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catalyst on formation of poly(methyl methacrylate) brushes by surface 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1
作者 刘辉 周晚珠 +3 位作者 叶红齐 韩凯 侯世川 张欣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049-3056,共8页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brush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silicon wafers via surface 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I-ATRP).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EDS)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PMMA) brushes were synthesized from silicon wafers via surface 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I-ATRP). 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 (EDS)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confirmed that PMMA brushes we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on the silicon wafers, and the surface became more hydrophobic according to the contact angle of 69~. It is found that CuCI/1, 1, 4, 7, 10, 10-hexamethyl triethylenetetramine (HMTETA) system is more suitable than CuBr/N, N, N′, N″, N′″-pentamethyl diethylenetriamine (PMDETA) system to control the fre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MMA in solution. Nevertheless, better control on the thickness of PMMA brushes was achieved in CuBr/PMDETA than in CuC1/HMTETA due to higher activity and better reversibility of the forme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silicon wafer CATALY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O-b-PMMA_(2)的制备及对蓝光稳定性的提升
2
作者 程进 刘长春 单玉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5,共5页
合成末端为2,6-(特丁基二甲基硅氧-乙氧基)-碘苯的聚芴(记作PFO-1),进一步通过其衍生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聚芴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AB_(2)型嵌段共聚物(PFO-b-PMMA_(2)),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 合成末端为2,6-(特丁基二甲基硅氧-乙氧基)-碘苯的聚芴(记作PFO-1),进一步通过其衍生物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得到聚芴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AB_(2)型嵌段共聚物(PFO-b-PMMA_(2)),并研究了其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FO-1嵌段聚合度约48,PMMA聚合度约430;玻璃化转变温度由PFO-1的59℃升至PFO-b-PMMA_(2)的64℃;共聚物的溶液态与膜态主吸收峰基本保持不变,PFO-b-PMMA_(2)的蓝光稳定性较PFO-1明显提高;电子迁移率由PFO-1的4.5×10^(-7)cm^(2)/(V·s)略升至PFO-b-PMMA_(2)的6.3×10^(-7)cm^(2)/(V·s);接入PMMA可削弱聚芴分子链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保留其优异的电子传输与光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_(2)型嵌段共聚物 聚芴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形观察窗用有机玻璃侵彻断面形成机理分析
3
作者 党帅营 郭超 +3 位作者 赵硕 魏燊 张轶督 刘艳萍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共5页
以注塑和吹塑成型的有机玻璃观察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服役环境下经聚能切割索侵彻断裂的有机玻璃结构件断面进行微观形貌、结构分析和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发现注塑样品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而吹塑样品则具有更高的力学强度,揭... 以注塑和吹塑成型的有机玻璃观察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服役环境下经聚能切割索侵彻断裂的有机玻璃结构件断面进行微观形貌、结构分析和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发现注塑样品表现出较好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而吹塑样品则具有更高的力学强度,揭示了粒子侵彻过程中高温致分子链降解/断裂和冲击波破坏的两阶段失效机制,为有机玻璃结构件成型过程调控和服役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玻璃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侵彻断裂 冲击破坏 失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及燃烧性能
4
作者 李曼曼 徐明辉 +3 位作者 郭志罡 岳春晖 王琼林 杨伟涛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7-354,共8页
为探究新型含能光固化黏结剂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对RDX基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利用3D打印制备了一种高能APNIMMO/RDX发射药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分析红外气质... 为探究新型含能光固化黏结剂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对RDX基光固化发射药热分解性能和燃烧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利用3D打印制备了一种高能APNIMMO/RDX发射药样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分析红外气质联用仪(TG⁃DSC⁃FTIR⁃GC)研究了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热分解过程和相关分解动力学参数,并通过密闭爆发器研究了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燃烧性能。结果表明:APNIMMO/RDX光固化发射药的热失重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热失重和气体产物逸出主要集中在第Ⅰ阶段(158.9~234.3℃),此阶段APNIMMO/RDX的热分解起始于APNIMMO的分解放热,并促进RDX的熔融分解,导致RDX分解提前,这也导致了APNIMMO/RDX的临界爆炸温度(Tpe)要低于纯RDX;第Ⅱ阶段(234.3℃至测试结束温度)表现为既无放热也无吸热的“热中性”状态,这一阶段主要是APNIMMO侧链硝酸酯基完全分解后主链的缓慢分解。燃烧性能结果表明APNIMMO/RDX发射药燃速系数较低,压力指数偏高,中止燃烧试验样品表面存在大量孔穴,分析认为在APNIMMO/RDX发射药体系中,由于RDX含量较多,且在高压下RDX的燃速比APNIMMO黏结剂要大,两者间燃速的差异导致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压力沿着形成的孔穴深入整个发射药内部,该过程受压力影响较大,因此压力指数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丙烯酸酯基聚3⁃硝酸酯甲基⁃3⁃甲基氧杂环丁烷(APNIMMO) 光固化黏结剂 发射药 热分解性能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纳米纤维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介电击穿强度
5
作者 段广宇 胡凤英 +3 位作者 王亚兵 梁莹浩 邵文轩 胡祖明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1508,共8页
将芳纶纳米纤维(ANF)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采用真空浸渍法构筑了PMMA-ANF-PMMA[P-A-P-x,其中,x为PMMA/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简称浸渍溶液)中PMMA的质量分数]复合薄膜。采用FTIR、XRD、SEM、AFM对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MMA... 将芳纶纳米纤维(ANF)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采用真空浸渍法构筑了PMMA-ANF-PMMA[P-A-P-x,其中,x为PMMA/二甲基乙酰胺(DMAc)溶液(简称浸渍溶液)中PMMA的质量分数]复合薄膜。采用FTIR、XRD、SEM、AFM对复合薄膜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MMA质量分数对P-A-P复合薄膜结构组成、微观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采用宽频介电阻抗谱仪测定了P-A-P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通过Weibull分布及拟合计算,测试了P-A-P复合薄膜的介电击穿强度、杨氏模量。结果表明,P-A-P复合薄膜具有明显的三层结构,随着PMMA质量分数的增加,P-A-P复合薄膜的厚度逐渐增大,而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在1×10^(2)~1×10^(6)Hz呈相反趋势,P-A-P复合薄膜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从ANF薄膜的7.41 nm降至P-A-P-10的1.76nm),杨氏模量逐渐提升(从P-A-P-0的1.16 GPa升至P-A-P-10的1.81 GPa),介电击穿强度逐渐增大,P-A-P-10在25和120℃时的介电击穿强度分别为262.4和232.8 MV/m,比P-A-P-0分别提升了87.8%和1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纳米纤维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层结构 介电击穿强度 杨氏模量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相分离法制备梯度孔聚4-甲基-1-戊烯中空纤维膜
6
作者 田野 李沐霏 +9 位作者 林亚凯 唐元晖 汪林 王晓琳 赵志杰 卢瑞瑶 汤明 胡声威 冯可 张筱帆 《膜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4,74,共10页
本文在聚4-甲基-1-戊烯(PMP)/肉豆蔻酸(MA)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水溶性无毒非溶剂PolarClean,使得PMP/MA/PolarClean体系发生复合相分离,成功获得了表面致密、内部具有双连续梯度孔结构的PMP中空纤维膜;系统地探究了MA/PolarClean配比,以及... 本文在聚4-甲基-1-戊烯(PMP)/肉豆蔻酸(MA)体系的基础上,添加水溶性无毒非溶剂PolarClean,使得PMP/MA/PolarClean体系发生复合相分离,成功获得了表面致密、内部具有双连续梯度孔结构的PMP中空纤维膜;系统地探究了MA/PolarClean配比,以及PMP质量分数对中空纤维膜的形貌、强度、泡点、透气量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A/PolarClean质量比为5∶1,且PMP质量分数为40%时,PMP中空纤维膜的综合性能与商品膜相仿,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4-甲基-1-戊烯 中空纤维膜 PolarClean 复合相分离法 梯度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修饰GO/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7
作者 吴胜利 田野 +3 位作者 白一男 武一夫 田鑫 董元清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2,共11页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摩擦系数较高限制了其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为此,通过石墨烯增强PMMA材料本体强度的方法来降低PMMA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为提高石墨烯与PMMA的相容性,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用...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摩擦系数较高限制了其在摩擦环境中的应用,为此,通过石墨烯增强PMMA材料本体强度的方法来降低PMMA表面的摩擦系数,并拓展其应用领域。首先,为提高石墨烯与PMMA的相容性,采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GO进行修饰,最后采用原位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KH570-GO改性的PMMA复合材料(KH570-GO/PMMA)。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针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等对KH570-GO/PMMA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表征,对比PMMA与KH570-GO/PMM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并对石墨烯降低PMMA摩擦系数的机理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当PMMA中添加MMA单体质量0.06%的KH570-GO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可达到76.2 MPa,较纯PMMA提高了13.4%,摩擦系数从0.7显著降低至0.25;随着KH570-GO添加量的继续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出现明显下降,当KH570-GO添加量达到单体质量的0.2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仅为59.2 MPa。以上结果表明,适量KH570-GO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PMMA的力学性能,还通过石墨烯在摩擦界面处的石墨化作用形成润滑膜,显著改善PMMA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力学性能 摩擦性能 摩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有机玻璃本构构建及真空吸塑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宋宇生 郭新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8-427,共10页
针对定向有机玻璃真空吸塑成形过程中的回弹问题,本文通过不同温度(90~120℃)和应变速率(0.01~0.0001 s^(-1))下定向有机玻璃的拉伸实验,及不同温度(90~110℃)和初始应变下的松弛实验,探究定向有机玻璃力学特性,开展定向有机玻璃率温相... 针对定向有机玻璃真空吸塑成形过程中的回弹问题,本文通过不同温度(90~120℃)和应变速率(0.01~0.0001 s^(-1))下定向有机玻璃的拉伸实验,及不同温度(90~110℃)和初始应变下的松弛实验,探究定向有机玻璃力学特性,开展定向有机玻璃率温相关本构模型及真空吸塑成形仿真研究。本文建立了耦合温度和应变速率的定向有机玻璃拉伸本构方程、松弛本构方程,并构建了真空吸塑成形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基于模拟结果,研究了定向有机玻璃成形过程中成形温度和松弛时间对制件回弹的影响规律,并优选出了相应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本文创建的本构方程较好地捕捉成形过程中定向有机玻璃的变形行为,依据成形仿真优化结果,在成形温度110℃、松弛时间4.1 h工艺参数下,可制出回弹量较小的典型试验件,最大回弹仅为0.72 mm。本研究为定向有机玻璃真空吸塑成形工艺的精准控制及回弹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有机玻璃 本构模型 松弛 数值模拟 真空吸塑成形 回弹 工艺参数优化 率温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通多孔聚酯基PolyHIPE支架在肝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苗苗 张咪 +1 位作者 周燕 肖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9,共10页
以生物相容性好且可降解的端基双键化的聚(ε-己内酯)(PCL)或聚(4-甲基-ε-己内酯)(PMCL)为基体,通过乳化剂Hypermer T96制备高内相乳液(HIPE)。该乳液在紫外光引发下,通过后加入的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与碳碳双键化的PCL(PCL... 以生物相容性好且可降解的端基双键化的聚(ε-己内酯)(PCL)或聚(4-甲基-ε-己内酯)(PMCL)为基体,通过乳化剂Hypermer T96制备高内相乳液(HIPE)。该乳液在紫外光引发下,通过后加入的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PETMP)与碳碳双键化的PCL(PCL-AC)或者PMCL(PMCL-AC)发生巯基-烯点击反应而交联成聚高内相乳液(PolyHIPE),经冷冻干燥得到PolyHIPE三维多孔支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材料试验仪对支架的微观形貌、热力学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以及肝细胞培养实验对支架的生物学性能进行了评估。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乳液制备过程中,去离子水温度对支架的力学性能影响更为显著。体外细胞毒性以及肝细胞培养结果表明:支架无细胞毒性,且支架的刚性越小越有利于肝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ε-己内酯) 聚(4-甲基-ε-己内酯) 聚高内相乳液 贯通多孔 肝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Nano-Aluminium on The Combustion of A PolyNIMMO-Based Propellant
10
作者 Clive Woodley Peter Henning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1,共5页
Propellants containing micro-aluminium particles have been shown to produce faster burn rates than conventional gun propellants.However,they are also more abrasive than conventional propellants.Nano-material propellan... Propellants containing micro-aluminium particles have been shown to produce faster burn rates than conventional gun propellants.However,they are also more abrasive than conventional propellants.Nano-material propellants have been reported to give similar benefits to micron-material propellants but without the disadvantage of increased abrasion.Tes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burn rates,ignitability and wear rates of a propellant loaded with 0% aluminium,15% micro-aluminium and 15%nano-aluminium.Closed vessel tests showed a burn rate increase of 39% in the range 30-250 MPa,and 70% at low pressure(50-100MPa)for the nano-aluminium propellant compared with the baseline propellant.The micro-aluminium propellant showed only a 10%increase in the burn rate compared with the standard propellant.The ignition delay for the nano-aluminium propellant was sligh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baseline propellant.Substantially increased wear rates were measured for the micro-aluminium propellant.The nano-aluminium propellant showed reduced wear rates compared with the micro-aluminium propellant but these were still substantially greater than those for the baseline propel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chemistry closed vessel burn rate nano-aluminium wear and erosion poly(nitratomethyl methyl oxetane) base propella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玻璃表面硅树脂耐磨涂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海平 赵志伟 +1 位作者 刘芸 胡思前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176,共5页
以纳米SiO_(2)溶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环氧烃基硅树脂;添加1-苄基-2-甲基咪唑(BMI)、乙酰丙酮铝、混合溶剂等,配成用于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以纳米SiO_(2)溶胶、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环氧烃基硅树脂;添加1-苄基-2-甲基咪唑(BMI)、乙酰丙酮铝、混合溶剂等,配成用于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表面抗划伤性的有机硅涂料。研究了SiO_(2)溶胶与KH-560的配比、乙酰丙酮铝的用量等参数对涂层耐磨性、硬度、附着力及光学透光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硅树脂涂层可以有效提高PMMA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当涂层原料SiO_(2)和KH-560的质量比为2∶1、乙酰丙酮铝用量为涂层液质量的0.4%时,涂层的铅笔硬度和附着力分别为4H和1级,耐磨性和透光性均较未涂覆的PMMA基材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耐磨涂层 溶胶-凝胶法 硅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_(2)促进传输的抗凝血非对称PMP膜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田懿 朱怡学 +4 位作者 童霄 王敏洁 贾桂玲 陈大竞 黄小军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8,共11页
新冠疫情期间,为重症患者的心肺功能提供短暂支持的ECMO仪器对人类尤为重要,但其核心组件氧合膜材料被3M公司全球垄断.PMP(聚-4-甲基-1-戊烯)由于具有较为优异的气体渗透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氧合器膜材料中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TIPs... 新冠疫情期间,为重症患者的心肺功能提供短暂支持的ECMO仪器对人类尤为重要,但其核心组件氧合膜材料被3M公司全球垄断.PMP(聚-4-甲基-1-戊烯)由于具有较为优异的气体渗透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在氧合器膜材料中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TIPs法制备PMP中空纤维膜,并以此作为基材通过静电作用力驱动的层层自组装在表面引入PEI和肝素组成的正负电荷改性层,制备了具有非对称结构的PMP复合膜并研究了改性条件对复合膜表面结构组成和气体传输、血液相容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层层自组装引入的PEI-肝素改性层极大地提高了PMP中空纤维复合膜的气体传输性能和血液相容性,使其在气体分离、膜式氧合等领域具有了重要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4-甲基-1-戊烯(PMP) 层层自组装 抗凝血非对称 CO_(2)气体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氧化硅杂化材料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启卫 章永化 +2 位作者 陈守明 熊红兵 龚克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874-877,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 /四氢呋喃溶胶 ,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及少许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 )混合 ,经聚合、缩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备了有机 /无机两相间有— C—Si—O—键的杂化... 采用溶胶 -凝胶技术 ,以硅酸钠为原料制备聚硅酸 /四氢呋喃溶胶 ,再与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及少许偶联剂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MPTMS) )混合 ,经聚合、缩合和溶胶 -凝胶过程制备了有机 /无机两相间有— C—Si—O—键的杂化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氧化硅 (PMMA/Si O2 )。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分析了杂化材料的结构 ;用 TGA和 DSC测试了材料的热性能及体系中 Si O2 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制备的 PMMA/Si O2 杂化材料中 ,有机 /无机两相间的相容性好 ,不产生相分离 ,材料透明 ,透光率可达 80 %左右 ,且杂化材料的热稳定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Tg)都比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制备 溶胶-凝胶 聚硅酸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杂化材料 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的球磨疏水改性及其在海藻酸盐凝胶微球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颜慧琼 陈秀琼 +5 位作者 朱祺东 李嘉诚 胡德平 张雪琴 戴子豪 林强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3-389,共7页
为了提高高岭土(KL)对疏水性有机农药的亲和力,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作为疏水改性剂,采用球磨法改性KL。进而,采用负压冷冻干燥技术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B)负载到改性高岭土颗粒上,然后包覆于海藻酸盐基质中制得载药改性高岭土... 为了提高高岭土(KL)对疏水性有机农药的亲和力,以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作为疏水改性剂,采用球磨法改性KL。进而,采用负压冷冻干燥技术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EB)负载到改性高岭土颗粒上,然后包覆于海藻酸盐基质中制得载药改性高岭土/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MKL-CA-CMBs)。通过Zeta电位及激光粒度仪、FTIR、SEM、XRD、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对改性后KL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同时对MKL-CACMBs的载药和释药性能也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球磨机械力作用下,PMHS以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于KL颗粒表面。改性后的KL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疏水性增强,利于疏水有机农药的负载,使高岭土/海藻酸钙复合凝胶微球(KL-CA-CMBs)的载药率(DLR)和包封率(EE)分别由6.5%和53.1%增长至9.7%和72.5%。MKL-CA-CMBs所具有的缓释性能主要基于MKL对疏水有机农药的亲和能力,剂型的释放模型属于Non-fickian扩散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球磨法 聚(甲基氢硅氧烷) 疏水改性 海藻酸盐 凝胶微球 缓释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聚合法合成PMMA-b-PMTFPS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7
15
作者 易玲敏 詹晓力 +2 位作者 陈丰秋 蒋波 陈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93-2397,共5页
以含缩醛官能团的有机锂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含氟硅氧烷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嵌段共聚,获得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MA-b-... 以含缩醛官能团的有机锂为引发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含氟硅氧烷单体1,3,5-三甲基-1,3,5-三(3′,3′,3′-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F3)阴离子嵌段共聚,获得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b-聚[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PMMA-b-PMTFPS)嵌段共聚物,并用GPC,1H NMR,FTIR和DSC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THF中利用PMMA-OLi对F3进行阴离子开环聚合时,单体F3浓度的选择对提高嵌段共聚物产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甲基(3 3 3-三氟丙基)硅氧烷]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IPN阻尼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唐冬雁 蔡伟民 +3 位作者 张巨生 于金姝 周德瑞 李会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6-59,69,共5页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与聚醚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高温固化的聚醚氨酯 ,用于与体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化研究 ,并对所获得的IPN体系阻尼性能进行了测试 .动态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 :聚氨酯软段中—OH与—NCO的比例、软硬...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预聚体与聚醚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高温固化的聚醚氨酯 ,用于与体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化研究 ,并对所获得的IPN体系阻尼性能进行了测试 .动态力学性能检测结果表明 :聚氨酯软段中—OH与—NCO的比例、软硬段的相对含量以及交联密度 ,对体系的相容性及阻尼性能都有显著影响 .检测结果还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穿聚合物网络 聚醚氨酯 IPN PMMA 阻尼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耐热聚乳酸共混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范寅清 蔡艳华 +2 位作者 余诸毅 颜世峰 尹静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2-845,849,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PLL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明共混材料。DSC测试结果表明,共混材料只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PLLA/PMMA共混材料在宏观上不发生相分离。力学性能研究发现,PLLA/PMMA共混材料的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乳酸(PLL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透明共混材料。DSC测试结果表明,共混材料只出现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说明PLLA/PMMA共混材料在宏观上不发生相分离。力学性能研究发现,PLLA/PMMA共混材料的弯曲强度、抗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均优于纯PLLA及纯PM-MA。Avrami指数表明,PMMA的加入未改变PLLA的成核机理与晶体生长方式,但PLLA的结晶速率降低。PLLA/PMMA共混材料的维卡转变温度随PM-M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还通过热处理法制得半透明高耐热PLLA/PMMA共混材料,并确定了最佳热处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刘继纯 李晴媛 +2 位作者 付梦月 张玉柱 罗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综述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耐热性能、耐磨损性能、阻燃等方面改性研究的途径及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各种改性方法的特点,并展望了PMMA改性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改性 耐热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不同组织基因组甲基化状态MSAP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郭婷婷 孙国华 +2 位作者 杨建敏 赵强 李雪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2,共6页
利用MSAP技术分析成体刺参的呼吸树、肠、肌肉和体壁等组织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获得了四个组织基因组甲基化率。甲基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呼吸树、体壁、肌肉和肠,分别是35.77%、33.51%、32.72%和28.0%,其中全甲基化位点各占19.46%、... 利用MSAP技术分析成体刺参的呼吸树、肠、肌肉和体壁等组织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获得了四个组织基因组甲基化率。甲基化水平由高到低依次是呼吸树、体壁、肌肉和肠,分别是35.77%、33.51%、32.72%和28.0%,其中全甲基化位点各占19.46%、18.39%、19.18%和15.97%。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肠组织的甲基化水平与其它组织的差异显著(P<0.05),其余三个组织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呼吸树与肌肉的半甲基化水平差异显著(P<0.05)。由MSAP分析差异位点克隆得到四个甲基化特异性片段,经测序分析功能未知,推测为刺参基因足非编码区或新功能基因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 基因组 甲基化 MS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MMA嵌段共聚物/PMMA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 被引量:9
20
作者 尹芬芳 史林启 +3 位作者 安英丽 张望清 何炳林 郭世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0-164,共5页
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S-b-PMMA)和其对应的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在选择性溶剂四氢呋喃 /环己烷 ( THF/CYH)中的自组装行为 .选择性溶剂对 PS嵌段是良溶剂 ,对 PMMA嵌段和均... 用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S-b-PMMA)和其对应的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PMMA)在选择性溶剂四氢呋喃 /环己烷 ( THF/CYH)中的自组装行为 .选择性溶剂对 PS嵌段是良溶剂 ,对 PMMA嵌段和均聚物 PMMA是非良溶剂 ,实验结果表明 ,在适当的分子量及组成条件下 ,PS-PMMA/PMMA在选择性溶剂中形成了单分散的纳米胶束 ,均聚物 PMMA与 PMMA嵌段一同形成了胶束的核 ,通过控制均聚物 PMMA的量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调整胶束的尺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PMMA嵌段共聚物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自组装 胶束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