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naging cotton canopy architecture for machine picking cotton via high plant density and plant growth retardants
1
作者 LAKSHMANAN Sankar SOMASUNDARAM Selvaraj +4 位作者 SHRI RANGASAMI Silambiah ANANTHARAJU Pokkharu VIJAYALAKSHMI Dhashnamurthi RAGAVAN Thiruvengadam DHAMODHARAN Paramasivam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 2025年第1期102-114,共13页
Machine picking in cotton is an emerging practice in India,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bour shortages and production costs increasing.Cotton production has been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however,the high density planti... Machine picking in cotton is an emerging practice in India,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bour shortages and production costs increasing.Cotton production has been declining in recent years;however,the high density planting system(HDPS)offers a viable method to enhance productivity by increasing plant populations per unit area,optimizing resource utilization,and facilitating machine picking.Cotton is an indeterminate plant that produce excessive vegeta-tive growth in favorable soil fertility and moisture conditions,which posing challenges for efficient machine picking.To address this issue,the application of plant growth retardants(PGRs)is essential for controlling canopy architecture.PGRs reduce internode elongation,promote regulated branching,and increase plant compactness,making cotton plants better suited for machine picking.PGRs application also optimizes photosynthates distribution between veg-etative and reproductive growth,resulting in higher yields and improved fibre quality.The integration of HDPS and PGRs applications results in an optimal plant architecture for improving machine picking efficiency.However,the success of this integration is determined by some factors,including cotton variety,environmental conditions,and geographical variations.These approaches not only address yield stagnation and labour shortages but also help to establish more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cotton farming practices,resulting in higher cotton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High density planting system plant growth retardant Canopy management Defoliators Machine picking Yield improv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梨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马依努尔·米吉提 张栋海 +4 位作者 常心怡 牛蛉磊 崔钰雪 常学艳 吉光鹏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梨枝条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调节剂及喷施浓度。选择矮壮素、烯效唑、调环酸钙3种延缓剂,在田间开展不同延缓剂对大田栽植香梨的喷施试验。设置7个处理(T1、T2、T3、T4、T5、T6、C... 为研究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梨枝条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筛选出最佳调节剂及喷施浓度。选择矮壮素、烯效唑、调环酸钙3种延缓剂,在田间开展不同延缓剂对大田栽植香梨的喷施试验。设置7个处理(T1、T2、T3、T4、T5、T6、CK),测量新梢长度、叶片叶绿素荧光、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待果实成熟后,测定各处理的产量及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各处理对新梢生长的影响中,处理T1、T4和T6对新梢长度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分别为9.02、9.17、8.96cm,较对照降低了3.19、3.04、3.25cm。各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中,处理T2的产量显著大于对照,达2443.52 kg/hm^(2),较对照增产935.77 kg/hm^(2)。各处理对品质的影响中,处理T2、T6能显著提高果实的内外在品质,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处理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中,处理T5和T3能显著增加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片叶绿素荧光,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这说明处理T6对香梨新梢生长、果实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可用于香梨生长发育的调控和品质改善。处理T2也对香梨产量及果实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控制新梢生长及品质改善上选用1000倍调环酸钙,提高香梨品质和产量上选用750倍矮壮素。该研究结果为新疆香梨生产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梨 植物生长延缓剂 形态指标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植物营养生长素在水稻上的试用
3
作者 苗贵元 王广元 梅青 《山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59-61,共3页
在水稻上试用PGR植物营养生长素的结果表明 ,PGR既有促进作用 ,也有抑制作用 ,采用50 0 0倍稀释浓度进行叶面喷施 ,能促进分蘖 ,提高成穗数 ,促进穗分化 ,提高结实率 ,增加粒重 ,并具有降低株高、改善株型。
关键词 水稻 pgr植物营养生长素 产量 生长发育 植株性状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兴祥 姜兴印 +6 位作者 李美 刘明平 张佳 侯燕华 张楠 张文姝 林荣华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5-10,共6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棉油作物、瓜果蔬菜、果树等田块,但该类农药在调节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和品质改善的同时,负面的争议事件时常出现。本文从植调剂的历史、植调剂的分类、植调剂的作用、植调剂的登记现状、植调... 植物生长调节剂,目前广泛应用于粮食作物、棉油作物、瓜果蔬菜、果树等田块,但该类农药在调节作物生长、增加产量和品质改善的同时,负面的争议事件时常出现。本文从植调剂的历史、植调剂的分类、植调剂的作用、植调剂的登记现状、植调剂争议分析等五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在第六部分对植调剂的管理和推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大众更好地了解植调剂、用好植调剂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调剂 植调剂作用 植调剂争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苯隆复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刚 田阳青 +4 位作者 赵强 李欣欣 穆妮热·阿卜杜艾尼 王文庆 张家豪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6,共10页
为探究叶面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于2022年7—10月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团结村进行大田试验,新陆中84号为供试棉花品种,以0.1%噻苯隆为主,分别复配缩节胺(W1)、调环酸钙(W2)、烯效唑(W3)、氟节... 为探究叶面喷施噻苯隆复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调控效应,于2022年7—10月在新疆沙雅县海楼镇团结村进行大田试验,新陆中84号为供试棉花品种,以0.1%噻苯隆为主,分别复配缩节胺(W1)、调环酸钙(W2)、烯效唑(W3)、氟节胺(W4),以清水为CK,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棉花化学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分析其对棉花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中W3处理各项调查指标总体最优。具体表现如下:吐絮期,W3处理棉花株高、株宽、第3果枝长、第7果枝长、叶枝长较CK分别降低1.23%、3.14%、10.96%、11.72%、18.92%;施药后30 d,SPAD值和蕾铃的干物质积累量较CK分别增加2.05%和9.98%,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较CK提升7.61%,叶面积指数较CK提高10.85%;单株铃数较CK增加11.28%,籽棉产量较CK增加11.23%。综上,在化学打顶前后各喷施一次0.1%噻苯隆450 mL/hm^(2)+5%烯效唑75 g/hm^(2)能够抑制棉花无限生长,提高棉花叶面积指数和叶片SPAD值,促进棉株生殖生长,提高单株铃数,从而显著提高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噻苯隆 植物生长延缓剂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切花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明 梁均平 何欢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27-132,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切花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文森特切花向日葵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40、80、160、240 mg/L)、矮壮素(100、200、400、800 mg/L)和缩节胺(50、100、150、200 mg/L)溶液对其进行叶面喷... 为了探究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切花向日葵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文森特切花向日葵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40、80、160、240 mg/L)、矮壮素(100、200、400、800 mg/L)和缩节胺(50、100、150、200 mg/L)溶液对其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切花向日葵茎、叶、花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2个处理下的切花向日葵均表现出株高降低、茎粗增加、节间缩短、茎干比增大、叶柄缩短、叶片增厚以及叶绿素含量增加、花盘直径增大等特点,表明文森特切花向日葵的经济性状得到明显改善,切花品质显著提升。其中,240 mg/L多效唑、800 mg/L矮壮素和150 mg/L缩节胺处理对切花向日葵经济性状的影响最为显著,240 mg/L多效唑处理下,切花向日葵株高降低24.1%,茎粗增加41.6%,叶片厚度增加52%,SPAD值增加47.5%,花盘直径增大26.3%;800 mg/L矮壮素处理下,其株高降低15.8%,茎粗增加35.7%,叶片厚度增加59.9%,SPAD值增加48%,花盘直径增大24.8%;150 mg/L缩节胺处理下,其株高降低22.2%,茎粗增加44.5%,叶片厚度增加74.8%,SPAD值增加39.3%,花盘直径增大22.7%。综合比较分析发现,240 mg/L多效唑处理下切花向日葵的经济性状最为突出,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向日葵 经济性状 植物生长延缓剂 多效唑 矮壮素 缩节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切花向日葵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明 梁均平 +1 位作者 张迪 何欢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83-86,91,共5页
以切花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品种圣骑士为试验材料,使用80 mg/L多效唑、200 mg/L矮壮素、100 mg/L缩节胺、20 mg/L烯效唑和800 mg/L丁酰肼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作为对照,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切花向日葵茎、叶、... 以切花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品种圣骑士为试验材料,使用80 mg/L多效唑、200 mg/L矮壮素、100 mg/L缩节胺、20 mg/L烯效唑和800 mg/L丁酰肼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作为对照,在达到采收成熟度后,对不同处理条件下切花向日葵茎、叶、花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CK相比,各处理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株高、重心、叶面积和叶柄长度,提高了茎干比、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和花盘比重。80 mg/L多效唑处理的花盘直径增加13.4%,茎粗增加37.4%,20 mg/L烯效唑处理的花盘直径增加7.3%,茎粗增加17.3%,提升了切花品质。植物生长延缓剂可使切花向日葵植株高降低,重心下降,茎干比增大,叶柄缩短,叶片缩小增厚,叶绿素含量增加,切花品质提升,其中以多效唑和烯效唑处理综合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 植物生长延缓剂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植物胚性愈伤组织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许莹楠 刘艳军 +4 位作者 黄俊轩 韩启厚 高逸卓 鲁铭颖 古瑜 《长江蔬菜》 2024年第4期33-37,共5页
植物胚性愈伤组织在植物研究与应用中是一种重要的试材,有很多关于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研究的报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被广泛应用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子。阐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胚性愈伤组... 植物胚性愈伤组织在植物研究与应用中是一种重要的试材,有很多关于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方法研究的报道。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被广泛应用于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关键因子。阐述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在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作用,讨论了其在植物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中的作用、使用方法与原则,为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胚性化诱导等研究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素 细胞分裂素 胚性愈伤组织 植物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水培郁金香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田增智 于长青 +4 位作者 李红艳 吴天宇 张艳秋 张惠华 邢桂梅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以前期筛选的适宜水培的郁金香品种‘荷兰设计’为试材,采用向培养液中添加植物生长延缓剂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比久(B9)和多效唑(PP_(333))对水培郁金香观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B9和PP_(333)均能使郁金香产生矮化效应,表现为植株... 以前期筛选的适宜水培的郁金香品种‘荷兰设计’为试材,采用向培养液中添加植物生长延缓剂的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比久(B9)和多效唑(PP_(333))对水培郁金香观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B9和PP_(333)均能使郁金香产生矮化效应,表现为植株矮小,叶色浓绿,株型紧凑。与CK相比,B9处理的株高平均降低18.69 cm,叶长平均减少3.64 cm;与CK相比,PP_(333)处理的株高平均降低30.66 cm,叶长平均减少3.94 cm。B9和PP_(333)施用质量浓度越大,矮化效果越明显,但B9质量浓度高于2500 mg·L^(-1)、PP_(333)质量浓度高于250 mg·L^(-1)时会产生药害。结合观赏及矮化效果,B9的最佳施用质量浓度为2000 mg·L^(-1),PP_(333)的最佳施用质量浓度为200 mg·L^(-1)。该研究结果对水培郁金香矮化栽培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金香 水培 植物生长延缓剂 矮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彭宏辉 田建 +2 位作者 殷智力 田家顺 王昆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6期73-75,共3页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水稻分蘖末期的施用效果,选择3种已登记在水稻上的植物生长延缓剂(10%烯效唑悬浮剂、5%调环酸钙悬浮剂和30%多唑·甲哌鎓悬浮剂),验证其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延缓...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水稻分蘖末期的施用效果,选择3种已登记在水稻上的植物生长延缓剂(10%烯效唑悬浮剂、5%调环酸钙悬浮剂和30%多唑·甲哌鎓悬浮剂),验证其对水稻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均能有效降低水稻株高,显著增加水稻产量,其中30%多唑·甲哌鎓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90 g/hm~2处理对水稻株高的抑制效果及抗倒伏能力最好,株高抑制率和抗倒伏效果分别为6.80%和72.8%,水稻增产率达8.9%。本研究所选3种供试药剂均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助力水稻高产与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物生长延缓剂 抗倒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_(333)和B_9对白兰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朱佳文 洪亚辉 +1 位作者 萧浪涛 谭泽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82-484,共3页
为使乔木白兰花矮化适应盆栽 ,并提高白兰花的开花产量 ,对白兰花幼苗喷施多效唑 (PP333)和比久 (B9) ,进行盆栽试验 ,并加强肥水管理 .结果表明 :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形态效应 :植株矮化 ,开花数增多 ,花期延长 .同时 ,生长延... 为使乔木白兰花矮化适应盆栽 ,并提高白兰花的开花产量 ,对白兰花幼苗喷施多效唑 (PP333)和比久 (B9) ,进行盆栽试验 ,并加强肥水管理 .结果表明 :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形态效应 :植株矮化 ,开花数增多 ,花期延长 .同时 ,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 :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 .各处理中 ,以喷施多效唑的效果最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延缓剂 多效唑 比久 白兰花 吲哚乙酸氧化酶 PP333 B9 形态效应 生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昼夜同化物生理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梁晓艳 刘春娟 +3 位作者 冯乃杰 郑殿峰 卢洁春 项洪涛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44-250,共7页
为探究两种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昼夜同化物生理代谢的影响,以两个大豆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试验材料,于始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S_(3307))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在鼓粒期的一昼夜内依次选取9∶30、17∶30、21... 为探究两种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昼夜同化物生理代谢的影响,以两个大豆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试验材料,于始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S_(3307))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在鼓粒期的一昼夜内依次选取9∶30、17∶30、21∶30和5∶30(次日)4个时间点,测定功能叶片中蔗糖含量、淀粉含量、淀粉转化率、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并于成熟期测产。结果表明:S_(3307)和DTA-6处理均能促进两品种叶片蔗糖和淀粉在白天的积累和夜间的降解,且S_(3307)对两品种叶片蔗糖的调控效果优于DTA-6,DTA-6调控两品种叶片淀粉的作用效果优于S_(3307)。在不同时间点S_(3307)和DTA-6处理均能够提高两品种叶片夜间蔗糖和淀粉转运率。S_(3307)和DTA-6处理能够提高两品种叶片蔗糖合酶和蔗糖磷酸合酶活性,且均在17∶30达最大值;S_(3307)和DTA-6在整个昼夜变化中提高两品种蔗糖转化酶的活性。S_(3307)和DTA-6能够有效调控两品种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提高产量,S_(3307)和DTA-6处理后合丰50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7.76%和37.67%,垦丰16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1.34%和32.49%。综上所述,S_(3307)和DTA-6处理均能通过促进叶片昼夜同化物代谢,提高合丰50和垦丰16大豆品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昼夜 蔗糖代谢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对盆栽黑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燕湘 杨知建 +1 位作者 金小马 余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为了减少草坪修剪费用,将化控技术应用于草坪,通过对盆栽黑麦草分别施用25,50,75 mg/L的烯效唑,200,300,400 mg/L的矮壮素,200,300,400 mg/L的缩节胺和1 000,1 500,2 000 mg/L的比久,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草坪草生长速率和品质的影响... 为了减少草坪修剪费用,将化控技术应用于草坪,通过对盆栽黑麦草分别施用25,50,75 mg/L的烯效唑,200,300,400 mg/L的矮壮素,200,300,400 mg/L的缩节胺和1 000,1 500,2 000 mg/L的比久,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草坪草生长速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以50 mg/L的烯效唑,400 mg/L的矮壮素,400 mg/L的缩节胺和2 000 mg/L的比久均能延缓黑麦草生长,减少修剪次数.烯效唑能明显促进黑麦草分蘖,增加密度和根冠比,加深绿色,使叶片缩短加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延缓剂 黑麦草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在草坪上的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国勇 李会彬 +1 位作者 边秀举 刘胜尧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0-104,共5页
综述了植物生长延缓剂的分类以及对草坪草生长发育、抗逆性及草坪杂草的影响。总结得出,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有效降低草坪草的植株高度,促进分蘖,增加绿度,提高草坪草的抗逆性,但对根系生长的影响和杂草的控制尚存在争议。
关键词 植物生长延缓剂 草坪草 生长发育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穴盘育苗株型化学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58
15
作者 赵瑞 葛晓光 +1 位作者 马健 李飞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7-20,共4页
在穴盘育苗条件下 ,利用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幼苗进行了株型调控试验 ,以便实现适当加大苗龄与壮苗的协调统一。结果表明 :CCC和PP333对控制株高及提高秧苗质量有积极作用 ,浇灌浓度分别以 2 5和 10mg·L- 1的秧苗G值和壮苗指... 在穴盘育苗条件下 ,利用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幼苗进行了株型调控试验 ,以便实现适当加大苗龄与壮苗的协调统一。结果表明 :CCC和PP333对控制株高及提高秧苗质量有积极作用 ,浇灌浓度分别以 2 5和 10mg·L- 1的秧苗G值和壮苗指数较高 ,与对照相比 ,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抗寒性等生理活性显著提高 ,体内大量元素的含量增加 ,且抑制后效应均不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穴盘育苗 株型 植物生长调节剂 化学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烤烟钾和烟碱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邹焱 苏以荣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75-79,共5页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为生长素)对烟株钾和烟碱累积以及烟叶中钾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20d内烟株钾累积量呈下降趋势而烟碱累积量呈上升趋势,施用调节剂后烟株钾累积量的下降... 采用盆栽和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成分为生长素)对烟株钾和烟碱累积以及烟叶中钾和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后20d内烟株钾累积量呈下降趋势而烟碱累积量呈上升趋势,施用调节剂后烟株钾累积量的下降和烟碱累积量的上升均受到抑制;施用调节剂能显著提高烟叶中的钾含量、降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调节剂的施用以有效成分含量为30~60mg/kg、每株施用量为0.8g的效果较好。打顶后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调节烟株的钾素营养和烟碱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烟叶中的钾含量和降低烟叶中的烟碱含量,有利于改善烟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 植物生长调节剂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红根草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 被引量:19
17
作者 付传明 赵志国 +2 位作者 黄宁珍 李锋 唐凤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3-657,共5页
以红根草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MS、1/2MS、1/4MS)、蔗糖浓度和植物生长抑制剂(CCC、PP333、ABA、MH)在红根草试管苗保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对红根草保存最好,保存270d后存活率最高。培养基中不添加蔗糖较添加一... 以红根草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基(MS、1/2MS、1/4MS)、蔗糖浓度和植物生长抑制剂(CCC、PP333、ABA、MH)在红根草试管苗保存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培养基1/2MS对红根草保存最好,保存270d后存活率最高。培养基中不添加蔗糖较添加一定浓度蔗糖时植株的形态和色泽差,但保存时间更长,转继代后能正常恢复生长。添加生长抑制剂能减缓生长速度,延长保存时间,最佳浓度分别为:CCC1.2~1.6mg/L;PP3331.6mg/L;ABA0.5~4.0mg/L;MH0.5mg/L。其中,ABA0.5~4.0mg/L对植株的生长最好,CCC浓度为1.2mg/L和1.6mg/L时,保存时间长,360d时,存活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根草 离体保存 培养基 生长抑制剂 CCC PP333 ABA M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提高结缕草冬季抗寒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聂磊 谢剑波 梁月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63-65,共3页
探讨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暖季型草坪草细叶结缕草冬季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和烯效唑可延缓植株生长,提高叶绿素水平,增加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促进抗氧化酶活性,增强细胞的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质... 探讨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暖季型草坪草细叶结缕草冬季生长和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多效唑和烯效唑可延缓植株生长,提高叶绿素水平,增加叶片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促进抗氧化酶活性,增强细胞的活性氧清除能力,降低质膜相对透性,从而有助于提高草坪草的抗寒能力,解决细叶结缕草冬季枯黄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延缓剂 抗寒性 结缕草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珍珠半夏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鹏 宋常美 +3 位作者 季祥彪 文晓鹏 乔光 王新颖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5-38,共4页
研究了贵州珍珠半夏外植体类型、外植体年龄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为珍珠半夏植株再生最佳外植体,叶片次之,珠芽较易再生成苗,但出芽数较低;叶柄诱导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0.5mg/LBA和0.2mg/LIBA,叶片... 研究了贵州珍珠半夏外植体类型、外植体年龄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叶柄为珍珠半夏植株再生最佳外植体,叶片次之,珠芽较易再生成苗,但出芽数较低;叶柄诱导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0.5mg/LBA和0.2mg/LIBA,叶片诱导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附加0.2mg/LTDZ和0.2mg/LIBA;正常生长20d左右的外植体有利于植株再生。半夏组培苗较易生根;生根苗经过驯化移栽后成活率均在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再生体系 外植体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延缓剂浸种对地涌金莲的矮化效应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栋 王雁 +3 位作者 刘秀贤 李正红 田杰 万友名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7-851,共5页
对植物生长延缓剂PP333、S3307、CCC浸种处理24h后地涌金莲种子萌发、矮化效应及光合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40mg·L^-1PP333、2~8mg·L^-1S3307浸种处理的种子萌发率降低,幼苗生物量减少,植株矮化,叶片... 对植物生长延缓剂PP333、S3307、CCC浸种处理24h后地涌金莲种子萌发、矮化效应及光合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40mg·L^-1PP333、2~8mg·L^-1S3307浸种处理的种子萌发率降低,幼苗生物量减少,植株矮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40mg·L。PP3,,处理矮化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1.8%;CCC浸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子萌发率,但提高了幼苗生物量,使光合作用增强;5000~7000mg·L^-1CCC浸种处理可使种子萌发率及植株高度显著降低,7000~10000mg·L^-1CCC浸种处理矮化效果不明显,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而言,PP333和S3307浸种处理对地涌金莲的矮化效果要好于CCC,而达到相同调控水平所需S3307的量要远低于PP333。从矮化效果、光合特性变化及经济角度综合考虑,S3307是地涌金莲浸种矮化较适宜的植物生长延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涌金莲 植物生长延缓剂 浸种 矮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