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Gb/s光通信传输系统中一阶PMD自适应补偿实验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光涛 张晓光 +4 位作者 沈昱 于丽 郑远 李朝阳 杨伯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8-451,共4页
在 10Gb/s归零码 (RZ)光通信传输链路中成功地搭建一阶PMD自适应补偿的实验系统 ,补偿量 2 9ps ,跟踪补偿时间在 1s以内 。
关键词 高速光通信 偏振模色散(pmd) 自适应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补偿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学明 左萌 +2 位作者 张慧剑 顾畹仪 徐大雄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13期42-44,共3页
简要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几种 PMD补偿技术 ,分析了各种补偿技术的优缺点 ,指出了当前 PMD补偿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光通信系统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补偿 色散补偿光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功率反馈控制信号实现10Gbit/s系统的PMD补偿实验(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剑 于晋龙 +2 位作者 胡浩 袁国慧 杨恩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8-251,共4页
光纤通信线路检测到的电功率随差分群延迟变化,可以作为PMD补偿的反馈控制信号.给出了这一变化关系的理论计算和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关系,确定电压信号与DGD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系统,并考虑了影响反馈电压信号的多种因... 光纤通信线路检测到的电功率随差分群延迟变化,可以作为PMD补偿的反馈控制信号.给出了这一变化关系的理论计算和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关系,确定电压信号与DGD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系统,并考虑了影响反馈电压信号的多种因素以及减小这些影响的措施.眼图给出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补偿的效果,还利用误码测试仪测量了补偿前后的接收灵敏度的改变以定量说明补偿的效果,最后比较了不同情况下的补偿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偏振控制 差分群延迟 反馈控制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Bi-NLCFBG用于补偿PMD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冯显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分析了一种可调节的偏振模色散 (PMD)补偿器 ,该补偿器是一个高双折射光纤制成的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并首次分析了该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中的光谱特性和时延曲线 ;同时采用一个压电转换 (PZT)拉伸器对该光栅进行均匀拉伸 ,以达到调节的... 分析了一种可调节的偏振模色散 (PMD)补偿器 ,该补偿器是一个高双折射光纤制成的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并首次分析了该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中的光谱特性和时延曲线 ;同时采用一个压电转换 (PZT)拉伸器对该光栅进行均匀拉伸 ,以达到调节的目的 .最后提出了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Bi-NLCFBG pmd 偏振模色散 高双折射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二次啁啾 压电转换 自适应补偿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馈PMD补偿实验中从偏振度椭球获得差分群时延的研究(英文)
5
作者 段高燕 张晓光 +2 位作者 于丽 张茹 杨伯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61-1864,共4页
运用偏振度(DOP)椭球法从实验的有限样点数据中获得了差分群时延和偏振主态方向,这为前馈补偿实验提供了最关键的技术因素·在实验中获得了偏振主态方向和DGD,而且当DGD较小时,从实验所获得的DGD值与理论模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运用偏振度(DOP)椭球法从实验的有限样点数据中获得了差分群时延和偏振主态方向,这为前馈补偿实验提供了最关键的技术因素·在实验中获得了偏振主态方向和DGD,而且当DGD较小时,从实验所获得的DGD值与理论模拟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当DGD较小时,可以用偏振度椭球法从实验上得到正确的DGD和偏振主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前馈 偏振度椭球 差分群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及其补偿措施
6
作者 袁明辉 张明德 孙小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1-885,共5页
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指出PMD造成NOLM开关性能钝化,引起消光比严重恶化,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D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NOLM光纤环中内置保偏光纤以补偿... 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指出PMD造成NOLM开关性能钝化,引起消光比严重恶化,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D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NOLM光纤环中内置保偏光纤以补偿PMD的方法,其补偿位置位于光纤环中点时对开关性能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纤环镜 偏振模色散 补偿 保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P监测的PMD补偿的实现与性能分析
7
作者 陈颖 朱奇光 李志全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3,共5页
针对偏振模色散(PMD)限制光纤通信系统向高速率和长距离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偏振度(DOP)监测的PMD动态自适应补偿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法根据DOP与差分群时延(DGD)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算法实现DOP最佳值的搜索和跟踪,由DOP的变化... 针对偏振模色散(PMD)限制光纤通信系统向高速率和长距离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偏振度(DOP)监测的PMD动态自适应补偿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法根据DOP与差分群时延(DGD)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算法实现DOP最佳值的搜索和跟踪,由DOP的变化反映PMD的大小及其补偿效果,采用调节偏振控制器波片的角度和可变时延线,调整两基本偏振态,不断优化DOP使其趋于最佳值,构建了闭环补偿系统。实验结构表明,发生裂化的信号波形得到了有效恢复,眼图张开度得到明显改善。实验中,系统的补偿响应时间约为110ms,补偿后信号的误码率为3.59e-16,达到了系统对传输误码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偏振模色散补偿 偏振度 差分群时延 偏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LiNbO_3的自适应PMDC的方案设计
8
作者 余建国 曾智 +2 位作者 余重秀 王旭 刘蕾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5,39,共3页
文章设计了一种快速实用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MD)补偿器,主要利用x切、y向传播的L iNbO3器件的双折射特性进行了光纤链路PMD的补偿,采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功率谱密度作为补偿器的反馈控制信号,并使用了多维梯度搜索算法优化补偿量。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补偿 LINBO3 光纤通信 群时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算法的自适应PMD补偿系统设计
9
作者 朱奇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3期2508-2509,共2页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DM系统中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MD)补偿方法,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实现DOP的搜索和跟踪,并经D/A转换,将对应的电压施加在偏振控制器上,调制电压范围为0~10V,调节信号的基本偏振态,从而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模块,通过...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WDM系统中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MD)补偿方法,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来实现DOP的搜索和跟踪,并经D/A转换,将对应的电压施加在偏振控制器上,调制电压范围为0~10V,调节信号的基本偏振态,从而形成闭环反馈控制模块,通过多次迭代,得到DOP的最佳值,实现对PMD的自适应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偏振模色散(pmd) 自适应补偿 粒子群优化(PSO)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偏振模色散测量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杨广强 张霞 +3 位作者 林健飞 宋继恩 黄永清 任晓敏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33-1136,共4页
对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用26m长光子晶体光纤使皮秒光脉冲的两个正交偏振模产生了108ps时延.运用脉冲时延法和固定分析仪法对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得到其偏振模色... 对一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测量.实验用26m长光子晶体光纤使皮秒光脉冲的两个正交偏振模产生了108ps时延.运用脉冲时延法和固定分析仪法对这种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模色散进行了实验测量,测量得到其偏振模色散参量可达4154ps/km,对应的模式双折射度为1.25×10-3.这种新型的高双折射光纤可用于补偿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光纤 高双折射 光纤通信系统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一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剑飞 于晋龙 +2 位作者 王剑 胡浩 杨恩泽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46-150,共5页
偏振模色散(PMD)对10Gbit/s及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PMD的补偿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PMD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D的补偿技术。在用保偏光纤模拟... 偏振模色散(PMD)对10Gbit/s及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因此PMD的补偿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PMD引起的脉冲展宽对接收信号频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PMD的补偿技术。在用保偏光纤模拟PMD效应的10Gbit/s的传输线路中实现了一阶PMD的自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号功率谱 MD补偿 一阶偏振模 自动补偿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Gbit/s 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建忠 张晓光 +6 位作者 于丽 席丽霞 沈昱 周光涛 张娜 吴斌 苑铁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1-565,共5页
报导了一个40Gbit/s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此实验系统基于偏振度的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 在中心波长1560. 5nm处,补偿后的DGD和二阶PMD效应改善明显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偏振模色散自适... 报导了一个40Gbit/sOTDM系统中二阶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此实验系统基于偏振度的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二阶偏振模色散自动补偿 在中心波长1560. 5nm处,补偿后的DGD和二阶PMD效应改善明显 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偏振模色散自适应补偿的搜索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自适应补偿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度的偏振模色散补偿中检测信号对不同归零码型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高燕 李喜红 +5 位作者 王刚 张建忠 张晓光 张茹 于丽 杨伯君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从理论上数值分析和比较了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各种光调制码型(RZ、CSRZ、RZ-DPSK、CSRZ-DPSK)的偏振模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码型的偏振度大不相同,RZ码受偏振度影响最大,CSRZ-DPSK码受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最小,在补偿系统中更... 从理论上数值分析和比较了一阶和二阶偏振模色散对各种光调制码型(RZ、CSRZ、RZ-DPSK、CSRZ-DPSK)的偏振模色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码型的偏振度大不相同,RZ码受偏振度影响最大,CSRZ-DPSK码受二阶偏振模色散的影响最小,在补偿系统中更适合缓解偏振模色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偏振度 调制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通信系统中的色散问题及其补偿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文玉 赵继军 +1 位作者 纪越峰 徐大雄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18,共4页
当光纤通信系统单信道速率升级到40Gbit/s及以上时 ,色度色散 (CD)和偏振模色散 (PMD)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补偿的必要性、关键技术。
关键词 光通信系统 色度色散 偏振模色散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色散效应对脉冲展宽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宋扬 王丽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8-571,共4页
为了研究光通信系统中光纤色散特性对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基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色散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脉冲展宽、光纤内部的偏振模色散、色度色散、波导色散和模间色散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到了折射率n=1.... 为了研究光通信系统中光纤色散特性对通信系统传输性能的影响,基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色散特性,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脉冲展宽、光纤内部的偏振模色散、色度色散、波导色散和模间色散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分别得到了折射率n=1.516和n=1.458的标准单模光纤经过10km传输距离后色散导致脉冲展宽的结果,比较了传输波长在850nm和1310nm时多模光纤的色散效应,通过对不同光源LD(Δλ=1nm)和LED(Δλ=70nm)的比较,分析了光谱宽度对脉冲展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石英光纤在系统传输波长为1.27μm处群速度色散等于0;折射率渐变多模光纤工作在常见的850nm以及1310nm通信窗口时,其模内色散表现为负色散;色度色散和模间色散引起的脉冲展宽随光纤的数值孔径、材料折射率和光源光谱线宽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脉冲展宽 群速度色散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散管理传输系统中克尔效应对偏振模色散的补偿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淑琴 黄肇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6-579,共4页
光纤的随机双折射效应可导致脉冲无规展宽即偏振模色散(PMD)。在零路径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系统中,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效应均被完全补偿,克尔效应成为一种有害因素会使脉冲变窄,但是当光纤的随机双折射被考虑时,克尔效应正好与PMD相互抵消... 光纤的随机双折射效应可导致脉冲无规展宽即偏振模色散(PMD)。在零路径色散管理孤子传输系统中,二阶色散和三阶色散效应均被完全补偿,克尔效应成为一种有害因素会使脉冲变窄,但是当光纤的随机双折射被考虑时,克尔效应正好与PMD相互抵消,使光脉冲准稳定传输。不同的光纤偏振模色散参数分别对应不同的最佳系统功率。此外,如果考虑不同偏振方向的损耗差异,则即使在最佳匹配条件下,微小的偏振损耗差异也可产生很大的脉宽波动。因此,偏振相关损耗是影响脉冲传输质量的相当重要的因素,不论在理论计算还是在工程设计中都应当认真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管理孤子 偏振模色散 偏振相关损耗 光纤通讯 双折射效应 pmd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对非线性光纤环镜微波光子开关的影响及其补偿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明辉 张明德 孙小菡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建立了考虑PMD在内的NOLM微波光子开关光波传输方程,给出了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里叶法,三维庞加莱球理论和琼斯传输矩阵法的数值分析模型·仿真获得在光子开关中微波直接强度调制光载波的传输过程,以及在不同调制带宽... 建立了考虑PMD在内的NOLM微波光子开关光波传输方程,给出了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的分步傅里叶法,三维庞加莱球理论和琼斯传输矩阵法的数值分析模型·仿真获得在光子开关中微波直接强度调制光载波的传输过程,以及在不同调制带宽下一阶和二阶PMD对光波信号和NOLM功率传输函数的影响·指出PMD造成NOLM开关性能钝化和消光比严重恶化,并引起信号信噪比下降和旁瓣泄漏·当调制带宽大于40GHz时,二阶PMD的影响比一阶PMD更加严重·最后讨论了NOLM中的PMD补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电子学 全光开关 非线性光纤环镜 偏振模色散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Gb/s光通信系统中光域偏振模色散补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唐军 王目光 +3 位作者 简水生 娄采云 霍力 姚和军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12期74-77,共4页
在 4 0Gb s归零码 (RZ)大PolarizationModeDispersion(PMD)光通信系统中 ,采用两级四自由度光域PMD(偏振模色散 )补偿器 ,以信号的DOP(偏振度 )为反馈信号 ,利用自适应优化算法 ,实现了一阶及高阶PMD动态自适应补偿 .最大一阶PMD补偿能... 在 4 0Gb s归零码 (RZ)大PolarizationModeDispersion(PMD)光通信系统中 ,采用两级四自由度光域PMD(偏振模色散 )补偿器 ,以信号的DOP(偏振度 )为反馈信号 ,利用自适应优化算法 ,实现了一阶及高阶PMD动态自适应补偿 .最大一阶PMD补偿能力为 35ps ,二阶PMD补偿能力为 2 0 0ps2 ,PMD动态自适应补偿器的优化补偿时间小于1 0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自适应补偿 优化算法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沙气候对电力光缆通信线路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宏波 赵东来 +2 位作者 汪洋 苏斌 李炜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9-41,共3页
电力光缆多随电力杆塔建设,因此多为架空线路,经常会遭到风沙灾害破坏。文章从短时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两方面,针对风沙灾害对光缆正常运行的影响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短期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对光缆线路的主要危害。选取现场实际运... 电力光缆多随电力杆塔建设,因此多为架空线路,经常会遭到风沙灾害破坏。文章从短时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两方面,针对风沙灾害对光缆正常运行的影响进行了说明,分析了短期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对光缆线路的主要危害。选取现场实际运行的光缆线路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同时,还选取现场常用光缆在实验室进行了测量。结合现场及实验室的测试结果,综合现场运行经验,给出了关于光缆线路中如何应对短时剧烈破坏与长期缓慢风蚀影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沙 色散 偏振模色散 光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模色散对光纤数字通信系统影响的讨论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勇 殷洪玺 +1 位作者 吴德明 徐安士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详细介绍了光纤偏振模色散产生的原因及描述模型 ,重点分析了光纤偏振模色散对光纤数字通信系统的影响 ,并指出了它是对未来高码率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的主要限制。最后讨论了光纤偏振模色散的补偿方法。
关键词 光纤数字通信系统 偏振模色散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