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coagulation of bauxite residue-based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 for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5
1
作者 GAO Jian-yang GAO Fang-zhou +3 位作者 ZHU Feng LUO Xing-hua JIANG Jun FENG L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49-457,共9页
Considering that Fe,Al elements in bauxite residue are active componen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an effectiv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coagulant derived from bauxite residue,with Fe2O3 content>5.1%,Al2O3%&g... Considering that Fe,Al elements in bauxite residue are active components for water purification,an effectiv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coagulant derived from bauxite residue,with Fe2O3 content>5.1%,Al2O3%>6.5%,basicity>65%,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The effect of as-prepared PAFC on the zeta potential 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was investigated.Comparing with polyferric chloride(PFC)and polyferric sulfate(PFS)for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treatment,prepared bauxite residue-based PAFC exhibited the optimal performance in the aspects of chromaticity and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removal rate.Furthermore,the combination of bauxite residue-based PAFC and PFS for synergy coagulation of such wastewater demonstrated an obvious positive effect.With the proportion between as-prepared PAFC and PFS to be 2.5:1,the COD of treated wastewater could be further reduced to meet the national level A standard of China,providing a promising rout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ubstandard printing and dyeing sewage outfall by a simple coagulation strate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uxite residue polyaluminum ferric chloride(pafc) synergy coagulation printing and dyeing wastewa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污水除磷的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郑怀礼 刘克万 +1 位作者 龙腾锐 张海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对城镇生活污水除磷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磷效果的影响,污水经PAFC处理后pH值的变化情况,污水酸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浊效... 用聚合氯化铝铁(PAFC)絮凝剂对城镇生活污水除磷处理效果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磷效果的影响,污水经PAFC处理后pH值的变化情况,污水酸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PAFC用量对模拟污水和实际生活污水除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铝铁复合絮凝剂有良好的除磷效果,除磷处理后磷含量可低于0.5mg·l-1,能达到生活污水国家一级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后pH值较稳定;除浊效果好,除浊率可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铁 城镇生活污水 除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FC-PDM复合混凝剂强化混凝去除水库源水中的藻类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明玉 孙玉君 +3 位作者 刘丽娟 潘倩 汪琳 任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63-1768,共6页
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合制备了新型复合混凝剂PAFC-PDMDAAC (PAFC-PDM),对含藻的水库原水进行强化混凝处理研究.研究对比了PAFC-PDM,PAFC与预氯化工艺的除藻效果,并对其混凝除藻机理进行了初... 将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合制备了新型复合混凝剂PAFC-PDMDAAC (PAFC-PDM),对含藻的水库原水进行强化混凝处理研究.研究对比了PAFC-PDM,PAFC与预氯化工艺的除藻效果,并对其混凝除藻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对于藻细胞数为7.98×10^6-1.17×10^7cells/L和浊度为2.56-3.59NTU的水库原水,当PAFC-PDM投加量为1.0mg/L时(以Al2O3计),藻类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5%和81.7%,显著优于PAFC的混凝处理效果;对藻细胞进行扫描电镜和预氯化副产物分析表明,预氯化杀藻除藻方法,不仅破坏了藻细胞结构,而且产生了三卤甲烷类氯化消毒副产物,影响饮水水质;采用PAFC-PDM强化混凝工艺除藻,不破坏藻细胞,无消毒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混凝 除藻 聚合氯化铝铁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合成及其应用 被引量:39
4
作者 胡俊虎 刘喜元 +1 位作者 李晓宏 刘启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以煤系高岭石为主剂,氧化钙为助剂,酸浸一步合成聚合氯化铝铁(PAFC).并以黄河水为原水,通过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做絮凝对比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絮凝效果.而且原水的pH值为5—9,去浊率达到99%以上.
关键词 絮凝剂 高岭石 聚合氯化铝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絮凝剂PAFC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赞忠 白风荣 +2 位作者 刘进荣 刘启旺 胡俊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0-82,共3页
以内蒙古蕴藏丰富的煤系高岭石作主剂,用盐酸提取Al3+、Fe3+制备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在合成中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适宜的反应条件。考察了原水pH对合成产品絮凝效果的影响。以黄河水为原水,将该合成产品与市售聚铝(PAC)做絮凝对比实... 以内蒙古蕴藏丰富的煤系高岭石作主剂,用盐酸提取Al3+、Fe3+制备了聚合氯化铝铁(PAFC)。在合成中通过正交实验,探索了适宜的反应条件。考察了原水pH对合成产品絮凝效果的影响。以黄河水为原水,将该合成产品与市售聚铝(PAC)做絮凝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合成产品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去浊率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煤系高岭石 复合氯化铝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和PAFC对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石化二级出水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雅宁 吴昌永 +3 位作者 周岳溪 刘恒明 朱晨 陈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625-3630,共6页
.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PAFC(聚合氯化铝铁)作为絮凝剂,探讨不同絮凝剂及其投量对于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效果和滤料板结潜在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PAFC投量由5mg/L升至30mg/L时,COD和SS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 .采用PAC(聚合氯化铝)和PAFC(聚合氯化铝铁)作为絮凝剂,探讨不同絮凝剂及其投量对于内循环连续砂滤器处理效果和滤料板结潜在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PAC和PAFC投量由5mg/L升至30mg/L时,COD和SS的去除率随着投加量的增大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0mg/L为试验水质下的最佳投量,在该投量下,PAC对SS和COD去除率为分别为49.7%和12.9%;PAFC对SS和COD去除率分别为50.6%和13.8%.内循环连续砂滤器主要去除的是相对分子量在3k以上的溶解性有机物,但对相对分子量1k以下的溶解性有机物去除效果不好,总DOC去除率低于5%,需进一步深度处理以满足最新的排放标准.PAFC混合液比PAC混合液黏度低,有利于缓解滤料板结.总体来看,更适合于石化二级出水的混凝剂为PAFC,最佳投量为10-15mg/L,可保障对SS高效去除同时并使内循环连续砂滤器运行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连续砂滤 PAC pafc 溶解性有机物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FC脱除贵阳市城市污水中磷的TEM-EDS研究
7
作者 章兴华 刘世荣 +4 位作者 陆洋 舒海霞 周丽芸 张珍明 朱守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5-48,共4页
采用化学沉降法对贵阳市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净化,以含锌废酸洗液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PAFC)去除污水中的磷。TEM及EDS检测表明:贵阳市城市污水中的磷主要以有机生物体形态存在,有代表性的微粒是条状微生物,条状微生物还是重金属锌的... 采用化学沉降法对贵阳市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净化,以含锌废酸洗液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PAFC)去除污水中的磷。TEM及EDS检测表明:贵阳市城市污水中的磷主要以有机生物体形态存在,有代表性的微粒是条状微生物,条状微生物还是重金属锌的富集体。PAFC絮体将条状微生物及黏土矿物碎屑等颗粒物包裹沉降后,污水中的磷与重金属锌也随之被去除。含锌PAFC絮凝剂对贵阳市城市污水的脱磷处理不会带来重金属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铁 絮凝 除磷 锌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凝-电化学氧化协同工艺处理兰炭废水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亚 宋永辉 +5 位作者 李金城 尹宁 董萍 王一帆 龙江 李弯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63-2072,共10页
采用絮凝-电化学氧化协同工艺处理兰炭废水,探究了反应过程中絮凝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值、外加电压以及NaCl添加量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_(3)-N)去除的影响及絮凝-电化学氧化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 采用絮凝-电化学氧化协同工艺处理兰炭废水,探究了反应过程中絮凝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值、外加电压以及NaCl添加量对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_(3)-N)去除的影响及絮凝-电化学氧化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投加量和外加电压的增加,兰炭废水中COD和NH_(3)-N的去除率逐渐升高.当PAFC投加量为50g/L、电压6V、反应时间4h,初始pH=9,NaCl添加量30g/L时,COD和NH_(3)-N去除率分别为82.37%和100%,更换极板进行二次电解COD去除率可达100%.兰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是苯酚类、醇类和酰胺类物质,处理后酚类物质含量大幅减少,酮类、醇类和酸类物质相对占比有所增加.絮凝-电化学氧化过程中,PAFC既是絮凝剂又是Cl^(-)的提供者,其水解产生的Cl^(-)与NaCl引入的Cl^(-)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定向迁移.阳极表面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的有效氯(Cl_(2)/ClO^(-))将兰炭废水中有机污染物氧化成中间产物氯酚,与絮凝剂中Al^(3+)的水解产物Al(OH)^(2+)、Al(OH)^(+)_(2)及Al(OH)_(3)通过静电和吸附作用结合形成絮凝体被去除.废水中剩余少量的氯酚及酰胺、环己二醇等有机污染物及NH_(3)-N则在ClO^(-)的间接氧化作用下转化为N_(2)、CO_(2)和H_(2)O得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废水 絮凝 电解 电化学氧化 协同作用 聚合氯化铝铁(pa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用絮凝剂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研究
9
作者 范雪滢 许玉洁 +4 位作者 吴欣颖 徐志锐 梁嘉慧 林健辉 梅承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3-940,共8页
随着絮凝剂在污水污泥处理过程的广泛使用,其残留在水处理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单一或联合毒性效应日益受到关注。以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为研究对象,通过发光细菌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试验探讨其可能造成的毒... 随着絮凝剂在污水污泥处理过程的广泛使用,其残留在水处理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单一或联合毒性效应日益受到关注。以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为研究对象,通过发光细菌单一毒性和联合毒性试验探讨其可能造成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单一毒性效应,PFS、PAC和PAM对发光细菌抑制效应的半数效应浓度(EC_(50))分别为29.41、71.82和1072.64 mg/L,毒性效应大小为PFS>PAC>PAM。2)对于二元絮凝剂联合毒性效应,PFS-PAM在毒性比为1∶1混合时具有协同作用,而PAC-PAM在毒性比为1∶3和3∶1混合时均存在拮抗作用。3)采用浓度加和(CA)和独立作用(IA)模型对联合毒性进行预测,PFS-PAM组合实测值与CA模型的预测值相近,而PFS-PAC和PAC-PAM组合实测值与IA模型预测结果相近。4)三维偏差响应面结果显示,试验观测值与CA模型预测值的偏差(dCA)和试验观测值与IA模型预测值的偏差(dIA)会随着絮凝剂浓度变化而变化,CA模型在PFS和PAC浓度较高时拟合程度较好,而对于PAC-PAM体系,IA模型的拟合程度较CA模型好。研究发现,PFS和PAC对发光细菌的毒性效应较强,PFS与PAM混合使用可能会增加毒性效应,对水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造成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铁(PFS) 聚合氯化铝(PAC) 聚丙烯酰胺(PAM) 发光细菌 联合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市政废水除磷的聚合氯化铝铁絮凝剂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郑怀礼 张海彦 +1 位作者 刘克万 赵会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36,共3页
以价廉的铝酸钙粉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用于市政废水除磷的高效低耗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研究内容包括:PAFC的制备方法研究,PAFC用量对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除磷、除浊效果的影响,废水经PAFC处理后pH值的变化情况,废... 以价廉的铝酸钙粉为原料,研制了一种用于市政废水除磷的高效低耗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研究内容包括:PAFC的制备方法研究,PAFC用量对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除磷、除浊效果的影响,废水经PAFC处理后pH值的变化情况,废水酸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PAFC与常见商品絮凝剂除磷性能的比较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自制的铝铁复合絮凝剂的除磷效果好于传统的铁盐和商品铝铁盐;除浊效果也较好,除浊率可达到95%以上;废水处理后pH值也较稳定。PAFC用于市政废水有较优异的除磷、除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铁 除磷 除浊 市政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复配物磁聚去除淡水藻华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旭 张宏 +2 位作者 杜海明 王相勤 余增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8-100,110,共4页
研究了磁场作用下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磁粉复配去除淡水藻华,结果表明PDMDAAC、PAFC、磁粉的用量分别为0.18、1.4、10mg·L-1时,在0.5T的外磁场作用下富集2min效果最好。浊度、叶绿素a、总氮、... 研究了磁场作用下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AAC)、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磁粉复配去除淡水藻华,结果表明PDMDAAC、PAFC、磁粉的用量分别为0.18、1.4、10mg·L-1时,在0.5T的外磁场作用下富集2min效果最好。浊度、叶绿素a、总氮、总磷、COD、磷酸酶活性分别降低96.0%、97.4%、67.1%、95.6%、92.6%、97.1%,并初步研究了复配物除藻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聚合氯化铝铁 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张悦周 吴耀国 +1 位作者 胡思海 谭英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18,共7页
受水处理工程需要的牵引,以聚硅氯化铝、聚硅酸铁及聚硅酸铁铝为代表的三大类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研制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受到格外的关注,取得了不少新成果。综述了该三类絮凝剂制备工艺的改进及在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讨论... 受水处理工程需要的牵引,以聚硅氯化铝、聚硅酸铁及聚硅酸铁铝为代表的三大类新型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研制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受到格外的关注,取得了不少新成果。综述了该三类絮凝剂制备工艺的改进及在水处理应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混凝特性及可能的絮凝作用机理,展望了相应研究与实践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聚硅氯化铝 聚硅酸铁 聚硅酸铁铝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铁中Al(Ⅲ)对Fe(Ⅲ)稳定性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章兴华 孙传敏 +2 位作者 龚国洪 周丽芸 雷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7-52,共6页
对以NaOH为碱化剂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及其合成前体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的低温干燥胶体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证实PAFC中存在Fe-O-HAl基团;X射线衍射结果证实了PAFC中有着与PAC、PFC不同形态的Al(Ⅲ)、Fe(Ⅲ)羟基配合... 对以NaOH为碱化剂合成的聚合氯化铝铁(PAFC)及其合成前体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铁(PFC)的低温干燥胶体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证实PAFC中存在Fe-O-HAl基团;X射线衍射结果证实了PAFC中有着与PAC、PFC不同形态的Al(Ⅲ)、Fe(Ⅲ)羟基配合物,这些Fe-Al羟合异核多核共聚物是长程无序的;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短程有序的Al-OH-Fe羟合物在Fe(Ⅲ)、Al(Ⅲ)继续水解的过程中与它们一起随机排列,形成长程无序的Fe-Al羟合异核多核共聚物无定形胶体。Al(Ⅲ)对Fe(Ⅲ)的保护作用包括三个方面:Al(Ⅲ)对Fe(Ⅲ)的水解有催化作用,使Fe(Ⅲ)形成更多细微的结晶中心而不是相互聚集生成较大的结晶;大量Al(Ⅲ)的存在使Fe(Ⅲ)羟合物之间的碰撞受到制约,相当于降低了Fe(Ⅲ)的有效浓度,延缓了Fe(Ⅲ)的迅速水解;大量短程有序的Al-OH-Fe羟合物的存在破坏了Al13相及-βFeOOH相的生成环境,有效地保护了Fe(Ⅲ)胶团并使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时间大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Ⅲ)稳定性 聚合氯化铝铁 红外光谱 X射线粉晶衍射 EDS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制备的聚合氯化铝铁处理高岭土废水 被引量:4
14
作者 鲁桂林 于海燕 +1 位作者 迟松江 毕诗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49-1752,共4页
为回收赤泥中的铝铁成分,解决赤泥污染和占地问题,提出了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新方法.以废水中高岭土为处理对象,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了混凝对比实验,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废水pH值、废水浓度、废水温度、盐基度等因素对... 为回收赤泥中的铝铁成分,解决赤泥污染和占地问题,提出了利用赤泥制备聚合氯化铝铁(PAFC)的新方法.以废水中高岭土为处理对象,与聚合氯化铝(PAC)进行了混凝对比实验,考察了混凝剂投加量、废水pH值、废水浓度、废水温度、盐基度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剂的投加量、废水pH值、盐基度、废水浓度等对混凝效果有明显影响,温度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较小,PAC最高去浊率为93%,PAFC最高去浊率达到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 聚合氯化铝铁 赤泥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纳米胶体颗粒的光吸收边蓝移与溶液中Al/Fe比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章兴华 孙传敏 +2 位作者 周丽芸 陆洋 刘世荣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4,共7页
合成了n(Al)/n(Fe)和碱化度不同的45个聚合氯化铝铁(PAFC)样品,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光吸收边蓝移或红移以及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大小分布与溶液的Al/Fe比和碱化度(B=[OH]/[Al+Fe])密切相关。电镜观察和电子... 合成了n(Al)/n(Fe)和碱化度不同的45个聚合氯化铝铁(PAFC)样品,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光吸收边蓝移或红移以及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大小分布与溶液的Al/Fe比和碱化度(B=[OH]/[Al+Fe])密切相关。电镜观察和电子衍射分析表明:Al(Ⅲ)的加入使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纳米胶体颗粒变小、有序度降低是造成PAFC光吸收边蓝移和保持胶体颗粒在亚稳定状态下存在的重要原因。当n(Al)/n(Fe)>8∶2后,PAFC溶液中Fe(Ⅲ)羟基氧化物和Al-Fe共聚体胶体主要以<10nm的纳米颗粒形态存在,对应的光谱能级提高到26000cm-1以上,且各种B值下Fe3+的光谱能级趋于一致。这表明,在大量A1(Ⅲ)存在条件下,PAFC中Fe3+的所处的化学环境相似。点能谱分析显示,n(Al)/n(Fe)=4∶6的样品中颗粒物的化学计量比最接近AlOOH,FeOOH,溶液的稳定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铁 纳米级胶体颗粒 光吸收边蓝移 量子尺寸效应 表面效应 畸变八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PFS和PAFS原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钧 施善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16-118,124,共4页
研究了用聚合氯化铝 (PAC)、聚合硫酸铁 (PFS)和聚合硫酸铁铝 (PAFS)处理受污染的低浊度和高浊度原水净化效果。实验室和水厂试验均表明采用 PAF S处理受污染原水的效果明显好于采用单一的 PA C或 PF S的情况 ;适当提高 p H值对净化有... 研究了用聚合氯化铝 (PAC)、聚合硫酸铁 (PFS)和聚合硫酸铁铝 (PAFS)处理受污染的低浊度和高浊度原水净化效果。实验室和水厂试验均表明采用 PAF S处理受污染原水的效果明显好于采用单一的 PA C或 PF S的情况 ;适当提高 p H值对净化有利。文章还对 PAC、PFS和 PA FS的净水作用机理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 聚合硫酸铁 聚合硫酸铁铝 原水净化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铁配位水含量与其稳定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章兴华 尹浩 周丽芸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0-62,共3页
对不同Al/Fe摩尔比的聚合氯化铝铁样品进行了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热重分析中计算得出PAFC中配位水分子数与红外光谱测定PAFC中H—OHδ弯曲振动峰强随Al/Fe摩尔比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当Al/Fe摩尔比大于 6∶4后 ,Al -Fe... 对不同Al/Fe摩尔比的聚合氯化铝铁样品进行了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 :热重分析中计算得出PAFC中配位水分子数与红外光谱测定PAFC中H—OHδ弯曲振动峰强随Al/Fe摩尔比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当Al/Fe摩尔比大于 6∶4后 ,Al -Fe羟合共聚体形成体型结构 ,所以PAFC中配位水分子数保持相对稳定 ,并与中心离子的键合作用加强 ,溶液能长时间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铁 热重分析 配位水含量 稳定性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混凝法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铜和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耀兴 雷玉新 +4 位作者 廖再毅 吴晓云 欧阳通 纪道斌 陈建军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38-40,45,共4页
利用两步混凝法对某电镀废水中的Cu2+和Ni 2+进行去除,并对混凝剂的类型、混凝剂和助凝剂投加量、废水pH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作为该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当溶液pH值为11.0、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的投加量为1.0g/L、助... 利用两步混凝法对某电镀废水中的Cu2+和Ni 2+进行去除,并对混凝剂的类型、混凝剂和助凝剂投加量、废水pH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可作为该电镀废水的处理方法.结果显示,当溶液pH值为11.0、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的投加量为1.0g/L、助凝剂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2g/L时,电镀废水具有最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废水中Cu2+和Ni 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13mg/L和0.06mg/L.同时,处理成本可降至1.9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电镀废水 铜离子 镍离子 聚合氯化铝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絮凝剂处理酿造废水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善评 范思思 +2 位作者 赵玉晓 张启磊 张彦丽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2,共4页
以工业废渣高炉瓦斯灰和炼铝灰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研究了其对酿造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AFC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酿造废水具有良好的絮凝处理能力,去除COD及脱色效果较好,且... 以工业废渣高炉瓦斯灰和炼铝灰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复合絮凝剂聚合氯化铝铁(PAFC),研究了其对酿造废水的处理效果,并对其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AFC在较宽的pH范围内对酿造废水具有良好的絮凝处理能力,去除COD及脱色效果较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形成污泥沉降性能好,综合性能优于PAC及FeCl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铁 酿造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钙聚合氯化铝铁产品物相组成与稳定性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章兴华 龚国洪 +1 位作者 刘世荣 雷平 《无机盐工业》 CAS 2004年第5期53-55,共3页
用X光粉晶衍射分析技术配合扫描电镜(带点能谱)对以矾土水泥和硫酸厂红尘为原料生产的聚合氯化铝铁的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产物中明显存在两相:无定型的铝铁共聚物(PAFC)和铝、铁、钙氢氧化物(氧化物)微晶。通过对原料、盐酸浸出液及其合... 用X光粉晶衍射分析技术配合扫描电镜(带点能谱)对以矾土水泥和硫酸厂红尘为原料生产的聚合氯化铝铁的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产物中明显存在两相:无定型的铝铁共聚物(PAFC)和铝、铁、钙氢氧化物(氧化物)微晶。通过对原料、盐酸浸出液及其合成产物、浸出液残渣的X衍射分析比较,提出了含钙聚合氯化铝铁中结晶相的结构主要为铝取代Ca4Fe9O17,铁取代Ca3Al2(OH)12及CaAl2Fe4O10,Ca2(Al,Fe)2O5。这些细微结晶相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溶液中Fe(Ⅱ)和Fe(Ⅲ)离子浓度,从而延缓了酸性溶液中β-FeOOH的生成,使得高浓度含钙PAFC的稳定期得以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粉晶衍射 聚合氯化铝铁 Ca4Fe9O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