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3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roduction of herbicide resistant gene (bar) into maize (Zea mays L.) via pollen tube pathway
1
作者 LIU Zhaojun DI Hong WANG Guangjin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7年第3期193-197,共5页
The pollen tube pathway method of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successful in most crops, but less successfu in maizc. DNA can be transferred by cutting the stigma following pollination and applying the DNA s... The pollen tube pathway method of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successful in most crops, but less successfu in maizc. DNA can be transferred by cutting the stigma following pollination and applying the DNA solution in a suitable period DNA presumably reaches the ovary by flowing down the pollen tube and then integrates into the just fertilized but undivided zygotic cells. To provide the molecular evidence for this procedure, the plasmids pGBIRC carrying a CaMV35S promoter-PPT acetyle transferase (bar) gene-nos terminator genc fusion construct were used. Total 3 276 seeds were produced from the ears trcated with DNA. It was found that 35 scedlings were GUS assay positive, but less intense than that of the positive controls, of which 17 were PCR amplification positive. But, only 13 of the seeds from the plants treated with DNA containing the bar gene were found to be resistant 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control. Less than 1.07% of progeny seedlings tested cxpressed a herbicide positive reac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with seedling DNA did detect the bar genc.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was observed in six plants. We succeed in obtain PPT-resistant maize inbred lines via pollen tube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 gene pollen tube pathway maize (Zea mays 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eening of Transgenic Soybean Transformed by Means of Pollen-tube Using Kanamycin 被引量:2
2
作者 ZHANG Shuzhen XU Pengfei +4 位作者 ZHANG Dayong LIN Shifeng LI Wenbin HAN Yingpeng YANG Chuanpi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6年第1期7-10,共4页
Kanamycin was used to screen To seeds of the variety Dongnong 46 transformed by means of pollen-tub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00 mg·L^-1 kanamycin could inhibit growth of non-transgenic plants, and 2 posi... Kanamycin was used to screen To seeds of the variety Dongnong 46 transformed by means of pollen-tube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400 mg·L^-1 kanamycin could inhibit growth of non-transgenic plants, and 2 positive plants were gotten combined with Gus dyeing and PCR detec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is method is economic and effective in preliminary screening the transgenic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pollen-tube method KANAMYC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龄对兔眼蓝莓自花授粉花粉管动力学和胚囊寿命的影响
3
作者 付燕 杨芩 潘康碧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15-19,共5页
为探究花龄对兔眼蓝莓自花授粉花粉管生长和胚囊寿命的影响,以‘粉蓝’兔眼蓝莓作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花龄(去雄后0、1、2、3、4、5、6和7 d)的花进行自花授粉,观察其花粉萌发情况、花粉管生长情况和胚囊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花龄对兔眼... 为探究花龄对兔眼蓝莓自花授粉花粉管生长和胚囊寿命的影响,以‘粉蓝’兔眼蓝莓作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花龄(去雄后0、1、2、3、4、5、6和7 d)的花进行自花授粉,观察其花粉萌发情况、花粉管生长情况和胚囊发育情况。结果表明,花龄对兔眼蓝莓自花授粉花粉管动力学有明显影响,在气球花期(去雄后0 d)自花授粉,其花粉管萌发有所延迟,但花粉管生长至基部的花柱比率较高;花龄越大,花粉管生长至基部的花柱比率越低;胚囊出现胼胝质比率随自花授粉花龄的增大而增加,其中去雄后0~1 d出现胼胝质比率较低,表明花龄越大,‘粉蓝’兔眼蓝莓胚囊退化越严重。综合分析表明,‘粉蓝’兔眼蓝莓气球花期授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自交不亲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龄 自花授粉 花粉管动力学 胚囊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客来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及花粉管生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林艳 郝芸莉 +3 位作者 李金霞 赵小杰 赵丽红 刘素素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探究仙客来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的变化及不同种杂交后花粉管生长情况,为仙客来杂交育种提供依据。以6个仙客来主栽品种为材料,对花粉萌发培养基、不同开花天数仙客来各品种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进行试验及观察,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 探究仙客来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的变化及不同种杂交后花粉管生长情况,为仙客来杂交育种提供依据。以6个仙客来主栽品种为材料,对花粉萌发培养基、不同开花天数仙客来各品种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进行试验及观察,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3个正反杂交组合花粉管萌发及生长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品种仙客来最佳花粉萌发培养基有明显差异;不同开花天数花粉活力不同,‘蝶衣重瓣’在开花第2~3 d花粉生活力最强,其余各品种花粉在开花第2~5 d有较高花粉活力,第5 d后花粉活力逐渐降低;除‘蝶衣重瓣’柱头无可授性外,其他品种开花当天柱头即具有可授性,第5~7 d柱头可授性最强,7 d后柱头可授性逐渐降低;‘蝶衣重瓣’בPKC’柱头上无花粉黏附,其余杂交组合授粉后父本花粉均能在母本柱头上萌发,存在不同程度花粉管缠绕与断裂现象,但最终都能到达子房与胚珠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客来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管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花粉与雌蕊结合方式的扫描电镜观察
5
作者 贾维宸 王宇 +4 位作者 董鹏媛 董春霞 龙玉 刘轶群 孟世勇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7,共9页
近年来,对于被子植物花粉、柱头演化趋势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花粉与柱头在生殖过程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结合方式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忍冬科、柳叶菜科和蔷薇科等12科共21种被子植物花粉与雌蕊的结合方式。根据... 近年来,对于被子植物花粉、柱头演化趋势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花粉与柱头在生殖过程中是否存在特定的结合方式尚不明确。本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忍冬科、柳叶菜科和蔷薇科等12科共21种被子植物花粉与雌蕊的结合方式。根据观察的结果,本研究将花粉与雌蕊结合方式归为嵌入式、开口式、覆盖式和攀附式,并进一步提出了这些结合方式的分类标准。这些结合方式在科内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和特异性,按照演化顺序排序为覆盖式、攀附式、嵌入式、开口式。本研究加深了对被子植物生殖过程的理解,为植物生殖生物学和系统发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 雌蕊 扫描电子显微镜 花粉管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节麦花粉离体萌发体系的建立
6
作者 梁国庆 宋惠滢 +2 位作者 禹小波 符书兰 唐宗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5,共6页
【目的】节节麦作为普通小麦的重要育种资源,其利用方式主要是通过杂交技术,杂交成功的关键在于花粉活力。花粉体外萌发技术是花粉活力测定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构建节节麦花粉离体萌发体系,可以为节节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有... 【目的】节节麦作为普通小麦的重要育种资源,其利用方式主要是通过杂交技术,杂交成功的关键在于花粉活力。花粉体外萌发技术是花粉活力测定中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构建节节麦花粉离体萌发体系,可以为节节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方法】以节节麦(ssp.tauschii亚种)为材料,12种花粉离体萌发培养体系为候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组合的棉子糖、硼酸、氯化钙和pH对节节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从而找到适合的离体萌发培养体系。【结果】节节麦花粉在594 mmol/L棉子糖+0.81 mmol/L硼酸+2.04 mmol/L氯化钙+3%明胶,pH=5.8时,于28℃条件下培养30 min,可诱导萌发率高达75%以上。【结论】试验培养基适用于节节麦花粉离体萌发,能够准确检测节节麦花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节麦 花粉粒 离体萌发 花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荆花粉萌发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7
作者 杨延红 陈文双 +4 位作者 姜君军 马晶晶 李慧敏 裴宝智 姜倩倩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4-239,245,共7页
为了筛选紫荆花粉(Cercis chinensis)离体萌发最适液体培养基组分,以紫荆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探究蔗糖、硼酸、硝酸钙、不同培养温度及时间对紫荆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离体萌发适宜培养基组分为:20%蔗糖+200 mg/L硼... 为了筛选紫荆花粉(Cercis chinensis)离体萌发最适液体培养基组分,以紫荆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探究蔗糖、硼酸、硝酸钙、不同培养温度及时间对紫荆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离体萌发适宜培养基组分为:20%蔗糖+200 mg/L硼酸+100 mg/L硝酸钙,此时花粉萌发率达86.43%,花粉管长度为175.37μm;适宜的离体培养时间为5 h,培养温度为25℃。温度是关键影响因子,温度不适宜会导致保护酶活性降低,破坏活性氧代谢平衡,加剧膜脂过氧化,阻碍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荆 液体培养基 花粉萌发 花粉管长度 培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花粉管形态观察及生理过程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欣 吴翠云 +3 位作者 陈奇凌 郑强卿 兖攀 刘静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5-7,15,共4页
植物的繁育效率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花粉管生长是植物繁育的关键环节,花粉管生长过程的复杂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导致结实率不稳定,制约着繁育效率。从花粉管的结构、形态观察方法、花粉管与雌蕊互作及极性生长、胼胝质沉... 植物的繁育效率直接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花粉管生长是植物繁育的关键环节,花粉管生长过程的复杂性及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导致结实率不稳定,制约着繁育效率。从花粉管的结构、形态观察方法、花粉管与雌蕊互作及极性生长、胼胝质沉积、蛋白质调控、钙离子信号通路等方面,综述植物花粉管形态观察及生理过程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更直观地观察花粉管中细胞结构以及行为状态,丰富对花粉管形态发生和调控机制的认识、提高繁育效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管 形态观察 生理 调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信号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
9
作者 罗嘉依 陶琪 +3 位作者 王焱 裴宋雨 邹学校 远方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481-2492,共12页
在开花植物中,花粉粒落在柱头表面发生水合作用并萌发出花粉管。随后,花粉管穿过柱头向胚珠生长。在胚珠中,花粉管破裂释放精子,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胚胎和三倍体的胚乳,从而完成双受精过程。花粉萌发和... 在开花植物中,花粉粒落在柱头表面发生水合作用并萌发出花粉管。随后,花粉管穿过柱头向胚珠生长。在胚珠中,花粉管破裂释放精子,2个精细胞分别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胚胎和三倍体的胚乳,从而完成双受精过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中非常关键的生理过程,该生理过程对于植物繁衍后代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粮食作物产量的基础保障。钙信号作为重要的第二信使,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发挥核心作用。植物中的钙信号指由钙离子(Ca^(2+))浓度变化产生的信号,是植物细胞信号转导中的关键调控机制之一,参与调控花粉粒感受渗透、萌发、花粉管生长及导向等关键步骤。同时钙信号通过调节细胞膜的钙通道、钙泵及钙结合蛋白等多个途径,促使花粉管细胞骨架的动态重塑,从而实现花粉管的延伸和花粉管顶端的定向生长。此外,钙信号还与生长素、脱落酸等相互作用,共同调节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过程。因此,本文深入探讨钙信号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中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其他信号网络的协同作用,为深入理解植物生殖生物学提供重要参考,并为作物遗传改良和农业生产提供潜在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信号 花粉萌发 花粉管生长 低渗感受器 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响应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王亚玲 闫鹏涛 +2 位作者 张丽娟 左传顺 杨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共8页
通过分析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yclic nucleotide gated ion channels,CNGCs)蛋白结构、组织和细胞定位及CNGCs蛋白活性调节机制,对CNGCs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综述。重点探讨了CNGCs蛋白调控植物花粉管生长的... 通过分析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cyclic nucleotide gated ion channels,CNGCs)蛋白结构、组织和细胞定位及CNGCs蛋白活性调节机制,对CNGCs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的作用进行全面综述。重点探讨了CNGCs蛋白调控植物花粉管生长的机制,并对植物CNGCs蛋白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能够为深入理解CNGCs蛋白在植物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核苷酸门控离子通道 环核苷酸 生长发育 胁迫响应 花粉管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ube MPC的多轴重型车辆全轮转向路径跟踪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玮琛 李军求 +2 位作者 孙逢春 宋健 吴永华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65-1675,1715,共12页
本文中为具有智能驾驶功能的五轴重型车辆提出一种基于鲁棒不变集的模型预测控制(Tube MPC)的全轮转向路径跟踪策略。首先提出了基于第1桥和第5桥转角控制的全轮转向路径跟踪策略,使多轴车的控制更灵活,侧向力响应可实现同步且能得到充... 本文中为具有智能驾驶功能的五轴重型车辆提出一种基于鲁棒不变集的模型预测控制(Tube MPC)的全轮转向路径跟踪策略。首先提出了基于第1桥和第5桥转角控制的全轮转向路径跟踪策略,使多轴车的控制更灵活,侧向力响应可实现同步且能得到充分利用。接着控制模型考虑轮胎参数不确定和侧向风产生的有界干扰,采用Tube MPC求解路径跟踪问题。同时采用基于支撑函数计算的简化最小鲁棒正不变集(mRPI)代替了通用的基于Minkowski求和的mRPI运算,有效地节约了mRPI的离线计算时间,也减少了不变集的顶点个数,以保证Tube MPC的在线实现。最后进行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所提基于Tube MPC的全轮转向策略对比普通的全轮转向策略具有更高的路径跟踪精度和车辆稳定性,面对未知干扰时有更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重型车辆 tube MPC 全轮转向 路径跟踪 最小鲁棒正不变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ube Hydroforming Processes with Respect to Adaptive FEM Simulations 被引量:2
12
作者 Sebastian MOTSCH Matteo STRANO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9-140,共2页
Tube hydroforming process is a relative new process f or production of structural parts of low weight and high rigidity. The successfu lness of the proces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a proper selection of loading path w h... Tube hydroforming process is a relative new process f or production of structural parts of low weight and high rigidity. The successfu lness of the process depends largely on the a proper selection of loading path w hich is axial feeding distance as related to the applied internal pressure. Due to the complicated nature of plastic deformation, a optimum loading path which w ill guarantee good hydroformed parts free of winkle and fracture has often to be determin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order to save trials and errors, adap tive FEM simulation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To effectively apply the adaptive simulation method, we have to know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ethod. In this pap er, a classification of tube hydroforming (THF) processes based on sensitivity to loading parameters has been suggest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ssification have been analyzed in terms of failure mode, dominant loading parameters and th eir working windows. It was discussed that the so called pressure dominant THF p rocess is the most difficult process for both simulation in FEM analysis and pra ctical operation in real manufacturing situation. To effectively find out the op timum loading path for pressure dominant THF process, adaptive FEM simulation st rategies are mostly nee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 hydroforming process classification loadin g path adaptive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ing loading path and die linetype of large length-to-diameter ratio metal stator screw lining hydroforming 被引量:2
13
作者 祝效华 石昌帅 童华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224-231,共8页
In order to meet the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requirement of deep and superdeep well exploitation, a technology of large length-to-diameter ratio metal stator screw lining meshing with rotor is presented. Based on... In order to meet the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requirement of deep and superdeep well exploitation, a technology of large length-to-diameter ratio metal stator screw lining meshing with rotor is presented. Based on the elastic-plasticity theory, and under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effect of tube size, material mechanical parameters,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loading paths, the external pressure plastic forming mechanical model of metal stator screw lining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optimal loading path of metal stator lining tube hydroforming proces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ll thickness reduction of the external pressure tube hydroforming(THF) is about 4%, and three evaluation criteria of metal stator screw lining forming quality are presented: fillet stick mold coefficient, thickness relative error and forming quality coefficient. The smaller the three criteria are, the better the forming quality is.Each indicator has a trend of increase with the loading rate reducing, and the adjustment laws of die arc transition zone equidistance profile curve are acquired for improving tube forming quality. He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external pressure THF used for processing high-accuracy large length-to-diameter ratio metal stator screw lining,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signing new kind of stator structure which has better performance and longer service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be hydroforming loading path large length-to-diameter ratio metal stator lining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台农一号”杧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龙 蔡昭艳 +8 位作者 王葫青 黄章保 邱文武 方位宽 邓彪 王小媚 苏伟强 刘业强 任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3-139,共7页
为筛选“台农一号”杧花粉体外培养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探讨不同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时间对其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15%蔗糖+25%聚乙二醇-4000+0.015%硼酸+0.03%钙+0.02%镁+0.01%钾为基础培养基,分别设置1、2、3、4、5、6 h... 为筛选“台农一号”杧花粉体外培养最适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探讨不同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时间对其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15%蔗糖+25%聚乙二醇-4000+0.015%硼酸+0.03%钙+0.02%镁+0.01%钾为基础培养基,分别设置1、2、3、4、5、6 h培养,不同蔗糖、硼酸、聚乙二醇-4000、钙、镁、钾浓度梯度单因素及蔗糖、硼酸、聚乙二醇-40003个因素正交试验,统计比较不同处理的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均有显著影响,而钙、镁、钾影响不显著。培养2~3 h即可统计花粉萌发率及测量花粉管长度。随着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及花粉管长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宜浓度的3个组分能够促进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浓度过高则起抑制作用。3个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蔗糖与聚乙二醇-4000的互作效应突出。说明培养基中蔗糖、聚乙二醇-4000、硼酸是花粉体外萌发的必需成分,钙、镁、钾为非必需成分。“台农一号”杧花粉体外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5%蔗糖+20%聚乙二醇-4000+0.015%硼酸+0.03%钙+0.02%镁+0.01%钾,适宜培养时间为3 h,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达到8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农一号” 杧果 离体花粉 培养基组分 萌发率 花粉管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花粉管生长及其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用强 徐军 +4 位作者 奉保华 肖晶晶 王丹英 曾宇翔 符冠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6,共12页
水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干旱、低温寡照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水稻产量品质形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是水稻生殖生长最为关键的过程,高... 水稻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干旱、低温寡照等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水稻产量品质形成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花粉管在雌蕊组织中的生长是水稻生殖生长最为关键的过程,高温等非生物逆境胁迫可严重干扰花粉管生长的信号传递和能量代谢,进而导致水稻受孕失败。因此,研究高温等逆境胁迫影响水稻花粉管生长及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水稻花粉管生长的基本过程,包括信号传递以及能量代谢,同时阐述了高温、干旱、低温寡照、重金属等逆境影响花粉管生长致使小穗败育的作用机制及其栽培调控技术,为减缓高温等逆境胁迫干扰水稻花粉管生长,提高水稻授粉受孕能力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参考,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逆境胁迫 花粉管生长 响应机理 调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柑杂交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尚浩乐 吴娟莉 +3 位作者 黎曼缇 朱昌威 易自力 黄红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5-886,共12页
【目的】掌握金柑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情况,寻找最佳授粉时期,探明金柑杂交授粉的生物学特性,提高杂交成功率。【方法】对23份金柑材料进行胚型的统计。选择不同胚数材料,采用TTC染色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对小蕾期、大蕾期... 【目的】掌握金柑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的变化情况,寻找最佳授粉时期,探明金柑杂交授粉的生物学特性,提高杂交成功率。【方法】对23份金柑材料进行胚型的统计。选择不同胚数材料,采用TTC染色法和联苯胺-过氧化氢法分别对小蕾期、大蕾期、初开期和盛开期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进行研究。对金柑进行去雄不授粉、自交授粉和杂交授粉处理,比较自交和杂交花粉管的生长情况及3种处理下的坐果率。【结果】罗纹种胚数最少,适合作母本,其次是山金柑、金弹和罗浮,而长寿金柑的胚数最多;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在4个时期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均在初开期达到了最高活性;金柑杂交花粉管和部分的自交花粉管均进入了子房;除宁波金弹和宁波罗纹CS外,其他5种金柑种质杂交授粉比自交授粉的坐果率更高,并呈极显著性差异;母本的柱头活性越高,坐果率越高,种内杂交坐果率高于种间,并呈极显著性差异;金柑去雄不授粉下仍能得到果实,具有单性结实的特性。【结论】金柑杂交中应选择单胚型母本材料;金柑属于雌雄同熟,采集花粉最佳时期和授粉最佳时期均为初开期;金柑杂交亲和性比自交亲和性更强,有利于金柑的杂交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柑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花粉管发育 种间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报春苣苔属植物杂交亲和性分析及杂交障碍 被引量:2
17
作者 白梦 李博 +5 位作者 陈简村 夏婷 蒋宇璇 罗乐 张启翔 张毓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探究报春苣苔属属内杂交亲和性及杂交障碍的原因。【方法】以4个报春苣苔原生种、2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筛选父母本后开展杂交工作,初步确定杂交组合亲和性关系,并对授粉后的子房发育跟踪观... 【目的】探究报春苣苔属属内杂交亲和性及杂交障碍的原因。【方法】以4个报春苣苔原生种、2个栽培品种为材料进行常规杂交,通过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筛选父母本后开展杂交工作,初步确定杂交组合亲和性关系,并对授粉后的子房发育跟踪观察。【结果】1)6种报春苣苔属植物的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强弱与其杂交亲和性反应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2)16个杂交组合的子房膨大率均在65.00%以上,结实率有明显差别,以牛耳朵Primulina eburnea、尖萼报春苣苔P. pungentisepala、大根报春苣苔P. macrorhiza、蚂蝗七P. fimbrisepala作为母本时,各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分别达到了75.55%、78.44%、46.67%、57.78%,表现出了较高的亲和性,而以‘北林之春’报春苣苔P.‘Spring of Beilin’、‘四季’报春苣苔P.‘Four Season’为母本的组合,结实率最高也仅有6.67%,亲和性较弱。3)对5个亲和性较弱的杂交组合进行花粉管行为荧光观察,发现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受精前障碍,表现为花粉管胼胝质反应、花粉管末端膨大、扭曲断裂,但各组合最终均有花粉管伸入胚珠,从到达胚珠的花粉管数量来看,牛耳朵等3个原生种的花粉数量均可满足胚珠受精需要,但结实率仍较低。【结论】报春苣苔属属内杂交具有一定的亲和性,但部分组合未获得种子,并非由受精前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所限制,可能是由于受精卵或幼胚的后期发育过程中出现代谢紊乱而导致败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春苣苔属 杂交授粉 亲和性 花粉管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攸县油茶远缘杂交亲和性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佳伟 高晓磊 +2 位作者 周璇 袁德义 邹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8-571,共14页
【目的】为了探究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生物学机制。【方法】研究以石果毛蕊山茶[C.mairei var.lapidea(Y.C.Wu)Sealy](SG)、海南油茶‘海油3号’(C.hainanica‘Haiyou 3’)(HN-3)和普通油茶‘德油6号’(C.o... 【目的】为了探究攸县油茶(Camellia yuhsienensis)远缘杂交亲和性的生物学机制。【方法】研究以石果毛蕊山茶[C.mairei var.lapidea(Y.C.Wu)Sealy](SG)、海南油茶‘海油3号’(C.hainanica‘Haiyou 3’)(HN-3)和普通油茶‘德油6号’(C.oleifera‘Deyou 6’)(DY-6)为父本,采用常规授粉和混合授粉方式对攸县油茶(YX)进行自交和杂交授粉。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亲本倍性,通过离体萌发法测定父本花粉活力,运用显微技术观察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动态以及早期果实和胚珠发育动态,并田间调查各授粉组合的座果率和落果率。【结果】(1)YX为六倍体,SG为二倍体,HN-3为八倍体,DY-6为六倍体。(2)4种油茶花粉具有较强的活力和育性,其中花粉活力最高的是DY-6,为70.13%;花粉活力最低的是YX,为40.68%。(3)自交和杂交所有组合的花粉均能在柱头上正常萌发,且花粉管在授粉后12 h均生长到花柱基部,但自交和YX×SG的花粉管进入子房后生长受阻,无法到达胚珠;YX×HN-3和YX×DY-6的花粉管则在授粉后72h到达胚珠。(4)自交和杂交授粉后100 d内,YX×DY-6的果实横径、纵径最大,YX×SG的果实横径、纵径最小;YX×DY-6的败育胚珠数最少,平均为3.83枚/果;YX×SG的败育胚珠数最多,平均为6.00枚/果。(5)自交和杂交授粉后100 d内,YX×DY-6的座果率最高,为68.0%;YX×SG的座果率最低,为4.0%;YX×HN-3的座果率为16.0%,其落果高峰主要集中在授粉后0~30 d和40~70 d;混合授粉组合YX×SD的座果率为22.0%。【结论】自交和YX×SG的杂交障碍主要为受精前障碍,YX×HN-3的杂交障碍为受精前和受精后障碍;攸县油茶远缘杂交亲和性也与亲本倍性有关,其亲和性大小为YX(六倍体)×DY-6(六倍体)>YX×HN-3(八倍体)>YX×YX>YX×SG(二倍体);混合授粉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攸县油茶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结果为攸县油茶远缘杂交亲和性机理研究提供了细胞学基础,也为油茶远缘杂交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攸县油茶 远缘杂交 亲和性 花粉管生长 座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授粉方式对富士苹果花粉管萌发及坐果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鑫 于毅 +7 位作者 王桂萍 王光召 吕常厚 于凯 门兴元 李丽莉 宋莹莹 郭文秀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79,共5页
为了探讨不同授粉方式对苹果花粉管萌发及坐果率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地熊蜂授粉、意大利蜜蜂授粉、凹唇壁蜂授粉、自花授粉、风媒传粉、人工点花授粉和人工喷花授粉这7种授粉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苹果自花授粉和... 为了探讨不同授粉方式对苹果花粉管萌发及坐果率的影响,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地熊蜂授粉、意大利蜜蜂授粉、凹唇壁蜂授粉、自花授粉、风媒传粉、人工点花授粉和人工喷花授粉这7种授粉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苹果自花授粉和风媒传粉效果差,人工喷花授粉、壁蜂授粉、熊蜂授粉苹果花粉管萌发数量分别为95.18、87.88、93.63个/柱头。意大利蜜蜂、凹唇壁蜂、地熊蜂授粉效果好,花序坐果率都达到100%,均能代替人工对苹果授粉。熊蜂授粉中心花坐果率为99.00%,边花坐果率为20.34%,可以提高中心花坐果率、减少边花坐果率,从而节省人工疏花疏果,减轻劳动力和降低生产成本。这一结果可为果农有效使用授粉昆虫提供技术支撑。综合来看,熊蜂授粉是最佳的授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授粉方式 地熊蜂 意大利蜜蜂 凹唇壁蜂 花粉管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油茶自交与异交的花粉管生长差异分析
20
作者 于钊妍 龚涵 +4 位作者 徐玉芬 刘艳菊 吴坤林 曹秋林 贾效成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92-2598,共7页
油茶(Camellia spp.)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前人初步研究表明,油茶的自交不亲和性可能是导致油茶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法,结合形态观察,以热研2号、热研3号海南油茶... 油茶(Camellia spp.)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在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前人初步研究表明,油茶的自交不亲和性可能是导致油茶结实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法,结合形态观察,以热研2号、热研3号海南油茶为材料,自交和杂交组合分别为热研3号×热研3号、热研3号×热研2号,进行自交和异交授粉后采样,采用“双载玻片贴合两面观察法”制片后,进行花粉管荧光显微观察,比较二者花粉管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热研系列海南油茶柱头前端均有不同程度的弯曲,柱头数为3~5个不等,雌蕊长度略大于雄蕊长度;雌蕊长度和雄蕊数量、雄蕊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其单花开放持续5~8 d,花粉散粉时间和柱头具可授性的时间重叠。花粉管荧光观察表明,热研3号海南油茶自交与异交花粉管前期生长速度大致相同,二者生长速度均在授粉后12~24 h内达到顶峰,自36 h后,杂交花粉管生长长度超过自交花粉管,直至生长至子房内。授粉48 h后,自交与异交花粉管均能到达花柱基部,此时已观察到异交花粉管能进入子房,但自交花粉管生长速度则变慢,直至在花柱基部接近子房处生长停滞。该研究结果为海南油茶品种配置和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油茶 自交 异交 花粉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