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Polar码快速译码优化设计
1
作者 舒冰心 雷菁 +2 位作者 鲁信金 刘哲铭 程江华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众所周知,快速循环冗余校验辅助的串行抵消列表(Fast Cyclic Redundancy Check-Aid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Fast CA-SCL)译码算法是通过比特分类来实现快速译码功能。针对其算法复杂度高、时延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列表Fast... 众所周知,快速循环冗余校验辅助的串行抵消列表(Fast Cyclic Redundancy Check-Aided 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Fast CA-SCL)译码算法是通过比特分类来实现快速译码功能。针对其算法复杂度高、时延大等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列表Fast CA-SCL(Adaptive List Fast CA-SCL,ALF-CA-SCL)算法优化设计,提出对应的硬件架构设计方案加以验证。该算法通过灵活改变列表长度优化策略,保证译码的可靠性,降低译码复杂度和传输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误码性能相当时,与Fast CA-SCL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使得系统效率提高了5.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ar 快速译码 自适应列表fast CA-SCL译码 硬件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wer System State Estimation Solution With Zero Injection Constraints Using Modified Newton Method and Fast Decoupled Method in Polar Coordinate 被引量:13
2
作者 GUO Ye ZHANG Boming WU Wenchuag SUN Hongbin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I0015-I0015,11,共1页
如何保证零注入节点的注入功率在状态估计结果中严格为0是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直角坐标下,由于零注入约束为线性约束,可使用修正牛顿法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借鉴直角坐标下修正牛顿法的思路,提出了极坐标下的... 如何保证零注入节点的注入功率在状态估计结果中严格为0是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在直角坐标下,由于零注入约束为线性约束,可使用修正牛顿法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借鉴直角坐标下修正牛顿法的思路,提出了极坐标下的修正牛顿法和修正快速解耦估计。这些方法的计算流程与传统的极坐标下的牛顿法和快速解耦估计非常相似,计算速度与大权重法相当,同时能够保证零注入约束严格满足。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估计模型 电力系统 解耦方法 注射 极坐标 牛顿法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电压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翻转集合的极化码Fast-SSC-Flip译码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锐 孙荷 杨沛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594-3602,共9页
为了降低极化码快速简化串行抵消翻转(Fast-SSC-Flip)译码算法的候选翻转比特集合大小,减小搜索复杂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翻转集合的极化码Fast-SSC-Flip译码算法。基于快速简化串行抵消(Fast-SSC)译码过程中首位译码错误信息比特有... 为了降低极化码快速简化串行抵消翻转(Fast-SSC-Flip)译码算法的候选翻转比特集合大小,减小搜索复杂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关键翻转集合的极化码Fast-SSC-Flip译码算法。基于快速简化串行抵消(Fast-SSC)译码过程中首位译码错误信息比特有极大的概率落于关键集合(CS)中,以及Fast-SSC-Flip译码算法的候选比特均为码字比特,所提算法利用极化码的生成矩阵得到与CS中信息比特相应的码字比特,并用这些码字比特构建关键翻转集合(CFS)作为候选翻转比特集合。实验结果表明,在使用相同候选比特可靠性度量准则的前提下,在码长N=1024及码率R=0.5时,该文所提基于关键翻转集合的Fast-SSC-Flip译码算法相较于传统Fast-SSC-Flip算法在不损失译码性能的情况下,候选翻转集合大小显著降低;相较于新的快速简化串行抵消翻转(N-Fast-SSC-Flip)算法有相近的译码性能,但候选翻转集合至少缩小了77.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快速简化串行抵消译码 比特翻转 关键翻转集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数FastICA的双极化干扰对消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帅帅 武铮 +1 位作者 王烁 孙中传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1-706,共6页
为解决卫星通信中极化复用导致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快速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根据传输信道的对称性对算法作了简化处理,减少了计算量。该算法依据发送端的两个线极化信号的不相关性,在无源信号及混合矩阵的先验信息情况... 为解决卫星通信中极化复用导致的交叉极化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快速独立成分分析方法,根据传输信道的对称性对算法作了简化处理,减少了计算量。该算法依据发送端的两个线极化信号的不相关性,在无源信号及混合矩阵的先验信息情况下,构造负熵函数并使其最大化来分离出独立成分,进而实现交叉极化信号对消。仿真实验以正交相移键控调制信号为例,从误差向量幅度、信干噪比、交叉极化隔离度、性能指数这几个指标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基于复数快速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对解决交叉极化干扰问题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极化干扰 快速独立成分分析 卫星通信 交叉极化隔离度 误差向量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T地锚基础工程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沈志平 孙洪 +3 位作者 杨振杰 吴斌 王鸿 付君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1-255,共5页
FAST工程主动反射面为一半径300 m、口径500 m的球冠面,是一种基于柔性基底的预应力整体索网结构,索网包括2225个主索节点及下拉索驱动装置和地锚。由于台址岩土单元复杂,地锚点多、分布范围广、定位精度要求高、与场地其他基础设施的... FAST工程主动反射面为一半径300 m、口径500 m的球冠面,是一种基于柔性基底的预应力整体索网结构,索网包括2225个主索节点及下拉索驱动装置和地锚。由于台址岩土单元复杂,地锚点多、分布范围广、定位精度要求高、与场地其他基础设施的相互干涉大,给地锚基础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题。本文针对FAST地锚基础中的特殊问题一一展开研究:以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为基础,通过抓台址区主控因素,集合影响台址岩土性质的自然因素,对岩土单元进行了合理的分区;通过建立台址开挖后的BIM模型,利用极射投影技术实现了地锚中心点的精确定位;利用极射投影结果,对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涉情况进行了调节和处理。研究成果最终确保了FAST地锚基础工程的顺利竣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t工程 地锚基础 岩土分区 极射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关键简化集合的极化码SSRFSC翻转译码算法
6
作者 郭锐 刘洋 +2 位作者 何美霖 刘兆霆 赵宜楠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5-106,共12页
为提高基于简化序列重复节点的快速串行抵消(SSRFSC)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提出了基于关键简化集合(CSS)和简化序列重复(SSR)节点的CSS-SSR-Flip译码算法。所提算法首先选取SSR中最长重复(REP)节点的信息位作为候选比特(CB),从而构造了基... 为提高基于简化序列重复节点的快速串行抵消(SSRFSC)译码算法的译码性能,提出了基于关键简化集合(CSS)和简化序列重复(SSR)节点的CSS-SSR-Flip译码算法。所提算法首先选取SSR中最长重复(REP)节点的信息位作为候选比特(CB),从而构造了基于SSR的CSS;然后针对SSR节点的译码特点设计了相应的翻转度量和翻转准则,通过考虑SSR节点中重复序列和源节点对译码的影响来度量CB可靠性,在特定CB翻转时选择次优的重复序列完成SSR节点翻转操作。实验数据表明,当误帧率FER=10-3时,所提出的CSSSSR-Flip译码算法与传统的快速简化串行抵消翻转(Fast-SSC-Flip)译码算法相比能够获得超过0.1 dB的性能增益,且具有与新型Fast-SSC-Flip(New-Fast-SSC-Flip)译码算法相同的译码性能;与传统翻转集合大小K相比,CSS大小缩减最多达79.5%,与关键集合(CS)相比集合大小最多可缩减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码 快速简化串行抵消 简化序列重复节点 关键简化集合 翻转译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滤波算法的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正演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志强 褚国安 +6 位作者 聂利超 裴文兵 郭一凡 周维 胡军 闫冰 邓朝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8-648,共11页
为进一步提高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多参数超前探测的效果,采用滤波算法进行计算时间域等效电阻率,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提出一种基于滤波算法的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正演方法。该方法针对时间域Cole-Cole表达式计算收敛性差的问... 为进一步提高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多参数超前探测的效果,采用滤波算法进行计算时间域等效电阻率,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计算,提出一种基于滤波算法的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正演方法。该方法针对时间域Cole-Cole表达式计算收敛性差的问题,引入滤波算法进行时间域激发极化等效电阻率的计算,提高算法的收敛性;针对正演过程中大型矩阵求解影响计算效率的问题,引入OpenMP并行算法,实现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正演的加速运算。最后,开展数值算例和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正演方法对异常体有敏感响应,且在加快正演速度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基于滤波算法的隧道全时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获得的观测数据与实际探测数据较为相符,这为基于全时域激发极化隧道超前探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正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全时域激发极化 滤波算法 快速三维正演模拟 并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上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8
作者 李抒予 高原 +1 位作者 金红林 刘同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933,共18页
由羌塘、巴颜喀拉、柴达木和祁连等几个二级块体组成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华南块体及华北块体接触,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文中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2010年1月—2021年9月的小地震波形事件,使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快波偏振方向与慢波... 由羌塘、巴颜喀拉、柴达木和祁连等几个二级块体组成的青藏高原东北部与华南块体及华北块体接触,产生强烈的构造变形。文中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2010年1月—2021年9月的小地震波形事件,使用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计算得到快波偏振方向与慢波时间延迟2个各向异性参数,并对参数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快波偏振方向以NEE为主导,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大致平行,祁连块体北部和东南部、羌塘块体北部存在NNW、NWW或近EW等多个相对较弱的第2快波偏振方向,与区域内广泛分布的NW走向断裂近平行。柴达木块体东北缘的快波偏振方向较离散,受到应力、断裂、岩石性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祁连块体北部逆冲断裂系东部的时间延迟大于西部,体现了两者应力环境的差异。祁连块体东南部及柴达木块体东北缘大致相当的时间延迟分布可能与其具有类似的岩石类别物性及构造环境相关。柴达木盆地北缘存在NWW向快波优势偏振方向和相对一致的时间延迟,可能是断裂在深部高压变质作用的响应。羌塘块体北部的时间延迟小于拉脊山断裂周缘(祁连块体东南部与柴达木块体东北缘),可能与岩石类别物性与构造环境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北部 剪切波分裂 各向异性 上地壳 快波偏振 慢波时间延迟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地区快剪切波偏振图像及其变化 被引量:69
9
作者 高原 郑斯华 周蕙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28-232,共5页
根据剪切波分裂的相关函数计算-时间延迟校正-偏振分析检验的系列分析方法,利用唐山地区近源强地面运动记录,对快剪切波偏振图像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初步讨论。在唐山地区,有些相距很近的台站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其... 根据剪切波分裂的相关函数计算-时间延迟校正-偏振分析检验的系列分析方法,利用唐山地区近源强地面运动记录,对快剪切波偏振图像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初步讨论。在唐山地区,有些相距很近的台站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其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离散性特征表明,在复杂地区不同台站观测结果的简单叠加可能是没有意义的。研究表明,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可能存在着快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剪切波分裂 偏振图像 唐山市 地震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及邻区SKS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58
10
作者 罗艳 黄忠贤 +1 位作者 彭艳菊 郑月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2-821,共10页
SKS波分裂测量是研究大陆地幔的形变特征、探索大陆动力学和演化过程的重要工具 .本文对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台站的SKS波分裂现象进行了研究 .选用中国数字化宽频带地震台网 (CB台网 )和美国IRIS数据中心提供的三分量宽频带数字化地震资... SKS波分裂测量是研究大陆地幔的形变特征、探索大陆动力学和演化过程的重要工具 .本文对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台站的SKS波分裂现象进行了研究 .选用中国数字化宽频带地震台网 (CB台网 )和美国IRIS数据中心提供的三分量宽频带数字化地震资料 ,使用SC(SilverandChan ,1991)方法 ,得到了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 80多个台站下方上地幔各向异性参数 ,即快波偏振方向 φ和快慢波到时差δt.快波偏振方位在相同地块有一定的优势排列方向 ,大多数台站快波偏振方向都能与过去或现今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得到很好的符合 .整个研究区域所得到的分裂延迟时间在 0 .4~ 2 .4s之间 ,平均为 1.2s.根据SKS波测量得到的分裂参数 ,分析了该研究区域各向异性介质的特性 ,从而探索与岩石弹性各向异性相关的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KS波分裂 各向异性 快波方向 大陆动力学 地幔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快剪切波偏振特性 被引量:65
11
作者 石玉涛 高原 +2 位作者 吴晶 罗艳 苏有锦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4-585,共12页
通过对云南遥测地震台网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4年资料的分析,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综合分析方法,获得了云南地区10个数字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大部分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为近N—S或NNW方向;位... 通过对云南遥测地震台网2000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4年资料的分析,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综合分析方法,获得了云南地区10个数字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云南地区大部分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为近N—S或NNW方向;位于活动断裂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活动断裂的走向一致;与GPS主压应变方向一致,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少数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较为复杂,或与活动断裂的走向及GPS主压应变方向不一致.这样的台站总是位于几个断裂的交会处,反映了复杂的断裂背景和复杂的应力分布特征.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代表了原地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受到区域应力场和断裂分布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快剪切波偏震 主压应力 活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地区SKS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77
12
作者 常利军 王椿镛 丁志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7-204,共8页
根据云南数字地震台网和云南流动地震台网的台站,以及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CNDSN)腾冲台和昆明台,共计47个台站记录到的远震SKS波震相,计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各向异性,讨论并分析了各向异性层的深度、厚度、起因,进一步探讨了与... 根据云南数字地震台网和云南流动地震台网的台站,以及中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CNDSN)腾冲台和昆明台,共计47个台站记录到的远震SKS波震相,计算了各个台站下方的各向异性,讨论并分析了各向异性层的深度、厚度、起因,进一步探讨了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地球动力学有关的一些问题.从得到的结果来看,云南北部的各向异性的快波偏振方向呈南北向,逐渐过渡到南部的近东西向,整体来看,有一旋转的趋势.分析表明各向异性层主要分布于上地幔,时间延迟在0.58—1.88s,厚度在67,216kin之间.青藏高原存在垂直向隆升变形和东西向拉张变形外,地幔物质还向东南运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快波偏振方向 时间延迟 数字地震台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苏鲁及邻区上地幔的各向异性 被引量:22
13
作者 吴萍萍 王椿镛 +2 位作者 丁志峰 常利军 李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539-2550,共12页
大别—苏鲁是扬子与华北的碰撞造山带,对该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区的地幔动力学机制.本文选用了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和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三分量宽频带的远震地震波形数据,分别采用最小能... 大别—苏鲁是扬子与华北的碰撞造山带,对该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该区的地幔动力学机制.本文选用了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和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三分量宽频带的远震地震波形数据,分别采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对大别—苏鲁及邻区进行剪切波偏振分析,计算了研究区台站下方介质的各向异性分裂参数:快波偏振方向(Φ)和快慢波延迟时间(δt).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研究区内快、慢波延迟时间0.5~1.63s,推测各向异性层深度为57.5~187.6km,由软流圈和岩石圈地幔的各向异性共同作用引起.快波偏振方向在4个不同构造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华北板块快波偏振方向为近E-W向,根据地质资料,我们分析认为华北板块的各向异性受地幔软流圈流动的影响明显;大别造山带各向异性平行于大别主构造,反映造山过程中岩石圈物质沿大别造山轴部NW-SE向迁移的特点;在大别南侧和东侧的扬子板块快波偏振方向分别表现为近垂直于造山带走向和NEE-SWW,苏鲁造山带各向异性结果为NEE-SWW,与地表构造有一定的夹角,同时与板块运动方向相差较大,分析认为扬子板块和苏鲁造山带各向异性是由地幔软流圈流动和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残留在岩石圈地幔的"化石各向异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分裂 快波方向 大别—苏鲁 上地幔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都圈西北部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107
14
作者 吴晶 高原 +1 位作者 陈运泰 黄金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9-220,共12页
本研究使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2002年01月-2003年12月的波形记录资料,采用SAM方法,进行了剪切波分裂的分析,得到首都圈西北部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的初步结果.根据对有3条以上可靠记录的14个台站的统计分析,得到首都圈西北部地区的... 本研究使用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2002年01月-2003年12月的波形记录资料,采用SAM方法,进行了剪切波分裂的分析,得到首都圈西北部地区地壳介质地震各向异性的初步结果.根据对有3条以上可靠记录的14个台站的统计分析,得到首都圈西北部地区的剪切波分裂的统计平均结果为: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为NE69.9°±44.5°,慢剪切波平均时间延迟为4.44±2.93(ms/km).研究认为,NE69.9°±44.5°的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暗示了该区域的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第一优势取向揭示了NWW近E-W方向的原地水平主压应力的构造意义,凸现了NWW向的张家口—蓬莱断陷带.通过快剪切波偏振方向,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位于活动断裂上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的优势取向与断裂走向一致,认为南口—孙河断裂和夏垫断裂是两个活动断裂,而八宝山断裂可能是个并不太活跃的活动断裂.华北盆地里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显示出复杂的分布特征,对应了盆地凹陷区里许多断裂互相交汇造成区域主压应力场受到局部调整的复杂图像.研究还认为慢剪切波时间延迟急剧的梯度变化可能与地壳深部的温度变化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都圈 地震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快剪切波偏振方向 慢剪切波时间延迟 活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缺陷的直流局部放电波形测量与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晓华 吴广宁 +1 位作者 张血琴 边姗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1-34,共4页
为深入了解直流局部放电特性,在直流下分别测量了气隙、表面和电晕放电模型的局部放电,比较3种模型的放电脉冲波形和直流电压施加不同阶段的放电情况,并从放电机理角度分析了直流电压施加不同阶段局部放电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放电... 为深入了解直流局部放电特性,在直流下分别测量了气隙、表面和电晕放电模型的局部放电,比较3种模型的放电脉冲波形和直流电压施加不同阶段的放电情况,并从放电机理角度分析了直流电压施加不同阶段局部放电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放电模型的直流局部放电能量分布频段多<10 MHz,放电脉冲波形与频谱分析图存在区别,可以此分辨3种放电类型。气隙放电模型在直流电压移除后,因空间电荷作用,绝缘介质中存在较强的内电场会引起较多的反极性放电;而表面放电模型与电晕放电模型在直流电压移除后无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放电 直流 缺陷模型 放电波形 极性 快速傅立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区域地震台网的剪切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永久 高原 +1 位作者 石玉涛 程万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34,216,共12页
通过对成都数字地震台网2000年5月1日—2006年12月31日6年多资料的分析,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四川地区8个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大部分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为NE或NW方向;位于活动断... 通过对成都数字地震台网2000年5月1日—2006年12月31日6年多资料的分析,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四川地区8个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四川地区大部分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为NE或NW方向;位于活动断裂上或几条活动断裂交汇部位的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大多数与对选用的小地震起控制作用的活动断裂走向一致,或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但复杂的局部构造会影响剪切波分裂结果,造成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主要活动断裂走向不一致,或与区域主压应力相差较大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分裂 快剪切波偏振 主压应力 活动断裂 四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与山西地震带交汇区的地壳剪切波分裂 被引量:23
17
作者 赵博 高原 +2 位作者 石玉涛 金红林 孙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517-1527,共11页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简称张渤地震带)与山西地震带交汇区域(113°E~117°E,39°N~42°N)是华北地区北部三个构造单元华北沉降、燕山隆起和太行山隆起的交界处.本文采用张渤带西端的流动地震台网和华北地区北部的区域... 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简称张渤地震带)与山西地震带交汇区域(113°E~117°E,39°N~42°N)是华北地区北部三个构造单元华北沉降、燕山隆起和太行山隆起的交界处.本文采用张渤带西端的流动地震台网和华北地区北部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波形数据,使用SAM方法对该区域地壳介质剪切波分裂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的燕山隆起地区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近EW向,这与华北地区北部的区域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南部的太行山隆起地区,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为NE—NNE,可能与太行山隆起的断裂带走向有关,与山西地震带北部NNE—NE向的断层走向一致.位于研究区域中部的隆起与沉降边界区,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则表现的比较复杂,可能是复杂的局部地质构造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渤地震带 山西地震带 剪切波分裂 快剪切波偏振方向 应力 地壳 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相关的指纹拼接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刚 高飞 +3 位作者 郭征 张元鸣 程振波 吕慧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14-918,共5页
基于指纹图像的旋转、平移、距离等不变特性,从增加指纹图像的有效特征点出发,提出了指纹拼接方法。该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提出基于中值滤波及局部属性的归一化预处理算法,去除图像噪声和影响相位相关度准确性的频率信息;第二步,图像... 基于指纹图像的旋转、平移、距离等不变特性,从增加指纹图像的有效特征点出发,提出了指纹拼接方法。该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提出基于中值滤波及局部属性的归一化预处理算法,去除图像噪声和影响相位相关度准确性的频率信息;第二步,图像进行伪极坐标快速傅立叶变换,根据旋转和平移的不变性,利用相位相关对图像进行快速配准;第三步,对配准的指纹图像完成平滑拼接。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本方法可以增加有效的指纹图像特征点数量,改善比对效果,计算复杂度较低,可以实现指纹图像的快速拼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相关 伪极坐标快速傅立叶变换 配准 指纹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苗庆杰 刘希强 +4 位作者 李永华 周彦文 郑建常 崔鑫 季爱东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6-754,843,共9页
通过分析山东地区数字地震台网3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远震SKS波形资料,使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S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时间延迟,获得了山东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该研究区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基本呈WNW-ESE方向... 通过分析山东地区数字地震台网37个宽频带地震台站的远震SKS波形资料,使用最小能量法和旋转相关法求得每一个台站的SKS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时间延迟,获得了山东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图像.该研究区的各向异性快波方向基本呈WNW-ESE方向,快、慢波时间延迟为0.73—1.71s.研究表明,山东地区上地幔存在明显的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快波方向与岩石层的伸展方向和GPS测量得到的速度场方向(ITRF2005参考框架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异性 SKS波分裂 快波方向 岩石层变形 山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紫坪铺水库库区地震剪切波分裂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张永久 高原 +1 位作者 石玉涛 太龄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091-2101,共11页
本研究利用四川紫坪铺水库数字地震台网2004年8月17日~2008年5月11日的地震观测波形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四川紫坪铺水库库区8个数字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紫坪铺库区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 本研究利用四川紫坪铺水库数字地震台网2004年8月17日~2008年5月11日的地震观测波形资料,使用剪切波分裂SAM系统分析方法,获得了四川紫坪铺水库库区8个数字地震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结果.结果表明,紫坪铺库区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主要为NE或NW方向;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优势方向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或活动断裂走向一致;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变化可能与汶川大地震前区域应力场的增加和龙门山断裂带微破裂增加有关,慢剪切波时间延迟的变化与四川紫坪铺水库水位升降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紫坪铺水库 剪切波分裂 快剪切波偏振 主压应力 活动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