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和气氛对PAHs由从头合成反应生成PCDD/Fs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尹雪峰 李晓东 +5 位作者 罗建松 陆胜勇 谷月玲 严建华 倪明江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产生的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是一类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环芳烃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上二恶英生成的一种主要的碳源.在小型试验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温度和燃烧气氛中氧对...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产生的多氯二苯并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是一类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多环芳烃是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上二恶英生成的一种主要的碳源.在小型试验用固定床反应器上,研究了温度和燃烧气氛中氧对多环芳烃在模拟飞灰(MFA)的催化下,由从头合成反应生成二恶英的作用.烟气样品参照USEPA1613方法收集,并采用高分辨色谱,低分辨质谱仪进行分析.给出了反应中生成的二恶英的分布特征与温度、氧含量的关系,二恶英的分布特征包括二恶英的总排放量、毒性当量(TEQ)和PCDDs/PCDFs的比例.结果显示,PAHs反应生成的PCDFs的量要比PCDDs高出几倍,在二恶英的生成过程中存在一个最优化的温度区间和氧含量范围,二恶英的毒性当量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并讨论了温度和燃烧气氛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二苯并二恶英 多氯二苯并呋喃 多环芳烃 从头合成反应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方式对塑料垃圾燃烧时PAHs和PCDD/Fs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尹雪峰 李晓东 +5 位作者 罗建松 陆胜勇 谷月玲 严建华 倪明江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6-440,共5页
为了找出燃烧方式对塑料垃圾焚烧过程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排放的影响,在两种不同类型试验用燃烧反应器上进行了聚氯乙烯的燃烧试验.燃烧的烟气参考GB 86-5119和USEPA1613方法采用色质联用分析仪收集分析,对烟气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分布... 为了找出燃烧方式对塑料垃圾焚烧过程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排放的影响,在两种不同类型试验用燃烧反应器上进行了聚氯乙烯的燃烧试验.燃烧的烟气参考GB 86-5119和USEPA1613方法采用色质联用分析仪收集分析,对烟气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聚氯乙烯在流化床燃烧反应器上燃烧时生成的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总量要明显低于固定床燃烧反应器上的生成量.流化床燃烧方式能够抑制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某些发生机制.多环芳烃和二恶英排放特征的关联关系非常明显,可以作为塑料垃圾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的实时监测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二恶英 燃烧方式 聚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土著B[a]P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顾平 周启星 +5 位作者 王鑫 伍跃辉 陈威 张倩茹 龚起 周爱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6-932,共7页
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苯并[a]芘(B[a]P)作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培养,从长期受石油烃和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8株能够降解B[a]P的细菌,其中一株细菌(命名为BB-1)具有最大降解效果。采用16s 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BB-1与巨大芽... 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苯并[a]芘(B[a]P)作为唯一碳源反复驯化培养,从长期受石油烃和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出8株能够降解B[a]P的细菌,其中一株细菌(命名为BB-1)具有最大降解效果。采用16s 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BB-1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同源性为100%。为了研究BB-1的降解特性,在pH7.0、30℃条件下培养8 d,菌株B[a]P的降解率高达66.36%。为了考察培养基初始pH和外加蔗糖浓度对BB-1降解B[a]P的影响,30℃下振荡培养8 d,当设置培养基初始pH为4.0、6.0、8.0和10.0时,BB-1对B[a]P的降解率分别为12.14%、39.61%、55.21%和30.03%,可见pH为8.0时其降解效果最优;当添加0.1%蔗糖和0.5%蔗糖为外加碳源时,菌株BB-1对B[a]P的降解率分别为70.56%和74.89%,表明0.5%蔗糖的降解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B[a]p 污染土壤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水中超痕量多环芳烃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超 黄肇章 +4 位作者 邢占磊 陈烨 于建钊 刘方 袁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9-245,共7页
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直接测定水体中16种超痕量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水样经高速离心后,加入适量甲醇,配制成40%(体积分数)甲醇水溶液,直接进样2 mL至在线固相萃取流路,进行萃取富集,再通过阀切换将洗脱的PAHs转移至分析流路... 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直接测定水体中16种超痕量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水样经高速离心后,加入适量甲醇,配制成40%(体积分数)甲醇水溶液,直接进样2 mL至在线固相萃取流路,进行萃取富集,再通过阀切换将洗脱的PAHs转移至分析流路进行分离检测。16种PAHs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6;方法的检出限为0.14~12.50 ng/L,其中苯并[a]芘(B(a)P)的检出限为0.38 ng/L。实际水样在10、40和200 ng/L加标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6.1%~134.9%, RSD为0.3%~16.6%。B(a)P在1 ng/L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71.8%~92.7%, RSD为3.9%。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溶剂消耗量少,可满足水样中PAHs,尤其是B(a)P的超痕量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在线固相萃取 多环芳烃 苯并[A]芘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烟气中痕量有机污染物生成的在线实时监测 被引量:11
5
作者 尹雪峰 李晓东 +5 位作者 陆胜勇 罗建松 谷月玲 严建华 倪明江 岑可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29-33,共5页
多环芳烃和二恶英是两类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了研究其生成和排放过程,需要开发一种能用于烟气的实时检测方法。该文采用高分辨力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微型正交加速型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VUV-TOF-MS),对由聚氯乙烯(PVC)在氮气流中热... 多环芳烃和二恶英是两类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了研究其生成和排放过程,需要开发一种能用于烟气的实时检测方法。该文采用高分辨力的真空紫外光电离/微型正交加速型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VUV-TOF-MS),对由聚氯乙烯(PVC)在氮气流中热解形成的模拟烟气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的前驱物进行了实时在线检测。然后和离线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给出了烟气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前驱物的实时浓度曲线。再根据三氯苯和二恶英的转化率,估算出二恶英的在线浓度范围。同时根据对烟气中多环芳烃和二恶英前驱物的时间行为特征的研究,讨论了PVC热解时多环芳烃和二恶英前驱物的发生机理和成长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 多环芳烃 二恶英 飞行时间质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废物焚烧炉周边土壤中二恶英等分布 被引量:3
6
作者 严密 李晓东 +1 位作者 陆胜勇 严建华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96-900,共5页
为研究危险废物焚烧炉(HWI)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检测浙江北部某HWI周边土壤中二恶英(PCDD/Fs)、六氯苯(HxCBz)、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土壤中各污染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PCDD/Fs的毒性当量(I—TEQ)为0.53~5.78Pg... 为研究危险废物焚烧炉(HWI)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检测浙江北部某HWI周边土壤中二恶英(PCDD/Fs)、六氯苯(HxCBz)、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水平.土壤中各污染物的质量分数分别为:PCDD/Fs的毒性当量(I—TEQ)为0.53~5.78Pg·g^-1、HxCBz为0.15~0.65ng·g^-1、PAHs为0.20~4.49μg·g^-1.目前污染物质量分数属于较低水平,和其他文献报道值相当.PCDD/Fs最高质量分数位于离烟囱最近的采样点(〈250m),同时二恶英质量分数随距离增加呈现一定的降低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PCA)研究样品中PCDD/Fs分布的异同,结果表明其他PCDD/Fs污染源及影响因素对该地区土壤中污染物质量分数的作用不可忽视.本研究的数据对未来进一步了解HWI环境影响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恶英 六氯苯 多环芳烃 危险废物焚烧炉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焦-水蒸气气化过程中多环芳烃生成与分布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尚军 靳志伟 +2 位作者 陆文洋 李金刚 刘淑琴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8-112,116,共6页
为对煤层气化过程中生成的典型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进行有效控制,采用模拟固定床气化炉研究了内蒙古乌兰察布褐煤在煤焦一水蒸气气化条件下PAHs的生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煤焦-水蒸气气化低温煤气中的PAHs以3环芳烃为主,含量最... 为对煤层气化过程中生成的典型污染物多环芳烃(PAHs)进行有效控制,采用模拟固定床气化炉研究了内蒙古乌兰察布褐煤在煤焦一水蒸气气化条件下PAHs的生成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煤焦-水蒸气气化低温煤气中的PAHs以3环芳烃为主,含量最高的为苊和二氢苊。气化温度由900℃上升至1000℃,PAHs生成总量由73.19mg/kg降至9.40mg/kg,降幅达90%;进一步升高温度至1100℃,PAHs生成总量有所上升。水蒸气流量由0.17mol/rain增至0.61mol/min,PAHs的生成总量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水蒸气流量为0.39mol/min时,PAHs生成量最大,为73.19mg/kg,为最小生成量的1.5倍。维持气化温度在l000~1100℃,可有效降低PAHs的生成。增加水蒸气用量,低温煤气中的PAHs含量降低,此时须加强对煤气冷凝水中PAHs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多环芳烃 水蒸气气化 冷凝水 低温煤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十二烷氧基二硫代苯甲酸镍(Ⅱ)配合物液晶型色谱固定相的研制
8
作者 熊裕堂 胡永钢 夏炽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413-1415,共3页
WT10.25BZ] p-Dodecaoxydithiobenzoic acid-nickel(Ⅱ) complex with a liquid crystal nature(DDBN)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h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and GC. DSC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WT10.25BZ] p-Dodecaoxydithiobenzoic acid-nickel(Ⅱ) complex with a liquid crystal nature(DDBN)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using the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and GC. DSC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DDBN exhibited a mesomorphic behavior and that the phase transition occurred at 95 ℃ and 125 ℃. The dependence of lgk vs. reciprocal temperature for cycloparaffins indicated also the same temperature of phase transition. In this paper, DDBN was used first as the stationary phase to the separation of positional isomer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DBN was stable at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80 ℃ to 240 ℃ and adequate for the separation of isomer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 1-Methylnaphthalene and 2-methyl-naphthalene were separated at the baseline using 3 m×3 mm column of DDBN. Phenanthrene and anthracene were separated also easy using the same column. The infinite-dilution partial molar enthalpy and entropy of four analytes in this system were obtained by means of plotting.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the mechanism for retention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香烃 DDBN配合物 分离 色谱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及其同分异构体含量 被引量:3
9
作者 蔡洁云 王惠平 +4 位作者 刘巍 陈新瑞 许彦春 马晓伟 李超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4-48,140,共6页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建立一种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及其同分异构体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j]荧蒽(B[j]F)、苯并[j]醋蒽烯(B[j]A)、苯并[e]醋蒽烯(B[e]A)、苯并[e]芘(B[e]P)、苝(PER)含... 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GC-MS/MS)建立一种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及其同分异构体苯并[b]荧蒽(B[b]F)、苯并[k]荧蒽(B[k]F)、苯并[j]荧蒽(B[j]F)、苯并[j]醋蒽烯(B[j]A)、苯并[e]醋蒽烯(B[e]A)、苯并[e]芘(B[e]P)、苝(PER)含量的方法,并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目标物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0566~0.1817,0.1886~0.6055ng/支,线性相关系数达0.998以上;日内重复性和日间重现性分别为1.91%~3.97%,2.54%~4.46%;3种不同添加浓度下,加标回收率为92.60%~107.60%。表明试验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受环境和人为因素干扰较小,可作为一种卷烟主流烟气中苯并[a]芘及其同分异构体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同分异构体 多环芳烃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卷烟主流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