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和多胺含量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宏伟 姜冰 +2 位作者 万新 吴光勇 刘运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脑皮质及皮质下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和多胺含量,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和多胺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2,4,8,24h动物... 目的: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脑皮质及皮质下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和多胺含量,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和多胺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2,4,8,24h动物模型,用高香草酸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法测定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不同时相PAO活性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不同时相多胺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PAO活性在再灌注8h后开始升高(P<0.01),其高峰出现在再灌注24h后(P<0.01);实验组腐胺含量于再灌注4h后即开始逐渐升高(P<0.05),高峰出现在再灌注24h后(P<0.05);再灌注8,24h实验组精脒、精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明显增高,PAO活性的增高促使腐胺高峰的形成,对脑缺血损伤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氧化酶 多胺 脑缺血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多胺氧化酶(PAO)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秦玲 张鑫 +5 位作者 荣春笑 莫传园 范露 闫婕 孟莹 张满让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2-273,共12页
从金冠基因组数据库中,利用BLAST网站在苹果中鉴定得到8个编码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的家族基因(命名为MdPAO1~8),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系统进化、蛋白结构、基因结构和启动子元件分析。结果表明,MdPAO蛋白的分子量为54.053~6... 从金冠基因组数据库中,利用BLAST网站在苹果中鉴定得到8个编码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的家族基因(命名为MdPAO1~8),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系统进化、蛋白结构、基因结构和启动子元件分析。结果表明,MdPAO蛋白的分子量为54.053~64.813 ku,等电点介于5.16~6.02。根据进化树分析,MdPAO被分为3个亚家族(Ⅰ、Ⅲ、Ⅳ),且同一亚家族的成员具有相似的蛋白结构、基因结构和蛋白保守基序分布。利用GEO数据库检测出8个MdPAO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以苹果主栽品种长富2号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得出8个MdPAO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MdPAO3、MdPAO4、MdPAO5/6和MdPAO8在花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MdPAO1/2和MdPAO7在茎和果中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外源亚精胺处理后发现,除MdPAO3以外,其余MdPAO的转录水平显著提高,表明MdPAO在PA代谢途径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多胺氧化酶(pao)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氧化酶(PAO)调控光诱导玉米中胚轴伸长的生理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同祯 李永生 +7 位作者 李玥 姚海梅 赵娟 王婵 赵阳 王汉宁 方永丰 胡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4-742,共9页
以长中胚轴玉米自交系PH4CV为材料,在黑暗和光照两种处理条件下研究了玉米中胚轴长度与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H_2O_2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的关系。通过添加5 mmol L^(–1) PAO抑制剂2-... 以长中胚轴玉米自交系PH4CV为材料,在黑暗和光照两种处理条件下研究了玉米中胚轴长度与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H_2O_2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的关系。通过添加5 mmol L^(–1) PAO抑制剂2-羟乙基肼(2-hydroxyethylhydrazine,2-HEH)和5 mmol L^(–1) H_2O_2清除剂N,N’-二甲基硫脲(N,N’-Dimethylthiourea,DMTU)及组织化学染色,研究了影响中胚轴伸长的H_2O_2来源及其积累部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方法,探究了光对Zm PAO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处理显著抑制了玉米中胚轴的伸长,同时显著增加该部位的PAO活性、H_2O_2含量、POD活性及木质素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玉米中胚轴长度与PAO活性、H_2O_2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AO活性与H_2O_2含量、POD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外源PAO抑制剂和H_2O_2清除剂处理试验,玉米中胚轴表皮纵切面细胞长度显微观察及中胚轴H_2O_2组织化学染色表明,PAO氧化分解多胺(polyamines,PAs)产生的H_2O_2参与了中胚轴细胞伸长的生理调控,从而抑制了中胚轴的伸长。表达分析表明,Zm PAO基因在黑暗环境下的表达量相对稳定,光刺激0.5 h后表达量迅速升高,3 h后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下降,10 h后趋于稳定。本研究表明,PAO在接受光刺激后活性升高,氧化分解PAs产生H_2O_2,从而诱导POD氧化胞壁的单木质醇并聚合为木质素,使细胞壁硬化,造成细胞伸长受阻。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PAO活性调控光诱导玉米中胚轴伸长的生理机制和阐明玉米中胚轴对光逆境的响应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光照 中胚轴伸长 多胺氧化酶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多胺氧化酶基因(GhPAO3)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成新琪 朱雪峰 +3 位作者 程文翰 贺雪 孙杰 朱华国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2-1478,共7页
根据拟南芥AtPAO5的cDNA序列在雷蒙德氏棉数据库中Blastn比对获得同源PAO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1个陆地棉PAO基因,命名为GhPAO3。对GhPAO3的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为1 736bp,开放... 根据拟南芥AtPAO5的cDNA序列在雷蒙德氏棉数据库中Blastn比对获得同源PAO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利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1个陆地棉PAO基因,命名为GhPAO3。对GhPAO3的cDNA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为1 736bp,开放阅读框为1 530bp,编码506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大小为56.88ku,等电点为5.77,编码蛋白为亲水性蛋白。Real-time PCR结果表明,GhPAO3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不同,表达量依次是叶>茎>根>花瓣>子房>雄蕊>种子>雌蕊。不同诱导处理下GhPAO3基因表达量也存在差异,其中低温处理和ABA处理后该基因在6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PEG处理后在24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NaCl则在处理后3h时表达量最高。表明GhPAO3基因受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可能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棉花抗逆过程,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克隆 多胺氧化酶 非胁迫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PAO基因的鉴定及在果实发育和贮藏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丽莉 樊丁宇 +2 位作者 杨磊 靳娟 郝庆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16,共8页
多胺氧化酶(PAO)是一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酶,催化多胺(PA)分解代谢,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对枣PAO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筛选,共鉴定出3个ZjPAO基因(ZjPAO1、ZjPAO2、ZjPAO3),并对它们的保守结构域、... 多胺氧化酶(PAO)是一种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酶,催化多胺(PA)分解代谢,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对枣PAO基因进行了全基因组筛选,共鉴定出3个ZjPAO基因(ZjPAO1、ZjPAO2、ZjPAO3),并对它们的保守结构域、基因结构、染色体位置、进化关系、亚细胞定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等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ZjPAO1、ZjPAO2、ZjPAO3基因分别分布在4、5、8号染色体上,结构特征较保守,都包含Amino-oxidase结构域。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将拟南芥、番茄、桃和枣的PAO蛋白分为4类,并发现ZjPAOs蛋白与桃PAOs的亲缘关系较近。ZjPAOs基因启动子含有激素响应、应激响应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在枣生长发育中发挥作用。此外,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ZjPAO1和ZjPAO2基因在枣果实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外源水杨酸处理下,ZjPAO1基因被显著诱导表达。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延缓鲜枣果实成熟和衰老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氧化酶(pao) 基因鉴定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果实发育 采后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多胺氧化酶基因(OsPAO4)CRISPR/Cas9编辑突变体的创制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春姿 黄其伟 +5 位作者 侯艳 高上 韩志开 韦淡虹 陈淳 王加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挖掘与利用抗病基因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前期研究发现,稻瘟病抗性相关osa-miR-21可能通过靶向调控多胺氧化酶基因OsPAO4调节水稻稻瘟病抗性,但目前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s,... 【目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限制因素,挖掘与利用抗病基因是实现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前期研究发现,稻瘟病抗性相关osa-miR-21可能通过靶向调控多胺氧化酶基因OsPAO4调节水稻稻瘟病抗性,但目前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s,PAOs)在水稻抗病中的功能研究尚未见报道。为进一步探究其在水稻抗病中的可能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编辑技术对水稻OsPAO4基因进行定点编辑并对其后代突变体进行分析。【方法】在OsPAO4第2外显子处设计了1个20 bp的编辑靶点,将靶点核苷酸片段克隆至pRGEB32载体,获得OsPAO4编辑载体。随后,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Pik-H4 NIL愈伤组织中,经过再生培养、潮霉素检测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并对T_(0)代植株靶位点附近DNA序列进行PCR和测序分析。【结果】OsPAO4基因被成功编辑,最终获得25个转基因阳性植株,并在T_(0)代产生多种突变类型:3株纯合突变、18株杂合突变和4株未发生编辑的植株。此外,T_(0)代杂合突变ospao4-8的颖壳颜色由紫色变为深灰色,且ospao4突变体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有所升高,推测OsPAO4可能参与水稻的基础免疫过程。【结论】创制了多种类型ospao4突变体材料,初步确定OsPAO4可能参与水稻免疫过程的调控,为进一步深入揭示OsPAO4基因的具体生物学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Ospao4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多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大熊猫初乳XO和PAO活性测定及其与牛、羊乳的比较
7
作者 付尚辰 雷颖虎 +3 位作者 赵鹏鹏 张丹辉 沈洁娜 刘永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58-1265,共8页
黄嘌呤氧化酶(XO)和多胺氧化酶(PAO)是乳汁中两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新生幼崽免疫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采用牛、羊鲜乳及其冷冻乳建立XO和PAO活性的AmplexRed荧光检测方法,对冷冻大熊猫初乳中XO和PAO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新鲜和冷冻牛、... 黄嘌呤氧化酶(XO)和多胺氧化酶(PAO)是乳汁中两类重要的氧化还原酶,与新生幼崽免疫系统的形成密切相关。采用牛、羊鲜乳及其冷冻乳建立XO和PAO活性的AmplexRed荧光检测方法,对冷冻大熊猫初乳中XO和PAO活性进行测定,并与新鲜和冷冻牛、羊乳中这两种酶的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3种乳中XO活性高于PAO活性;XO活性总体趋势为牛乳>大熊猫初乳>羊乳;PAO活性总体趋势为牛乳>羊乳>大熊猫初乳。大熊猫初乳通过XO、PAO和乳过氧化物酶LPO系统的协同抗菌机制在新生幼崽肠道微生物和先天免疫系统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且以XO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冷冻乳 黄嘌呤氧化酶(XO) 多胺氧化酶(p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表达棉花GhPAO3基因对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8
作者 成新琪 庞芳芹 +3 位作者 汤欣欣 乌兰 胡孝明 朱华国 《种子》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3,17,共8页
本研究以野生型WT(Wild Type)和转GhPAO3基因拟南芥种子为材料,研究NaCl和外源多胺及多胺抑制剂对WT和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对拟南芥种子萌发表现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150 mmol/L、200 mmol/L NaCl... 本研究以野生型WT(Wild Type)和转GhPAO3基因拟南芥种子为材料,研究NaCl和外源多胺及多胺抑制剂对WT和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提高,对拟南芥种子萌发表现出较明显的抑制作用,150 mmol/L、200 mmol/L NaCl处理下造成种子萌发分别推迟1 d和2 d,且转基因拟南芥发芽率低于野生型,表明GhPAO3基因过表达可能对NaCl处理下拟南芥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此外,在100 mmol/L NaCl处理条件下,WT在第3天出现子叶变绿,而转基因植株在第4天出现子叶变绿,转基因拟南芥子叶变绿的数量低于WT;在此基础上添加外源多胺显示,添加Put时,与对照(ck)相比,WT和转基因株系的子叶变绿的数量均有所提高,且转基因株系子叶变绿提前,而添加Spd和Spm时,WT和转基因株系子叶变绿均推迟1 d。所有处理下转基因拟南芥的子叶变绿的数量低于WT,推测NaCl处理和过表达株系产生的H_(2)O_(2)抑制拟南芥的子叶变绿。外源多胺和多胺抑制剂处理结果显示,外源多胺和PAO抑制剂(1,8-DO)能够促进拟南芥子叶变绿,且转基因株系中H_(2)O_(2)含量高于WT;添加多胺抑制剂(D-Arg)时,转基因株系中H_(2)O_(2)含量低于WT。本研究揭示了GhPAO3基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多胺氧化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多胺氧化酶 NACL胁迫 过氧化氢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不同耐盐性枣树品种根系和叶片中多胺含量及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徐呈祥 马艳萍 徐锡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97-304,共8页
为探讨枣(Ziziphus jujuba Mill.)树中多胺及多胺氧化酶活性与其耐盐性的关系,对耐盐性强的‘金丝小枣’和耐盐性弱的‘冬枣’2年生苗中不同状态和种类的多胺和多胺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0 mmol L–1NaCl盐胁迫下,枣树根... 为探讨枣(Ziziphus jujuba Mill.)树中多胺及多胺氧化酶活性与其耐盐性的关系,对耐盐性强的‘金丝小枣’和耐盐性弱的‘冬枣’2年生苗中不同状态和种类的多胺和多胺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20 mmol L–1NaCl盐胁迫下,枣树根系和叶片中的多胺含量升高,耐盐性强的品种的上升幅度显著大于耐盐性弱的品种;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根系和叶片中多胺含量逐渐降低,耐盐性弱的品种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耐盐性强的品种,叶中的多胺含量的降低幅度大于根中的,结合态多胺的降低幅度大于游离态多胺的、精胺和亚精胺的降低幅度大于腐胺的;两个品种根系和叶片中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均明显高于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盐胁迫下耐盐性弱的品种酶活性增强幅度显著大于耐盐性强的品种。这些说明,枣树品种的耐盐性与其内源多胺的组成、含量有关,多胺氧化酶的种类与活性对盐胁迫的响应也密切相关,多胺积累有利于提高枣树品种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小枣’ '冬枣’ 耐盐性 多胺 多胺氧化酶 二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光甘肽对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锦程 陈伟健 +2 位作者 谭莉 林德贵 卢海霞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52-657,共6页
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indl.cv.Jiefangzhong)为试材,研究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6℃冷藏枇杷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4... 以"解放钟"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Lindl.cv.Jiefangzhong)为试材,研究外源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对6℃冷藏枇杷果实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oumarate coenzyme A ligase,4-CL)、肉桂醇脱氢酶(cin-namyl alcohol dehydrogenase,CA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果实木质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外源GSH处理通过抑制冷藏枇杷果实中PAL,POD和PAO活性上升,从而抑制果实木质素的形成,并延缓可溶性糖的下降;但GSH处理对果实PPO,CAD和4-CL酶活力影响较小,它们可能在枇杷果实木质化中不起主要作用。GSH具有减缓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的作用,其中以1.0 g/L和1.5 g/L的GSH所处理的枇杷果实木质化程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木质化 谷胱甘肽(GSH)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过氧化物酶(POD) 多胺氧化酶(pa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嫁接伽师甜瓜植株生长与多胺以及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胜利 陈青云 +1 位作者 陈小青 李绍华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0-265,共6页
3种浓度NaCl对嫁接伽师瓜植株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自根伽师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处理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150mmol/L的NaCl胁迫35d嫁接伽师甜瓜植株叶片和根系中的3种形态多胺都有不同程度的... 3种浓度NaCl对嫁接伽师瓜植株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自根伽师瓜植株的生长和产量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处理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明显增强。150mmol/L的NaCl胁迫35d嫁接伽师甜瓜植株叶片和根系中的3种形态多胺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游离态多胺下降幅度最大;高氯酸不溶性结合态多胺含量变化较小。根系中PAO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叶片中PAO的活性先下降后上升。游离态多胺中,亚精胺和精胺(Spd+Spm)的含量变化与相应部位PAO的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表明PAO在盐胁迫下可能调节了游离态多胺的含量从而影响高氯酸可溶结合态与高氯酸不溶结合态多胺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嫁接伽师甜瓜 盐胁迫 多胺 多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对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多胺及多胺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焦彦生 郭世荣 +2 位作者 李娟 樊怀福 李璟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3-548,共6页
以‘中农8号’黄瓜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钙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多胺(PAs)含量及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黄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PAs含量以及3种形态的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 以‘中农8号’黄瓜品种为实验材料,采用营养液栽培法研究了钙对根际低氧胁迫下黄瓜幼苗体内多胺(PAs)含量及多胺氧化酶(PA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黄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PAs含量以及3种形态的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含量均表现为低氧高钙(8 mmol.L-1Ca2+)>低氧常钙(2 mmol.L-1Ca2+)>低氧缺钙(0 mmol.L-1Ca2+)>通气常钙(2 mmol.L-1Ca2+)处理,而PAO活性却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通气常钙>低氧缺钙>低氧常钙>低氧高钙),且处理间大多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系中的PAs含量明显高于叶片,而PAO活性明显低于叶片。(2)黄瓜幼苗体内3种形态的PAs以游离态含量最高,其次是结合态,最低为束缚态;游离态和结合态PAs在叶片中均以Spd为主,在根系中均以Put为主,束缚态PAs含量在根系和叶片中均为Spd>Put>Spm。研究表明,在低氧胁迫下,营养液加钙引起黄瓜幼苗体内多胺含量的上升和PAO活性下降,钙参与了黄瓜幼苗体内多胺的代谢过程,对缓解低氧胁迫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低氧胁迫 多胺 多胺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关酶对花生果针木质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贺立红 蔡马 +4 位作者 何生根 兰霞 郑奕雄 熊兴嫦 蓝石维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6-78,共3页
测定了6个花生品种果针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多胺氧化酶(PA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了PAO、POD对花生果针入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PAO、POD活性不同,总的来说果针尖端活性最高,果针中部次之,果针上部最低.不同品种酶活... 测定了6个花生品种果针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多胺氧化酶(PA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研究了PAO、POD对花生果针入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部位的PAO、POD活性不同,总的来说果针尖端活性最高,果针中部次之,果针上部最低.不同品种酶活性不同,果针生长天数对酶活性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多胺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细胞木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初生幼苗多胺氧化酶活性的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覃广泉 何生根 +1 位作者 王明祖 林启彬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27-332,共6页
对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垦农4号”萌发种子和初生幼苗中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oxidase,PAO,EC1.4.3.6)的活性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O活性仅在种子萌发起始后(吸胀后24h)才检测到,然后随着种子萌发进程,PAO活性快速升... 对大豆(Glycinemax(L.)Merril“l)垦农4号”萌发种子和初生幼苗中的多胺氧化酶(polyamineoxidase,PAO,EC1.4.3.6)的活性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O活性仅在种子萌发起始后(吸胀后24h)才检测到,然后随着种子萌发进程,PAO活性快速升高。但是,在萌发种子(吸胀后72h)和初生幼苗(吸胀后120h)中,PAO活性在各器官中的分布有明显差异。在萌发种子中,PAO活性在胚根最高(5.17±0.91Ug-1FW),胚轴次之,胚芽再次之,子叶活性最低(0.12±0.03Ug-1FW);在初生幼苗中,PAO活性在下胚轴中最高(5.47±0.66Ug-1FW),幼根次之,顶芽再次之,子叶最低(0.10±0.03Ug-1FW)。这种差异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态建成有积极意义。运用细胞化学定位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初生幼苗PAO在各部位的分布,发现PAO主要定位在顶芽细胞的液泡膜上、子叶细胞的细胞壁及其外侧表面、下胚轴细胞的细胞壁及其表面,且PAO与细胞壁表面结合较紧;根细胞的细胞壁、细胞间隙、细胞膜、液膜上均有分布,但以液泡膜分布居多。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PAO在细胞壁和细胞间隙有着较广泛的分布。首次报道PAO在细胞膜和液泡膜上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多胺氧化酶 幼苗 细胞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壁结合态多胺氧化酶活性变化及测定方法的确立 被引量:7
15
作者 汪天 王素平 +1 位作者 郭世荣 高洪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03-506,共4页
提出了细胞壁上 PAO检测方法 ,并对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壁结合态 PAO的灵敏性、p H值范围、底物依赖性以及取样部位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检测时取根中部或基部为好 ,提取液 p H值为 6 .5 ,启动底物为 Spm或Put+Spd+Spm.低氧处理后 ... 提出了细胞壁上 PAO检测方法 ,并对低氧胁迫下黄瓜根系细胞壁结合态 PAO的灵敏性、p H值范围、底物依赖性以及取样部位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检测时取根中部或基部为好 ,提取液 p H值为 6 .5 ,启动底物为 Spm或Put+Spd+Spm.低氧处理后 PAO活性一开始下降 ,在第 3天时处于上升趋势 ,第 8天达最大值 ,此后虽下降 ,但一直高于对照 ,与游离态 PAO活性变化趋势一致 ,但活性要高 10倍以上 ,表明 PAO活性绝大部分定位于细胞壁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壁 多胺氧化酶 低氧胁迫 黄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花蕾发育过程中的多胺代谢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长恩 梁承邺 +1 位作者 黄毓文 刘鸿先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02-607,共6页
在花蕾发育过程中,不育系花蕾的多胺代谢不同于其保持系.不育系花蕾中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及三者之和均先略降后升高再降低,而其保持系则先降而后升高,在发育早期不育系明显低于其保持系.不育系的精氨酸脱羧酶活性一直下降,而其保持... 在花蕾发育过程中,不育系花蕾的多胺代谢不同于其保持系.不育系花蕾中腐胺、亚精胺、精胺含量及三者之和均先略降后升高再降低,而其保持系则先降而后升高,在发育早期不育系明显低于其保持系.不育系的精氨酸脱羧酶活性一直下降,而其保持系的则先降后略升,不育系始终低于保持系.保持系的多胺氧化酶一直降低而不育系的先降后升,在早期不育系明显低于保持系,而后期则高于保持系.外施Put+Spd+Spm对保持系花药发育影响不大,但使不育系的可育株率、可育花率和可育花药率都得以提高.提示花药发育早期多胺的不足可能与Polima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胺 细胞质雄性不育 油菜 花蕾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豇豆幼叶多胺氧化酶的分离纯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生根 黄学林 傅家瑞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77-81,共5页
依次经粗提、φ为35 % ~60% 硫酸铵分步沉淀、φ为70 % 丙酮沉淀、DEAECellulose柱层析、Sepharose Cl4B柱层析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等步骤后首次从豇豆幼叶得到电泳均一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约... 依次经粗提、φ为35 % ~60% 硫酸铵分步沉淀、φ为70 % 丙酮沉淀、DEAECellulose柱层析、Sepharose Cl4B柱层析和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等步骤后首次从豇豆幼叶得到电泳均一的、亚基相对分子质量约为70 000 的多胺氧化酶. 纯化倍数为4733, 产率为131 % . 该酶在01 mol/LPBS(pH70 ~75) 中较为稳定, 冷冻( - 15 ℃) 贮存则可保持2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多胺氧化酶 纯化 分离 幼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胺氧化酶活性及木质素沉积与菊花花芽分化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东花 郭俊娥 +2 位作者 徐璐 孙霞 孙宪芝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4-169,共6页
以菊花神马为材料,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多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inine,D-Arg)对花芽分化阶段根和叶片中多胺氧化酶(PAO)、二胺氧化酶(DA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氢(H2O2)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以菊花神马为材料,研究了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和多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inine,D-Arg)对花芽分化阶段根和叶片中多胺氧化酶(PAO)、二胺氧化酶(DA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氢(H2O2)和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根和叶片PAO、DAO活性和木质素含量都是Spd>CK>D-Arg。外源Spd显著促进了花芽分化阶段多胺氧化酶活性和木质素的合成;D-Arg抑制了花芽分化,降低了多胺氧化酶活性及木质素的合成。结果表明,短日照条件下,多胺可能通过影响多胺氧化酶活性及其产物H2O2浓度影响木质素的合成,从而调控菊花的花芽分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花芽分化 多胺氧化酶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精胺氧化酶的表达可降低人A549肺癌细胞对多胺类似物CPENSpm的敏感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钰 任玉珊 +1 位作者 任东明 王艳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6-470,共5页
目的研究精胺氧化酶(spermine oxidase,SMO)基因表达抑制对多胺类似物CPENSpm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用siRNA技术获得SMO基因表达抑制的人A549肺癌细胞株,QT-RT-PCR法和酶活性分析法用于鉴定SMO基因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DNA... 目的研究精胺氧化酶(spermine oxidase,SMO)基因表达抑制对多胺类似物CPENSpm抗瘤活性的影响。方法用siRNA技术获得SMO基因表达抑制的人A549肺癌细胞株,QT-RT-PCR法和酶活性分析法用于鉴定SMO基因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DNA降解分析和流式细胞/亚凋亡峰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状况。结果成功获得SMO基因表达抑制的人A549肺癌细胞株。用SMO-siRNA质粒转染的细胞中,SMO mRNA和酶活性的基础水平分别降低53%和14%。用10μmol·L-1 CPENSpm处理对照细胞24h可使SMO mRNA和酶活性分别升高10倍和20倍,但在SMO-siRNA质粒转染的细胞中,这种药物对SMO的表达诱导被抑制。细胞增殖实验发现,SMO表达抑制的细胞对CPENSpm(0~20μmol·L-1)的药物敏感性低于对照细胞。细胞凋亡分析发现,与对照细胞相比,CPENSpm诱导SMO表达,抑制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能力明显减弱。结论CPENSpm诱导肿瘤细胞内SMO高表达可能是其抗癌药理活性的分子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胺氧化酶 siRNA 多胺 多胺类似物 肺癌细胞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种子萌发阶段多胺氧化酶活性与多胺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明祖 杨暹 何生根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5-67,70,共4页
用菜豆为试材,初步研究了菜豆种子萌发阶段多胺氧化酶活性与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菜豆PAO的分布有很强的组织特异性,主要集中在萌发种子和初生幼苗的胚芽(或含顶芽的初生叶)和子叶,而在胚根、上胚轴及下胚轴中则一直检测不到PAO活... 用菜豆为试材,初步研究了菜豆种子萌发阶段多胺氧化酶活性与多胺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菜豆PAO的分布有很强的组织特异性,主要集中在萌发种子和初生幼苗的胚芽(或含顶芽的初生叶)和子叶,而在胚根、上胚轴及下胚轴中则一直检测不到PAO活性;吸胀而未萌发的菜豆种子检测不到PAO活性,待萌发起始后PAO活性便迅速上升,在吸胀后第3 d到达峰值后便逐渐下降;菜豆萌发前期种子的胚芽PAs含量及PAO活性的变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消长关系;菜豆吸胀后第5d子叶的PAO活性达到峰值并且明显高于胚芽的PAO活性,之后则逐渐下降。另外,子叶的PAs含量在吸胀后1-5 d内都远远低于胚芽的相应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种子萌发 多胺氧化酶 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