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riNet:An Estimation Network for Spectral Response Function and Point Spread Fun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Ting Hu Siyuan Cheng Chang Liu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24年第4期287-297,共11页
Hyper-and multi-spectral image fusion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to produce hyper-spectral and hyper-resolution images,which always depends on the spectral response function and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However,few wo... Hyper-and multi-spectral image fusion is an important technology to produce hyper-spectral and hyper-resolution images,which always depends on the spectral response function and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However,few works have been payed on the estimation of the two degra-dation functions.To learn the two functions from image pairs to be fused,we propose a Dirichletnetwork,where both functions are properly constrained.Specifically,the spatial response function isconstrained with positivity,while the Dirichlet distribution along with a total variation is imposedon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the neural network and the Dirichlet regularization are exclusively investigated,for the first time,to estimate the degradation functions.Both image degradation and fus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uperiority of theproposed Dirichlet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ichlet network point spread function spectral response function hyper-spectralimage multi-spectral i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Point Spread Function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2
作者 胡程 曾涛 曾海彬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7年第2期193-196,共4页
Based on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 theory, the side-lob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in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BSAR) is analyz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autofocu... Based on the 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 theory, the side-lob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impulse response in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BSAR) is analyzed in detail; in addition, the corresponding autofocus in BSAR should be considered along iso-range direction, not the traditional azimuth resolution (AR) direction. The conclusion is verified by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stat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er (BSAR) 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 range resolution (RR) azimuth resolution (AR) iso-range iso-Doppl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 image reconstruction with a system matrix containing point spread function derived from single photon incidence response 被引量:1
3
作者 樊馨 王海鹏 +8 位作者 贠明凯 孙校丽 曹学香 刘双全 柴培 李道武 刘宝东 王璐 魏龙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542-550,共9页
A point spread function(PSF) for the blurring component i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is studied. The PSF matrix is derived from the single photon incidence response function. A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 A point spread function(PSF) for the blurring component i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 is studied. The PSF matrix is derived from the single photon incidence response function. A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IR) method based on the system matrix containing the PSF is developed. More specifically, the gamma photon incidence upon a crystal array is simulated by Monte Carlo(MC) simulation, and then the single photon incidence response functions are calculated. Subsequently, the single photon incidence response functions are used to compute the coincidence blurring factor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process of PET coincidence detection. Through weighting the ordinary system matrix response by the coincidence blurring factors, the IR system matrix containing the PSF is finally established. By using this system matrix, the image is reconstructed by an ordered subset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OSEM)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ystem matrix can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image radial resolution, contrast,and noise property. Furthermore, the simulated single gamma-ray incidence response function depends only on the crystal configuration, so the method could be extended to any PET scanner with the same detector crystal config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nt spread function single photon incidence system matrix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oint spread functions for a small gamma camera with pinhole collimator 被引量:1
4
作者 LIU Shi-Tao, XU Zi-Zong, WANG Zhao-Min, XU Shen-Bo (Department of Modern Physics,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7)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5-198,共4页
A set of point spread functions (PSF) has been obtained by means of Monte-Carlo simulation for asmall gamma camera with a pinhole collimator of various hole diameters. The FOV (field of view) of the camera isexpended ... A set of point spread functions (PSF) has been obtained by means of Monte-Carlo simulation for asmall gamma camera with a pinhole collimator of various hole diameters. The FOV (field of view) of the camera isexpended from 45 mm to 70 mm in diameter. The position dependence of the variances of PSF is presented, and theacceptance for the 140 kev gamma rays is explored. A phantom of 70 mm in diameter was experimentally imaged inthe camera with effective FOV of only 45 mm in di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 γ照相机 针孔准直器 psf Monte-Carlo仿真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模糊图像PSF参数估计与图像复原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廖秋香 卢在盛 彭金虎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8-343,共6页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对于改善图像质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研究运动模糊图像复原中,对点扩散函数(PSF)的估计是关键点也是难点。本文利用Radon变换原理来求解点扩散函数PSF中的运动模糊方向,并提出了消除十字亮线引起的干扰的... 运动模糊图像复原对于改善图像质量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研究运动模糊图像复原中,对点扩散函数(PSF)的估计是关键点也是难点。本文利用Radon变换原理来求解点扩散函数PSF中的运动模糊方向,并提出了消除十字亮线引起的干扰的新方法。利用运动模糊图像频谱上的中心暗条纹间距来计算运动模糊尺度。基于估计的PSF参数采用维纳滤波算法来恢复运动模糊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运动模糊参数估计精确,运动模糊方向控制在1°以下,运动模糊尺度控制在1个像素以内。同时采用维纳滤波算法来恢复运动模糊图像,效果优异,可获得细节清晰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psf) 模糊方向 模糊尺度 RADON变换 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天TDICCD相机像移分析的PSF估计及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谢冰 焦斌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6-940,共5页
根据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特殊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产生像移的原因,基于对TDIC-CD像移的分析估计出模糊图像的点扩散函数(PSF)。根据TDICCD像移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并在功率谱均衡复原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 根据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特殊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产生像移的原因,基于对TDIC-CD像移的分析估计出模糊图像的点扩散函数(PSF)。根据TDICCD像移产生的机理,建立了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并在功率谱均衡复原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像移复原滤波的数学表达式,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了半盲恢复,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图像复原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ICCD 图像复原 像移 点扩散函数psf MATL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变化PSF图像复原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4
7
作者 冯华君 陶小平 +2 位作者 赵巨峰 李奇 徐之海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共7页
空间变化PSF(Space-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SVPSF)图像,即物空间各点的退化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图像,由于其复原技术涉及到多个甚至海量PSF的提取、存储和运算,相对于空间不变PSF(Space-In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SIPSF... 空间变化PSF(Space-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SVPSF)图像,即物空间各点的退化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图像,由于其复原技术涉及到多个甚至海量PSF的提取、存储和运算,相对于空间不变PSF(Space-Invariant Point Spread Function,SIPSF)图像复原要困难得多。目前处理此类图像的主要方法包括空间坐标转换法,等晕区分块复原法,以减少数据存储量,降低计算量,提高收敛速度为目标的直接复原法等。本文回顾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历史,对目前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介绍了本实验室提出的结合GRM(Gradient Ringing Metric)评价算法的总变分最小化图像分块复原法,并提出了未来工作关注重点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空间变化psf 空间坐标转换法 分块复原法 总变分最小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光栅光学扫描全息系统的OTF和PSF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守渔 梁万国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2,共2页
美国弗吉尼亚工业学院和州立大学T.C.Poon 等人提出了光学扫描全息术,在该技术中记录时利用实时菲涅耳波带板扫描物体,但由于菲涅耳波带板边缘稀、中间密,不能充分地利用系统的分辨率,而环形光栅的边缘和中间的稀密程度一... 美国弗吉尼亚工业学院和州立大学T.C.Poon 等人提出了光学扫描全息术,在该技术中记录时利用实时菲涅耳波带板扫描物体,但由于菲涅耳波带板边缘稀、中间密,不能充分地利用系统的分辨率,而环形光栅的边缘和中间的稀密程度一样,为此提出了环形光栅光学扫描全息术。根据线性系统理论得到系统的光学传递函数为实时环形光栅像强度分布函数的付里叶变换;系统的点扩散函数为δ函数。文中给出了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光栅 光学扫描 全息系统 OTF ps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F相关的星点定位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郝云彩 贾瑞明 马晓蕾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为提高非高斯分布星点定位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PSFC(point spread function correlation)星点定位算法,具有很好的抗噪性能和精度水平,易于工程实现.该算法利用互相关中的定义,通过确定系统所测定的PSF与星像灰度值之间的最大相似度... 为提高非高斯分布星点定位的精度,提出了一种新的PSFC(point spread function correlation)星点定位算法,具有很好的抗噪性能和精度水平,易于工程实现.该算法利用互相关中的定义,通过确定系统所测定的PSF与星像灰度值之间的最大相似度来定位星点位置,PSF的测定是在作互相关计算之前全视场范围内可按照整像素和亚像素两种方式完成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带有噪声的星像图条件下,本文PSF相关法的定位精度最高可达到0.034像素,比质心法的精度提高1个数量级,比曲面拟合法的精度提高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 互相关法 亚像素 质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源阵列的星载面阵CMOS相机静态PSF测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慧婷 刘薇 何红艳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0,共8页
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能够完整表征物空间一点发出的光经过相机系统在像空间的分布特性,是空域图像复原、图像超分等处理的关键先验信息。针对基于点源的星载面阵CMOS相机静态点扩散函数PSF测量受点源相位影响、采样... 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PSF)能够完整表征物空间一点发出的光经过相机系统在像空间的分布特性,是空域图像复原、图像超分等处理的关键先验信息。针对基于点源的星载面阵CMOS相机静态点扩散函数PSF测量受点源相位影响、采样点少的问题,分析了相位模型,建立了相位理论模型模板库,提出了基于相似性度量函数模板匹配的相位确定方法,首次形成一套点源阵列靶标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对该PSF测量方法进行蒙特卡洛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对信噪比变化不敏感,具有较强稳定性,以二维高斯分布标准差衡量,测量精度达到95%。将该方法用于"高分四号"卫星全色CMOS相机的静态PSF测试,证明了该方法在星载面阵CMOS相机静态PSF测试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源阵列 星载面阵相机 点扩散函数 相位理论 模板匹配 “高分四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F的太赫兹图像分辨率增强算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斌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近年来,太赫兹成像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一套完整的太赫兹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点扩散函数的太赫兹图像增强模型是很好的选择。该方法将目标函数与点扩散函数进行褶积,实现了太赫兹图像的模拟传输。然后根... 近年来,太赫兹成像技术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一套完整的太赫兹成像系统的数学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点扩散函数的太赫兹图像增强模型是很好的选择。该方法将目标函数与点扩散函数进行褶积,实现了太赫兹图像的模拟传输。然后根据光学成像的过程,计算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最后,基于点扩散函数对图像进行反褶积增强。该模型用于探测图像增强的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图像的分辨率。恢复的映像包含更多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成像 点扩散函数 图像增强 透射成像 反褶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H-PSF与DG结合三维荧光动态成像重构方法研究及处理结果
12
作者 李恒 陈丹妮 +1 位作者 屈军乐 郭宝平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4-70,共7页
针对超分辨成像方法景深不够的局限性,发展了具有超大景深的三维超分辨成像系统,通过点扩展函数的改造,形成携带有三维信息的双螺旋点形式,同时结合变形光栅能够在12μm轴向范围内实现荧光分子的实时位置信息获取,为了精确地获得荧光分... 针对超分辨成像方法景深不够的局限性,发展了具有超大景深的三维超分辨成像系统,通过点扩展函数的改造,形成携带有三维信息的双螺旋点形式,同时结合变形光栅能够在12μm轴向范围内实现荧光分子的实时位置信息获取,为了精确地获得荧光分子的定位,利用模式识别方法实现图像重构,通过系统标定获取匹配图像,利用相关性计算以及拟合算法获取分子的三维位置信息。实验验证,该方法可以高效实现图像信息获取,为DH-PSF与DG结合方法实现三维成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成像 双螺旋点扩展函数 变形光栅 模式识别 动态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F改进的POCS超分辨率图像重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邵青 魏江 卢选民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2期75-78,共4页
为了提高重构的图像质量,给出了模拟-修正迭代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率图像重构方法和具体实现步骤。针对重构的超分辨率图像高频分量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点扩散函数(PSF)的改进做到了有效地保留POCS超... 为了提高重构的图像质量,给出了模拟-修正迭代的凸集投影(POCS)超分辨率图像重构方法和具体实现步骤。针对重构的超分辨率图像高频分量不足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点扩散函数(PSF)的改进做到了有效地保留POCS超分辨率图像重构算法中的边沿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性好,能够有效地保持高频分量,从而达到提高图像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凸集投影 点扩散函数 高频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F重构和改进的最大后验估计的自适应光学图像复原算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武兴睿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21-927,共7页
自适应光学(AO)系统为大气湍流提供实时补偿,但AO图像的对比度通常很差,这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PSF)重构和改进的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的自适应光学图像恢复方法。首先,结合观测条件和AO系统的特点,建立... 自适应光学(AO)系统为大气湍流提供实时补偿,但AO图像的对比度通常很差,这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PSF)重构和改进的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的自适应光学图像恢复方法。首先,结合观测条件和AO系统的特点,建立基于波前相位信息的PSF重构模型;其次,基于本文提出的算法,建立了AO图像的迭代求解公式,实现多帧AO图像联合去卷积过程。为了验证本文算法的有效性,对仿真的退化AO图像进行了一系列复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以“Man”图像为例,与Wiener-IBD、RL-IBD及FS-MLJD算法相比,该算法的峰值信噪比(PSNR)测度分别提高了6.83%,4.47%和2.28%,拉普拉斯梯度模(LS)值分别提高了22.2%,17.9%和12.1%。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实际的AO图像恢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自适应光学(AO) 点扩散函数(psf) 最大后验概率(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fication of the impact of TOF and PSF on PET images using the noise-matching concept: clinical and phantom study 被引量:1
15
作者 M. Shekari P. Ghafarian +1 位作者 S. Ahangari M. R. Ay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258-265,共8页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accuracy of ^(18)F-FDG PET/CT images reconstructed by TOF+PSF and TOF only, considering the noise-matching concept to minimize probable bias in evaluating algorithm performa...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quantitatively the accuracy of ^(18)F-FDG PET/CT images reconstructed by TOF+PSF and TOF only, considering the noise-matching concept to minimize probable bias in evaluating algorithm performance caused by noise. PET images of similar noise level were considered.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n an inhouse phantom with hot inserts of Φ10–37 mm, and oncological images of 14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PET images wer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OSEM, OSEM+TOF and OSEM+TOF+PSF algorithms. Optimal reconstruc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iteration, subset, and FWHM of post-smoothing filter were chosen for both the phantom and patient data. In terms of quantitative accuracy, the recovery coefficient(RC) was calculated for the phantom PET images. The signal-to-noise ratio(SNR),lesion-to-background ratio(LBR), and SUV_(max)were evaluated from the phantom and clinical data. The smallest hot insert(Ф10 mm) with 2:1 activity concentration ratio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PET image reconstructed using the TOF and TOF+PSF algorithms, but not the OSEM algorithm.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for SNR between the TOF+PSF and OSEM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for smaller sizes, while SNR change was smaller for Ф22–37 mm inserts both 2:1 and 4:1 activity concentration ratio. In the clinical study, SNR gains were 1.6 ± 0.53 and 2.7 ± 0.74 for the TOF and TOF+PSF, while the relative difference of contrast was 17 ± 1.05 and 41.5 ± 1.85% for the TOF only and TOF+PSF, respectively. The impact of TOF+PSF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of TOF reconstruction, in smaller inserts with low activity concentration ratio. In the clinical PET/CT images, the use of the TOF+PSF algorithm resulted in better SNR and contrast for lesions, and the highest SUV_(max)was also seen for images reconstructed with the TOF+PSF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 of FLIGHT (TOF) point spread function(psf) LESION DETECTABILITY PET Quantification Image reconstruction S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F估计的电阻阵列非均匀校正
16
作者 李赜浩 廖守亿 张作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2,共7页
电阻阵列红外仿真技术至今已发展为一项较为成熟的红外成像仿真方法,不仅像元规模越来越大,制造工艺水平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外,已研制出大规模商用电阻阵列器件,并在众多武器系统研制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国内在该方面同样取得了较大的进... 电阻阵列红外仿真技术至今已发展为一项较为成熟的红外成像仿真方法,不仅像元规模越来越大,制造工艺水平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国外,已研制出大规模商用电阻阵列器件,并在众多武器系统研制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国内在该方面同样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在传统的非均匀测试方法上国内研究还存在一些遗留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如实验中出现的莫尔条纹、边缘效应、映射与对准等相关难题很少有研究者提出详尽可行的处理措施。本文针对莫尔条纹和边缘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扩散函数估计的迭代非均匀性测试方法,实现了条纹干扰和边缘效应的去除。此外,本文对于映射比大于1:1的情况进行了仿真验证,对比了不同映射比和不同非均匀程度对校正效果的影响,给出了进行下一步实验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 莫尔条纹 全屏测试法 试验估计法 映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著性区域检测的多尺度图像盲复原算法
17
作者 赵小强 王涛 +1 位作者 宋昭漾 蒋红梅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020-4030,共11页
针对大多数基于先验的盲图像去模糊算法耗时较长和显著边缘结构提取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区域检测的多尺度图像盲复原算法。为了复原出更加清晰的图像,采用由粗略到精细的多尺度交替迭代框架构建图像金字塔。在图像单一尺度... 针对大多数基于先验的盲图像去模糊算法耗时较长和显著边缘结构提取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显著性区域检测的多尺度图像盲复原算法。为了复原出更加清晰的图像,采用由粗略到精细的多尺度交替迭代框架构建图像金字塔。在图像单一尺度方面,首先提取出图像中具有强边缘结构的显著性区域,并对其施加l_(0)范数约束,提出显著映射先验;将显著性映射先验和最大后验概率相结合并引入传统图像去模糊模型中,构造出点扩散函数估算模型,利用半二次分裂算法解决模型的非凸问题;对点扩散函数进行复原时,利用点扩散函数相似度的变化量限制每个尺度中的过渡迭代;对模糊图像和最终估计的点扩散函数进行非盲解卷积,获得复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主流去模糊算法相比,新算法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中都可以有效抑制振铃和伪影现象,得到了很好的视觉体验,且评价指标均优于对比算法,同时大大缩减了复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图像 显著边缘结构 点扩散函数 半二次分裂算法 点扩散函数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时间和点扩散函数对18F-FDGPET/CT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增益价值
18
作者 黄克敏 冯彦林 +5 位作者 刘德军 梁伟棠 李林 冯叶霞 邓大浪 贺伟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6-691,共6页
目的探讨飞行时间(TOF)和点扩散函数(PSF)重建对18F-FDGPET/CT显像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增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9日—2021年7月23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ET/CT检查的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68例。分别采用有序子集... 目的探讨飞行时间(TOF)和点扩散函数(PSF)重建对18F-FDGPET/CT显像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增益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9日—2021年7月23日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ET/CT检查的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患者68例。分别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OSEM+TOF、OSEM+PSF、OSEM+TOF+PSF重建图像,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分辨能力,以及病灶信噪比(SNR)和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差异。结果使用OSEM+TOF+PSF重建可获得病灶SUVmax、SUVmean和SNR的最高值,与常规OSEM比较分别增加了21.99%、22.86%和60.14%(t=28.321、19.11、11.059,P均<0.01);其差异百分比在直径≤22 mm的较小病灶中明显大于直径>22 mm的较大病灶(24.1%比21.1%、25.3%比19.3%、70.6%比63.3%;Z=-3.658、-4.313、-2.154,P均<0.05),在SNR≤15.31的低对比度病灶中明显大于SNR>15.31的高对比度病灶(23.6%比21.4%、25.3%比21.1%、85.7%比46.0%;Z=-3.519、-2.336、-5.106,P均<0.05);在不同重建算法的病灶可检测性评价结果中,OSEM+TOF+PSF图像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的显示最清晰,其中87.4%的病灶为明确存在,显著高于OSEM图像的73.1%(χ^(2)=11.704,P=0.001),但OSEM+PSF图像中病灶明确存在的比例与OSEM比较并未显著增加(73.1%比75.8%;χ^(2)=0.361,P=0.548)。结论TOF和PSF结合能显著提高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病灶的探测能力,以及病灶SNR和SUV,尤其在小病灶和低对比度病灶中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飞行时间 点扩散函数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约束与范数比值的图像盲复原
19
作者 赵小强 王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针对现有的研究方法对运动所引起的模糊图像进行复原时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约束与范数比值的图像盲复原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退化图像的边缘进行约束,得到图像的强边缘结构,提高了点扩散函数估计的准确率;然后对要估计的清晰... 针对现有的研究方法对运动所引起的模糊图像进行复原时效果欠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约束与范数比值的图像盲复原算法.该算法首先对退化图像的边缘进行约束,得到图像的强边缘结构,提高了点扩散函数估计的准确率;然后对要估计的清晰图像构造范数比值的稀疏惩罚约束项,并将得到的强边缘信息与构造的范数比值惩罚约束项进行结合用于指引点扩散函数的复原;在对点扩散函数进行复原时,由粗到细多尺度交替迭代估计点扩散函数,使得迭代出的最大尺度更加精确;最后对图像进行非盲解卷积求解,使其复原.该算法将退化图像的边缘信息与构造的范数比值惩罚约束项进行结合指导点扩散函数的复原,可以抑制图像在复原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伪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恢复图像边缘细节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得到优质的复原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盲复原 多尺度 范数比值 强边缘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C扫图像反卷积的棒材缺陷定量方法
20
作者 董明 田辉 +3 位作者 马宏伟 陈渊 苏成明 韩磊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7-802,共6页
缺陷定量评价一直是无损检测领域研究的重点,超声波的扩散会导致C扫描图像边缘模糊,影响缺陷定量的准确性。为了提高棒材缺陷定量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棒材超声C扫描图像反卷积方法。基于多元高斯声束模型(multi-gaussian beam model, MG... 缺陷定量评价一直是无损检测领域研究的重点,超声波的扩散会导致C扫描图像边缘模糊,影响缺陷定量的准确性。为了提高棒材缺陷定量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棒材超声C扫描图像反卷积方法。基于多元高斯声束模型(multi-gaussian beam model, MGB),根据超声波在曲面界面的传播规律,推导了棒材水浸超声成像系统的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 PSF)。利用四轴超声水浸检测系统对含有平底孔的尼龙棒进行了检测,得到了C扫描图像,然后用Richardson-Lucy(RL)迭代算法对C扫描图像进行反卷积处理。使用6 dB下降法分别对原始图像和反卷积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反卷积处理后定量误差更小,特别是将直径1.5 mm平底孔的误差由88%降低到了1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扩散函数 多元高斯声束模型 Richardson-Lucy(RL)迭代算法 棒材工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