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夏季湖泊水环境特征及污染源解析
1
作者 赵戈 兰海今 +3 位作者 王恒 王志超 白妙馨 李国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73-1583,共11页
为探索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区域内不同溶解性总固体(TDS)浓度湖泊水环境质量及其污染特征,选取黄河流域内蒙古段97个典型湖泊,按TDS浓度梯度将湖泊分为L1~L5五大类群(L1为卤水湖、L2为盐水湖、L3为咸水湖、L4为微咸水湖、L5为淡水湖),基于1... 为探索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区域内不同溶解性总固体(TDS)浓度湖泊水环境质量及其污染特征,选取黄河流域内蒙古段97个典型湖泊,按TDS浓度梯度将湖泊分为L1~L5五大类群(L1为卤水湖、L2为盐水湖、L3为咸水湖、L4为微咸水湖、L5为淡水湖),基于11项水质指标,运用水质指数法(WQI)、层次聚类分析(HCA)、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等,分类探索了五大类群湖泊的水环境质量及其污染源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内蒙古段各湖泊WQI水质指数评价结果多数集中在差(占比34.02%)和中等(占比55.68%)区间,仅有5个湖泊水质达到了良好;聚类分析表明,以TDS作为分类指标能够有效表征区域湖泊水环境质量差异。采用PMF模型解析出湖泊的5个污染源,COD主要受畜禽养殖污染影响,TN主要受地表径流污染影响,TP主要受农业种植污染影响,NH3-N主要受农村生活污染影响,DO主要受自然源影响。L1、L5类群湖泊以地表径流-农业复合污染为主(占比分别为28.72%、38.23%),L2类群湖泊以农村生活污染为首要来源(占比31.81%),L3、L4类群湖泊中自然源和畜禽养殖污染贡献率最高,分别为30.35%和41.73%。本研究量化了不同TDS浓度梯度湖泊的污染源贡献率,为黄河流域内蒙古段湖泊的差异化治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内蒙古段 水环境质量 水质评价 聚类分析 污染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丰江集雨区农业面源污染评价定量模型研究
2
作者 曾宪灿 王艺霖 +3 位作者 方伟 李鑫华 骆其金 谌建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693,共7页
农业面源污染评价是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环节,然而不同污染因子具有不同的环境影响过程,其影响结果也不同,因此,构建科学的农业面源污染指标评价模型对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以农业面源污染因子为... 农业面源污染评价是促进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环节,然而不同污染因子具有不同的环境影响过程,其影响结果也不同,因此,构建科学的农业面源污染指标评价模型对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以农业面源污染因子为基础的定量评价模型,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指标权重,然后对计算得到的各因子指标原始值进行标准化,从而确定农业面源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值,通过设定农业面源环境评价等级,实现定量评价农业面源环境。以广东省河源市某县新丰江集雨区为例,阐述该模型运用过程。综合评估结果表明,该县农业面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值为0.334,农业面源环境较好,各镇污染程度、污染类型不一,其中,DH、XD和SJ镇评价值均在0.7~0.9范围,需重点关注,SP和BT镇种植业污染指标得分较高,DH、SJ和XD镇畜禽养殖污染指标得分较高,GG、DH、SJ和XD镇农村生活污染指标得分较高。根据不同污染源类型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包括通过源头防控、过程管控和末端治理的方式降低种植面源污染,引导畜禽养殖场向土地承载力高的镇转移,积极实施种养结合循环模式,提升畜禽粪污的处理利用水平,因地制宜选择符合农村实际的治理模式,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项目。整体评价模型具有适合农业面源特性以及规范化和定量化的特性,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同类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 面源污染 定量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茜 范威 +2 位作者 江越潇 江南 叶腾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58,共7页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为了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水源区的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①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共有20个潜在污染源,其中生活... 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为了持续抓好输水沿线区和受水区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运用综合评价分析方法,对水源区的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①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共有20个潜在污染源,其中生活垃圾场共12个,尾矿库共4个,闭坑矿洞废水4个。②126组地下水样品中,Ⅲ类水占比最高,为30%,其次为Ⅱ类水和Ⅳ类水,均占比24.5%,Ⅴ类水占比19%,Ⅰ类水占比最低,仅为2%;重度污染的Ⅴ类水有24组,主要分布在郧阳区和竹山县,郧阳区主要超标指标为硝酸盐、铝等,竹山县主要超标元素为锌;中度污染的Ⅳ类水有31组,主要分布在房县和丹江口市,房县主要超标元素为铁,丹江口市主要超标指标为硝酸盐。③地下水中超标率较高的指标为铁(18.0%)、硝酸盐(12.5%)、铝(11.7%)和锌(10.9%)。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环境 污染源 调查评价 丹江口水库水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评价
4
作者 陆新路 庞树江 +4 位作者 王小胜 王帅 李慧芩 王丽君 王明哲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89-97,共9页
非点源(non-point source,NPS)污染风险评价是有效管理流域水环境的重要前提。了解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的时空特征,对于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研究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研究针对王快水库这一北京重要战略水源地,开展基于水环... 非点源(non-point source,NPS)污染风险评价是有效管理流域水环境的重要前提。了解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的时空特征,对于流域非点源污染风险研究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研究针对王快水库这一北京重要战略水源地,开展基于水环境容量的非点源污染风险研究,分析丰水年汛期与非汛期、平水年汛期与非汛期、枯水年汛期与非汛期6个时期的土壤养分流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模型校准期与验证期,径流、总氮(TN)和总磷(TP)的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大于0.5,平均绝对百分比偏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在0~1之间,决定系数(R2)大于0.6,模型结果均满足模型的精度要求。校正后的SWAT模型能较好地再现该流域的径流和养分(即总氮和总磷)过程。2) TN和TP在不同水文时期的非点源污染风险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其中,枯水年非汛期TN污染高风险区所占比例最大,枯水年汛期TN高风险区所占比例最小。丰水年汛期TP高风险区比例最大,平水年汛期TP高风险区比例最小,这主要是降水的直接影响。3)冗余分析发现,该流域TN和TP的流失风险与污染物通量、上游输入浓度与水环境容量存在相关关系,验证了对王快水库上游流域展开多尺度的NPS污染风险分析是有必要的。研究结果可为流域时空尺度上的NPS污染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水环境容量 SWAT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畜禽粪便产生量估算及对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37
5
作者 廖青 黄东亮 +3 位作者 江泽普 韦广泼 梁潘霞 李杨瑞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27-631,共5页
【目的】通过对广西主要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污染物含量进行估算,了解畜禽粪便污染现状,为广西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广西畜禽养殖量数据,利用各类畜禽粪便排泄系数,估算广西主要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产生量,在... 【目的】通过对广西主要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污染物含量进行估算,了解畜禽粪便污染现状,为广西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广西畜禽养殖量数据,利用各类畜禽粪便排泄系数,估算广西主要畜禽粪便及其污染物产生量,在此基础上计算畜禽粪便耕地负荷量和畜禽粪便污染物流失量,评估广西畜禽养殖污染对环境造成的生态压力。【结果】2010年广西畜禽粪便产生量及其养分量分别为:畜禽粪便9141.30万t、总氮(TN)42.07万t、总磷(TP)13.62万t,畜禽粪便及其中的N、P纯养分耕地年负荷值分别为21t/ha、98kg/ha、32kg/ha;畜禽粪便污染物BOD5、CODCr和NH3-N产生量分别为:383.43、435.42和42.08万t,按30%流失率计,CODCr和NH3-N流失量均超出工业及生活废水排放量之和。【结论】广西畜禽养殖业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但对水体环境已构成严重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污染 环境影响 评价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污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环境风险评价 被引量:135
6
作者 陈涛 常庆瑞 +2 位作者 刘京 刘钊 刘海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52-2159,共8页
以西安市某典型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期污水灌溉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状况的影响,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现状及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期污灌已导致农田土壤Cd、Cr、Cu、Hg... 以西安市某典型污灌区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期污水灌溉对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富集状况的影响,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污染现状及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期污灌已导致农田土壤Cd、Cr、Cu、Hg、Ni、Pb和Zn7种重金属相对自然背景有不同程度累积,其富集比例依次为100%、82.69%、100%、100%、80.77%、98.08%和100%,仅有土壤As平均含量低于其背景水平;以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限量值作为污染评价阈值,其中Cd和Hg污染表现突出,按其污染指数平均值排序为Cd>Hg>Ni>Cu>Zn>As>Cr>Pb;土壤重金属综合潜在环境风险为"强"等级,Hg、Cd的环境影响占据主导;随污灌年限增长,离灌渠越近,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水平和环境风险越高。鉴于该区土壤重金属已呈现较强生态危害性,应及时采取必要防治措施,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确保农田环境及农产品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灌溉 土壤重金属 污染评价 潜在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7
作者 汪珊 孙继朝 李政红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0-33,37,共5页
本文以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指出该区地下水质量在我国南方为较差地区,潜水水质自西部至东部沿海逐渐变差,由HCO3型淡水向Cl.HCO3型或Cl... 本文以水质监测资料为基础,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客观的综合评价,指出该区地下水质量在我国南方为较差地区,潜水水质自西部至东部沿海逐渐变差,由HCO3型淡水向Cl.HCO3型或Cl型咸水过渡。全区大部分地区浅层地下水普遍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经济发达、工业密集城市及乡镇受污染较为严重,水质显著恶化,城市主要污染指标有NO2-、NH4+、有机物等。并论述了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下水污染等环境问题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及其规律,提出改善与保护地下水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污染评价 环境问题评价 长江三角洲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湿地水生生物重金属污染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简敏菲 宋玉斌 +1 位作者 倪才英 游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4-508,共5页
选取鄱阳湖区饶河入湖段、吴城自然保护区、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等典型样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田螺(C.cathayensis)、鲫鱼(Carassius auratus)、克氏鳌虾(procambius clarkii)、小虾等典型的水生动物以及湖区主要水生植物类群中Cu、Zn... 选取鄱阳湖区饶河入湖段、吴城自然保护区、南矶山自然保护区等典型样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田螺(C.cathayensis)、鲫鱼(Carassius auratus)、克氏鳌虾(procambius clarkii)、小虾等典型的水生动物以及湖区主要水生植物类群中Cu、Zn、Pb、Cd等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水平及富集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动物样品中,田螺、克氏鳌虾、小虾体内具有较高的重金属含量;而各种水生植物对Cu、Zn、Pb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其中Zn和Cu作为生命的必需元素更易被植物所吸收或富集;而Pb与Cd作为毒性元素被植物体的吸收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绝大多数植物对Cd的吸收量极少,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植物的重金属富集水平与其生长环境的重金属浓度相关性较明显,环境背景中重金属含量水平越高,植物富集重金属的含量水平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水生生物 重金属污染 富集系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小海表层沉积环境及重金属污染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林钟扬 倪建宇 +2 位作者 时连强 姚旭莹 郑旭峰 《海洋学研究》 2011年第2期12-23,共12页
利用2008年在海南小海采集的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其进行了TP、TN、TOC、石油类和Hg、Cd、Cu、Pb、Zn、Cr、As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区表... 利用2008年在海南小海采集的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对其进行了TP、TN、TOC、石油类和Hg、Cd、Cu、Pb、Zn、Cr、As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该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中TP含量呈中部高沿岸带低的特征,这可能是由于沿岸带初级生产力高于小海中部,所消耗的磷营养盐较多的缘故;TOC和TN的含量则表现为与TP含量分布相反的特征,即沿岸带高而中部低,这可能是由于沿岸带人为活动对小海沿岸碳、氮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大的缘故。Hg、Cd、Cu、Pb、Zn、Cr和As 7种重金属元素均表现出在小海中部附近海域和北坡镇沿岸带出现高值,而在小海北边入口处和梅开-英豪沿岸带出现低值的分布特征,这可能与在北坡镇附近的工业区排水时向该海域输入了含有这些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物所致,而其它区域则受工业排污影响较小,也可能与入海口的潮汐水动力的稀释作用有关。(2)研究区综合污染指数(ISQJ)、潜在生态危害污染指数(ERI)的最大值分别为2.283和240.0,平均值也较高,分别达1.494和151.0,各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Eri)大小顺序为:Hg>Cd>Pb>As>Cu>Cr>Zn,反映出研究区将达到中等污染程度的现状,而某些海域的污染程度已达到重污染水平,研究区受Hg和Cd元素污染较为严重。由此可见,小海的沉积环境已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未来该海域应该重视重金属Hg和Cd元素的污染治理,以避免小海沉积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沉积环境 污染评价 海南 小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水足迹的洞庭湖区粮食生产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35
10
作者 付永虎 刘黎明 +2 位作者 起晓星 袁承程 刘升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2-160,共9页
灰水足迹从稀释水量的角度评价水污染的总体程度,直观反映了粮食生产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为评估粮食生产对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该文以洞庭湖粮食主产区35个县(市、区)为案例区,应用灰水足迹理论,分析了1994-2012年粮食生产灰水足迹... 灰水足迹从稀释水量的角度评价水污染的总体程度,直观反映了粮食生产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为评估粮食生产对区域环境的负面影响,该文以洞庭湖粮食主产区35个县(市、区)为案例区,应用灰水足迹理论,分析了1994-2012年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的时空变化特征,以水环境压力(water environment pressure,WEP)和离散型灰色(discrete grey model)DGM(1,1)模型为支撑建立了多年平均径流量情景下粮食生产对水环境负面影响的评价方法,评价了2015年和2020年县域尺度粮食生产灰水足迹的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1994-2012年洞庭湖区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为273.00-438.08亿m^3,19a平均值为347.65亿m^3。总体上,洞庭湖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经历了先下降后回升的过程;2)洞庭湖各县(市、区)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为1.19-23.61亿m^3,粮食生产灰水足迹为1.06-5.58 m^3/kg;3)未来几年洞庭湖区大多数县(市、区)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呈逐步增高的态势,2015年和2020年全区粮食生产部门灰水足迹总量分别达到431.16和498.54亿m3;4)在多年平均径流量情景下,洞庭湖区因粮食生产导致的水环境压力由1994-2012年均值0.60提高至2015年0.76和2020年0.87,该区域水环境受粮食生产的负面影响持续增强。该文评价结果可为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及农业产业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 灌溉 污染 灰水足迹 水环境压力 环境效应评价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河谷型城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夏永久 陈兴鹏 李娜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阐述了河谷型城市的内涵及其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成因,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有关计算,划分出兰州市近17年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阶段过程,为兰州市的环境政策评价提供数量依据,从环境政策成效、环境政策成本以及经济增长方式... 阐述了河谷型城市的内涵及其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成因,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有关计算,划分出兰州市近17年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阶段过程,为兰州市的环境政策评价提供数量依据,从环境政策成效、环境政策成本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对兰州市环境政策进行了初步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夜景照明中的光污染和夜天空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刘鸣 马剑 张宝刚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0-73,共4页
从隐性和显性两方面分析了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的表现形式,总结了光污染对城市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审美效果破坏、安全感降低、美丽夜空消失、能源浪费等6种不良影响。并从控制光污染,保护城市夜间环境资源的角度,探讨... 从隐性和显性两方面分析了城市夜景照明中光污染的表现形式,总结了光污染对城市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审美效果破坏、安全感降低、美丽夜空消失、能源浪费等6种不良影响。并从控制光污染,保护城市夜间环境资源的角度,探讨了国内外4种监测夜天空亮度的技术与方法,以促进我国建立连续性、系统性、地域性的夜天空亮度测量和治理效果的评价资料。最后,从3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控制和治理城市夜景中光污染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污染 城市夜间环境 夜天空亮度 生态系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赵传冬 成杭新 +1 位作者 庄广民 张学雷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81,共4页
通过对北京城近郊土壤中Cd污染两种不同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对某一区域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时,若研究区内存在不同质地的土壤,则由于不同质地土壤的自净能力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分区评价。建议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中... 通过对北京城近郊土壤中Cd污染两种不同评价方法的对比研究发现,在对某一区域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时,若研究区内存在不同质地的土壤,则由于不同质地土壤的自净能力的不同,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分区评价。建议多目标地球化学填图中进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时,采用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填图 土壤环境质量 评价方法 CD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被引量:75
14
作者 路婕 李玲 +2 位作者 吴克宁 赵华甫 黄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329,共7页
该文从耕地生态管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实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融合。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理论和方法,该文提出了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技术,即在农用地分等所建立的等级体系基础上,引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该文从耕地生态管护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实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融合。基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农用地分等的理论和方法,该文提出了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技术,即在农用地分等所建立的等级体系基础上,引入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系数概念,进一步利用该系数对农用地利用等指数进行修订,得到耕地综合评价指数,并以河南省洛阳市为例作了实证研究。根据洛阳市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与原农用地利用等别相比,无污染的耕地综合等别保持不变,有污染倾向的耕地综合等别有所下降,存在污染的耕地等别降为末等。这些评价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管理、环境污染防治规划将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污染 耕地综合质量评价 修订系数 农用地分等 利用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在丹河水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15
作者 侯素霞 刘新铭 钟秦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1-1414,共4页
根据模糊数学的方法,将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等概念引入丹河水环境评价中,用矩阵分析的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式。建立评价因子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对丹河进行了分类和质量标准的划分,根据各污染因子对水质的影... 根据模糊数学的方法,将隶属函数和隶属度等概念引入丹河水环境评价中,用矩阵分析的方法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式。建立评价因子的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函数和权重集等模糊集合,对丹河进行了分类和质量标准的划分,根据各污染因子对水质的影响差异确定其权重,对丹河流域水环境模糊综合评价,采用了最大隶属度原则和加权平均原则相结合。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有较好的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污染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类生物技术在水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况琪军 胡征宇 +2 位作者 赵先富 马沛明 陈珊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B06期46-49,共4页
简要综述了藻类生物技术在水污染生态毒理学和污水生物净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同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应用藻类生物检测技术对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废弃物等的毒性评价结果证明,一些二价重金属阳离子对藻类... 简要综述了藻类生物技术在水污染生态毒理学和污水生物净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应用实例,同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探讨。应用藻类生物检测技术对重金属、农药、有机污染物、有毒有害废弃物等的毒性评价结果证明,一些二价重金属阳离子对藻类的毒性顺序大致为Hg^(2+),Cd^(2+),Cu^(2+),Ni^(2+)和 Zn^(2+);酚类、酯类和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对藻类生长的抑制作用十分显著;农药对藻类的毒害作用主要通过破坏藻类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而抑制藻类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固氮作用。有关藻类污水处理的研究资料显示,阳光的强弱,污水在系统内的停留时间,藻类生物量的多寡是确保藻类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生物技术 水环境 重金属 农药、有机污染物 毒性评价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FLOW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研究与效果评估 被引量:19
17
作者 高月香 沈欢 +3 位作者 张毅敏 汪龙眠 彭福全 许雪婷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150,共7页
针对日益严重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问题,以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防渗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为了预测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探究其防渗方法,以北方某高尔夫球场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概况,基于FEFLOW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 针对日益严重的高尔夫球场地下水污染问题,以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防渗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为目标,为了预测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和探究其防渗方法,以北方某高尔夫球场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概况,基于FEFLOW建立了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预测球场污水处理设施失效时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并评估防渗效果。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设施失效100 d时,锰扩散最远距离为112. 45 m,六六六扩散最远距离为48. 50 m,短期内扩散较快,对下游居民区产生威胁;防渗措施应用后100 d时,污染物扩散最远距离约为50. 2 m;应用1 000 d时,污染物扩散最远距离约为54. 8 m,扩散范围变化不大且控制在球场范围内,防渗效果良好。该数值分析方法很好的预测了污染物在有无防渗两种工况下的迁移情况,通过设置防渗层和防渗帷幕有效阻滞了污染物迁移,研究成果对高尔夫球场的地下水污染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尔夫球场 地下水污染防渗 FEFLOW 风险预测 效果评估 地下水资源保护 水环境与水生态保护 面源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I的我国环境与经济绩效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曹宝 杨占红 +1 位作者 罗宏 王秀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09-615,共7页
当前以GDP增长为主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激励不足,导致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绩效不理想.在参考资源、环境和经济综合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GDP与污染物排放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了PEI(pollution&economy... 当前以GDP增长为主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激励不足,导致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绩效不理想.在参考资源、环境和经济综合评价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GDP与污染物排放关联分析的方法,构建了PEI(pollution&economy index,污染与经济指标),从环境代价和经济效益两个维度评价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以2007—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GDP和污染物排放当量(CODCr、氨氮、SO2、NOx),对我国30个省(市)区的环境与经济绩效(不含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的数据,下同)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2015年全国平均GDP与平均污染物排放当量的比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66%,我国的总体环境与经济效益有所改善.从PEI全国排名来看,PEI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区数量有所增加(由原来的9个增至12个).2015年PEI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北京、上海和天津,而排名落后的3个省区依次为宁夏、新疆和甘肃.研究显示,PEI模型计算简单,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省(市)区进行相对客观的评价,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对优化现有政府绩效考核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经济 绩效评价 中国省区 污染与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木里煤矿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及评价 被引量:24
19
作者 何芳 刘瑞平 +2 位作者 徐友宁 乔冈 柯海玲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51-2259,共9页
为揭示木里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通过2010年和2013年2期高分辨遥感影像监测,野外调查和水土样品采集,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承载力的调查,查明了问题并对其破坏程度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 为揭示木里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通过2010年和2013年2期高分辨遥感影像监测,野外调查和水土样品采集,开展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承载力的调查,查明了问题并对其破坏程度和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占压与破坏严重,河水受到Cu、Pb、Cr和Zn的污染,土壤受到Cd、As污染,高山草甸和沼泽地破坏及退化现象严重,冻土含水层结构遭到破坏,地质环境承载力适中。评价结果可为政府和矿山企业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里煤矿区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矿山遥感 遥感监测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田水对浅层地下水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翁帮华 陈赓良 +1 位作者 向启贵 熊春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53-156,共4页
气田开发对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采输气田水 ,主要污染因子为COD、硫化物和氯根(Cl-)。根据工程特点 ,提出了评价气田水对浅层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其要点为 :①根据评价区水环境现状及地质地貌特征确定评价区域边... 气田开发对浅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采输气田水 ,主要污染因子为COD、硫化物和氯根(Cl-)。根据工程特点 ,提出了评价气田水对浅层地下水环境影响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其要点为 :①根据评价区水环境现状及地质地貌特征确定评价区域边界 ;②根据工程特点判明主要污染源 ;③根据地下水环境现状设计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方案和项目 ;④选择合理的试验方法确定有关参数 ;⑤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模拟预测和环境影响评价。还根据预测结果讨论了上述评价程序和方法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开发 气田水 地下水 环境影响评价 方法 污染源 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