织物基ZnO/MXene复合光催化材料。结果表明:在可见光照射80 min时,织物基ZnO/MXene复合光催化材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87.2%;经过3次循环降解后,其降解效率仍有81.8%,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同时,织物基ZnO/MXene复合光催化材料还有良好的抗紫外性能,其UPF值远大于50,T(UVA)为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 ZNO 棉织物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康啸虎 李厚明 +1 位作者 宋凯利 余志成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0,共7页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 为开展植物染料对涤纶织物的可染性理论研究,并开发对应的染色工艺和助剂,基于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理论,计算得到大黄、虎杖、紫草和靛蓝IOB值分别为1.43、1.26、1.24和1.17(与涤纶IOB值0.68相差不大),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而葡萄籽、胭脂虫红IOB值分别为1.87和2.80,染色效果较差。将涤纶织物用硫酸亚铁进一步处理,大黄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高至1.31,日晒牢度提高至3~4级;虎杖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6.76,日晒牢度提升至4级;紫草染色涤纶织物K/S值提升至3.97,日晒牢度提升至2~3级。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染料的研发及在涤纶织物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染料 涤纶织物 无机性有机性平衡值 染色 色牢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棉织物的同浴染色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世晓 汪青 周岩松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3,共6页
针对丝棉织物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M型活性染料对丝棉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究了丝棉比例以及染色条件(盐浓度、碱浓度、棉上染时间、棉固色时间、真丝染色pH值)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棉纤维比例的增大,棉织物和真丝织物... 针对丝棉织物染色同色性差的问题,采用M型活性染料对丝棉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究了丝棉比例以及染色条件(盐浓度、碱浓度、棉上染时间、棉固色时间、真丝染色pH值)对染色同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棉纤维比例的增大,棉织物和真丝织物的同色性变差;不同比例的丝棉织物同浴染色时,所适用的染色工艺条件不同;丝棉织物的色差ΔE1均在2.00左右,固色率均达到70%左右,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湿摩擦色牢度等级均达到4级及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棉织物 真丝织物 同色性 丝棉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光致变色水凝胶制备及织物应用性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帆 毛钺程 +3 位作者 申路阳 蔡再生 徐群娜 马建中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214,共12页
以纤维素纳米晶(CN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羟基螺吡喃(SP-OH)为原料,在环氧氯丙烷(ECH)交联作用下,制备了纤维素基光致变色水凝胶(CPHs),以CPHs为光致变色材料和织物整理剂,采用常规浸轧整理制备了光致变色棉织物(CPHs-浸轧)。采用F... 以纤维素纳米晶(CN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羟基螺吡喃(SP-OH)为原料,在环氧氯丙烷(ECH)交联作用下,制备了纤维素基光致变色水凝胶(CPHs),以CPHs为光致变色材料和织物整理剂,采用常规浸轧整理制备了光致变色棉织物(CPHs-浸轧)。采用FTIR、SEM、EDS、UV-Vis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考察了ECH用量(以CMC、CNC及SP-OH总质量计,下同)对CPHs稳定性、光致变色响应性和CPHs-浸轧的表面水润湿性、色牢度和耐光疲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PHs具有三维网络多孔结构。由ECH用量为15%制备的CPHs(命名为CPHs-15)具有更优异的光致变色能力、干燥-溶胀循环能力和较好的透明度,且结构稳定、外观完整。CPHs-15经紫外光照射后吸光度明显上升,光响应性在被照射约120 s时达到最大值;后经可见光照射后,CPHs-15逐渐褪色,吸光度明显下降,光响应在约180 s时达到最小值。CPHs-15的48 h溶胀率为1410%,干燥-溶胀循环次数为8次。CPHs-15-浸轧在紫外光及可见光照射下具有快速的光致变色响应性,在2~3 min内实现快速着色褪色,其皂洗前后均可以保证10次以上可逆循环变色;CPHs-15-浸轧与棉织物具有较强的亲和力,经紫外光照射变色后,水接触角为6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螺吡喃 光致变色 水凝胶 棉织物 纺织染整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棉织物破碎加工过程的建模与仿真
17
作者 王子涵 李勇 +2 位作者 陈晓川 汪军 梁凌杰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143,共8页
为研究机械法回收废旧纺织品过程中纤维的受力变化情况,以提高回收效率,在已有的机织物宏观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纤维集合体组成的细观模型。模型中增加了捻度参数,并考虑了捻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利用Abaqus对宏观模型和细观模型进行... 为研究机械法回收废旧纺织品过程中纤维的受力变化情况,以提高回收效率,在已有的机织物宏观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由纤维集合体组成的细观模型。模型中增加了捻度参数,并考虑了捻度对弹性模量的影响。利用Abaqus对宏观模型和细观模型进行破碎加工过程的仿真,设计了相关实验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仿真了锯齿在不同转速以及不同捻度下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锯齿转速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过大会导致多余功率的浪费,过小不足以实现完全破碎棉织物,在本文模型中,转速至少大于或等于573 r/min(60 rad/s)。当捻度在60~80捻/(10 cm)之间,随着捻度的减小,锯齿受力的最大值也减小。最后,分析了细观模型的优点,细化了宏观模型的结构,可以描述捻度的变化情况,且没有产生尺寸过小的网格以及复杂的接触,减小了仿真的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回收 废旧棉织物 棉织物细观模型 破碎加工过程仿真 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聚酯纤维织物的自清洁作用及油水分离性能
18
作者 付江 孙姣霞 +4 位作者 付俊杰 朱敏 宋品学 周怡宁 樊建新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21-3131,共11页
各行各业产生的含油废水严重威胁水生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时合成聚酯纤维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纤维,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为了开发再利用废弃纤维织物,采用简单的浸渍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纳米二氧化钛(TiO_(2))有... 各行各业产生的含油废水严重威胁水生环境和人类健康,同时合成聚酯纤维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纤维,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为了开发再利用废弃纤维织物,采用简单的浸渍法,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纳米二氧化钛(TiO_(2))有效负载在聚酯(PET)纤维织物的表面,制备了疏水改性的PET纤维织物,并将其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接触角测试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疏水改性PET织物进行了理化性质表征,进一步测试了疏水改性PET织物的防污性能、化学稳定性和油水分离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PDMS和TiO_(2)纳米颗粒成功负载在PET纤维织物表面,其水接触角可达142°,具有防污自清洁性能以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此外,用体积比为1∶1的氯仿和水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其分离效率可达98.3%,通量可达(16997.27±1499.46)L/(m^(2)·h),并且经过10次重复分离后,分离效率仍能达到95.7%以上,通量仍可稳定在(16551.41±1725.66)L/(m^(2)·h)以上。综上所述,该疏水PET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自清洁作用、较高的通量以及良好的油水分离性能,为废弃纤维织物的再生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纤维织物 油水分离 疏水 聚二甲基硅氧烷 纳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二苯甲酮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涤纶织物的抗紫外整理
19
作者 李文玲 居盟 +1 位作者 侯爱芹 谢孔良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38,共6页
针对当前紫外线防护纺织品光稳定性不足和防护效率低等问题,以4-羟基二苯甲酮(4HB)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为原料,通过引入酯基,成功合成了3种二苯甲酮衍生物(BP-1、BP-2、BP-3)。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衍生物在260~300 nm紫外... 针对当前紫外线防护纺织品光稳定性不足和防护效率低等问题,以4-羟基二苯甲酮(4HB)和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为原料,通过引入酯基,成功合成了3种二苯甲酮衍生物(BP-1、BP-2、BP-3)。紫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合成的衍生物在260~300 nm紫外波段的吸收性能显著增强,并改善了二苯甲酮类小分子紫外吸收剂的光稳定性。通过浸轧方式对涤纶织物进行功能整理,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和整理剂用量对涤纶织物紫外防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焙烘温度为200℃,焙烘时间为1.5 min时,整理后的涤纶织物具有优异的抗紫外线性能。当BP-1、BP-2、BP-3质量浓度分别1 g/L、10 g/L和5 g/L时,整理织物的紫外防护因数(UPF)均能达到50+,优于传统紫外吸收剂,并且整理织物有较好的耐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剂 二苯甲酮 光稳定性 涤纶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氮阻燃剂原位沉积对棉织物的耐久阻燃改性
20
作者 张洁 郭鑫源 +2 位作者 关晋平 程献伟 陈国强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7,共8页
针对棉织物极易燃烧,引燃后火焰迅速蔓延的问题,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双氰胺和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进行缩聚反应,通过原位沉积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对改性棉织物的结构特征、燃烧行为、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和阻... 针对棉织物极易燃烧,引燃后火焰迅速蔓延的问题,采用四羟甲基硫酸磷、双氰胺和环状磷酸酯阻燃剂FRC-1进行缩聚反应,通过原位沉积的方法对棉织物进行改性以提高其阻燃性能。对改性棉织物的结构特征、燃烧行为、阻燃性能、耐水洗性能和阻燃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和耐水洗性能,其损毁长度降至7.5 cm,极限氧指数升高至29.7%,经50次洗涤后改性棉织物仍能自熄,损毁长度为11.0 cm,极限氧指数为26.4%;改性棉织物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仅为41.6 kW/m^(2),下降了86.9%;在燃烧过程中,缩聚产物中的含磷阻燃基团早期裂解促进了棉织物的脱水和炭化,并形成了石墨化程度很高的炭层,有效地隔绝了氧气和热量;同时磷基自由基的猝灭效应也有利于阻燃性能的提高,因此阻燃剂在固相和气相均起到阻燃功能;此外,原位沉积改性对棉织物的强力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阻燃性能 耐久性 磷/氮阻燃剂 阻燃织物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