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42篇文章
< 1 2 1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羧基化碳纳米管含量对锂硫电池SPAN正极材料循环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兴祥 穆钟林 +1 位作者 刘浩 刘海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39,共8页
针对锂硫电池(LSB)中存在的硫利用率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简单的静电纺丝技术,并结合半碳化、硫化方法制备了一种独立的硫化聚丙烯腈/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SPAN/MWCNTs-COOH)复合材料。将该材料直接用作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并探... 针对锂硫电池(LSB)中存在的硫利用率低、循环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简单的静电纺丝技术,并结合半碳化、硫化方法制备了一种独立的硫化聚丙烯腈/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SPAN/MWCNTs-COOH)复合材料。将该材料直接用作锂硫电池的正极材料,并探究了不同的MWCNTs-COOH添加量对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其独特的纳米纤维三维网络结构,促进了电池中离子的快速转移,提高了电池的电导率,所制备的正极材料具有库伦效率高、循环稳定性好、柔韧性好等特点。添加9%(质量分数)MWCNTs-COOH的正极材料在0.2 C循环200圈后的容量为533.97 mA·h/g,在0.5 C循环500圈后容量达到429.21 mA·h/g,在较高的电流密度1 C下,仍表现出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硫化聚丙烯腈 正极材料 自支撑 羧基化碳纳米管 循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alytic graphitization of Mo-B-doped polyacrylonitrile(PAN)-based carbon fibers 被引量:3
2
作者 徐世海 张凤英 +2 位作者 刘绍欢 贺冬梅 蔡青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703-707,共5页
A novel carbon fiber pretreatment was proposed.Polyacrylonitrile(PAN)-based carbon fibers were first anodized in H3PO4 electrolyte to achieve an active surface,and then coated with Mo-B catalysts by immersed the carbo... A novel carbon fiber pretreatment was proposed.Polyacrylonitrile(PAN)-based carbon fibers were first anodized in H3PO4 electrolyte to achieve an active surface,and then coated with Mo-B catalysts by immersed the carbon fibers in a uniformly dispersed Mo-B sol.The as-treated carbon fibers were then graphitized at 2 400 ℃ for 2 h.The structural chang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XRD),Raman spectroscop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HR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much better graphitization can be achieved in the presence of Mo-B,with an interlayer spacing(d002) of 0.335 8 nm and a crystalline size(Lc) of 28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crylonitrile pan)-based carbon fibers anodization sol catalytic graphitization MO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淄博市大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污染特征与生成机制
3
作者 蔡浩晨 覃泽 +5 位作者 刘妍慧 徐勃 白雯宇 王晓丽 耿春梅 杨文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73-4183,共11页
为深入探究工业城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的浓度水平及其生成机制,本研究于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华北平原淄博市对PAN及其他污染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在线观测.研究期间PAN的平均浓度为1.09×10^(-9)(0.03~10.07×10^(-9)),四季... 为深入探究工业城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的浓度水平及其生成机制,本研究于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华北平原淄博市对PAN及其他污染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在线观测.研究期间PAN的平均浓度为1.09×10^(-9)(0.03~10.07×10^(-9)),四季浓度排序呈现出冬季(2.07×10^(-9))>秋季(0.98×10^(-9))>春季(0.64×10^(-9))>夏季(0.61×10^(-9))的规律.日变化浓度峰值出现时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夏季峰值出现在中午时段(12:00),而冬季则推迟到下午时段(17:00).广义相加模型(GAM)结果表明,PAN浓度受温度和大气氧化性影响显著.基于零维盒子模型(F0AM)计算结果表明,乙醛对过氧乙酰基(PA)的贡献最大(69%),其次是甲基乙二醛的光解(18%)和氧化(11%),PA的损失主要以一氧化氮(NO)(18%)和二氧化氮(NO_(2))(81%)与PA的相互作用为主;相对增量反应性(RIR)表明PAN的生成对NO_(x)更敏感.该研究丰富了华北平原地区大气PAN污染特征及生成机制的认识,为大气污染管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过氧乙酰基(PA) 广义相加模型(GAM) 基于观测模型(OB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PAN纤维银配合物在染料氧化降解中应用
4
作者 严英文 董永春 张晓亮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57,共5页
使用盐酸羟胺对聚丙烯腈(PAN)纤维进行偕胺肟改性,将其与Ag+反应制备偕胺肟改性PAN纤维银配合物(Ag-AO-PAN),并作为半导体型光催化剂应用于不同结构染料氧化降解反应中,研究其在LED可见光辐射条件下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并与偕胺肟改性PAN... 使用盐酸羟胺对聚丙烯腈(PAN)纤维进行偕胺肟改性,将其与Ag+反应制备偕胺肟改性PAN纤维银配合物(Ag-AO-PAN),并作为半导体型光催化剂应用于不同结构染料氧化降解反应中,研究其在LED可见光辐射条件下的光催化氧化性能,并与偕胺肟改性PAN纤维铁配合物(Fe-AO-PAN)光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g-AO-PAN对4种不同结构染料的氧化降解反应表现出优良的光催化作用,增加银配合量和LED可见光辐射强度均能够显著提高其光催化氧化特性。Ag-AO-PAN能够在较宽泛的pH值范围内促进染料发生氧化降解反应并使其被进一步矿化。在LED可见光辐射和无H_(2)O_(2)条件下,Ag-AO-PAN的光催化氧化活性远高于具有相似金属配合量的Fe-AO-PAN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pan纤维 银配合物 光催化剂 染料 氧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PAN污染及与臭氧和PM_(2.5)关系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美 乔雪琪 +2 位作者 王逸飞 崔嘉楠 张剑波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9,共13页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化学污染物和指示剂,同时也是氮氧化物(NO_(x))的关键储库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可以长距离传输,并在高温条件下分解释放NO_(x)和自由基,从而影响NO_(x)循环和大气自由基的转化。PAN与臭氧(O_(3))和...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化学污染物和指示剂,同时也是氮氧化物(NO_(x))的关键储库物质,在低温条件下可以长距离传输,并在高温条件下分解释放NO_(x)和自由基,从而影响NO_(x)循环和大气自由基的转化。PAN与臭氧(O_(3))和细颗粒物(PM_(2.5))的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研究其污染特征与成因有助于解析区域复合大气污染机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PAN的浓度水平及其变化特点、PAN的源汇机制及污染成因、PAN与O_(3)及PM_(2.5)关系的影响因素和作用途径的研究进展。经梳理发现,我国对于PAN的观测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全年PAN浓度存在区域差异性,其中中部地区和大城市的平均PAN浓度高于沿海城市。PAN的浓度水平和变化特征受到地理位置、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合理解析PAN的污染成因,需要全面考量稳态计算法、光化学盒子模型及大气化学传输模型的优点与局限性及其适用场景。此外,区域传输和前体物的物种组成是影响PAN与O_(3)关系的关键因素,而PAN与PM_(2.5)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则涉及气相光化学反应、气溶胶表面非均相反应以及传输过程。未来的研究建议主要包括:进一步探讨PAN污染形成机制,建立更详尽的污染源排放与PAN浓度之间的响应关系;加强PAN对复合污染影响的分析,关注区域污染过程;深入研究气溶胶凝聚相中的PAN化学过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复合污染 过氧乙酰硝酸酯(pan) 臭氧 PM_(2.5) 协同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丝束PAN纤维预氧化的结构演变特性
6
作者 刘仪雪 毛炳淇 +3 位作者 姜彦波 王辉 胡锦贇 付中禹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1-156,共6页
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丝束PAN纤维预氧化过程中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大丝束有蓄热现象,预氧化前期,由于PAN纤维的导热性差,大丝束温度上升慢,表现为75K预氧化... 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力学性能等测试手段研究了不同丝束PAN纤维预氧化过程中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大丝束有蓄热现象,预氧化前期,由于PAN纤维的导热性差,大丝束温度上升慢,表现为75K预氧化纤维的环化程度低于50K;预氧化后期,化学反应开始加速时,对于大丝束来说,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难以及时释放到环境中去,从而热量聚集在纤维束内部,大丝束的环化程度较大。并且,大丝束预氧化纤维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结构上有差异,中间部分的环化程度高于边缘部分。PAN纤维的非晶区在预氧化初期分子链结构重组并向有序化转变,之后化学反应加速使晶区破坏,晶粒尺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预氧化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PAN弯曲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挠曲电特性分析
7
作者 左雨欣 于影 +4 位作者 卢海龙 冯君艳 张嘉诚 刘文翰 吕勇 《传感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71-976,共6页
挠曲电效应广泛应用于柔性传感、医疗复健、振动能量收集等领域,然而尚未有研究探讨挠曲形变量对挠曲电响应性能的影响。基于此,以MoS_(2)/PAN复合挠曲电传感薄膜为例,制备MoS_(2)/PAN弯曲传感器,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 挠曲电效应广泛应用于柔性传感、医疗复健、振动能量收集等领域,然而尚未有研究探讨挠曲形变量对挠曲电响应性能的影响。基于此,以MoS_(2)/PAN复合挠曲电传感薄膜为例,制备MoS_(2)/PAN弯曲传感器,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挠曲电传感薄膜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在弯曲角度为0.1°、0.5°、1.5°、4°、7°、15°、30°和45°情况下,通过数字源表收集不同弯曲角度下MoS_(2)/PAN弯曲传感器的挠曲响应电压、电流和响应时间,分析挠曲形变量对挠曲电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悬臂梁方法测试计算挠曲电系数。结果表明:MoS_(2)/PAN弯曲传感器挠曲电效应显著,挠曲电系数高达1.95 n C/m,当弯曲角度为7°时,MoS_(2)/PAN弯曲传感器获得最优的挠曲电响应,当弯曲角度小于7°时,挠曲电响应随弯曲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弯曲角度大于7°时,挠曲电效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传感器 挠曲电效应 静电纺丝 MoS_(2)/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PAN/TBAHP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压电性能研究
8
作者 赵良 向晓蕾 +1 位作者 厉宗洁 孙晓斌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9-243,250,共6页
聚丙烯腈(PAN)是一种优异的新型压电聚合物,在PAN中引入有机支化盐四丁基六氟磷酸铵(TBAHP),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TBAHP纳米纤维膜,研究了TBAHP浓度对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TBAHP... 聚丙烯腈(PAN)是一种优异的新型压电聚合物,在PAN中引入有机支化盐四丁基六氟磷酸铵(TBAHP),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TBAHP纳米纤维膜,研究了TBAHP浓度对纳米纤维膜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TBAHP掺杂到PAN中会导致纤维膜的平面锯齿状构象含量增加,晶面间距减小,进而增强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当TBAHP浓度达到0.1mol/L时,PAN/TBAHP纳米纤维膜中平面锯齿状构象含量最高,纤维膜的压电性能显著提升,与纯PAN纳米纤维膜相比,PAN/TBAHP纳米纤维膜压电电压和压电电流分别提高150%和400%,功率密度提升2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丁基六氟磷酸铵 聚丙烯腈 纳米纤维膜 静电纺丝 压电纳米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N@M8复合纤维膜:可快速降解神经毒剂模拟剂的防护膜材料
9
作者 秦浩捷 赵越 +4 位作者 张敏 张守鑫 李晓鹏 周川 李和国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68-2279,共12页
化学毒剂仍然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开发兼具优异防护性能和良好生理舒适性的新型化学防护服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要举措,其核心在于开发能够吸附并降解化学毒剂的柔性轻质膜材料.锆基金属有机骨架(Zr-MOFs)材料凭... 化学毒剂仍然是影响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因素,开发兼具优异防护性能和良好生理舒适性的新型化学防护服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要举措,其核心在于开发能够吸附并降解化学毒剂的柔性轻质膜材料.锆基金属有机骨架(Zr-MOFs)材料凭借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孔径结构、丰富的催化位点,在化学毒剂吸附和降解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柔性织物/Zr-MOFs复合膜材料不仅保留原有的生理舒适性,而且具备良好的化学防护能力,是极具潜力的皮肤防护材料.但常用的复合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负载效果差、环境负担大等缺点.在此,利用粗糙多孔的聚丙烯腈纤维(PPAN)作为基底,通过水热法原位负载结合MOF-808,实现了MOF-808颗粒连续均匀的高质量负载(52.10%wt),操作流程简单,避免大量有机溶剂的使用,绿色环保.得到的PPAN@M8防护膜材料催化降解神经毒剂模拟剂O,O-二甲基-4-硝基苯基磷酸酯(DMNP)的半衰期为2.27 min,连续8次过滤式降解的转化率超过94%,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理舒适性,优异的防护性能和良好的使用性能使其在新型化学防护服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金属有机骨架 MOF-808 聚丙烯腈 静电纺丝 化学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压电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银辉 李旭冉 +2 位作者 梁建国 李朋伟 张锦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3,共5页
自供电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良好的柔性和舒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掺杂三甲基氨硼烷(TMAB)柔性全有机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研究了纺丝电压和辊筒转速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压电和铁... 自供电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因其优异的压电性、良好的柔性和舒适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掺杂三甲基氨硼烷(TMAB)柔性全有机复合纳米纤维膜。系统地研究了纺丝电压和辊筒转速对复合纳米纤维膜压电和铁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纺丝电压为21 kV和辊筒转速为1000 r/min时,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输出性能最佳,输出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可达2.60 V和0.59μA。在同样的纺丝条件下,剩余极化强度最大值为0.34μC/cm^(2)。经过6000次敲击循环测试,所制备的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输出电压保持稳定。PAN/TMAB复合纳米纤维膜可实时监测手指关节弯曲,行走和跳跃等状态,在可穿戴电子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三甲基氨硼烷 复合纳米纤维膜 静电纺丝 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Peter Pan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11
作者 仇会桐 刘宇明 +5 位作者 白桦 程玉 李明 费东亮 刘艳霞 马鸣潇 《现代畜牧兽医》 2025年第6期7-11,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彼得潘(Peter Pan,PPAN)在中华蜜蜂幼虫中的功能。试验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蛋白表达,得到PPAN原核蛋白;借助PCR技术对PPAN基因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PPAN并... 试验旨在探究彼得潘(Peter Pan,PPAN)在中华蜜蜂幼虫中的功能。试验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诱导蛋白表达,得到PPAN原核蛋白;借助PCR技术对PPAN基因进行扩增,并将扩增产物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PPAN并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 (DE3)感受态细胞中。通过SDSPAGE分析优化目的蛋白诱导表达条件,并进行Western-blot鉴定。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PPAN蛋白以包涵体形式成功表达,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为诱导温度28℃,诱导时间8 h,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浓度0.5 mmol/L,扩增得到的PPAN基因片段大小为1 146 bp,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70.6 kDa。研究表明,试验成功构建PPAN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为后续探究PPAN蛋白对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SBV)复制的影响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蜜蜂幼虫 原核表达 彼得潘(P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低时延分级多PAN太赫兹无线网络MAC层优化协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洋 任智 +1 位作者 古金东 周逊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66-1971,共6页
针对现有分级多PAN太赫兹无线网络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中存在的子网形成方案不合理以及私有CTA(Channel Time Allocation)与子网内实际负载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时延的MAC层优化协议.该协议采用基于泛听的按需形成... 针对现有分级多PAN太赫兹无线网络MAC(Medium Access Control)协议中存在的子网形成方案不合理以及私有CTA(Channel Time Allocation)与子网内实际负载不匹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时延的MAC层优化协议.该协议采用基于泛听的按需形成子网机制避免了子网分布不均匀以及因子网形成后没有节点加入而造成的私有CTA资源浪费的问题.在子网形成后,子微微网协调器(Piconet Coordinator,PNC)根据子网内实际负载情况自适应选择私有CTA时隙资源优化机制,让有数据传输需求的节点及时将数据发出.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能有效地降低数据帧平均接入时延,提高吞吐量以及数据帧的传输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分级 pan 无线网络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低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PVA、PP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王玲玲 姜宁宁 +2 位作者 李畅 孙小巍 周红红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5-120,共6页
通过单掺、复掺聚丙烯腈(PAN)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和聚丙烯(PP)纤维3种纤维,对比分析纤维种类和纤维掺量对3 d、28 d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布状态探讨作用机... 通过单掺、复掺聚丙烯腈(PAN)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和聚丙烯(PP)纤维3种纤维,对比分析纤维种类和纤维掺量对3 d、28 d水泥基复合材料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在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的分布状态探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掺PAN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抗折强度效果最好;单掺PVA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抗压强度提升效果最大;单掺PP纤维对水泥基复合材料3 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作用明显。复掺时,当PAN纤维掺量为0.8%,PVA纤维掺量为0.2%时,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抗折强度最高,可达9.728 MPa;当PVA纤维掺量为0.8%,PAN纤维掺量为0.2%时,水泥基复合材料28 d抗压强度最高,可达41.9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复合材料 pan纤维 PVA纤维 抗折强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Zn合金包覆PAN基碳纤维/聚六氟丙烯有机光纤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1
14
作者 孔德忠 周浩然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1,共4页
采用Sn-Zn合金包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以聚六氟丙烯为载体制备塑料光纤(POF)皮层材料,并将POF皮层材料与聚苯乙烯光纤芯材进行匹配,研究了材料在力学性能、传输损耗性、光场强度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Sn-Zn合金表面包覆PAN基碳纤维... 采用Sn-Zn合金包覆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以聚六氟丙烯为载体制备塑料光纤(POF)皮层材料,并将POF皮层材料与聚苯乙烯光纤芯材进行匹配,研究了材料在力学性能、传输损耗性、光场强度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Sn-Zn合金表面包覆PAN基碳纤维与聚六氟丙烯结合紧密,作为POF皮层材料的效果良好,在最常见的650 nm波长、100 m内,传输低于100 Mb/s速率数据信息的能力符合要求,光信号基本环绕着光纤芯材传播,没有过多的光信号因为皮层材质的缘故而散失,表明该皮层材料与聚苯乙烯光纤芯材的匹配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Zn合金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聚六氟丙烯 塑料光纤皮层材料 传输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PAN基复合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及其抗菌性能
15
作者 王前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44-52,共9页
为了优化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探究石墨烯的质量分数对复合纳米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效果,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石墨烯质量分数的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 为了优化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探究石墨烯的质量分数对复合纳米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效果,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石墨烯质量分数的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使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力学性能分析等对复合纳米纤维的宏观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烯的添加降低了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晶度,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微观上呈三维网状结构,纳米纤维无序交错排列,纤维直径为170~230 nm。随着石墨烯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纳米纤维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降低,断裂延伸率持续降低,且当石墨烯质量分数增大至0.9%时,复合纤维的拉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20.61 MPa;石墨烯的添加改善了复合纳米纤维热学性能,脱水温度提高。GO-PAN基复合纳米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超过了95%,且石墨烯质量分数0.9%的复合纳米纤维膜对2种菌种的抑菌效率均达到最大值,抑菌率分别为97.32%、99.85%,其中复合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率高于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法 聚丙烯腈 石墨烯 复合纳米纤维 微观形貌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H-560处理时间对PAN基碳纤维沥青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国斌 张燕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23-4229,共7页
以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PAN基碳纤维为添加材料,制备了不同KH-560处理时间的PAN基碳纤维沥青复合材料。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等研究了KH-560处理时间对沥青复合材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 以硅烷偶联剂KH-560改性的PAN基碳纤维为添加材料,制备了不同KH-560处理时间的PAN基碳纤维沥青复合材料。通过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等研究了KH-560处理时间对沥青复合材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疲劳性能和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KH-560处理后的PAN基碳纤维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当KH-560处理时间为2 h时,纤维凹槽较深,与沥青的作用面积增大,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形成了致密网状结构,增强了PAN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稳定性。当KH-560处理时间为2 h时,PAN基碳纤维沥青复合材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和疲劳性能均最佳,此时其45和60 min的变形量、破坏劲度模量达到最小值,分别为1.851和2.117 mm、2 201 MPa;动稳定度、劈裂抗拉强度和破坏拉伸应变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 077次/mm、4.6 MPa和3479με。在250~1 000 Hz和1 000~1 600 Hz范围内,当KH-560处理时间为2 h时,沥青复合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116和0.127,较未处理的沥青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39.76%和45.98%,吸声降噪性能提升显著。综上可知,KH-560的最佳处理时间为2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H-560处理 pan基碳纤维 沥青 复合材料 疲劳性能 吸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蛭龙汤含药血清对PAN损伤MPC5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丕良 王文文 +2 位作者 李星宇 刘星 王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6-199,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参芪蛭龙汤含药血清对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损伤MPC5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参芪蛭龙汤大鼠含药血清。MPC5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用10%大鼠空白血清干预,给药组用10%参芪蛭龙汤含... 目的探讨参芪蛭龙汤含药血清对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损伤MPC5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制备参芪蛭龙汤大鼠含药血清。MPC5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空白组和模型组用10%大鼠空白血清干预,给药组用10%参芪蛭龙汤含药血清干预,培养24 h后,模型组和给药组加入50 mg/L的PAN干预24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PC5细胞的形态结构,MTS法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33342/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法检测MPC5细胞中BAX、Bcl-2、Caspase-3、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足突结构较明显,数量较多;能够促进PAN处理后MPC5细胞的增殖(P<0.05);降低细胞凋亡率(P<0.05,P<0.01);降低细胞中Bax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比值(P<0.05),升高Bcl-2、Nephrin蛋白的表达(P<0.05,P<0.01)。结论参芪蛭龙汤能够修复裂孔隔膜蛋白、减少足细胞凋亡,对维持肾小球的正常滤过功能具有改善作用,从而减少蛋白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足细胞 pan 细胞凋亡 裂孔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eological behavior during thermotropic gel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 concentrated solutions
18
作者 马彩霞 闫伟霞 +2 位作者 张莉 秦宗益 潘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8年第S1期122-125,共4页
Dynamic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olyacrylonitrile(PAN)/DMSO/H2O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H2O contents were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These PAN solutions gradually became gel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T... Dynamic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olyacrylonitrile(PAN)/DMSO/H2O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H2O contents were studied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These PAN solutions gradually became gel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The sol-gel transition took place at a critical gel temperature,at which the scaling law of G'(ω)~G″(ω)∝ωn held,allowing an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the critical gel temperature by means of the frequency independence of the loss tangent.The gel point of PAN solution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H2O content.The scaling exponent n(=0.86) at the gel point is confirmed to be universal for PAN gels,which is independent of temperature,suggesting the similarity of the fractal structure in the critical PAN g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crylonitrile GEL POINT THERMOTROPIC GELATION RHEOLOGICAL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皖鲁豫典型城市过氧乙酰硝酸酯(PAN)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秦志勇 张红 +4 位作者 汪水兵 洪星园 王馨琦 朱森 卫尤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99-1607,共9页
为探究苏皖鲁豫区域光化学污染特征,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6月在淮北市开展光化学污染产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eroxyacetyl nitrate,PAN)的在线监测,分析了PAN浓度特征、空间来源、产生速率和变化趋势.观测结果表明,观测处2021年10月PAN的... 为探究苏皖鲁豫区域光化学污染特征,于2021年10月和2022年6月在淮北市开展光化学污染产物过氧乙酰硝酸酯(peroxyacetyl nitrate,PAN)的在线监测,分析了PAN浓度特征、空间来源、产生速率和变化趋势.观测结果表明,观测处2021年10月PAN的浓度范围为(0.08—1.44)×10^(−9),2022年6月的浓度范围为(0.61—5.72)×10^(−9);PAN的峰值大部分出现在NO/NO_(2)比值较低的时段.结合气团后向轨迹,2021年10月观测处PAN的潜在源贡献函数(PSCF)高值区范围出现在南部方向,可能是因为西南方向相近城市较高的前体物排放;2022年6月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北部和东南部,显示山东省西南部是潜在源贡献地区,东南方向的气团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群之间存在长距离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乙酰硝酸酯 (pan) 光化学污染特征 苏皖鲁豫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胰腺癌Pan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家财 秦玲莎 +5 位作者 杨露 宋美慧 张仙映 刘晓翠 李凤金 齐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8-646,共9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胰腺癌Pan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0.78、1.56、3.12、6.25、12.50和25.00 mg·L^(-1))五味子乙素作用下Pan02细胞增殖率,以选择五味子乙素作用的最适浓度...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对胰腺癌Pan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0.78、1.56、3.12、6.25、12.50和25.00 mg·L^(-1))五味子乙素作用下Pan02细胞增殖率,以选择五味子乙素作用的最适浓度和最佳作用时间。小鼠胰腺癌Pan02细胞分为对照组(0 mg·L^(-1)五味子乙素)、2.5 mg·L^(-1)五味子乙素组、5.0 mg·L^(-1)五味子乙素组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Pan02细胞形态表现,5-乙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染色法检测各组Pan02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不同细胞周期Pan02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an02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五味子乙素作用Pan02细胞48和72 h后,与0 mg·L^(-1)五味子乙素比较,其他浓度五味子乙素作用下Pan02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1),72 h时细胞抑制作用最明显。选择0、2.5、5.0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作用Pan02细胞,作用时间为72 h。对照组Pan02细胞呈长梭形,状态良好,紧密且贴壁生长,细胞器和细胞质正常;2.5和5.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体积减小,细胞之间黏连消失,细胞膜虽完整但通透性增强,细胞质皱缩,细胞内部产生空泡结构,部分呈碎片状漂浮于溶液表面;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有明显凋亡小体生成,呈现凋亡状态。EdU染色法,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率均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S期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G_(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5.0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G_(0)/G_(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2.5、5.0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ting法,与对照组比较,2.5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中p27、B细胞淋巴瘤2(Bcl-2)相关X蛋白(Bax)、裂解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和裂解的多聚二磷酸腺苷(ADP)核糖聚合酶(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5.0和10.0 mg·L^(-1)五味子乙素组Pan02细胞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2、Cyclin E2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p27、 Bax、 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PARP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五味子乙素具有抑制胰腺癌Pan02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通路诱导细胞凋亡和激活p27蛋白并诱导细胞周期S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素 胰腺肿瘤 pan02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