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体pcDNA3.1(+)-tyr的构建及在小鼠NIH3T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吉琼梅 朱振宇 +4 位作者 张海涛 李秀英 岳滔 李茜 马涧泉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克隆酪氨酸酶基因(tyr),构建pcDNA3.1(+)-tyr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导入NIH3T3细胞表达。[方法]用RT-PCR法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tyr全长cDNA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的T7启动子下游,并用脂质... [目的]克隆酪氨酸酶基因(tyr),构建pcDNA3.1(+)-tyr真核表达重组体,并导入NIH3T3细胞表达。[方法]用RT-PCR法从小鼠B16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tyr全长cDNA片段,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的T7启动子下游,并用脂质体法导入NIH3T3细胞,RT-PCR,酪氨酸酶活性测定及多巴染色法检测tyr的表达。[结果]成功克隆1.74kb的全长tyr 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与GenBank所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tyr准确克隆入pcDNA3.1(+)的多克隆位点,RT-PCR及酪氨酸酶活性测定等方法检测到转染了重组体的NIH3T3细胞中有tyr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pcDNA3.1(+)-tyr真核表达重组体,并成功导入NIH3T3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酪氨酸酶基因 基因表达 pcdna3.1(+)质粒 RT-P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Egr.1p-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对裸鼠肿瘤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马红兵 王西京 +7 位作者 胡海涛 狄政莉 夏辉 王铮 李琤 韩志楷 马洁 吴丛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0,15,共5页
目的:探讨pcDNA3.1 Egr.1p 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移植人胰腺癌细胞JF 305裸鼠的抗肿瘤作用的 适宜照射剂量和质粒注入量。方法: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2,10,20Gy)及瘤内不同量脂质体包裹的pcDNA3.1 Egr.1p p16质粒(10,20,30μg)注入接种... 目的:探讨pcDNA3.1 Egr.1p 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移植人胰腺癌细胞JF 305裸鼠的抗肿瘤作用的 适宜照射剂量和质粒注入量。方法: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2,10,20Gy)及瘤内不同量脂质体包裹的pcDNA3.1 Egr.1p p16质粒(10,20,30μg)注入接种JF305胰腺癌细胞的裸鼠体内,测定各组裸鼠体积以观察各种处理抑瘤效 应的差异,并用RT PCR检测放射治疗后48h各组肿瘤局部p16mRNA水平。结果:质粒注入后接受20GyX射线 照射组照射后4~28d,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2Gy和10Gy照射组(P<0.05)。质粒注入量为20μg或30μg的 联合治疗组照射后4~28d,肿瘤生长速率明显低于注入量为10μg的联合治疗组(P<0.05)。单纯接种 pcDNA3.1 Egr.1p p16质粒组和接种pcDNA3.1 Egr.1p p16质粒照射组小鼠的肿瘤组织内有p16mRNA表达,且 pcDNA3.1 Egr.1p p16质粒照射组的p16mRNA水平明显高于单纯pcDNA3.1 Egr.1p p16质粒组(P<0.05)。结 论:pcDNA3.1 Egr.1p 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的适宜射线照射剂量为20Gy,质粒注入量为20 μg;pcDNA3.1 Egr.1p p16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的抗肿瘤作用明显优于单纯放射治疗或单纯基因治疗,这可能与辐射 激活Egr.1p基因后增强抑瘤基因p16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1-Egr.1p-p16重组质粒 基因联合放射治疗 X射线 抗肿瘤作用 剂量 质粒注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hTSHR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詹升华 张徽 刘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90-393,共4页
目的 :构建pcDNA3.1(+)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hTSH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COS 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以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baI双酶切pBluescriptSK(- ) /hTSHR ,获得hTSHRcDNA的全长片段 ,在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后 ,定向插入真... 目的 :构建pcDNA3.1(+)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hTSHR)基因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COS 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以限制性内切酶EcoRI和XbaI双酶切pBluescriptSK(- ) /hTSHR ,获得hTSHRcDNA的全长片段 ,在以低熔点琼脂糖回收纯化后 ,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多克隆酶切位点中 ,构建重组体pcDNA3.1/hTSHR ,进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通过脂质体介导 ,转染COS 7细胞进行瞬时表达 ,并用RT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hTSHR的表达。结果 :双酶切pBluescriptSK(- ) /hTSHR得到约 2 70 0bp含TSHR全长cD NA的片段 ,同预期片段的大小相符。所构建的pcDNA3.1/hT SHR经双酶切及PCR鉴定同预期大小相符 ;测序结果与Gen Bank中收录的hTSHR全长序列一致 ,表明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以脂质体转染COS 7细胞后 ,用RT 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表明 ,细胞可表达hTSHR。结论 :成功地构建真核重组表达质粒pcDNA3.1/hTSHR ,为进一步研究TSHR的功能 ,以及利用hTSHR真核表达载体建立Graves实验动物模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pcdna3.1 COS-7细胞 转染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pcDNA3.1(+)/MLP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对家兔保护性免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彦 肖建华 +2 位作者 廖力 张愉快 曾谷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9-302,314,共5页
目的 体外扩增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粘蛋白样蛋白抗原的部分基因序列 ,构建日本血吸虫pcDNA3 1(+) /MLP核酸疫苗 (SJP) ,免疫新西兰家兔 ,观察它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家兔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分子克隆常规操作构建SJP疫苗 ... 目的 体外扩增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粘蛋白样蛋白抗原的部分基因序列 ,构建日本血吸虫pcDNA3 1(+) /MLP核酸疫苗 (SJP) ,免疫新西兰家兔 ,观察它在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家兔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分子克隆常规操作构建SJP疫苗 ,免疫家兔 ,家兔肌肉组织体外扩增查MLP基因 ,并通过免疫组化观察重组蛋白在局部肌组织中的表达 ;做血清抗体及细胞因子分析 ,计算减虫率及减卵率。结果 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表明所构建的SJP中含有目的基因序列 ;免疫家兔 8周后可以在免疫家兔肌肉中检测到MLP基因 ,免疫组化结果阳性 ;可诱导IgA、IgG1及INF -γ变化 ,减虫率为2 4 10 % ,减卵率为 2 8 10 %。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含目的基因的核酸疫苗SJP ,SJP免疫家兔后 ,肌组织有重组蛋白的表达 ,并可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pcdna3.1(+)/MLP 核酸疫苗 构建 保护性免疫 粘蛋白样蛋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突变型DNA聚合酶β表达载体pcDNA3.1-polβ的构建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国强 刘栋 +5 位作者 赵勤 杨洪艳 金戈 赵继敏 高丽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0-483,共4页
目的 :构建含突变型 polβ基因重组表达载体。 方法 :从食管癌标本中提取总RNA ,反转录合成cDNA ,克隆入 pCDNA3.1质粒。以通用鉴定引物PCR扩增、小量提取质粒酶切鉴定重组质粒 ,并进行测序。 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重组载体中的外源片段... 目的 :构建含突变型 polβ基因重组表达载体。 方法 :从食管癌标本中提取总RNA ,反转录合成cDNA ,克隆入 pCDNA3.1质粒。以通用鉴定引物PCR扩增、小量提取质粒酶切鉴定重组质粒 ,并进行测序。 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重组载体中的外源片段序列与所选取的标本完全相符。结论 :成功构建了含突变型polβ基因重组表达载体 ,可应用于下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突变型DNA聚合酶β 表达 载体 pcdna3.1-polβ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AGE-1的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何炜 张朝 +2 位作者 章茜 赵国强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86-587,共2页
目的:构建含MAGE-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扩增出MAGE-1基因cDNA序列,克隆至pGEM-T载体,测序证实基因碱基序列无误后,再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pcDNA3.1-MAGE-1重组质粒。结果与... 目的:构建含MAGE-1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肝细胞肝癌组织中扩增出MAGE-1基因cDNA序列,克隆至pGEM-T载体,测序证实基因碱基序列无误后,再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pcDNA3.1-MAGE-1重组质粒。结果与结论:RT-PCR获得长度为927bp的阳性产物,经T载体和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克隆、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证实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AGE-1构建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E—1 pcdna3.1(+)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DKK2基因pcDNA3.1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陶虎 熊琪 +5 位作者 李晓峰 索效军 张年 杨前平 刘洋 陈明新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2期5751-5753,5760,共4页
DKK2基因是Wnt信号通路的关键抑制因子,在胚胎发育、颗粒细胞生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扩增了牛DKK2基因CDS序列,构建了DKK2基因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验证载体在细胞内的表达效果,将表达质粒瞬时转染CHO细胞,利用q RT-PCR和... DKK2基因是Wnt信号通路的关键抑制因子,在胚胎发育、颗粒细胞生成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扩增了牛DKK2基因CDS序列,构建了DKK2基因pc 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验证载体在细胞内的表达效果,将表达质粒瞬时转染CHO细胞,利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DKK2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CHO细胞中转染DKK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质粒,其m 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显著上升,表明已成功构建了DKK2基因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开展DKK2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KK2基因 pcdna3.1表达载体 细胞转染 基因超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HIF-1α载体的构建和初步表达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傅锐斌 吴平生 +2 位作者 戴铁英 赖文岩 邱建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F-1α的cDNA,克隆入T载体,测序证实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 目的克隆和构建带人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方法以大肠癌细胞株HT29的总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得HIF-1α的cDNA,克隆入T载体,测序证实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酶切鉴定重组子。将构建好的pcDNA3.1+-HIF-1α用脂质体法转入HEK293细胞,RT-PCR鉴定重组质粒的表达。结果扩增出HIF-1αcDNA全长,测序结果与Genbank记载完全一致,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建立了稳定的细胞株HEK293/pcDNA3.1+-HIF-1α。结论成功克隆和构建带人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F-1α,并证明其能在真核细胞内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pcdna3.1^+-HIF-1α 真核表达载体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A的建立及其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表达活性(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邓洪波 杨宇 +3 位作者 杨进福 唐滔 周文武 刘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目的:建立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稳定表达的细胞株,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功能分析和对缺血性心脏疾病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A,然后将其转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后,用RT-PCR,ELISA... 目的:建立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稳定表达的细胞株,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功能分析和对缺血性心脏疾病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A,然后将其转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后,用RT-PCR,ELISA和发色底物法观察外源性TPA表达情况。结果: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A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获有效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TPA蛋白表达定量检测结果为每24小时643.5ng/106个细胞,高于未转pcDNA3.1(+)TPA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每24小时19.2ng/106个细胞;发色底物法测得外源性TPA活性为每24小时122.6U/106个细胞,亦高于未转pcDNA3.1(+)TPA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每24小时5.8U/106个细胞。结论:pcDNA3.1(+)TPA转入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后,外源性TPA基因获有效表达,该细胞模型将成为TPA功能研究和缺血性心脏病基因治疗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基因治疗 pcdna3.1 皮肤成纤维细胞 缺血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BMP-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付春江 毕郑钢 +4 位作者 张军 杨成林 曹杨 田方 陶天遵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9-41,51,共4页
目的 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真核表达载体,鉴定并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为转基因治疗骨缺失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双酶切克隆载体将BMP-2目的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BMP-2基因骨髓... 目的 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真核表达载体,鉴定并转染兔骨髓基质细胞,为转基因治疗骨缺失疾病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双酶切克隆载体将BMP-2目的基因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BMP-2基因骨髓基质细胞的表达效果。结果 成功构建BMP-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后,有BMP-2表达。结论 骨髓基质细胞经基因转染后可以表达BMP-2,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1-BMP-2 真核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骨髓基质细胞 实验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ATP7B对TX小鼠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汤其强 梁秀龄 +3 位作者 陈曦 徐评议 王莹 徐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Wilson病野生型基因ATP7Bc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对TX小鼠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人Wilson病野生型基因ATP7B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随机选取TX小鼠20只构建TX小鼠的成纤维细胞模... 【目的】研究Wilson病野生型基因ATP7BcD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对TX小鼠成纤维细胞铜代谢的影响。【方法】构建人Wilson病野生型基因ATP7B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随机选取TX小鼠20只构建TX小鼠的成纤维细胞模型,平行分成3组,一组未加质粒,另两组分别加入等量pcDNA3.1(+)和pcDNA3.1(+)/ATP7B,观察对细胞模型铜代谢的影响。并进行免疫组化实验以观察表达是否增强。【结果】实验前未加质粒组,加入pcDNA3.1(+)组与加入pcDNA3.1(+)/ATP7B组细胞内铜含量分别为(78±20),(77±17),(75±13)ng/mg;实验后分别为(76±20),(74±13),(40±10)ng/mg。与未加质粒组和加入pcDNA3.1(+)相比,加入pcDNA3.1(+)/ATP7B组的细胞内铜含量显著下降(P皆<0.01),其细胞内ATP7B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Wilson病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TP7B在TX小鼠成纤维细胞水平上确有排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1(+) 鼠成纤维细胞 铜代谢 Wilson病 真核表达载体 ATP7B蛋白 野生型基因 细胞模型 细胞内 免疫组化 细胞水平 铜含量 小鼠 质粒 观察表 实验前 mgc B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基因C端特征结构域pcDNA3.1-AN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2
作者 鲁照明 王莉莉 +3 位作者 张爱琴 许培荣 刘红涛 薛乐勋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8-230,共3页
目的:扩增人胎盘组织Notch1基因C端特征性结构域ANK和NLS(简称AN),并构建pcDNA3.1-AN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按照GenBank中Notch1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获取AN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 目的:扩增人胎盘组织Notch1基因C端特征性结构域ANK和NLS(简称AN),并构建pcDNA3.1-AN真核表达载体。方法:按照GenBank中Notch1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利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中获取AN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N。结果:所获得的序列是Notch1特征性的AN结构域。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AN真核表达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L ANK结构域 NLS结构域 pcdna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ORF2基因在PcDNA3.1中的表达效果
13
作者 车勇良 石运通 +6 位作者 庄向生 陈少莺 王隆柏 魏宏 陈如敬 吴学敏 周伦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构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ORF2 DNA核酸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PCV2-ORF2,利用T载体对其进行克隆,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双酶切,并进行连接,转化感... [目的]构建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ORF2 DNA核酸疫苗,并评价其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PCV2-ORF2,利用T载体对其进行克隆,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双酶切,并进行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菌DH5α并克隆,经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即DNA核酸疫苗,命名为PcDNA3.1-ORF2。将该核酸疫苗瞬时转染Vero细胞,通过RT-PCR鉴定其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并且将该核酸疫苗按100μg.只-1腿部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同时设PBS和PcDNA3.1空载体为对照,免疫2次,间隔2周。分别于首免后第14 d和第28 d采血,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抗体。取首免后56 d小鼠的心、肝、脾、肺、肾和脑等实质器官,采用PCR方法检测该核酸疫苗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地构建了PcDNA3.1-ORF2核酸疫苗,在体外Vero细胞中得到了瞬时表达,并且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安全性试验表明该核酸疫苗未整合到小鼠染色体上。[结论]PcDNA3.1-ORF2核酸疫苗可以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并且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ORF2 DNA疫苗 pcdna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cDNA3.1-TPX2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14
作者 刘红春 刘海波 +2 位作者 王秀林 寇洁 刘玉含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构建TPX2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X2,并观察其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在pQE-70-TPX2原核表达载体基础上,根据GenBank上提供的TPX2基因序列及测序结果,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扩增TPX2基因编码区的引物序列,经... 目的:构建TPX2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X2,并观察其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在pQE-70-TPX2原核表达载体基础上,根据GenBank上提供的TPX2基因序列及测序结果,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扩增TPX2基因编码区的引物序列,经HindⅢ和BamHⅠ双酶切,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连接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并进行酶切分析和序列测定。将构建的质粒pcDNA3.1-TPX2体外转染EC9706细胞,进行稳定筛选。用Western blot鉴定基因的表达。结果:DNA测序和BLAST比对表明克隆的人TPX2基因序列正确,进一步酶切分析显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PX2,并在EC9706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结论:TPX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后续研究TPX2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X2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pQE-70 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EC9706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GFP-LC3B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5
作者 刘宣宣 王文倩 +3 位作者 毛伟平 严浩 孟素芳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82-84,97,共4页
[目的]构建含GFP-LC3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得到c DNA为模板,根据Gen Bank公布的人源LC3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式扩增目的基因,将基因和pc DNA3.1-GFP载体双酶切后,通过T4连接酶将基因连接... [目的]构建含GFP-LC3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方法]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以反转录得到c DNA为模板,根据Gen Bank公布的人源LC3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方式扩增目的基因,将基因和pc DNA3.1-GFP载体双酶切后,通过T4连接酶将基因连接到pc DNA3.1-GFP载体上,得到pc DNA3.1-GFP-LC3B真核表达载体。[结果]扩增出目的基因,构建了含目的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GFP-LC3B。[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人LC3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GFP-LC3B,为研究细胞自噬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K293 CELLS LC3B pcdna3.1-GFP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DNA3.1载体对内参基因表达影响分析
16
作者 陈可 王增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6-818,共3页
目的:研究转染质粒pcDNA3.1对内参基因表达影响差别,为今后在采用pcDNA3.1载体进行表达分析时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用HepG2、HEK293、Hela、A549、QGY共5种细胞转染pcDNA3.1空载体质粒,转染后48h提取细胞总RNA荧光定量PCR法... 目的:研究转染质粒pcDNA3.1对内参基因表达影响差别,为今后在采用pcDNA3.1载体进行表达分析时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用HepG2、HEK293、Hela、A549、QGY共5种细胞转染pcDNA3.1空载体质粒,转染后48h提取细胞总RNA荧光定量PCR法比较内参基因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ste dehydrogenase,GAPDH)、肌动蛋白(β-actin)、18sRNA表达水平差异,提取细胞总蛋白,检测GAPDH、β-actin表达水平差异。结果:5种细胞在转染质粒pcDNA3.1后,内参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β-actin下降最为明显,GAPDH及18sRNA在转录水平下降幅度小,且下降程度接近。结论:pcDNA3.1质粒转染造成基因表达非特异性抑制,其中对管家基因β-actin影响较大,因此在应用pcDNA3.1来源载体进行基因功能分析时,不推荐使用β-actin作为内参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na3.1 内参基因 转染 转录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RSV tGP5基因克隆及pcDNA3.1-tGP5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17
作者 陈佳 黄娟 +3 位作者 秦晓冰 杨瑞梅 温建新 单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5期25-27,共3页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1株ORF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扩增PRRSV GP5蛋白非中和性表位缺失的tGP5基因,将基因定向连接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HindⅢ和EcoRⅠ多克隆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质粒...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1株ORF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扩增PRRSV GP5蛋白非中和性表位缺失的tGP5基因,将基因定向连接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HindⅢ和EcoRⅠ多克隆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tGP5。转化DH5α感受态大肠埃希菌,提取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pcDNA3.1-tGP5基因的重组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RSV 非中和表位 tGP5 pcdna3.1-tGP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中TLR4的定位及pcDNA3.1-TLR4载体的构建
18
作者 孔维欢 代蓉 +1 位作者 万鹏程 石国庆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5,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TLR4(Toll like receptor4)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具体的分布与表达,从而构建TLR4真核表达载体,为TLR4在细胞水平上的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技术手段.选择早期妊娠绵羊(9d、13d、17d、21d、25d)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 试验旨在研究TLR4(Toll like receptor4)蛋白在子宫内膜组织中具体的分布与表达,从而构建TLR4真核表达载体,为TLR4在细胞水平上的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技术手段.选择早期妊娠绵羊(9d、13d、17d、21d、25d)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免疫学抗体着色法检测各阶段子宫组织中TLR4蛋白的分布与表达,确定受体蛋白的表达部位.同时将构建的pcDNA3.1-TLR4质粒转染到确定的受体细胞,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TLR4蛋白在子宫内膜各部位均有表达,呈一定的动态时空模式,且第17d胚胎附植后主要表达于内膜基质细胞;重组质粒转染到基质细胞后,TLR4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此研究成功构建pcDNA3.1-TLR4表达载体,为TLR4在生殖细胞免疫学功能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 子宫内膜 免疫组织化学 pcdna3.1-TLR4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区的克隆及其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6
19
作者 曹康 张卫东 +4 位作者 李虹 李婉宜 蒋中华 庄永华 李明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克隆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区及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从接种人流感病毒株A/PR/ 8/ 34(H1N1)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病毒RNA ,用特异引物进行RT PCR ,扩增血凝素基因HA1区。将所扩增片断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 ... 目的 克隆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HA1区及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从接种人流感病毒株A/PR/ 8/ 34(H1N1)的鸡胚尿囊液中提取病毒RNA ,用特异引物进行RT PCR ,扩增血凝素基因HA1区。将所扩增片断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cDNA3.1(+)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 10 9并筛选阳性克隆。结果 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证实血凝素基因HA1区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的HA1区是与宿主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的部位并起着诱导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作用 ,HA1区的克隆和其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将为防治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及核酸疫苗的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血凝素 pcdna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HSP4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国华 陈生弟 +3 位作者 杨卉 戚辰 李琳 巴茂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构建人热休克蛋白40(HSP40)的2种同源物HDJ-1和HDJ-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中的表达。方法从流产胚胎脑组织中抽提总RNA,RT-PCR扩增HDJ-1和HDJ-2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 目的构建人热休克蛋白40(HSP40)的2种同源物HDJ-1和HDJ-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成神经细胞瘤细胞株(SK-N-SH)中的表达。方法从流产胚胎脑组织中抽提总RNA,RT-PCR扩增HDJ-1和HDJ-2cDNA,经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后,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pEGFP-N1质粒中。HDJ-1和HDJ-2基因测序结果与基因库登录序列比对,序列正确的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SK-N-SH细胞,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因表达情况。结果HDJ-1和HDJ-2基因测序结果与基因库登录序列比对显示完全一致。Western blot证实pcDNA3.1(+)/HDJ-1转染SK-N-SH细胞24h后有HDJ-1的过表达,至少持续72h;pEGFP-N1/HDJ-1和pEGFP-N1/HDJ-2转染的细胞有HDJ-1/GFP和HDJ-2/GFP融合蛋白的表达,至少持续72h。荧光显微镜观察到pEGFP-N1/HDJ-1和pEGFP-N1/HDJ-2转染的细胞中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pcDNA3.1(+)/HDJ-1、pEGFP-N1/HDJ-1和pEGFP-N1/HDJ-2真核表达质粒,并在SK-N-SH细胞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J-1 HDJ-2 pcdna3.1(+)质粒 pEGFP-N1质粒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