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2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certain optimal model and solving method to platform scheduling problem in battlefield 被引量:2
1
作者 Yu Sun Peiyang Yao +1 位作者 Dongdong Shui Jieyong Zh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6年第1期157-165,共9页
The platform scheduling problem in battlefie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in military operational research.It needs to minimize mission completing time and meanwhile maximize the mission completing accuracy with... The platform scheduling problem in battlefiel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blems in military operational research.It needs to minimize mission completing time and meanwhile maximize the mission completing accuracy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platforms.Though the traditional certain models obtain some good results,uncertain model is still needed to be introduced since the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is complex and unstable.An uncertain model is prposed for the platform scheduling problem.Related parameters in this model are set to be fuzzy or stochastic.Due to the inherent disadvantage of the solving methods for traditional models,a new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uncertain model.Finally,the practic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demonstrated with a case of joint campai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rational research platform scheduling uncertain model solving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体强度计算中液舱内部压力加载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紫麟 汤明刚 +1 位作者 陈彧超 张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7-51,共5页
船舶及海洋结构物会受到来自各种液舱(如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的内部压力,对船体的局部结构响应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液舱内部压力场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浮式平台典型作业工况为例,采用压力场、柔性MPC(多点约束)连接、添加质量点3种... 船舶及海洋结构物会受到来自各种液舱(如压载舱、油舱、淡水舱)的内部压力,对船体的局部结构响应产生影响。本文阐述了液舱内部压力场的计算原理和方法,以浮式平台典型作业工况为例,采用压力场、柔性MPC(多点约束)连接、添加质量点3种方法分别进行加载,模拟内部液舱及甲板堆货区域的压力,并对浮式平台结构强度进行安全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加载方法下结构应力均满足屈服强度衡准要求,直接施加应力场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客观真实的处理方式,采用柔性MPC及质量点数值方法的预报结果相对偏保守。该工作可为船体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舱 内部压力 加载方法 浮式平台 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学视域下的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
3
作者 焦豪 杨季枫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5,共15页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情境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学视域下开展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先,从资源协奏、动态能力、问题—解决、悖...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本文从理论视角、研究方法、研究情境等方面提出了管理学视域下开展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先,从资源协奏、动态能力、问题—解决、悖论、社会—技术系统和数字平台生态等理论视角提出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其次,拓展了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在新质生产力、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研究趋势。最后,从研究方法层面梳理,提出以仿真模拟技术开展数字平台生态系统演进机理与动力学研究、以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推动工业互联网研究、以数据挖掘技术开展基于海量用户的微观基础研究、以案例研究方法推动面向数字平台生态系统多元场景的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生态系统 理论视角 研究方法 研究情境 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明水文地质模型的工作面顶板水害预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连会青 晏涛 +4 位作者 尹尚先 徐斌 康佳 周旺 闫国成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71,共13页
我国西部矿区因地质条件复杂,煤层顶板水害问题日渐突出,传统水害预警手段难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为解决水害预警中指标选取、预警方法及标准构建等核心问题,系统开展了顶板水害预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分析及智能化平台建设工作... 我国西部矿区因地质条件复杂,煤层顶板水害问题日渐突出,传统水害预警手段难以有效应对这一挑战。为解决水害预警中指标选取、预警方法及标准构建等核心问题,系统开展了顶板水害预警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分析及智能化平台建设工作。首先,在传统透明地质模型基础上提出了透明水文地质模型的概念,引入动态更新功能并明确其设计实现思路;其次,基于顶板水害发育“3阶段”机理分析,提出指标选择应遵循约束性、独立性和持续性“3原则”,确定了地表水特征、含水层结构及性质、隔水层结构及性质、采动影响围岩运移特征及水文要素动态变化特性5大类主要影响因素,共从中提取出14项可量化指标构成顶板水害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已有事故案例、现场水文观测数据变化规律和相关标准规范,提出由4个预警指标参与的智能水害预警方法,划分出4个等级的预警级别、标准和应对措施;以透明水文地质模型为逻辑底层,内嵌预警指标、方法、标准和多态接口,集成开发了具备3个层级、6个核心功能的顶板水害智能化预警平台,该平台通过触发器和轮询的混合预警机制,实现了多指标综合评价与预警;最后,平台在西部某煤矿进行了为期1 a的示范应用,期间成功发出15次预警信息,其中10次为监测设备异常预警,5次为水害信息预警,所有预警均提前采取了有效应对措施。结果表明:该平台的应用验证了预警指标、方法、标准和平台的有效性与适用性。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优化预警模型和数据分析方法,以提升平台的预警精度和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水文地质模型 顶板水害 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方法 智能化预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轻型无人平台火箭弹发射动力学仿真分析
5
作者 张鑫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88,共7页
以某轻型无人平台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建立全炮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对单兵火箭发射载荷模块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获得了发射装置动力学响应。基于Lanczos迭代法得到了车架模态分析结果,确定了系统火箭弹发射间隔。基于全... 以某轻型无人平台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技术建立全炮有限元动力学模型,对单兵火箭发射载荷模块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获得了发射装置动力学响应。基于Lanczos迭代法得到了车架模态分析结果,确定了系统火箭弹发射间隔。基于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以射序为优化变量,以炮口扰动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目标函数,通过数值仿真计算对比得出最优射序,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火箭弹起始扰动降低了19%。通过实弹射击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有效射程附近,满管齐射后落点高低散布为0.32 m,方位散布为0.28 m。分析结果为轻型无人平台单兵火箭弹发射装置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平台 火箭武器 有限元法 发射动力学 射弹散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推进高速水陆两栖平台自航数值模拟及推力减额分析
6
作者 杜尊峰 樊涛 +1 位作者 段鑫 李昂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069,共9页
为研究喷水推进高速水陆两栖平台的推力减额特性,本文基于RANS方程及VOF模型,求解平台自航流场。通过重叠网格方法计算平台的纵倾及升沉运动,同时利用体积力法简化模拟喷泵作用,从而实现喷水推进高速水陆两栖平台自航的数值模拟。采用... 为研究喷水推进高速水陆两栖平台的推力减额特性,本文基于RANS方程及VOF模型,求解平台自航流场。通过重叠网格方法计算平台的纵倾及升沉运动,同时利用体积力法简化模拟喷泵作用,从而实现喷水推进高速水陆两栖平台自航的数值模拟。采用流线追踪法得到推进器进流面,以动量通量法计算推进器总推力。模拟结果表明,喷水推进水陆两栖平台的推力减额特性在不同航速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来说,低航速时,推力减额为正;中高航速时出现负推力减额。在整个航速范围内,阻力增额恒为正,动量减额恒为负,阻力增额随航速增加逐渐减小并接近于零是中高航速出现负推力减额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 高速水陆两栖平台 推力减额 体积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动力平台事故后^(137)Cs泄漏排放方式模拟研究
7
作者 胡知临 叶枫 +2 位作者 鲍萍 陈君军 龚军军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4,共6页
针对核动力平台在近岸海域突发事故后放射性物质泄露排放问题,以某近岸海湾为例,利用MIKE21水动力软件建立了近岸海湾的水动力模型。基于该模型,模拟计算研究了在近岸海湾的某点位,以一次性全部排放和连续均匀排放两种方式,释放长半衰... 针对核动力平台在近岸海域突发事故后放射性物质泄露排放问题,以某近岸海湾为例,利用MIKE21水动力软件建立了近岸海湾的水动力模型。基于该模型,模拟计算研究了在近岸海湾的某点位,以一次性全部排放和连续均匀排放两种方式,释放长半衰期放射性物质^(137)Cs在海洋中的迁移扩散情况,并研究了扩散模拟结果与水面高程、水流流速两种水文条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典型半日潮时段内,相比于将放射性物质一次性全部排放到水体中,物质以连续均匀排放方式释放,对水体环境影响范围更小,排放后等时段内相对浓度更低;释放物质浓度和水面高程、水体流速之间呈一定负相关关系。该模拟结果可为核动力平台事故应急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动力平台 MIKE21软件 排放方式 水文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开关电器温升特性仿真实验平台 被引量:1
8
作者 沈靖宇 马浩东 +1 位作者 庄杰榕 许志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0,92,共7页
以微型断路器为分析对象,搭建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开关电器温升特性仿真实验平台。平台采用VB.Net语言设计友好用户界面,交互性强,集成了模型选取、参数配置和结果分析等功能。通过在后台以批处理模式运行ANSYS命令流实现多场耦合的有限... 以微型断路器为分析对象,搭建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开关电器温升特性仿真实验平台。平台采用VB.Net语言设计友好用户界面,交互性强,集成了模型选取、参数配置和结果分析等功能。通过在后台以批处理模式运行ANSYS命令流实现多场耦合的有限元仿真,获得可视化温升结果,经实验验证仿真误差在10%以内。利用该平台,学生无须掌握专业的多场域仿真知识即可进行温升计算,并能便捷修改MCB模型与仿真参数,探究多种因素对温升特性的影响,有助于增进学生对电器发热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与创新思维,对提升开关电器实验教学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器 温升 仿真平台 多物理场耦合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空器平台海雾背景下红外偏振特性分析及作用距离建模
9
作者 叶敏锐 崔文楠 +1 位作者 黄夏阳 张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9-468,共10页
研究旨在通过仿真实验揭示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在浮空器平台海雾背景下的探测优势。首先,基于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分析了偏振特性随观测角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偏振在浮空器斜视成像中的适用性。其次,借助蒙特卡罗方法和最小可... 研究旨在通过仿真实验揭示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在浮空器平台海雾背景下的探测优势。首先,基于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分析了偏振特性随观测角度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偏振在浮空器斜视成像中的适用性。其次,借助蒙特卡罗方法和最小可分辨温差(Minimum Resolvable Temperature Difference,MRTD)模型,构建了红外偏振成像系统的最大作用距离模型,从而验证了红外偏振成像相较于红外强度成像在海雾背景下特征保持和探测距离上存在优势。为红外偏振技术在浮空器平台上的部署应用,提供了理论分析和仿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 作用距离模型 偏振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蒙特卡罗方法 浮空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自升式钻井平台倾斜试验方法
10
作者 朱晓宇 卢海 +1 位作者 张永恒 任强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4-158,共5页
针对一座老龄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两种备选的倾斜试验方案。通过对比压载水法与悬臂梁法两种倾斜试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比评估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效益,最终决定采用悬臂梁滑移... 针对一座老龄自升式钻井平台,设计两种备选的倾斜试验方案。通过对比压载水法与悬臂梁法两种倾斜试验方法,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比评估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与局限,以及在实际操作中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经济效益,最终决定采用悬臂梁滑移法作为目标平台的倾斜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运用悬臂梁滑移法实施的倾斜试验所得数据与理论预期数值高度契合,并且全面满足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升式钻井平台 倾斜试验 压载水法 悬臂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滚刀旋转破岩受力和效率研究
11
作者 张弛 邓龙传 +3 位作者 庄欠伟 李晓昭 王秋平 乔梁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995-3006,共12页
提高滚刀破岩效率和减轻磨损始终是硬岩掘进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在实际工程之前关键是确定最佳掘进参数。模型试验对于分析滚刀荷载性能至关重要,采用了新型全尺寸旋转破岩平台以研究滚刀受力特征并获得最佳掘进参数。此外,采... 提高滚刀破岩效率和减轻磨损始终是硬岩掘进中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因此在实际工程之前关键是确定最佳掘进参数。模型试验对于分析滚刀荷载性能至关重要,采用了新型全尺寸旋转破岩平台以研究滚刀受力特征并获得最佳掘进参数。此外,采用了有限元法来深化试验分析并提出新见解。基于模型试验初步揭示了滚刀破岩受力和效率随切削深度和切削半径的变化:确定了100 mm刀间距的最佳切削深度为6 mm;随着切削深度增加,岩渣累计百分比先减小后增大;根据滚刀侵入过程的裂纹扩展特征证明了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法向滚刀破岩性能数值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一致。试验结果为优化刀盘布局和减少滚刀磨损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切削平台 滚刀 有限元法 破岩效率 机械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肤自适应的电子艾灸仪设计与研究
12
作者 陆庆 孙志峻 +1 位作者 张嘉亮 张家铖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63-367,共5页
为了提高隔姜灸装置的贴合性、控烟性以及实现工作数据的智能化监管,研制了一种由柔性姜蓉盒、控烟过滤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适应人体肌肤的电子艾灸仪。柔性姜蓉盒能利用其大柔度特性产生大变形进而更好地贴合人体肌肤,通过有限元... 为了提高隔姜灸装置的贴合性、控烟性以及实现工作数据的智能化监管,研制了一种由柔性姜蓉盒、控烟过滤系统、控制系统等组成的自适应人体肌肤的电子艾灸仪。柔性姜蓉盒能利用其大柔度特性产生大变形进而更好地贴合人体肌肤,通过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结构的贴合性能,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针对控烟问题提出了一种转移过滤法,该方案可以分离艾灸过程中的控烟和供氧过程,在保证艾草充分燃烧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净化艾烟。并且为了维持最佳的艾灸温度和实现同时对多个电子艾灸仪工作数据的监管与存储,设计了电子艾灸仪的控制系统并开发了物联网云平台。从实验结果来看,电子艾灸仪贴合性能良好、控烟效果显著、智能化程度高,提高了艾灸仪的疗效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艾灸仪 柔性姜蓉盒 有限元方法 转移过滤法 物联网云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nkine源方法的自航半潜式平台波浪载荷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若海 迟少艳 杨玥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4,共6页
为了研究航速对半潜式平台波浪载荷的影响,分别基于三维线性零航速频域方法和三维线性全航速的Rankine源时域方法,对自航半潜式平台所受的特征波浪载荷研究分析,对比2种方法下半潜平台特征载荷极值及不同航速对特征载荷极值的影响效应... 为了研究航速对半潜式平台波浪载荷的影响,分别基于三维线性零航速频域方法和三维线性全航速的Rankine源时域方法,对自航半潜式平台所受的特征波浪载荷研究分析,对比2种方法下半潜平台特征载荷极值及不同航速对特征载荷极值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随着航速增加,大部分特征波浪载荷及平台运动加速度极值均显著增大,特征波浪载荷沿平台分布也有变化,航速对波浪载荷的影响不可忽视,为评估半潜式平台航行工况的平台结构强度提供了载荷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平台 波浪载荷 势流理论 Rankine源法 航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基于数据要素视角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大明 胡苏敏 +1 位作者 朱天一 黄菁菁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9,共12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尤为重要。结合组态视角与复杂性关系理论,采用混合QCA和空间回归方法构建复杂中介模型,深入探究数据要素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发现:多种工业互联... 数字经济背景下,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尤为重要。结合组态视角与复杂性关系理论,采用混合QCA和空间回归方法构建复杂中介模型,深入探究数据要素视角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发现:多种工业互联网平台组态能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数据要素应用、数据要素维护、数字人才集聚),进而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具体表现为云服务—核心平台驱动型、边缘—大数据平台驱动型和全平台驱动型3种模式。研究结论对全面推进平台化战略、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平台 新质生产力 数据要素 混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及其分级评价方法研究
15
作者 吕刚 王同军 +1 位作者 刘建友 王万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共7页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建造已逐渐成为隧道工程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指导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的开展,在总结我国铁路隧道智能建造的实践经验、吸纳国内外各行业智能建造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铁路盾构... 随着信息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建造已逐渐成为隧道工程发展的主流趋势。为了指导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技术的开展,在总结我国铁路隧道智能建造的实践经验、吸纳国内外各行业智能建造最新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提出铁路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的原则和目标,从隧道勘察、设计、施工、建设管理四方面制定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的基本要求,明确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的基本含义、原则和目标,制定盾构隧道智能建造的分级方法和标准,构建盾构隧道智能建造可视化智能管理平台,为盾构隧道智能建造提供了分级分步实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盾构隧道 智能建造 分级评价方法 智能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太阳电池极限弯曲半径测量方法
16
作者 高红鑫 赵寿根 +2 位作者 朱佳林 余亦豪 张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76-2781,共6页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量尤为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大挠度屈曲理论的柔性太阳电池弯曲半径测试方法,并搭建自动化测试平台。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其结果与传统芯轴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利用大挠度屈曲法测得的极限弯曲半径与芯轴法的结果一致,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能够实现弯曲半径的连续可调测量,且自动化程度高。研究结果不仅为柔性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力学参数,也为未来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电池 极限弯曲半径 大挠度屈曲理论 芯轴法 弯曲半径测量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溶解度实验教学平台研制与教学应用
17
作者 贾涛 杨锦鹏 +1 位作者 江巍雪 于加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6-223,共8页
气液溶解度是混合工质体系重要的热力学性质,对替代工质的热物性研究及制冷空调的设计优化、运行和长期可靠性都非常重要。该文基于等体积饱和法搭建了气液溶解度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气体腔系统、平衡釜系统、温度测量系统、压力测量系统... 气液溶解度是混合工质体系重要的热力学性质,对替代工质的热物性研究及制冷空调的设计优化、运行和长期可靠性都非常重要。该文基于等体积饱和法搭建了气液溶解度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气体腔系统、平衡釜系统、温度测量系统、压力测量系统、磁力搅拌系统和恒温系统,实验系统测量范围为243~373K、0~5MPa。利用CO_(2)在正癸烷中的溶解度对实验平台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是可靠的。基于该实验平台开展了R1234ze(E)在POE基础油中的溶解度教学案例研究,并采用PR-Wilson模型对溶解度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关联,偏差基本在3.0%以内。通过该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气液过程中的溶解特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制冷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溶解度 等体积饱和法 实验教学平台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水中油监测系统设计与海上应用
18
作者 李亚辉 杨敏 +2 位作者 杨鹏 郭琳琳 吴国俊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2,共13页
基于紫外荧光法设计了两型水中油传感器,传感器在0~100 mg/L的量程范围内测量精度优于0.1 mg/L,线性拟合系数R^(2)>0.97,依托该传感器搭建了海洋平台含油生产水在线监测系统并顺利完成了海上工况验证。试验过程中,水中油在线监测系... 基于紫外荧光法设计了两型水中油传感器,传感器在0~100 mg/L的量程范围内测量精度优于0.1 mg/L,线性拟合系数R^(2)>0.97,依托该传感器搭建了海洋平台含油生产水在线监测系统并顺利完成了海上工况验证。试验过程中,水中油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24 h连续不间断获取了海上平台外排生产水含油量数据。试验结果表明:研发的荧光法水质监测系统能够准确反映水中油浓度的动态变化,具备快速的响应特性和较宽的浓度检测范围。为进一步验证系统性能,在海上平台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比对试验,对本系统与实验室国标红外法进行了同步监测。对比数据显示,两种方法的监测在趋势和测试结果上呈现出较高的一致性,充分证明了该荧光法监测系统在海上现场应用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法 水中油 在线监测 海上平台 应用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构建
19
作者 郭晓 谢开仲 +2 位作者 周筱航 覃礼根 刘宗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5-128,共4页
大跨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施工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传统实验教学多局限于局部缩尺试验,且以演示性实验为主。为将广西大学大跨拱桥团队在服务“平南三桥”(世界最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研制了CFST... 大跨钢管混凝土(CFST)拱桥施工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传统实验教学多局限于局部缩尺试验,且以演示性实验为主。为将广西大学大跨拱桥团队在服务“平南三桥”(世界最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建设中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研制了CFST拱桥斜拉扣挂施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构建“两大模式+三阶段学习任务+两阶段考核”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并通过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面向社会开放。该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在CFST拱桥建设领域的技术示范作用,为重大工程实践成果反哺实验室教学、推动科教深度融合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与实践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斜拉扣挂法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乘客密度的城市轨道交通站台照明节能控制方法
20
作者 毛建 张宁 +5 位作者 章澜岚 王澳庆 刘家俊 张恒文 王浩 温龙辉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78,共8页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站台照明控制方法存在着控制方式简单、控制准确度低等问题,导致能耗严重浪费,也无法为乘客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根据城轨站台客流特点,结合站台区域功能特征和乘客心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乘客密度的城轨站台照明节能控... 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站台照明控制方法存在着控制方式简单、控制准确度低等问题,导致能耗严重浪费,也无法为乘客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根据城轨站台客流特点,结合站台区域功能特征和乘客心理需求,提出一种基于乘客密度的城轨站台照明节能控制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城轨站台空间特征和乘客心理时间变化特点,建立站台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乘客密度和站台区域照度的函数关系,然后建立以站台照明能耗最优为目标,站台照度需求为约束,灯具调光系数为控制变量的线性规划优化模型,最后采用单纯形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小客流车站,本文方法与目前常规控制方式相比,在早高峰、晚高峰和平峰时段,站台照明能耗降低分别达27.68%、38.16%和38.87%,并保证区域照度在合理区间,可以有效降低城轨站台照明能耗,提高站台光环境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轨站台 照明节能 乘客密度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