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2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Fs分泌的PDGFC通过PI3K-mTOR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耐药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浩 王雪洁 +3 位作者 段万理 盛智梅 史立宏 张宝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3-839,共7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来源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C,PDGFC)是否促进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提取CAFs和正常成纤维...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来源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C,PDGFC)是否促进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doxorubicin,DOX)耐药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原代提取CAFs和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并获取CAFs和NFs的条件培养基(conditional medium,CM),观察CAFs-CM是否影响乳腺癌细胞对DOX的敏感性;检测CAFs及其条件培养基中PDGFC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乳腺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耐药蛋白ABCG2、线粒体膜蛋白TOM20与COXⅣ及信号蛋白(p-)PI3K与(p-)mTOR的表达;DCFH-DA荧光染色、JC-1试剂盒分别检测乳腺癌细胞内ROS水平与线粒体膜电位。结果CAFs-CM减少乳腺癌细胞中DOX的含量,诱导对DOX耐药,同时乳腺癌细胞中BAX减少,Bcl2增加,ROS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升高及线粒体膜蛋白TOM20与COXⅣ表达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CAFs及CAFs-CM中PDGFC均高表达,重组人PDGFC产生了与CAFs-CM相似的促进乳腺癌细胞对DOX耐药的作用,PDGFRα的特异性抑制剂则显著抑制了CAF-CM诱导的耐药;进一步机制研究表明,CAFs分泌的PDGFC通过激活PI3K-mTOR信号通路诱导了乳腺癌细胞耐药。结论CAFs分泌的PDGFC通过PI3K-mTOR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对DOX耐药,这一发现为开发靶向CAFs的抗癌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C 乳腺癌 耐药 线粒体 PI3K-mT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Rα^(+)细胞上P2Y1-SK3通路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的调控机制
2
作者 杨德茜 陈琪 +1 位作者 潘小丽 徐派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07,共9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细胞上P2Y1-小电导Ca^(2+)激活K^(+)(SK3)通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2Y1受体抑制剂(MRS2500)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 目的探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细胞上P2Y1-小电导Ca^(2+)激活K^(+)(SK3)通道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P2Y1受体抑制剂(MRS2500)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两组采用多因素干预法建立F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抑制剂组予以尾静脉注射P2Y1抑制剂MRS2500,其他组不采取干预措施。处理结束后进行行为学和胃肠动力学检测;用BL-420S生物信号系统采集并分析胃肠生物电信息;取胃窦组织评估病理变化;采用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胃窦PDGFRα、C-kit(卡介尔间质细胞特异性指标)、P2Y1和SK3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胃窦PDGFRα和C-kit、P2Y1、SK3的组织表达和共定位情况;用钙检测试剂盒检测胃窦组织中Ca^(2+)含量变化。结果FD模型建立后,大鼠活动度、体重增长速度和进食量都显著降低,胃肠动力减弱,胃窦内PDGFRα、C-kit、P2Y1和SK3表达水平降低。MRS2500干预后,P2Y1受体抑制剂组大鼠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率和进食量升高,胃肠动力减弱情况改善,PDGFRα、P2Y1和SK3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C-kit表达水平升高,Ca^(2+)含量降低。PDGFRα与C-kit在胃窦中不存在共表达,而PDGFRα与P2Y1、SK3共表达。结论长期的饮食和情绪失调会刺激肠神经系统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这一过程通过PDGFRα^(+)细胞上P2Y1受体引起SK3通道的Ca^(2+)敏感性降低,在多因素刺激诱导的FD模型大鼠胃肠动力障碍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细胞 卡介尔间质细胞 P2Y1 小电导Ca^(2+)激活K^(+)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筋接骨液对兔肩袖损伤修补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金久楚 唐婕 +1 位作者 邝高艳 曹寅生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0,I0001,共7页
目的观察续筋接骨液对兔肩袖损伤修补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成年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实验组以及模型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只进行皮肤切开后缝合,不进行肩袖损伤造模,用等剂量的0.9%氯... 目的观察续筋接骨液对兔肩袖损伤修补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只成年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实验组以及模型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只进行皮肤切开后缝合,不进行肩袖损伤造模,用等剂量的0.9%氯化钠溶液灌胃;实验组在造模1周后行肩袖重建手术,用续筋接骨液进行灌胃;模型组在造模1周后行肩袖重建手术并用0.9%氯化钠溶液进行灌胃。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处死并取材。观察组织学染色,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相关炎症指标。结果(1)组织病理学:假手术组肌腱-骨面连接紧密,界面清楚,肌腱纤维呈轴形整齐排列,纤维束之间的腱细胞规整排列其中,软骨细胞与肌纤维方向一致,整个结构清晰可见,无病理学改变。实验组肌腱-骨面连接紧密,界面较模糊,但依然可见,腱骨结合部有少量炎性细胞,且有可见新生血管生成以及大量的软骨细胞和少量钙化软骨生成。模型组肌腱-骨面结合疏松,肌腱断端间隙少量结合,并且有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无明显的毛细血管生成,成纤维细胞增多,排列不规则。(2)ELISA检测:模型组和续筋接骨液组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均高于假手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续筋接骨液组中IL-6和TNF-α浓度均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 Blot法检测给药4周后的3组肩袖软骨组织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蛋白(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BB protein,PDGF-BB)的相对表达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和续筋接骨液组中TGF-β1、PDGF-B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续筋接骨液组中TGF-β1、PDGF-B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上调(P<0.0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续筋接骨液能明显促进TGF-β1、PDGF-BB蛋白的表达。结论续筋接骨液可促进肩袖损伤修补术后腱骨愈合,其可能的机制与其降低TNF-α、IL-6等炎症因子,调控TGF-β1和PDGF-BB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筋接骨液 肩袖损伤 腱骨愈合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和PDGFR与肿瘤的关系及其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旭升 孙丹 姚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34-1137,共4页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从人的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能够促进细胞的趋化、分裂...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从人的血小板中分离出来的促血管生成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家族成员,能够促进细胞的趋化、分裂与增殖;在机体生长发育、创伤修复等生理过程中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PDGF/PDGFR作为血管生成因子之一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肿瘤细胞释放的PDGF能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抑制其凋亡。以PDGF/PDGFR为靶点的靶向治疗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PDGF/PDGFR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方面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PD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5
作者 廖红 董志 +3 位作者 傅洁民 朱毅 朱丽霞 刘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75-1378,共4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分为1%壳聚糖组(W/V)、2%壳聚糖组(W/V)、4%壳聚糖组(W/V)、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组(阳性对照组)、自然愈合组(模型组)...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W istar大鼠分为1%壳聚糖组(W/V)、2%壳聚糖组(W/V)、4%壳聚糖组(W/V)、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组(阳性对照组)、自然愈合组(模型组),制备成大鼠Ⅲ度烧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原位杂交法及图像分析法检测大鼠Ⅲ度烧伤创面EGF和EGFmRNA的表达;PDGF的活性用L929细胞生物法测定。结果4%壳聚糖组(W/V)对烧伤后7、14 d创面EGF的表达、对烧伤后3、7 d创面EG-FmRNA的表达有明显的提高;对烧伤后3、7、14 d创面PDGF的活性有明显的提高,与自然愈合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壳聚糖对大鼠Ⅲ度烧伤创面的EGF表达和PDGF活性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表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烧伤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纤维化中PDGF和TGF-β_1的动态改变 被引量:19
6
作者 吴强 宋少刚 +3 位作者 杨枫 杨雁 汪渊 陈敏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40-342,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于造模的第 3、7、10周末处死动物 ,取肝组织石蜡包埋 ,制作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 目的 探讨肝纤维化过程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于造模的第 3、7、10周末处死动物 ,取肝组织石蜡包埋 ,制作组织芯片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DGF、TGF β1的改变。结果 正常肝组织不表达或微弱表达PDGF、TGF β1,纤维化的肝组织PDGF、TGF β1表达明显增强 ,并随肝纤维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P <0 0 5 ) ,第 7、10周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DGF和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大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影响PDGF-BB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邹丽萍 蒋涛 +4 位作者 车祺 李慧 瞿俊杰 陈琦 张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57-562,共6页
目的探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影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促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MsC)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比PDGF-BB刺激MsC生长速度与MAPK3条信号通路(... 目的探讨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影响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促体外培养大鼠系膜细胞(MsC)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对比PDGF-BB刺激MsC生长速度与MAPK3条信号通路(ERK、JNK及p38)抑制剂及PI3K信号通路抑制剂对PDGF促MsC增殖作用的影响。用半定量RT-PCR检测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对MsC合成内源性PDGF-B链的影响。蛋白印迹法观察ARI对PDGF引起的信号通路磷酸化的影响。结果(1)ERK抑制剂U0126、JNK抑制剂SP600125及PI3K抑制剂LY294002能明显抑制PDGF对MsC的促增殖作用(P<0.05),而p38抑制剂SB203580不能抑制PDGF的促MsC增殖作用;(2)ARI在转录水平对MsC合成内源性PDGF-B链没有明显影响。(3)PDGF刺激MsC后引起ERK、JNK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磷酸化,而ARI仅能抑制JNK及PI3K/Akt两条信号通路的磷酸化(P<0.05),对ER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ARI部分抑制PDGF促MsC增殖作用可能与其影响JNK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 肾脏系膜细胞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信号传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及其配体PDGF-A在人乳腺癌中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得水 张晓杰 +2 位作者 陈刚 卢长方 董海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3-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GFR-α和PDGF-A的蛋白表达,分析PDGFR-α与淋巴结转移等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表达,两者的表达相关性,及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DGFR-α和PDGF-A的蛋白表达,分析PDGFR-α与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间关系。结果:在所检测的样本中PDGFR-α和PDGF-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7%和61.7%,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1)。同时PDGFR-α的表达与PDGF-A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PDGFR-α与PDGF-A能够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可能有助于肿瘤细胞发生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A(pdgf-A)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兔PVR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9
作者 任百超 权彦龙 +3 位作者 郑玉萍 孙乃学 生野恭司 田野保雄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latelet 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对兔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治疗作用。 方法 兔结膜成纤维细胞 (rabbitconjunctivalfibroblastscells,RCF)培养 ,用MTT分析法检测PDGF AA和 BB以及AG12 95对兔RCF的增殖状况的影响。建立PVR动物模型 ,玻璃体腔内给予AG12 95 ,用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tractionalretinaldetach ment,TRD)的发生率判断药物的体内疗效。眼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和HE染色分析药物的毒性。结果  10 μmol·L-1和 10 0 μmol·L-1两种浓度的AG12 95均可显著抑制由PDGF AA和 BB诱导的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10 0 μmol·L-1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但其作用仅持续至第 2 1d。在AG12 95治疗组中 ,未发现明显的网膜毒性。结论 PD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12 95可减缓兔TR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pdgf受体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PVR 治疗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实验大鼠肝组织TGFβ1、PDGF-BB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贾皑 苌新明 +2 位作者 张盈涛 厉英超 常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75,共4页
目的 探讨螺内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预防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 10 0mg... 目的 探讨螺内酯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 90只 ,随机分为 3组。正常对照组 (8只 ) :正常饮食 ,皮下注射花生油 ;模型组 (42只 ) :复合因素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螺内酯预防组 (40只 ) :造模方法同模型组 ,螺内酯 10 0mg·kg- 1·d- 1灌胃。分别于第 2周、4周、6周、8周末随机处死 8只大鼠 ,取肝组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PDGF BB)及α 平滑肌动蛋白 (α SMA)含量。结果 螺内酯预防组TGFβ1、PDGF BB及α SMA在肝组织中的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螺内酯可通过降低TGFβ1、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实验 大鼠 肝组织 TGFΒ1 pdgf-BB α-SMA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Α-平滑肌动蛋白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Ⅱ型TGFβ_1和PDGF基因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庆富 赵勇 +1 位作者 钱仲棐 蒋海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和矽肺病...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和矽肺病变中的肺泡Ⅱ型细胞TGFβ1和PDGF 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体外培养的肺泡Ⅱ型细胞免疫组化染色TGFβ1强阳性 ,PDGF B弱阳性 ;原位杂交TGFβ1和PDGF BmRNA均为阳性。 (2 )大鼠矽肺实验组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明显表达TGFβ1和PDGF BmRNA和蛋白 ;对照组仅有部分正常肺泡Ⅱ型细胞TGFβ1mRNA呈弱阳性。结论 :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有TGFβ1和PDGF B基因表达 ,其在矽肺纤维化病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泡Ⅱ型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疾病模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髂动脉内膜损伤后PDGF-BmRNA在血管壁原位表达增强 被引量:6
12
作者 季军 方卫华 +1 位作者 司履生 令文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03-605,共3页
目的 :探讨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体内机制。方法 :用球囊导管损伤兔髂动脉内膜建立VSMCS增殖模型 ,以自行设计、合成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β(PDGF -B)cDNA探针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损伤后不同时期VSMCS表达PDGF -Bm... 目的 :探讨内膜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S)增殖的体内机制。方法 :用球囊导管损伤兔髂动脉内膜建立VSMCS增殖模型 ,以自行设计、合成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β(PDGF -B)cDNA探针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损伤后不同时期VSMCS表达PDGF -BmRNA与VSMCS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内膜横断面积增加关系。结果 :血管损伤后VSMCS表达PDGF -BmRNA增强 ,计数内膜 (0 2 5mm×mm)× 4面积中PDGF -BmRNA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1、2和 4周的 31 93± 14 6 3 ,2 6 5 0± 9 2 5和 2 4 85± 13 6 5。其表达与VSMCS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和内膜面积的增加密切相关。结论 :血管内膜损伤后VSMCS自泌性产生PDGF -B是VSMCS增殖和内膜增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设计的探针为原位研究兔VSMCSPDGF -BmRNA的表达提供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损伤 pdgf-B 原位杂交 MRNA VSM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PAI-1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姜晓宇 袁伟杰 +3 位作者 任绪义 黄宝砖 肖雨龙 王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99-11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以0、5、10 ng/ml终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作用0、12、24、48h,以发色底物显色...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BB)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以0、5、10 ng/ml终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作用0、12、24、48h,以发色底物显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AI-1的活性;以0、5、10 ng/ml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系膜细胞24 h和10 ng/ml质量浓度的PDGF-BB刺激细胞0、1 2、24、48 h,半定量RT-PCR观察系膜细胞PAI-1 mRNA表达情况。结果:0、5、10 ng/ml的PDGF-BB作用于系膜细胞24 h,其PAI-1 mRNA/GAPDH mRNA分别为0.296、0.428、0.542。10 ng/ml的PDGF-BB作用系膜细胞0、12、24、48 h,PAI-1 mRNA/GAPDH mRNA分别为0.156、0.345、0.493、0.597,表现为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PDGF-BB也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PAI-1的活性,24 h内活性逐渐增高,48 h时下降。结论:PDGF-BB可上调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AI-1的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提示PDGF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导致细胞外基质的积聚,从而参与肾小球硬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系膜细胞 PAI-1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大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B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蕊 董丽华 +3 位作者 谢肖立 方新梅 温进坤 韩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01-2305,共5页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体外培养的SD大鼠胸腹主动脉VSMC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PDGF-BB处理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 目的: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及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分离体外培养的SD大鼠胸腹主动脉VSMCs,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浓度PDGF-BB处理组。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伤口愈合实验检测PDGF-BB对VSMCs增殖、细胞周期和迁移活性的影响;用W estern b lotting分析检测VSMCs表型标志物的表达;用免疫沉淀和免疫共沉淀分析检测Krüppel样因子4(KLF4)磷酸化及与其它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结果:PDGF-BB促进VSMCs增殖和迁移;上调增殖相关蛋白PCNA的表达,下调增殖抑制蛋白p27、分化相关蛋白SM22α的表达。PDGF-BB诱导KLF4的表达和磷酸化,促进KLF4与NF-κB的相互作用,抑制KLF4与Sm ad3、HDAC2的结合。结论:PDGF-BB可能通过影响KLF4磷酸化及其与不同转录调节因子的相互作用而诱导VSMCs表型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Krüppel样因子4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素对PDGF-BB刺激下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呙琳琳 戴立里 唐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10-1614,共5页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PDGF-BB刺激下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Ⅰ、Ⅲ型胶原合成与分泌,ERK1/2和PI3K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素抑制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丹参素(0.250、0.125、0.062 mmol/L)、ERK通道特异性抑制剂UO126(20... 目的观察丹参素对PDGF-BB刺激下大鼠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Ⅰ、Ⅲ型胶原合成与分泌,ERK1/2和PI3K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素抑制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丹参素(0.250、0.125、0.062 mmol/L)、ERK通道特异性抑制剂UO126(20 nmol/L)和PI3K通道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20 nmol/L)分别作用于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BB(10 ng/ml)处理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48 h,CCK8法检测HSC增殖活性,免疫化学染色法测定Ⅰ、Ⅲ型胶原合成,酶联免疫吸附法观察Ⅰ、Ⅲ型胶原分泌,Western blot测定ERK1/2、p-ERK1/2、AKT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 PDGF-BB 10 ng/ml处理后,HSC增殖明显增加(0.139±0.009),丹参素能抑制PDGF-BB刺激大鼠HSC增殖的作用,并随丹参素浓度增加(0.062、0.125、0.250 mmol/L)细胞增殖受到的抑制作用越强(0.102±0.008、0.083±0.007、0.066±0.014,P<0.05),Ⅰ、Ⅲ型胶原合成及分泌均显著减少(P<0.05),p-ERK1/2和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参素可通过抑制PDGF-BB诱导的HSC增殖和活化,同时抑制与肝纤维化密切相关的MAPK、PI3K途径中ERK、AKT蛋白的磷酸化,负性调控肝纤维化过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K1/2和PI3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素 肝星状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D对人肝癌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纪虎 郭子健 +3 位作者 李莉华 宋明旭 刘志辉 周希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268-1272,共5页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肝癌旁非瘤性细胞株QSG-7701,采用RT-PCR方法检测PDGF-D与PDGFRβmRNA在BEL-7402和QSG-770...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增殖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肝癌旁非瘤性细胞株QSG-7701,采用RT-PCR方法检测PDGF-D与PDGFRβmRNA在BEL-7402和QSG-7701的表达情况;将浓度分别为0(对照)、5、10、20、50、100、200μg/mL的人重组PDGF-DD蛋白加入BEL-7402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肝癌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VEGF及PDGFRβmRNA表达情况,ELISA检测PDGF-DD干预细胞后培养上清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DGF-D及PDGFRβmRNA在BEL-7402中高表达,与QSG-77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DD干预细胞后,可促进人BEL-7402增殖,浓度为100μg/mL时达最高峰;细胞周期分布变化,G_0/G_1期细胞数减少,S期细胞数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PCR结果显示,VEGF及PDGFRβ RI值,实验组(除5μg/mL组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加入PDGF-DD各浓度组VEGF蛋白浓度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呈量效依赖性关系。结论:PDGF-DD能促进BEL-7402的增殖,上调PDGFRβ及VEGF的表达。PDGF-D及其信号传导系统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肝癌预后预测指标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与互补核酸和目标蛋白之间竞争反应的PDGF蛋白特异性识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静 秦佳华 +3 位作者 龚晨 黄焕 何品刚 方禹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09-2514,共6页
报道了一种利用核酸适体与互补核酸和目标蛋白之间的竞争反应用于PDGF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液技术制备了包覆有亚甲基蓝(MB)的SiO2纳米复合物(SiO2-MB),利用固定在磁性纳米颗粒上的核酸适体与SiO2-MB纳米颗粒标记的互补核... 报道了一种利用核酸适体与互补核酸和目标蛋白之间的竞争反应用于PDGF蛋白的特异性识别方法.采用反相微乳液技术制备了包覆有亚甲基蓝(MB)的SiO2纳米复合物(SiO2-MB),利用固定在磁性纳米颗粒上的核酸适体与SiO2-MB纳米颗粒标记的互补核酸进行杂交反应,将一定数量的SiO2-MB纳米颗粒固定于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引入PDGF目标蛋白后,利用核酸适体与互补核酸和PDGF之间的竞争反应,通过检测MB电化学信号的变化来检测PDGF.该方法对PDGF蛋白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识别能力,不受其它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G、凝血酶和溶菌酶等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PDGF浓度在5.51×10-17~1.01×10-15 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1.31×10-17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体 pdgf蛋白 特异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屏风多糖对肝星状细胞中PDGF-BB、PDGFR-β的表达及ERK1/2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曹荣娟 李俊 +1 位作者 詹迪迪 李祥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肝星状细胞(HSC-T6)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受体(PDGFR-β)、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YP... 目的通过观察玉屏风多糖(YPF-P)对肝星状细胞(HSC-T6)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受体(PDGFR-β)、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不同浓度YPF-P(12.5、25、50、100、200 mg/L)分别在24、48、72 h对HSC增殖的影响,确定YPF-P最佳作用时间及浓度。RT-PCR法分析PDGF-BB、PDGFR-β、c-fos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和p-ERK1/2蛋白在不同干预情况下的表达。结果 YPF-P可明显抑制HSC-T6的细胞增殖以及下调HSC-T6中PDGF-BB、PDGFR-β、c-fos mRNA表达,并对HSC-T6中p-ERK1/2蛋白表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YPF-P对PDGF诱导的大鼠HSC-T6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1/2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受体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foxp3和MMP-9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杜建新 蒋悍东 +3 位作者 杜春华 成炜 王丽娜 郭成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329-2332,共4页
目的探讨PDGF、foxp3和MMP-9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0例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PDGF、foxp3和MMP-9,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行胸部检测。结果哮喘组血清中P... 目的探讨PDGF、foxp3和MMP-9与哮喘气道重塑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0例哮喘患者治疗前后及30例健康查体者血清PDGF、foxp3和MMP-9,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行胸部检测。结果哮喘组血清中PDGF和MMP-9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而foxp3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哮喘组PDGF(P<0.05)和MMP-9水平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foxp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C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支气管内径狭窄;小支气管内面积明显变小(P<0.05);小支气管外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小支气管管腔有明显扩张,面积明显增加(P<0.01);治疗前后小支气管对比外径无明显变化。结论哮喘患者有PDGF-foxp3和MMP-9的环路存在,综合治疗可以逆转气道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调节性T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FOXP3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真皮细胞增殖及PDGF、TGF-β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悦 朱喆 +3 位作者 成荣杰 张丽红 马英智 周延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Fbs)增殖、分化及胞质中PDGF、TGF-β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2次离心法制备PRP,成骨诱导条件下hFb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RP于第12天、21天钙-钴法染色,第21天茜素红染色;免疫细胞化...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Fbs)增殖、分化及胞质中PDGF、TGF-β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方法:2次离心法制备PRP,成骨诱导条件下hFbs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RP于第12天、21天钙-钴法染色,第21天茜素红染色;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加不同浓度PRP后第4天细胞PDGF、TGF-β和VEGF的表达;碱性磷酸酶染色(ALP)检测细胞活性;CCK-8法检测有和无成骨诱导条件下不同浓度PRP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茜素红染色显示,2.8%PRP组钙结节形成最明显;钙-钴法染色显示,2.8%PRP组矿化作用最强;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PDGF表达存在剂量依赖性,TGF-β和VEGF表达虽无剂量依赖性,但有适宜浓度的要求;ALP染色表明3%PRP组细胞增殖明显,活性最强。CCK-8检测表明各浓度PRP对hFbs均有促增殖作用,PRP加成骨诱导组比单纯PRP组表现出更明显的促增殖作用,其中4.8%PRP促增殖作用最强。结论:适宜浓度的PRP可促进hFbs增殖,但相关因子的表达存在适宜浓度的要求,PRP通过促进细胞增殖,增加相关因子表达促进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