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视角模式 被引量:21
1
作者 严启刚 任虎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60-64,共5页
视角是体现叙事作品特色的重要形式之一。小说叙述中的视角转换、视角越界以及特定视角模式下的视点转换不仅反映了叙述者观察世界的角度,而且也能体现出叙述者与受述者以及人物之间的距离关系。从多重复合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视角越... 视角是体现叙事作品特色的重要形式之一。小说叙述中的视角转换、视角越界以及特定视角模式下的视点转换不仅反映了叙述者观察世界的角度,而且也能体现出叙述者与受述者以及人物之间的距离关系。从多重复合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视角越界以及视角转换等三个方面探讨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叙事视角模式,指出该小说的视角呈由“有限”向“全知”或“有限全知”转向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角模式 叙述人称 叙事视角 《了不起的盖茨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猪人》系列的叙述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颖 王海燕 《山东外语教学》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美国作家保罗·金代尔的早期少年小说<猪人>及其姐妹篇<猪人的遗产>通过独特的叙述视角,艺术地再现了青少年身心的成长发展,展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焦虑与彷徨.本文将从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双视角及不可靠叙述者三方面... 美国作家保罗·金代尔的早期少年小说<猪人>及其姐妹篇<猪人的遗产>通过独特的叙述视角,艺术地再现了青少年身心的成长发展,展现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焦虑与彷徨.本文将从第一人称叙述角度、双视角及不可靠叙述者三方面解析这一成长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人》系列 第一人称叙述视角 双视角 不可靠叙述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灯塔去》:伍尔夫的“微妙艺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蔡芳 曾燕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3-45,共3页
《到灯塔去》是一部在创作技巧上别具一格的意识流小说。作者通过频繁转换第三人称的有限叙事视角,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自由间接引语,真实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凸现了小说主题。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着重探讨该书的叙事视角与话语模式... 《到灯塔去》是一部在创作技巧上别具一格的意识流小说。作者通过频繁转换第三人称的有限叙事视角,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自由间接引语,真实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凸现了小说主题。本文从文学文体学的角度,着重探讨该书的叙事视角与话语模式,揭示伍尔夫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及其对英国小说艺术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灯塔去》 伍尔夫 意识流小说 第三人称 间接引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去的家园——玛格丽特·劳伦斯《潜水鸟》赏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娅莉 《山东外语教学》 2002年第1期57-59,共3页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文学创作以不同种族、文化的冲突、沟通和融合为主题.在其小说<潜水鸟>中,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主流文化社会边缘挣扎的一位印地安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重视&qu...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文学创作以不同种族、文化的冲突、沟通和融合为主题.在其小说<潜水鸟>中,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在主流文化社会边缘挣扎的一位印地安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重视"多元文化"的理念.本文拟从叙事视角、性格塑造、象征意蕴几方面简析小说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鸟》 皮格特·坦纳瑞 第一人称视角 性格刻画 象征意蕴 短篇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柳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5-37,共3页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在我国方兴未艾的新型教育类型 ,必须通过教育创新 ,不断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确立自己的应有地位。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探索新型的办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是当前...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在我国方兴未艾的新型教育类型 ,必须通过教育创新 ,不断开拓自己的发展道路、确立自己的应有地位。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 ,探索新型的办学模式 ,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要格外高度重视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观 办学模式 素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叙事者站在故事之外——论海明威《永别了,武器》中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波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34-36,共3页
从创作《太阳照样升起》以来 ,海明威一直梦想着让叙事者“远远站在故事之外”。由于他坚持“冰山”理论 ,其笔下的叙事自我必然要同经历自我保持恰当的距离 ;虽然作者偶尔作出“主观介入” ,但作者预设的时空视点恰到好处 ,有利于戏剧... 从创作《太阳照样升起》以来 ,海明威一直梦想着让叙事者“远远站在故事之外”。由于他坚持“冰山”理论 ,其笔下的叙事自我必然要同经历自我保持恰当的距离 ;虽然作者偶尔作出“主观介入” ,但作者预设的时空视点恰到好处 ,有利于戏剧化的叙事者带着超然的态度站在故事之外 ,冷静、客观地叙述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 海明威 《永别了 武器》 叙事策略 人称视角 叙事自我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武汉企业人才观的反思
7
作者 汤向东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8期141-142,55,共3页
武汉是中部的特大型城市,但与沿海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目前正有继续拉大的趋势,笔者从武汉企业人才观的角度对比进行了部析,如果能够解决武汉目前的问题,则对其他中部省份都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人才 人才观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人才和用人 被引量:2
8
作者 萧炳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71-74,共4页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人才是第一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新时期应该坚持德与能相统一的人才观。人事相宜,用人所长;坚持三留人的工作标准是做好人事人才工作,构筑好人才高地的重...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人才是第一资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新时期应该坚持德与能相统一的人才观。人事相宜,用人所长;坚持三留人的工作标准是做好人事人才工作,构筑好人才高地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 人才观 用人所长 “三留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关于人才的本质与定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徐文华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才问题的根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中,人才本质观处于最基础的地位,是对人才进行科学定义的基本前提。目前,关于人才本质、人才定义的认识还不尽一致。从本质上看,人才是进步性与突出性的统一。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才观 人才本质观 人才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