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硅栅 MOS 结构 Poly-Si/SiO_2 界面研究
1
作者
赵杰
魏同立
+1 位作者
张安康
赵梦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8-43,共6页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表面分析手段,对硅栅MOS结构Poly-Si/SiO2界面进行分析,发现该界面不是突变的,存在着成份过渡区.根据多晶硅薄膜的成核理论,确定该过渡区形成的物理起源....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表面分析手段,对硅栅MOS结构Poly-Si/SiO2界面进行分析,发现该界面不是突变的,存在着成份过渡区.根据多晶硅薄膜的成核理论,确定该过渡区形成的物理起源.利用Fowler-Nordheim隧道发射和“幸运电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热载流子
硅栅MOS结构
poly-
硅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硫比和硝酸根投加量对DS-EBPR工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晴
余美
+3 位作者
程娜
邱林清
孟了
吕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75,共5页
为获得适宜的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DS-EBPR)运行条件,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进水m(C)/m(S)和NO_3^--N投加量对DS-EBPR的影响,同时对工艺代谢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C)/m(S)为150/200时有最大吸磷速度2.4 mg/(g·h),而...
为获得适宜的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DS-EBPR)运行条件,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进水m(C)/m(S)和NO_3^--N投加量对DS-EBPR的影响,同时对工艺代谢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C)/m(S)为150/200时有最大吸磷速度2.4 mg/(g·h),而PHA的储存和消耗速度却最低,同时poly-S的储存和消耗速度却最大。DS-EBPR释磷段和吸磷段的反应进行能量平衡分析,说明poly-S在DS-EBPR工艺运行中可作为潜在的能量来源。poly-S在吸磷段可调节NO_3^--N的反硝化作用,可减少NO_3^--N对下一周期释磷段的影响,以达到良好的释磷效果。DS-EBPR工艺的反应机理明显不同于传统的EBPR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DS-EBPR)
碳硫质量比
NO_3^--N投加量
poly-
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硅栅 MOS 结构 Poly-Si/SiO_2 界面研究
1
作者
赵杰
魏同立
张安康
赵梦碧
机构
东南大学微电子中心
中国华晶电子集团理化分析中心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8-43,共6页
文摘
利用俄歇电子能谱(AES)、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表面分析手段,对硅栅MOS结构Poly-Si/SiO2界面进行分析,发现该界面不是突变的,存在着成份过渡区.根据多晶硅薄膜的成核理论,确定该过渡区形成的物理起源.利用Fowler-Nordheim隧道发射和“幸运电子”模型。
关键词
界面
热载流子
硅栅MOS结构
poly-
硅
二氧化硅
Keywords
Auger electron spectrometry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scopy
induction period
conductance
hot carrier
分类号
TN386.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硫比和硝酸根投加量对DS-EBPR工艺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赵晴
余美
程娜
邱林清
孟了
吕慧
机构
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
出处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1-7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5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3149)
+2 种基金
广东省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2016K0002)
广州市属高校科技计划青年项目(理工类1201430815)
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专项(201504281527416)
文摘
为获得适宜的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DS-EBPR)运行条件,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进水m(C)/m(S)和NO_3^--N投加量对DS-EBPR的影响,同时对工艺代谢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C)/m(S)为150/200时有最大吸磷速度2.4 mg/(g·h),而PHA的储存和消耗速度却最低,同时poly-S的储存和消耗速度却最大。DS-EBPR释磷段和吸磷段的反应进行能量平衡分析,说明poly-S在DS-EBPR工艺运行中可作为潜在的能量来源。poly-S在吸磷段可调节NO_3^--N的反硝化作用,可减少NO_3^--N对下一周期释磷段的影响,以达到良好的释磷效果。DS-EBPR工艺的反应机理明显不同于传统的EBPR工艺。
关键词
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DS-EBPR)
碳硫质量比
NO_3^--N投加量
poly-
S
Keywords
denitrifying sulfur cycle associated 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DS-EBPR) process
C/S mass ratio
NO_3^--N dosage
poly-
S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硅栅 MOS 结构 Poly-Si/SiO_2 界面研究
赵杰
魏同立
张安康
赵梦碧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碳硫比和硝酸根投加量对DS-EBPR工艺的影响研究
赵晴
余美
程娜
邱林清
孟了
吕慧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