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及燃烧性能
1
作者 李曼曼 徐明辉 +3 位作者 郭志罡 岳春晖 王琼林 杨伟涛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7-354,共8页
为探究新型含能光固化黏结剂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对RDX基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利用3D打印制备了一种高能APNIMMO/RDX发射药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分析红外气质... 为探究新型含能光固化黏结剂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对RDX基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利用3D打印制备了一种高能APNIMMO/RDX发射药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分析红外气质联用仪(TG⁃DSC⁃FTIR⁃GC)研究了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热分解过程和相关分解动力学参数,并通过密闭爆发器研究了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热失重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热失重和气体产物逸出主要集中在第Ⅰ阶段(158.9~234.3℃),此阶段APNIMMO/RDX的热分解起始于APNIMMO的分解放热,并促进RDX的熔融分解,导致RDX分解提前,这也导致了APNIMMO/RDX的临界爆炸温度(Tpe)要低于纯RDX;第Ⅱ阶段(234.3℃至测试结束温度)表现为既无放热也无吸热的“热中性”状态,这一阶段主要是APNIMMO侧链硝酸酯基完全分解后主链的缓慢分解。燃烧性能结果表明APNIMMO/RDX发射药燃速系数较低,压力指数偏高,中止燃烧试验样品表面存在大量孔穴,分析认为在APNIMMO/RDX发射药体系中,由于RDX含量较多,且在高压下RDX的燃速比APNIMMO黏结剂要大,两者间燃速的差异导致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压力沿着形成的孔穴深入整个发射药内部,该过程受压力影响较大,因此压力指数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 光固化黏结剂 发射药 热分解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链规整性对溶液特性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海珠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511-515,共5页
本文在旋转异构态模型下 ,导出高分子链构型参数理论公式 ,计算了聚丙烯酸甲酯链的特征比随分子量和链规整性变化的规律 .并通过比较聚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链的计算结果 。
关键词 聚丙烯酸甲酯 回转半径 规整性 特性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盐性高吸水树酯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1
3
作者 柳明珠 曹丽歆 +1 位作者 马松梅 陈振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0-283,共4页
以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AMPS与丙烯酸摩尔比,AMPS水溶液浓度,丙烯酸和AMPS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 以丙烯酸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盐-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AMPS与丙烯酸摩尔比,AMPS水溶液浓度,丙烯酸和AMPS中和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吸水性树脂30min吸蒸馏水和0.9%NaCl水溶液分别为1350g/g和150g/g,且凝胶强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聚(丙烯酸盐-co-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盐)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研究 Ⅰ.复合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世强 黄鹤 +2 位作者 李盛彪 朱杰 程时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4-46,共3页
合成了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丁酯-羟甲基丙烯酰胺)复合聚合物乳液。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聚合方法、含氢聚甲基硅氧烷及羟甲基丙烯酰胺含量对聚合反应转化率,聚合及存放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复合乳液的成膜性及胶膜... 合成了含氢聚甲基硅氧烷/聚(丙烯酸丁酯-羟甲基丙烯酰胺)复合聚合物乳液。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聚合方法、含氢聚甲基硅氧烷及羟甲基丙烯酰胺含量对聚合反应转化率,聚合及存放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复合乳液的成膜性及胶膜性质。柔软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备的复合乳液可作为织物柔软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氢 聚甲基硅氧烷 织物 柔软剂 聚丙烯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基团功能化弹性体增韧聚乳酸的性能 被引量:21
5
作者 冯玉林 殷敬华 +1 位作者 姜伟 赵桂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0-403,共4页
以2种不同结构的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和乙烯-丙烯酯甲酯-甲基丙烯酯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增韧聚乳酸(PLA),研究了接枝型与嵌段型弹性体的结构对聚乳酸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型... 以2种不同结构的弹性体乙烯-辛烯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OE-g-GMA)和乙烯-丙烯酯甲酯-甲基丙烯酯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E-MA-GMA)增韧聚乳酸(PLA),研究了接枝型与嵌段型弹性体的结构对聚乳酸增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枝型聚合物POE-g-GMA与基体PLA之间具有良好的界面相互作用,当POE-g-GMA的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为72.4 kJ/m2,而E-MA-GMA的质量分数为15%时,共混体系的缺口冲击强度为32.4 kJ/m2,结果表明,接枝型聚合物POE-g-GMA增韧效果明显优于嵌段型E-MA-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增韧 反应共混 弹性体 接枝型聚合物POE-g-GMA 嵌段型聚合物E-MA-G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甲酯用作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基材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汪国杰 周震涛 +3 位作者 潘慧铭 黄静 梁栋 权天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8-81,共4页
用自交联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以聚丙烯酸甲酯 (PMA)为基材、含丙二醇碳酸酯 (PC)和 L i Cl O4电解液的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考察了电解液含量和聚合物结构对离子导电性能、电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 ,并将所得结果与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用自交联的方法制备了一种以聚丙烯酸甲酯 (PMA)为基材、含丙二醇碳酸酯 (PC)和 L i Cl O4电解液的凝胶型聚合物电解质。考察了电解液含量和聚合物结构对离子导电性能、电化学稳定性等的影响 ,并将所得结果与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为基材的相应体系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在聚合物含量较大时 ,聚合物的链结构对离子导电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具有刚性链结构的 PMMA比具有柔性链结构的 PMA更不利于相应凝胶型电解质离子的传递 ;而在聚合物含量较小时 ,聚合物的结构对凝胶型电解质的离子导电行为的影响较小。以 2 7% (质量 )的交联 PMA为基材、摩尔比为 12∶ 1的 PC- L i Cl O4为增塑电解液而制备的凝胶型电解质 ,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和较高的室温电导率 (4 .8× 10 -3S/cm)。循环伏安的研究结果表明 ,PMA体系的阳极分解电压在 4 .7V(vs L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甲酯 离子导电率 锂离子电池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增塑剂 电化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步合成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甲酯pH敏感互穿网络水凝胶及其表征 被引量:9
7
作者 瞿冰 方亮晶 +2 位作者 肖惠宁 何北海 钱丽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7-20,25,共5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丙烯酸甲酯(PMA)为互穿物,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互穿网络(IPN)聚合分步合成法在乙醇的水溶液中合成出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水凝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丙烯酸甲酯(PMA)为互穿物,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互穿网络(IPN)聚合分步合成法在乙醇的水溶液中合成出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水凝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表征了聚合物的互穿网络结构。pH溶胀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比较明显的pH敏感性,当pH在8.0左右,复合水凝胶的溶胀率达到了最大值,且随着CMC/PMA复合水凝胶中2种组分比例的不同,溶胀率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聚丙烯酸甲酯 互穿网络 水凝胶 PH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链为聚乙二醇单甲醚的高接枝率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崭 王蔚茹 +1 位作者 高彦芳 谢续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0-985,共6页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 通过自由基引发溶液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共聚,合成一系列侧链为mPEG、不同侧链长度且具有较高接枝率的水溶性梳状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PAA-g-mPEG),并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mPEG丙烯酸单酯大单体和AA小单体的共聚活性较高;梳状接枝共聚物PAA-g-mPEG的接枝率较高,即使侧链为链段较长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 000的mPEG(mPEG5 000),共聚物中mPEG5 000的质量分数仍可高达55.7%。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梳状接枝共聚物在100℃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共聚物 聚乙二醇单甲醚 梳状接枝共聚物 接枝率 共聚合 丙烯酸单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甲基取代的新型可溶性聚芳醚酮醚砜醚酮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9
作者 盛寿日 罗秋燕 +3 位作者 霍毅 刘晓玲 裴学良 宋才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5-87,92,共4页
在无水AlCl3及DMF存在下,将4,4'-二(4-氯甲晚苯氧基)二苯巩(SPCl)、4,4'-二(3-氯甲酰苯氧基)二苯巩(SMCl)分别与2-甲基二苯醚(o-MDPE)和3-甲基二苯醚(m-MDPE)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4种新型可溶性... 在无水AlCl3及DMF存在下,将4,4'-二(4-氯甲晚苯氧基)二苯巩(SPCl)、4,4'-二(3-氯甲酰苯氧基)二苯巩(SMCl)分别与2-甲基二苯醚(o-MDPE)和3-甲基二苯醚(m-MDPE)在1,2-二氯乙烷中进行低温溶液缩聚,合成了4种新型可溶性的甲基取代聚芳醚酮醚巩醚酮(M-PEKESEK),DSC,TG,FT-IR及WAXD等测试表明,4种聚合物均为无定型结构,其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介于157℃~167℃,在氮气气氛中5%的热失重温度(Td)均在465℃以上,易溶于氯仿和DMF、DMSO等强极性非质子有机溶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取代的聚芳醚酮砜 付-克酰化反应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紫外光接枝改性及其膜的耐污染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华河林 韩燕全 +1 位作者 李娜 吴光夏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3-906,共4页
膜污染是影响膜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今采用非均相表面光接枝术在聚偏氟乙烯粉料表面引入亲水性物质丙烯酸甲酯,然后采用相转移的方法制备超滤膜。运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接触角仪等对改性前后制备的聚偏氟乙烯膜表面性... 膜污染是影响膜分离性能的重要因素,今采用非均相表面光接枝术在聚偏氟乙烯粉料表面引入亲水性物质丙烯酸甲酯,然后采用相转移的方法制备超滤膜。运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接触角仪等对改性前后制备的聚偏氟乙烯膜表面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成功接枝到聚偏氟乙烯粉料表面上,接枝改性后膜表面亲水性和抗污染性能均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辐射 聚丙烯酸甲酯 聚偏氟乙烯 耐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PC/E-MA-GMA三元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与亚微相态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刚 彭娅 +1 位作者 龙盛如 黄锐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64,69,共5页
将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三元共聚物与聚碳酸酯(PC)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研究了其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和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当m(PBT)/m(PC)为50:50,三元共混体系在w(E-MA-GMA)为10%时,缺口冲击强... 将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E-MA-GMA)三元共聚物与聚碳酸酯(PC)增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研究了其力学性能、亚微相态和强韧化机制。结果表明,当m(PBT)/m(PC)为50:50,三元共混体系在w(E-MA-GMA)为10%时,缺口冲击强度达93 kJ/m2,同时拉伸强度达到54 MPa。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E- MA-GMA作为柔性界面层,起到反应性增容作用,使PC分散相的相畴尺寸变小。PC相特有的相形态以及柔性界面层的存在是三元共混体系强韧化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聚碳酸酯 亚微相态 强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HP(MA-VAC)树脂的制备与性质 被引量:23
12
作者 郑邦乾 张洁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82-87,共6页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高吸水性树脂-HP(MA-VAC)的制备与性质。讨论了合成反应工艺条件与HP(MA-VAC)树脂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水性树脂吸水容量大、吸水速度快、保水效果好、热稳定性高、抗盐性能好,是一种... 研究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高吸水性树脂-HP(MA-VAC)的制备与性质。讨论了合成反应工艺条件与HP(MA-VAC)树脂性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水性树脂吸水容量大、吸水速度快、保水效果好、热稳定性高、抗盐性能好,是一种综合性能好的高吸水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丙烯酸钠 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亚丙酯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复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欣欣 陈立班 余爱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9,共3页
研究了聚碳酸亚丙酯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共聚物的混合稀溶液性质,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两种高分子可以生成氢键复合物。其氢键强度、复合物的稳定性受溶剂类型、体系pH值、温度、聚合物的组成和分子量的影响。
关键词 聚碳酸亚丙酯 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 共聚物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在丙肝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明珠 官月平 +3 位作者 赖仙红 谢立 侯涛 王强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13-1915,共3页
采用悬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超顺磁性聚丙烯酸甲酯微球,通过氨解反应在微球表面修饰了氨基并偶联了丙肝抗体,通过硅烷化反应在载玻片上修饰了氨基并偶联了丙肝抗体。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生物显微镜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对合成的... 采用悬浮-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超顺磁性聚丙烯酸甲酯微球,通过氨解反应在微球表面修饰了氨基并偶联了丙肝抗体,通过硅烷化反应在载玻片上修饰了氨基并偶联了丙肝抗体。采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生物显微镜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对合成的磁性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球尺寸均一,单分散性较好,平均粒径为4μ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7.181A.m2/kg,微球表面氨基浓度为0.433mmol/g,具有超顺磁性。通过微球表面的抗体和载玻片上的抗体与丙肝抗原的免疫反应检测丙肝病毒,阴、阳性得到了很好的区分,达到了较好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甲酯微球 免疫检测 悬浮-乳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高吸水树脂的反相悬浮聚合及其吸收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建军 梁吉福 罗迎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50-1255,共6页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通过均匀实验设计,制备了聚(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PAAMPS)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摩尔分数及其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摩尔分数(相对于单体总量)对蒸馏水、质量分数0.9%NaCl水溶液中吸液性...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通过均匀实验设计,制备了聚(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PAAMPS)高吸水树脂,探讨了单体摩尔分数及其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摩尔分数(相对于单体总量)对蒸馏水、质量分数0.9%NaCl水溶液中吸液性能的影响,并经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二次回归方程,比较了优化配方、单因素实验的模拟值和实验值,结果表明,模拟值与优化值基本接近,其优化工艺参数为:AMPS占单体的摩尔分数8%,中和度为75%,交联剂、引发剂用量与单体的摩尔分数分别为0.035%和0.17%,单体总质量浓度为30%,分散剂用量为单体质量分数的0.5%,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5 h。此条件下合成的PAAMPS在蒸馏水、0.9%NaCl水溶液中的吸液倍率分别为1 600和130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树脂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 反相悬浮聚合 吸液性能 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G对长玻纤增强A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道海 何敏 +1 位作者 郭建兵 张凯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62-65,共4页
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作为基体,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相容剂,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作为增韧剂,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苯乙烯-丙烯腈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对... 以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作为基体,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作为相容剂,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作为增韧剂,采用熔体浸渍工艺制备了长玻纤增强苯乙烯-丙烯腈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用量对长玻璃纤维增强苯乙烯基-丙烯腈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相容剂含量的增加,长玻璃纤维增强苯乙烯-丙烯腈复合材料的机械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对长玻纤增强苯乙烯-丙烯腈复合材料的形态分析得出,添加相容剂后的玻璃纤维表面包覆了一层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苯乙烯-丙烯腈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长玻纤 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环氧树脂IPN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静媛 李玉玮 +2 位作者 宋海清 高长有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987-990,共4页
用同步法合成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环氧树脂(P(MA-DMA)/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IPN由于两网络间接枝导致相客性比较好,动态力学谱仅出现一个转变温度,当P(MA-DMA)/EP=20... 用同步法合成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环氧树脂(P(MA-DMA)/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IPN由于两网络间接枝导致相客性比较好,动态力学谱仅出现一个转变温度,当P(MA-DMA)/EP=20/80时,力学性能显示正协同效应,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效果最佳,不同组成比的IPN T_(g实)—T_(g计)与(d_实—d_计)差值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DMA)/EP IPN 交联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剂对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影响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喜军 宋波 娄春华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2-47,共6页
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尺寸、凝胶含量及其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乳胶... 研究了接枝剂甲基丙烯酸烯丙酯(ALMA)对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增韧聚酰胺6的影响,探讨了ALMA用量对核壳粒尺寸、凝胶含量及其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尺寸在340 nm左右且分布均匀;接枝剂提高了核壳粒子的凝胶含量,但对粒子尺寸影响不大;ALMA用量为1 mL时,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近20%,同时共混物的结晶度由18.5%下降到16.2%,熔点由225.0℃下降到217.3℃。通过SEM对共混物冲击断面的观察发现,核壳粒子的引入使共混物由脆性断裂向韧性断裂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 核壳粒子 增韧 聚酰胺6 接枝剂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P(MMA-ITA)核壳胶乳粒子的合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喜军 田瑞霞 李清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30,共4页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MMA-ITA)]核壳乳胶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非水酸碱滴定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MMA-ITA)]核壳乳胶粒子,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及非水酸碱滴定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核壳乳胶粒子平均粒径为330nm,其中,PBA核平均粒径为290nm;通过接枝共聚物P(MMA-ITA)实现了核壳间的化学键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 种子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胶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ZIF-8-HP(AN-MA)光催化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娜 张浩然 +1 位作者 张雅琪 谭林立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共9页
为优化聚丙烯腈基光催化膜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以羧基化二氧化钛(TiO_(2))和咪唑沸石骨架(ZIF-8)为原料,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异质结光催化剂TiO_(2)@ZIF-8,并以热诱导相分离法(TIPS)制备的聚丙烯腈-丙烯酸甲酯(P(AN-MA))膜为基膜,经... 为优化聚丙烯腈基光催化膜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性能,以羧基化二氧化钛(TiO_(2))和咪唑沸石骨架(ZIF-8)为原料,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异质结光催化剂TiO_(2)@ZIF-8,并以热诱导相分离法(TIPS)制备的聚丙烯腈-丙烯酸甲酯(P(AN-MA))膜为基膜,经碱性水解和氢键自组装得到TiO_(2)@ZIF-8-HP(AN-MA)光催化膜,并采用XRD、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复合膜的光催化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功制备的TiO_(2)@ZIF-8在可见光波段表现出了优异的吸光优势,在氢键的作用下,以氢键自组装法将TiO_(2)@ZIF-8锚定在P(AN-MA)基膜的表面;与TiO_(2)@HP(AN-MA)膜相比,TiO_(2)@ZIF-8-HP(AN-MA)膜对罗丹明B溶液的吸附能力从7.5%提高到19.1%,可见光下光催化膜的降解效率从61.2%提高到99.2%;TiO_(2)@HP(AN-MA)膜也具有良好的可循环性,经过4个循环的测试,仍能保持90%以上的降解罗丹明B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丙烯酸甲酯) 异质结光催化剂 氢键自组法 可见光催化 光催化膜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