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聚乳酸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
作者 陈宇 周长年 +7 位作者 朱金唐 彭杰 崔华帅 崔宁 史贤宁 李杰 黄庆 吴鹏飞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P34HB)是极具前景的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但结晶慢且加工黏度大等因素使其难以直接熔纺制备纤维。左旋聚乳酸(PLLA)与P34HB化学结构相似,加工温度接近,与P34HB具有协同增强作用。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P34HB含量为30%的P34HB/PLLA纤维,研究纤维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结果发现,2000 m/min的卷绕速率下制备的P34HB/PLLA预牵伸纤维(POY)经1.40、1.75倍牵伸和定形后得到的全牵伸纤维(FDY-1和FDY-2)的断裂强度分别为1.66、2.29 cN/dtex,断裂伸长率分别为33.3%、28.8%;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结果显示,POY、FDY-1、FDY-2结晶度分别为62.51%、62.05%、61.36%;XRD衍射仪测试结果也表明POY的结晶度与FDY结晶度相近,这表明在POY成形过程中,纤维中的结晶已经接近完成,P34HB提高了PLLA结晶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4-羟基丁酸酯) 聚乳酸 纤维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结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在Nafion/单壁碳纳米管/聚(3-甲基噻吩)复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红岩 王丽莉 +2 位作者 王彦怀 陶绪泉 王怀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3-1118,共6页
制备了Nafion分散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聚(3-甲基噻吩)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N/S/P/GCE),研究了没食子酸(GA)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 pH 3.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CBS)缓冲溶液中,N/S/P/GCE融... 制备了Nafion分散羧基化的单壁碳纳米管/聚(3-甲基噻吩)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N/S/P/GCE),研究了没食子酸(GA)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和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0.1 mol/L pH 3.0的柠檬酸-柠檬酸钠(CBS)缓冲溶液中,N/S/P/GCE融合了SWNTs、P3MT和Nafion三者的优点,可以有效地催化没食子酸的电化学氧化,增强其氧化峰电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进行定量测定,GA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10-7~4.0×10-6mol/L和6.0×10^-6~6.0×10-5mol/L两个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3和0.999 6,检测下限可达8.0×10-8mol/L GA。该方法可用于绿茶饮料中没食子酸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化膜修饰电极 没食子酸 聚(3-甲基噻吩) 单壁碳纳米管 NAF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室温固态反应制备球霰石型CaCO_3粒子 被引量:7
3
作者 任引哲 齐利民 马季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92-1494,共3页
Submicrometer-sized, spherical vaterite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acrylic acid)(PAA). The obtain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and SEM. I... Submicrometer-sized, spherical vaterite 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solid-state reac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poly(acrylic acid)(PAA). The obtain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IR and SEM. It was revealed that with increasing PAA amount, the crystal polymorph of CaCO 3 particles varied gradually from pure calcite through a mixture of calcite and vaterite to pure vaterite, and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d generally. It was proposed that in solid-state reaction, PAA induced the formation of vaterite and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from vaterite to calcite was prevented completely due to the absence of H 2O,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pure vaterite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固态反应 制备 球霰石 CaCO3粒子 聚丙烯酸 晶型调控 无机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对聚乳酸/3-羟基丁酸同4-羟基丁酸共聚酯/纳米羟基磷灰石共混体系流变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多平 智慧 +4 位作者 孙智慧 张彪 胡更生 刘晓华 旺盛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6-89,93,共5页
采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改性,再与聚乳酸(PLA)/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HA)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HA/HA纳米复合降解材料。利用流变仪对其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A/PHA基... 采用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酸酰氧基)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羟基磷灰石(HA)改性,再与聚乳酸(PLA)/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HA)熔融共混法制备PLA/PHA/HA纳米复合降解材料。利用流变仪对其流变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LA/PHA基体在没有添加钛酸酯偶联剂和纳米HA时,基体储存模量G′和复数黏度η*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纯的纳米HA的加入可以提高PLA/PHA基体的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然而,PLA/PHA/HA纳米复合降解材料引入钛酸酯偶联剂反而会使储存模量G′和损耗模量G″降低。当过量引入钛酸酯偶联剂会明显降低体系线性-非线性转变的临界应变。在190℃,PLA/PHA基体加入纯的纳米HA时,储存模量G′升高,引入钛酸酯偶联剂后,基体储存模量G′反而有一定降低,但所有样品至少在30min内能保持较稳定的线性粘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3 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纳米羟基磷灰石 钛酸酯偶联剂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催化剂条件下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的合成及其分子质量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全勇 谭天伟 +1 位作者 翁靖一 张立群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69-173,共5页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采用直接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其分子质量,同时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越多时,体系中生成不同分... 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采用直接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了聚(癸二酸-1,3-丙二醇)酯,并通过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其分子质量,同时考察了单体摩尔比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组成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越多时,体系中生成不同分子质量产物的多组分现象就越明显,产物的分子质量也较小;而反应体系中丙二醇用量较少时,则有利于产物的均一化,产物的分子质量也较大。此外,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增大产物的分子质量,也增加高分子质量组分在产物中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癸二酸-1 3-丙二醇)酯 分子质量 癸二酸 1 3-丙二醇 熔融缩聚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的扩链改性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梅 许军 李志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6-70,共5页
采用环氧丙烯酸型扩链剂改性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考察了扩链剂对熔体黏弹性、力学性能和成型发泡的影响。用流变仪测试熔体稳态黏度与剪切速率、动态黏弹模量与角频率、模量与时间的关系,用扫描电子显微... 采用环氧丙烯酸型扩链剂改性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考察了扩链剂对熔体黏弹性、力学性能和成型发泡的影响。用流变仪测试熔体稳态黏度与剪切速率、动态黏弹模量与角频率、模量与时间的关系,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改性前后P(3HB-co-4HB)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扩链剂的加入提高了P(3HB-co-4HB)熔体黏弹性和拉伸断裂应变,有利于该材料的发泡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 共混改性 流变特征 环氧丙烯酸型扩链剂 发泡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3-吲哚乙酸印迹聚合物微粒及其固相萃取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铁莉 赫彩霞 王磊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2-967,共6页
以3-吲哚乙酸(IA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IAA印迹聚合物微粒,研究了致孔剂乙腈的用量及IAA的加入量对印迹聚合物结合性能的影响,采用色谱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乙腈为37.5 m L,IAA为2 mmo... 以3-吲哚乙酸(IA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IAA印迹聚合物微粒,研究了致孔剂乙腈的用量及IAA的加入量对印迹聚合物结合性能的影响,采用色谱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当乙腈为37.5 m L,IAA为2 mmol(与AA物质的量比为1∶1)时,制得印迹聚合物P7对IAA的亲和力最大(k=4.24),印迹因子(IF)为14.1,其对IAA展示了最显著的特异识别能力。将P7作为固相萃取柱的填料,研究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IAA的方法,测得绿豆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0.6%~92.6%。结果表明,以AA为功能单体沉淀聚合法制备的IAA印迹聚合物颗粒适合作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可实现实际样品中IAA的选择性分离净化。该文提出的采用适当增大模板分子加入量的方法是制备高亲和力与高选择性印迹聚合物的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吲哚乙酸 沉淀聚合 分子印迹聚合物 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HPLC) 绿豆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普生-聚-(3-羟丙基)-天冬氨酸-氨基乙酸复合物的合成及体外释放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楼伟建 汤谷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5-341,共7页
实验以萘普生为模型药物 ,用不同摩尔比的聚氨基酸材料聚 (3 羟丙基 ) 天冬氨酸 氨基乙酸 (PH PAA)为载体 ,用共价键形式合成了萘普生 聚 (3 羟丙基 ) 天冬氨酸 氨基乙酸 (NP PHPAA) ,用IR、DSC、X Ray等方法对材料作了表征 ,表... 实验以萘普生为模型药物 ,用不同摩尔比的聚氨基酸材料聚 (3 羟丙基 ) 天冬氨酸 氨基乙酸 (PH PAA)为载体 ,用共价键形式合成了萘普生 聚 (3 羟丙基 ) 天冬氨酸 氨基乙酸 (NP PHPAA) ,用IR、DSC、X Ray等方法对材料作了表征 ,表明药物已键合于材料。用碱水解法对键合药物进行水解 ,用HPLC法对药物结合率作了测定 ,结果表明萘普生在 9∶1、8∶2、7∶3的PHPAA材料中的结合率分别为 18.2 %、2 0 .4%、17.9% (n =3)。用 pH7.4的磷酸缓冲溶液对键合药物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 ,药物的释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丙基)-天冬氨酸-氨基乙酸 萘普生 体外释放 合成 控释药物 聚氨基酸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聚乳酸共混物的增容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迎鑫 《中国塑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6-61,共6页
以聚氧化乙烯(PEO)、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REC)、乙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共聚物(EGMA)、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共聚物(E-MA-GMA)、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PLA-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3... 以聚氧化乙烯(PEO)、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物(REC)、乙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共聚物(EGMA)、乙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共聚物(E-MA-GMA)、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PLA-g-MAH)为增容剂,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聚乳酸[PHBH/PLA=80/20(质量比,下同)]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动态力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PHBH/PLA的热性能、表面形貌及力学性能,并依此判断共混物的相容性以及各相容剂对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BH和PLA呈部分相容;相容剂REC或PLA-g-MAH对PHBH/PLA具有相对较好的增容效果,共混物中PHBH与PLA两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差值减小,共混物中分散相粒径尺寸减小且分布均匀,当添加4%的REC和PLA-g-MAH后,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分别提升了43.8%和53.6%,断裂伸长率分别提升了100%和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酯-3-羟基己酸酯) 聚乳酸 共混 相容性 马来酸酐接枝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芳基醚1,3,4-噁二唑)类聚合物的磺化及表征
10
作者 周万立 杨潇 +2 位作者 马莹莹 叶光斗 徐建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70-876,共7页
为了探索影响芳香族聚噁二唑的磺化反应的因素,分别以发烟硫酸和氯磺酸为磺化试剂对几种含醚键聚芳噁二唑(PEODs)进行磺化,研究了以氯磺酸为磺化试剂时磺化反应时间、用量对磺化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PEODs用于质子交换膜的潜在应用。磺... 为了探索影响芳香族聚噁二唑的磺化反应的因素,分别以发烟硫酸和氯磺酸为磺化试剂对几种含醚键聚芳噁二唑(PEODs)进行磺化,研究了以氯磺酸为磺化试剂时磺化反应时间、用量对磺化反应的影响,并分析了PEODs用于质子交换膜的潜在应用。磺化产物的结构与性能通过傅里叶红外(FT-IR)、氢谱(1H-NMR)、离子交换当量、热重分析(TGA)和溶解性等测试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发烟硫酸磺化产物磺化度不可控制,磺化度较氯磺酸的磺化产物高;采用氯磺酸磺化时,磺化时间对磺化反应没有影响,氯磺酸用量仅对侧苯基双酚A型聚噁二唑有影响;邻叔丁基型聚噁二唑的氯磺酸磺化产物有用于质子交换膜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醚键聚芳噁二唑 磺化 发烟硫酸 氯磺酸 质子交换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与聚乳酸共混体系性能研究
11
作者 李梅 高珊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6-41,共6页
研究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酯)与聚乳酸(PLA)共混体系,利用偏光显微镜、动态和静态剪切流变、X 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 PLA 添加量增加,熔融温... 研究了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3-羟基丁酸-co-4-羟基丁酸酯)与聚乳酸(PLA)共混体系,利用偏光显微镜、动态和静态剪切流变、X 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 PLA 添加量增加,熔融温度由156.05℃降低到130.32℃,结晶温度由102.09℃降低62.33℃,结晶度下降。而玻璃化转变温度由-8.69℃上升3.42℃,体系的热稳定性和黏弹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和4-羟基丁酸酯)共聚物 聚乳酸 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3-噻吩丙二酸修饰玻碳电极检测粮油中残留苯嗪草酮
12
作者 张永峰 许光日 高愿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9-41,共3页
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3-噻吩丙二酸修饰玻碳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苯嗪草酮在3-TPA修饰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行为,考察pH值、富集时间、扫描速率及扫描范围等条件对该修饰电极检测苯嗪草酮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得出... 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3-噻吩丙二酸修饰玻碳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苯嗪草酮在3-TPA修饰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行为,考察pH值、富集时间、扫描速率及扫描范围等条件对该修饰电极检测苯嗪草酮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得出苯嗪草酮浓度在9.77×10^-7~6.2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检测限为9.77×10^-7mol/L。面粉、米粉和花生油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100.1%、93.9%,相对标准偏差为0.17%、0.25%、0.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噻吩丙二酸修饰电极 苯嗪草酮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喷非织造用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聚乳酸双组分生物降解材料的可纺性能 被引量:10
13
作者 朱斐超 韩建 +2 位作者 于斌 余洁 欧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6,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质量比为100/0、75/25、50/50、25/75、0/100的熔喷非织造用PHBV/PLA共混材料,分别采用热重分析法(TG)、熔融指数法(MFI)、热台偏光镜法(POM)和毛细管流变法对共混材料的可纺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初生纤维的纺丝...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质量比为100/0、75/25、50/50、25/75、0/100的熔喷非织造用PHBV/PLA共混材料,分别采用热重分析法(TG)、熔融指数法(MFI)、热台偏光镜法(POM)和毛细管流变法对共混材料的可纺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初生纤维的纺丝性能给予了初步评价。研究表明:PHBV的热稳定性差,加工窗口窄且熔体流动性差,PHBV/PLA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熔体流动性明显改善;PHBV结晶速率快,PLA对PHBV的结晶具有稀释作用;PHBV/PLA共混物为典型的切力变稀型流体,PHBV对温度和剪切速率变化敏感度高,PHBV/PLA共混材料的表观黏度随PLA含量的提高而有所增大,但均小于纯PLA;PHBV纤维发黏现象严重,纺丝困难,随着共混材料中PLA含量的提高,纺丝性能提高,初生纤维表面变得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 聚乳酸 可纺性能 熔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粘非织造用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的可纺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斐超 于斌 +1 位作者 韩建 丁新波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24,共6页
为获得高质量的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LA/PHBV)双组分生物降解纺粘非织造材料,对PLA/PHBV母粒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熔体指数、热力学、结晶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PLA/PHBV纺粘纤维的热力学和结晶性能进行... 为获得高质量的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LA/PHBV)双组分生物降解纺粘非织造材料,对PLA/PHBV母粒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分布、熔体指数、热力学、结晶和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PLA/PHBV纺粘纤维的热力学和结晶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PLA/PHBV母粒重均分子质量约为120 000,分布指数为1.99;热失重起始热分解温度为285℃,适宜纺粘非织造挤出加工,合适的纺粘加工温度约为210℃。PLA/PHBV熔体在剪切速率小于1 000 rad/s时,表观黏度对剪切速率变化敏感;熔体对温度的敏感程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纺粘加工工艺对PLA/PHBV原料的热力学和结晶性能影响显著。与PLA/PHBV母粒相比,纺粘纤维结晶度下降明显,但非晶区取向程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 纺粘 可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水性气单孢菌利用豆油生产3-羟基丁酸和3-羟基己酸共聚物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瑾 吴琼 +1 位作者 张广 陈国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6-79,共4页
以嗜水性气单孢菌Aeromonashydrophila 4AK4 ,利用含有豆油的碳源为底物 ,实现了聚3 羟基丁酸和 3 羟基己酸共聚物 (PHBHHx)的发酵生产 ,克服了用月桂酸的生产中碳源成本高、起泡、产物难分离等问题 .当以豆油为唯一碳源 ,经 4 8h培养 ... 以嗜水性气单孢菌Aeromonashydrophila 4AK4 ,利用含有豆油的碳源为底物 ,实现了聚3 羟基丁酸和 3 羟基己酸共聚物 (PHBHHx)的发酵生产 ,克服了用月桂酸的生产中碳源成本高、起泡、产物难分离等问题 .当以豆油为唯一碳源 ,经 4 8h培养 ,通过限制氮、磷、氧 3种营养条件 ,可获得菌体细胞干重 (CDW ) 19.5 g/L ,PHBHHx质量浓度 10 .8g/L ;若以豆油和月桂酸为混合碳源 ,获得CDW 4 2 .2 g/L ,PHBHHx质量浓度 16.8g/L .发酵进行 12h后 ,3 羟基己酸 (3 HHx)在PHB HHx中含量稳定 ,仅在 10 %~ 13%之间变化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性气单孢菌 3-羟基丁酸 3-聚羟基己酸酯 豆油 月桂酸 发酵生产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4HB的4HB含量对PLLA/P34HB共混物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媛媛 钱祉祺 +2 位作者 包睿莹 杨伟 杨鸣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0,106,共6页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PLLA/P34HB)共混物,其中P34HB的4HB摩尔含量分别为11%与17%。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熔融行为与力学性能... 采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聚乳酸/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PLLA/P34HB)共混物,其中P34HB的4HB摩尔含量分别为11%与17%。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动态力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力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共混物的相容性、熔融行为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P34HB组分质量分数为25%以上时,共混物两相玻璃化转变温度(Tg)相互靠近,为部分相容体系,且4HB含量越少,PLLA/P34HB共混物的相容性越好。共混物中PLLA的结晶性能随P34HB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4HB含量越大,由于较差的相容性导致P34HB对PLLA的链段运动能力影响减小,共混物中PLLA结晶性能越好。随P34HB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且4HB含量越大,共混物力学性能由于两相相容性较差而低于4HB含量较低的共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 相容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聚乳酸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结晶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作显 洪剑寒 +1 位作者 严喆 潘志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共8页
针对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热稳定性差、易分解的问题,通过与聚乳酸(PLA)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不同质量比的PHBV/PLA共混物,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PHBV/PLA共混物... 针对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热稳定性差、易分解的问题,通过与聚乳酸(PLA)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不同质量比的PHBV/PLA共混物,借助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PHBV/PLA共混物的相容性、热学性能和结晶性等,并用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了PHBV/PLA共混物的动态热结晶过程。结果表明:PHBV/PLA共混物呈现分离的熔融温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X射线衍射曲线上没有出现新的衍射峰,说明PHBV和PLA的相容性较差;PLA的加入提高了PHBV的热稳定性,拓宽了PHBV的熔融加工窗口;随着共混物中PLA比例的增加,共混物的结晶相由"海-岛"相逐渐变成两聚合物分别连续成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 聚乳酸 共混 相容性 结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负载苯磺酸催化Biginelli反应合成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邓伟 刘晓玲 +1 位作者 毛雪春 廖维林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8-93,共6页
在聚乙二醇负载的苯磺酸催化作用下,由醛、乙酰乙酸乙酯(或乙酰丙酮)、脲(或硫脲)3组份经Biginelli反应"一锅法"合成了系列3,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时间短、产率高,并且催化剂具有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关键词 BIGINELLI反应 3 4-二氢嘧啶-2-酮衍生物 聚乙二醇负载的苯磺酸催化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聚乳酸阻燃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5
19
作者 莫达杰 李旭明 许增慧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7,共6页
为制备具有阻燃性的生物可降解纤维,将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聚乳酸(PLA)和聚磷酸铵(APP)通过熔融共混方式制备PHBV/PLA/APP复合材料并进行熔融纺丝,同时对其热学性能、热稳定性、拉伸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结... 为制备具有阻燃性的生物可降解纤维,将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聚乳酸(PLA)和聚磷酸铵(APP)通过熔融共混方式制备PHBV/PLA/APP复合材料并进行熔融纺丝,同时对其热学性能、热稳定性、拉伸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PP的引入对复合材料的冷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没有明显影响;随着APP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残炭率提高;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PHBV/PLA/APP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增大,且其断裂强度随APP的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当APP质量分数为5%时,断裂强度出现最大值;复合纤维的阻燃性能随APP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当APP质量分数达到10%时,阻燃效果最佳,其极限氧指数为32.3%,阻燃等级达到V-0级,且燃烧过程中无熔滴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 聚乳酸 聚磷酸铵 熔融纺丝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聚噻吩类衍生物聚(3-噻吩丙二酸)的酶催化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红岩 周赫元 +2 位作者 刘颖颖 吴翔 赵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6-148,共3页
水溶性聚噻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导电聚合物的溶液加工性能。首先合成了单体3-噻吩丙二酸(3TMA),并首次以氧化还原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在水相体系中合成了水溶性的聚噻吩类衍生物聚(3-噻吩丙二酸)(P3TMA)... 水溶性聚噻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导电聚合物的溶液加工性能。首先合成了单体3-噻吩丙二酸(3TMA),并首次以氧化还原酶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催化剂、H_2O_2为氧化剂,在水相体系中合成了水溶性的聚噻吩类衍生物聚(3-噻吩丙二酸)(P3TMA)。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通过聚合物溶液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考察了3个不同pH值对聚合度的影响,发现在pH=2的水溶液中聚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噻吩 辣根过氧化物酶 酶催化聚合 聚(3-噻吩丙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