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文经济学”如何是一种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被引量:1
1
作者 樊浩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5,共12页
人文经济学是文化-经济一体学,是文化-经济生态学,也是建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话语形态不是“+思维”而是“‘化’思维”。人文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一体三维两概念”,其以“文化-人-经济”一体贯通为逻辑... 人文经济学是文化-经济一体学,是文化-经济生态学,也是建构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话语形态不是“+思维”而是“‘化’思维”。人文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概括为“一体三维两概念”,其以“文化-人-经济”一体贯通为逻辑构架,以文化、人、经济建构三维坐标,以“人文力”和“人化”为体系的两大基本概念。人文经济学的内涵有狭义、广义和实践三重意蕴。狭义上是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广义上是文化-经济一体化,是文化-经济的辩证生态;实践上是现代化的中国式的“文明学”。人文经济学的理论有三个基本原理:“人文力”原理、“人化”原理、现代化的“中国式”原理。总之,人文经济学是基于文化与经济关系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学 中国话语 中国理论 现代化的“中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民航飞行学员安全作风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燕青 丁钇文 林育任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43-1751,共9页
为探究飞行学员的安全作风形成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组织安全文化作为扩展变量,构建飞行学员的安全作风形成机理假设模型;编制并向160名飞行学员发放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愿、安全作风表现和组织安全文化6个... 为探究飞行学员的安全作风形成机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引入组织安全文化作为扩展变量,构建飞行学员的安全作风形成机理假设模型;编制并向160名飞行学员发放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行为意愿、安全作风表现和组织安全文化6个问卷调查,通过直接路径效应、间接路径效应和调节效应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飞行学员的行为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其安全作风表现,而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安全作风表现的影响主要通过行为意愿进行传递,其中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也可通过行为态度间接正向影响行为意愿,并最终对安全作风表现产生正向影响;组织安全文化在行为意愿对安全作风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增强飞行学员的高度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要求遵章守纪、按章操作,不断推动安全文化融入民航院校,能够帮助飞行学员提升安全作风水平,从根本上保障飞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作风 飞行学员 扩展计划行为理论 形成机理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体系构建
3
作者 方长安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10,共14页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是以百余年新诗传播接受史实、传播接受相关话语为依据,对新诗传播接受特征、运行规律、诗学功能的理论总结。作为一种诗学,其理论体系由概念谱系、理论空间、核心观念与认识功能所构成。“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是以百余年新诗传播接受史实、传播接受相关话语为依据,对新诗传播接受特征、运行规律、诗学功能的理论总结。作为一种诗学,其理论体系由概念谱系、理论空间、核心观念与认识功能所构成。“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作为母概念,由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四大基点性本源概念组成,它们决定了该诗学体系的基本属性;理论空间包括百余年新诗传播接受观念谱系、传播接受的诗性特征、传播接受与新诗创作关系论、传播接受与新诗形象生成论,以及传播接受与新诗价值论;诗学体系的核心是传播接受机制。该诗学具有四大理论功能:一是揭示新诗创作演变规律,二是彰显新诗理论生成特征,三是敞开新诗形象塑造过程,四是提供估衡新诗价值的尺度。构建中国新诗传播接受诗学体系,应处理好历史诗学与进行时态诗学、历史沉淀与未来发展、主观精神与客观现实、传媒特性与诗性创造以及理论思辨与新诗实践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体系 诗学理论 传播接受诗学 诗歌价值论 中国新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理论和拓扑学的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研究
4
作者 杨文瑾 侯以忠 +1 位作者 苏建宁 任建萍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6,59,共13页
目的 解决产品系列化设计中存在的“流行风格缺乏”“形态主次模糊”“系列形态不连续”等问题,运用原型理论和拓扑学相关方法,从原型形态出发,基于拓扑性质和拓扑形变构建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语义差分法结合专家访... 目的 解决产品系列化设计中存在的“流行风格缺乏”“形态主次模糊”“系列形态不连续”等问题,运用原型理论和拓扑学相关方法,从原型形态出发,基于拓扑性质和拓扑形变构建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语义差分法结合专家访谈获取具有流行风格意象的目标产品代表样本;其次通过拓扑定量分析法区分代表样本形态特征的主次;再次运用设计形态分析结合相似结果离散度分析提取形态原型;最后依据形态特征的主次,结合流行风格需求,运用不同的拓扑形变规则对产品形态原型进行系列化创新设计。结果 以拖拉机前脸作为验证对象,对该设计方法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其能够使系列化设计方案既具有独特的流行风格又具备识别性、连续性的外观形态。结论 在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中,挖掘满足用户流行风格需求的形态原型,获取系列化产品的识别性特征,进而结合拓扑形变方法,解决了产品系列化设计的实际问题,为产品形态系列化提供普适有效的借鉴思路及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理论 拓扑性质 拓扑形变规则 流行风格意象 形态原型 系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化理论视域下中国式农村养老的历史叙事与现实路径
5
作者 李静 颜振亮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9-140,共12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研究聚焦中国农村养老模式转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其历史脉络、行为演变及结构变迁。借助结构化理论视角,全面剖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养老模式的鲜明特点及驱动其变化的深层次动因...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研究聚焦中国农村养老模式转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其历史脉络、行为演变及结构变迁。借助结构化理论视角,全面剖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养老模式的鲜明特点及驱动其变化的深层次动因。研究发现,受家庭结构变化、经济政策及养老观念等多重因素影响,农村养老模式经历了从家庭养老到多元化养老的演变。研究进一步将农村老年人细分为活力老人(助他)、自立老人(自助)和受助老人(他助),并基于“行为-结构”框架建构分层分类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以活力老人助他为动力,激发农村养老新活力;以自立老人自助为核心,提升农村老人自我发展能力;以受助老人服务为重点,打造农村多元照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养老 养老服务 中国式养老 结构化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历史和实践基础
6
作者 刘旭东 王志鹏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2,共9页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用自己的话语解读中国教学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原则。中国悠久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方式,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和用自己的话语解读中国教学实践变革,是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方法论和价值论原则。中国悠久的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实践方式,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基础。新时代不断深化的教学实践变革,涌现出各种具有原创性的教学改革观念和教学改革探索,为我们用自己的话语去揭示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逻辑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在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过程中,要加强教学学术研究,准确凝练教学实践变革中生成的教学认识;持续推进教学实践变革,深化对教学本质的理解;推动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当代诠释,丰富教学论概念范畴的传统意蕴;彰显教学论学科话语的实践品格,提升新时代教学实践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教学论 话语体系 中国传统教学思想 教学实践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在逻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被引量:1
7
作者 冯颜利 邓雪梅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4,共12页
党的二十大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首先,体现于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深刻内涵与重要特征。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立、形成,是实践经验的理论淬炼、升华而形成的... 党的二十大阐述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首先,体现于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世界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深刻内涵与重要特征。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创立、形成,是实践经验的理论淬炼、升华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知识体系,具有理论来自实践的内在逻辑。再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来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又回到并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这就既要处理好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还要处理好政策转换为实践的机制问题,更要深刻把握好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内在逻辑。此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在强调“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中,聚焦战略任务、瞄准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与水平的提升,这就要进一步把握好理论不断完善的内在逻辑。总之,只有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内在逻辑,才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只有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凝心聚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理论 内在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往“频道”的校准:媒介化时代我国公共政治交往话语风格的偏误与匡正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浩 骆正林 《新闻与传播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5,共11页
在当今的媒介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对国家、社会不断的赋权与公共政治的崛起,公共交往在越来越便捷、普遍、常态化、多元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公共交往过程中组织机构与公民话语风格的偏误问题。... 在当今的媒介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对国家、社会不断的赋权与公共政治的崛起,公共交往在越来越便捷、普遍、常态化、多元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公共交往过程中组织机构与公民话语风格的偏误问题。鉴于此,文章立足于政治媒介化的时代背景,在公共政治视域下,借用话语理论,以我国公共政治交往话语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为分析样本,以无责漫谈与话语独白为考察中心,探讨匡正当下公共政治交往话语风格偏误的方法与进路。研究认为,组织机构与公民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话语转换,向彼此靠近,消减组织机构话语的话语独白与公民话语的无责漫谈,加速两者之间的话语循环与流通。具体举措包括:话语实践效果的想象与预测、话语的技术化处理、“中间人”的话语斡旋、话语的场域转化、话语的流通与循环、话语的破圈传播、话语的理性规制、话语中社会意见的冶炼、话语实践智慧的提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流 交流的无奈 话语风格偏误 无责漫谈 话语独白 话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新中式家具造型要素与风格意象之映射关系
9
作者 孙斌宾 张刚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8-196,共9页
探究新中式家具显性风格(造型要素)与隐性风格(风格意象)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期在设计开发与迭代过程中更好地延续新中式风格。以新中式圈椅为例,运用形态分析法解析造型设计要素,整理出显性风格特征类目,再通过聚类分析选取典型样本,并... 探究新中式家具显性风格(造型要素)与隐性风格(风格意象)之间的映射关系,以期在设计开发与迭代过程中更好地延续新中式风格。以新中式圈椅为例,运用形态分析法解析造型设计要素,整理出显性风格特征类目,再通过聚类分析选取典型样本,并对样本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以问卷调查获取样本的风格意象值。根据数量化理论(QTT)I,构建设计要素及类目与风格意象的编码矩阵,然后应用Matlab函数求解,得出显性风格特征与隐性风格特征之间的影响关系,构建回归模型,最后通过设计实践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新中式圈椅的造型设计类目,可以有效地改变其风格意象,对“现代的-传统的”“禅意的-通俗的”两种风格意象影响较大的设计要素是扶手、管脚枨和坐板。其中,券口对“现代感”的影响最大(0.660),扶手对“禅意感”的影响最大(0.647)。在设计实践中,可根据各项目和类目的相关系数,灵活地选择合适的要素进行设计应用。这项研究解释了新中式家具显性风格特征中的造型要素及其下属类目是如何影响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隐性风格特征的传达,并构建了回归模型,然后在定性层面上归纳了新中式风格椅类家具的形态与CMF设计策略。研究表明,基于QTT(Ⅰ)的新中式圈椅风格设计研究,可以实现对指定风格的预测和设计,为新中式圈椅创新设计实践及设计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式圈椅 风格设计 数量化理论I 映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应对方式在强化敏感性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系中的作用
10
作者 许红燕 施景阳 +1 位作者 姚庚华 汪永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应对方式在强化敏感性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4462名中学生。通过问题“在过去的1年里,你是否有过故意伤害自己的行为(但不是为了结束生命)”了解被调查对象是否在过去12... 目的:探讨青少年应对方式在强化敏感性与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选取4462名中学生。通过问题“在过去的1年里,你是否有过故意伤害自己的行为(但不是为了结束生命)”了解被调查对象是否在过去12个月存在NSSI行为,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评估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采用强化敏感性量表(RSS)评估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结果:全部被调查者中有506人(11.3%)报告在过去的1年内有NSSI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S惩罚敏感性总分(OR=1.26,95%CI=1.10~1.46)和TCSQ消极应对总分(OR=2.23,95%CI=1.92~2.60)与NSSI行为发生呈正向关联,TCSQ积极应对总分(OR=0.70,95%CI=0.62~0.80)和NSSI行为发生呈负向关联。中介效应分析显示,TCSQ积极应对总分(β=0.15,95%CI=0.10~0.20)和TCSQ消极应对总分(β=0.53,95%CI=0.43~0.64)在RSS惩罚敏感性总分与NSSI行为发生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青少年NSSI行为发生与惩罚敏感系统过度激活有关,不良应对方式是惩罚敏感性过度激活导致NSSI行为的可能心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强化敏感理论 惩罚敏感性 应对方式 中介作用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域重构导向下的传统风貌区活化更新研究——以济南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为例
11
作者 徐雅冰 刘安珍 +1 位作者 张小涵 仝晖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8,共9页
以济南商埠区的核心区域——“一园十二坊”为例,为保护商埠区日益损坏的城市肌理与建筑风貌,恢复传统风貌区昔日的活力,借助场域理论,引入场域中的关系式思维模式讨论在空间层面上场域如何被人感知,进而被利用。分别从“物场”“钱场... 以济南商埠区的核心区域——“一园十二坊”为例,为保护商埠区日益损坏的城市肌理与建筑风貌,恢复传统风貌区昔日的活力,借助场域理论,引入场域中的关系式思维模式讨论在空间层面上场域如何被人感知,进而被利用。分别从“物场”“钱场”“人场”这3个方面探寻物质场域与非物质场域的设计策略,以及新常态下传统风貌区活化更新的有效途径与手段,以期实现济南商埠区“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风貌的保存与维护、功能的调整与适应以及发展的活化与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商埠区“一园十二坊” 场域理论 传统风貌区 保护利用 活化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
12
作者 刘月 尚秀纷 +5 位作者 陆青梅 王杉 刘颖欣 罗艳妮 黄秀萍 万千艺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9-82,98,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基于情绪-投入-人际关系-意义-成就(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主观幸福感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共6个月。比较干预前及干预结束1个月两组患儿父母的主观幸福感和简易应对方式得分。结果干预结束1个月,干预组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PERMA理论的积极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父母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促使其积极应对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家庭照顾者 PERMA理论 积极心理干预 主观幸福感 应对方式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体诗名作多诗病原因--基于宋元人“诗病”观的讨论
13
作者 李虹澄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12,共8页
许多高知名度的古代近体诗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诗病,探究原因有助于把握古代近体诗创作观念,从而客观评价古代诗歌、指导今人创作。通过对近体诗名作和宋元诗话的考察,可知该现象原因有三:一是诗歌名作成为经典在先,而相关“诗病”观念形... 许多高知名度的古代近体诗作存在不同程度的诗病,探究原因有助于把握古代近体诗创作观念,从而客观评价古代诗歌、指导今人创作。通过对近体诗名作和宋元诗话的考察,可知该现象原因有三:一是诗歌名作成为经典在先,而相关“诗病”观念形成在后;二是古代诗论家会结合诗人、作品语境看待诗病,对后人眼中的形式问题态度较包容;三是诗歌成为名作的原因复杂多样,印象式的接受过程和诗歌“以句名篇”的流传特点可能减弱、规避具体诗病在篇中的影响。名作而存诗病的现象揭示宋元人与今人不同的诗病观念与融通眼光,亦可见诗歌创作和接受体系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病 宋元诗话 宋代诗学 诗法 “犯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论骈诗与骈文学的建构
14
作者 王正刚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20,154,共9页
清代骈文理论集历代之大成,论骈诗多作于清代。清代论骈诗的主要内容包括骈文文道论、经典批评和艺术风格诸方面。骈文文道论立足于骈文文体的自足性和兼容性,重在厘清骈文渊源,论证骈文有资政统,追求文道合一;骈文经典批评通过题咏、... 清代骈文理论集历代之大成,论骈诗多作于清代。清代论骈诗的主要内容包括骈文文道论、经典批评和艺术风格诸方面。骈文文道论立足于骈文文体的自足性和兼容性,重在厘清骈文渊源,论证骈文有资政统,追求文道合一;骈文经典批评通过题咏、褒扬历代名家名篇,推崇汉魏六朝骈文,标举徐陵、庾信等名家名篇在骈文史上的经典地位;骈文风格论则重在评骘清代骈文作家作品,指出骈文重“气”的风格,强调“性灵”“简质清刚”“清转华妙”等风格在骈文史上的重要性。这些论述丰富了清代骈文批评的内容,促进了骈文学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骈诗 骈文学 文道 经典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学术探索——以曹孚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为例
15
作者 曹燕南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9,共1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教育学家在现代化视野下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型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学术探索。曹孚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反映了当时现代教育学术话语的历史样貌。新中国成立前,曹孚就提出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统一的愿...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教育学家在现代化视野下围绕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型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学术探索。曹孚的教育研究与实践反映了当时现代教育学术话语的历史样貌。新中国成立前,曹孚就提出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统一的愿景,在现代教育大形势下思考中国教育的前途。新中国成立后,曹孚围绕全面发展的教育,阐释了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底色和使命,同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注入现代化内涵。他主张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为指针,树立发展、开放、现代化的取向,探索融通古今中外的中国教育学体系。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起点,深化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研究,有助于巩固教育学理论基础和中国经验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 中国教育学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 曹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性智慧”或“诗性知识”?——论“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跨语际转换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蔚轩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8-89,共12页
"诗性智慧"的翻译虽有利于理解"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美学内涵,但也遮蔽了"诗性知识"的义项及其知识论背景。当时的笛卡尔理性主义否定语文学的价值,"Della Sapienza Poetica"则是维柯在... "诗性智慧"的翻译虽有利于理解"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美学内涵,但也遮蔽了"诗性知识"的义项及其知识论背景。当时的笛卡尔理性主义否定语文学的价值,"Della Sapienza Poetica"则是维柯在语文学中寻求真理的方法,包含其为语文学辩护的决心。若从"诗性知识"的角度悟入,维柯对"Della Sapienza Poetica"所下的定义,《新科学》中许多让人费解的论述,以及西方美学家对"Della Sapienza Poetica"的漠视,便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文论翻译中出现意义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指出"Della Sapienza Poetica"与"诗性智慧"的差异,有助于考察概念在跨语际转换中的变异,为实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提供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柯 诗性智慧 朱光潜 文论翻译 知识论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逻辑与进路——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分析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欣亮 李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27,共11页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下,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索数智技术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理论机制及可行路径。首先,沿着劳动者的生产力主体作用逻辑,探索了数智技术的劳动主体能力与意识变革机制,...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下,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分析框架,探索数智技术驱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理论机制及可行路径。首先,沿着劳动者的生产力主体作用逻辑,探索了数智技术的劳动主体能力与意识变革机制,并沿着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作用逻辑,厘清了生产资料、组织与产品分配关系重组机制,进而阐明数智技术作用于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机理;其次,从数智技术作用于劳动主体与劳动关系的冲突入手,探析了阻碍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逻辑堵点;最后提出:通过增强数智技术赋能生产知识支撑、推动数智技术“向善”发展等打通数智技术增强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底层逻辑;通过拓展数智农业技术应用场景、依托利益联结和协同“共智”、强化涉农数字资本相关的顶层设计等,强化数智技术的生产关系再造逻辑,反作用于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这一结论呼应了党中央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要求,探索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解释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 乡村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 新质生产力 生产力理论 数字经济 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量化理论Ⅰ的女西服款式感性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于翠萍 宋莹 +2 位作者 周杨 孙雅致 武英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9,共8页
为了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服装产品,以女西服为研究对象,提出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Ⅰ相结合的款式设计研究方案。首先通过语意差异法获取消费者对女西服样本的感性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感性评分进行分析,提取感性因子,创建女西服... 为了设计出符合消费者感性需求的服装产品,以女西服为研究对象,提出感性工学与数量化理论Ⅰ相结合的款式设计研究方案。首先通过语意差异法获取消费者对女西服样本的感性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感性评分进行分析,提取感性因子,创建女西服二维感性分布空间。同时分析款式特征,归纳出女西服主要设计要素,在此基础上应用数量化理论Ⅰ,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感性因子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关联预测,并构建数学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拟合度较高,符合正态分布要求,模型有效可行。最后通过案例设计与验证,进一步证明该模型能够实现人的感性需求与女西服设计要素之间的有效转换,对女西服款式设计与感性评价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理论Ⅰ 女西服 感性工学 预测模型 感性因子 款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字号”农产品品牌IP形象设计与叙事策略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熊强 王雪伊 +1 位作者 冯凤萍 廖颖轩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7-456,共10页
目的本文以叙事理论为指导,针对“粤字号”农业品牌IP形象设计研究,旨在探索新时代下叙事策略在农业品牌IP形象设计中的方法,为我国农业品牌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概述了叙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粤字号”农业品牌的发展现状... 目的本文以叙事理论为指导,针对“粤字号”农业品牌IP形象设计研究,旨在探索新时代下叙事策略在农业品牌IP形象设计中的方法,为我国农业品牌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首先,概述了叙事理论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粤字号”农业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品牌叙事的逻辑,探讨了叙事理论在品牌IP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最后,通过西关香香IP形象元素的设计实践,总结了“粤字号”农业品牌IP形象的叙事策略。结果通过叙事逻辑的分析,在“粤字号”农业品牌的实践中找到了叙事的核心价值,并通过叙事表达和叙事传播完成了叙事的心理认知。结论品牌叙事从品牌文化、品牌形象和品牌传播等方面形成品牌认知的逻辑关系,为“粤字号”农业品牌IP形象设计提供了系统的方法论,对农业品牌IP形象设计的故事进行挖掘,提升消费者对品牌IP形象的体验感和认知度,提高“粤字号”农产品品牌的市场价值,为农业品牌IP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理论 粤字号 农业品牌 IP形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关系社会学理论创新 被引量:6
20
作者 边燕杰 马旭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时代任务。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聚焦社会行为从传统向现代的模式转变,但囿于欧美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哲学理念,欧美社会学家提出的论断漠视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忽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 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社会学理论创新提出了时代任务。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聚焦社会行为从传统向现代的模式转变,但囿于欧美中心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哲学理念,欧美社会学家提出的论断漠视世界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经验,忽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连续性,轻视社会行为背后的联系性研究。中国主体话语的关系社会学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社会学派的联系性理论视角,创立十余年来获得了中国关系纽带、关系机制、关系文化、关系网络等四个方面的理论突破。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中国特色出发,就关系社会学的未来研究议题提出了新的理论命题,包括人口规模巨大视域下的社会关系模式渐变命题和代际关系调适命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促进型和抑制型关系机制命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视域下的关系纽带变迁命题和关系行为惯习命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视域下加强环保意识和强化环保行为的关系作用命题、走和平发展道路视域下的中国关系网络相对优势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学理论 关系社会学 社会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