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gh-speed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in a 43-Gb/s RZ-DQPSK transmission system over 1200 km of standard single-mode fibre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凤 张晓光 +3 位作者 翁轩 席丽霞 张阳安 张文博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8期143-149,共7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he designed optical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ompensator shows a good performance under the real-time variation of differential group delay, state of polarization and principal state of po... This paper reports that the designed optical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ompensator shows a good performance under the real-time variation of differential group delay, state of polarization and principal state of polarization in a (40×43)-Gb/s dense-wavelength-multiplexing, 1200-km enhanced return-to-zero differential-quadrature-phase-shift- keying (RZ-DQPSK) system. The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tolerance of the system is improved by 26 ps using the optical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ompensator. The short and long time stabilities are tested with the bit error ratio recor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compensator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toler-ance bit error ratio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all-normal-dispersion Yb-doped mode-locked fiber lasers 被引量:2
2
作者 池俊杰 李平雪 +6 位作者 杨春 赵自强 李尧 王雄飞 钟国舜 赵鸿 姜东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68-273,共6页
We report on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an all-normal-dispersion (ANDi) Yb-doped mode-locked fiber laser, in which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NPR) is used to realize mode-locking without any dis... We report on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an all-normal-dispersion (ANDi) Yb-doped mode-locked fiber laser, in which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NPR) is used to realize mode-locking without any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Based on the coupled nonlinear Schr6dinger (CNLS) equation, a model simulating the mode-locked process of an all-normal-dispersion ring fiber laser is developed, which shows that the achievement of stable mode-locking depends on the alignment of the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PC) along the fast-polarization axis of the fiber, the birefringence intensity, and the net cavity dispers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stable mode-locked pulses with pulse duration 300 ps and average output power 33.9 mW at repetition rate 36 MHz a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normal-dispersion nonlinear polarization rotation mode-LOCKED Yb-doped fiber las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P的PMD补偿逻辑控制模块的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霞 王维涛 +3 位作者 韩纪广 牛惠娟 白成林 张晓光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45,共4页
国内首次对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中逻辑控制部分进行了集成化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及工作流程。详细设计了PSO算法模块在DSP系统中的实现,将该DSP系统应用到二阶PMD自适应补偿系统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DS... 国内首次对偏振模色散(PMD)自适应补偿系统中逻辑控制部分进行了集成化设计,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软件及工作流程。详细设计了PSO算法模块在DSP系统中的实现,将该DSP系统应用到二阶PMD自适应补偿系统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DSP逻辑控制模块对一阶及二阶PMD补偿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pmd) TMS 320VC33 逻辑控制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补偿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学明 左萌 +2 位作者 张慧剑 顾畹仪 徐大雄 《现代电子技术》 2004年第13期42-44,共3页
简要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几种 PMD补偿技术 ,分析了各种补偿技术的优缺点 ,指出了当前 PMD补偿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光通信系统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补偿 色散补偿光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模光纤偏振模色散(PMD)的理论 被引量:12
5
作者 薛梦驰 陈述 俞根娥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系统地研究了有关偏振模色散(PMD)的一些理论,包括PMD的起因、估算、模式耦合、标称值的确定等。指出了双折射是引起PMD的首要原因,说明了光纤材料的形状、应力、弯曲、扭转及电磁场等因素都能导致双折射。而模式耦合则是... 系统地研究了有关偏振模色散(PMD)的一些理论,包括PMD的起因、估算、模式耦合、标称值的确定等。指出了双折射是引起PMD的首要原因,说明了光纤材料的形状、应力、弯曲、扭转及电磁场等因素都能导致双折射。而模式耦合则是影响PMD的一系列特性(例如PMD与长度的依赖关系等)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双折射 模式耦合 单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实用低插损的PMD模拟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朝阳 郑远 +2 位作者 李春云 杨伯君 张晓光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9-22,共4页
采用偏振控制器级联保偏光纤的方案 ,数值模拟了偏振模色散模拟器的统计分布。通过一种优化算法 ,采用特定长度的 10段高双折射率光纤 ,使级联而成PMD模拟器的偏振模色散统计分布接近于麦克斯韦分布。实验测量结果表明 ,这种模拟器插损... 采用偏振控制器级联保偏光纤的方案 ,数值模拟了偏振模色散模拟器的统计分布。通过一种优化算法 ,采用特定长度的 10段高双折射率光纤 ,使级联而成PMD模拟器的偏振模色散统计分布接近于麦克斯韦分布。实验测量结果表明 ,这种模拟器插损低 ,可控性好 ,变化迅速 ,DGD分布符合麦克斯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插损 pmd模拟器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群时延差 琼斯矩阵 麦克斯韦分布 双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干涉法对电力系统OPGW光缆PMD的测量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宏波 汪洋 赵子岩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5-37,共3页
文章对偏振模色散对光通信系统的影响作了简要说明,详细介绍了干涉法测量偏振模色散的原理并分别说明了干涉法测量偏振模色散的两种方式。结合实际OPGW光缆线路,给出了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该光缆线路偏振模色散性能良好。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OPGW 干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廖同庆 吴先良 惠荣庆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387-1390,共4页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特性,得出了由PMD导致的DGD(差分群时延)的机理。由于PMD是一个随机量而难以计算、测定,因而从谱域上给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PMD的实验方法。通过统计学分析法给出了输入脉冲宽度、输出脉...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PMD的特性,得出了由PMD导致的DGD(差分群时延)的机理。由于PMD是一个随机量而难以计算、测定,因而从谱域上给出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测定PMD的实验方法。通过统计学分析法给出了输入脉冲宽度、输出脉冲宽度与系统PMD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对于实际系统输入脉冲宽度的选择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偏振态 差分群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Bi-NLCFBG用于补偿PMD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显杰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分析了一种可调节的偏振模色散 (PMD)补偿器 ,该补偿器是一个高双折射光纤制成的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并首次分析了该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中的光谱特性和时延曲线 ;同时采用一个压电转换 (PZT)拉伸器对该光栅进行均匀拉伸 ,以达到调节的... 分析了一种可调节的偏振模色散 (PMD)补偿器 ,该补偿器是一个高双折射光纤制成的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并首次分析了该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中的光谱特性和时延曲线 ;同时采用一个压电转换 (PZT)拉伸器对该光栅进行均匀拉伸 ,以达到调节的目的 .最后提出了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Bi-NLCFBG pmd 偏振模色散 高双折射非线性啁啾光纤光栅 二次啁啾 压电转换 自适应补偿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啁啾光纤光栅对色散和PMD同时进行补偿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范毅 解军 陈鹤鸣 《山西电子技术》 2005年第1期33-35,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啁啾光纤光栅的能同时对色散和偏振模色散进行补偿的系统 ,并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一阶啁啾系统c1 和二阶啁啾系数c2 的取值范围对系统补偿特性的影响 ,并进行了数值仿真。
关键词 pmd 啁啾光纤光栅 啁啾系数 色散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及其补偿措施
11
作者 袁明辉 张明德 孙小菡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1-885,共5页
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指出PMD造成NOLM开关性能钝化,引起消光比严重恶化,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D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NOLM光纤环中内置保偏光纤以补偿... 基于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采用分步傅里叶方法分析了一阶和二阶PMD对NOLM光开关性能的影响,指出PMD造成NOLM开关性能钝化,引起消光比严重恶化,采用合适的码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MD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NOLM光纤环中内置保偏光纤以补偿PMD的方法,其补偿位置位于光纤环中点时对开关性能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纤环镜 偏振模色散 补偿 保偏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LiNbO_3的自适应PMDC的方案设计
12
作者 余建国 曾智 +2 位作者 余重秀 王旭 刘蕾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35,39,共3页
文章设计了一种快速实用的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MD)补偿器,主要利用x切、y向传播的L iNbO3器件的双折射特性进行了光纤链路PMD的补偿,采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功率谱密度作为补偿器的反馈控制信号,并使用了多维梯度搜索算法优化补偿量。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补偿 LINBO3 光纤通信 群时延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D补偿系统中最佳反馈信号的研究
13
作者 张秋余 陈思 吴鹏飞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5,共4页
针对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补偿系统中最佳电功率反馈信号的提取问题,利用主偏振态(principle state of polarization,PSP)理论,从PMD引起的差分群时延(different group delay,DGD)对接收信号电功率谱密... 针对自适应偏振模色散(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PMD)补偿系统中最佳电功率反馈信号的提取问题,利用主偏振态(principle state of polarization,PSP)理论,从PMD引起的差分群时延(different group delay,DGD)对接收信号电功率谱密度的影响入手,分析电功率反馈信号最佳频率点的选择,提出一种检测电功率反馈信号的实验方案.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表明:在接收信号频谱中,选取12.16 GHz电功率信号作为PMD补偿系统的反馈信号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差分群时延 主偏振态 反馈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P监测的PMD补偿的实现与性能分析
14
作者 陈颖 朱奇光 李志全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9-83,共5页
针对偏振模色散(PMD)限制光纤通信系统向高速率和长距离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偏振度(DOP)监测的PMD动态自适应补偿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法根据DOP与差分群时延(DGD)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算法实现DOP最佳值的搜索和跟踪,由DOP的变化... 针对偏振模色散(PMD)限制光纤通信系统向高速率和长距离发展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偏振度(DOP)监测的PMD动态自适应补偿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法根据DOP与差分群时延(DGD)之间的关系,通过控制算法实现DOP最佳值的搜索和跟踪,由DOP的变化反映PMD的大小及其补偿效果,采用调节偏振控制器波片的角度和可变时延线,调整两基本偏振态,不断优化DOP使其趋于最佳值,构建了闭环补偿系统。实验结构表明,发生裂化的信号波形得到了有效恢复,眼图张开度得到明显改善。实验中,系统的补偿响应时间约为110ms,补偿后信号的误码率为3.59e-16,达到了系统对传输误码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 偏振模色散补偿 偏振度 差分群时延 偏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中高阶PMD补偿方法的研究
15
作者 吴清海 卢敦陆 张守武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334-336,共3页
简要分析了偏振相关色散对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分析二阶段补偿方法的局限性的同时,对高阶PMD及其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种三阶段高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它同时补偿偏振相关色散和偏振主态旋转的可能性,... 简要分析了偏振相关色散对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在分析二阶段补偿方法的局限性的同时,对高阶PMD及其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提出了一种三阶段高阶偏振模色散补偿方案,从理论上分析了它同时补偿偏振相关色散和偏振主态旋转的可能性,并就工作方式、控制算法和补偿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偏振模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振度椭球的PMD补偿方法的研究
16
作者 陈林 张茹 +5 位作者 张晓光 于丽 段高艳 张建忠 郑远 杨伯君 《现代有线传输》 2004年第3期29-32,共4页
分析了PMD椭球的三个轴随PMD的变化规律,建立了以偏振度椭球的短轴作为PMD补偿的反馈信号的PMD补偿系统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对一阶和二阶PMD进行了补偿,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方法能同时有效地补偿一阶及二阶PMD。
关键词 偏振度椭球 pmd补偿 RZ码 NRZ码 光纤通信 偏振模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Gbit/s伪随机序列光纤通信系统PMD补偿
17
作者 王剑 张立台 《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1-54,共4页
光纤通信线路检测到的电功率随差分群延迟变化,可作为PMD补偿的反馈控制信号。给出了这一变化关系的理论计算和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关系,确定电压信号与DGD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系统,并考虑了影响反馈电压信号的多种因... 光纤通信线路检测到的电功率随差分群延迟变化,可作为PMD补偿的反馈控制信号。给出了这一变化关系的理论计算和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一关系,确定电压信号与DGD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实验系统,并考虑了影响反馈电压信号的多种因素以及减小这些影响的措施。通过眼图给出的实验结果说明了补偿的效果,还通过误码测试仪测量了补偿前后的接收灵敏度的改变以定量说明补偿的效果,最后比较了不同情况下的补偿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动态补偿 差分群延迟线 偏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D的统计特性及其对光脉冲传播的影响
18
作者 邓屹 黄德修 +1 位作者 李宏 王铁军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9,共4页
由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可以得出与光纤参数有关的琼斯矩阵。文章采用此法得到的琼斯矩阵法研究了一阶偏振模色散(PMD)的统计特性,并通过求解耦合非线性薛定谔方程仿真了PMD对于光脉冲传输的影响。
关键词 偏振模色散 群时延差 琼斯传输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D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春明 王爱民 +1 位作者 沈建华 毛锁方 《江苏通信》 2001年第5期22-25,共4页
偏振模色散 (PMD)降低了高速光纤通信系统的性能 ,对于传输速率超过 10Gbit/s的系统 ,PMD的影响尤为严重。文中首先介绍了PMD的基本概念 ,然后分析了其对高速光纤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高速光纤通信系统 偏振模色散 色散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DM光纤通信系统中PMD自动补偿的研究
20
作者 刘晓芝 陈林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1-32,63,共3页
文章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取信号的偏振度(DOP)作为反馈信号来补偿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PMD)。作为例子,对两信道的波分复用(WDM)系统中的PMD进行了自动补偿,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两个信道补偿前后的DOP以及眼图... 文章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取信号的偏振度(DOP)作为反馈信号来补偿多信道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偏振模色散(PMD)。作为例子,对两信道的波分复用(WDM)系统中的PMD进行了自动补偿,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两个信道补偿前后的DOP以及眼图变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对补偿多个信道的PMD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 偏振模色散补偿 粒子群优化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