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固体超强酸SO_4^(2-)/TiO_2-Ce^(4+)直接法催化合成聚乳酸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文明 赵凌冲 +1 位作者 肖靑 李凤仪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50-1354,共5页
滴定沉淀法制备了SO42-/TiO2-Ce4+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得到了可作为直接法合成聚乳酸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硫酸浸渍浓度1.0 mol/L,Ce4+浓度0.08 mol/L,浸渍时间10 h,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 h,并将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于直接催化合成... 滴定沉淀法制备了SO42-/TiO2-Ce4+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得到了可作为直接法合成聚乳酸催化剂的制备工艺:硫酸浸渍浓度1.0 mol/L,Ce4+浓度0.08 mol/L,浸渍时间10 h,焙烧温度500℃,焙烧时间3 h,并将该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用于直接催化合成聚乳酸。考察了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催化剂用量及聚合压力对聚乳酸合成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乳酸质量的0.174%,先在120℃,2 000 Pa下预聚5 h,然后在180℃,1 000 Pa下聚合15 h,最后在120℃,500 Pa下聚合20 h,得到的聚乳酸分子量为1.39×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乳酸 固体超强酸 直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纤维/PBAT/PLA三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进展
2
作者 李梦雅 雷文 陈泳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5,116,共6页
聚乳酸(PLA)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在自然界中的特定条件下,可以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是,其热稳定性较差、韧性较低及成本较高;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柔韧性、熔融加工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好,与PLA复合后,能提高PLA的断裂韧性及... 聚乳酸(PLA)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在自然界中的特定条件下,可以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但是,其热稳定性较差、韧性较低及成本较高;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的柔韧性、熔融加工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好,与PLA复合后,能提高PLA的断裂韧性及加工性能,但是,其成本也较高;植物纤维来源较广泛、成本较低及可降解。植物纤维/PBAT/PLA三元复合在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主要综述了不同植物纤维/PBAT/PLA三元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以PLA/PBAT为基体,以麻纤维、木纤维、秸秆纤维或其他植物纤维为填料,采用碱处理等方法改性纤维,通过注塑、压缩等不同成型方法生产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晶性能、热稳定性等进行了阐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植物纤维 力学性能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微分3D打印制造MWCNTs/PLA可导电功能性制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丰丰 杨卫民 +2 位作者 王成硕 迟百宏 焦志伟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共4页
3D打印技术发展已日趋成熟,其特殊的增材制造原理使得材料利用率极高,方便快捷的成型方法推动了3D技术的发展。但3D打印产品使用耗材单一、制品强度较弱、应用范围不广泛等缺点抑制了3D打印技术在传统塑料加工行业的应用。一种新型聚合... 3D打印技术发展已日趋成熟,其特殊的增材制造原理使得材料利用率极高,方便快捷的成型方法推动了3D技术的发展。但3D打印产品使用耗材单一、制品强度较弱、应用范围不广泛等缺点抑制了3D打印技术在传统塑料加工行业的应用。一种新型聚合物熔体微分3D打印设备,可使用碳纳米管(MWCNTs)/聚乳酸(PLA)复合材料制造可导电3D打印产品。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10%MWCNTs)导电制品导电率可达到1.6 S/m,且该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可打印性能;使用聚合物熔体微分3D打印机以纸片为基材打印制造简易电路图,该电路图在纸基板上附着力强;使用熔体微分3D打印机制作防静电托盘制品,SEM图像表明,该托盘制品层与层之间结合紧密,成型精度以及刚度均可符合使用要求。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新型聚合物熔体微分3D打印机对MWCNTs/PLA复合材料制备可导电制品具有可行性,且可为3D打印电路板及防静电制品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融沉积成形 MWCNTs FDM试样 复合材料 导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郭世锐 徐馨怡 +1 位作者 景占鑫 曲炳良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4-180,共7页
结合壳聚糖(CS)和聚乳酸(PLA)性能优势构筑可完全生物降解的CS/PLA复合材料,是未来的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发展的方向。系统阐述了CS/PLA复合材料在相容性优化、成型工艺及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从物理共混、化学改性及纳米复合三... 结合壳聚糖(CS)和聚乳酸(PLA)性能优势构筑可完全生物降解的CS/PLA复合材料,是未来的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发展的方向。系统阐述了CS/PLA复合材料在相容性优化、成型工艺及应用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从物理共混、化学改性及纳米复合三个方面介绍了提升CS与PLA相容性的策略;接着详述了静电纺丝、3D打印及层层自组装等先进成型技术在CS/PLA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最后回顾了CS/PLA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环保、农业与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成果。分析表明,界面相容性提升与功能化改性是CS/PLA复合材料发展的关键方向,同时应加强多功能复合体系与先进制造工艺的结合,以拓展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 壳聚糖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PBAT/CNTs-COOH防静电包装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庆丰 黎厚斌 +1 位作者 张路遥 王亚洲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54-59,共6页
可降解防静电包装材料在保留传统防静电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可完全生物降解,符合环保要求.为了制备具有优异力学和导电性能的可生物降解防静电包装材料,本研究先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羧基化,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BAT/CNTs-COOH... 可降解防静电包装材料在保留传统防静电材料性能的前提下,可完全生物降解,符合环保要求.为了制备具有优异力学和导电性能的可生物降解防静电包装材料,本研究先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羧基化,然后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BAT/CNTs-COOH复合材料.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的链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并且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数字冲击试验机和多功能数据采集仪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和导电性能.结果表明:将CNTs-COOH引入PLA/PBAT体系中,可在不降低拉伸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冲击强度,降低表面电阻率,CNTs-COOH的最佳添加量为1wt%~ 1.5wt%.该PLA/PBAT/CNTs-COOH复合材料可用于静电敏感产品的防静电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二酸 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碳纳米管 防静电 包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多嵌段共聚物P(LLA-mb-BSA)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小青 吴林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2-696,共5页
本文以直接缩聚制得的聚乳酸(PLLA)和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预聚物为原料,以1,4-苯基二噁唑啉(PBO)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双扩链/偶联剂,采用扩链/偶联法制备可生物降解多嵌段共聚物P(LLA-mb-BSA)。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扩... 本文以直接缩聚制得的聚乳酸(PLLA)和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SA)预聚物为原料,以1,4-苯基二噁唑啉(PBO)及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为双扩链/偶联剂,采用扩链/偶联法制备可生物降解多嵌段共聚物P(LLA-mb-BSA)。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扩链/偶联反应的影响,并对共聚物的链结构、热转变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该法简便高效,可制得高分子量的多嵌段共聚物。P(LLA-mb-BSA)多嵌段共聚物的软、硬段不相容,PLLA硬段保持较好的结晶性,而软段当分子量较低时接近无定型结构,其力学性能可由组成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聚合物 多嵌段共聚物 聚乳酸 扩链反应 增韧塑料 热塑性弹性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在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刘金凤 杨勇 +4 位作者 李永泉 胡嘉伟 徐长安 胡孝义 丁树岩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简述了木质素的结构、特性和分类情况,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木质素来增强和改善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乳酸、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酯等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木质素与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可以赋... 简述了木质素的结构、特性和分类情况,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木质素来增强和改善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乳酸、聚己内酯和聚丁二酸丁二酯等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木质素与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可以赋予复合材料多种功能特性,如紫外屏蔽、抗菌、阻隔等,并能改善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同时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最后提出当前木质素与合成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工业化生产应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木质素基全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聚乳酸 聚己内酯 聚丁二酸丁二酯 复合材料 可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复合材料共混改性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崔豹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136,共8页
对可降解材料、纳米材料和聚氨酯等对聚乳酸(PLA)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归纳,最后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乳酸 共混改性 可生物降解 纳米填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聚乳酸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优化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董光 侯仰喆 +2 位作者 袁洪跃 刘宪虎 潘亚敏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2-140,共9页
综述了多孔聚乳酸(PLA)材料在制备工艺、孔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孔PLA材料的典型制备工艺,包括模板法、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冷冻干燥法和超临界CO_(2)发泡法。同时,介绍了不同孔结构以及孔尺寸和密度的变化对... 综述了多孔聚乳酸(PLA)材料在制备工艺、孔结构调控和性能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多孔PLA材料的典型制备工艺,包括模板法、非溶剂诱导相分离法、冷冻干燥法和超临界CO_(2)发泡法。同时,介绍了不同孔结构以及孔尺寸和密度的变化对性能的影响。此外,重点介绍了立构复合晶(SC)对多孔PLA材料孔结构和宏观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多孔材料 制备工艺 结构与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基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韩笑 陈超 +4 位作者 李荣国 张洁瑞 靳晓曼 姜晓雪 杨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共7页
为推动我国聚乳酸(PLA)基可降解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追踪和收集国内外PLA基可降解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相关研究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计量手段总结了全球PLA基可降解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的研究态势,综述和分析了该领域国内... 为推动我国聚乳酸(PLA)基可降解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在追踪和收集国内外PLA基可降解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相关研究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计量手段总结了全球PLA基可降解包装材料回收利用的研究态势,综述和分析了该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现状和探索实践,并进一步针对我国PLA基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提出了3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降解 包装材料 回收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发泡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泡沫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金花 方存炯 +2 位作者 姜贺扬 刘鹏举 王士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80,共6页
塑料制品的不规范生产、使用以及回收不当等,会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广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仅用于薄膜、吸管等一次性制品,需求量更大的缓冲包装领域尚未有规模化应用... 塑料制品的不规范生产、使用以及回收不当等,会造成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广可降解塑料替代产品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仅用于薄膜、吸管等一次性制品,需求量更大的缓冲包装领域尚未有规模化应用。近年来,绿色环保的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泡沫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此,笔者总结了超临界流体发泡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泡沫方面的应用进展,简述了间歇发泡、挤出发泡、注塑发泡、珠粒发泡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泡沫的发泡工艺和结构性能,重点综述了聚乳酸、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酯泡沫材料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生物可降解泡沫材料 聚乳酸 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 聚丁二酸丁二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调控扩链改性聚乳酸的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澳华 顿东星 +1 位作者 孟瑞静 张玉霞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4-69,共6页
使用成核剂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ST-NAB3)调控扩链剂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改性聚乳酸(PLA)化学接枝产物(C-PLA)的性能,并采用超临界CO_(2)制备了C-PLA-ST-NAB3发泡材料。利用偏振光学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使用成核剂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ST-NAB3)调控扩链剂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SAG)改性聚乳酸(PLA)化学接枝产物(C-PLA)的性能,并采用超临界CO_(2)制备了C-PLA-ST-NAB3发泡材料。利用偏振光学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旋转流变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不同ST-NAB3含量的C-PLA结晶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和发泡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ST-NAB3的加入能够显著提高C-PLA的结晶速率,减小晶体尺寸,同时增大晶体密度。随着ST-NAB3含量的增加,C-PLA的结晶度由3.2%提高到20.2%,其含量为0.3%(质量分数,下同)和0.4%时,在不同发泡温度下均能制得泡孔尺寸均一的C-PLA-ST-NAB3发泡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癸二酸二苯基二酰肼 发泡材料 结晶性能 泡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阻氧、阻湿性聚乳酸基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对酸奶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安达 孙嘉茂 +1 位作者 葛晨 云雪艳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23-133,共11页
目的提高聚(L-乳酸)(PLLA)薄膜的氧气(O_(2))、水蒸气(H_(2)O)阻隔性,解决延展性差等问题。方法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L-乳酸-衣康酸丁二醇酯)(P(LA-BI))与PLLA共混制备薄膜。在此基础上,加入具... 目的提高聚(L-乳酸)(PLLA)薄膜的氧气(O_(2))、水蒸气(H_(2)O)阻隔性,解决延展性差等问题。方法采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将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BAT)、聚(L-乳酸-衣康酸丁二醇酯)(P(LA-BI))与PLLA共混制备薄膜。在此基础上,加入具有阻O_(2)、阻H_(2)O双功能的抗水解剂(Z)进行进一步改性。结果Z的添加(质量分数为6%)在保持PLLA/PBAT和PLLA/P(LA-BI)薄膜力学强度的基础上,将2种薄膜的断裂伸长率大幅提高至387%和316%,薄膜展现出优异的柔韧性;PLLA/P(LA-BI)/Z6膜的氧气透过率(OTR)和水蒸气透过率(WVTR)分别为6.4 cm^(3)/(m^(2)·d)和43.1 g/(m^(2)·d),较添加Z6前分别降低了54.6%和61.9%,薄膜获得了优异的O_(2)、H_(2)O阻隔性能。在酸奶的贮藏过程中,PLLA/PBAT/Z6组和PLLA/P(LA-BI)/Z6组酸奶的可滴定酸度在第21天时仍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达到了延缓酸奶贮藏过程中后酸化的效果。在后续的感官评定中相较于PLLA/PBAT组和PLLA/P(LA-BI)组,添加Z6组包装的酸奶获得了更高的评分。结论将具有阻O_(2)、阻H_(2)O双功能的Z6抗水解剂添加到PLLA基薄膜中改善了薄膜的延展性,提高了O_(2)、H_(2)O阻隔性能,同时在酸奶贮藏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保质保鲜效果。因此,PLLA/PBAT/Z6和PLLA/P(LA-BI)/Z6薄膜可以代替市面上不可降解的酸奶包装材料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材料 聚乳酸 阻隔性 柔韧性 酸奶包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丙交酯和聚L-乳酸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40
14
作者 娄玲 尹静波 +4 位作者 高战团 梁奇志 董丽松 陈学思 景遐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从左旋 L-乳酸经高温催化反应得到低聚 L-乳酸 ,再经高温裂解减压蒸馏制得单体 L-丙交酯( LL A) ,理论收率高达 80 %以上。LL A经纯化 ,再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开环聚合得到聚 L-丙交酯 (聚 L-乳酸 ,PLLA) ,其粘均分子量可达到 4 0万。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L-丙交酯 聚L-乳酸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降解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卫丰 肖敏 +2 位作者 王拴紧 闻立时 孟跃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利用熔融共混制备了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PPC/PLA),通过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容性、结晶性、热稳定性及... 利用熔融共混制备了可以完全生物降解的聚甲基乙撑碳酸酯/聚乳酸共混复合材料(PPC/PLA),通过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热重分析仪(TG)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容性、结晶性、热稳定性及微观形态。结果表明,PLA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热稳定性,复合材料是相容性较好的两相体系,二组分的比例对复合材料的熔点和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乙撑碳酸酯 聚乳酸 生物降解 增强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固相缩聚法中固相聚合对聚乳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32
16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2 位作者 麦杭珍 王俊 严冰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3-406,共4页
以L 乳酸单体为原料 ,熔融 -固相缩聚法合成了聚乳酸 ,重点研究了固相聚合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绝对压力 60Pa ,氯化亚锡为催化剂 ,分段控温 ,可使聚乳酸的粘均分子量提高到固相聚合反应前的 5 3倍。通过对固相聚合产物的结晶度和熔... 以L 乳酸单体为原料 ,熔融 -固相缩聚法合成了聚乳酸 ,重点研究了固相聚合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 ,绝对压力 60Pa ,氯化亚锡为催化剂 ,分段控温 ,可使聚乳酸的粘均分子量提高到固相聚合反应前的 5 3倍。通过对固相聚合产物的结晶度和熔点的分析 ,探讨了固相聚合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聚合 熔融-固相缩聚法 合成 乳酸 聚乳酸 生物降解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行颧弓骨折内固定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魏世成 郑谦 +7 位作者 赵宗林 刘磊 李声伟 王翰章 熊成东 邓先模 罗福成 罗朝英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 目的:观察新型可吸收性骨夹板的骨内固定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用超高分子量生物降解材料聚D,L乳酸制作小夹板、螺钉内固定装置,对10只狗进行颧弓骨折内固定,并与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相比较。结果:对颧弓凹陷性骨折,分子量高达60万kD以上的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的机械性能足够维持骨段的稳定性并支撑其愈合。结论:聚D,L乳酸小夹板、螺钉同金属钛小夹板、螺钉内固定一样,对颧弓骨折具有良好的骨内固定效果,对骨折愈合过程无任何不良影响,其显著优点是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材料 颧弓骨折 内固定 聚乳酸 PDL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缩聚合成聚L-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舒静 王鹏 +2 位作者 郑彤 田六一 赵宝秀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4-378,共5页
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乳酸(PLLA).考察了预聚条件、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催化剂溶解程度、聚合温度及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采用FTIR和1H-NMR分析聚合物结构,GPC测定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等摩尔量的氯化亚锡(SnC l2... 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熔融缩聚法合成了聚乳酸(PLLA).考察了预聚条件、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催化剂溶解程度、聚合温度及时间对聚乳酸分子量的影响.采用FTIR和1H-NMR分析聚合物结构,GPC测定分子量分布.研究表明,等摩尔量的氯化亚锡(SnC l2)和对甲苯磺酸(TSA)组成的复合催化剂效果最好,SnC l2的用量为预聚物(OLLA)的0.4%为宜;预聚过程和催化剂在OLLA中的充分溶解对提高聚合物分子量具有重要意义;合适的聚合温度约为165℃;在发生爬杆现象前,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聚乳酸分子量增加.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可以在较短时间(8 h)内获得分子量为65000左右的聚乳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熔融缩聚 乳酸 生物降解材料 催化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固相聚合法直接合成聚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赵耀明 汪朝阳 +1 位作者 麦杭珍 王浚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55-159,共5页
以L_乳酸单体为原料 ,通过熔融 -固相聚合法直接合成聚左旋乳酸 (PLLA) .筛选出SnCl2 为适宜的催化剂进行熔融聚合 ,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SnCl2 质量分数为0 .5 % ,180℃、70Pa下反应 10h .以熔融聚合制得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5 0 0 ... 以L_乳酸单体为原料 ,通过熔融 -固相聚合法直接合成聚左旋乳酸 (PLLA) .筛选出SnCl2 为适宜的催化剂进行熔融聚合 ,聚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SnCl2 质量分数为0 .5 % ,180℃、70Pa下反应 10h .以熔融聚合制得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5 0 0 0的PLLA为原料 ,于 6 0Pa下 ,以SnCl2 为催化剂进行变温固相聚合 (先在 135℃下反应 5h ,再在15 0℃下反应 10h) ,可使粘均相对分子质量提高到反应前的 5 .3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固相聚合法 直接合成 聚乳酸 生物降解材料 生产工艺 相对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缓释用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乙醇酸的合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汪朝阳 赵耀明 +2 位作者 王方 王浚 游革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5-518,共4页
以D,L 乳酸、乙醇酸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乙醇酸(PLGA)。在165℃、70Pa下熔融聚合10h,以w(SnCl2)=0 5%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时,特性黏数[η]最高可达0 2382dL/g。当使用人体营养添加剂如乳酸锌、乳酸钙、乙... 以D,L 乳酸、乙醇酸为原料,通过熔融聚合法直接合成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 乙醇酸(PLGA)。在165℃、70Pa下熔融聚合10h,以w(SnCl2)=0 5%的氯化亚锡为催化剂时,特性黏数[η]最高可达0 2382dL/g。当使用人体营养添加剂如乳酸锌、乳酸钙、乙酸锌、硫酸锌、牛磺酸等作为无毒催化剂反应时,[η]为0 1036~0 2150dL/g。金属Lewis酸型催化剂乳酸锌与质子酸型催化剂牛磺酸复合使用,[η]为0 1068~0 1357dL/g,比牛磺酸催化时(0 1036dL/g)高,比乳酸锌催化时(0 1507dL/g)低,未见明显的协同效果。简单易行的直接熔融聚合法,尤其是用无毒催化剂催化合成,有利于拓展PLGA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乙醇酸 无毒催化剂 乳酸锌 牛磺酸 直接熔融聚合 生物降解材料 药物缓释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