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1-甲基-2-吡咯烷酮修饰碘离子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发良 方月婵 莫金垣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69-71,共3页
研究了1-甲基-2-吡咯烷酮在玻碳(GC)电极表面聚合的条件,测试了I--聚1-甲基-2-吡咯烷酮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所制电极检测I-响应线性范围24×10-4~01mol/L,检测下限为10×10... 研究了1-甲基-2-吡咯烷酮在玻碳(GC)电极表面聚合的条件,测试了I--聚1-甲基-2-吡咯烷酮化学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所制电极检测I-响应线性范围24×10-4~01mol/L,检测下限为10×10-4mol/L,电极的重现性及稳定性都较好,重复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71%,可连续使用25天。Cl-、Br-、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离子 修饰电极 化学传感器 聚甲基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还原法制备胶体Pd/γ-Al_2O_3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5
2
作者 乔文龙 冯子洋 +2 位作者 李亚丰 王道武 张龙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4-248,共5页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高分散的胶体Pd/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保护剂、还原剂和制备方法等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保护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VP的最佳用量为n(N)∶n(Pd)=40∶1;最佳还原剂为乙醇/NaOH,NaOH的最佳用量... 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高分散的胶体Pd/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保护剂、还原剂和制备方法等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保护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VP的最佳用量为n(N)∶n(Pd)=40∶1;最佳还原剂为乙醇/NaOH,NaOH的最佳用量为n(NaOH)∶n(Pd)=3∶1。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中的Pd以零价态存在;同时根据Debye-Scherrer公式估算,Pd在催化剂中以胶体状态存在。将胶体Pd/γ-Al2O3催化剂用于糠醛液相脱羰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比常规方法制备的Pd/γ-Al2O3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糠醛的转化率为97.6%,呋喃的选择性为9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钯催化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化学还原 糠醛 脱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作人工玻璃体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的流变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谢小莉 刘新星 +2 位作者 童真 曾钫 吴水珠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5-418,共4页
合成了交联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 ,考察了凝胶在注射前和经WN12号针 (直径 1.18mm)注射后的粘弹性。注射前 ,所有试样表现出交联网络的特征 ,即G′ >G″且对ω的斜率接近零 ,并且随交联剂用量降低 ,储存模量和回弹性减小。注射... 合成了交联的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水凝胶 ,考察了凝胶在注射前和经WN12号针 (直径 1.18mm)注射后的粘弹性。注射前 ,所有试样表现出交联网络的特征 ,即G′ >G″且对ω的斜率接近零 ,并且随交联剂用量降低 ,储存模量和回弹性减小。注射后 ,部分试样模量急剧减小 ;未加交联剂的试样粘弹性保持不变 ;仅有样品B8注射后网络结构破坏较小 ,粘弹性变化很小且保持了注射前良好的回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玻璃体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水凝胶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聚酯增塑剂的合成及增塑聚氯乙烯性能 被引量:8
4
作者 高传慧 郭方荣 +3 位作者 王晓红 张欣华 王传兴 武玉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34-1640,共7页
以生物质化工产品衣康酸加氢产物2-甲基丁二酸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聚酯增塑剂聚2-甲基丁二酸1,3-丙二醇酯,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对聚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拉伸... 以生物质化工产品衣康酸加氢产物2-甲基丁二酸为原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聚酯增塑剂聚2-甲基丁二酸1,3-丙二醇酯,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对聚酯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扫描电镜(SEM)、动态力学分析(DMA)、拉伸测试对该聚酯增塑聚氯乙烯(PVC)的增塑效果进行的表征结果表明,该聚酯与PVC相容性良好,可大大改善PVC材料的硬度,增加其断裂伸长率,降低PV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拉伸强度及拉伸模量.与小分子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相比,合成的新型聚酯增塑剂具有优异的耐抽出性、耐挥发性和耐迁移性,可提高PVC材料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丁二酸1 3-丙二醇酯 聚氯乙烯 增塑剂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敏型水凝胶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前端聚合法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冯巧 张亚轩 +1 位作者 夏志伟 张志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41,46,共6页
采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P(NIPAM-co-NVP))温敏型共聚智能水凝胶;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量对前端聚合过程及智能水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凝胶在不同温度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 采用前端聚合法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P(NIPAM-co-NVP))温敏型共聚智能水凝胶;研究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用量对前端聚合过程及智能水凝胶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凝胶在不同温度的药物控制释放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合前端移动速率随NVP用量增多而加快;共聚物具有热缩温敏性,随着原料中NVP相对用量从0%增至10%(摩尔分数),共聚产物的临界转变温度从32℃升高到37℃;产物是理想的药物缓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端聚合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咯烷酮) 温敏型水凝胶 药物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pH敏感性共聚物水凝胶的合成及其对辅酶A的控制释放 被引量:3
6
作者 袁金芳 张锡兰 高青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91-594,598,共5页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DMAEMA)为单体,采用自由基 聚合法合成了NVP与DMAEMA的共聚物及其水凝胶。研究发现共聚物的水溶液具有温度及pH双重敏感 特性。相分离温度随DMAEMA含量的增加和水溶液浓度的降低而...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DMAEMA)为单体,采用自由基 聚合法合成了NVP与DMAEMA的共聚物及其水凝胶。研究发现共聚物的水溶液具有温度及pH双重敏感 特性。相分离温度随DMAEMA含量的增加和水溶液浓度的降低而升高,随pH值的增大而减小且相变敏 锐。通过对水凝胶溶胀率的考察,发现共聚凝胶在适当的单体浓度及交联剂浓度下,有较敏感的溶胀-退胀 行为。在碱性条件下,共聚凝胶随温度的升高迅速退胀。pH=9时,改变温度,对辅酶A有很好的控制释放; 而在酸性条件下,则无退胀行为,对辅酶A不能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NVP 控制释放 乙酯 水凝胶 合成 PH敏感性 辅酶A 升高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保护金属铜胶体催化剂的制备 被引量:5
7
作者 夏树伟 高林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134,130,共5页
研究了无氮气保护下胶体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条件,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下,用水合肼还原CuCl2,在80℃和pH=7.0±0.5条件下,可制得比较稳定的胶体铜溶液。改变PVP的分子量或PVP/Cu2+的摩尔比,可制得不同粒度的金属胶体铜... 研究了无氮气保护下胶体铜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条件,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保护下,用水合肼还原CuCl2,在80℃和pH=7.0±0.5条件下,可制得比较稳定的胶体铜溶液。改变PVP的分子量或PVP/Cu2+的摩尔比,可制得不同粒度的金属胶体铜。保护剂PVP的分子量越小,PVP/Cu2+的摩尔比越大,所得胶体铜粒径越小。用所得的胶体铜催化丙烯腈水合制备丙烯酰胺具有很高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铜 催化剂 聚乙烯吡咯烷酮 水合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能化蒙脱土负载双金属催化芳香氯化物水相脱氯 被引量:2
8
作者 董玉环 孟庆朝 周长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双金属Pd2+、Sn4+后,再负载于用PEG400(平均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官能化的蒙脱土上,制成双金属催化剂PVP-PdCl2-SnCl4/Montk10-PEG400,用于催化难溶于水的芳香卤化物水相脱卤,芳香族氯化物转化率达100%,该... 用PVP(聚乙烯吡咯烷酮)络合双金属Pd2+、Sn4+后,再负载于用PEG400(平均分子量为400的聚乙二醇)官能化的蒙脱土上,制成双金属催化剂PVP-PdCl2-SnCl4/Montk10-PEG400,用于催化难溶于水的芳香卤化物水相脱卤,芳香族氯化物转化率达100%,该催化剂可重复使用。对催化剂进行了IR及TEM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能化蒙脱土 负载双金属催化剂 芳香卤化物 水相脱卤 水相脱氯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负载钌纳米簇的制备及催化行为 被引量:1
9
作者 彭淑鸽 翁沫冉 +2 位作者 韩建国 郭永克 张玉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80-83,共4页
采用离子交换和原位还原方法,在加热回流条件下,使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的钌纳米簇负载在蒙脱石层间。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对所制备的负载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苯甲醇和分子氧的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负载钌... 采用离子交换和原位还原方法,在加热回流条件下,使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的钌纳米簇负载在蒙脱石层间。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对所制备的负载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苯甲醇和分子氧的反应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负载钌纳米簇催化剂在常压下对苯甲醇的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可使聚乙烯吡咯烷酮稳定的钌纳米簇在蒙脱石层间形成共插层,钌纳米簇在层间分散度高,平均粒径23 nm;负载钌纳米簇的蒙脱石催化剂在常压下对苯甲醇的催化氧化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苯甲醇表观活化能为33.4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纳米簇 蒙脱石 聚乙烯比咯烷酮 苯甲醇 插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NIPAM-NVP)温敏凝胶膜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10
作者 蒋彩云 马小媛 +2 位作者 吴晓红 崔逸 余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制备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IPAM)改性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膜,分别研究了NIPAM和交联率对凝胶的平衡含水率和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IPAM的加入以及凝胶交联率的降低,皆可导致凝胶平衡含水率的提高。水分子在凝胶中的扩散行为属非F... 制备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NIPAM)改性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凝胶膜,分别研究了NIPAM和交联率对凝胶的平衡含水率和扩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NIPAM的加入以及凝胶交联率的降低,皆可导致凝胶平衡含水率的提高。水分子在凝胶中的扩散行为属非Fick扩散,并且随着NIPAM的加入以及凝胶交联率的降低,扩散特征指数和扩散系数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聚乙烯基吡咯烷酮 温敏凝胶膜 平衡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辐射法用于聚酰亚胺/纳米Ag复合膜的制备
11
作者 陈东升 路庆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6-58,共3页
在涂覆有PVP/AgNO3胶体的聚酰亚胺(PI)薄膜上,采用激光辐射法将Ag+还原成Ag纳米粒子并嵌入到PI表面,从而制备出聚酰亚胺/纳米Ag复合膜。通过XPS、AFM、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膜表面的化学成分、以及激光通量和PVP/AgNO3配比对纳米银... 在涂覆有PVP/AgNO3胶体的聚酰亚胺(PI)薄膜上,采用激光辐射法将Ag+还原成Ag纳米粒子并嵌入到PI表面,从而制备出聚酰亚胺/纳米Ag复合膜。通过XPS、AFM、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膜表面的化学成分、以及激光通量和PVP/AgNO3配比对纳米银粒子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通量的提高可使聚酰亚胺/纳米Ag复合膜上的纳米Ag粒子产生一定程度的定向排列;调节PVP/AgNO3的配比,可大致控制Ag粒子尺寸在25~160nm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膜 激光 聚酰亚胺 纳米银 聚乙烯吡咯烷酮 表面金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 被引量:2
12
作者 费浩杰 包华 +1 位作者 杨重阳 王庚超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8,185,共6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提高戊二醛(GA)交联的聚乙烯醇(PVA)凝胶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的溶胀度,制备出一种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并对该电解质膜的结构、形貌、溶胀度、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等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组...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提高戊二醛(GA)交联的聚乙烯醇(PVA)凝胶在1mol/L的H2SO4溶液中的溶胀度,制备出一种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并对该电解质膜的结构、形貌、溶胀度、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等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组装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电极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结果表明:随着PVP用量的增加,膜孔数量增多且孔径增大,溶胀度增加,电导率提高,但力学强度下降。电解质膜中PVP质量分数为20%时,所组装的柔性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为111F/g,其电化学性能的温度依赖性较低,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膜 柔性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PVP-MWCNTs电极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晶 赵晓 +1 位作者 刘长鹏 邢巍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Pd纳米粒子的载体,制得了Pd/PVP-MWCNTs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红外光谱仪(FTIR)和透射电镜(TEM)观测结果表明,Pd/PVP-MWCNTs催化剂中的Pd纳米粒子平均粒径小、... 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作为Pd纳米粒子的载体,制得了Pd/PVP-MWCNTs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甲酸氧化的电催化性能.红外光谱仪(FTIR)和透射电镜(TEM)观测结果表明,Pd/PVP-MWCNTs催化剂中的Pd纳米粒子平均粒径小、分散性好.因此,Pd/PVP-MWCNTs催化剂对甲酸电氧化有很好的电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吡咯烷酮 多壁碳纳米管 PD催化剂 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F的合成及其复合材料的光/热固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琛 路思娴 王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43-1549,共7页
以富马酸二乙酯和1,4-丁二醇为基本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聚富马酸丁二醇酯(PBF)。利用FTIR、1HNMR、GPC、TG及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依据反应机理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及醇的用量对聚合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30℃、... 以富马酸二乙酯和1,4-丁二醇为基本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聚富马酸丁二醇酯(PBF)。利用FTIR、1HNMR、GPC、TG及DSC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依据反应机理探讨了反应时间、温度及醇的用量对聚合物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30℃、反应时间为8 h、n(富马酸二乙酯)∶n(1,4-丁二醇)=1∶3时得到适当相对分子质量(Mn=2773)和较高产率(61.94%)的PBF。分别采用光固化和热固化工艺制备了PBF/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复合材料,并探究了引发剂用量对复合材料交联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引发剂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BAPO)的质量分数为2.5%、热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质量分数为3%〔N,N-二甲基对甲苯胺(DMT)质量分数为0.2%〕时,交联固化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富马酸丁二醇酯 N-乙烯基吡咯烷酮 工艺参数 光固化 热固化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BA-MAA)/P(MMA-BA-VP)共聚物复合体系的氢键相互作用
15
作者 齐波 淡宜 杨玉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8-101,共4页
通过乳液共聚合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互补结构的共聚物乳液 :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 [P(MMA- BA- MAA) ]和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乙烯基吡咯烷酮 ) [P(MMA-BA- VP) ]。通过 1H- NMR测定 ,研究了共聚物... 通过乳液共聚合分别合成了两种具有互补结构的共聚物乳液 :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甲基丙烯酸 ) [P(MMA- BA- MAA) ]和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丁酯 -乙烯基吡咯烷酮 ) [P(MMA-BA- VP) ]。通过 1H- NMR测定 ,研究了共聚物组成与单体投料组成的关系 ;通过 FR- IR、DSC、表面能及力学性能测试 ,研究了 P(MMA- BA- MAA) / P(MMA- BA- VP)共聚物复合体系氢键相互作用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P(MMA- BA- MAA) / P(MMA- BA- VP)共聚物复合体系存在氢键相互作用 ,氢键相互作用导致复合体系表面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乙烯基吡咯烷酮)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P-蒙脱土双负载Pd-Sn催化剂催化芳香卤化物水相脱卤 被引量:7
16
作者 甄小丽 韩建荣 +1 位作者 康汝洪 欧阳兴梅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8-391,共4页
关键词 水相脱卤 芳香卤化物 蒙脱土 PVP 负载Pd-Sn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