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FO-b-PMMA_(2)的制备及对蓝光稳定性的提升
1
作者 程进 刘长春 单玉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合成末端为2,6-(特丁基二甲基硅氧-乙氧基)-碘苯的聚芴(记作PFO-1),进一步通过其衍生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聚芴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AB_(2)型嵌段共聚物(PFO-b-PMMA_(2)),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 合成末端为2,6-(特丁基二甲基硅氧-乙氧基)-碘苯的聚芴(记作PFO-1),进一步通过其衍生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聚芴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AB_(2)型嵌段共聚物(PFO-b-PMMA_(2)),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FO-1嵌段聚合度约48,PMMA聚合度约430;玻璃化转变温度由PFO-1的59℃升至PFO-b-PMMA_(2)的64℃;共聚物的溶液态与膜态主吸收峰基本保持不变,PFO-b-PMMA_(2)的蓝光稳定性较PFO-1明显提高;电子迁移率由PFO-1的4.5×10^(-7)cm^(2)/(V·s)略升至PFO-b-PMMA_(2)的6.3×10^(-7)cm^(2)/(V·s);接入PMMA可削弱聚芴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保留其优异的电子传输与光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_(2)型嵌段共聚物 聚芴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环氧树脂IPN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静媛 李玉玮 +2 位作者 宋海清 高长有 汤心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7期987-990,共4页
用同步法合成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环氧树脂(P(MA-DMA)/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IPN由于两网络间接枝导致相客性比较好,动态力学谱仅出现一个转变温度,当P(MA-DMA)/EP=20... 用同步法合成聚[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2-(二甲氨基)乙酯]/环氧树脂(P(MA-DMA)/EP)互穿聚合物网络(IPN),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IPN由于两网络间接枝导致相客性比较好,动态力学谱仅出现一个转变温度,当P(MA-DMA)/EP=20/80时,力学性能显示正协同效应,对环氧树脂的增韧效果最佳,不同组成比的IPN T_(g实)—T_(g计)与(d_实—d_计)差值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A-DMA)/EP IPN 交联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浩 马廉亭 +5 位作者 殷斌烈 吴佐泉 秦尚振 徐国政 郭再玉 张新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4-897,共4页
目的研究新型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P-HEMA)的栓塞性能及技术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2%、3.5%、5%、6.5%、8%、9.5%2-P-HEMA的乙醇溶液(A组)、乙醇/碘比醇溶液(B组)及乙醇/三氧化二铋(Bi2O3)溶液(C组)在流动盐水中的凝固时... 目的研究新型液体栓塞材料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P-HEMA)的栓塞性能及技术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2%、3.5%、5%、6.5%、8%、9.5%2-P-HEMA的乙醇溶液(A组)、乙醇/碘比醇溶液(B组)及乙醇/三氧化二铋(Bi2O3)溶液(C组)在流动盐水中的凝固时间。分别采用2%、5%、8%2-P-HEMA的乙醇/Bi2O3溶液栓塞兔肾动脉,观察栓塞效果,术后分期复查肾动脉造影,取肾脏标本行大体及光镜检查。结果2-P-HEMA的乙醇溶液注入流动水中很快呈絮状固化。A、B、C组相互之间的各浓度亚组材料凝固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低浓度栓塞材料能顺利通过微导管,注射阻力小,能完全栓塞肾动脉及其分支,在透视下显影良好,无粘管现象。高浓度材料通过微导管阻力大,推注困难。造影复查未见肾动脉再通。肾脏标本可见肾脏动脉腔内有栓塞材料填充,自肾动脉至肾小球动脉内均可见到栓塞材料。结论2-P-HEMA能在流动水中快速凝固,合适浓度可满意栓塞兔肾动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栓塞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丁酯—2-丁酮系统的恒温汽液平衡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琨 谢幼珍 +1 位作者 傅金彦 胡英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用静态吸收-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25℃2-丁酮与3种不同分子量的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溶液的汽液平衡。结果表明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对蒸汽压p1/p对液相质量分数W1作图所得曲线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无关。Flory-Hug... 用静态吸收-石英弹簧称重法测定了25℃2-丁酮与3种不同分子量的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丁酯溶液的汽液平衡。结果表明在实验误差范围内,相对蒸汽压p1/p对液相质量分数W1作图所得曲线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无关。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X与溶液浓度有关,聚合物分子量也有轻微影响。用修正Freed模型进行关联,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溶液 汽液平衡 甲基丙烯酸丁酯 丁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
5
作者 张强 李彬 +1 位作者 李晓光 高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4-438,共5页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HEMA-MMA)栓塞兔VX2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T引导下"体外预装示踪一步植入技术"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21天后行肿瘤栓塞治疗。将少量羰基铁粉与栓塞剂混合,栓塞1只模型,...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共聚物液体栓塞剂(HEMA-MMA)栓塞兔VX2肝肿瘤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T引导下"体外预装示踪一步植入技术"制作兔肝VX2肿瘤模型,21天后行肿瘤栓塞治疗。将少量羰基铁粉与栓塞剂混合,栓塞1只模型,测量其进入血管的内径,对其余肿瘤模型应用HEMA-MMA进行栓塞。A组栓塞终点为肝亚段栓塞(门静脉分支显影),B组栓塞终点为肿瘤染色消失,保留肝左动脉主干,各5只。术后即刻及第1、3天行CT平扫,术后第7、14、28、42天行增强CT扫描,明确有无残余瘤及转移。发现残余瘤或转移时,再随访1周,处死实验兔取材。若术后观察42天无残余瘤及转移,则视为肿瘤完全栓塞坏死,处死实验兔取材,行病理学检查。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3、7、10、14天抽取耳缘静脉血,检测转氨酶及胆红素。结果11只实验兔造模成功。栓塞剂可进入内径30~300μm的肿瘤动脉内。术后即刻CT显示肿瘤周边高密度,术后第1天肿瘤周边密度减低,中心区密度升高,术后第3天肿瘤肿胀,密度均匀,低于正常肝组织。增强CT示A组肝内病变均完全坏死,无强化,术后观察42天无残余瘤及转移,肿瘤与肝组织分界清,肿瘤完全坏死机化,周边可见纤维组织包裹;B组术后第14天4只存在肝内残余瘤,位于肿瘤周边,坏死区为凝固性坏死,1只肝内病变坏死无强化,但肺及肝内均见多发转移。术后兔转氨酶逐渐升高,第3天达到高峰,7天后逐渐好转。结论 HEMA-MMA可用于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可进入内径为30~300μm的肿瘤血管;采用该栓塞剂进行肝亚段栓塞,可使肿瘤完全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物 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响应核壳/高尔夫球型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6
作者 罗新杰 于力恒 冯玉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111,共6页
CO_2刺激响应聚合物材料近年广受关注,但CO_2刺激响应聚合物微球鲜见报道。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DEA)为壳的PS-PDEA微球,研究了其形貌、粒径、pH和CO_2响应行为。结果表明,该类微球同... CO_2刺激响应聚合物材料近年广受关注,但CO_2刺激响应聚合物微球鲜见报道。利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以聚苯乙烯(PS)为核,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PDEA)为壳的PS-PDEA微球,研究了其形貌、粒径、pH和CO_2响应行为。结果表明,该类微球同时具有核壳和高尔夫球型结构,核和壳尺寸分别约为162 nm和13 nm,并显示出良好的pH和CO_2响应能力;乳液粒径随着CO_2/N_2交替重复通入而可逆增大/减小;冷冻干燥后的微粉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分别变得相对亲水和疏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响应 PH 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 核壳 高尔夫球型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2,5-双(对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苄酯]及聚甲基丙烯酸[2,5-双(对甲氧基苯甲酰氧基)苄酯]的合成
7
作者 糜七定 宛新华 周其凤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22-824,共3页
Two monomers of 2, 5-bis (4’-methoxybenzoyloxy) benzyl acrylate and 2, 5-bis (4’-methoxy- benzoyloxy)benzyl methacrylat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olymer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e mesomorphic behavior of bo... Two monomers of 2, 5-bis (4’-methoxybenzoyloxy) benzyl acrylate and 2, 5-bis (4’-methoxy- benzoyloxy)benzyl methacrylate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olymer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he mesomorphic behavior of both polymers was examined using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 and polarized optical microscopy(POM). It was found that both polymers are noncrystalline with a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f 73. 1℃ for poly-[2, 5-bis(4’-methoxybenzoyloxyben acrylate] and 120. 3℃ for poly-[2’ 5-bis (4’-methoxybenzoyloxy ) benzyl methacrylate], above which liquid crystalline state is formed. The clearing temperature of the former is 178. 3℃ and that of the latter is 172. 8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壳型”液晶高分子 聚丙烯酸酯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树脂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8
作者 卢玲 袁直 +4 位作者 石可瑜 何炳林 刘斌 沈彬 王起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54-458,共5页
以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树脂为载体 ,以己二胺和多乙烯多胺为功能基制备了一系列胆红素吸附剂 ,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吸附温度、离子强度和胆红素浓度等条件下 ,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该类吸附剂对胆红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以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树脂为载体 ,以己二胺和多乙烯多胺为功能基制备了一系列胆红素吸附剂 ,研究了它们在不同吸附温度、离子强度和胆红素浓度等条件下 ,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的影响 .研究表明 ,该类吸附剂对胆红素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树脂 胆红素 吸附性能 高胆红素血症 治疗 血液灌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聚合物乳液合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纳米杂化材料 被引量:17
9
作者 童昕 唐涛 +2 位作者 朱宁 冯之榴 黄葆同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6-309,共4页
通过正硅酸乙酯分别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对试样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聚合物乳液可以获得纳米分... 通过正硅酸乙酯分别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和四氢呋喃溶液中的溶胶 -凝胶反应制备出不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差热分析和热失重对试样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聚合物乳液可以获得纳米分散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复合材料 ,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其分散尺度小于利用聚合物溶液获得的复合材料 .同时 ,利用聚合物乳液来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液 二氧化硅 溶胶-凝胶过程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复合生物敷料对大鼠烧伤创面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英华 董为人 +5 位作者 陈清元 赵冰雷 邹仲之 肖应庆 胡国栋 仇新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21-1626,共6页
目的以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为敷料内层,复合包裹药物虎杖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载体,制备一种双层复合生物材料,研究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探讨将其作为烧伤敷料的可行性。方法(1)将在体内具有慢(Z)、中(B)、快(F)三种吸收速度的人... 目的以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为敷料内层,复合包裹药物虎杖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载体,制备一种双层复合生物材料,研究其对烧伤创面的促愈合作用,探讨将其作为烧伤敷料的可行性。方法(1)将在体内具有慢(Z)、中(B)、快(F)三种吸收速度的人发角蛋白组分材料编织成网孔为1mm×1mm的网格,与从牛跟腱中抽提I型胶原溶液混合后放入模具,经真空冷冻干燥后制成海绵状膜(作复合内层敷料),扫描电镜观察其结构。(2)用聚合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再与药物虎杖一同成膜,制备药物缓释载体膜(作复合外层敷料),紫外光谱仪测定其释药度。(3)用SD大鼠制备深Ⅱ°烧伤动物模型,并于烧伤后2~5d内清除坏死组织,保留部分变性真皮组织。清创后将用与创面相同大小的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复合敷料覆盖创面,已用于临床的戊二醛猪皮作为阳性对照组。术后以创面完全上皮化为标准,记录创面愈合时间并分别计算第7、14、21天愈合率。(4)分别于覆敷料后1、2、4、6、8周切取整个创面及其周围组织(每组每个时间点取6个标本),行光学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作3组的愈合时间及第7、14、21天的愈合率比较。结果胶原海绵膜为孔径为50~300μm的三维立体状结构。经测定在0~48h内药物虎杖从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膜内不断释出。深Ⅱ°烧伤治疗实验结果:实验组创面覆盖后渗出明显减少且保持一定湿度,而对照组创面较干燥;实验组及阳性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较阴性对照组提前;创面在第7、14、21天的愈合率均较阴性对照组高,且实验组在第14天的愈合率较阳性对照组高。结论人发角蛋白-胶原海绵-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虎杖复合生物敷料可促进深Ⅱo烧伤实验大鼠创面的愈合,起到在体内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目的。通过控制合成工艺,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膜作为药物缓释载体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发角蛋白 胶原海绵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烧伤 敷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聚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共混物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吴唯 吴仁 +1 位作者 陈玉洁 钟宇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利用差示扫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urlyn对PET/PEN共混物具有化学成核作用。适... 利用差示扫描热法(DSC)和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Surlyn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共混物的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urlyn对PET/PEN共混物具有化学成核作用。适量添加Surlyn,能促进PET/PEN共混物的成核结晶,明显提高结晶速度、结晶温度和结晶度,减小球晶尺寸,提高球晶均匀性,并有助于改善PET和PEN相容性,从而提高PET/PEN共混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本研究体系Surlyn的最佳用量为2 p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甲基丙烯酸离子键聚合物 Surlyn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 共混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用PEGDA水凝胶材料低温等离子体接枝聚合 被引量:6
12
作者 谭帼馨 王迎军 +3 位作者 宁成云 陈荣 尹兆益 田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5,共3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材料表面在非反应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进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红外谱图证明PEGDA/HEMA共聚物水凝胶...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材料表面在非反应性气体氩气气氛下进行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并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进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红外谱图证明PEGDA/HEMA共聚物水凝胶上接枝了酰胺基团,材料的亲水性提高,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后,材料表面形成含氧基团,氮原子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水凝胶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 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基质干细胞在等离子体处理PEGDA基凝胶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被引量:5
13
作者 谭帼馨 王迎军 +3 位作者 张姝江 陈荣 宁成云 刘旭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02-406,共5页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 通过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PEGDA)/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为细胞模型,考察了细胞在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前后的水凝胶材料的黏附和增值行为.材料的表面性能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接触角和扫描电镜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经氩等离子体处理后,其亲水性得到较大的改善,表面自由能由45.9 m J/m2增加到70.3 m J/m2;体外实验结果证明,BMSc在等离子体处理后材料表面培养24 h后出现明显细胞核,168 h细胞融合成片,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有利于细胞在水凝胶材料表面的黏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 水凝胶 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细胞黏附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PDM自组装复合胶体粒子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娟勤 白绘宇 +2 位作者 易成林 刘娜 刘晓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28-1034,共7页
以阴离子天然大分子透明质酸(HA)和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组成带相反电荷的聚合物/单体复合体系,DM通过水相原位聚合可制备荷正电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PDM与HA间的静电作用可诱导两者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 以阴离子天然大分子透明质酸(HA)和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组成带相反电荷的聚合物/单体复合体系,DM通过水相原位聚合可制备荷正电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PDM与HA间的静电作用可诱导两者在水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得到HA/PDM复合胶体粒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仪对HA/PDM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动态激光光散射(DLS)研究了HA与PDM复合体系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并表征了反应时间对HA/PDM复合胶体粒子粒径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TEM)表征了胶体粒子的形貌.考察了溶液pH对胶体粒子粒径及zeta电位的影响,并对胶体粒子的乳化性能进行初步探索.结果表明:DM单体聚合前,无HA/DM复合物聚集体形成;而随着DM的逐步聚合,HA与PDM可通过静电作用逐渐组装形成球状HA/PDM复合胶体粒子,其粒径随反应时间延长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同时,该复合胶体粒子具有pH敏感性和乳化性,乳化性能较纯HA和PDM有较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静电作用 自组装 胶体粒子 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PSLi/P(MMA-VAc)为基体的聚合物电解质 被引量:5
15
作者 牛丽丹 傅相锴 +1 位作者 刘素娟 杜秋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1-396,共6页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FTIR,TG,XRD,DMA,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 将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PAMPSLi)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P(MMA-VAc)]与LiClO4共混,制备了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膜.用FTIR,TG,XRD,DMA,SEM及电化学交流阻抗和机械性能测试对聚合物及其电解质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MPSLi与P(MMA-VAc)共混后结晶状态发生变化,交联网络变得密实,提高了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聚合物电解质膜含有较多微孔结构,孔径为5~10μm;在20℃时,当n(MMA)∶n(VAc)=2∶8,m(PAMPSLi)∶m[P(MMA-VAc)]=5∶95,m(LiClO4)∶m(copolymer)=15∶85时,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可达到1.68×10-3S/cm,且电导率未出现随LiClO4含量的进一步增加而下降的现象.将此电解质用于全固态电致变色显示器件表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对加入PAMPSLi后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导率和热稳定性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 聚(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离子电导率 电致变色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AEMA的ATRP法合成及其温度/pH敏感性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晚珠 叶红齐 +2 位作者 刘辉 崔欢庆 王瑞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165-1169,共5页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研究了聚合物在水中的pH/温度敏感行为。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小于聚合物离解常数(pKa)时,聚合物链呈现舒展构象,无相变;当pH值大于pKa时,PDMAEMA发生去质子化作...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研究了聚合物在水中的pH/温度敏感行为。结果表明,当溶液pH值小于聚合物离解常数(pKa)时,聚合物链呈现舒展构象,无相变;当pH值大于pKa时,PDMAEMA发生去质子化作用,部分聚合物析出,且对应的低临界溶解温度值随pH升高而降低。同时,PDMAEMA在水中的平衡溶胀度随pH值增大及温度升高而降低,即PDMAEMA具有明显的pH及温度敏感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PH 温度敏感 低临界溶解温度 溶胀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MAEMA/PSF中空纤维外压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薇 杜启云 +2 位作者 任连娟 李国东 郭豪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13-16,共4页
主要研究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聚砜(PSF)中空纤维外压纳滤膜对不同种类无机盐的截留性能,并研究了无机盐溶液的浓度、运行压力、溶液温度、pH对截留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PDMAEMA/PSF中空纤维纳滤膜荷正电,对离子的... 主要研究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聚砜(PSF)中空纤维外压纳滤膜对不同种类无机盐的截留性能,并研究了无机盐溶液的浓度、运行压力、溶液温度、pH对截留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PDMAEMA/PSF中空纤维纳滤膜荷正电,对离子的截留有选择性,对阳离子的截留顺序为:Mg^(2+)>Na^+>K^+,对阴离子的截留顺序为:Cl^->Br^->I^-。随着盐溶液浓度的增加,截留率和通量均下降,所制备的纳滤膜对无机盐的截留表现出对温度、pH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N N-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 中空纤维纳滤膜 荷正电 无机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三嵌段PDMAEMA/PMMA聚合物共混改性PVDF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军强 闫彩霞 +4 位作者 周婷婷 韩洪蕊 冯霞 赵义平 陈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24,30,共7页
为了制备pH刺激响应型智能膜,并为膜改性提供结构可控的两亲性聚合物共混改性剂,以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为亲水链段、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疏水链段,通过RAFT聚合合成两亲性三嵌段聚合物PDMAEMA-b-PMMA-b-PDMAEMA(PDM... 为了制备pH刺激响应型智能膜,并为膜改性提供结构可控的两亲性聚合物共混改性剂,以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为亲水链段、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疏水链段,通过RAFT聚合合成两亲性三嵌段聚合物PDMAEMA-b-PMMA-b-PDMAEMA(PDMD),采用1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以PDMD作为改性剂,通过NIPS法制备PVDF改性膜,采用ATR-FTIR、XPS、SEM和接触角测定仪对PDMD/PVDF改性膜的表面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和亲水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改性剂的增加,PDMD/PVDF改性膜表面PDMAEMA含量增加,改性PVDF膜的初始接触角由纯膜的108.9°降低至92.4°,纯水(pH 5.2)通量由纯膜的15.0 L/(m2·h)增大至250.0 L/(m2·h);并且改性膜随着纯水pH值的逐渐减小,膜通量减小,纯水pH值从11降到3时,通量从225.6 L/(m2·h)降至91.2 L/(m2·h).因此PDMD的加入改善了PVDF膜亲水性,可为pH刺激响应型智能膜的构建提供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RAFT PVDF膜 共混改性 智能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聚合物对阴离子型染料的脱色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道斌 周少刚 郭睿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10-415,共6页
以分光光度滴定法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阳离子型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TMAC)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酸性桃红3BM和酸性媒介漂兰B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PTMAC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度及阳离子基团的浓度影响脱色。它的脱... 以分光光度滴定法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阳离子型聚合物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TMAC)对阴离子染料甲基橙、酸性桃红3BM和酸性媒介漂兰B的脱色作用。结果表明,PTMAC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度及阳离子基团的浓度影响脱色。它的脱色率还与出现新吸收峰的强度及其波长范围有很大关系。文中还探讨了PTMAC对阴离子染料的脱色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 废水 阴离子染料 脱气作用 阴离子型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MO-b-PDPA两亲性嵌段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纳米自组装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莉 杨雪 +1 位作者 赵军强 赵义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共5页
为了制备pH响应型聚丙烯酰吗啉基纳米药物载体,通过两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PDPA链段长度的聚丙烯酰吗啉-b-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ACMO-b-PDPA)两亲性嵌段聚合物.采用红外光... 为了制备pH响应型聚丙烯酰吗啉基纳米药物载体,通过两步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PDPA链段长度的聚丙烯酰吗啉-b-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PACMO-b-PDPA)两亲性嵌段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凝胶渗透色谱等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等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符合RAFT活性聚合的根本特征,分子质量可控且分布较窄(Mw/Mn值<1.2);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为均匀的球形,并且平均粒径均小于200 nm,满足纳米药物载体的粒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吗啉 2-(二异丙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 自组装 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