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PointNet++网络和ICP算法的堆叠零件位姿估计
1
作者 栾庆磊 吴叶 +1 位作者 常昕昱 毛宜东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20,共9页
针对工业零件散乱摆放、相互堆叠带来的识别困难、位姿估计不准确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ointNet++点云分割网络与迭代最近点(ICP)配准算法的零件位姿估计方法。首先,利用PyBullet仿真工具模拟零件的堆叠场景并制作点云数据集;... 针对工业零件散乱摆放、相互堆叠带来的识别困难、位姿估计不准确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ointNet++点云分割网络与迭代最近点(ICP)配准算法的零件位姿估计方法。首先,利用PyBullet仿真工具模拟零件的堆叠场景并制作点云数据集;然后,改进PointNet++网络的损失函数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质心选择策略,将场景点云中的目标零件分割出来;最后,改进ICP点云配准算法的误差目标函数,估计目标零件的位姿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实例分割的平均准确率和轮廓系数分别为92.88%和0.68,位姿估计的配准误差和耗时分别为0.926×10-6cm和24.64 s,证明了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分割堆叠场景中的目标零件,且在位姿估计精度和效率方面均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姿估计 迭代最近点配准算法 pointNet++网络 K-均值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uster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he Vicsek with static summoning points 被引量:1
2
作者 MA Yan MAO Zhaoyong +4 位作者 QIN Jian MENG Xiangyao XIAO Yujie CHEN Jianhua FENG We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3期607-618,共12页
Because of the low convergence efficiency of the typical Vicsek model,a Vicsek with static summoning points(VSSP)algorithm based on the Vicsek model considering static summoning points is proposed.Firstly,the mathemat... Because of the low convergence efficiency of the typical Vicsek model,a Vicsek with static summoning points(VSSP)algorithm based on the Vicsek model considering static summoning points is proposed.Firstly,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individual movement total cost on each summoning point is established.Then the individual classification rule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cluster to obtain the subclusters guided by each summoning point.Finally,the summoning factor is introduced to modify the course angle updating formula of the Vicsek model.To verif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study the effect of the cluster summoning factor on the convergence rate,three groups of simulation experiments under different summoning factors are designed in this paper.To verify the superiority of the VSSP algorithm,the performance of the VSSP algorithm is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 algorithm by designing the algorithm performance comparison verification experimen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proposed in this paper has good convergence and course angle consistency.The summoning factor is the sensitive factor of cluster convergence.This algorithm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fficient cluster segmentation m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ic summoning point Vicsek model summoning factor cluster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face registration based on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and labeled regions orientation
3
作者 Guo Zhe Zhang Yanning Lin Zenggang Liu Yanto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9年第6期1324-1331,共8页
A novel multi-view 3D face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and labeled regions orientation called local orientation registration is proposed.The pre-registration is achieved by transforming the mu... A novel multi-view 3D face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and labeled regions orientation called local orientation registration is proposed.The pre-registration is achieved by transforming the multi-pose models to the standard frontal model's reference frame using the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algorithm.Some significant feature regions, such as inner and outer canthus, nose tip vertices, are then located by using geometr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These regions are subsequently employed to compute the conversion parameters using the improved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algorithm, and the optimal parameters are applied to complete the final registration.Experimental results implemented on the proper database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others by achieving 1.249 and 1.910 mean root-mean-square measure with slight and large view variation models,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cal orientation registration principal axis analysis label regions orientation iterative closest poi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vehicle-recognition method on water surfaces using LiDAR data:SPD^(2)(spherically stratified point projection with diameter and distance)
4
作者 Eon-ho Lee Hyeon Jun Jeon +2 位作者 Jinwoo Choi Hyun-Taek Choi Sejin Le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95-104,共10页
Swarm robot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on water surfaces.For monitoring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onducting security activi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ing a surface ... Swarm robot systems are an important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 on water surfaces.For monitoring natural environments and conducting security activities within a certain range using a surface vehicle,the swarm robot system i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operation of a single object as the former can reduce cost and save time.It is necessary to detect adjacent surface obstacles robustly to operate a cluster of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s.For this purpose,a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sensor is used as it can simultaneously obtain 3D information for all directions,relatively robustly and accurately,irrespective of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lthough the 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error range exists,obtaining measurements of the surface-vessel position can still ensure stability during platoon maneuvering.In this study,a three-laye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is applied to classify types of surface vehicles.The aim of this approach is to redefine the sparse 3D point cloud data as 2D image data with a connotative meaning and subsequently utilize this transformed data for object classification purposes.Hence,we have proposed a descriptor that converts the 3D point cloud data into 2D image data.To use this descriptor effectively,it is necessary to perform a clustering operation that separates the point clouds for each object.We developed voxel-based clustering for the point cloud clustering.Furthermore,using the descriptor,3D point cloud data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2D feature image,and the converted 2D image is provided as an input value to the network.We inten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3D point cloud feature descriptor by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in the simulator.Furthermore,we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real-time object classification within this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 classification clustering 3D point cloud data 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Surface veh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vonius涡轮集群垂直轴风力机气动性能优化研究
5
作者 张鹏 朱金志 朱建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5-202,共8页
为改善现有垂直轴风力机的捕能性能,基于Magnus原理设计一种气动性能增强的Savonius集群风力机。该风力机的Savonius涡轮自转同时还可以公转,具有自动对风功能。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涡轮数量和涡轮旋向变化对集群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 为改善现有垂直轴风力机的捕能性能,基于Magnus原理设计一种气动性能增强的Savonius集群风力机。该风力机的Savonius涡轮自转同时还可以公转,具有自动对风功能。通过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涡轮数量和涡轮旋向变化对集群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基于Naca0018翼型的垂直轴风力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涡轮数量增加,集群风力机平均风能利用率增大,但相对于孤立涡轮,单个涡轮的输出功率会降低;改变涡轮旋向会影响集群风力机的运动状态,当集群风力机所有涡轮同向自转时,涡轮能够稳定公转,而当涡轮自转旋向不一致时,涡轮会在特定方位角下摆动;与常规基于Naca0018翼型的垂直轴风力机相比,当涡轮数量为3且涡轮逆时针旋转时,集群风力机产生的风能利用率可提升72.34%;当涡轮数量为4且其中一个涡轮顺时针旋转,其余涡轮逆时针旋转时,集群风力机产生的风能利用率可提升26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集群效应 Magnus原理 Savonius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电压暂降敏感负荷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逸 张良羽 +2 位作者 陈锦涛 姚文旭 陈敏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4,共9页
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无法适用于已投运负荷或需要已知敏感负荷类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敏感负荷识别方法,以有功功率有效值监测数据为切入点,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滑动均值分段进行电压暂降事件时段划分;利用电压... 为了解决现有方法无法适用于已投运负荷或需要已知敏感负荷类型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电能质量监测数据的敏感负荷识别方法,以有功功率有效值监测数据为切入点,采用Hodrick-Prescott滤波、滑动均值分段进行电压暂降事件时段划分;利用电压暂降事件前、后的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变化量构建待处理稳态数据集,通过动态聚类来有效划分各次电压暂降事件;对各暂降事件集进行边界拟合,得到多个拟合拐点,并与预设拐点行比较,完成对用户所含敏感负荷的类型识别。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算例和实际敏感用户电能质量监测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准确识别交流接触器、变频调速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个人计算机这4种典型敏感负荷,能有效利用稳态电能质量监测数据与电压暂降事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具有成本低、可实施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负荷识别 电能质量监测数据 电压暂降 动态K-means聚类 VTC拐点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特征的风电异常数据检测方法
7
作者 苗长新 周志伟 +2 位作者 杨千禧 席剑 韩丽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5-402,共8页
风电场获取的机组运行数据中存在着大量非正常样本,不能够正确反映机组的工作状态,限制状态评估和功率预测等任务的进行。为此提出一种根据实测风电机组运行数据中不同异常分布特征选择针对性检测手段的识别方法,该方法考虑机组的工作状... 风电场获取的机组运行数据中存在着大量非正常样本,不能够正确反映机组的工作状态,限制状态评估和功率预测等任务的进行。为此提出一种根据实测风电机组运行数据中不同异常分布特征选择针对性检测手段的识别方法,该方法考虑机组的工作状态,使用自适应的带噪声密度聚类算法,以风速、功率、叶片俯仰角作为输入,最小平均距离作为目标函数,实现算法的参数寻优。以最小二乘法拟合清洗后数据的功率曲线,计算清洗数据与曲线的绝对平均误差,与其他常用算法进行对比,并以中国真实数据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风电 自适应 聚类 变点分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地面约束的图像点云配准与目标检测方法
8
作者 汪威 黄旭东 +2 位作者 黄玉春 刘旭 徐显金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4,共8页
针对室外场景3D目标检测所面临的挑战,利用较为成熟的2D目标检测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地面约束的图像与点云配准方法,以实现点云目标的识别与定位。具体而言,提出了基于体素的滤波算法,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三维点。依据室外场景地面点... 针对室外场景3D目标检测所面临的挑战,利用较为成熟的2D目标检测研究成果,提出一种基于地面约束的图像与点云配准方法,以实现点云目标的识别与定位。具体而言,提出了基于体素的滤波算法,最大程度地保留有效三维点。依据室外场景地面点的分布规律,设计了基于法向量Z向角的聚类算法,快速、精确地提取地面特征参数。进一步的,按地面约束条件构建从图像空间至点云空间的映射模型,完成图像目标与点云目标的配准,从而实现3D目标的检测与定位。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点云滤波的准确度、点云平面参数的提取速度和3D目标的平均定位精度分别提升了约8%,46.7%和10%。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室外场景3D目标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约束 体素滤波 角度聚类直方图 图像点云融合 3D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的改进RANSAC点云平面拟合算法
9
作者 叶锦华 林旭敏 吴海彬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7,共12页
针对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含有噪声的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时效果不佳和容易产生误识别的问题,对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 针对随机采样一致性(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含有噪声的点云数据进行平面拟合时效果不佳和容易产生误识别的问题,对算法进行改进.通过基于密度的噪声应用空间聚类(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算法改变RANSAC算法初始点集合的选择策略,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计算点云各点法向量,以点到平面距离以及点的法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夹角两个约束条件同时作为RANSAC算法平面拟合模型内点判定的准则.采用无噪声与分别含有300个噪声点和500个噪声点的点云仿真数据进行测试,本文算法拟合结果均接近理论值且内点距离标准差分别为1.007×10-8、0.003、0.007,优于RANSAC算法.采用实际工件点云数据在两种工况场景下进行测试,本文算法拟合平面内点比率相对于传统RANSAC算法分别提高24.7%和24.6%,平面提取完整度及准确率同样优于RANSAC算法.仿真模拟及实例分析证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平面拟合 随机采样一致性 噪声 密度聚类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乱点云等残留高度五轴刀具路径规划
10
作者 杜娟 司海宁 +1 位作者 陈璐 王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8-181,共4页
为了直接由点云生成刀具路径,提出了一种生成环形铣刀五轴等残高刀具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先对点云进行边界点提取以生成第一条刀具路径,然后分析环形铣刀在五轴加工时的位姿以计算残高点,再根据残高点计算下一行刀具路径的刀触点,最后根... 为了直接由点云生成刀具路径,提出了一种生成环形铣刀五轴等残高刀具路径的方法。该方法先对点云进行边界点提取以生成第一条刀具路径,然后分析环形铣刀在五轴加工时的位姿以计算残高点,再根据残高点计算下一行刀具路径的刀触点,最后根据刀触点和倾角生成刀位文件。传统的残高点计算方法需要计算点云局部轮廓点集内每个点到刀具截面的距离,计算量过大。为了提高算法效率,提出了一种计算残高点初值的方法。通过对点云模型生成刀具路径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算法运行时间与传统的等残留高度法相比,提升了9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加工 散乱点云 刀具路径 等残留高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融合的番茄果实三维定位研究
11
作者 邹荣 李金炎 +2 位作者 王权 白圣贺 沐森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0,18,共11页
为满足复杂环境中番茄采摘机器人果实三维定位需求,克服番茄三维定位中光照变化对相机影响、三维点云定位的资源消耗和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融合的番茄果实三维定位方法。首先,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改进... 为满足复杂环境中番茄采摘机器人果实三维定位需求,克服番茄三维定位中光照变化对相机影响、三维点云定位的资源消耗和速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机与激光雷达融合的番茄果实三维定位方法。首先,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改进的YOLOv5s模型对番茄图像进行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通过传感器联合标定将RoI转换为带有点云信息的截锥体区域提议;其次,对区域内点云进行反射率分析,分割出番茄果实点云,通过SOM K-means聚类算法对分割出来的果实点云进行聚类,进而对果实重叠的点云进行个体分割;最后,使用多模态融合算法将二维的图像检测中心与番茄点云质心相关联。引入EIoU Loss对YOLOv5s网格的损失函数进行优化,改进的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率为99.65%,与YOLOv5s和Faster RCNN相比,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3.7个百分点、5.9个百分点。对随机选取的52株番茄果树样本进行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算法的定位准确率为95.48%,相比于双目立体视觉检测识别准确率提高了2.48个百分点,定位误差小于4.5 mm。机械臂采摘试验表明,改进后算法满足番茄采摘机器人视觉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定位 多传感器融合 YOLOv5s算法 SOM K-means聚类算法 点云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CSF和DBSCAN的多波束点云水下管线分割方法研究
12
作者 沈蔚 杨朝禹 +2 位作者 杨智松 冷佳昕 王梓程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28,共5页
针对当前水下管线人工识别探测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利用多波束水深点云,提出一种结合CSF滤波与DBSCAN聚类分割的水下管线自动识别与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CSF滤波将多波束点云分割为水下地形点和管线点,并结合DBSCAN聚类算法进一步过... 针对当前水下管线人工识别探测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利用多波束水深点云,提出一种结合CSF滤波与DBSCAN聚类分割的水下管线自动识别与分割方法。该方法通过CSF滤波将多波束点云分割为水下地形点和管线点,并结合DBSCAN聚类算法进一步过滤误差点,以获得准确的管线点云。两个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水下管道的三维形态,提取其长度、口径等参数,可以较好的识别水下电缆裸露长度以及走向。同时方法操作简单、易于运用,分割精度高,可大范围应用到水下管线裸露探测与量化评估,为水下管线的管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分割 滤波 布料模拟滤波 DBSCAN聚类 多波束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
13
作者 黄兴国 徐益 王丹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1,共7页
针对现有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在点云高程归一化基础上,批量化截取胸径切片点,并选择密度聚类算法并改进自适应参数进行单木胸径切片点分割;然后提出一种... 针对现有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存在自动化程度低、精度不够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地基激光点云样地级林木胸径提取方法:在点云高程归一化基础上,批量化截取胸径切片点,并选择密度聚类算法并改进自适应参数进行单木胸径切片点分割;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圆模型迭代拟合的方法进行非目标点识别;最后拟合圆/椭圆模型实现样地林木胸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实现样地林木胸径自动化、批量化提取,无须样地大小、单木数量等先验知识输入;当切片厚度8 cm时,胸径提取精度最高,且椭圆模型优于圆模型;可为空地遥感数据森林生物量估算由点到面快速反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点云 密度聚类 切片厚度 拟合圆/椭圆模型 样地林木胸径(DBH)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
14
作者 秦学斌 许爱珍 周毓凡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1-188,共8页
由于矿山道路没有路肩且道路边界线十分模糊,因此区分道路边界线之内的可行驶区域与边界线以外的非可行驶区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升露天矿车行驶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首先利用kd-t... 由于矿山道路没有路肩且道路边界线十分模糊,因此区分道路边界线之内的可行驶区域与边界线以外的非可行驶区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提升露天矿车行驶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露天矿车道路边界检测算法。首先利用kd-tree算法和基于体素化的八叉树滤波算法构成的复合索引结构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和滤波,剔除点云数据中的异常点和高噪声点;再通过基于K-means聚类对精简后的点云数据进行图卷积神经网络运算提取出地面点,非地面点通过聚类方法寻找邻域构成三角面,利用三角面的法向量拟合非地面即得到曲面;最后计算拟合最优地面和非地面的交线即为所求的道路边界线。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道路边界检测算法能很好地检测出边界线,为矿山道路无人驾驶提供安全范围,有助于提升无人运行矿车驾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云滤波 kd-tree算法 K-MEANS聚类 图卷积网络 边界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尖间隙自适应测量的转子振动监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昭鹏 王维民 +1 位作者 米珂嘉 李明龙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4,共7页
在变转速工况下,为了实现叶尖间隙的高精度测量,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了多转速动态标定,基于动态灵敏度曲线提出了变转速工况下叶尖间隙的自适应测量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和真实扭转叶片试验台测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 在变转速工况下,为了实现叶尖间隙的高精度测量,对电涡流传感器进行了多转速动态标定,基于动态灵敏度曲线提出了变转速工况下叶尖间隙的自适应测量方法,并通过数值仿真和真实扭转叶片试验台测试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转速动态标定方法的测量偏差小于9μm,有较高的动态叶尖间隙测量精度。针对航空发动机测点少且测点多位于机匣上的情况,初步提出了基于叶尖间隙测量的4传感器均布轴心轨迹监测方法,在少测点的条件下实现了叶尖间隙、转子振动的同步监测。搭建原理性简易转子模型并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根据所监测叶尖间隙信息能准确提取出转子轴心轨迹,验证了该方法在简单转子模型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尖间隙 自适应测量 变转速 少测点监测 转子振动 轴心轨迹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生长的三维声呐目标点云分割方法
16
作者 陈志强 何泽冉 +2 位作者 汪洋 陈德山 吴兵 《声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6-514,共9页
从水下环境扫测得到的声呐点云数据中分割出目标的点云数据,是开展水下目标识别及重建的关键步骤。为了更准确地从水下三维点云数据中实现对目标点云数据的分割,对传统的区域生长分割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 从水下环境扫测得到的声呐点云数据中分割出目标的点云数据,是开展水下目标识别及重建的关键步骤。为了更准确地从水下三维点云数据中实现对目标点云数据的分割,对传统的区域生长分割算法进行了改进。在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的过程中,通过直通滤波、统计滤波和半径滤波去除无效点和离群点噪声,并采用体素下采样方法精简点云数据。在此基础上使用密度聚类算法对点云进行粗分割,对点云数量超过设定阈值的区域实施聚类。进一步地使用角准则算法确定边界点,以此作为选取区域生长种子点的主要依据,从而改善传统区域生长算法存在的过分割或欠分割现象,实现更精确的目标点云分割。分别使用欧氏聚类、单密度聚类这两种传统点云分割算法与所提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通过一组某实验水池中的实测点云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分割精准度、召回率和F_(1)值分别为98.60%、83.50%、90.80%,显示所提方法的分割效果优于前述两种传统算法,对三维声呐采集的水下环境点云数据具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环境 三维点云 点云处理 点云分割 密度聚类 区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聚类与模板匹配的航空铆钉空间定位
17
作者 李峰 许博闻 杨旭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50-355,360,共7页
准确测量出结构件上凸铆钉的空间位置是完成对其自动精准装配密封胶帽的关键,针对已有的视觉方法设定阈值难以适应光照变化、要求图像背景与目标边界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与密度聚类的航空凸铆钉空间定位方法。通过线激光... 准确测量出结构件上凸铆钉的空间位置是完成对其自动精准装配密封胶帽的关键,针对已有的视觉方法设定阈值难以适应光照变化、要求图像背景与目标边界明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板匹配与密度聚类的航空凸铆钉空间定位方法。通过线激光完成对嵌有凸铆钉结构件深度图像的采集,使用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模板匹配在原深度图上检测凸铆钉,将匹配到的凸铆钉整体区域线性升维到三维空间后使用无监督的密度聚类算法分割凸铆钉点云,再通过计算出最大Z均值的簇完成凸铆钉端部区域提取,并利用该目标点集计算出凸铆钉端部区域中心的空间位置。相比于已有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设定阈值,不受凸铆钉高度和形态影响。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对所测凸铆钉的形态及环境变化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空间三轴坐标及半径测量误差在±0.2mm内,测量值与实际值相对误差不超过1%,符合装配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装配 模板匹配 密度聚类 点云分割 三维测量 自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毫米波雷达人员目标稀疏点云的聚类算法
18
作者 杨冬 曾春艳 +1 位作者 郝丹妮 万相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9-366,共8页
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目标检测存在点云稀疏且有零散噪声点的问题,传统基于密度聚类算法受参数影响不能适应多变的目标点云数据,无法实现精准聚类。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人员目标稀疏点云的聚类算法。建立平均局部密度信息熵和邻域... 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目标检测存在点云稀疏且有零散噪声点的问题,传统基于密度聚类算法受参数影响不能适应多变的目标点云数据,无法实现精准聚类。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人员目标稀疏点云的聚类算法。建立平均局部密度信息熵和邻域半径(Eps)的关系;利用DBSCAN算法识别零散噪声点并去除;利用每个点的局部密度和相对距离的乘积得到聚类中心权值,并画出降序图;在降序图中引入自适应指数衰减函数曲线,从而自动获得聚类中心,并完成聚类。通过实验验证,并与CFSFDP算法和DBSCAN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ARI、AMI、NMI、FMI值,获得较好的聚类效果,适用于毫米波雷达室内检测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点云聚类 稀疏点云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机中框类工件的五轴3D点胶机开发
19
作者 魏志丽 唐文艳 +4 位作者 米宏润 伍星 梅文宝 侯梦华 吕文阁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0-235,共6页
针对手机中框类工件的点胶需求及其板状结构特点,设计五轴3D点胶机。建立基于工业相机的3D视觉系统,采用视觉方法标定相机的旋转轴,利用L-M算法对旋转轴位姿解进行全局优化,矫正径向畸变;使用OpenMVS软件实现工件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相... 针对手机中框类工件的点胶需求及其板状结构特点,设计五轴3D点胶机。建立基于工业相机的3D视觉系统,采用视觉方法标定相机的旋转轴,利用L-M算法对旋转轴位姿解进行全局优化,矫正径向畸变;使用OpenMVS软件实现工件特征点提取与匹配、相机姿态定位、稀疏点云重建和稠密点云重建等功能,对点云数据进行滤波等预处理,将其投影到水平面并提取边缘轮廓,对边缘轮廓点集进行法线方向的偏移;获得水平面上2D点胶路径的投影,将这些投影点坐标映射回原始三维点云中,得到三维点胶路径上每个点的法向量,确定以(X,Y,Z,B,C)形式的五轴点胶路径。该系统能够精确控制点胶头与工件间距离,并根据当前点法向量调整点胶头方向。点胶机构喷射胶滴直径最小可达0.125 mm,完全满足对该类工件的点胶需求,已在现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3D点胶机 标定 径向畸变 点云 点胶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轴3D打印设备系统标定方法研究
20
作者 陈泓宇 戴宁 王宏涛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3-120,共8页
五轴3D打印设备可以实现多曲率变化的复杂曲面模型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大作用,其标定是保证打印精度的重要环节。为了对五轴3D打印设备进行快速标定并提高其打印精度,提出一种利用标定物的五轴3D打印设备标定方法。基于旋量理论... 五轴3D打印设备可以实现多曲率变化的复杂曲面模型打印,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大作用,其标定是保证打印精度的重要环节。为了对五轴3D打印设备进行快速标定并提高其打印精度,提出一种利用标定物的五轴3D打印设备标定方法。基于旋量理论建立五轴3D打印设备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变换模型,给出待标定量。设计一种包含5枚标定球的标定物,结合球心最小二乘拟合法获得机床坐标系下标定球球心的坐标。基于标定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的变换关系建立方程,对直线轴进行标定,基于平面法向量求解和圆的最小二乘拟合法对旋转轴进行标定。根据标定结果进行3D打印试验。由点云拟合分析结果可知,相较于标定前,标定后五轴3D打印设备打印的样件平均偏差降低了91.3%,打印精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轴3D打印 标定 旋量 最小二乘法 点云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